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天下孙权:原礦石欣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42:36
奇石分類
傳統石:靈壁石、太湖石、英石、昆石
廣西:大化石、 馬安彩陶石、賀州黃蠟石、柳州草花石、柳州墨石、三江彩卵石、三江黃蠟石、來賓水沖石、石膽、三江黑卵石、百色彩臘石、天峨卵石、 邕江石、潯江石、運江石、馬山石、大灣卵石、靈山花石、安陲青石、桂平太湖石、柳州彩霞石、武宣石
廣東:潮州黃蠟石、陽春孔雀石、花都菊花石
湖南:排碧鄉穿孔石、渫水浪紋石、湖南水沖彩硅石、渠水奇石
湖北:黃石孔雀石、漁洋石、三峽雨花石、黃荊石、堵河卵石、下坪河石
山東:長島球石、嶗山綠石、濟南綠石、竹葉石、泰黃石、崮山卵石、紫金石、梅石、淄博文石
福建:九龍壁
浙江:錦紋石、天竺石
江西:廬山菊花石
江蘇:雨花石、棲霞石
安徽:棲真石、景文石、安徽紫金石
云南:龍泉石、巧寧石
河北:曲陽雪浪石、淶水云紋石、太行豹皮石
北京:燕山京谷石、北京星辰石、金海卵石、房山青石、拒馬河石
內蒙古:葡萄瑪瑙、巴林石、戈壁石
河南:河洛石、嵩山畫石
東北:松花石、釉岩玉
陝西:漢江石
甘肅:西夏風礪石、蘭州石
寧夏:黃河石、寧夏瑪瑙石、賀蘭石
新疆:大漠奇石
青海:河源黃河石、青海丹麻石、玉樹彩紋石、青海星辰石、青海桃花石
四川:瀘州空心響石、涪江石、綏江卵石、青衣江卵石、瀘州畫石、瀘州浮雕石、沫水石、長江綠泥石
重慶:夔門千層石、龍骨石、重慶花卵
貴州:貴州青、烏江石
台灣:龜甲石、台東梅花玉、油羅溪石、綠泥石、台東西瓜石、台東黑石、澎湖黑石、鐵釘石、台灣玫瑰石、澎湖玄武石、關西黑石、宜蘭石膽、關西梨皮石、花蓮金瓜石、埔里黑膽石、高雄砂積石、埔里鐵丸石、南投龜甲石、南投鐵丸石、國姓鐵丸石
東南亞:印尼黑石、印尼紅碧玉、印尼浮雕石、印尼石膽、印尼黑珍珠石、印尼龜甲石、印尼巴東石
美洲:加拿大菊花石、加拿大石種、美國石種
礦物晶體:白鐵礦晶體,藍銅礦,瑪瑙,鋰蘭閃石菊花石
魚眼石

魚眼石(Apophyllite)是一種含結晶水的鉀鈣硅酸鹽礦物,四方晶系。因其解理面上散射出的光線呈珍珠光澤,酷似魚眼的反射色,故稱「魚眼石」。晶體呈柱狀、雙錐狀、等軸狀或板狀,晶簇、板狀、粒狀、葉片狀集合體,無色、白色,含雜質的呈玫瑰紅、淺綠、藍、黃等色。玻璃光澤至珍珠光澤,透明半透明,硬度4.5~5,比重2.3~2.4,多與沸石、方解石、水晶、直閃石、黃鐵礦等共生。板狀結晶或柱狀結晶、有著漂亮顏色和一定厚度的魚眼石,被人稱為寶石,是製作各種首飾的珍貴原料。
魚眼石是一種不太常見的礦物,魚眼石因其美麗的外表,豔麗的顏色,以及產量和產地的稀少,是礦物收藏的一個重要品種。魚眼石從其含氟和羥基的多少可以分為氟魚眼石和羥魚眼石兩個亞種。一般多為氟魚眼石,像印度出產的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印度魚眼石以其顏色豔麗,品質優良著稱,被世界藏家所喜好,據報導印度所出產的魚眼石晶體最大的有20cm的單晶。其他出產地點還有巴西、美國、日本、冰島、瑞典、挪威、丹麥、意大利、德國等,魚眼石我國也有出產,產地有青海、江蘇、遼寧和湖北。
橄欖石

橄欖石因其顏色多為橄欖綠色而得名,大約3500年以前已經在古埃及發現。橄欖石是一種島狀結構硅酸鹽礦物,化學分子式為(Mg,Fe)2[SiO4],屬斜方晶系;晶體形態常呈短柱狀,集合體多為不規則粒狀;顏色多為橄欖綠、黃綠、金黃綠或祖母綠色;玻璃光澤,透明;硬度6.5-7.0,密度3.27-3.48克/立方釐米;具脆性,韌性較差,易出現裂紋。
透明而色澤鮮豔、無瑕疵的橄欖石晶體可作為寶石。優質橄欖石呈透明的橄欖綠色或黃綠色,清澈秀麗的色澤十分賞心悅目,象徵著和平、幸福、吉祥等美好意願。古代的一些部族之間發生戰爭時常以互贈橄欖石表示和平,在耶路撒冷的一些神廟裡至今還有幾千年前鑲嵌的橄欖石。優質橄欖石的世界著名產地有埃及聖約翰島,意大利的維蘇威火山,挪威的斯納魯姆,德國的艾費爾地區,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等。另外,中國河北張家口也出產寶石級橄欖石。
黝簾石

黝簾石,英文名稱Zoisite,屬綠簾石(Epidote)礦物家族,是一種結晶構造複雜的礦物。斜方晶系,常見柱狀結晶,晶面上明顯可見縱向線狀紋路是黝簾石外型之重要特徵。黝簾石硬度6-6.5,比重3.55,具玻璃光澤,透明或半透明,顏色有無色、白色、灰色、綠色、黃棕色、黃色、藍色、粉紅色等。
黝簾石具有多個變種,如與紅寶石共生的綠色黝簾石變種以及粉紅色的錳黝簾石等,這些變種大多以不透明塊狀形態產出,故不大適合作為寶石飾品;僅有帶藍紫色的黝簾石變種——又稱之為坦桑石(tanzanite,亦有人稱之為坦桑尼亞石、丹泉石或月泉石)為寶石級礦物。
坦桑石首先在坦桑尼亞被發現,坦桑尼亞也是主要產區;錳黝簾石產區包括挪威、奧地利、意大利、澳洲西部以及美國卡羅來納州;黃、綠色的黝簾石則主要分佈於坦桑尼亞與肯尼亞。
剛玉(紅寶石、藍寶石)

剛玉,名稱源於印度,系礦物學名稱,主要成分是Al2O3。剛玉的同質異像主要有三種變體,分別為α-Al2O3、β-Al2O3、γ-Al2O3。剛玉硬度僅次於金剛石,主要用於高級研磨材料,手錶和精密機械的軸承材料,色彩絢麗的晶體作為寶石。作為激光發射材料的紅寶石系人造晶體。紅寶石和藍寶石均屬剛玉礦物,除星光效應外,半透明-透明且色彩鮮豔的剛玉才可做寶石,紅色的稱為紅寶石,而其他色調的剛玉在商業上統稱藍寶石。緬甸、斯里蘭卡、泰國、越南、柬埔寨是世界上優質紅寶石、藍寶石最重要的供應國。 另外,中國、澳大利亞、美國、坦桑尼亞等地也有出產。
物理特性
晶體形態:板狀晶體多產於富硅、貧鹼的接觸變質岩中。柱狀、桶狀晶體多產於含硅、富鹼的鹼性橄欖玄武岩中,且多具深色溶蝕殼。
顏色:十分豐富,幾乎包括了可見光譜中的紅、橙、黃、綠、青、藍、紫的所有顏色。純淨的剛玉是無色的,當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時而呈現不同顏色。
光澤及透明度:透明-不透明,拋光表面具亮玻璃光澤或亞金剛光澤。
折射率:1.762-1.770(+0.009,-0.005)。
雙折率:0.008-0.010
多色性:均具有二色性,一般表現為不同深淺的顏色,紅寶石、藍色藍寶石二色性較強,其它顏色的藍寶石稍弱。
發光性:長短波紫外線下紅寶石均可發現紅色螢光,且長波下的強度高於短波下,日光也可激發其紅色螢光,但含Fe高者螢光較弱。藍寶石一般無螢光,但含Cr的斯里蘭卡和美國蒙大拿州藍寶石有時呈粉色螢光。而斯里蘭卡產的一些黃色藍寶石可具杏黃色或橙黃色螢光。
硬度:剛玉的摩氏硬度為9,是迄今為止自然界中所發現的、硬度僅次於鑽石的第二高硬度物質。
比重:多數寶石級樣品的比重變化於3.99-4.00之間。Cr、Fe等雜質元素含量影響著比重值的大小,含量越高,比重越大。
熔點:高達2000℃-2030℃。
紅寶石指所有紅色調的剛玉寶石,包括粉紅色的剛玉。藍寶石指除去紅色系列以外的所有顏色的剛玉寶石,包括無色、黃色、紅色,橙色、綠色、藍色、黑褐色、紫色等。定名時除了藍色剛玉直接定名為藍寶石外,其它各種顏色的剛玉需在藍寶石名稱前冠以顏色形容詞,如黃色藍寶石、綠色藍寶石。
部分紅、藍寶石含豐富的金紅石包裹體,這些針狀體在垂直C軸的平面內呈60度角相交,加工成弧面形寶石後顯示六射星線,稱為星光紅寶石、星光藍寶石。偶爾出現的十二射星線圖案是由兩組六射星線交叉而成的,兩組星光互成30度角交叉。少數藍寶石具有變色效應,它們在日光下呈藍色、灰藍色,在白熾燈下呈暗紅色、褐紅色,變色效應一般不明顯,顏色也不太鮮豔,稱為變色藍寶石。
黃玉

黃玉,英文名Topaz,國內珠寶界常稱之為托帕石,為英文之音譯。它是由火成岩在結晶過程中排出的蒸氣形成,一般產於流紋岩和花崗岩的孔洞中,由於它經常與錫礦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為尋找錫礦石的標誌。
黃玉為含水的鋁硅酸鹽礦物,黃玉一般呈柱狀或不規則的粒狀或塊狀,化學分子式為Al2[SiO4](F,OH)2,成分中F和(OH)的比值變化不定。晶體屬正交(斜方)晶系的島狀結構硅酸鹽礦物,形態多呈斜方柱狀,柱面常具縱紋,集合體形態為柱狀、粒狀、塊狀。顏色為無色、淡黃、深黃、棕色、天藍、粉紅、紅、淡綠和褐色等。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619-1.627,雙折射率0.008-0.010,色散0.014,硬度8,密度3.49-3.57克/立方釐米。解理髮育,性脆。在長、短波紫外線的照射下,各種顏色的托帕石顯示不同的螢光。依據顏色,一般可分為酒黃色、無色、藍色、綠色、紅色托帕石。其中深黃色者最為珍貴,顏色越黃越好,其次是藍色、綠色和紅色者。
世界各地都有黃玉出產,最重要的寶石級黃玉產地是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州,這裡的黃玉有黃色、深雪梨黃色、粉紅色、藍色及無色等;斯里蘭卡也是較重要的產地,它的黃玉主要為藍色、綠色和無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產藍色和黃色的黃玉;中國廣東、新疆、云南等地出產無色的黃玉,經中子輻射,電子加速器轟擊、Co60照射及加熱的方法處理,可變成漂亮的天藍色。值得注意的是,中子輻射改色的黃玉會有一定的放射性,需要放置一定的時間(如半年以上)才能用作飾用寶石,否則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
巴林石

巴林石的開採
----據傳,清代在旗北沙巴爾台的地方,有個名叫德力格爾的老藝人曾挖掘過巴林石,並將其精心雕制的巴林石碗獻給旗給旗札薩克烏爾袞。烏爾袞又將此碗貢奉給康熙帝讚不絕口。自此以後,歷代巴林王公每逢進京,都要攜帶巴林石雕做為貢禮。
----民國初年,熱河毅軍駐林西鎮守使米振標曾組織開採過,但得石甚微。
----日偽統治時期,偽巴林右翼旗公署曾僱傭當地群眾採石探礦,將采得的石料加工成圖章、墨盒之類,流入日本國至今仍被視為珍寶。在日偽《大巴林蒙古情況調查》中記載;大巴林旗公署將葉臘石做為唯一的土特產,並建立開採機構,公佈興安西省礦業法令通告,嚴加管理。
----建國後,1958年「大辦工業」時曾開採,但得石甚少,不久「下馬」。1973年建葉臘石礦,開始有計劃地開採,當時有職工24人,1978年輕工部把葉臘石礦列為中國三大彩石基地之一,將葉臘石命名為巴林石,並撥款資助開採。經專家評定,巴林石的成分、色澤可與我國傳統雕刻原料壽山石、青田石齊名,更在南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的葉臘石之上,可與寶石、瑪瑙相媲美,遂引起國內外用戶注意,爭相採買礦石與雕件,到1986年巴林石礦為全國17個省市近百家工藝石雕與鑲嵌廠家供應原料。
----巴林石為季節性開採。採礦運用立井、斜井、露天等多種方法,實行采探並舉。
巴林石的歷史
購員-曾為清朝攝政王多爾袞的屬地——喀啦沁旗錦山的靈悅寺內,供奉著一尊石佛(高14釐米、寬7釐米、厚4.5釐米),其石質屬巴林石中的粘性料,玫瑰色,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雜質。因屬朝產,多年供奉,具體資料已無從考證。觀察石佛,與眾不同,頭罩佛光,面部雍容富態,帶髮罩,露出兩根辮子,服飾為窄袖長袍,衣紋線條流暢,手托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盤坐在蓮花台上,應該說,這是一位公主,刻成了佛的形象。從雕刻手法上看,此佛應是唐宋時期所刻。
----有文字記載: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落的慶功宴上,屬下奉獻一隻巴林石碗,大汗用它盛滿美酒,頻頻舉杯,不住口地稱讚:「騰格里朝魯!」 意思是「天賜之石」。清朝時,石碗成為上奉朝廷的貢品。最近,在一座古墓中,還發現了殉葬的黃色巴林石碗。
----在喀啦沁旗博物館裡,珍藏著兩方巴林石大印,一方上刻著「喀啦沁王之寶」,另一方刻著「世守南漠」,一方刻的是小篆,一方刻的是隸書,兩方章是在王爺府院內地下挖出的,不知是哪代王爺之印。民國初年,礦物學家張守范命名巴林石為「林西石」,日軍侵華時期,曾抓勞工開採過礦石,行動很詭秘,管理森嚴,勞工也不懂采的為何物,雞血紅和彩石礦脈都被開採過。
----七十年代初,地質部門前去考察,發現有遺留采坑多處,規模很小。民間流傳歷史上曾有南方人用駱駝馱走過巴林石。1973年,正規開礦時,發現一個采洞內有點燈用的油碗,一隻陳舊的鹿角,一把不是當地人所用的刀子,一個粗雕成型的佛像,這些現象表明,過去確有南方人前來探險和採石。
----石巢先生在1982年就預見到:巴林石「儲量豐富,將來可成名礦」。同年,中國工藝美術公司副總經理林佑女士率金石界專家考察了礦山,確定巴林石為雕刻彩石原料的三大支柱之一。
----從巴林石採礦始,當地的三家雕刻廠應運而生,以後,巴林石逐漸被福州、青田、北京、西安和山東等地所用。近年來,台灣吳金泉先生到閩開辦石雕廠,大量採用巴林石為材料,為推廣巴林石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巴林石的榮譽
----巴林石,出產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學名叫葉臘石。與壽山石、青天石、昌化石並稱為"中國四大印石"。巴林石色澤斑斕,紋理奇特,質地溫潤,鐘靈毓秀,堪稱精美的石頭。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發現,並作為貢品進奉朝廷,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稱為"天賜之石"。1973年我國正式大規模勘探開採巴林石。1978年被輕工部正式命名為中國巴林石。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輩出,為中國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筆。
----在香港回歸一週年之際,藏石家於佔武先生,曾請篆刻家崔連魁,篆刻"紀念香港回歸一週年紀念璽",贈送香港。在澳門回歸之際,他又邀請了著名篆刻家劉江篆書印文,製作又一件巨璽"澳門回歸祖國紀念璽",送往澳門,這在區內外引起轟動。著名微雕大師朱云青介紹,他還用巴林石精料為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篆刻了印章,這是巴林人的驕傲,也為巴林石增添了不盡的光彩。難怪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掂量著手中的犀角凍雞血圖章,激動地說:"價值連城",遂題"寶玉天生"四個大字。 巴林石質細膩,溫潤柔和,軟硬適中,最適於篆刻印章或雕刻精細工藝品,為上乘石料,歷來為中外友人所推崇,乃是藏品中之珍品。多次在國內參展,譽滿南北東西,從港澳地區,到東南亞各國,從歐美到東瀛,幾乎傳遍世界,名揚四海。巴林石在出口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以來,一直受到世人矚目。1979年在美國舉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展覽中,有7件巴林石展品,備受青睞。巴林石作為石文化,內涵豐富,它不僅涵蓋著赤峰地區遠古文明的紅山文化、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和蒙元文化深厚底蘊,而且將以精美的石文化,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寫下重重的一抹。
巴林石的分類
----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採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巴林雞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極品,歷來就有"世界雞血石在中國,中國雞血石在巴林"的說法。其石質地溫潤堅實,石上斑斑血跡聚散有致,紅光照人,猶如紅霞映月,錦上添花。新近開採大塊雞血石,其色彩對比強烈,光彩可人,分外奪目。其大小為國內最大,被稱為"中國雞血石王"。
----巴林福黃石,與壽山田黃石不分伯仲,被稱為"姊妹石",其石質地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暇,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鳳毛麟角,珍貴至極,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
----巴林彩石,其彩色圖案以天然見長,色彩豔麗多姿,紋理惟妙惟肖,美麗奇妙。巴林彩石上絢麗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畫面,鬼斧神工地表現了大自然的奧妙。國內唯巴林盛產彩石,實屬獨一無二。
----巴林凍石,石質細潤,同靈清亮,質地細潔,光彩燦爛,顏色嫵媚溫柔,似嬰兒之肌膚,嬌嫩無比,其彩霞凍石更為珍貴,潔白透明,肌體中所滲之云霞狀紅色紋理變化無窮,猶如一幅旭日噴薄,紅霞漫天的水彩畫,絕非他石之匹敵。
樹化玉

樹化玉是玉化的硅化木。它屬於硅化木,又因其晶瑩剔透的外表而區別於普通硅化木。
在漫長的地史過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博大的自然力量埋葬於地下。在高壓、低溫並且無氧環境下浸泡於二氧化硅的飽和溶液中,樹木中的碳元素逐漸被二氧化硅替代,並部分保留了樹木的某些原始特徵,並納入圍岩的某些礦物元素,形成繽紛的色彩,這就是硅化木,也叫做木化石。
而後漫長的地質時期,在溫壓的不斷變化中,硅化木木發生了差異的變質作用,重新結晶,主要成分轉換為蛋白石玉髓,這就是樹化玉,也叫木化玉。
具體形成的年限,因為硅化木的研究侷限,並未有完全發現。迄今為止最早的木化石是石炭紀早期的裸蕨植物化石。最新的為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硅化木。但可以確定樹化玉的形成期在古生代石炭紀(始於距今3.55億年)到中生代白堊紀(結束於距今6500萬年)之間。
地質年代
太古代(Archeozoic Era,Archeozoic)
最古的地質時代。距今46億年前地球形成到25億年前原核生物(包括細菌和藍藻)普遍出現這段地質時期。
元古代 (Proterozoic Eon)
火山活動頻繁,生物界處於緩慢,低水平進化階段,生物主要是疊層石以及有機碳和球狀、絲狀藍藻化石,這些光合生物的發展,大氣圈有更多的氧氣。
古生代(Paleozoic,符號PZ)
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2.3億年前。古生代共有6個紀,包括寒武紀(5.4億年前)、奧陶紀(5億年前)、志留紀(4.35億年前)、泥盆紀(4.05億年前)、石炭紀(3.55億年前)和二疊紀(2.95億年前)。石炭紀和二疊紀昆蟲和兩棲類繁盛。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類為主,至志留紀末期,原始植物開始登上陸地。泥盆紀以裸蕨植物為主 ,兩棲類完成了登陸。石炭紀和二疊紀時,蕨類植物特別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樹化玉便是此時期開始形成,樹化玉的形成期應該推算到距今3.55億年。
中生代(Mesozoic Era)
距今約2.5億年~距今約6500萬年。中生代名稱是由英國地質學家J.菲利普斯於1841年首先提出來的。中生代從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開始,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疊紀、侏儸紀和白堊紀。中生代時,爬行類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動物時代之稱,或稱恐龍時代。中生代時出現鳥類和哺乳類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以菊石類繁盛為特徵,故也稱菊石時代。中生代植物,以真蕨類和裸子植物最繁盛。此時期是樹化玉形成期結束,硅化木的形成在6500萬年前結束。
新生代(Cenozoic Era)
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它從6500萬年前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
蛋白石(歐珀)

蛋白石是天然的硬化的二氧化硅膠凝體,含5-10%的水分。蛋白石與多數寶石不同,屬於非晶質,會由於寶石中的水分流失,逐漸乾裂。蛋白石在礦物學中屬蛋白石類,是具有變彩效應的寶石。蛋白石英文名為Opal,中文音譯為歐珀。蛋白石是二氧化硅的水合物,成分為SiO2·nH2O,是非晶質結構,主要是二氧化硅的膠體沉澱形成的。折光率1.37-1.47(折射率與其含水量有關,其折射率隨含水量增大而減小);硬度5.5-6.5;密度2.15-2.23g/立方釐米。
蛋白石無固定外形,常為緻密塊狀、粒狀、土狀、鐘乳狀、結核狀等。底色呈黑色、乳白色、淺黃色、橘紅色等,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澤、珍珠光澤、蛋白光澤,具變彩效應。性脆,易乾裂,貝殼狀斷口。在長波紫外線照射下,不同種類的蛋白石發出不同顏色的螢光。
根據顏色特徵和光學效應,天然歐珀分為白蛋白石(白歐珀)、黑蛋白石(黑歐珀)和火蛋白石(火歐珀)三個種類。白歐珀作為寶石的歷史較長,它的基本顏色有無色、蛋白色、淺灰色、淺黃色及淺紫色等,琢磨成弧面型寶石後,表面會浮現出美麗的變彩。以底色為潔白,變彩顏色鮮豔者為最佳。黑歐珀在20世紀被澳大利亞人發現後,才被人們所知曉。它的顏色為黑、暗綠、深藍、深灰及褐色等,以黑色為最佳。黑歐珀表面浮現出多種顏色變彩,在深黑色背景襯托下,顯得格外鮮豔奪目。火歐珀 是歐珀中的特殊品種。它呈半透明至全透明,顏色為黃色及橙紅色。由於構成它的二氧化硅小球直徑太小,因而不具有變彩效應。

彩硅石

彩硅石,產於湖南省耒陽耒水河中。耒陽南臨南嶺,北靠衡山,耒水穿城而過。水沖彩硅石質地細膩,硬度約7度左右,多呈黃、褐、藕紅、墨玉等色調;石上紋理清晰,有凹有凸,色彩層次分明,有山水、景物等圖案,形狀千姿百態,剛柔一體,高雅雄奇、意境深遠。 彩硅石屬硅質灰岩,硅質漿岩等沉積岩而成,含多種金屬成分。石質結構細密、濕潤純淨,經耒水長期沖刷,外表澤度高,有的猶如碧玉般玲瓏剔透。
紫袍玉帶石

紫袍玉帶石,產於貴州省江口縣及印江縣一帶的梵淨山區。玉帶石走向數公里,平均厚度為8~15cm,開採難度大,產出較少。該石中有多種層次清晰的顏色,平行延伸,分佈均勻,似條條玉帶,其表層的精美圖案,形如紫袍,故稱紫袍玉帶石。紫袍玉帶石以穩沉的紫色為主體,綠條相間,同時伴有橘紅、乳白、黃、褐等色,多層紫色和多條玉帶構成層次分明的奇特色彩,質地緻密細膩,溫潤如玉,硬度3~3.5度,色彩鮮豔,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紫袍玉帶石屬絹云母千枚岩,層次分明,手感細膩柔潤,色澤自然和諧,密度高,耐酸鹼,硬度適中,雕刻性能好,形態多樣,含有能促進人體健康的多種微量元素。其礦物成分主要為絹云母、綠泥石、金紅石、電氣石,還含有鈦、鐵、鉛、鉻等多種元素,物性穩定,雕刻性能好,加工拋光後具有柔和的絲絹光澤,色彩俏麗動人、古樸典雅。可用於雕制硯台、印章等多種工藝品,其使用歷史約早於清代。

集骨石

集骨石是戈壁石的一種,產於我國戈壁地區,是一種呈放射狀硅質框架構造石。以白色居多,亦有紅色,黑色,黃色以及數種顏色混雜而成。石頭框架中的軟質礦物在漫長的自然風化過程中漸漸被銷蝕,遺留下硬度相對較大的放射狀框架,形如盛開的花朵,有石友稱其為「風成菊」。白色的集骨石看起來像吃剩的雞的骨頭,因此也有人將其稱為「雞骨石」。集骨石框架有瑪瑙質,硅質,玉髓質等等。此種石頭,能出特定造型的不多,一般是觀賞其瘦骨嶙峋,參差有致的天然外表。以花形完整,整朵同聚,瑪瑙或玉髓質的更具觀賞價值古樸典雅。可用於雕制硯台、印章等多種工藝品,其使用歷史約早於清代。
長白石

