绞缢的意思:国策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2:26:21

 国策论

治国有道 得道大安

    治国之道,乃政治、思想、哲学基础之上直接形成治国纲领和指导性原则,特定之历史时期及社会之发展,有其相应治国之章程,随着社会变革民众思想意识形态之提高,产力极大之解放,治国之道应发生根本变化。从早期儒家思想推崇人治思想,即治国之时应偏于人之作用,其认为选择好官吏,安抚好民众,任贤爱民,实行仁政,方能万事大吉国家自然顺达,然世事并非如此,民众欲望逐渐膨胀,博爱非上方宝剑斩断一切恶魔。从而宋明理学家把治国之道简洁地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战国学者孟轲总结列国兴亡之教训,得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然法家思想,即强调法之作用,主张用法令统一人民之思想和行为,达到管理好国家之职能。然而,从总体上讲,单单用人治或法治在理论上都有难以说服人之处,实践中也行不通。战国中后期,荀子提出礼、法并举之治国纲领,“礼”和“刑”演化为施政方针,就是用贤才和明法度。

    然而,当今社会采取依法治国之理念,社会风气却每况愈下,为什么社会诟病得不到根治?究其原由,任其智不足以知法与力不足以行法者,只有合格之官吏去执行良好法律,方能治理好天下。历朝历代兴盛与衰败无不因此,特别是社会各阶层物质生活的差异过于悬殊,不平则天下倾之结论。治国有道,得道大安,如今社会主义新形势下之道对外应捍卫国之领土完整,即使战争流血牺牲,必降服夷狄,耀我中华。国内教化民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礼法并举,必以其道服天下。否则影响当代之风气,治理教化之厚薄,人心之背向。若发扬明德,爱护人民,其志向方能确定,心意方能平服,才能对事物详细考究,知道事物之轻重缓急。首先,治理自家修养自身,端正自己之心,家道风气端正,国家才能得道而天下太平。

    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政法引导民众,使刑罚整顿民众,人们虽然免于罪过,却无廉耻之心。如道德诱导启发民众,用礼教整顿民众,人们不但有廉耻之心,且人心归顺。然当今法制健全,依法治国之理念,却民风败坏,道德丧尽、伦理颠倒,究其原因政令刑罚等强制手段可迫使人民服从,却不能令人心服,只有用道德、思想、礼教说服民众,得人心顺民意,方可使民众养成自觉遵守规矩之意识。可见人心之大于法。

                     民为本勿违民心

    当今之时,若能抛弃邪门歪道遵守公法,就能民安国治;若能抛弃徇私舞弊而廉洁奉公,就上下同心其利断金。若能重用守法度之人,国家不会被狡诈虚伪贪赃枉法官吏之欺骗。选拔公正公平之人听取远方报告,国家不会被天下是否颠倒之事所蒙蔽。如若靠名声威望选拔人才,众官吏会背中央而相互勾结;若依朋党关系推举官吏,官民会热衷于结交死党弃国法而不顾。官吏腐败混乱不称职,国家之混乱在所难免。若依据虚假之名声奖赏,按诽谤之流言处罚,则喜欢奖赏、厌恶刑罚之人,就会使其公然违犯法律,而玩弄权术,紧密勾结,互相包庇利用。官吏不再考虑国家之利益,私下扩大党羽培植耳目,损害国家财力物力。若结交广,党羽多,上下结朋党,虽有大过,为其掩饰之人众多,以至于忠诚无罪遭难而亡,奸臣无功却安享得利。忠诚遭到危难死亡非应有罪,则良臣忧惧隐伏;奸臣得意非因政绩则奸臣会变本加厉;国家岂有不亡之理。

