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案疾书: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经验点滴谈(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6:52:33


       孩子们刚刚步入学校的大门,一方面我们要使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又要他们学习知识、训练能力,需要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训练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把自己所学、所知、所想、所悟清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孩子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与训练,才能培养出聪明的孩子。   教学中我首先注意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如在教学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的应用题时,我指导学生读题,问“女生比男生多多少?”,“男生比女生少多少?”是谁与谁比?谁多?谁少?这样问帮助学生清楚的明白,这两个算式为什么可以用同一个算式解决。因此我认为学生刚认识应用题,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对一些关键词语要注意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训练,对一些如“增加”、“谁比谁多多少”等加以强调。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于起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需要学校及家庭等各方面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数学教学中尤其应注重训练学生把话说规范的习惯,使之用词准确,表达完整,思维清晰。  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事情的条理化叙述,不仅是表达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严密能力的培养。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叙述的条理性。  如教学9 + 5时,可叙述为:9 + 1得10,所以先将5分成1和4,9加1得10,再加4得14。结合图与算式还可叙述为:原来9支粉笔,又拿来5支粉笔,一共有几支粉笔?经过“原来…又拿来…一共有”这样的条理化,不仅渗透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还进一步渗透了加法的意义。训练学生的语言流畅性能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能帮助学生对临时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思考,正确判断,迅速作出结论或决策。这从一年级就要注意思维敏捷性的培养,但是不能要求过高、过急。教学时首先要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尽快地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适当提出要求,注意适当安排限定时间的练习。有些计算或应用题的分析,要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简化思维。如“9 + 3”经过一些练习和掌握口算步骤后,引导学生想:“9 + 1是10,再加2,得12”。通过多年的教学明白,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思维活跃、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外化表现形式,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相应地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也就是说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类优秀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适时训练的结果。7—8岁之前是人类语言能力产生、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尤其是人类的数学能力、记忆能力、动手能力等基础能力协调发展的最重要阶段。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它必须经过我们做老师的进行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