長白石,又稱長白玉、馬鹿玉,也稱長白五彩石,產于吉林省長白縣馬鹿溝一帶。該石石質細膩緻密,溫潤潔淨,堅而不頑;顏色有綠、黃、青、藍、深褐、紫紅、灰白等;紋理自然流暢,各色混生形成卷紋、流紋、蟒紋、龜紋、流霞紋等;光澤度好,多為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數透明;折射率約1.56~1.60;摩氏硬度約2~2.5度,斷口呈貝殼狀,密度約為2.0~2.8。
長白石形成於距今1.3億多年前,由火山碎屑物質沉積、交代而成,其主要成分有葉蠟石、高嶺石、地開石等。有的長白石因局部硅化或含石英構成"石釘",或含金屬礦物構成"鐵釘",而局部受綠泥石化、絹云母化、高嶺石化者則導致質地變軟,均有損於長白石的質量。優質長白石質地脂潤,色彩俊俏,紋飾秀麗,柔而易攻,尤以質地純淨透明度高者(凍石)為佳。長白石俏色分明,色彩對比強烈,是用於印章和雕刻的理想石料,又稱"印章石",亦可用來雕制工藝品。
長白石分為地開石和高嶺石兩大類。地開石是凍石,顏色俊俏,花紋奇特而美麗,比較珍貴,其中偶有透明的晶體石,多呈灰藍諸色,但質材較小,一側偶有小米粒大小的鋁質結晶沉積分佈;無花紋者瑩潤細膩,顏色純正。高嶺石是彩色印石,花色繁多,紋理多樣,構成了長白石諸多品種。目前能叫出名字的長白石已逾百種,各具特色,且以透明的晶石和半透明的凍石居多,肌理晶瑩、堅韌光潔。其名貴品種有白墨、長白綠凍、長白燈光凍、長白根、長白蘭、地圖石、翡翠花斑、高梁紅等,如蘭天凍、蘭花青田、白芙蓉、艾葉綠、虎皮凍等罕見名品也有發現。 它是繼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之後規模較大、品類繁多、適宜作為印章篆刻、工藝雕刻的新興石料。
崑崙玉簡介

崑崙玉又稱青海玉,屬於軟玉。產出地段屬崑崙山脈東緣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約300餘公里,與且末、若羌等地產出的和田玉在地質構造背景上有著密切的聯繫。青海軟玉與和田玉在物質組合、產狀、結構構造特徵上基本相同。只是在產出特徵、結構、物性的某些方面與和田產軟玉略有區別。青海產軟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義。
發脈於帕米爾高原的崑崙山,橫貫亞洲中部,勢如巨蟒,被譽為「亞洲脊柱」。崑崙山由新疆、西藏入青海、四川,在新疆、青海境內有3000多公里長,平均海拔5600米左右。
昆為高的意思,侖則有屈曲盤結的狀貌。
崑崙是所有名山大川中最為神秘的地方,是中國古神話中的神山,道教奉為神仙所居的仙山。在古人的超凡想像裡它是大地上一個巨大的隆起體塊。古書中或稱崑崙為墟、或稱為丘,它是「萬山之宗」、「龍脈之祖」,這樣神奇的地方自然就會有諸神居住。最早的傳說是人面虎身、長著尾巴的神守護在那裡,以後就變成了美麗的女子——西王母。相傳她是崑崙山的仙主。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便是崑崙河源頭的黑海,這裡海拔4300米,氣象萬千,為道教崑崙宗派的發源地。
作為中國第一神山,千百年來崑崙山留下了無數美麗的傳說和難解之迷。共工氏駕龍凌空,猛地撞向崑崙山。一聲震天巨響,崑崙山攔腰折斷,山體轟然崩塌。天地發生巨變,山川移動,河川變流,大地向東南塌陷。天空向西北傾倒,日月星辰都改變了位置……
上古的神話也許應驗了億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
從大約4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以片麻岩、板岩和片麻狀花崗岩組成太古代地層到使亞洲發生褶皺、變質、斷裂的喜馬拉雅運動形成的新生代地層,地球內部經歷了多代地殼變化,產生了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石類。據當代科學考察,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地質板塊活動之劇烈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崑崙山與喜馬拉雅山交匯處也是兩大地質板塊交匯點。不斷的運動和撞擊,在板塊間巨大的擠壓力量和地底岩漿的共同作用下,一種神奇的礦物結構形成了,那就是神奇美妙、獨一無二的崑崙玉石。
傳說崑崙山的神仙們把崑崙玉種在苗圃中,盡心呵護一千年就能泌出一滴玉膏,然而玉非常難種,常常眼看快成膏時卻忽然毀了,數百年的心血瞬間化為烏有。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對玉的定義一直模糊而唯心。
1863年,法國地質礦物學家德莫根據被英、法聯軍從中國掠去的大批傳到歐洲的清代乾隆玉器進行化學檢驗,發現中國玉材料主要有兩種:角閃石類和輝石類。角閃石類主要為產自崑崙山脈的崑崙山玉,另一種輝石類為以緬甸翡翠為主的緬甸玉。
從摩氏相對硬度差異上比較,崑崙玉硬度略低於翡翠,所以被稱為「軟玉」,翡翠則被稱為「硬玉」。自此,數千年來中國對玉的定義不清的狀況在地質學的涵義上得到界定:分佈於中國崑崙山脈和阿爾金山脈,由鎂質大理岩與中酸性岩漿接觸交代而形成的軟玉礦,與超基性岩無關,其成因不是區域變質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觸交代形成。
角閃石族礦物根據所屬晶系的不同,可分為斜方角閃石和單斜角閃石兩個亞族。單斜角閃石屬單斜晶系,主要有透閃石、陽起石、普通角閃石等。當玉石的主要成分為透閃石時,稱透閃石玉。研究表明崑崙玉的礦物成分以透閃石為主,含量一般在95%以上。這在世界上已經發現的軟玉中是非常獨特的。
2005年5月據新華社報導:地處崑崙山南麓的青海省格爾木市崑崙寶玉石有限責任公司礦區發現一塊重近9噸的崑崙玉石,這是目前有記錄的最大的崑崙玉巨石,堪稱「中國崑崙玉之王」。據專家介紹,系出名門的崑崙玉與和田玉同處於一個成礦帶上,崑崙山之東曰崑崙玉,山之北曰和田玉,兩者相距直線距離不過300公里,所以崑崙玉與和田玉在物質組合、產狀、結構構造特徵上基本相同,可謂大自然中的孿生同胞。有的晶瑩圓潤、純潔無暇、無裂紋、無雜質的上品崑崙玉,甚至還能超過和田玉。
青海崑崙玉質地細潤、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帶綠、糖包白等等。利用X射線粉晶衍射、電子探針等測試手段, 對青海崑崙玉礦物、化學成分分析和顯微結構的觀察發現,其主要結構類型為: 毛氈狀結構、顯微纖維-隱晶質結構、顯微纖維結構、顯微葉片狀-隱晶質結構、顯微葉片狀結構以及放射狀纖維結構。特別是崑崙玉「白加翠」,是其獨有的一個奇特品種。白中帶有碧綠的玉質顏色,紋理細膩獨特,色澤美麗豐富,讓人覺得神清氣爽,美不勝收。
青海玉產地就在傳說中的西王母瑤池附近。民間傳說崑崙玉還有著消災免禍的超自然力的非凡功效。
雖然這些傳說帶有一定的唯心迷信色彩,但經科學檢測,崑崙玉石中含有硒、鋅、銅、鈷、錳等多種微量元素。長期佩玉,對人的健康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逐步被人體吸收,保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確實能夠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
東南大學生物工程系採用現代技術研究表明:人體本身會產生溫度場、磁場、電場,從而構成一個「生物信息場」。這個「生物信息場」產生的生物波與玉產生一種奇特的光電效應,這種光電效應可以使人「除中熱,解煩懣,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養五臟,安魂魄,疏血脈,明耳目」。
趙汝珍《古玉辨》「豈知此乃精神貫注之結果,並非無理性之言也。蓋古人視玉極重,佩之宛同載祖搬遷。其一舉一動,必特別小心。必視而後動,慮而後行。若是,則必少生是非,少遭意外。即偶遭意外,因心志有可靠之保護,必有意外之幸運。因之遂謂舊玉可以護身。」也就是說佩玉者視玉極重,所以精神極其專注,即使偶遭意外,可能會因為心志集中,而有意外之幸運。玉保平安,從精神層面考慮,作為一種信念它反映了人類追求美好的共同願望,若剔除其中的迷信成分加以科學分析確有一定的道理。
一、產地介紹 青海軟玉產於青海省格爾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線一百餘公坦克處的高原丘陵地區,至今已開採的礦點大約有三處。當地海拔高度雖高但相對高度差不大,交通較為便利。該地產出的 玉料以礦采山料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見子料。產出地段屬崑崙山脈東緣入青海省 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約300餘公里,與且末、若羌等地產出的和田玉在地質構造背景上有 著密切的聯繫。
二、主要商業品種及外觀特徵 青海軟玉在產出早期,有崑崙白玉、崑崙玉、格爾木玉、青海翠玉(翠綠色品種)等不規範的 名稱。依據國家標準《珠寶玉石·名稱》的名稱原則和條款,結合軟玉分類命名的慣例,青 海軟玉按其顏色特徵分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種。商業品與和田基本相同,顏色特徵 則更為豐富,例如青海軟玉中的翠綠色、煙灰—灰紫色品種在傳統和田玉品中都是罕見或 未見的。現將各品種及特徵分述如下:
白玉:青海軟玉的主要品種,也是產量最大的品種,業內有時習慣上稱為「青海白」。呈灰 白—蠟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顯好於和田白玉,質地細潤,產出塊度較大,有少量達到「 羊脂白玉」品質。業內人士根據其不同的外觀特徵形象地描述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 白、米湯白等品種。青海白玉質地細潤均勻,塊度大,屬上等好料,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 質感不足,做薄後尤為輕飄。
青白玉:為淺灰綠—青灰色、淺黃灰色等,顏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質地細膩均勻。透明度 明顯大於和田青白玉,水頭足,均勻性好,很受業內人士歡迎。常被形象地稱為:透白青、 淡青白、鴨蛋青等。 青玉:青灰—深灰綠色,色調較悶暗,半透明和質地常優於和田青玉,水頭足性好,適宜制 作大中弄擺件、器皿。做薄後色調轉陽,莊重典雅,聲韻鏗鏘,為質量上乘的青玉。
煙青玉:淺—中等灰紫色到煙灰色,煙灰色中略帶灰色調。半透明,質地細膩滋潤,有人稱 其為紫羅蘭、藕荷玉、烏青玉等。在傳統和田玉品種中罕見。因顏色特徵顯著,可以說是青 海軟玉的一個標誌品種。該品種有呈獨立薄層狀產出的,也有在白玉料邊緣形成黑邊白玉、 黑皮料等具產地特徵的白玉料。將其歸於青玉類比較合適,可稱為煙青玉,紫色調重的可稱 為紫青玉。煙青玉豐富了軟玉的俏色品種,製成品種中的「青蝦」、鴿子(灰雨點)、黑白雙 歡(獾)等者很有創意。
翠青玉:淺翠綠色,其綠色特徵似嫩綠色翡翠,與青玉、碧玉的綠色有明顯的不 同,這部 分綠色軟玉很少單獨產出,而是附於白玉、青白玉原料的一側或形成夾層、團塊分佈常與砂 狀、斑點狀石也有關。其製成品中有全綠的,也有的在白玉、青白玉雕件上形成俏色,這在 以往的和田玉產品中罕見,全綠和俏色產品一時成為玉石收藏的熱點。根據其呈色特點,定 名翠青玉比較符合名稱標準。
糖玉:青海軟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種,主要為淺黃褐色比較均勻的糖色浸染和斑點狀的黑褐色 -黃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麼集中形成黑褐色斑點,要麼色太淺,對俏色貢獻不大,對玉質 破壞不少,可利用價值較低。
總結與討論:
青海軟玉產出是九十年代以來玉石市場上的一件大事。其中青海白玉以其巨大的產量、優良 的質地,震動了和田玉的市場。綜合前述的研究結果:
(一)青海軟玉與和田玉在物質組合、產狀、結構構造特徵上基本相同。只是在產出特徵、結 構、物性的某些方面與和田產軟玉略有區別。
(二)青海軟玉具有因產地而形成的鑑別特徵:
(1)比較好的透明度;
(2)灰白—蠟白色、黃灰 色的白玉,特徵的翠青玉、煙青玉品種;
(3)比較特徵的石花、絮狀綿綹、「水線」、翳狀 斑點等內含物特徵;
(4)原料以山料為主,沒有子料,有與產地地理環境有關的原料形態和皮色。
(三)青海軟玉,尤其是白玉在近幾年珠寶市場低迷的逆境中價格一路上漲,四年來漲幅達300%至500%,具有很高的投資、收藏價值。
(四)青海產軟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義。
新疆彩玉

新疆,自古就享「金玉之邦」美名,在這片富饒又神秘的大地上,地層齊全,構造複雜,岩漿侵入頻繁,各類岩石、礦物應有盡有。大自然賜予的新疆彩玉歷經億萬年滄海桑田而形成,硬度達到七度以上,新疆彩玉色彩之斑斕,色調之明快,堪稱奇絕。
新疆彩玉石體瑩澈潤滑,石表油脂光澤,形姿變幻,色彩豐富,妙趣天成。顏色有白底套紅或套黃,或通體白色,與和田白玉不分上下。有的五顏六色,色澤繽紛,形態冰清玉潔、亮麗高貴,有的拙朴悠古,憨態可掬,有的溫潤奇姿,氣韻大度;十分惹人喜愛。
貴翠

貴翠,又稱貴州玉,產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大廠鎮一帶。該石為含綠色高嶺石的細粒石英岩,多呈淡綠色,顏色不均勻,具玻璃光澤,外觀與翡翠有些相似,但多雜質,屬低檔玉料。貴翠因產於貴州而得名,可用於雕琢飾品。
貴翠主要是由石英組成,其次為高嶺石,含SiO2約87%、Al2O3約6.0%,少量Fe2O3、Cr2O3、TiO2、Na2O、K2O等。有天藍、翠綠、淺綠、灰黃、紅等色,以天藍、翠綠為佳。顯玻璃光澤,微透明。具花崗變晶結構、包含結構、塊狀構造。硬度約7度,密度近2.65-2.70克/立方釐米,拆射率1.54-1.55。
硅孔雀石

硅孔雀石(chrysocolla),又名鳳凰石,是水合銅硅酸鹽礦物。在很多銅礦地區都存在這種由銅礦分解而成的礦物,這是因為銅礦遇到含二氧化硅的水發生化學變化而產生的。 硅孔雀石在自然界中多以皮殼狀、葡萄狀、纖維狀或輻射狀集合體出現,從藍、藍綠到綠色為主,若含有雜質,也會呈現出褐到黑色。
硅孔雀石為一種次生的含銅礦物,主要產於含銅礦床的氧化帶中,常與孔雀石、藍銅礦、赤銅礦、自然銅共生,此外,也常和玉髓相伴一起出現,為部分藍色或綠色玉髓的重要內含物。硅孔雀石之質優者亦常用作寶石或玉雕材料。
硅孔雀石多數由黃銅礦、黝銅礦等受鹼性硅酸鹽熱溶液作用變化所形成。硬度2-4,比重2-2.24。和孔雀石一樣不透明,玻璃至土狀光澤。與孔雀石的區別除化學成分不同外,顏色比孔雀石淺並近於天藍色,比重和硬度均小於孔雀石,此外,硅孔雀石性脆。
世界上出產寶石級硅孔雀石的國家有智利、美國、墨西哥、前蘇聯、埃及、扎伊爾、以色列等。中國已在新疆哈密、湖北陽新、廣東陽春、云南個舊等地發現硅孔雀石,其中新疆、云南的硅孔雀石有一部分符合寶玉石的質量要求。
雨花石

雨花石是一種天然瑪瑙石,主要產於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及儀征市月塘一帶。中國自南北朝以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嘯傲煙霞,至唐宋時期達到顛峰,雅史趣事中有關賞石的佳話不勝枚舉,神奇的雨花石更是成為石中珍品,有「石中皇后」之稱。
雨花石的成分是以二氧化硅為主,其中紅色成分為鐵離子和亞鐵離子。雨花石是石質為瑪瑙、蛋白石、玉髓、石英等的卵石,見於河床、河流階地的沉積物之中,雨花石又分為細石和粗石兩類,細石以瑪瑙為主,石質細膩,顏色豔麗,磨圓度高,晶瑩可愛;粗石質地較粗,以石英或變質岩為主,價值較低。美麗的雨花石中常可呈現各種山水、人物、鳥獸、樹木等景象,使人遐想聯翩,思緒入石,非常漂亮。
由於雨花石種類繁多,它的成因和化學成分極為複雜。以瑪瑙礫石為例,它來源於原生瑪瑙。一般認為,原生瑪瑙是由岩漿的殘餘熱液形成的。這種熱液充填在火山岩如玄武岩、流紋岩的空隙中,因空隙的形狀不同,或成瑪瑙球,或成瑪瑙脈。經過自然力的作用,原生瑪瑙脫落而出,再經過山洪衝擊,流水搬運,磨成卵石。這就是我們所見到的在礫石層中的雨花瑪瑙石。
雨花石以其紋奇、色豔的自然美著稱於世。它的圈狀花紋是二氧化硅膠液圍繞火山岩空隙、空腔,由內壁開始,從外向內多層次逐層沉澱而成。在其生長過程中,常常發生帶色離子和化合物的週期擴散。原生瑪瑙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鐵和微量的錳、銅、鋁、鎂等元素及化合物。它們本身具有不同的色素,如赤紅者為鐵,藍者為銅,紫者為錳,黃色半透明為二氧化硅膠體石髓,翡翠色含綠色礦物等等;由於這些色素離子溶入二氧化硅熱液中的種類和含量不同,因而呈現出濃淡、深淺變化萬千的色彩,使雨花石及其豔麗秀美。
金綠寶石(貓眼、變石、亞歷山大石)

金綠寶石(Chrysoberyl)
也稱金綠玉,知道的人也許不多,但它的兩個具有特殊光學效應的變種貓眼和變石(亞歷山大石)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金綠寶石能形成貓眼和變色效應者十分稀少,因而非常珍貴。
金綠寶石是一種氧化物,主要化學成分是氧化鋁鈹,化學分子式為BeAl2O4。屬斜方晶系,晶體形態常呈短柱狀、板狀。顏色為棕黃、綠黃、黃綠、黃褐色,透明至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澤,折光率1.746-1.755,二色性明顯,硬度8.5,密度3.71-3.75克/立方釐米,貝殼狀斷口,韌性極好。
普通的金綠寶石是製作廉價寶石的原料,但變石和金綠貓眼石則是極為珍貴的寶石材料,目前產量稀少,主要產於氣成熱液型礦床和偉晶岩岩脈中,主要產地是斯里蘭卡、巴西及俄羅斯。
金綠貓眼(Cymophane)
貓眼石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如蜜黃、褐黃、酒黃、棕黃、黃綠、黃褐、灰綠色等,其中以蜜黃色最為名貴。在所有寶石中,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品種很多,但在國家標準中只有具有貓眼效應的金綠寶石才能稱為貓眼,其它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都不能直接稱為貓眼。
貓眼產生的原因:金綠寶石礦物內部存在著大量的細小、密集、平行排列的絲狀金紅石礦物包體,由於金綠寶石與金紅石在折射率上的較大差異,使入射光線經金紅石包體中反射出來,集中成一條光線而形成貓眼,當金綠寶石越不透明,金紅石絲狀包體越密集,則貓眼效應越明顯。
變石(Alexandrite)(亞歷山大石)
因變石中含有微量的鉻,使得它對綠光透射最強,對紅光透射次之,對其它光線則強烈的吸收。在白天時,由於陽光的照射,使其透過的綠光最多,故其呈現綠色,一到晚上,當用富含紅光的蠟燭、油燈或鎢絲白熾燈照明時,透射的紅光就特別多,故呈現出紅色,「變石」由此得名。如果變色效應與貓眼效應集於一身,則是極為罕見的寶石,價值極高。
青金石

青金石(英文:Lapis lazuli),是一種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藍色、藍紫色或藍綠色的寶石。青金石屬方鈉石族礦物,等軸晶系,晶體形態呈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呈緻密塊狀、粒狀結構,顏色為深藍色、紫藍色、天藍色、綠藍色等。如果含較多的方解石時呈條紋狀白色,含黃鐵礦時就在藍底上呈顯現金色星點,帶有閃光,青金石名字中的「金」由此邇來。青金石呈玻璃光澤和蠟狀光澤,條痕淺藍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5-6,純青金石密度 2.38-2.45g/立方釐米,一般青金石玉料2.7-2.9g/立方釐米。
青金石是由接觸交代變質作用形成,主要存在於硅酸鹽-鎂質矽卡岩中和鈣質矽卡岩中。世界上著名的青金石產地有阿富汗、智利、前蘇聯和加拿大等地,但首推阿富汗。阿富汗所產青金石有著均勻的深藍至天藍色,極細粒的隱晶結構中夾雜微量的黃鐵礦,使其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被阿拉伯穆斯林國家稱之為「瑰寶」。一般來說,顏色深藍純正,無裂紋、質地細膩,無方解石雜質。不含金星(黃鐵礦)或帶有很漂亮的金星的青金石為上品。

鋰輝石

鋰輝石(spodumene),單斜輝石族礦物,晶體常呈柱狀,粒狀或板狀。顏色呈灰白、灰綠、紫色或黃色等,硬度6.5-7,密度3.03-3.22g/cm3。成分:鋰鋁硅酸鹽,為一種輝石族礦物。結晶特點:單斜晶系,柱狀晶體,扁平柱狀晶體,常有熔蝕現象,並有明顯的三角形表面印痕。顏色:粉紅色-紫紅色、黃色、綠色、無色等。鋰輝石是一種偉晶岩礦物,產於花崗偉晶岩中,常與水晶、電氣石、綠柱石等伴生。
鋰輝石作為鋰化學製品原料,廣泛應用於化工、玻璃、陶瓷行業,享有「工業味精」的美譽。著名產地有美國加州、巴西米納斯吉拉斯、馬達加斯加、巴基斯坦、緬甸、我國新疆等地,系輝石族礦物中最重要的寶石礦物,此外,在工業上也用作煉鋰原料。鋰輝石硬度較好,但還是應避免劇烈碰撞,綠色鋰輝石應避免強光暴曬,可能會褪色。
虎眼石

虎眼石是以二氧化硅為主要成分,並與數量不等的石棉纖維一起所構成的天然石英質玉石,其質地堅韌,色澤殊異。虎眼石(Tiger's eye)是地殼裡的藍石棉或青石棉被二氧化硅膠凝體強烈交代和膠結後所形成的呈棕、褐、黃等色,具絲絹光澤和玻璃光澤的緻密堅硬的石英質玉石。它雖然不能像石棉那樣一絲一絲地被分剝開,但仍保留著美麗的花紋和絲絹光澤,這是它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在加工成弧面型寶石後,它會出現一條活動的光帶(游帶),乍一看去,活光閃閃,很像貓眼效應,故又有「假貓眼石」之稱。另外它的游彩又很像老虎眼睛那樣靈活閃光,而整個玉石(如弧面型產品)則形如棕色發光的老虎,故稱「虎眼石」或「虎睛石」。
標準的虎眼石顏色豐富多彩,具有黃、金黃、棕黃、棕、黃褐、褐等色,甚至在同一塊玉石上呈現出兩種、三種或更多顏色。加上其中的石棉纖維常被彎曲、扭轉、割裂,因而總是構成揉皺狀、交錯狀、方塊狀、寬帶狀等圖案。變化殊異,紋彩斑駁。沿石棉纖維常出現特殊的線狀反光,半透明至微透明,折射率約1.544-1.553,硬度6.5,密度2.60-2.89克/立方釐米。 質地緻密堅韌,可雕性良好。
虎眼石中常有雜物,如石膏、方解石、黏土等常充填其裂隙、空穴中,構成線狀、帶狀、斑塊異物。有的虎眼石因石棉纖維未被硅化,從而出現「骨」。所有這些都會影響虎眼石的質量。世界上最大的虎眼石礦床分佈於南非的德蘭士瓦省,印度、斯里蘭卡、巴西等國也產虎眼石。中國的虎眼石主要發現於河南,另在陝西、安徽等地也有虎眼石發現。
礦物晶體·綠柱石

綠柱石的化學組成為Be3Al2[Si6O18],晶體屬六方晶系的環狀結構硅酸鹽礦物。晶體常呈六方柱,柱面上有縱紋,集合體有時呈晶簇或針狀,有時可形成偉晶,長可達5米,重達18噸。多為淺綠色,成分中富含銫時,呈粉紅色,稱為玫瑰綠柱石;含鉻時,呈鮮豔的翠綠色,稱為祖母;含二價鐵時,呈淡藍色,稱為海藍寶石;含三價鐵時,呈黃色,稱為黃綠寶石。玻璃光澤,解理不完全。摩氏硬度7.5-8,比重2.6-2.9。
綠柱石主要產於花崗偉晶岩中,云英岩及高溫熱液脈中也有產出。綠柱石是煉鈹的主要礦物原料,色澤美麗者是珍貴的寶石,如祖母綠、海藍寶石。
礦物晶體·方解石結晶體

方解石(Calcite),化學組成CaCO3。屬三方晶系的碳酸鹽礦物。晶體常為復三方偏三角面體或菱面體與六面體的聚形,集合體多呈粒狀、塊狀、鐘乳狀、纖維狀及晶簇狀等。通常為無色、乳白色,含雜質則染成各種顏色,有時具暈色,其中無色透明的晶體稱冰洲石,玻璃光澤。摩氏硬度3,比重2.6-2.9,三組完全菱面體解理,故名方解石,性脆。遇冷稀鹽酸劇烈起泡,放出CO2。菱面體完全解理,硬度不大,加稀鹽酸劇烈起泡。方解石是分佈最廣的礦物之一,是組成石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成分。在石灰岩地區,溶解在溶液中的重碳酸鈣在適宜的條件下沉澱出方解石,形成千姿百態的鐘乳石、石筍、石幔、石柱等自然景觀。
礦物晶體·孔雀石

陽春孔雀石,又稱銅礦石,古稱綠青、石綠,主產於廣東省陽春市石碌銅礦。該石屬銅礦岩石,質地緻密細膩,硬度約5度左右,含銅57.5%;有翠綠、墨綠、粉綠、天藍等色;紋理有色帶相間的同心紋、束狀放射花紋、平絨環光圈花紋等,呈隱晶質集合體狀,不透明,顯玻璃和絲絹光澤;形態結構有葡萄狀、鐘乳狀、皮殼狀、絲絨狀、晶簇狀等,以葡萄鐘乳狀為多見;天然造型似山水森林、群巒疊翠、奇峰異洞或鳥獸人物等形狀。
孔雀石屬單斜晶系,晶體形態通常呈柱狀或針狀;由含銅礦物質受碳酸及水相互作用而成,遇鹽酸會起反應並易溶解;產於銅的硫化物礦床氧化帶,常與其它含銅礦物共生;其豔麗的綠色和斑紋與孔雀尾羽極為相似,故而得名。陽春孔雀石結晶完美,色彩絢麗,姿態奇特。有的呈筍、柱形,常兼翠綠、粉綠、天藍等色於一石,美麗異常;還有的內空外堅,多姿多彩;其中葡萄狀結構的孔雀石,質地細膩且最堅硬,表面滑潤而有光澤,少見絨毛,為觀賞石之佳品。
礦物晶體·香花石