    天下最为重要而宝贵,若非修明法度,则不足以维持天下,若非广招贤才,则不足以保持天下。如若不用贤才、不修法度,苟且岁月,那么,一时侥幸,也许粉饰太平,而假以时日,必酿大祸。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治理天下不可单凭天险,自秦筑长城,汉、唐、宋等王朝长年修缮,然而,哪一朝又无边患?明末,太祖皇帝长驱直入,各路明军土崩瓦解,无人抵挡。清末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清军节节败退。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驱逐鞑虏建立共和,然几年时间共产党推翻腐败没落的蒋家王朝,只有伟大领袖毛主席顺民意合民情,历经沧桑建立新中国,至今才有新形势改革开放。可见,守天下之根本方针是“修德安民”。只有在人民心中筑起道德,爱民之长城,民心诚服,国家根基永固方能万古长青。这就是所说之“众志成城,其利断金”。当前钓鱼岛遭倭寇占领,南海鞑虏猖狂称雄,却济湄公河杀我同胞之刁民,援助抓我渔民抢我渔船之菲律宾倭寇,然贫困山区孩子忍饥挨饿,十四亿同胞心在滴血,勿违民心,无原则施舍换不来边疆安宁,软弱委曲求全只能自取其辱,毛主席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同样强大军事可捍卫国家主权赢得尊重。和谐之发展只是一厢情愿,斗争中求发展,是顺民心得民意,国家未来发展之唯一出路。

    国家富强在于施行善政,善政关键在于养育人民,养民之政务必把农业置于首位。农政修举则丰衣足食,则寇盗自然止息,祸乱不会兴起。当今为何造假作假如此疯狂,其因农民失去赖以生存之土地,其外出务工只解决一时富裕,却失去农民几代人长期繁衍生息之根基。所以说,国家之恩泽出自善政,天下的教化起于农亩。

    纵观历史世事之发展趋势,治乱之关键在于人心风俗。因此必须用纲常伦理根治人心,思想建设决定素质,整顿作风、摆正风俗,培养好风俗百年养之不足,而败坏风俗一朝一夕败之而有余。尤其对当前物欲横流、道德沦陷,伦理丧失新时期,思想道德修养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对于人们缺乏教育就加以诛罚,其造成刑罚繁多却压不住奸邪;若只教育而不加以诛罚,奸邪之人更加肆无忌惮;若只有诛罚而无赏赐,会使遵纪守法勤勉之人得不到鼓励;若赏罚不当,会使百姓生疑虑,风俗败坏,百姓岂能同心协力?所以培植人民高度爱国情操才是目前首要问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只能是物质极大丰富之时,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思想、道德、意识形态之源泉。

    治理国家之人,若能使百姓尽心竭力,国家必定富足,能使百姓舍生忘死,毁家纾难,国家一定强大,能使百姓称赞颂扬,国家肯定荣耀。善于治理天下之人,不看其治乱,而看人民之意愿。人民是国家之根本。天下虽乱,民心不离散,不必忧虑;天下虽风平浪静而民心离散,则值得忧虑。人们都说“天下”、“国家”,什么是天下、国家?其实都在于人民而已。卡扎菲失去人民无从谈天下更谈不上国家,只叹黄泉路短。故有人民则有天下、有国家,可见人民是决定天下存亡、国家盛衰之根基。

    国家财力充足,人民安心居留。百姓仓库充实则知道遵守礼节;衣食丰足,人民就懂得荣誉耻辱。合乎法度顺达民心,礼、义、廉、耻能够弘扬,政令畅通,一切贯彻落实。若百姓贫穷,就出现奸诈邪恶之事情,为生存百姓就丧失廉耻之心。所以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因人民愉悦生活。若官吏为非作歹,匪盗横行,法制朝令夕改,人浮于事,人民受官吏暴政之欺凌,居官之人穷于应酬各种礼仪,冤屈之人关监出狱有钱才肯释放,正直之人只有结党营私方可保全性命,奸臣肆意作恶,不良风气四处蔓延,权贵之人带礼物四处钻营谋事,百姓揣着钱财四处奔走谋生,国家岂有平安之道理?

    总之,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国家以人民为本,人民以食为本,国库充盈,人民贫穷,不是真正富裕,因此征收有度,开支有节制,方保国家一方平安。基于上述认识,居安思危,防微杜渐,重民情达民意,社会主义基石方能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