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字开头的成语接龙:信手拈来的风景——谈谈花花草草等风光小品的拍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42:21
     

       开业第一篇,和大家交流一下风光小品的拍摄技巧和感受,本人虽然不算什么风光小品拍摄大师,但中了摄影之毒2,3年,回头看来,自己的相册内,不管胶片还是数码,不管黑白还是彩色,其中花花朵朵,草草叶叶,石头颗颗,树叶尖尖的风光小品几乎占了绝大多数。不管是自己一个人出去扫街,还是和同伴出外游玩,就算是外拍MM人像活动,只要看见自认为漂亮的自然小场景,都会很冲动地把他拍下来,曾经有同伙说我拍照只会3大样——逆光的树叶,发芽的嫩尖尖和放到黄金分割点的花花,仔细想了一下,仿佛确实是这样。
     这个问题了困惑了我相当一段时间,最后我总结出来的结论是,之所以这么喜欢拍花花草草的原因是:
1,花花草草随处可见,不像那些风光大场景,必须要到达人际罕至的地方才能看到,而且,风光大场景对光线的要求非常苛刻,那种拍到神来之光的机会实在是难以落在我们这些没太多时间和精力的初级爱好者身上。
2,器材的限制,即是没有8*10,也没有6*17,没有长焦大炮,也没有超级广角,没有高档的机械小旁轴,更没有微距头,人像头,因此,大风光,打鸟,人文,昆虫,糖水人像,都不太靠谱,唯一相依为命的是135单反加腾龙的标准变焦,刚开始还是变焦套头,虽然圣人教育我们,永远不要抱怨自己的器材不行;标变头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题材,但也有DX说过,什么都能干就是什么都不能干………相对来说,风光小品对镜头要求比较低,拍摄距离近,即使狗头也能有不错的细节和反差。花花草草,红的红,绿的绿,本来颜色就比较饱和,容易出彩……
3,最主要的一点,和很多初哥一样,身边并没有那么多的PPMM和皮肤仓尚的老人,又实在是脸皮薄,还缺乏跑到大街上凑近陌生人大胆拍摄的勇气,人文题材是搞不起了,本人也是打光棍多年,不管是女朋友还是女性朋友资源相当匮乏,创意MM人像也就不太可能,而花花草草多好,规规矩矩的站在那里,随便你怎么拍,既不会说你侵犯了他的隐私,也不会说和模特的交流和引导不够,POSE不自然,实在是俺们初鸟练习构图,对焦,用光,色彩,后期处理,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暗器。
    所以说拍花花草草,与其说是喜好,不如说是无奈,但——————正如先驱所曰:任何工作好好混都会有搞头,任何女人好好化妆都会有提升,任何兵器好好用都可以杀人,所以拍花花草草也是相当有前途的!
    接下来再对风光小品作个个人的定义,首先当然是小,所谓小,拍摄的对象肯定是比较小,花花草草,小石头,小溪流水等等自然小景,也是由于小,拍摄距离就很近,但是又不至于达到微距和显微摄影的地步,(总的来说还是属于牛顿力学体系讨论的低速宏观物体),我们一般生活中的场景实在是比较潮杂和纷乱,风光小品,一般只取事物的一小部分,场景的一小部分,剔除了多余复杂的事物,突出了主体,符合摄影精简的法则,其次,我们所谈论的风光小品要强调风光二字,风光,就必然是自然的事物,不管是天然风光,还是人文风光,自然二字是精髓,不能是人为的摆设和做作,因此和静物摄影是有差别的,例如拍一片落叶的时候,如果落叶没有自然摆出漂亮的形态,你就不能动手去帮忙,而只有在构图和用光方面发掘出该场景的趣味,哪怕是留下点遗憾,也不能违背了自然的原则。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原则。只要不违背这个原则,我想也可以把风光小品和微距,和大场景风光的分割界限搞得不是那么明确。

       风光小品,或者是微距摄影,花朵自然是第一大拍摄题材,不仅仅因为花朵十分常见,也比昆虫等拍摄对象听话得多,多于初学者来说,正如拍好人像的法则一样,离你的拍摄对象近些,再近些,是容易成功的法则,封闭式的构图不但带来更多的细节和视觉冲击,更有利于简化构图。张关于花蕊的老片,胶片带来的的色彩还是不错,但细节稍差了些。采用佳能28-80套机镜头加近摄接圈完成,当然不能和别人的专业微距镜头相比

 

 

           简洁的背景和黄金分割点应该说是初学者的法宝,明黄色的莲花和深色的背景,在后期处理上要注意莲花的过曝和背景层次的损失。略微能够看出后期处理压缩宽容度的痕迹。拍摄白色的花朵时更是如此。

 

 

利用景深控制,后期的裁剪,以及色调的处理可以做到突出主体,虽然说这只是摄影的入门法则,但要利用技术手段达到目标,还是一件需要大量练习的事,也困扰着各个级别的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拍照者,当然,没有法则才是最好的法则,但愿你我都能达到那样的境界。

 

 

逆光的树叶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是很好的拍摄对象,不断的挑战自己,希望拍出点新意来。

 

       对于动物题材的小品,在构图等方面形成的形式感,可以让照片更加有趣味,而不至于成为教科书贴图。

 

 

 

  还有一种很好的方法是形成一种平面装饰画风格,丢掉摄影中的透视和景深,让照片的形式感很强。

 

      利用各种自然元素的组合,配合适当的构图,可以产生新的意趣,冲上海滩的海藻和搁浅的快被晒干的鱼,仿佛重新组成了一种生活的画面,类似于工艺粘贴画,但拍这张照片时完全没有进行人工摆设,只是将自然中巧合存在的物体框到了一个取景框下。从而形成了一个自认为很有意思的小场景。

 

利用物体的质感,随意的事物也可以入画。

现在来自我分析一下两幅不太成功的照片,这张是minox小相机和EB3所拍,拍摄目的是变现杂货摊的色彩和质感,但是在扫街途中,构图过于仓促,较理想的情况应该是离画面右边的暖色调杂货更近一些,从货摊的正对面拍摄,机位可以再高一点,利用封闭似的构图,使画面完全失去物体的主次,利用一种辅画布似的方式,更明确地展现物品的质感。

这里又说到一种走极端的法则,要么使照片的主体很突出,或者说是主次很清晰,要么使画面完全没有主次,只是一些质感。形状的叠加和重复,都可以达到较好的画面效果。

 

这张照片本来是想利用微小的花朵和雄伟的亚拉雪山做对比,同时做出一种景深感,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是焦点和景深的控制不好,花朵完全失焦,二是角度和后期的处理都不理想。应该是选用广角和很小的光圈,利用三脚架更仔细的拍摄,无赖当时条件不足,时间也仓促,机位过低单反相机取景也很困难,如果当时有台腰平取景的120相机,就算是海鸥4B也成,将其放到地面上,用16的光圈,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