香花石是中國地質學家發現的第一種世界新礦物,以發現地湖南省香花嶺而命名,中國香花嶺獨有,儲量稀少,類同動物類的大熊貓,被譽為「國寶」。香花石的發現,是中國地質學史和礦物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香花石含鋰鈹等稀有貴重金屬,產於湖南泥盆系石灰岩與花崗接觸帶的含Be綠色和白色條紋岩中,香花石晶體產於白色條紋岩中的黑鱗云母脈內,與鋰鈹石、塔非石、尼日利亞石、金綠寶石、螢石等共生。香花石屬等軸晶系,晶體結構相當特別。香花石晶體形態為五角三四面體晶類,晶體呈粒狀,屬微細晶體,直徑達5毫米以上的為較大晶體,已知最大晶體直徑達12毫米,該標本現藏於中國地質博物館。香花石的成因非常複雜,仍為不解之迷,其僅存於香花嶺數百平方米範圍的地表層內,因該區域伴生鎢錫等有色金屬,近十餘年來,該區域已被個體非法採礦完全破壞,國寶香花石已瀕臨絕跡!
陽春孔雀石的蘊藏量為全國最多,礦藏分佈在春城、馬水、永寧、潭水等10多個鄉鎮,最大儲區是馬水鎮的石碌、鸚鵡嶺等地;形質亦優於其他產地,其結晶完美、形態多變,造形千姿百態、格調高雅,色澤豔麗、斑斕奪目,各種顏色永不更褪,有作為觀賞石的明顯特點,也可製作國畫顏料;尤其產於石碌銅礦的孔雀石貓眼石,此石中間有一道深綠色的斑紋酷似貓眼,貓眼球中的橫線炯炯有神,且變換位置則有不同的視覺效果,極為罕見。
陽春孔雀石是礦物結晶體,常與礦泥中共生,且要挖掘到地下深處才能得到,由於用爆破採礦,結構完整、能四面觀賞的孔雀石較罕見珍貴。陽春孔雀石有天然翠綠的色彩、神韻絕妙的造型,作為廳室擺設或礦物標本,具有極高的收藏和欣賞價值。
長沙礦物寶石市場掠影(組圖)

















水硅鈣

水硅鈣,纖水硅鈣石(Okenite),是以德國自然史學家Lorenz Oken的名字來命名的。晶體呈針狀或扁平的刀鋒狀,常以輻射狀的球形集合體出現。顏色有白色、黃色或藍綠色,透明到半透明,具珍珠光澤,加熱後會轉換成副硅灰石,在酸中會溶成凝膠狀。一般產於玄武岩的晶洞和裂縫中,硬度約5。比重約為2.3,呈類似棉花球的形狀聚合一起,並常與魚眼石、方解石、葡萄石及沸石類等礦物共生。世界著名產地有印度、格陵蘭、智利和愛爾蘭。
礦物晶體·雄黃

雄黃的化學成分是AsS,晶體屬單斜晶系的硫化物礦物,又名雞冠石。單晶體通常細小,呈短柱狀,少見,一般以粒狀或塊狀集合體產出。長期暴露於日光下會變為粉末狀。板狀解理良好。雄黃常呈橘紅色,條痕呈淡橘紅色,與辰砂相似,但辰砂的條痕顏色鮮紅,呈油脂光澤。摩氏硬度低,為1.5-2,比重3.48。
雄黃與雌黃、辰砂和輝銻礦緊密共生於低溫熱液礦床中,常與雌黃共生。橘紅色,透明到半透明的雄黃晶體,顯得豔麗、富貴,其柱狀晶體長短參差,粗細相伴,多方向生長,勢態奇特,再襯上白色方解石等共生礦物,絢麗多彩,構成整體自然美。要注意雄黃晶體免受風化。
雄黃與雌黃是提取砷及製造砷化物的主要礦物原料。雄黃是中國傳統中藥材,具殺菌、解毒功效。民間用它做雄黃酒,在端午節時飲用。
我國發現的最大雄黃晶體,產於湖南石門,長8釐米,寬5.4釐米,高3.5釐米,重255克,為世界罕見,現收藏於北京大學地質陳列館內。雄黃的主要產地有美國、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國。中國湖南慈利和石門交界的牌峪是世界雄黃產地之最。
礦物晶體·辰砂

大自然的造化瑰麗而神奇,各種造型奇特、色彩美麗、產量稀少的礦物單晶體、連晶體和晶簇,既是寶貴的礦物原料,又是含蓄質樸,美麗天成的觀賞石,它們是大自然給人類的慷慨的餽贈。辰砂又被稱作為「硃砂」,它是一種棕紅色,色彩鮮豔的彩石。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就曾經應用辰砂做顏料。中醫利用辰砂作為安神、定驚的藥物;辰砂的單晶可以作為激光調製晶體,是現代激光技術的關鍵材料之一。
辰砂化學成分為硫化汞(HgS),三方晶系,晶體呈板狀或菱面體狀,集合體呈不規則粒狀、緻密塊狀或土狀,晶簇常呈菱形雙晶體、大顆粒單晶體。半透明或不透明,鮮紅、朱紅、淺紅、暗紅色或條痕紅色,有時因表面氧化帶鉛灰色,對光敏感,有很高的折射率,金屬光澤、金剛光澤或玻璃光澤,摩氏硬度2~2.5,比重8.2,性脆;僅產於火山岩、熱泉沉積物、低溫熱液礦床、斷層角礫白雲岩晶洞中,常與石英、雄黃、雌黃、方解石、輝銻礦、黃鐵礦、白璽石等共生。含有辰砂條帶的地開石,是中外馳名的雞血石,為中國的著名印章石之一。
辰砂是我國的優勢礦種,湖南、貴州、四川均有出產。湖南的辰砂礦區主要在湘西,均屬低溫熱液汞礦或為柱層汞礦帶;在湖南的鳳凰縣、新晃縣、麻陽縣、吉首市等地都有分佈。新晃、鳳凰所產的硃砂大都生於石灰岩或白雲岩中,成細脈狀或散點狀分佈,常與石英、黃鐵礦、輝銻礦共存。
上世紀80年代,在我國貴州萬山汞礦岩屋坪礦區采到一顆矛頭狀穿插雙晶辰砂,質純色豔,形態完整,被命名為「辰砂王」,長10.8釐米,寬4.4釐米,高4.2釐米,淨重237克。現收藏於北京中國地質博物館,是我國1982年發行的第一套礦物郵票中辰砂的原型 。
一般辰砂結晶多為1毫米左右的顆粒,大於5毫米的鮮紅辰砂晶體常被國內外礦物愛好者收藏。我國產出的辰砂晶體形體完整,色澤鮮豔,在國際市場上,5毫米至10毫米的完整晶體售價達200美元。上世紀90年代美國卡希爾礦出產過1顆長1英吋的辰砂晶體,估計重30克左右,售價為1500美元,是西方世界之冠,此售價為辰砂晶體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奠定了基礎。
礦物晶體·黃鐵礦

黃鐵礦因其淺黃銅的顏色和明亮的金屬光澤,常被誤認為是黃金,故又稱為「愚人金」。黃鐵礦是鐵的二硫化物。純黃鐵礦中含有46.67%的鐵和53.33%的硫。一般將黃鐵礦作為生產硫磺和硫酸的原料,而不是用作提煉鐵的原料,因為提煉鐵有更好的鐵礦石。黃鐵礦分佈廣泛,在很多礦石和岩石中包括煤中都可以見到它們的影子。一般為黃銅色立方體樣子。黃鐵礦風化後會變成褐鐵礦或黃鉀鐵礬。
黃鐵礦化學成分是FeS2,晶體屬等軸晶系的硫化物礦物。成分中通常含鈷、鎳和硒,具有NaCl型晶體結構。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體、八面體、五角十二面體及其聚形。立方體晶面上有與晶棱平行的條紋,各晶面上的條紋相互垂直。集合體呈緻密塊狀、粒狀或結核狀。淺黃(銅黃)色,條痕綠黑色,強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參差狀斷口。摩氏硬度較大,達6-6.5,小刀刻不動。比重4.9─5.2。在地表條件下易風化為褐鐵礦。
黃鐵礦是分佈最廣泛的硫化物礦物,在各類岩石中都可出現。黃鐵礦是提取硫和製造硫酸的主要原料,它還是一種非常廉價的古寶石。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公元1837—1901年),人們都喜歡飾用這種具有特殊形態和觀賞價值的寶石。它除了用於磨製寶石外,還可以做珠寶玉器和其它工藝品的底座。世界著名產地有西班牙里奧廷托、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國。中國黃鐵礦的儲量居世界前列,著名產地有廣東英德和云浮、安徽馬鞍山、甘肅白銀等。
葡萄瑪瑙

葡萄瑪瑙石,產於內蒙古阿拉善盟蘇宏圖一帶。該石堅硬如玉,摩氏硬度為6.5至7度,晶瑩剔透,色彩絢麗,呈淺紅至深紫等色,半透明,造型奇特。石上通體滿佈色彩斑讕、大小不一、渾然天成的珠狀瑪瑙小球,互相堆積,流珠掛玉,故得此名。
葡萄瑪瑙石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形成於火山口附近的大型空洞中,硅膠熱液無法充滿整個空間,即以某一質點如砂粒、泥塊、水滴凝聚成珠狀球狀或水滴狀,後來者附著於先期形成的珠體上,或懸於洞頂,或長於洞底,或掛於洞壁,越長越大。在此後漫長的歲月裡,岩洞被粘土所充填,因此葡萄瑪瑙多埋於泥中,亦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葡萄瑪瑙石是內蒙的獨特石種,由於形成條件十分苛刻,再加上過多的開採,現已較難尋覓。
青田石雕

青田縣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東與溫州市相連,南接瑞安市、文成縣,西毗連景寧縣、麗水市,北鄰縉云縣。青田石雕因取石料於浙西南山區青田縣所產的優質葉臘石而獲其名。作為「中國四大名石」之一的青田石,質地溫潤、脆軟相宜、色彩豐富、花紋奇特,既是篆刻藝術的最佳印材,又是石雕藝術的理想石料。
青田石雕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發端於距今1700多年的六朝(公元222—589年)。青田石雕因材施藝、因色取巧,雕刻技藝極為精湛,尤以鏤雕技藝見長;雕刻題材廣泛,魚蟲花鳥、山水人物均精雕細刻、神形兼備;表現手法多樣,圓雕、鏤雕、高淺浮雕、線刻交替使用,堪稱中國工藝石雕之精典,也因此被國家文化部等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中國石雕之鄉」。
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基調寫實而尚意,精妙而大器,細膩而見難度,抓形而見神采。嫻熟而不同凡響的相石、開坯、雕琢、封蠟、潤色等雕刻工序,使青田石雕獨具藝術魅力,歷史上備受文人學士所厚愛,在近代也是中國最早走出國門進入歐美的中國傳統工藝雕刻品。青田石雕不僅文化積澱深厚,而且對中國印學、石雕史研究等方面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2005年,青田石雕被省政府列為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名錄。
三江紅碧玉

三江紅碧玉,也叫三江彩卵,產於廣西桂北地區的三江縣境內,那裡奇山異水,風光秀麗,大自然造化之奇石質地堅硬,光滑細膩,圖紋清晰。猶其是紅彩石,鮮紅如血,光彩照人。
三江紅碧玉屬碧玉岩類,石質堅硬細密,硬度為6.5~7度,表面潤澤光滑;以黃、紅、紫為主色調,或流光溢彩,或古色古香,有豐富的紅、青、黃、白、紫、黑等諸色彩,有的五色斑斕,有的則青紅交雜,黃白紛紜,純黑如漆者石質堅而膩滑,泛著黑光;石表圖紋有「平紋「與」凸紋「之分;石形大多呈不規則狀,真正成圓形或橢圓形的不多,有些則具象形,似熊貓、猴頭、企鵝等,姿態樸厚可愛。
三江紅碧玉質地堅韌頑拙,色彩斑斕、豔麗,有鮮紅、鐵黑、豔紫、紫紅、黃、棕、褐等多種色調,紅彩卵石有全紅、花紅、紫紅、斑紋紅等,紫彩卵石則有紅紫、花紫、灰紫等;造型奇特多變,有的似景觀,有的為象形,有的石中斑紋構成圖案或浮雕。品類豐富,以碧玉質彩卵石為佳。有鮮紅、朱紅、棗紅、紫紅、淺紅、青紅、褐紅、橙紅等色調,石中紅彩常構成各種圖紋,有的石體全紅,鮮豔華麗,如旭日東昇;有的紅色呈片狀分佈,似岩漿噴湧、萬仞紅崖;有的石品上部顯紅色,韻味獨特,似青山夕陽、紅霞當頂;有的紅色呈曲紋、云朵或帶狀,呈現出滿堂紅、海上日出等意境;有的紅彩中間金黃色的碧玉或黃玉蠟脈紋;還有的以黃、棕、褐、紫、青藍、純黑為底色上顯紅紋,顯得高雅莊重。
紅絲石和紅絲硯


紅絲石產於山東臨朐縣冶源鎮沂山北麓老崖崮村西一帶,為奧陶繫馬家溝組土峪段頂部的含粉砂泥灰岩。它的刷絲紋是由沉積過程中形成的微絲層埋在半塑性狀態下扭曲、旋轉、變形而形成的。而紅絲石硯之所以得名,是因為石中紅絲多者達十多層,華麗和諧,十分悅人眼目。
紅絲石色澤品種也是多種多樣,有紫紅地中灰黃絲紋、紫地黃絲紋、柑黃地紅絲紋、黃絲紋、紅絲紋等。硯石紋理細膩,有如木質,絲紋纖細、若隱若現。絲紋平行蜿蜒呈波紋狀,或層層環繞呈同心圈層狀,且十餘層次第不亂、彩紋妍麗,內蘊天然的紋理和色彩,千姿百態、獨具特色,或似山水雲霧、或如陽光月暈、或類人物獸禽,有的像裂而不斷的冰痕,有的則是旋轉不絕但又層次分明的絲紋,深受人們喜愛。
紅絲硯不但美輪美奐,且質地優良,質堅而潤,紋理細緻縝密、潤細。手拭如膏,發墨如油,蘊黑色似漆,不漬墨,貯水不耗,匣藏不干澀、不損耗,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是硯石中的上品。
唐代端硯、歙硯尚在悄然崛時,山東的紅絲石已成為制硯良材,並在宋代曾長時間獨領風騷。唐時的四大名硯依次是:紅絲硯、端硯、歙硯、澄泥硯。蘇易簡《硯譜》謂:「天下之硯四十餘品,以青州紅石為第一。「唐代柳公權、南唐後主李煜均頗愛重。
化石·馬達加斯加菊石

馬達加斯加菊石(Madagascar Ammonite)化石。菊石最早出現於古生代的泥盆紀初期,中生代達到繁盛,到了白堊紀末跟恐龍一同絕滅。
馬達加斯加菊石的主要產地在馬達加斯加西北部馬哈贊加省 (Mahajanga)的米欽祖(Mitsinjo),地層時代主要是晚侏儸世的牛津期(Oxfordian一億五千萬年前)和早白堊世的阿爾布期(Albian一億年前)。
菊石由鸚鵡螺演變而來,屬頭足動物,即運動器官生長在頭部的一類軟件動物。菊石有一堅硬的外殼,形狀跟鸚鵡螺殼極為相似。此菊石尺寸較大,表面佈滿漂亮的花紋,瑰麗多彩,令人愛不釋手。
南丹鐵隕石
隕石分類:鐵隕石(Iron meteorites) IAB
墜落時間:1616年6月7日
發現時間:1958年
發現總重:大於9500公斤
發現地點:北緯25°6'N , 東經107°42'E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裡湖-瑤寨鄉
南丹隕石墜落在一個8公里寬的條帶內,西北斜向穿過裡湖和瑤寨鄉之間27、8公里長的區域。
成分組成:南丹鐵隕石是太陽系中已有46億年的星際碎物,平均化學組成為92.35%的鐵鎳與6.96%的少量碳、銅、鈷、硅、硫、磷、鉻、鎵、鍺等其他微量元素。在南丹鐵隕石中包含了一些稀有礦物,主要是鐵紋石Iron(var:kamacite)和鎳紋石Taenite,其次為隕硫鐵Troilite、合紋石Plessite、磷鐵鎳隕石Schreibersite、方晶石墨Graphite(var:cliftonite)、四方纖鐵礦Akaganéite、自然鐵Sideroferrite、隕磷鹼錳鎂石Schreibersite(var:dyslytite)和隕氯鐵Lawrencite。
呂梁石

呂梁石,產於江蘇省徐州市東南約25公里的銅山縣呂梁鄉山區。該石主要成分為泥灰岩、灰岩。大約形成於震旦紀,由泥岩及海藻等低等植物復合組成其獨特的壘塊形態,受自然風化後形成不規則且排列有序的豎型洞穴。石表粘附有一層古色古香的黃土顏色,並滲透其紋理,色彩與洞穴相互層疊,清晰易見。呂梁石形色渾厚,蒼古奇崛,有山石的棱角和水石的圓潤,融剛柔於一體,是較為獨特的石種。
呂梁石石質細膩,膚滑如玉,溫潤可人,扣之無聲。石體大的數米,小的寸許。外觀以黃色為主,黑、綠、紅等色點綴其間;一般為黃黑相間,黑的是岩石本體,黃的是牢牢附著在岩石上的極細泥沙;帶有紅色、紫色者屬稀少品種,若再具一定形狀則為珍品。造型以象形和景觀為主,象形者為柱狀構造組成的壘塊形態,似人物、動物、葫蘆等;似景觀者多呈層狀,構造形態往往成柱狀隆起,百態千姿,最為可觀,構成如船、樓、古堡、石窟狀等,一般為二至四層,多的達七、八層,每層帶石窟皆呈透狀,幽洞排列有序,恰似千年古堡或敦煌石窟,其石窟多呈黑色,其餘為黃色,窟的直徑有三至五釐米。似山形者,呈峰、崖、凹壁、石簷等狀,怪模怪樣,峰崖高低錯落、遠近變化自然。其避雨石,石體一側向外伸出,下能避雨,故名,亦俊險無比,如神仙閒居,靈氣橫生。
呂梁石產地一帶山區系古代泗水與黃河匯流之處。呂梁石千奇百怪的形狀,是由驚濤濁浪千百年來不斷地衝刷侵蝕而形成的,蘊藏在呂梁的虎頭山、牛山、霧山、大黑山、瘸山、花山、鵝山、紅山等諸山峰上。白樓、聖窩、三黃、蕭莊等村莊均有石農採石,尤以白樓、聖窩二村為多,始采已十幾年。石農採石多在十一月底至來年清明的農閒季節,有的深翻自家土地尋覓,有的進山挖掘。呂梁石不如靈璧石細密堅實,裸露於地表的大多風化厲害,石質較疏鬆,於地下一、二米或更深處挖出的,質地則相對較好。呂梁石采回後,需先清理、剔除附著在石頭表面和洞穴中的泥沙,有的要用清水反覆刷洗,直至顯露出原本石質,方可配座欣賞。

磁鐵礦的化學成分為Fe3O4,晶體屬等軸晶系的氧化物礦物,晶體常呈八面體和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呈粒狀或塊狀。完好單晶形呈八面體或菱形十二面體,呈菱形十二面體時,菱形面上常有平行該晶面長對角線方向的條紋。集合體為緻密塊狀或粒狀。顏色為鐵黑色,條痕呈黑色,金屬光澤或半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摩氏硬度5.5-6,比重4.8-5.3。因為它具有強磁性,中國古代又稱為慈石、磁石、玄石。是礦物中磁性最強的,能被永久磁鐵吸引,中國古代的指南針"司南"就是利用這一特性製成的。氧化後變為赤鐵礦或褐鐵礦。
磁鐵礦分佈廣,有多種成因。生於變質礦床和內生礦床中,岩漿成因礦床以瑞典基魯納為典型;火山作用有關的礦漿直接形成的以智利拉克鐵礦為典型;接觸變質形成的鐵礦以中國大冶鐵礦為典型;含鐵沉積岩層經區域變質作用形成的鐵礦,品位低規模大,俄羅斯、北美、巴西、澳大利亞和中國遼寧鞍山等地都有大量產出。磁鐵礦是煉鐵的主要礦物原料,也是傳統的中藥材。
[物理性質] 黑色,條痕黑色。半金屬至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
[鑑定特徵] 八面體晶形,黑色,條痕黑色,無解理,強磁性。以此可與相似礦物鉻鐵礦、黑鎢礦、黑錳礦等區別。
[工業應用] 為最重要和最常見的鐵礦石礦物。鈦磁鐵礦、釩鈦磁鐵礦同時亦為鈦、釩的重要礦石礦物。富含Ti、V、Ni、Co等元素時可綜合利用。
藥用磁鐵礦名磁石,別名玄石、慈石、靈磁石、吸鐵石、吸針石。功效:潛陽安神;聰耳明目;納氣平喘。
磁鐵礦分佈廣,有多種成因。瑞典基魯納是典型的岩漿礦床。智利的拉科鐵礦是由與火山作用有關的礦漿直接形成的。接觸變質形成的鐵礦可以中國大冶鐵礦為例。由沉積的含鐵岩層經區域變質作用形成的鐵礦(如中國鞍山一帶的鐵礦),以磁鐵礦和赤鐵礦為主,規模很大,但品位較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鐵礦來源。前蘇聯、北美、巴西、澳大利亞都有特大型的此種鐵礦。磁鐵礦因比重大,並有抵抗風化的能力,所以在河床或濱海砂中也能富集。遭受氧化後能轉變為赤鐵礦;若保留原有的外形,即稱為假象赤鐵礦。

磁鐵礦的化學成分為Fe3O4,晶體屬等軸晶系的氧化物礦物,晶體常呈八面體和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呈粒狀或塊狀。完好單晶形呈八面體或菱形十二面體,呈菱形十二面體時,菱形面上常有平行該晶面長對角線方向的條紋。集合體為緻密塊狀或粒狀。顏色為鐵黑色,條痕呈黑色,金屬光澤或半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摩氏硬度5.5-6,比重4.8-5.3。因為它具有強磁性,中國古代又稱為慈石、磁石、玄石。是礦物中磁性最強的,能被永久磁鐵吸引,中國古代的指南針"司南"就是利用這一特性製成的。氧化後變為赤鐵礦或褐鐵礦。
磁鐵礦分佈廣,有多種成因。生於變質礦床和內生礦床中,岩漿成因礦床以瑞典基魯納為典型;火山作用有關的礦漿直接形成的以智利拉克鐵礦為典型;接觸變質形成的鐵礦以中國大冶鐵礦為典型;含鐵沉積岩層經區域變質作用形成的鐵礦,品位低規模大,俄羅斯、北美、巴西、澳大利亞和中國遼寧鞍山等地都有大量產出。磁鐵礦是煉鐵的主要礦物原料,也是傳統的中藥材。
[物理性質] 黑色,條痕黑色。半金屬至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
[鑑定特徵] 八面體晶形,黑色,條痕黑色,無解理,強磁性。以此可與相似礦物鉻鐵礦、黑鎢礦、黑錳礦等區別。
[工業應用] 為最重要和最常見的鐵礦石礦物。鈦磁鐵礦、釩鈦磁鐵礦同時亦為鈦、釩的重要礦石礦物。富含Ti、V、Ni、Co等元素時可綜合利用。
藥用磁鐵礦名磁石,別名玄石、慈石、靈磁石、吸鐵石、吸針石。功效:潛陽安神;聰耳明目;納氣平喘。
磁鐵礦分佈廣,有多種成因。瑞典基魯納是典型的岩漿礦床。智利的拉科鐵礦是由與火山作用有關的礦漿直接形成的。接觸變質形成的鐵礦可以中國大冶鐵礦為例。由沉積的含鐵岩層經區域變質作用形成的鐵礦(如中國鞍山一帶的鐵礦),以磁鐵礦和赤鐵礦為主,規模很大,但品位較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鐵礦來源。前蘇聯、北美、巴西、澳大利亞都有特大型的此種鐵礦。磁鐵礦因比重大,並有抵抗風化的能力,所以在河床或濱海砂中也能富集。遭受氧化後能轉變為赤鐵礦;若保留原有的外形,即稱為假象赤鐵礦。

湖南湘西、貴州銅仁為我國辰砂(硫化汞)的主要產區,在礦井中,偶能發現辰砂滲透進硅化凝灰岩或硅質岩的礦石,主要成份為SiO2,硬度為7。這兩塊毛料即產自湖南湘西辰砂礦井,雖然帶血的毛石偶能遇到,但類似如此血量充沛的毛石卻很少見。產於貴州銅仁地區的此類石種被貴州賞石界命名為貴州雞血石,因而產於湖南湘西地區的也被稱為湖南雞血石。
自然界裡,紅色的石頭很多,不少也被石友稱之為某某雞血石,這是缺乏科學依據的。這些石種多因含有鐵的氧化物而呈現紅色,與傳統雞血石並無可比性。礦物學的定義是:雞血石含有辰砂、石英、方解石、輝銻礦、地開石、高嶺石、白雲石等礦物,產地不同,質地成分也不同,但都離不開硫化汞成分。傳統的雞血石因其含有辰砂(HgS)而呈現鮮紅色彩,所以,不含有辰砂的紅色石頭,實際上與雞血石是沒有關係的。
傳統昌化雞血石和巴林雞血石分為凍地、軟地、剛地和硬地四大類。其中硬地雞血石主要成份為SiO2,硬度為7。從礦物成分來看,湖南雞血石、貴州雞血石及吉林硃砂玉均與之類似。當然,和傳統硬地雞血石一樣,由於硬度過大,難以入刀,並不適合製作印章,更適合製作雕件或飾品。
雞血石血量越多越珍貴,少於10%者為一般,少於30%為中檔,大於30%者為高檔,大於50%者為珍品,70%以上者珍貴難得,而90%以上稱為「大紅袍」,為稀世珍品。這兩塊湖南雞血石毛石血量充沛,血色鮮活,比較罕見。
陽春紅蠟石

