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和戊二醛的区别:魅力领袖蒋经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20:25

魅力领袖蒋经国

分类: 历史

蒋经国先生半身铜像

    50年代,蒋经国在家中招待友人,穿著随易,菜色平淡,不过举杯互干时丝毫不减生活的豪情。抗战期间,蒋经国被派到赣南,政绩奜然,不过他毕竟年轻,在国民党的论资排辈时仍离军政大权尚远。虽然如此,蒋介石去台以后,开始按步就班地培植蒋经国。首先由他掌控特务组织,并成立政治作战学校,蒋经国将他在苏联所学充份发挥,协助国民党巩固了在台湾的政权。另一方面,就政治风格而言,蒋经国平易近人,生活朴实无华,是极具魅力的群众领袖。

    50年代,蒋经国坐船行驶于金门外海。1949年以后,国共仍持续在东南沿海爆发激烈的海空战事,最重要的有1953年的大陈岛战役,以及1958年的金门炮战。两场战事中,蒋经国均站在国民党军的第一线。

    1958年,蒋经国率队踏勘台湾中部横贯公路路线,图中的他正乘坐吊篮通过山谷。台湾多高山,中央山脉贯南北,具有丰富的矿产、水利和旅游资源。50年代末,蒋经国领导退辅会(国军退休官兵辅导委员会),召募退伍军人和原住民,并且动用工兵,费了3年时间辟了东西横贯公路,西起台中东势东至花莲太鲁阁,至今近半世纪,几度翻修,是台湾著名的旅游胜地。

    1958年,蒋经国探勘横贯公路时自己生火炊饭,在苏联长年生活的经历使得他习惯于自己料理生活。对于走进台湾深山的体验,他曾写道:「进入山的深处,没有人烟,只有鸟啼兽迹,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足迹,只有对准方向,往高处爬,越过高山,又降到谷底,再爬高,再前进,我们和刺骨的寒风搏斗,无惧于毒蛇与蜂螫的困扰,披荆斩棘……

    1963年,蒋经国以台湾政坛明日之星的身份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会谈。当时美国正在考虑是否介入中南半岛的战争,肯尼迪总统尚未做出最后决定。据30年后美国官方解密的文件显示,蒋经国曾受父亲蒋介石之托探询美国政府是否能帮助其反攻大陆,不过遭到美国政府的拒绝。事实上,这张照片拍摄不久后的隔年,肯尼迪总统即遭刺。接任的詹森总统于1965年宣布出兵越南。

    1970年,台湾「七虎少棒队」远征美国卫冕世界冠军失败返台。令民众失望异常,不过身为「救国团」主任的蒋经国却冒雨到机场迎小球员,勉励他们不要气馁。由于前一年,「金龙少棒队」初次获得世界冠军,在台湾社会掀起空前的热潮,今年的失败难免引起怨言,不过蒋经国却告诉孩子们:「没有经过失败的成功不算是成功。

    1971年,蒋经国与少棒球员在一起时,好奇地查看小球员鞋底的质料。由1969年到1974年整整六年是台湾棒球运动的黄金时期,由「少棒」、到「青少棒」、到「青棒」,连年获得世界冠军,使得台湾社会洋溢的胜利的喜悦,自信心大为提高,也是一整代人守着电视机呼喊胜利的难忘的岁月。

    1971年,台湾“副总统”严家淦访问越南归来,行政院副院长蒋经国到机场迎接,两人交头接耳。1965年美国介入越战后,即联合日本、南朝鲜、台湾等担任其参战的后盾。冷战时期,台湾是美军士兵的休假地,也是美军后勤基地之一。南越与台湾的关系十分密切,高层人员交流频繁。此外,在过去20年间,经过党政军等高层职务磨练的蒋经国已展现出接班的架式。

    1974年,行政院长蒋经国(右一)率领行政院首长在立法院接受质询。1972年,蒋经国升任行政院长后,掌握了最高行政大权,又由于蒋介石卧病在床,蒋经国成为实质上的最高领袖。上任以后,他即提出雄心勃勃的「十大建设」,决定在20多年经济累积的基础上,加快基础建设及原料工业的建设。为此,蒋经国大量启用具有专业才干的技术官僚,成立「经济内阁」,到了70年代末期,台湾出现了现代化的面貌。图中蒋经国率内阁阁员,一律西装打扮,与蒋介石时代党国,元老的形象截然不同。这批治理台湾的队伍是台湾经济建设最大的功臣。

    1976年,行政院长蒋经国在「双十节」当天假台北宾馆招待新闻界友人。蒋经国喜欢结交年轻朋友,也无啥官架,当他轻松面对宾客时,总能带动愉快的气氛,与他严格要求下属的作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1976年,蒋经国前往南投中兴新村拜会省主席谢东闵,两人喝杯果汁,促膝闲谈。谢东闵是台籍人士中由蒋经国一手提拔任省主席的。50年代,国民党初来台时,高层官员多半是大陆过来的,由于国民党实际上仅统治台湾一地,这种现象长年持续下去,必将引起台湾地方情绪上的不满,因此,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以后,即大量提拔台籍人士担任高层职务。谢东闵抗战期间赴重庆,后为国民党政府接收台湾时的台籍干部之一。蒋经国后来担任总统时又提拔了谢东闵担任副总统,为日后台籍人士全面接班做了准备。

    1986年,蒋经国总统会见美国联邦参议院外委会主席鲁嘉,由英文秘书马英九担任翻译。马英九为国民党资深立委马鹤凌的儿子,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在美国时参与保钓运动,具有强烈的中国人情感,又因外形英俊挺拔,从政之后拥有众多女性支持者。

    1985年,居家中的蒋经国,墙上挂的是他的佬佬王太夫人的画像。就如传统中国家庭一样,蒋介石一家具有浓厚的家族观念,每年都要遥祭浙江奉化的蒋氏先人。1988年初,蒋经国过世,并效法其父蒋介石悬棺未葬,以待他日归葬故里,只是世事多变,在历史不断往前走时,那样的心愿多少勾起一个已完全逝去的时代。

附: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一封信

经国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
  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惟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
  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所谓“罪人”之说,实相悖谬。局促东隅,终非久计。明若吾弟,自当了然。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愿弟慎思。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实难苟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义之真谛,吾辈深知,毋须争辩。所谓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等等,在台诸公,心中有数,亦毋庸赘言。试为贵党计,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
  近读大作,有“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之语,不胜感慨系之。今老先生仍厝于慈湖,统一之后,即当迁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庐山,以了吾弟孝心。吾弟近曾有言:“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诚哉斯言,盍不实践于统一大业!就国家民族而论,蒋氏两代对历史有所交代;就吾弟个人而言,可谓忠孝两全。
  否则,吾弟身后事何以自了。尚望三思。
  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纾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聆诸长辈教益。“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老夫人前请代为问安。方良、纬国及诸侄不一。

顺祝近祺!

                                   廖承志

                              1982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