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两小无猜:“小悦悦事件”引发中国对道德良知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35:21

“小悦悦事件”引发中国对道德良知反思

(2011-10-23)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早报导读热点:2012年高考‘必考点’首曝光!
  (广州综合讯)“小悦悦事件”引发中国对道德良知的反思,“停止冷漠”的号召在网上疯狂转发,媒体呼吁政府推动司法独立,进行道德重整,也有人呼吁借鉴外国经验,规定见死不救者应受惩罚。

  不过,不少人把“想救不敢救”的社会心态归咎于四年前见义勇为者被诬陷的“彭宇案”。有学者认为,要避免悲剧重演,就应该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

  2007年,南京徐老太将彭宇诉至法院,称后者下巴士时撞倒自己,彭宇则坚决否认,声称完全是出于好心将其扶起送医。结果法院一审判定彭宇撞人并赔偿4万余元(人民币,下同,约8000新元),“彭宇案”最终以调解告终。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网民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彭宇案”之后,助人的成本、风险、恐惧值都提高了,慢慢就形成了现在这种“想救不敢救”的冷漠心态。

应改变“彭宇案”判决思维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季卫东教授认为,将“想救不敢救”的社会心态归咎于当初审理“彭宇案”的一名法官,固然有失偏颇,但要避免悲剧重演,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

  季卫东说:“在双方证据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法官没有依照‘谁主张、谁举证’这个基本标准,而是在疑点重重时,就根据所谓‘常理’和‘社会情理’对彭宇的过失进行了可能性分析,当然难以令公众信服。”

  “彭宇案”一审判决书中的判词“雷人”,包括“(彭宇为)第一个下车之人,从常理分析,其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人者,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等,当时引起舆论哗然。

  季卫东担心,“彭宇案”的这种判决思维正在形成某种定势,公众在救人时不仅担心遭被救者“讹”上,更害怕的是连法官都不会支持自己。而一旦这样的事态普遍化,道德的大面积滑坡就无法避免。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广东连日来举办多场“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讨论会,会上有不少人建议为见义勇为立法,或将见危不救行为入罪。各地学校也借此向学生进行道德观念教育,甚至将此列为招生考题。

顺德一客运公司颁“扶人奖”

  顺德一家经营客运的公司颁发“扶人奖”,发放500元奖金给属下一名巴士司机,以奖励他上月帮助一名被摩托车撞倒的女子简单包扎并打电话叫救护车。

  北大副校长吴志攀上月21日说的一段鼓励校友扶起摔倒老人的话,也被网民大量转发:“鼓励校友做好事,如果中间发生风险,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诉,北大无偿提供法律支持。如果败诉要赔偿,北大出20万,多出的由校友募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