廣東陽春地處粵西,眾山環抱,圭崗、八甲、三甲、水口、永寧等地盛產黃蠟石。
圭崗蠟石大多帶圖文,因石多在河流內,所以水沖度是很完美的,質地為粗晶黃蠟石,色澤美,但一般石養久了就內透黑,這裡的山脈所產的石含鐵比較高,石心通常都帶黑,所以經常用石蠟保養會使石心的黑慢慢滲透出石表,但是也有少數色澤金黃的,是圭崗蠟的精品。
八甲蠟跟三甲蠟質地差不多,因為兩個鎮的產石都是同一山脈,多在大山溝裡,水沖度極好,能衝出千變萬化的形態,手感很好,摸起來有使人心情平靜的感覺,故在當地有「禪石」之稱。外表不是很光澤,因為石質的原因,質地厚重,密度高,局部出現玉化,石上經常會出現線狀的玉化帶,色澤金黃,跟石深黃形成鮮明的對比,可稱為「錦袍玉帶」但此地的蠟石雜質比較多,很難找到純的蠟石,有時雜質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視覺效果。
陽春蠟石中最好的出自水口,由於過度開採,如今已少見了。水口蠟能跟「廣東第一蠟」潮州毗美,多產於山溝內,故其水沖形態出現多孔多洞,有如熔洞的縮小版,表面佈滿珠、柱,孔、洞千奇百怪。水口蠟中的極品稱為「雞油凍」,玉化度極好,質地是是陽春蠟中最好的,色澤金黃,通透玉化,半透明,就跟雞油一樣,故有此名。形態百變,給人有行云流水,鬼斧神工的視覺衝擊感。
永寧蠟色澤比較渾厚,為深黃色,質地細膩,多出於一條叫「新江」的河,所以也叫新江蠟,水沖也很好,此地出產蠟石中的上品紅蠟石。黃蠟質地純,雜質少,但是不通透,玉化的少,晶體多而細膩,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生輝。
南丹隕石

河池地區《慶遠府志》記載:「(明朝)正德丙子(1615年)夏五月夜,西北有星隕,長五六丈,蜿蜒如龍蛇,閃爍如電,須臾而滅」。這是我國既有實物又有記載的一場隕石雨。當時,隨著天空一片響亮,周邊的人都為之驚駭,有人猜想可能是天塌了,但響亮過後,也就不再發生有什麼新的變化。待天明以後,人們發現在南丹縣裡湖瑤族鄉打狗河一帶幾十平方公里的地面上都灑落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泛銀色的硬塊,便斷定為是夜間響亮時從天上落下來的東西,很可能是銀礦,於是有人用爐將其熔煉,煉來煉去仍然是皮毛無損的硬塊。
1958年,大煉鋼鐵時,地質找礦隊員才發現了不少紅褐色的有鏽痕的「鐵礦石」,當時人們看到連坩鍋都無法熔化的這些「鐵礦石」,感到奇怪,逐級向上匯報,直至中央有關部門,中國科學院將此事交地質研究所處理。經專家調查化驗,證實它就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列入文字記載的鐵隕石「南丹隕石」(因該隕石中含有大量鐵鎳合金,故稱鐵隕石)。南丹隕石是太陽系中已有46億年的星際碎物,內含有鐵、鎳、鈷、磷、硅、硫、銅等稀有元素及天然礦物。專家們還繪製了裸露於地面的隕石分佈圖,並將調查結果通過有關科學雜誌向世界作了報導,「南丹隕石」由此而得名。
根據史料和現場分析,南丹隕石在隕落時發生了爆炸,所以散落點分佈達方圓幾十里。南丹隕石是鐵隕石中礦物種類較多、樣品最全的隕石,更重要的是可以從石中獲得初始隕石各組成部位的信息資料。隕石的色彩紛呈,大部分不保存有熔殼,有隕石與高溫氣流作用留下的「氣印」。對它們的研究,有助於認識隕石高速衝破大氣層時所受的壓力和濕度、散熱與傳導、隕石對地面的衝擊能、隕石結構的物理化學變化、太陽系小行星的形成過程及其環境演變等情況,進而用於研究宇宙飛行器穿過大氣層時表面的融蝕及宇宙射線的影響程度等。1993年以來,南丹隕石成為境內外別有用心的人搜尋的目標,在社會上被高價炒賣。隕石的失落,已經破壞了可供研究鐵隕石落地狀態的原始數據和特徵,損失無法彌補。
目前,北京天文館天象廳、南丹縣公園、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南丹縣博物館等分別存有680公斤、1000公斤、300公斤、2000多公斤的南丹隕石。對於隕石,許多國家的法律都有明確保護條文。俄羅斯、法國、美國、印度、德國和埃及等大多數國家立法規定,來自天外的隕墜物體都歸國家所有。世界各國均把隕落在本國境內的隕石視為「國寶」,只有在留足標本的情況下,才有選擇地、慎重地與別國交流與研究。南丹隕石具有極珍貴的科學價值,是稀有天外「來客」,能為我們提供非常直觀重要的宇宙信息。依據國家《文物保護法》,南彤隕石屬國家一級文物。
沙漠玫瑰

沙漠玫瑰是生長在沙漠低窪處石膏的結晶體,它的外形酷似玫瑰又生長在沙漠中故稱之為沙漠玫瑰。按其生長形態可分單體、聯體、枝狀、叢狀。大小,單體直徑一般在1.5-10cm,聯體在10-50cm或更大。它是天然石頭中為數不多的象花礦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由於沙漠中獨特的氣候條件才生長出這獨特的沙漠之花——沙漠玫瑰,它外形酷似怒放的玫瑰花束。在沙漠地區,玫瑰不易生存,所以當地青年在情人節時多送沙漠玫瑰石代替。
沙漠玫瑰。因其形成的地理條件特殊而產量稀少。沙漠玫瑰形狀如盛開的玫瑰,千姿百態,瑰麗神奇。而其中花形酷似玫瑰,完整的展現花卉特徵的沙漠玫瑰更是鳳毛麟角。沙漠玫瑰石的硬度極低,只有2度,質地容易損壞,美國、墨西哥、摩洛哥及中國等國的沙漠地帶均出產。
沙漠玫瑰因開採困難,產量稀少,形狀奇特,所以在天然奇石市場上佔有特殊地位,具有極其珍貴的研究和收藏價值。它有一瓣瓣玫瑰石瓣逼真地開放著,是細沙在幾千萬年甚至幾萬萬年的風雨雕塑中風化而形成的。其中還有零星的細沙鑲嵌在花瓣的中間。它沒有玫瑰花的葉和刺,只有花朵默默地開放在荒漠中,但它永遠不會枯萎,也不會凋零。
傳說在浩翰的戈壁沙漠裡,有一種生長了千萬年的石頭。它是一種植物的結晶體。這種植物的種子天生成對,開花後根莖相連,花如玫瑰;如果其中一株死亡,另一株也不再開花,並且慢慢枯萎……無數年後它們的軀體與沙子結晶成一種奇特的花朵,沒有生命但永不調謝,這就是象徵恆久愛情的「沙漠玫瑰」。
云南鐵膽石

鐵膽石產於云南,因此又稱之為云南鐵膽石,云南鐵膽石形成於距今2.5億年至5.4億年的寒武紀早期。科學名稱叫做結核石,它是在地殼中的沉積物沉積或堆積之後的一個漫長的成岩過程中所進行的物以類聚的化學作用下,由某種或幾種礦物質聚集而生長成的球狀、連球狀或不規則狀礦物團塊。云南鐵膽石其形狀以圓形和橢圓形居多,此外還有壺形、壇形、罐形、帽形、果形、沙鍋形、鐵餅形、車輪形、飛碟形、碗碟形、葫蘆形、啞鈴形、花生形、香爐形、三連體、多聯體以及動植物形體等,石體表層散佈的硫化鐵黃色晶體,以及晶體所構成的圖案,光芒四射,璀璨奪目。石體的黑色幽深微秒,高遠莫測;黃色金屬附著物則像是黃金鑄成的浮雕,富麗堂皇,又似天公寫意的手筆,賞心悅目。
觀賞石的顏色在同類石種中常以吉祥的暖色調為上品,云南鐵膽石卻出人意料的以富麗堂皇的金黃色先聲奪人,由於石膽上的金黃色硫化鐵金屬光澤與黑色的石體對比度強烈,視角衝擊力較大。在當今的賞石王國中,云南鐵膽石較好的具備了科學性、觀賞性和趣味性的美石。它符合東方人的賞石觀,同時也符合西方人的賞石觀,是東西方賞石文化的完美結合體。云南鐵膽石是最近幾年來才新興的一個石種,很多人對此還知之甚少。而且只在云南省的東川、會澤、宜良等少數地方出產,產量十分有限。
硃砂玉( 大紅袍)

硃砂玉,英文名稱Cinnabar Jade,又稱「牡丹玉」。1981年最初發現于吉林,後又在一金礦頂部發現,故又稱「金頂紅」,其岩性為含辰砂石英脈,石質堅硬,細密,一般肉跟不能見其顆粒,不透明。
自然界紅色的石頭很多,但和眾多因含有鐵的氧化物而顯示紅色的石種截然不同,硃砂玉與雞血石一樣,均因含有辰砂(硫化汞HgS)而展現鮮紅的血色。含辰砂高者,可顯金剛光澤,次為玻璃-油脂光澤。色澤紅至淡暗紅色,硬度7,相對密度3~6(因辰砂含量而異)。含辰砂高的鮮紅塊體可見有似纏絲瑪瑙那樣的色環,色環顏色相對較暗。在塊體中還常見有寬0.1mm左右的石英細脈切穿色環。其組成礦物除石英、辰砂外,局部含有重晶石,在孔洞和裂隙中有粒狀銳鈦礦充填。
雞血石可分為凍地、軟地、剛地和硬地四大類,硃砂玉與傳統的硬地雞血石成分類似,主要由SiO2和辰砂(硫化汞HgS)構成,硬度達到7,因硬度較高,不適合製作印章,更適宜製作雕件、飾品。有學者已將硃砂玉列為新的血石品種(《雞血石與新血石原料--硃砂玉的研究》,《礦床地質》1996年S2期,作者:陳克樵; 魏家秀,工作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雞血石血量少於10%者為一般,少於30%為中檔,大於30%者為高檔,大於50%者為珍品,70%以上者珍貴難得,90%以上為極品,稱為「大紅袍」,乃稀世珍品。
馬場石

馬場石,產於貴州省普定縣馬場鎮一帶僅數公里的三岔河河段內。馬場鎮處於幾條斷層的交匯地帶、構造蝕變帶,地形、地理和地質情況複雜。馬場石屬硅質岩,系前寒武紀海底火山噴發的玄武岩漿與硅質岩漿通過高溫高壓交織變質而成,礦物成分複雜。
馬場石質地堅硬,玉質感強,色彩豐富,富麗華貴,有「貴州碧玉」、「貴州彩玉」之美稱。馬場石硬度在6.5-7.5度,其色有紅綠、黑、黃、白、紫等多種,還有二色、三色乃至四色、五色共生的,斑斕絢麗,流光溢彩,其中尤以紅、綠兩色最為石界所重。其中紅色中又分雞血紅、硃砂紅、重棗紅、玫瑰紅、千層紅等等。此石因礦脈分佈、火山爆發、沉積變異等地質成因不同,在馬場一帶的山、洞、水中均有出產,而以水石為貴,洞石次之,山石又次之,因硬度大,水沖石有形者極罕見,被藏家視為珍寶。
天青石介紹

天青石(Celestine),天青石礦床按其成因可分為沉積型、層控型、岩漿——熱液型和次生淋濾型等四種類型。我國天青石礦發現的礦點和探明的蘊藏量不多,天青石礦床主要分佈在四川、江蘇,還有貴州、內蒙古、青海、新疆、湖北、湖南、陝西、吉林、遼寧、甘肅等省。正在開採的天青石礦床有四川合川干溝,江蘇漂水縣愛景山等。
天青石的化學分子式為SrSO4,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含鍶礦物。天青石的理論化學組成為SrO56.4%,SO343.6%,但有時天青石中的Sr為Ca或Ba部分代換,生成類質同象鈣天青石或鋇天青石。
天青石屬斜方晶系,單個晶體常呈板狀或柱狀,集合體呈粒狀、纖維狀、結核狀等。純淨的天青石晶體呈淺藍色或天藍色,故稱天青石,有時為無色透明,當有雜質混入時呈黑色。天青石為玻璃光澤,解理面具有珍珠狀暈影,條痕白色,性脆,莫氏硬度為3~3.5。密度3.97~4.0g/cm3。
工藝特性及主要用途
1-吸收射線:碳酸鍶可以吸收較高的γ射線,並可改善玻璃的折射率;
2-助熔融性:氧化鍶加上碳酸鹽、鋇及氧化鈣等組分後能改善玻璃物料的熔融性能,增加流動性;
3-著色性:鍶的硝酸鹽可發出鮮紅顏色。
天青石礦主要用於加工成鍶的碳酸鹽和硝酸鹽,其中90%以上用於生產碳酸鍶。碳酸鍶的最主要的用途是生產彩電顯像管的螢光屏玻璃,這是因為鍶能吸收X射線。其次用於製造特種玻璃,還可用於冶煉時的脫鉛劑。鍶的硝酸鹽是紅色煙火和信號彈的著色劑。極少量的鍶化合物用於潤滑脂、陶瓷釉料和藥品方面。
紅柱石介紹

紅柱石(Andalusite),化學組成:Al2[SiO4]O,Al2O363.1%,SiO236.9%,有時含有少量的Fe3+和微量的Na、K等。
鑑定特徵:以方形柱狀形態和高硬度,解理交角近於垂直,常呈肉紅色為特徵。
主要用途:紅柱石是目前已知的優質耐火材料之一。它除用作冶煉工業的高級耐火材料,技術陶瓷工業的原料以外,還可冶煉高強度輕質硅鋁合金,製作金屬纖維以及超音速飛機和宇宙飛船的導向型之用。據報導,國外尚利用富鋁紅柱石進行煤的氣化和製作雷達天線罩。一部分結晶良好、色澤鮮豔的也可製作工藝品和裝飾品。其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擴大。
成因產狀:是典型的中低級熱變質作用成因的礦物,常見於接觸變質帶的泥質岩中,主要形成於溫度和壓力都較低的條件下。
著名產地:世界著名的產地有西班牙的Andalusia、奧地利的Tyrol、巴西的MinasGerais、美國的賓州和麻省等地。
晶體形態:斜方雙錐晶類;晶體呈柱狀,主要單形有:斜方柱m、n,平面雙面c;
物理性質
硬度:6.5-7.5
比重:3.13-3.16g/cm3
解理:不完全,解理完全
斷口:由交叉好的解理或裂理產生的細長斷口
顏色:常呈灰白色或肉紅色,呈蘭,綠,紫色者少見
條痕:白色
透明度:透明
光澤:玻璃光澤
發光性:無
其他:性脆
黃玉(托帕石)介紹

黃玉(Topaz),它是由火成岩在結晶過程中排出的蒸氣形成的,一般產於流紋岩和花崗岩的孔洞中。由於它經常與錫礦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為尋找錫礦石的標誌。黃玉一般呈柱狀或不規則的粒狀或塊狀,顏色有多種多樣,一般為黃、藍、綠、紅、褐等淺色,有玻璃光澤,有的無色透明。黃玉的顏色在陽光長時間曝曬下會發生退色。黃玉可作為研磨材料,也可作儀表軸承。透明且漂亮的黃玉屬於名貴的寶石。在長、短波紫外線的照射下,各種顏色的托帕石顯示不同的螢光。依據顏色,一般可分為酒黃色、無色、藍色、綠色、紅色托帕石。其中上等的深黃色者最為珍貴,顏色越黃越好。其次是藍色、綠色和紅色者。
化學成分:含Al2O3--56.54%、SiO2--33.22%、F--17.61%、F與(OH)的含量是不固定的,形成使得溫度越高,F的含量也越高。
結構:屬正交晶系。
密度:為3.49-3.57克/立方釐米。
硬度(莫氏硬度):8
象徵意義:富饒和虔誠
顏色:淺黃到深黃
礦物成分:含水的鋁硅酸鹽
光澤:玻璃光澤
黃玉即托帕石,英文名稱為Topaz,英文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來源於紅海的一個小島的舊稱"托帕茲",另一種說法是由梵文TOPUS衍生而來,有"火"的意思。這個極具異國情調的名字,似乎已經訴說了這一寶石代表的神秘。托帕石的礦物學名稱為黃玉,又稱為黃寶石。
黃玉是典型的氣成熱液礦物,產於花崗偉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云英岩和高溫熱液鎢錫石英脈中。世界著名產地有巴西、俄羅斯的烏拉爾和巴基斯坦的卡特朗。黃玉可作軸承及研磨材料,質佳者可作貴重寶石。
中國的廣東、新疆、云南等地產大量無色的黃玉,經中子輻射,電子加速器轟擊、Co60照射及加熱的方法處理,可變成漂亮的天藍色。值得注意的是,中子輻射改色的黃玉會有一定的放射性,需要放置一定的時間(如半年以上)才能用作飾用寶石,否則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
在西方人看來,黃玉可以作為護身符佩帶,能闢邪驅魔,使人消除悲哀,增強信心。用托帕石的粉末泡酒,則可以治療氣喘、失眠、燒傷和出血等症。我國對黃玉的認識和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黃玉是一種色彩迷人、漂亮又便宜的中檔寶石,深受人們喜愛。國際上許多國家定黃玉為「十一月誕生石」,是友情、友誼和友愛的象徵。
黃玉屬一般寶石,其成分為含氟的硅酸鹽,硬度為8,常見顏色有無色、粉紅色、黃色及藍色等。容易和黃玉相混的常見寶石主要有水晶、海藍寶石、碧璽及玻璃仿製品等幾種,其中最易相混的是黃色水晶。實際上,除了黃玉更為柔和,略具絨狀外觀的特徵外,肉眼下兩者極難區分,這也是為什麼黃色水晶在市場上可引致人們對黃色黃玉價值懷疑的根本原因。
黃玉與水晶的原料區分較為容易。黃玉的柱狀晶面上有縱的條紋,而水晶則是橫的條紋。而對末鑲嵌的飾品,比重(手感)也可作為區分的依據,黃玉的比重在3.49以上,而黃色水晶只有2.65左右;用手掂,黃玉有"墜"手的感覺,水晶則較輕。當然,黃玉寶石的光澤柔和,而水晶的光澤則較「冷」,尖銳,依此也可區分。
肉眼區別黃玉與碧璽,最重要的是碧璽有較強的二色性,而黃玉除粉紅色者外,其他色的黃玉二色性都弱;另外,碧璽的雙折射強,往往可見雙影。
藍色黃玉與海藍寶石的區別 ,一般情形是較為困難的,可以作為參考的特徵是:藍色海藍寶石往往帶些黃綠色的色調並具輕微的二色性,比重較輕。確切鑑定要用折光儀等來測定。
玻璃與黃玉除光澤和偏光性不同外,黃玉是天然晶體,具有良好的傳熱性,因而有冰冷的感覺,而玻璃則是"溫"的。在放大條件下,黃玉有時可見到一種互不相溶的液體組成的氣液包裹體,而玻璃內往往含圓球形的氣泡,這點可作為輔助證據。
黃玉具柔和光澤和較大比重。
目前珠寶業在研究使用物理蒸汽沉澱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在黃玉上形成二氧化鈦薄膜,從而生產彩虹色黃玉。
黃玉首飾選購要訣
(1)選購黃玉首先應注重顏色,鮮豔純正的酒黃、橙色黃玉均屬佳品。
(2)寶石加工應規範明亮,不能有裂紋、瑕疵或崩邊。
(3)應詢問顏色是天然還是輻射改色。
天河石介紹

天河石(amazonston),又稱「亞馬遜石」。天河石是微斜長石的亮綠到亮藍綠的變種,藍色和藍綠色,半透明至微透明,與翡翠相似。
天河石有明顯的特徵,它具有格子色斑的綠色和白色,且閃光。這是由於它獨特唯一的雙晶結構引起的。這是與翡翠的根本區別。
可用做戒面或雕刻品。顏色為純正的藍色、翠綠色,質地明亮,透明度好,解理少的為優質品。翠綠色的天河石可做為翡翠的代用品。
代表產地:巴西、美國、加拿大。
中國主要產地有:四川、內蒙古、云南、江蘇
特性: 化學式:K[AlSi3O8,屬三斜晶系,硬度:6,比重:2.53—2.56,玻璃光澤,折射率:1.52—1.57。
電氣石介紹

電氣石(托瑪琳)化學成分複雜,是以含硼為特徵的鋁、鈉、鐵、鎂、鋰的環狀結構硅酸鹽礦物。一般產於花崗偉晶岩型及高溫氣成熱液型礦床中,是一種典型高溫氣成礦物之一 。電氣石最早發現於斯里蘭卡,當時被視為與鑽石、紅寶石一樣珍貴的寶石。人們注意到這種寶石在受熱時會帶上電荷,這種現象稱為熱釋電效應,故得名電氣石。電氣石又稱碧璽,碎邪金,帶電的石。達到寶石級別的稱之為碧璽。居中檔寶石之列。
電氣石(托瑪琳)基礎知識:
電氣石(Tourmaline) ,除硅氧骨幹外,還有[BO3]絡陰離子團。其中Na+可局部被K+和Ca2+代替,(OH)-可被F-代替,但沒有Al3+代替Si4+現象。R位置類質同像廣泛,主要有4個端員成分,即:
鎂電氣石 (Dravite)R=Mg;
黑電氣石(Schorl):R=Fe;
鋰電氣石(Elbaite):R=Li+Al;
鈉錳電氣石(Tsilaisit)R=Mn。
鎂電氣石—黑電氣石之間以及黑電氣石—鋰電氣石之間形成兩個完全類質同像系列,鎂電氣石和鋰電氣石之間為不完全的類質同像。Fe3+或Cr3+也可以進入R的位置,鉻電氣石中Cr2O3可達10.86%。
形態
晶體呈柱狀,晶體兩端晶面不同,因為晶體無對稱中心。柱面上常出現縱紋,橫斷面呈球面三角形(圖G-25、G-26),這是因為發育一系列高指數晶面引起的,至於為什麼發育一系列高指數晶面,可能與表面能有關,因為,從幾何的角度來看三方柱的表面能是比較大的,發育為球面三方柱會降低表面能,但球面三方柱必導致部分高指數晶面的發育。雙晶依(10 1)或(40 1)發育,但較少見。集合體呈棒狀、放射狀、束針狀、亦成緻密塊狀或隱晶質塊狀。
物理性質
顏色隨成分不同而異:富含Fe的電氣石呈黑色,富含Li、Mn和Cs的電氣石呈玫瑰色,亦呈淡藍色,富含Mg的電氣石常呈褐色和黃色,富含Cr的電氣石呈深綠色。此外,電氣石常具有色帶現象,垂直c軸由中心往外形成水平色帶,或c軸兩端顏色不同。玻璃光澤。無解理;有時可有垂直L3的裂開。硬度7~7.5。相對密度3.03~3.25,隨著成分中Fe,Mn含量的增加,相對密度亦隨之增大。不僅具有壓電性,並且還具有熱釋電性(因為其單向軸L3是唯一的極軸)。
成因及產狀
電氣石成分中富含揮發組分B及H2O,所以多與氣成作用有關,多產於花崗偉晶岩及氣成熱液礦床中。一般黑色電氣石形成於較高溫度,綠色、粉紅色者一般形成於較低溫度。早期形成的電氣石為長柱狀,晚期者為短柱狀。此外,變質礦床中亦有電氣石產出。
鑑定特徵
柱狀晶形,柱面有縱紋,橫斷面呈球面三角形,無解理,高硬度為特徵。
主要用途
其壓電性可用於無線電工業;其熱釋電性可用於紅外探測、製冷業。色澤鮮豔、清徹透明者可作寶石原料(俗稱碧璽)。
電氣石的優點
單晶體電氣石最大的優點是能夠產生永久性微弱電流為0.06毫安培,與通過人體神經的電流類似,促使血液循環順暢其,特性大致分為下列五項。
(1)產生負離子
負離子又稱為「空氣的維他命」,具有調節人體離子平衡作用,能使身心放鬆,活化細胞,提高自然治癒率等作用,並能抑制身體的氧化或老化,現代的環境具有許多促使正離子生成的要因,身體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因此,負離子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物質,此外,負離子也具有除臭的功效。
(2)電解水
水電解後,能獲得界面的活性作用、氯的安定化、鐵的鈍化(預防紅色鐵鏽生成而發生紅水)、水的還原化、去除二氧化硅與粘合物(微生物集合體)等各種效果。電氣石與水反應,就能處理連化學洗劑和化學物質都很難處理的問題。
(3)縮小水分子束
水分子並非單獨存在,其分子會相互結合,形成分子束。分子束較小的水能去除氯或不純物,味道佳,而且能夠提高身體的滲透力。
(4)放射遠紅外線(4—14微米的成長光線)
遠紅外線能夠滲透到身體深層部位,溫暖細胞,促進血液循環,使新陳代謝順暢。電氣石遠紅外線發射力將近100%,數值較其他礦物高。
(5)含有有效微量礦物質
電氣石含有各種天然礦物質,其中有許多與人類必須的礦物質相同。藉著微弱電流的作用,礦物質容易被吸收,是極佳的礦物質來源。
綠柱石介紹

石榴石介紹

紫牙烏是指石榴石寶石,石榴石的英文名稱為Garnet,由拉丁文「Granatum」演變而來,意思是「像種子一樣」。石榴石晶體與石榴籽的形狀、顏色十分相似,故名「石榴石」。紫牙烏也稱「子牙烏」,我國珠寶行業也有稱為「紫鴉烏」的,相傳其名來源於古代阿拉伯語「牙烏」,意即「紅寶石」。因石榴石寶石顏色深紅帶紫故稱「紫牙烏」。
化學成分:A3B2[SiO4]3
晶系:屬等軸晶系。
折光率:1.74-1.88。
硬度:6.5-7.5,
密度:3.5-4.3克/立方釐米 。
產地:斯里蘭卡、印度、馬達加斯加、美國、中國等國。我國的十多個省區均發現有寶石級石榴石礦物。
紫牙烏的原生礦床有多種,主要產在許多岩漿岩或變質岩類中,多數寶石級石榴石發現在沖積砂礦中。紫牙烏是石榴石族礦物,是化學成分比較複雜的硅酸鹽礦物,通常用A3B2[SiO4]3表示。其中A表示Ca2+ 、Mg2+、Fe2+、Mn2+等二價陽離子,B表示Al3+、Fe3+、Cr3+等三價陽離子。晶體形態呈菱形十二面體、四角三八面體或二者的聚形。集合體為粒狀或塊狀。石榴石的顏色受成分影響,呈現多種顏色,有紅、紫紅、暗紅、橙、黃、綠、褐、黑等色。晶面顯玻璃光澤、金剛光澤,斷口顯油脂光澤。透明至半透明。均質體,不具多色性,沒有雙折射現象。石榴石可以分成兩個系列、六個主要品種:鐵鋁榴石系列(鎂鋁榴石、鐵鋁榴石、錳鋁榴石)和鈣鐵榴石系列(鈣鉻榴石、鈣鋁榴石、鈣鐵榴石)。
石榴石與相似寶石、合成石榴石的區別。與各種石榴石顏色相近的寶石包括紅寶石、藍寶石、人造剛玉、黃寶石、祖母綠、硬玉等,均為非均質體,偏光鏡下可區分。在密度、包裹體、折光率、色散度、螢光等方面都可以進行區分。石榴石與合成綠色石榴石的區別主要在於內部包裹體和密度。合成的綠色釓鎵榴石、釔鋁榴石,顏色均一,無瑕疵,偶見少量氣泡,濾色鏡下呈紅色。密度:釓鎵榴石7.05克/立方釐米,釔鎵榴石4.58克/立方釐米,均比天然石榴石高得多。另外,折光率、色散,也各具特色,可以進行區別。
石榴石的評價與選購。石榴石的評價與選購依顏色、透明度、粒度為依據。寶石級石榴石的標準要求:透明度好,顏色鮮豔,粒徑大於5毫米。翠綠色的翠榴石在國際寶石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純淨無暇,顏色鮮豔,晶瑩剔透的翠榴石價值很高。翠綠色鉻釩鋁榴石(又叫做沙弗萊石)價值很高,質優者可與祖母綠相比。紅色、橙紅色石榴石也很珍貴,橙色的橘榴石(也叫錳鋁榴石)最近幾年價格上漲較快。
石榴石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中低檔寶石之一(綠色屬於高檔寶石)。顏色濃豔、純正,透明度高的品種是紫牙烏的佳品。它的折光率高,光澤強,顏色美麗多樣,是人們喜愛的寶石品種。世界上許多國家把紫牙烏定為「一月誕生石」,象徵忠實、友愛和貞操。西方人認為紫牙烏具有治病救人的神奇功效;在中東,紫牙烏被選做王室信物。
中國地質博物館中,藏有一顆橙紅色的錳鋁榴石大晶體,重達1397克拉,產於新疆。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珍藏著世界上最好的一顆褐黃色透明的肉桂石(鐵鈣鋁榴石),是一個雕刻精巧的基督頭像,重61.5克拉,堪稱無價之寶。
石榴石的形態和顏色都很像石榴中的「籽」,因此得名。石榴石也稱紫牙烏,是比較常見的中低檔寶石之一,但質優的翠榴石(綠色的石榴石)因產地少、產量低等原因,具有很高的價值,躋身於高檔寶石之列。
石榴石是一種複雜的、由多種金屬元素組成的硅酸鹽礦物,因此除了極為罕見的藍色外,鮮紅、翠綠、橙黃、粉紫和黑色的石榴石都有出產。在石榴石大家族中,以紫紅色的石榴石最為常見。紅色系列的紅石榴石晶瑩剔透、色彩均勻,透明度高;黃色系的石榴石,因內含錳、鋁等元素,在純淨狀態下呈黃、橘黃、褐黃等顏色;綠色系的石榴石,則因內含鉻元素而呈現明亮的綠。
由於石榴石體大質勻、折光率高、光澤強、顏色美麗多樣,美得深沉而有威嚴,因此深得人們的喜愛。石榴石的產地幾乎遍及全球,德國是出產石榴石最多的國家。公認最珍貴的石榴石是產自烏拉爾山脈波布洛夫河床金礦的「典曼多石榴石」。這種石榴石原石普遍很小,重量一般不超過3克拉。由於擁有誘人的透綠,因此被稱為「烏拉爾祖母綠」,上品價值連城。
綠柱石又稱為「綠寶石」,化學式為Be3Al2(SiO3)6 ,其中含有氧化鈹(BeO)14.1%,氧化鋁(Al2O3)19%,氧化硅(SiO2)66.9%。六方晶系,晶體呈六方柱形,柱面有縱紋,晶體可能非常小,集合體有時呈晶簇或針狀,有時可形成偉晶,長可達5米,重達18噸。硬度為7.5-8,比重為2.63-2.80。純淨的綠柱石是無色的,甚至可以是透明的。當綠柱石富含銫時,呈粉紅色,稱為玫瑰綠柱石,又叫摩根石;含三價鐵時,呈黃色,稱為黃色綠柱石。含鉻時,呈鮮豔的翠綠色,稱為祖母綠,含二價鐵時,呈現淺天藍色,稱為海藍寶石。英語綠柱石一詞來源於希臘語「海水般的藍綠色」(beryllos)。玻璃光澤,解理不完全。
綠柱石在上個世紀20年代以前只被人們當作一種寶石,後來人們發現綠柱石中含有稀有元素鈹,它便成為一種具有工業用途的礦物。
綠柱石是鈹-鋁硅酸鹽礦物。它的幾個變種顏色不一,有淡藍色的(叫海藍寶石),有深綠色的(叫祖母綠),有金黃色的(叫金綠柱石),有粉紅色的(叫銫綠柱石)等等,蜜黃色的比較常見。綠柱石一般為六方柱形晶體,呈現的顏色一般多為各種綠色。
綠柱石主要產於花崗岩偉晶岩中,但是也見於砂岩、云母片岩中,經常和錫、鎢共生,主要礦產在歐洲的奧地利、德國、愛爾蘭;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亞洲的烏拉爾山和中國的西北。綠柱石是煉鈹的主要礦物原料,色澤美麗者是珍貴的寶石,如祖母綠、海藍寶石。
最著名的祖母綠產地為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是存在於石灰岩基中。此外巴西,南非,烏拉爾山,美國也出產。在美國的新英格蘭曾發現一個5.5米×1.2米,將近18噸重的巨大綠柱石晶體。
綠柱石作為礦物主要應用於提取金屬鈹,在歐洲古代用透明的綠柱石作成球來占卜,後來才改成水晶做的球。品相好的綠柱石是珍貴的寶石,用做飾物。
戈壁石的分類

我國賞石界對戈壁石具有眾多的叫法,之所以習慣稱其為戈壁石,主要原因是他們大都產自我國西部戈壁灘中,但也有人習慣稱之為:風凌石、風礪石、沙漠漆、大漠石等等。戈壁石按質地分門別類:可分為瑪瑙石類、碧玉石類、玉髓石類、千層石類、臘石類、雞骨石類、木化石類等,據說細分能有幾十種。如瑪瑙類包括五彩瑪瑙、葡萄瑪瑙、纏絲瑪瑙、珍珠瑪瑙等等;碧玉類又包括紅碧玉、綠碧玉、黃碧玉、黑碧玉等;還有已被廣大石友習慣稱為的沙漠漆石,包括黃金沙漠漆、以及各樣各色的沙漠漆石,或有人稱之為戈壁漆等。值得注意的是:雖說內蒙與新疆是我國兩大戈壁石的產區,但內蒙戈壁石往往覆著的這層沙漠漆,新疆戈壁石卻沒有,這是因為阿拉善地區的礦物含量的成分與新疆有所差別,這也是兩種戈壁石之間的最大差別。
賽田黃----欒川黃蠟玉
洛陽伊河裡的水沖石,是來自欒川縣,

欒川縣,地處伏牛山,是河南省洛陽市的一個縣,與南陽相鄰,黃蠟玉在欒川縣成片狀分佈,儲量相對集中在欒川縣陶灣鎮的河床一帶,周邊山地、水域也有分佈。常與龍膽石及水晶共生於石英岩體之中。或山上挖掘,或沿河尋找均有所得,多年以來,產地和沿河農家見其色鮮形美撿回或藏於室或擺於院,從欒川至潭頭,得之者甚眾。明朝的李自成,因為儲備餉銀,在欒川開挖銀礦時,就發現了這種黃蠟玉,當時就非常喜歡這種美石,可能與帝王之家尊崇的黃色身份有關吧!更一層意思,和他後來做皇帝有未知先卜的徵兆吧。 欒川黃蠟玉原被當地人稱為黃蠟石。

在80年代,河南欒川及其周圍縣市的人就知道欒川的伊河裡有一種叫黃蠟石的石頭,硬度很高,大部分為黃色和白色。河南洛陽一帶的奇石商經常到欒川伊河裡揀黃蠟石。在洛陽奇石界有這樣一句話:「手裡沒有黃蠟石就不是玩家」。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追求精神文化收藏愛好的東西,加上欒川歷來就產奇石、黃蠟石,也有很多喜愛黃蠟石的人,所以呢,欒川黃蠟石當然是天生麗質難以自棄,被洛陽一帶的奇石商人看中,開始收購。隨著欒川旅遊業的紅紅火火,外省的遊客也大量購買黃蠟石收藏。外地玉石老闆更是買來大批的黃蠟石原料切開做手鐲、掛件等工藝品。這一切就了不得了,人們居然發現欒川的黃蠟石內部的玉化度相當的高,完全可以和翡翠媲美。原來這東西切開來做手鐲和掛件也很是好看啊。既然玉化度高,石之美者為玉,這樣,黃蠟玉的名稱就出來了。

並非所有的黃蠟玉料都可以做成黃蠟玉工藝品,我想大家都知道翡翠「賭石」,也就是說,切解黃蠟玉料也有風險和賭性,而且很重。有的黃蠟玉料,表面細密透膩,切開後內部卻是爛糟糟,有的料石表面看死氣沉沉,切開後卻是金玉滿腹。所以,黃蠟玉工藝品也很受大家喜愛。賞析黃蠟玉工藝品的好壞和貴賤,首先要從其名稱上入手。石之美者為玉,既然從黃蠟石改稱為黃蠟玉,那最基本的當然是要玉化度好的、透明度高的、色澤漂亮的才能算好。

最後說一下,我國現有黃蠟玉儲量不是很大,質地、色彩、純淨度好的要數河南和云南的黃蠟玉。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第一點他的硬度是7.5度達到翡翠的質地,第二點她的顏色可以和田黃玉比美,有賽田黃之說」。
神奇迷人洛陽黃河石

源於我國大西北的黃河源頭,流經青海、四川等幾省區而東注渤海,沿途接納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河流,從而使它更加雄壯有力,亙古不息,流經之處把各地古老的山川岩石裹進黃河,在奔流洩瀉中滾滾而下。當黃河進入河南境地的三門峽市,往下去地理形勢大變,河谷狹長,水位落差大,山勢陡峭、灣多浪急。這種狀況一直延伸到洛陽市管縣孟津境內,再往東去,黃河進入廣闊的華北平原,脫韁野馬般的滾流入海。由於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作用,使得黃河不堪負重,因而在洛陽段的河道彎處、及河床開闊地的低凹處,沿途大量拋放形色各異、大小不一的河卵石,致使此段河床兩邊的沙灘上堆集著數不清的卵石灘、卵石帶、卵石層,積蓄了大大小小的各種礫石,體量大的狀如牛,約一至二噸,小者幾十斤乃至3—5斤不等。
洛陽的黃河石特點是有氣勢、個頭大,圖案對比鮮明、色彩豔麗;紋理千變萬化,而石質光滑細膩,有硅質瑪瑙、有半透明的玉質,有沉積岩、變質岩、沙岩、石灰岩等十多種質地的品種,硬度一般從4度—7度不等。黃河奇石姿態各異,線條流暢、紋理多變,特別是以大小紅色、黃色、白色規範的圓圈,恰似日月星辰,渦紋石線條更為奇特。
日月星辰石其圖案似日月星辰,故名,也有通稱洛陽太陽石。日月星辰石是河洛奇石最光彩奪目的石種,也是中華奇石出類拔萃的名石,它以產地狹小、產量稀少、品種獨特、圖案逼真、色調豐富、變化各異而被國內外奇石愛好者和奇石收藏家所珍愛。
日月星辰石屬礫石家庭,主要觀賞其形色圖紋,質地以變質岩、石英和沙粒岩為主,也有火成岩、沉積岩,硬度一般在5度左右,日月石一般以沙粒岩經河水沖刷磨礪光滑細膩,有的非常粗糙,這些石源大部分來自黃河沿岸的山體岩石,經暴雨洪水搬運入黃河,山石經洪水沖撞破碎成大小不一的礫石塊,形成的圖案不是偏上就是偏下,或不偏左偏右。由於礫石長圓大小不一,在河中磨損程序不一,所以要想撿到一塊理想的精品,與你的發現機遇非常有關,也就是這塊礫石是否在河床磨損程度達到最佳時機。較佳的作品大部分都在一個河床的中下游段,上游石頭多有棱角,不能磨圓成卵石,而下游大都變成了小礫石,成不了大作。
黃河石的特點是色澤明快,富有變化,紋圖點線,對比強烈。如日月石從色彩上有紅、橘黃、白、黑等色,圖案上,有半圓、月牙圓、規範圓,有的圓中色套色,又恰如日食、月食、日環食、月環食,還有淡黃套淡紅,有的圓邊周又一圈墨褐色鑲邊,還有套色、間色,有的在大圓周圍出現多個大小不一的粒類點狀,襯托赤紅色和墨色深底,恰似群星燦爛,有的一塊石上出現多個同類圓,又似宇宙中的金、木、水、火、土星。
太陽石色豔者似日,色淡者如月,橘紅的如午日,淡紅的又如夕陽,有的光焰四射如雨過天晴,有的則如雲遮月,間色套色的恰如日食月食,日環食月環食。高品位的太陽、月亮石往往自然在日月周圍點綴有朵朵彩云,或一條和多條彩色橫線,真如彩云追月,東海朝暉,長河落日,水中映月。(洛陽)牛耀岑 張栓虎
漫話藍田玉

藍田玉 初見於《漢書·地理志》,美玉產自「京北(今西安北)藍田山」。其後,《後漢書·外戚傳》、張衡《西京賦》、《廣雅》、《水經注》和《元和郡縣圖志》等古書,都有藍田產玉的記載。至明萬曆年間,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稱:「所謂藍田,即蔥嶺(崑崙山)出玉之別名,而後也誤以為西安之藍田也。」從此引起後世人的紛爭,有的說藍田根本不產玉,有的說即使產玉可能是萊玉(色綠似菜葉的玉石)。
近些年,陝西地質工作者在藍田發現了蛇紋石化大理岩玉料,認為它就是古代記載的藍田玉(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報》)。這一發現不僅引起了尋找珠玉原料的地質界重視,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興趣。1982年,地質礦產部地質博物館,展出了上述藍田玉的原石。這種蛇紋石化強烈時,局部已經變成與岫玉相同的玉石了。玉質從外觀上看,有黃色、淺綠色等不均勻的色調,並伴隨淺白色的大理岩。這種玉石雖然不很美觀,但因為藍田地處西安古城附近,玉質硬度為4左右,容易加工,所以古人有可能採用做為裝飾品。在漢代玉器中有兩件很像現今的藍田玉,一件是在陝西漢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鋪首嵌在古墓門上;另一件是故宮博物院藏的漢代玉珮。從這兩件玉器玉質和色澤上看,很多地質學者都認為同現今的藍田玉相似。但它是否真是古代的藍田玉,則需加以進一步的考查。
藍田在得名之前,不過是終南山古驛道上的一個小山莊。莊上有一個窮書生叫楊伯雍,他年輕好學,心地善良。當他看到過往旅客長途跋涉經過此地,缺少歇腳喝水的地方,便搭了一個蓬草涼亭,供過往旅客喝水用茶。他光棍一人,一幹就是3年。一天,一個老漢身背碎石,因勞累過度,栽倒在涼亭前。楊伯雍急忙把老人攙扶起來,喂水喂飯,救了老人。楊伯雍問寒問暖,欲留老人多歇一個時辰。老人說:「有事在身,不宜久留。」然後把他背的一斗碎石給他,說:「別看這些碎石頭,你種在地裡就會生出玉石,還能娶一個好媳婦。」不等楊伯雍答謝,老人便消失了。
楊伯雍依照老人的叮嚀去做,果然地裡生出一斗玉石,後來,他用玉石做了5雙白璧做聘禮,娶了一位善良賢慧的徐姑娘。但是這地方山多地少,遇到天旱,糧食減產,農民忍饑挨餓,苦不堪言。楊伯雍和妻子商量,便把自家的玉石分發給百姓下山換糧,以度災年。窮山莊產玉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一時官匪勾結,把地裡的玉石一劫而空,楊伯雍一家和村民的生活也成了問題。
原來,楊伯雍救過的那老人不是凡人,而是太白金星。當他得知地裡玉石被官匪掠走後,便託夢給楊伯雍說:「晴天日出入南山,輕煙飄處藏玉顏。」從此,只有知情人才在深山覓得寶石。官匪只能采得未長成玉的藍色石,這是一種次等玉。
藍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漢白玉、黃玉,多為色彩分明的多色玉,色澤好,花紋奇。據近年勘測,藍田玉儲量達100萬立方米以上,主要分佈在玉川鄉和紅門寺鄉。當地民間玉匠過去都是用人工采玉加工,近年來開始使用機械採石加工,生產出多種多樣的裝飾品和工藝品。如玉杯、玉硯、玉鐲、健身球等。不少玉石品隱現出天然的山水圖像,不失為物美價廉的工藝品。
陝西藍田玉俗稱「菜玉」,質地堅硬,色彩斑瀾,光澤溫潤,紋理細密,
一玉多色,其礦石主要構成有蛇紋石化的大理石,透閃石、橄欖石及綠松石、輝綠石、水鎂石等形成的沉積岩;化學成份有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鎂、氧化鈉氧化鈣、氧化銅、三氧化二鐵等。摩氏硬度2--6度。是良好的玉雕和製作工藝美術品原料。
藍田玉經物理化驗表明,其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鈣、鐵、鉀、鈉、錳、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有舒筋活血,養顏等功效,藍田玉被視為保健玉。經常佩帶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過皮膚吸入人體內,從而能平衡陰陽氣血的失調,使人祛病保健益壽。
歷代皇室和顯貴都視藍田玉為珍寶,秦始皇曾用藍田玉做玉璽,楊貴妃的玉帶也是藍田玉。傳說當年李隆基送給楊玉環的愛情信物就是藍田玉 , 由於它的紋理結構像冰塊撕裂一樣 , 所以後來人們用楊玉環的小名芙蓉來命名 , 也叫「冰花芙蓉玉」。出水芙蓉 , 清爽亮麗 , 它象徵著美好的愛情 , 特別適合年輕人和膚色白的人佩帶。由於它的形成位於泉水眼部分 , 接受溫泉水沖涮的次數特別多 , 所以可溶性的礦物質非多 , 用它泡水洗臉 , 對皮膚有很好的保養功效 , 可以殺菌消炎 , 美白肌膚 , 是唯一的一種養顏玉 , 它最大的特點是變色快所以深受 廣大女孩的青睞!用藍田玉製成的玉器翠色晶瑩,神韻橫生,有的如蒼松翠柏,行云流水;有的似百魚戲游;有的狀如牡丹、連菊怒放、翠竹挺拔;有的如熊貓噬竹,猛虎嘯谷;丹鶴飛翔,百鳥朝鳳;有重墨潑灑;有的乳白如脂;有的綠如翡翠;有的淡黃似金。這些虛實相兼、神態各異的產品,使自然美中又增添了無限情趣,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其產品行銷全國,遠銷歐美。藍田玉及其工藝品已成為陝西地方的一個支柱產品,名譽中外。
考古資料證明,藍田玉是我國開發利用最早的玉種之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藍田縣位於西安市東南,縣城距西安40公里。縣境除東、南部為秦嶺山區外,余為川原丘陵地帶。繞流長安的八水中的灞河和滻河即發源於此,著名的白鹿塬便夾居於灞、滻之間。戰國時期,秦置藍田縣,因為玉之美者曰藍,縣產美玉,故名藍田。現為西安市轄縣之一。
藍田玉色彩斑斕,顏色以翠綠居多,所以俗名「菜玉」,言其色就像白菜的嫩葉一樣,但也有乳白、青、黃、紅諸色錯雜者,礦物學謂之蛇紋化的大理石。由於含有氧化的硅、鋁、鎂、鈉、鈣、銅等元素,故呈現出各種各樣美麗的顏色,莫氏硬度達5~7度。玉石產地在輞川內秦嶺山中的核桃溝一帶。
我們聰明智慧的祖先,至少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發現了藍田玉這樣堅硬的品質、細膩的紋理與美麗的顏色,用之於製造工具和禮器。陝西曆史博物館珍藏的125件神木石峁龍山文化玉器中,就有一件用藍田玉製作的菜玉鏟。鏟呈草綠色,刃端並夾有淺褐色,長梯形,體扁薄,平直背殘一角,刃微斜,圓穿偏於一邊,長16.8釐米,寬7.5釐米,極薄銳,厚僅 0.2釐米。到了戰國時期,藍田玉得到較大規模的開發,甘肅天水市發現的戰國大玉鉞,有著藍田玉特有之綠灰色和斑駁的紋理。該大鉞體扁平作板鏟狀,寬弧刃,兩角翹出。鉞體兩側有美麗的內收弧線並各透雕兩個長方形孔。因其功能為禮儀用器,不便裝柄,故於裝柄部位開一方形缺口來表示此即裝柄之部位。鉞末端作鳳鳥或云朵狀,前接一張口卷尾虎。鉞體兩面花紋相同,各以淺浮雕鐫出獸面紋。其形象橫眉內勾,「臣」字形眼,形鼻,鼻翼兩旁吊下垂外撇之長髯。獸面紋上方,各有弓形突紋左右對稱,並向下延伸囊括獸面而閉合之,於是形成與突弧刃平行的一道弧線紋。接近透孔的鉞面各飾有戰國秦特有的方折捲云紋,旁填S紋。近柄部缺口旁雕平行的二道直線紋,與柄缺對應處有二圓點紋。末端兩面亦飾方折捲云紋和圓虺紋。華麗壯偉,精美異常,給人以莊嚴神秘與強烈的震撼。(來自百度百科)
神韻恢弘唐堯石

唐堯石,產於河北省唐縣境內的西北山區。該石質地堅硬、造型千姿百態、塊勻態奇,顏色各異,獨具神韻。且儲量豐富,為北方罕見的奇石怪岩。高者數米,重者數噸,如真山群峰,小者可以立於盤中,置於庭院。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是園林點綴和庭院觀賞的上佳石種。由於今河北唐縣至望都一帶,曾是古代堯部族活動居住的地方,其產於唐縣的怪石故稱為"唐堯石"。
唐堯石神韻恢弘,一般臥於地下或半露於地面,是經酸性水長期蝕化而形成。玲瓏剔透,佝僂扭曲,集瘦、透、漏、皺、於一身。瘦則石態窈窕,突兀嵌空,剛硬苗條,不腫不疲;透則洞豁貫穿、玲瓏剔透,多孔多洞,靈動飛舞;漏則空穴委曲,上下貫穿;皺則皺轂疊浪、岩竇縱橫,石膚若披麻,如斧劈千仞,似海浪層層。一石一景、一石一物,塊塊形神兼備。

鬼斧神工云錦石

產於湖北恩施的清江云錦石,它有出土文物般的神韻,有雕刻藝術品的魅力,極具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是由大自然鬼斧神工傑作,其色如古陶、青銅器、古香古色,其紋如雲似錦、如波似浪、如漪漣、如雲海、似線綢、浮雕、透雕等多種藝術手法形成。
清江云錦石屬於紋理石範疇,然而又不同於其它紋理石,有其獨特的個性和顯著特點。觀賞云錦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那別緻多樣的花紋。云錦石花紋突出石面,如鏤如刻,線條粗細均勻,曲折婉轉,優美流暢,如絲織云錦、絹繡一樣美觀;又像水面流淌的漩渦,一個連著一個,蕩漾開層層波紋,以此構成千姿百態、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的景物景象,有的似龍飛鳳舞,有的如彩云追月,有的像金魚戲水,美不勝收。
我們知道,在我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石雕是一朵光彩奪目的奇葩,如北京太和殿前的「云龍階石」,天安門前的「華表」……無不使人歎為觀止。然而清江云錦石是天然生成,卻具有石雕藝術品的韻味,而且與龍、鳳、云、水組合的石雕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云錦石花紋相疊,突出石面高達1cm,有的甚至更高,形成浮雕型和鏤空型,空白與實體相間,無花部分襯托有花部分,構成人物生肖,或組成文字古崖,或亭、台、樓、閣。古風古韻,古樸典雅,件件都是天然石雕藝術品,展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給人以無限遐想。
清江云錦石奇巧秀麗,花紋美觀典雅,儀態萬方,人見人愛。正因為它奇特的結構、美麗的外表把我們帶進深層的鑑賞境界,使人們感受它已經不是天然的石頭,而是雕塑品,是與中華傳統雕塑有驚人相似之處的藝術品。
恩施盆地屬於局部陷落盆地。清江河畔多為平壩、陡地,地勢相對平緩,河流下切浸蝕較弱。露出於地表的岩石為第三系東湖群紫色砂岩,平壩、陡地上覆第四系大姑期冰磧泥礫層,沿河漫灘多為近代河流沖積相砂礫石層,局部殘留有冰磧泥礫層。清江云錦石就產於河漫灘殘留的大姑期冰磧泥礫層中。河灘表面所見到的云錦石都有被河水沖刷、搬運、堆積過的痕跡。
殘留於河漫灘泥礫層中的礫石種類有黃色粘土、亞粘土等成分,與陸地上冰磧泥礫層的成分比例無異。礫石種類主要是石英砂岩,其餘為灰岩、白雲質灰岩、硅質灰岩、硅炭質灰岩、炭質岩、燧石、岩、粘土岩、泥灰岩等等。 清江云錦石從泥礫層中挖出來時,外形為卵狀、卵塊式圓狀,與其它礫石形狀相似,所不同的是表層都被一層鬆軟細膩的灰白色或黃色粘土包裹。洗刷去粘土層,便現出一層厚度不等的浮雕式的花紋,花紋層裡面是一層灰白色或黑色母岩。花紋層硬度3.0~5.5,無石灰性反應;中心母岩有弱石灰性反應,系硅質、硅炭質灰岩。粘土岩及其它礫石則不形成花紋層。
據此,筆者認為清江云錦石,是第四系大姑期冰磧泥礫層中的硅質灰岩、硅炭質灰岩類礫石在特殊的地形水文條件下所形成的觀賞石。即:洪水季節,河漫灘地下水位升高,硅質灰岩、硅炭質灰岩礫石中的炭酸鹽、硅酸鹽在淹水的還原狀態下溶蝕;枯水季節地下水位下降,溶蝕出來鹽類,有的淀積下來形成新的硅酸鹽。在漫長的歲月裡反覆地溶蝕、流失、淀積,礫石外層的活性元素被溶蝕和流失,鋁以氧化物(三氧化二鋁)的形成殘留下來(灰白色或黃色高嶺土狀表層),而淀積析出的硅酸鹽則逐步形成新的結晶岩層——云錦花紋層,其硬度因純度和結晶程度而異。
根據現場調查情況和有關資料分析,清江云錦石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首先,要有可溶性或緩溶性硅的來源。河漫灘冰磧泥礫層中有大量硅質灰岩,硅炭質灰岩,提供了可溶性硅的充足來源。其次是具備乾濕交替的水文地質條件。產地在夏秋季節,河漫灘大都淹於水中,冬春季節則因雨水減少,水位下降,河漫灘則處於乾涸狀態,這種乾濕交替、往復循環的水文特點,為云錦石形成多姿多彩的花紋圖案,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第三是具備相對穩定的地形條件。產地河底部是紫紅色砂岩,河漫灘冰磧泥礫層又粘結成牢固的礁盤,流水難以沖刷、搬運,因而地形相對穩定。不具備以上三個條件,便不能形成云錦石,即使同一河灘中的石灰岩、粘土岩及不含硅的其它礫石和以二氧化硅結晶狀態存在的石英硅質灰岩在各級陸地和地下水位以下,同樣不能形成云錦花紋。沖刷、浸蝕、搬運、堆積變化頻繁的河漫灘的礫石也不能形成云錦花紋。
清江云錦石是新發現的奇石種類。由於獨特的形成條件,獨特的形成過程,便形成獨特的花紋圖案。它花紋突出石面,有的突出面高達1cm~2cm,呈浮雕狀,以其優美流暢、婉轉曲折的線條構成千姿百態的各種圖案:若行云流水,如狂濤巨浪,似人物肖像,像飛禽走獸……真是天人合一,韻味無窮。
云錦石按其形成的花紋特點、溶蝕的深淺,大致可分四種類型。其一,滿花型(全包型)。整個石面佈滿花紋,沒有溶蝕空間,石友們稱之為全包型。其二,浮雕型。石面未被花紋完全覆蓋,花紋或粗或細,或疏或密,錯落有致,形成浮雕狀,黃色花紋與灰折色的溶蝕空間對比輝映,更加賞心悅目。其三,鏤空型。花紋疏密相間,彼此相連,空間溶蝕較深,有的只剩下很少的母岩,掏去溶蝕風化物,清洗乾淨,便如一件精美的鏤空雕刻藝術品。其四,雙色或多色型。硅質灰岩與硅炭質灰岩相間的礫石,在溶蝕、結晶過程中形成黃色、褐色或黑色花紋,互相映襯,別具一格。
古樸厚重紅河石

紅河石產於紅水河的下游,位於廣西合山市合裡鄉馬鞍村的村子後邊,所以它又被稱為馬鞍石。此石的產地很狹窄。當紅水河流經此地時,由於受到長達幾公里的暗礁阻擊,長年累月暗礁右側便衝出一條很深的河道,暗礁的左側,則形成一條三 百多米長的回水灣,紅河石就臥躺在這條回水灣中。這是由於地殼的變化,河灘上青色的岩層被擠壓出條條裂紋。雨季到來, 大水淹沒暗礁,把河灘上這些帶有裂紋的青石頭一塊塊地衝進了水灣。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置,回水灣中便積存了許多這樣的石塊。長年累月的潮漲潮落,夾帶著沙石的水流把回水灣中石頭的表皮沖刷得非常光滑;加之光的作用和水質的污染,又使石頭的表皮染上了一層很柔和的色彩,猶如古代製作精良的陶器, 被塗上了一層美麗的釉色。所以,當地人又自豪地稱這是「彩陶石」。
紅河石不僅美在色澤上,其造型也是獨樹一幟。紅河石中, 多數顯得沉穩平靜,而與玲瓏剔透無緣。它的體量大的可達三四尺,小的也有拳頭大小。特別是大者,有陽剛之氣,往往顯得偉岸雄奇,內涵特別豐富。
紅河石既與「靈、瓏、剔、透」無緣,當然,一般說來就談不上「瘦、皺、漏、透」了。它之所以成為當今石市的「寵兒」,在日本、韓國、馬來西亞以及台灣地區非常走俏,必然有它的內在的原因。當今,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明顯加快,人們居住的建築格局受國際潮流影響,多趨幾何造形,這一切反映在服飾、日常用品、交通工具,乃至居室陳設上,便很快形成了以明快、單純、流線為主的新時尚造形。紅河石多以景觀、抽象的自然形態顯露, 人們對它的鑑賞,從形、色、質、點、線、面這六大因素中引發開來,形成了一種嶄新的奇石審美意識。這可能是奇石審美觀念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是應該引起藏石界廣泛重視的。(來自網絡)
絢麗多彩的乳源彩石

有人偶然在廣東省乳源縣游溪鎮的河流發現一種色彩豐富、質地細膩、流光溢彩、意象豐富的石頭,這種石頭隨後逐漸成為乳源最具代表性的奇石品種--乳源彩石,為乳源奇石界帶來了驚喜。經我國及日本有關的地質學家初步分析,乳源彩石形成於是震旦紀晚期、寒武紀早期的八村群淺變質沙頁岩,含有硅、鈣、銅、鐵、錫、硫等元素,其硬度在4至7度之間,在全國其它地方暫未發現有此石種。此種彩石天然調配出了人工無法偽造的美妙色彩,可以勾勒出一幅幅大自然美景和其它各種生動的圖案,花鳥蟲魚皆可躍然於上,既有西方油畫的色彩又有中國水墨畫的意境,故而深受石友喜愛,吸引了眾多奇石愛好者,並引起省賞石會的重視。這直接推動了乳源奇石的產業化進程,乳源奇石從此聯姻該縣的旅遊、文化,為其開闢了新的經濟領域。
乳源瑤山彩石由於產地河流流程不長,天然水磨度不理想,經人工打磨加工後,精美絕倫它集意象石的優點:質地好、色彩豐富、鮮豔麗人、色色具全.
天峨石

天峨石,原稱紅河石,因產自廣西紅水河上游的柳州近郊的天峨縣河段而得名,
天峨石的產地:
天峨石產自廣西紅水河上游的柳州近郊的天峨河段,上至南盤江,下游包括天峨、東蘭縣、都安縣河段,是廣西名石之一。
天峨石的形成:
天峨石是由獨特的地理環境而產生的蘊藏豐富的離岩體石塊,天峨石的原岩為2.2億年前三疊紀的沉積岩,地層是三疊紀底部,該地層沉積類型多種,岩漿活動頻繁,變化殊異。天峨石的形成就與火山活動所形成的基性噴發岩的作用有關,天峨石的原岩所在地的一段地質時期內曾經有過劇烈的火山噴發,使噴發接觸帶附近的天峨石原石接觸到火山噴髮帶來的火成岩,在熱量的作用下轉變成變質岩。另外,該地層岩石的蝕變條件、硅化程度很高,也使天峨石變得更加絢麗多姿。
而天峨石產地中的紅水河對天峨石的形成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紅水河的特點是水流急,落差大,河床寬窄不一,常帶大量泥砂,對岩石的沖刷大,河床也深,兩岸的岩石經河水的切割作用,被搬運到河床中,一般中、大型石搬運不太遠,而且千萬年來天峨石石體都浸在河水中,任水流沖刷及水中的礦物質對堆積在河床中的石塊起化學作用(俗稱「水鍍」),使石膚的色彩潤澤程度甚佳,經過紅水河河水千萬年的沖刷雕琢,使天峨石變得千姿百態、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天峨石石質堅硬,色彩豐富。
廣西地處亞熱帶,岩石出露較好,同時,廣西地區降水量充沛,寒暑明顯,氣候適宜,岩石的風化、沖蝕作用十分強烈,也使得天峨石質地優良,具有良好的收藏價值。
天峨石的形態:
天峨石外形多呈卵狀,花紋奇特,古樸典雅。質地細滑光潔,色彩或斑斕陸離,或素潔雅緻;紋理或平或凹或凸,自成天趣。似版畫,如浮雕,圖紋形象奇逸古拙,意境深遠,為天然圖文石中的佼佼者。
天峨石屬紋理石,有平紋石和凸紋石(也稱浮雕石)兩種,都是河床中的卵石類。平紋石紋理多為淺褐色、黃褐色、褐棕色,基石為淺黃灰色、灰白色,凸紋石的紋理較深,多為深褐色、褐黑色、棕黑色等。基石為黃灰色、淺灰藍色。灰白色,往往在凸紋周邊有淺色色暈,紋底色反差大,更突現其紋理。
天峨紋理石,往往形成一些文字、人物或景觀。由於是凸紋,加上紋理色深,色彩反差大,觀之有浮雕畫的感覺,而其凸紋,往往粗細、曲直、長短千變萬化,細細品賞,其內涵豐富,況且從不同角度觀之,其紋理構成的圖像不同,有的物象形似,有的又很抽象,而有的含蓄,富有神韻,令賞石者浮想聯翩。
天峨石的石質:
天峨石石質堅硬,以黃色、灰白色(原色為灰黑色、藍灰黑色)粉砂岩為主,由於其上覆蓋一層火山凝灰岩,因此,其原岩也受到一定的硅化作用,使岩石變硬。
天峨石紋理的形成:
其紋理的形成因品種不同而各有不同。平紋石是原岩在經過風化,岩石孔隙擴散形成風化染色暈紋,有的是一些微細層含鐵、錳質不同,風化後形成不同色紋。
凸紋石的紋理,則是原岩沉積時沿裂隙擴散及沉積的不均勻性,有的在後來又沿節理裂隙充填一些鐵錳質,因此形成交錯狀紋理,經風化後,紋理部分堅硬,不易沖刷掉,基礎部分相對軟些,易風化。再加上紅水河河水對在河床中的石塊進行沖刷磨蝕,稍易風化的磨蝕度高些,這樣,形成凹凸不平,紋理凸現,似浮雕狀。
美輪美奐的天峨石:
紅水河奇石具有「形奇、色美、紋麗、質佳」的特點,在短短的十多年間走俏全國,名揚海外,榮登中國著名觀賞石之金榜。特別是天峨石,你不能不為那花紋奇妙,反差鮮明的浮雕石、圖紋石所傾倒,它那凹凸顯露,組合有致的線條,或縱橫交錯,或白雲飄渺的圖案,或三筆兩筆勾畫形象,點染主題,既像一幅幅簡潔明快的速寫,又像一幅幅「現化抽象畫」令人目悅、意愜、陶醉。另一種以奇特詭異,造型別緻見長的「墨石」,令人稱奇叫絕。這種石,質地緻密,烏黑透亮,形態富於變化,境界高古幽深,神運脫俗超然,有一種虛靈的秀氣。
天峨石的發現過程:
天峨石開發較早,1984年,有人與幾個朋友在紅水河天峨縣境內發現了天峨石,他們把天峨石引進柳州石友手中,最終使天峨石走向了全國。九十年代,天峨石在中國賞石界成名。紅水河轟轟烈烈的水石打撈,為賞玩提供了新的素材,從而改變了中國大陸的奇石賞玩觀念。廣西的賞石熱便是從天峨石開始的。天峨石的開發也是廣西紅水河奇石開始發跡的起始。可以說,天峨石是廣西賞石類的「領軍人物」,在中國賞石界中也佔據著一席之地。
天峨石的榮譽:
天峨石奪得大獎的例子比比皆是:1990年,在上海市舉辦的第一屆中國奇石展上,一塊取名為《幽鳴》的天峨石,奪得第一名。天峨石首次在中國奇石群體中脫穎而出,佔據一席之地。天峨石《恐龍夢》1994年在第二屆中國奇石展中,獲得銀獎。1997年,天峨石《犀牛望月》在廣西南寧市奇石展中獲得金獎。1999年,天峨石《古林春韻》在昆明世界博覽會上獲銀獎,引起很大轟動。《中國名石大典》所收錄的各類名石中,僅天峨石就有50多枚,可見份量之重。
天峨石資源現狀:
天峨石資源十分有限,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賞石熱興起時,人們就在紅水河上游把天峨石幾乎挖掘殆盡, 天峨石的奇石資源遭遇了「掃蕩式」的破壞。目前天峨石僅在天峨縣紅水河的上、下游河床的深部尚有一些庫存,由於當地現在正在興建「西電東送」的標誌性重點工程——龍灘電站,到2007年,電站建成後蓄水發電後,龍灘上游將形成巨大的天湖,屆時珍貴的天峨石將沉睡於200多米深的庫底。原曾蘊藏有天峨石的河段,就再也無法採集到了。
天峨石的價值:
在奇石界中,天峨石堪稱一絕,以其質堅、色豔、形奇、種多而韻味足,具有獨特的觀賞與收藏價值,而成為「紅河石」之精華。由於天峨石原岩是在三疊系下部的一個10多米厚的層位才產出,所以形成了「物以稀為貴」的現象。在全國的奇石收藏者中,都為能收藏到一二塊天峨石而欣慰,十多年來,天峨石一直是藏石者十分喜愛的石種。而且龍灘電站一旦下閘蓄水,天峨石就將永遠沉沒於水底,成為空前絕後的絕世珍品,也將更加名貴,更具有了極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目前,許多喜歡收藏奇石的愛好者都趕在截流之後,蓄水之前,絡繹不絕前往天峨縣紅水河畔尋石覓石,或購買天峨石,從而掀起新一輪天峨石熱。這無疑將提升了天峨石的價值。
天峨石的鑑別:
作偽手段:打磨、噴砂
天峨凸紋石的加工製作,大約起源於1998年,而形成批量生產,進入市場的高峰是在2001-2002年,剛開始還是對部分有缺陷的奇石進行磨製、修改,隨著資源的匱乏與市場需求的缺口越來越大,天峨卵石產地的石販們便形成了大規模的加工生產,他們將炸、劈下的大塊天峨原石,切割磨製成渾圓、橢圓、扁圓、長圓形,然後,根據石上的天然條紋,定為云彩或山巒,再在石上凸起的褚色、淺黑色塊狀結構體上選定位置,用筆勾畫出人物的外形。人物多選造型簡單但有特點的打坐悟禪的僧、佛形,亦有長裙飄逸的少女,身材婀娜的姑娘,然後用打磨機將人物形體之外的多餘部分磨掉,磨的深度達到褚色石體與淺色石體的結合部,這樣,深色人物便如浮雕般突出於淺色石面。
關鍵的工序是噴砂,由於天峨卵石中夾雜的褚色條狀、塊狀石體的質地較硬,而淺色石體的質地較軟,一經噴砂後,淺色石體因高壓砂粒的研磨而凹下,褚色條塊因硬度較高難以磨損自然就凸出,整個石面便顯現凹凸不平的立體感,此時,在凸起的天然形成的條紋狀云纏霧繞之中,端坐著一同樣是凸起的人造人物之形,由於用高壓噴砂消除了打磨痕跡,並噴製出具有立體感的石面,使人真假莫辨。
如今在產地,一般的加工場所存貨都保存在百件左右,大小不一,如點貨每件約在幾十元,購者運回柳州後,一般先挑選出部分畫面較好,較「真」的,其餘的以不高的價格出售給外地石商,對挑選出的「精品」則進行細緻打磨加工,將其配座、命名後穩坐魚台,靜候不明就裡者。某地石展中的這一件「精品」,就是這樣以數千元的身價易主後端坐於玻璃罩內。
另外,我們在市場上經常看到磨製的天峨石罈罈罐罐,大的猶如真壇,小的掌心可立,製作者如有一定的美學基礎,選料精良,造型比例準確,噴砂適度,那整個壇罐線條流暢,通體花斑突現,凹凸分明,於粗獷中透出秀柔,若能言明,倒是不錯的工藝品。
真假辨別:看形、看圖、看質
分辨天峨石的真偽,一看形,二看圖,三看質。
形:天峨石為水沖卵石,質地較軟,外形基本為渾圓、扁圓、橢圓形,極難形成似人物、鳥、獸、魚蟲、壇、罐等外形,而人工磨製的各種圓,外形非常規範,缺乏自然圓形中的一些不規則的細微變化,沒有自然感,人工所造與自然天成在視覺感受上自然有差異,那些超越水沖礫石狀而出現的瓜果、人物、鳥獸、壇罐及穿孔通洞者等等,必是人工製品無疑。
圖:人工磨製的圖案,尤其是人物形象,必呈剪紙輪廓狀凸出石面。至於那些凸出的條紋,雖屬天然石體內的夾雜,但均通過噴砂手段加強了它的凸起程度。
質:磨製成形的天峨石,石質顏色十分新鮮亮麗,清清爽爽,乾乾淨淨,決沒有「死面」(即水沖刷不到的石面),而沒有「死面」的天峨石,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絕跡,如今的大批量面市,自然是人工磨製。
識別真偽的基礎是瞭解該石種產出的地域特點,形成的客觀條件等。有些磨製而成的低首打坐、雙手胸前合十的佛像天峨石,手法拙劣,也有店主當真品售賣,居然又有石商購去轉手,令人啞然失笑。缺乏起碼的常識,自然就容易犯低劣的錯誤。
雪浪石

雪浪石,產於河北省定州市、曲陽縣等地。該石質地堅潤,黑地白脈,紋理清晰。底色為黑、灰黑色,原石裸露的部分常呈黃褐色,白色的紋絡如雪花勻撒於石上,清晰而不張揚,有些石上則有著明快的白色花紋,形似溪水瀑泉、浪湧雪沫,亦如幅若隱若現的山水畫卷。雪浪石儲量較豐富,體量大者幾噸、幾十噸,可作園林景觀石,小者幾公斤,可供賞玩。"雪浪"之名源於宋代大文豪蘇東坡。
宋代名石"雪浪石":高76釐米,寬80釐米,底圍196釐米,現置於定州市"雪浪亭"中,全石晶瑩黑亮,黑中顯縷縷白浪,彷彿浪湧雪沫,頗具動感。宋·杜綰《云林石譜》雪浪石:「中山府(今河北定州)土中出石,色灰黑,燥而無聲,混然成質,其紋多白脈籠絡,如披麻旋繞委曲之勢。東坡頃帥中山,置一石於燕處,曰之為雪浪石。」
曲陽雪浪石
曲陽雪浪石,產於河北曲陽西部山區河谷中。該石是質地堅潤的花崗岩,屬水沖石,表面大都有相對平整,紋理線條流暢,石上黑白相間的色彩花紋顯得肅穆古樸,凝重深沉,黑者若大地如懸崖峭壁,白者類雪花似雪練飛瀑。體型多在1至5米左右,重量從幾噸到幾十噸不等,也有1米以下的鵝卵石狀者,重量在1噸左右。曲陽雪浪石有一個以上的觀賞面,較好的從任何角度均可觀賞,特適宜點綴各種園林綠地。曲陽雪浪石為千萬年來洪水溪流攜帶卵石流沙不斷沖刷而形成,石面平滑,具有奇特的色彩和花紋,其儲量非常有限。
紫金石與紫金硯


《中國美術辭典》介紹壽縣紫金硯:「紫金硯產於安徽壽春(今壽縣)紫金山,亦稱壽春石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借得米芾所藏紫金硯,囑其子入棺隨葬。」與這條記載相對應,在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傳世書法作品《紫金帖》中有:「蘇子瞻攜吾紫金硯去,囑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斂。傳世之物,豈可與清淨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的記述,另米芾的《寶晉英光集》卷八也載有札記一則記述此事:「吾年老才得紫金石,與余家所收右軍硯無異,人間第一品也,端、歙皆其下。」蘇東坡與米芾均是大鑒賞家,由這兩則有據可考的記載中,可以看出蘇、米二人對紫金硯的喜愛程度。
為什麼蘇、米二人如此喜愛紫金硯?這可能要從文人愛石及紫金石硯的歷史及人文價值兩方面來作考察。
石頭,特別是奇石、怪石和石硯,古來就與我國文人雅士及藝術家結下了不解之緣。唐代大詩人王維「以怪石養蕙蘭,雅緻之極。」宋代大書畫家米芾「見奇石而拜,呼為'石兄』」,清代曹雪芹以「頑石」自喻,徐霞客更是在生命的最後一息「置頑石於榻前,摩娑相對。」這塊石頭是他踏遍千山萬水途中覓得的心愛之物,竟握石而終!文人愛石,愛到如痴如醉的程度,這是中國文人特有的一種文化情結,不是一般人所能領會和理解的。
產於壽州八公山的紫金石,「紋理細密,溫潤細膩如玉,撫之如童膚,色彩凝重古雅,文理華美多變」,是上乘的制硯石料。八公山又稱「紫金山」,這裡是漢淮南王劉安邀八公煉丹修道,著《淮南子》的勝地,被蘇東坡譽為「淮上第一名山」。關於八公山的傳說實在太多太多,象「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投鞭斷流」、「圍棋賭墅」,……等典故均出自八公山。《水經註疏》、《夢溪筆談》、《壽州志·藝文志》均有大量關於八公山的神奇記載。南北朝大詩人吳均稱讚八公山「峻極之山,蓄聖表仙」,吳均、謝眺、李白、蘇軾、歐陽修、王安石……鼎鼎大家,接踵而至,攀山越澗,尋勝探幽,樂而忘返。「壽陽信天險,天險橫荊關。苻堅百萬眾,遙阻八公山。不假築長城,大賢在其間。」(李白);「風獵紅旗入壽春,滿城歌舞向朱輪。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騎城中白面人。」(劉禹錫);「紫金山下水長流,嘗記當年此共游。今夜東風吹客夢,清淮明月照孤舟。」(歐陽修);「楚山重迭矗淮氵 賁 ,堪與王維立畫勳。 」(王安石)「長淮忽迷天遠近,青山久與船低昂。」(蘇軾)……,歷代名人題詠八公山的詩詞不勝枚舉。此山如此令人嚮往,此山之中的精華之石──紫金石,又怎能不讓文人學士寶愛萬分。紫金石硯在漢、唐時期就已馳名,據北宋宰相杜衍之孫杜綰所著《云林石譜》記載:「壽春府壽春縣,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為硯,甚為發墨,叩之有聲,余家舊有風字樣硯,特輕薄,皆遠古物也。」可見紫金硯歷史悠久,名載石譜,乃硯中極品。其妙品佳制受到蘇東坡、米芾的寶愛,實在不足為奇。
品鑑石硯,一般從五個方面進行評判,即「質、工、品、銘、飾」,後四個方面主要靠人工,只有「質」即硯石的質地和天然紋理靠的是天然品質,非人工所能改變。因此,「質」是決定硯石品相高低的決定性因素,譬如同樣是製作家具,用雜木所制家具是不能與用紅木所制家具相提並論、同日而語的。紫金硯的可貴之處在於,紫金石產於仙山勝地,具有「質堅、澤潤、發墨」三美丰韻天成的美質,並且在已發現的紫金石中有紅、黃、紫、青、赭、黑色,可分為紫金、魚子紅、月白、黃金帶、紫花帶、花斑、蟹殼青、金黃、碧玉、墨玉、黑子等十一種之多。一般硯石可供觀賞的天然紋理極少,端石、歙石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也只有七、八個品種。紫金石質地細密,紋理繁多,色彩豐富,更重要的是紫金石的質地、光澤具有溫潤細密的特徵,能讓人一見之下,愛不釋手。米芾稱其為「人間第一品,端、歙皆其下」,信非虛語也。
清代大書畫家鄭板橋《題丁有煜硯銘》稱讚紫金硯:「南唐寶石,為我良田,縝密以粟,清潤而堅,麋丸起霧,麥光浮煙,萬言日試,倚馬待焉,降爾遐福,受祿於天,如山之壽,於萬斯年。」(壽縣古時屬南唐)可見紫金硯在古代一直享有盛譽。由於此地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頻年戰亂,使制硯業數度失傳,至清幾乎絕跡。近年來,壽縣紫金硯的開發工作開始加快。經過多年努力,紫金硯的開發工作已經取得重大進展。2004年4月,壽縣紫金石藝研究所雕刻的《飲中八仙》紫金硯榮獲「安徽省首屆民間工藝品博覽會金獎」,它預示著壽縣紫金硯重現魅力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壽縣紫金硯將會博得越來越多書畫家、專家學者和收藏家的青睞和喜愛,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文房珍品。
螢石

螢石(Fluorite)
英文名稱: fluorite 。
礦物(岩石)名稱:螢石。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 CaF2 。
結晶狀態:晶質體晶系:等軸晶系。
晶體習性:常呈立方體、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及聚形,也可呈條帶狀緻密塊狀集合體。
常見顏色:綠、藍、棕、黃、粉、紫、無色等。
光 澤:玻璃光澤至亞玻璃光澤。
解 理:四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4 。
密 度: 3.18( +0.07 ,-0.18)g/cm 3 。
光性特徵:均質體。
多 色 性:無。
折 射 率: 1.434( ± 0.001) 。
雙折射率:無。
紫外螢光:隨不同品種而異,一般具很強螢光,可具磷光。
吸收光譜:不特徵,變化大,一般強吸收。
放大檢查:色帶,兩相或三相包體,可見解理呈三角形發育。
特殊光學效應:變色效應。
優化處理:
熱 處 理:常將黑色、深藍色熱處理藍色,穩定,避免 300 ℃以上的受熱,不易檢測。
充填處理:用塑料或樹脂充填表面裂隙,以保證加工時不裂開。
輻照處理:無色的螢石輻照成紫色,但見光很快褪色,很不穩定。
或稱氟石,是一種天然的化石,螢石和光學玻璃相比,螢石有低折射率,低色散等優點,但在實際的運用上因為有其困難度跟經濟因素存在,所以不可能使用。然而在光學上所使用的所謂光學玻璃都是以二氧化硅(Silica)為主要原料並且加入氧他鋇(Barium)或鑭(Lanthanum)之類的添加物,於鎔爐中以高於1300度的高溫溶解後,再以極慢的降溫方式使其由液體凝固為固體。
古代印度人發現,有個小山崗上的眼鏡蛇特別多,它們老是在一塊大石頭周圍轉悠。其一的自然現象引起人們探索奧秘的興趣。原來,每當夜幕降臨,這裡的大石頭會閃爍微藍色的亮光,許多具有趨光性的昆蟲便紛紛到亮石頭上空飛舞,青蛙跳出來競相捕食昆蟲,躲在不遠處的眼鏡蛇也紛紛趕來捕食青蛙。於是,人們把這種石頭叫作「蛇眼石」。後來才知道蛇眼石就是螢石。螢石的成分是氟化鈣,又稱氟石、砩石、螢石等,因含各種稀有元素而常呈紫紅、翠綠、淺藍色,無色透明的螢石稀少而珍貴。晶形有立方體、八面體或菱形十二面體。如果把螢石放到紫外線螢光燈下照一照,它會發出美麗的螢光。螢石及其加工品的用途已涉足30多個工業部門。煉鋼鐵加入螢石,能提高熔液的流動性,除去有害雜質硫和磷。世界螢石產量的一半用以製造氫氟酸,進而發展製造冰晶石,用於煉鋁工業等。電冰箱裡的冷卻劑(氟利昂)要用螢石;1986年,我國第一代人造血液也要用螢石。近年,科學家正在研製氟化物玻璃,有可能製成新型光導纖維通訊材料,能傳過2萬公里寬的太平洋而不設重發站。世界螢石總儲量約10億噸,中國佔世界儲量的35%.據考古發掘得知,七千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人,已選用螢石作裝飾品。河姆渡之南確有螢石礦存在。
海卵石

海卵石是煙台頗具觀賞價值的海石之一,產於煙台市芝罘區廣闊海岸。芝罘區南聯陸北臨海,海岸蜿蜒曲折,岬灣相間,崖壁由含二氧化硅的燧石、石英岩、角閃片麻岩和亞粘少岩互層而立。風襲浪擊和地殼變動,崖壁岩石堆於海岸,各種石料經累年海濤回湧,激流騰旋,沙石磨礪,形成大小不等、光潔純淨的卵石。卵石在芝罘島、崆峒島的陰坡峽灣、金溝寨東海邊多有分佈。
芝罘海卵石因構石岩性不同,大致分兩種:
燧石卵。燧石質地堅而脆,堅則碰撞冒火花,耐磨耐蝕;脆則輕擊易形成裂紋,重擊易碎。主色呈白,綴色呈紅、呈黃。綴色或內凝石內,或淺浮石表(亦稱夾層色);形狀圓者少,不規則者多。石體呈凹呈凸呈溝呈痕,凹凸溝痕與石色恰當配合,形成圖案物象。
角閃片麻岩與石英岩互溶的卵石。角閃片麻岩微成層狀結構,但不裂成薄片,結岩顆粒較粗,質地粗獷,十分堅硬。石呈暗青或黝黑,類似泰山石;片麻岩體上的石英岩,結構細潤,表面光潔,呈白或微黃,以線、條、帶、塊狀,或嵌入片麻岩中,或溶貼在片麻岩之表,故暗青與白黃相間,粗獷與細潤並顯,對比強烈,成象巧秀悅人:或山水,或人物,或植物,或鳥獸,各得共妙。此卵石遍佈芝罘海岸,芝罘島尤豐。
京密石

京密石,產於北京市近郊山區密雲縣乾涸的古河道內。該石是由岩塊經流水剝蝕和沖磨而形成的卵石,棱角園渾,外形千姿百態,造型奇特、色彩美麗,石表風化輕微,石漿石皮較好,稍光滑,自然顏色和畫面較清晰,石紋理粗獷豪放,呈現出山水風光、動物植物等圖案。
京密石與金海石的形成年代、地質結構和礦物成分大致相似,但硬度略高於金海石,京密石的成分多為鈣質石炭岩、方解石、鈣鎂質白雲岩的碳酸鹽及石英岩、硅質岩。其中硅質岩者堅硬細膩、光潔滑潤。而單色卵石的成分多為以二氧化硅為主的硅質或硅酸鹽,其質地尤為細密、堅硬。石中筋紋主要以方解石脈、石英脈、鐵質脈等構成。並有部分瑪瑙質卵石。
京密石有圖紋也有單色、有平紋也有凸紋。其顏色主要由所含的致色元素和帶色礦物種類的狀態及含量決定。圖紋卵石多為風化過程中的次生染色,石體五顏六色,主要致色因素是亞鐵和高鐵離子,構成平紋卵石的褐色、棕黃色、暗紅色風化紋暈,凸紋卵石之凸紋亦是亞鐵及部分高鐵離子的風化染色所致。單色卵石則多為原生色,以景觀和象形為主,顏色有紅、黃、蘭、綠、紫、白、黑等,色澤深淺不一,也有黃、黑相間的染色膜或色暈等。
京密石蘊存於古河道十餘米深的沙層中,近年采沙者取沙後,大量的卵石沿附近河道堆積長約十幾公里,為京密石的採集地。
燕山石

燕山石,產於北京市房山區燕山。該石主要是指產於燕山的灰岩、白雲質灰岩類奇石,如雲紋石、虎皮石、燕石卵等,其中以云紋石、虎皮石更具特色,亦較為常見。
云紋石,也稱折帶石,呈灰黃色或灰白色,石肌頗多皺摺,脈絡紋理凹凸參差,如行云流水,或成云層,或成壁畫,色調逼真,造型古樸凝重,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尤其適宜作盆景。云紋石的原岩為灰岩或白雲質灰岩,且分層性較好,在地質構造變動過程中,表面薄層岩石受擠壓而褶皺變形,呈現云層緞錦狀的效果,故也稱云錦石。云紋石石源較少,在河北省淶水縣一帶也有分佈。
虎皮石,京郊房山、門頭溝和昌平等地均有分佈,呈灰黃、灰藍、黃藍相間等色,貌似虎皮,故名。石體多棱角,形狀變幻豐富,常形成突兀險峻的峰巒景觀或逼真生動的鳥獸形象等,頗具觀賞性。虎皮石的原岩為白雲質灰岩,質地堅硬,常有方解石脈和燧石條帶充填,經流水的長期沖刷浸蝕,發生差異風化,使其形成尖利脆薄的棱角和千姿百態的造型。
燕山地質結構異常複雜,具備典型喀斯特鐘乳岩地層,更有石灰岩層和石英岩、千頁岩、板岩、海蝕岩、沉積岩等,賞石資源非常豐富。燕山所產的石種甚多,有幾十類,包括瓦井石、黃蠟石、上萬石、霧云石等,也有的將其統稱為燕山石。各類賞石多見有灰青、褐色、褚紅夾青、純白、青灰夾黃等,紋理逼真,富有變化,質感古樸,光澤凝重,其形態極為豐富,以象形狀物者較為多見。
4、房山太湖石
房山太湖石,也稱北太湖石,產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地區。該石為石灰岩,形狀大體和南方太湖石相似,具有太湖石的渦、溝、環、洞的變化。容重比南方太湖石大,扣之無共鳴聲,多密集的小孔穴而少有大洞,體態麟峋透露,質地堅硬,一般用作修築疊石假山。
北京房山區蘊藏著豐富的太湖石,大部分埋在土層裡,因紅色山土的作用,新開採的多呈土紅色、橘紅色、土黃色,日久後表面帶些灰黑色。質地不如南方太湖石脆,有一定韌性。外觀比較沉實,渾厚雄壯,和南方太湖石外觀的輕巧、清秀、玲瓏有明顯區別。
千姿百態的北太湖石

太湖石,因最早發現於江蘇、新江之間的太湖地區而得名,後探明,凡具有岩溶地貌的地方均有此類奇石,於是,人們以長江為界,稱江南的為「南太湖石」稱江北的為「北太湖石」。自然,平邑縣所產的此石當為北太湖石。
太湖石的主要礦物成分為碳酸鈣,它是由寒武紀和奧陶紀的石灰岩久經波浪衝擊、雨水溶蝕而形成的,石體半裸露於地表或埋於地下。石質堅硬,多為青灰色,亦有白、青、灰白、黑青色的。它集「瘦、透、漏、皺、丑」於一體,玲瓏剔透,象形狀物,神形兼備,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大、中型者,可搞假山或單置於園林觀賞,故又稱假山石、園林石。小型者,可供案頭擺設,或具象,或抽象,令人遐思無窮。
平邑縣熔岩地鏡廣泛,城關、溫水、銅石、地方、流峪等鄉鎮均盛產北太湖石,以龐家村、公利莊、干行莊、瑤草村、利溝、利淵、博平等村莊所產的最佳。近幾年來,地方鎮、銅石鎮境內的此石,被費縣石商開採很多,遠銷國內外。縣內經營者,亦逐步增多。
絢麗多彩的尼山石

尼山石,也叫天景石,因最三產於曲阜尼山而得名。尼山,古代叫丘山,是孔老夫子的誕生地,後因孔子名丘,為避其名諱而改稱尼山。尼山餘脈延伸於鄒城、泗水、平邑、費縣等地,屬低山丘陵,形似翻扣的大鍋,地質學界稱之為「尼山穹窿」。尼山的母質岩為寒武紀和奧陶紀石灰岩,而尼山石多夾於石灰岩中,極難開採。
尼山石屬於沉積岩中略經變質的微細結構泥灰岩,質地細綿,硬度3、4度。因受氧化鐵、錳等物質的浸染,經過研磨後可呈現絢麗多彩的畫面,富有觀賞價值。平邑縣境內的尼止舌主要產於吳家莊、茄山頭一帶,質地細膩,花紋清晰,沒有炸紋,易加工,耐研磨,與曲阜硯台溝的石質相同,除觀賞外,亦可製作硯台。最早發現和採集者是縣奇石協會成員陳樹毅。
清秀可愛的竹葉石

竹葉石在平邑全縣沉積岩低山丘陵區廣泛分佈,以長山、金牛山、橋頂山、大白山藏量最豐,大都裸露,極易覓尋,是個歷史傳統觀賞石種。
竹葉石的學名叫竹葉狀灰岩,俗呼五花石、魚子石。竹葉石生或於距今5億年的寒武紀,當時淺海沉積的尚未完全結構的碳酸鹽灰泥;在海浪和風暴的作用下,被攪動成竹葉狀礫屑,此後又被浪潮帶到較深的水區進一步沉澱,在細晶方解石的膠結下。最終形成竹葉石。
縣境內所產竹葉石品種繁多,有紅、紫、青.白諸色,花紋清秀,相間分明,吉奉蜞雅,素氣大方,深受愛石者青睞。多數呈大小不等的條塊狀,只需用稀鹽酸浸洗即可獲得理想的效果。據說,明清代,當地民間許多人用其磨成健身球,俗稱轉手石,迄今保存者甚多。亦可鐫刻花瓶、筆筒等。由於儲量多,易覓尋,開發前景很好。陳樹毅《高風亮節》、侯殿強《清秀》、徐瑞玉《天生一個仙人澗》等,均獲國際奇石大展金獎。高崇鑫《新篁灑金》、《古瓶春秋》,徐斌《秀竹風韻》,侯殿強《紫竹和風》,被孟慶頤先生編入《賞石寶典》畫冊。
色彩明快的紅花石

紅花石產於平邑縣東部的龍頂山、大筍山和東南部的箕子山一帶。1994年,縣奇石協會成員高崇鑫、王開富、王開余最早發現。
紅花石為富鐵的泥灰岩,一般厚度小於35釐米,多呈中小塊片狀裸露於地表,有的與青石灰岩連結為一體,覆於其上或夾於其中,硬度3度,石質細密,潤滑膩手,厚薄不均,不具穿洞現象。
紅花石屬於紋理石,色彩與花紋均具觀賞價值,大都紋理清晰,圖案豔麗,多以黃色為基調,呈現紅紋圖案,有的則相反,即底黃者則紋紅,底紅者則紋黃,導致紅色紋理輕重,緣於石中的三價鐵離子部分轉化為二價鐵離子。紅花石一般由方解石細脈侵入,或有構造裂隙,形成精巧的畫面,有的如梅枝,繁花點點,寒香絲絲;有的似修竹,輕風搖曳,倩影婆娑;有的像形狀物,維妙維肖,令人咂舌。
紅花石與專州的紅絲石近似,易被誤為紅絲石:除供觀賞外,尚可加工文房四寶,如硯台、鎮紙等。
紅花石不耐氧化,可拋光,上清漆,忌塗油、打蠟。此石收藏最多者是王開富、王開余兄弟二人,均有數千塊,收入頗豐。高崇鑫《疏影橫斜》、李常森《竹韻》、魏殿玉《繁花似錦》、王開余《寒香圖》,部是精品,在國際奇石大展中均獲金銀獎。
稀奇珍貴的金錢石

金錢石產於山東省平邑縣云頭山一帶,是1998年春國內首次發現的觀賞石種。硅質岩,硬度7—8。主要成分為石英石、角閃石、長石。因成礦熱液高轉,冷卻後形成套杯狀的紋理,藍白相間,自然明快,古樸凝重。因其花紋狀為古幣,故名金錢石。成狹條狀分佈,深埋於地下,量少難采,極為珍貴,深受國內外賞石名家的青睞。該石石質堅硬,通體佈滿古幣狀的彩紋,圖案清晰,色綵線條明快,樸實凝重,典雅別緻。此石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發現的新石種,因石上呈似古幣狀紋理而得名。
金錢石亦分白金錢石和黃金錢石。白金錢石的主要礦物成分是二氧化硅,含有少量的角閃石、長石、云母石等,硬度7~8度,石中有套環狀的花紋,藍、綠、白、黃諸色相間,自然明快,古樸典雅。黃金錢石俗稱牛眼石,其石質為硫鐵礦石和滑石的混合物,硬度6度,石中花紋由赭黃色的硫鐵礦和淡綠色的滑石相雜形成,新奇和諧、形態獨特。金錢石礦點有的呈狹帶狀深埋於地下,有的裸露於地表,藏量較少。其中以色澤多樣,花斑圖層豐富、規則有序者為佳。
珍珠石

珍珠石出自山東省南部杏花山。書聖王羲之故里。此石約形成於5億年前的海底,屬濱海陳積岩。因表面分佈大小不等、規則不一的顆粒狀綠珠,酷似珍珠而得名。綠珠突起,生於石表,紋理卻滲入石腹。其石質堅且溫潤,以墨綠為主色調,因而更顯穩重素雅,古樸而深遂。該石造型奇特、變化萬千,為人、為物、為景,無奇不有,千姿百態,自然多變。以山景石常見,濃縮祖國名山大川、溝壑丘巒於石上;或清秀鐫麗,或巍峨高聳,或嶙峋怪異,或磅礴恢弘,一石多景,主次分明:其勢勁而蒼美,意境悠遠,引人人勝,撥人心弦。讓人日觀日新,久覽而無厭,可謂「咫尺之石蘊乾坤」。
長島藏石名家張世廉老先生品石後贈詩一首:層層山峰影壁溜,煙嵐水色石上收;但能悟得其中趣,勝似尋山萬里游。珍珠石以獨有的生命力、感染力和親和力深得奇石收藏家和廣大石友的倍愛。
靈壁石

「靈壁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這是宋代詩人方岩對靈壁石發出的由衷讚嘆。靈壁石,又稱磬石,產於安徽省靈壁縣磬石山北麓平疇間。靈壁石開發極早,早在《尚書·禹貢》中,就有徐州上貢「泗濱浮磬」的記錄。靈壁石為世人矚目,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靈壁石不僅開發早,而且盛名久負,在供石家族中歷來佔據顯赫的地位。《云林石譜》匯載石品一百一十六種,靈壁石被放在首位介紹;明人文震亨撰寫《長物誌》,稱「石以靈壁為上,英石次之」。自古以來,有名的藏石家也無不藏有靈壁珍品,其中叫得出名的就有蘇軾的「小蓬萊」、范成大的「小峨眉」、趙孟黻的「五老峰」,等等。
靈壁石的造型
靈壁石有大有小,天然成型。大者比較難覓,高廣達數仗,如「卿云萬態奇峰」,宜置於園林庭院,立石為山;中者可作小丘蹬道、河溪步石、池塘坡岸綴石、草坪散石點綴;小者最多,主要作為齋室廳館的清供,亦可裝點盆景。靈壁石線條柔和,石表清潤秀奇,坳坎變化,千姿萬態,妙趣疊出。
靈壁石的石膚
靈壁石的肌膚往往潺岩嶙峋、溝壑縱橫,粗獷雄渾、氣韻蒼古,似乎歷盡滄桑,給觀賞者一種凝重感。有的靈壁石肌膚圓潤細膩,滑如凝脂,入手使人暢心怡懷,把玩摩挲,火氣消盡,愈久愈佳,溫潤爾雅,韻味十足。
靈壁石的色澤
靈壁石石色以黑、褐黃、灰為主,也有白色、暗紅、五彩諸色。一般以黝黑如漆者為佳,但也有的白靈壁、五彩靈壁更為奪人眼目。
靈壁石的硬度
靈壁石的硬度在6-7度之間,最符合供石的條件。
靈壁石的聲音
靈壁石的音質堪稱獨步,無論是用小棒輕擊,還是僅用手指微扣,都可以發出優美聲音,且餘韻悠長,所以靈壁石之音有「玉振金聲」之美稱。
靈壁古石,尤其是其中的名石,稱得上舉世之寶,然滄海桑田,歷遭百劫,現存世者寥寥。其中著名的有「青蓮朵」等名石。
昆石

崑山石又稱昆石,因產於崑山市的玉峰山而得名。崑山石小巧玲瓏,是室內裝飾或造園的好原料,其色白多竅'峰巒嵌空,玲瓏秀美,故又稱為玲瓏石。
崑山石的岩性主要是白云岩(碳酸鈣和碳酸鎂),是距今5億年前的寒武紀海相環境的產物。在一塊崑山石上時常可以看到後期硅質溶液沿白雲岩裂隙、空洞貫入形成的水晶晶簇,似雪花點綴,晶瑩可愛,瑰麗奇異,大大提高了崑山石的觀賞價值。
崑山石以雪白晶瑩、竅孔遍體、玲瓏剔透為主要審美特徵,有「雞骨」、「胡桃」等十幾個品種,其中以「雞骨」石最為名貴。雞骨石由薄如雞骨的石片縱橫交錯組成,給人以堅韌剛勁的感覺;胡桃石石表皺紋遍佈,塊狀突兀,晶瑩可愛。
崑山石的開採歷史悠久,宋代《云林石譜》中已有介紹。首先將山洞中的白雲岩毛坯採下後,先在太陽光下曝曬五、六天,使其粘附在外表的紅泥發硬剝落,再用鹼水反覆沖刷,並仔細剔除石孔內的泥屑石粒;然後,用一定濃度的草酸洗去石上的黃漬,並曬乾。這樣,在陽光照耀下,崑山石便成為潔白如雪、晶瑩似玉的觀賞精品了。
層巒疊嶂的英石

「奇峰乍駢羅,森然瘦而雅」,這是明人江桓在獲得三峰英石之後發出的讚嘆。英石亦為四大名石之一,因產於廣東省英德縣英德山一帶而得名。它開發比較早,在北宋人趙希鵠的《洞天青祿》、杜綰的《云林石譜》中即有著錄。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也寫道:「英州石山,自城中入鐘山,涉錦溪,至靈泉,乃出石處,有數家專以取石為生。其佳者質溫潤蒼翠,叩之聲如金玉,然匠者頗秘之。常時官司所得,色枯槁聲如擊朽木,皆下材也。」
英石與靈壁石同屬沉積岩中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方解石,但硬度不及靈壁。英石分為水石、旱石兩種,水石從倒生於溪河之中的(山兩兔)岩穴壁上用鋸取之,旱石從石上鑿取。一般為中小形塊,但多具峰巒壁立、層巒疊嶂、紋皺奇崛之態,古人有「英石無坡」之說。英石色澤有淡青、灰黑、淺綠、黝黑、白色等數種,以黑者為貴。由於當地岩溶地貌發育較好,雨水充沛,山石極易被溶蝕風化,故石表多深密褶皺有蔗渣、巢狀、大皺、小皺等狀。英石頗具「皺、瘦、漏、透」之狀,多峰巒,且有嵌空石眼,玲瓏宛轉,精巧多姿。英石質堅而脆,扣之有共鳴者為佳。
據《清稗類鈔》載,清乾隆時德清徐某曾去考察當時英石開採情況。他登上城南門,只見大山如屏障四遮,小山若峰刃矗立,山中皆可覓得英石。石工們入山擇其形勢適用者鑿取,大者充園囿中假山之用,小者充作清供,或盆景假山、硯山。亦有將不適用的大石切剖為幾段的。城中有數家肆專營英石生意。徐某在當地目驗了很多英石,勤儉中最廳者有三峰:一為鹽商吳某所藏,高一尺五六,廣三尺餘,千峰萬嶂,長亙連綿,底部才有一斜坡,似山腳臨水,宛然衡岳排空,汀江水繞,石壁上鐫有「南嶽真形」四個豆大八分書,十分蒼老工致。一為兩淮鹽運使趙之璧之石峰,高有三尺,上巨下削,石根有三足,恰好嵌入紫檀座,絕似奇峰插天,峰側鐫有篆書「一柱擎天」。另一為梧州太守永常之硯山,亦是峰巒挺拔,岩洞幽深。
英石由於鑿、鋸而得,正反而區別較明顯,正面凹凸多變,嶙峋崎嶇,背面往往平坦無變化,若是選取得當,正反皆有可觀,則愈益可貴,徐某經眼的三方英石因無正反之別,故被他評為上品。
流傳至今的英石品有「皺云石」。此石嵌空飛動,形如雲立,高八盡有余,狹腰處僅尺餘,黝黑如鐵,搖曳空靈。清初藏於循州節署,為總兵吳六奇所有,適其恩師查繼佐來作客,見到此石,便摩挲把玩,留連不去,並題名「皺云」。後查繼佐回到老家浙江海寧,只見此石已屹立於屋後百可園中了。原來吳六奇見查甚愛此石,命部下不遠數千里晝夜兼程,運至海寧。查逝世後,皺云石曾輾轉流至海鹽顧氏、海寧馬汶手中,後馬汶之甥蔡小硯將其移置石門溪鎮之福嚴禪寺,此石現存杭州苗圃掇景園中。
鐘乳石

鐘乳石生成於溶洞中,當含有碳酸鈣的水從洞頂往下滴時,因水分蒸發和二氧化碳的逸出,使水中的碳酸鈣淀積下來,並自上而下增長而成,其狀如鐘乳,如與地上石筍相接,就形成石柱。鐘乳石分佈在有岩溶地貌的地方。在我國,主要分佈於岩溶地貌發育較完全的廣西、廣東、浙江一帶。
鐘乳石由於形成於條件特殊的溶洞中,恆溫恆濕,沒有經歷過日曬風化,所以形體都保存得較為完好精巧,表面呈葡萄、核桃殼、靈芝、浪花等形狀,造型亦千姿百態。鐘乳石顏色有白、棕黃、淺黃、青、琥珀色等。有的鐘乳石表面泛有晶簇閃光,以雪白晶瑩者為佳,現已被珍視為「結晶石",為人所寶重。
鐘乳石體量差別極大,小者盈寸,大者逾丈, 以中小體量者作供石最為適宜。如取下鐘乳石,必得鋸斷其頂部或底部,故其斷面是平整的。現在,由於很多人將溶洞中的鐘乳石移作他用,造成了對地貌及自然景觀的破壞,所以,政府部門已禁止對鐘乳石的採伐。
岱黃石

岱黃石產於山東省濟南市南部及東南部山區,是新發現的石種,因產石地點處於泰岱山脈和黃河之間的山區,其色彩金黃色與黑灰色相融,雄渾柔潤,畫面神采動人,造型千變萬化,有著濃厚的地方特色,體現了泰岱文化和黃河文化的內涵。岱黃石產於山坡土層中,也有的裸露表層,系億萬年地殼變遷,自然風化而成,石灰岩質地,距今有5億年的歷史,在採石地發現了三葉蟲化石和大量沉積的瓜子石。岱黃石結構細膩,硬度為5,色彩以金黃色和灰黑色相融為主,亦有完全金黃色、黑灰色、淡紅色等,蠟質感強。
山東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給岱黃石注入了無窮的魅力和生機。岱黃石表現的景物,氣勢宏大,雄中蘊秀。岱黃石配以典雅的幾座,陳設居室廳堂,別具風韻。
石筍石

石筍石產於浙江省常山縣硯瓦山地區,又稱松皮石、魚鱗石、蛇皮石、白果峰等。屬觀賞石中硬石類,大多呈條柱狀,如竹筍,故名。
石筍石色澤有青灰、豆青、淡紫等,有長短、寬窄之分。有的尖銳,有的扁側,有的三兩面紋理如刷絲、隱起石面。石中均含有一種灰白色的礫石,一顆顆大如白果(即銀杏果)。此礫石有的風化,有的未風化,形成一個個孔穴的叫風岩。石筍石以高大丈餘、闊盈尺者為貴,尤以青皮白果為最佳。
石筍石是造園的重要石種,高大者最宜佈置庭園,也宜置於樹木、竹林之側或矮樹花叢中,或水榭、沼池之旁,尤以置於建築、粉牆形成的小空間最宜,配置中皆以修長矗立者為主體,形成大小各異、高低顧盼、錯落有致的格局。小者可順其紋理,略施斧鑿,作為盆景製作材料,所制山峰和叢山,勢峭峻秀,別具一格。
戈壁石

戈壁石,又稱風棱石、風礪石、風成石、風雕石、大漠奇石,主要產於內蒙古阿拉善地區騰格里、巴丹吉林、烏蘭布和三大沙漠中的戈壁灘及灘間山坳裡。經過長期的地質變遷和日曬風蝕等自然作用,戈壁石質地堅硬細密、表面光滑圓潤。外形千奇百怪,飛禽走獸、人物景觀,應有盡有。色澤絢麗多彩,有雪白、鮮紅、翠綠、金黃、黝黑等,偶有一顆石上分佈兩種以上的色彩。戈壁石絕大部分質地屬於由二氧化硅組成的碧玉、瑪瑙、硅化木、蛋白石、水晶、脈石英等,硬度達到6.5~7度,結構緻密,是極佳的觀賞石種。經過一二十年的開採,目前地表上具有觀賞價值的石頭已廖廖無幾。採石者開始掘地找石,其品質與地表經過風沙打磨過的風礪石相比,也遜色很多。
戈壁石因產地在戈壁灘而得名,俗成叫法有:瑪瑙石、碧玉石、黃玉髓、硅化木、沙漠漆等。
瑪瑙石,是火山晚期熱液充填早期洞穴後生成的礦物,主要由二氧化硅組成,質地細膩、堅硬、莫氏硬度6.5~7度左右。色彩極為豐富,呈灰、紅、紫、黑、白等色,但常以一色為主,間含其他顏色。經風沙凌礪,石面光潤,有鮮明的通透感。造型多變,人物、動物、景觀等在戈壁瑪瑙中都很常見,一般形體小巧,為5釐米到30釐米。其中數葡萄瑪瑙為珍貴,一般都是片塊狀很少象形狀物的,顏色由洋紅至深紫等。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戈壁中的瑪瑙上有的共生著鮮紅的碧玉,或在乳白色的瑪瑙上生著黑色的碧玉球,或在紅色碧玉上共生著藍色的瑪瑙塊。
碧玉石,整個戈壁地區均有產出,是由含鐵及其它雜質的二氧化硅物質充填於火山氣孔中,經風化、剝離而成的色彩斑斕的岩石。有紅、綠、黑、棕各種顏色,綠碧玉、紅碧玉較為常見,其他顏色少見。碧玉石質堅硬,莫氏硬度6~7度,石膚光滑,通常線條簡單,多呈版塊狀,外形變化不大,形意具佳的少見。其中七彩碧玉為多色分佈在同一石中,豔麗奪目,極為珍罕。銀根以北浩木格爾一帶產出的綠碧玉中有帶放射狀的白色圖案,形如怒放的菊花。采於蘇宏圖附近山中的紅碧玉,多呈團塊狀,形圓潤,滑膩堅實。
黃玉髓,產於阿拉善的筍泊爾以北的戈壁中,塊度一般20釐米至50釐米。石質硬度基本與碧玉相同,只是形狀遠比碧玉多於變化,以長柱扭曲凹凸多變者為佳,能體現瘦、皺、漏、透的賞石理論,形態古拙,尤其素老端莊的黃色讓人倍感凝重典雅。
硅化木,是喬木在地下經過漫長的替代質換而形成的化石,經風沙長期磨蝕拋光而極具觀賞價值。含鈣質的多呈黃色,含氧化鐵的呈暗紅色,含氧化錳的呈黑色。瑪瑙質、碧玉質的少見。戈壁硅化木的特點以精緻、細小為世界罕見。外表光滑,樹皮逼真,枝枒清楚,其分開的樹杈幾可亂真。但象形狀物更有價值。特別黑色硅化木,木紋清晰年輪易辯,質地黑黝發亮,造型奇特。產在阿拉善烏力吉以東的山坳裡,現已很難采到,額濟納旗以西的馬鬃山地區亦有少量出產。
沙漠漆,質地為玉髓或石髓。因為表面有一層附著色,或金黃,或棕紅,或赭黑,如同烤上了一層油漆,故名。在戈壁荒漠,礦化度很高的地下水上升蒸發後,常在石體表面殘留一層油漆似的棕紅色氧化鐵、黑色氧化錳等薄膜,這些礦物質也侵入岩石的節理裂隙間和石內一定深度,在石上形成似湖泊、山水、或像各種生物體形狀的圖案。經戈壁風沙研磨後,石表細膩,極具韻味。沙漠漆不僅有單色,還有多色、複色,其中以金黃為最佳。
戈壁石種類繁多,還有積骨石、千層石、蜂巢石等,也各具欣賞特色。
積骨石,多產於巴丹吉林沙漠東北邊緣的大部分戈壁地區。是一種呈放射狀硅質框架構造石。黃白色框架中的軟質礦物在長期的自然風化中被淘掉,剩下硬度較大的放射狀框架,形如盛開的花朵,所以也稱"風成菊化石",亦有因其瘦骨嶙峋、參差錯岈的形象而叫"雞骨石"。其框架有乳色瑪瑙質的,有帶紅筋硅質瓣片的,亦有黑色玉髓質的,此石以花形完整、整朵同聚、瑪瑙或玉髓質的更具觀賞價值。
千層石,產於烏拉山東北的戈壁中,是一種10億年前海相沉積的白雲岩,在其沉積層理中,常伴有微透明的乳白色或黑色硅質條帶。其石體破碎後,經長期風蝕將比較軟的青灰色白雲岩部分掏凹而留下堅硬的硅質條帶,其狀多呈層理參錯變化的類塔形山或似風帆的形態,亦有由白色細石脈縱向穿插而如飛流湍瀑的自然景觀石。此石一般塊度為10釐米至30釐米,也有大於70釐米以上的。
蜂巢石,產於蘇宏圖地區的戈壁灘上,是一種石體遍佈大小不等圓孔的玄武岩,呈紅、灰、黑、綠、赫等各種顏色,塊體10釐米至30釐米。此石除具備其它戈壁石的觀賞價值外,以其通體盡洞取勝,石上各洞相連者,似可通煙走水,極像蜂巢。
沙漠漆

所謂沙漠漆,就是戈壁基岩裸露的荒漠區,由於地下水上升,蒸發後常在石體表面殘留一層紅棕色氧化鐵和黑色氧化錳薄膜,像塗抹了一層油漆,故名沙漠漆。因戈壁地區非常乾旱,地下水中礦化度很高,除各種鹽類外,水溶液中也溶解高濃度的氧化鐵和氧化猛。由於含鹽量高,水分蒸發時被停留於地面上的礫石阻擋,在礫石底面形成許多露珠狀的水點。同時,荒漠中的石頭十分乾涸,拚命吸收,使這些礦物質不僅僅停留於石頭表面,也進入石內一定深度,形成各種美麗的畫面,似湖泊,如山水,以及像各種生物體形狀的圖案石。戈壁地區的各種礫石及原生岩石的節理裂隙表面,尤其是底面,常見有不同程度的沙漠漆化。礫石又被戈壁風暴掀動,經風沙研磨,使畫面更加細膩,韻味十足。
沙漠漆依據畫面分類,可劃分出山水畫(中國畫)、油畫、朦朧畫、生物圖形等。依據載體的岩石來分,有板岩、灰岩、花崗岩、火山岩、瑪瑙、碧玉、蛋白石等。沙漠漆的觀賞及收藏價值,以畫面美麗、造型生動者為佳;以石質而論,載體岩石越硬收藏價值越高。沙漠漆並不少見,但難得一見的是畫面奇特新穎。它與模樹石有類似之處,以做畫於硬質岩石上者為佳,如能被瑪瑙、蛋白石等透明礦物或岩石所包裹,則成絕品,價值倍增。沙漠漆的發現,宋代杜綰在《云林石譜》中有所記述。
柳州卵石

柳州卵石大致產於三江、運江一帶,其最顯著的特色就是色澤豐富,分紅、青、黃、白、紫、黑諸色,有的五色斑斕,有的則青紅交雜,黃白紛量,觀之令人目亂心迷。其中以純黑如漆者最為貴重,因卵石質堅而膩滑,純黑卵石泛著黑光,甚至能照出人影,這種黑卵石尤為海外人士所看重,譽之為「柳州黑」。
柳州卵石依照其石表起棱與否被分為「平紋卵石」與「凸紋卵石」兩類。這些卵石真正成圓形或橢圓形的並不多,大多呈不規則形狀,因此更增添其多彩多姿的魅力。而有些卵石則是象形的,或像熊貓,或似猴頭,還有像飛禽企鵝的,姿態顯得憨厚可愛,其造型若能似衲子羽流,莊重典雅者,則極貴重。
柳州卵石以彩卵石中的紅卵和紫卵最具特色,色彩清純,豔而不俗。質地堅而不脆,具有韌性和潤澤感。水洗度極高,大都沒有奇特的造型,卻富有頑、拙之美。其中的紅色彩卵堪稱—絕,為其他石種所少見。由紅色斑紋構成的畫面或狀形象物,或飄逸瀟灑,比起昌化雞血石來是不遑多讓,更堪把玩。
彩霞石

彩霞石,於八十年代初由搞「三線建設」的工人在郊縣遊玩時首次發現。現柳城縣等地有大量產出。彩霞石的成因,系呈巨大脈帶狀產生的張性斷裂破碎帶,在構造摩擦熱力和地下水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不同深淺的紅、橙、紫、白的方解石環帶狀沉澱,各色方解石包繞或充填於巨大的石灰岩類構造角礫之間,並膠結固為一體。石以紅白相間顏色為多見。其中色如松香狀的松香石,淡紫、淡綠色的螢石為稀奇、珍貴,但螢石有一定的放射性,收藏宜慎重。
彩霞石這一石種,主要是欣賞圖紋。除了一些天然的山石及水沖形成的賞石之外,市面上大多為人工切割成塊或成片後再磨製成的工藝品,分為四類:一是平行色帶切割再磨製者,常表現為動物圖像;其二是垂直色帶切割再磨平拋光者,常見風光山林圖像;其三為將構造角礫岩直接就碎塊的形磨光而成;其四為單色方解石磨製的各種人工造型。
古色古香武陵石

湖南,素有「三湘四水」之稱,「四水」即湘、資、沅、澧四大水系,其中發源於貴州高原的沅、澧二水蜿延曲折近1600公里,注入浩浩洞庭湖,流經舉世聞名的張家界、桃花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河段近300公里,其間,有水流湍急、壁立千仞的狹窄河谷; 有波光蕩漾、平靜祥和的寬闊河面。漲水季節,河水如千萬匹脫僵的野馬,一路呼嘯狂奔;枯水時候,流水如少女的發絲,溫柔地輕拂河岸。此時,大大小小的卵石灘便呈現在人們面前,一些畫面清晰、色調古雅的奇石脫穎而出,讓你心動,令你心跳。 武陵石--300公里河段的富產。
一、武陵畫面石的特色
武陵石以「筆韻」和「墨韻」墨味濃郁,靈動而富變化。給我們傳遞了一種醇厚古雅的韻味。
武陵山地區石種豐富,不僅出產大量的卵石,還有各類礦物晶體、生物化石等(見相關鏈接一)。但習慣上,武陵石友把沅、澧二水流經武陵山地區300公里河段所產的卵石,統稱「武陵石」。根據卵石的大小,一般分為適宜室內賞玩的雅石與適於室外園林造景的園林石兩個大類。而色調微黃,紋樣似國畫寫意,意趣古雅,瀰漫著醇厚韻味的武陵畫面石,成為武陵石賞玩的一大特色。
武陵畫面石,種類多樣,有白底黑紋、黑底白紋,反差大,視覺衝擊力強。而一種石色微微泛黃,紋樣色彩為赭色、深褐或黑色的畫面石,色彩「古舊」,「畫面」中國畫傾向濃郁,頗有幾代相傳的古畫的韻味,這類畫面石成了武陵石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種,我們姑且稱之為「國畫石」。
「國畫石」從色彩、「筆韻」和「墨韻」等方面,給我們傳遞了一種醇厚古雅的賞玩趣味。
武陵國畫石的色彩多為米黃、淺黑或淺灰,明度、純度不太高,因此也很少表現出熱烈、明豔這類跳脫的色彩情感。由於色彩中略有些灰,便像是調和過了的「熟」色,也像是很久以前的舊物,顯出了沉穩與醇厚的意味。尤其是那如斜陽、燈黃、暮秋一般蒼古而成熟的色調,描繪了歷久彌新的古韻。
武陵畫面石的「墨韻」,是從石面上塊狀紋樣的濃淡深淺變化而來的,其層次豐富,收放自然,似國畫中「墨分五彩」的韻味,墨味濃郁,靈動而富變化。
武陵畫面石的線狀紋樣,常常巧合地體現了某種國畫的筆意。這些紋樣,既有「筆走龍蛇」的疾速飛揚,又有「一停三看」的舒緩優雅,讓人不由得聯想到書畫中用筆的某些法則。
二、武陵畫面石的賞玩類別
按賞玩內容分,武陵畫面石可分為人物、動物、景觀和文字等類別。從近十年武陵石友採集收藏的武陵畫面石看,人物、景觀類畫面石出優秀作品的較多。尤其是一些有環境背景的人物畫面石,情景交融,意味悠長,如《人跡扳橋霜》。
三、武陵畫面石的採集
自八十年代末期始,武陵人就已興起了揀石藏石之風,歷經十八年,至今不衰。
89年,時任常德市委辦公室主任的黃惕恆、桃源縣二輕局局長溫久議(已故)、熊振益等一批老同志發起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專業的愛石協會--「常德市愛石協會」。三十多位會員長年奔忙在沅、澧二水近百個卵石灘上。初始,他們揀的都是些拳頭大小,在手中把玩的小石頭,配個小座,放在小博石架上或置於案頭。玩石頭當中的雅氣,慢慢地,人多了,心大了,大家爭先恐後地用船裝、僱車拖,成批成噸地往家裡搬,往往是這一撥人剛回來,那一批人又出去,還常碰到幾撥人撞車的現象,掀起了揀石的高潮。卵石灘邊上的農民都覺得好笑:「這批人真是石癲子」。時間長了,村民們慢慢地受了感染,也覺得石頭好看、好玩,有價值,於是他們也撿起了石頭。每年漲水過後,他們總是捷足先登,於是,被洪水沖刷後裸露在卵石灘表面的好石頭被他們首先淘走,僅遲一步的城裡人只能帶著鐵釺在灘上撬翻,卻也總有收穫。實在沒有揀到好石頭的就到附近的農家去,在一大堆石頭裡找尋,碰到中意的談個價,成交了就帶走,一般不會空手而歸。
瑪瑙

據專家考證,中國古代稱瑪瑙為:「瓊」、「丹瓊」。竹簡中有「紂作瓊宇立玉門」的記載。「瑪瑙」一詞,最早見於後漢安世高所譯的《阿那邠邸七子經》一書(見章鴻釗《石雅》)。 在古代,瑪瑙與珍珠、珊瑚、琥珀、硨磲等寶物並稱為佛家「七寶」。瑪瑙屬於寶玉石,是優質的玉雕材料,它又是一種名貴的觀賞石。在瑪瑙觀賞石中,人們較為熟悉的有雨花瑪瑙石、風礪瑪瑙石。
空心瑪瑙
瑪瑙有實心、空心之分。空心瑪瑙是一種內有空洞的瑪瑙。這種空心瑪瑙在玉雕藝人的手中是不堪雕琢的廢料,而在賞石人的眼中卻是稀罕的寶貝。有的空心瑪瑙的外壁很薄,在石壁空間裡形成了圓珠狀、圓柱狀、鐘乳狀、珊瑚枝狀和水晶晶簇狀等,形態各異的內部構造。這千姿百態的洞窟造型,好似喀斯特地下溶洞一樣美麗奇特。
水膽瑪瑙
水膽瑪瑙,是一種內含氣液的瑪瑙包裹體,晃動水膽瑪瑙,一汪水泡四下里游動,令觀者倍覺賞心悅目。特殊的地質構造與成礦條件將水液包裹在石頭裡面。瑪瑙石細膩的質地將這一份份來自遠古的瓊漿玉液保留下來,瑪瑙石透明的質地使聖潔之水顯現出來。水膽瑪瑙是瑪瑙石不同凡響、又一令人稱奇之處。
瑪瑙切片
我國的瑪瑙產地很多,遼寧、黑龍江、江蘇、內蒙、新疆等地都有出產。上世紀八十年代,遼寧省阜新的一些農民,利用當地豐富的瑪瑙資源,紛紛幹起了瑪瑙加工業,他們最初只是將瑪瑙切割成板、片,製成瑪瑙圓片牌出售。瑪瑙是具有不同顏色條帶或花紋相間分佈的玉髓。三國時,魏文帝在《瑪瑙勒賦》中曰:「瑪瑙出自西域,紋理交錯,有似馬腦,故其方人因此以名之。」由此可見,瑪瑙是一種以花紋見長,以花紋而得名的寶玉石。
瑪瑙是一種半透明礦物,而且是越薄越透明。瑪瑙切片很薄,它淋漓盡致地展示了瑪瑙的天然花紋。東西多了,人們難免要挑挑揀揀。人們在購買挑選時,從一些瑪瑙片中發現了許多天然像形圖案,有的如山水花卉、有的如人物動物、有的如文字……消息不脛而走,許多賞石人紛至沓來,他們在成堆的瑪瑙片中挑選看,希望自己能有出人意料的發現。瑪瑙切片天生麗質,妙趣天成。其象形圖案之微妙、審美內涵之豐富,藝術品位之高,令人拍案叫絕。
菊花石

菊花石是湖南省瀏陽市的獨特手工藝品,用生成於2.7-2.75億年前的菊花石雕琢而成。菊花石廣泛分佈於我國南方湖南、廣西、江蘇、貴州等地的二疊系棲霞期地層。其中以湖南瀏陽菊花石最為有名。此石像菊花一樣,花芯有單芯、雙芯、三芯和無芯,有類似竹葉菊、繡球龍葵菊、蒲葉菊和金錢菊花型等。雕琢藝人利用菊花石這些特點,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葉,浮雕成叢叢菊花。近年來,突破平面造型,發展到立體多層花卉,並使人物進入這一獨特的工藝品,如雕琢成「黃巢詠菊」、「天女散花」等人物神話故事作品。瀏陽菊花石雕技藝精湛,構思巧妙,曾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獎牌。
據科學家考證,早在兩億多年前,湖南瀏陽的東鄉一帶是淺海,幾經滄桑,自然界慢慢形成了由白色方解石組成的菊花瓣狀的石菊花。由於日月的磨礪,石菊花便顯得形態各異,絢麗多姿。菊花石是地質中的一種天然「花卉」。菊花石是由天青石或方解石礦物組成花瓣,花瓣中心由近似圓形的燧石構成花蕊,活似怒放盛開的菊花,故名「菊花石」。我國最早發現的菊花石產地是瀏陽大溪河底岩石層中。據《瀏陽縣誌》記載,約在清乾隆年間,瀏陽永和鎮的歐錫藩偶然發現了菊花石,並取石雕硯,一時傳為奇物。菊花石質地細膩,花態逼真,白色晶瑩的菊花,陪襯黑色基質岩石的底色,黑白分明,古色古香,充分展現了自然造化的神奇。再若以精工雕琢成工藝品,更是錦上添花,精美絕倫。
天然菊花石,又名"石菊花",產於湖南瀏陽大溪河底岩石層中。其"花"蘊育於二億多年前,因地質運動而自然形成於岩石中。亦可稱"取日月之精華,吸天地之靈氣"。其花型酷似異彩紛層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紋理清晰、界線分明、神態逼真、玉潔晶瑩、蔚為奇觀。此未經雕琢之永和菊花石坯,再經千百年來世代遺傳的石雕藝人巧奪天工、隨形遐想、著意於心。一幅幅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藝術珍品,或束之高閣,或散佚民間……
菊花石據傳發掘於清、乾隆年間。相傳當地鄉民取石壘壩,驚詫發現石中含有"菊花",鄉中石匠,如琢如磨雕刻,遂使奇石成為貢品,被歷代朝廷、官員、富商作為收藏、餽贈的佳品。據《瀏陽縣誌》史載。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我國工藝大師戴清升之絕創:"映雪"花瓶、"梅、蘭、竹、菊"屏風參展,令世人瞠目,拍案驚奇"石頭能開花"。一舉榮獲"稀世珍品金獎",至今保存在聯合國博物館。1959年,新中國成立不久,瀏陽人民將一尊巨型立體雕件"石菊森山"呈獻北京人民大會堂,供各族人民觀賞。 1997-1999年,舉國歡騰,喜慶香港、澳門回歸,瀏陽人民特意創意了二件具有紀念意義的菊花石雕,分別獻給了香港、澳門特區政府。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形質兼美的菊花素與名人有緣。唐·元稹《菊花》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流芳千古,被後人奉為圭臬。陶令始成愛菊的象徵,他以菊的清雅、高潔自喻,不為五斗米折腰。南宋陸游"收菊作枕"。清·蒲松齡亦是愛菊之君,他自稱:"我昔愛菊成菊癖,佳種不憚求千里"。人稱民國時期張恨水之作品,常得菊花之靈氣,有詩詠:"飄逸尚留高士志,幽閒不作媚人裝"。唐·黃巢更是托菊言志:"《題菊花》"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揚州"三菊",皆為畫菊痴迷,吳硯耕畫菊300多種,數年"沉溺"盛栽名菊之瘦西湖,暮鼓晨鐘,與菊為鄰,為友、為師。當代書、畫家啟功詩詠:"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文淵閣菊石雕藝,願將此中華菊雕文化繼承下來,願將此菊花抗寒傲霜,挺拔不群,把個深秋點綴得"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精品,貢於您的庭院、館所、大堂、居室、大廳、案前…… 文淵閣人步明于謙《石灰呤》原韻取其意,作《石菊詠》: 鬼斧神工出自然,千雕萬刻視待閒, 粉身碎骨皆不怕,留得高潔在人間。
山緣石而奇,水緣石而清, 人緣石而雅,石緣菊而珍。
曠世奇石——牡丹石


牡丹石僅產於河南省偃師市境內宋朝名相-寇準的故鄉,據地質年代測定形成時間,距今三至四億年。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稀有資源。牡丹石質地細膩,為灰綠岩和白色斜長石混合體,硬度6-7度,屬於稀有非金屬礦石,其花色多為白色,少為粉綠,花形逼真,花瓣寬厚,圖案清晰,花姿百態、妙趣天成,因此牡丹石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牡丹石自面世至今短短幾年時間,已被國際石材界公認為世界奇石,被列為世界珍稀品種。已受到國內外收藏界的極大關注,成為眾石友必備的藏石,今已遠銷意大利,美國,日本,韓國,港台等地區。
牡丹石底色為黑色,石體上分佈了很多或白或綠的晶狀體,宛如一朵朵國色天香的牡丹,像含苞、似盛開,由此得名「牡丹石」。據專家考證,牡丹石的形成是在15億年前的地殼運動中,由晶體狀的中基性火山熔石隨其他岩漿流動混合而成。其基本的岩石是等同於大理石硬度的石質,那些或散或聚的晶體則是相當於玉石質量硬度的石質,在自然時光的打磨下,牡丹石集山川之靈秀,匯詩情畫意之美韻,成為美石中的奇葩。 牡丹石的珍貴之處不僅在於其美,更在於其稀少。專家在考察後得出的結論是:世界上獨一無二,只有中國洛陽此處有極少的儲量,且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近幾年經過大力開發,品種多樣的牡丹石工藝品終於面世,洛陽牡丹花與石珠聯璧合,真是世間雙絕,目前開發的品種有酒具、茶具、硯具、花鳥、吉祥動物、石扇、花瓶、寶塔、龍舟、馬車等系列工藝品,可是牡丹花可以年年歲歲花相似,然而牡丹石細小的礦脈,一旦枯竭,散存於世的牡丹石雕將會成為絕世真品,更加璀璨奪目,正如資深專家所評價:牡丹石工藝品真是觀之生雅,贈之生情,藏之升值。
「洛陽牡丹甲天下,石上牡丹天下甲」。牡丹玉石礦脈窄,儲量小,開採難度極大,更增加了神秘色彩。黑石生白花,白花映黑石,黑白相間,妙趣橫生。黑色的石料硬度達6度,可與花崗岩比高低;白色的花硬度為7度,可同白玉相媲美。 如果黑色象徵肅穆、莊嚴、穩重;白色則意味著聖潔、清純、高尚。黑白相映,更顯得簡約、典雅、靜謐。白色花瓣相疊、相擁,靜若處事、美若天仙、極具藝術韻味。 牡丹玉石經能工巧匠加工而成的扇子、花瓶、蟲魚鳥獸、酒具古玩、石桌、石凳、名人仕女、玉樹瓊枝,玲瓏剔透;人物造型,惟妙惟肖。其美學價值不在於大而在於勢;不在於工而在於巧;不在於景而在於韻;不在於形而在於神,是無言的詩,是立體的畫,是天成的神韻,凝固的歷史,美在自然、美在純樸、美在含蓄,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觀賞韻味,是高層往來、餽贈親友的高雅禮品,贈之生情、藏之升值,真是千斤易得,奇石難求,已遠銷美國、日本、印度、泰國等世界各地,併入注中南海紫光閣。這些原本默默地沉睡於荒坡野嶺、山川河流和承載億萬年日月精華的天然原石,現已身價百倍。
人們觀花賞石,無不驚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無不感慨造物主的偏愛垂青.牡丹玉石形成於十五億年前,多個長斑晶會聚,星球狀體,其切面似牡丹花形。由於長石斑晶在岩漿流動,遵循維持表面能最小的特徵而彼此聚焦,相互聯接,三五成群,使牡丹花形千姿百態。牡丹玉石石質堅硬,細膩光滑,花朵高雅、清秀,彷彿鑲嵌於內,風韻獨特,集是詩情畫意之美,納天地山海之氣,是畫家難描,詩人難喻的天然奇石,是舉世不可再生的珍稀品。牡丹玉石岩脈產於最老的地層太古界登封群的石牌河組,性能優越,風格獨特,抗風化,經久耐用,無放射性,能改善視覺環境,改善生態環境,體現城市底蘊,家庭文明,能滿足當代人們追求古樸、自然、綠色生活的新時尚,更是各類仿古建築,歐式建築,園林藝術的首選良材,這種石上「牡丹」屬自然形成,不沾一點人工痕跡,正如宋代詩人蘇軾所云「自然富貴出天資,不待金盤存華屋」被國際石材界、賞石界公認為「世界奇石,中華一絕」。
草花石

草花石又稱廣西國畫石,古生石畫。自1996年9月在廣西柳州地區發掘出來,以獨特的畫面和色彩受到了國內外藏家的喜愛,不但被作為奇石收藏,而且被國內和國際友人作為餽贈親友的高貴禮物走進尋常百姓家。
草花石原岩系距今約2.5億前二疊系下統孤峰組底部岩石,屬上古生界。產生草花石的層位岩性是:上部為暗紅色硅質灰岩,風化後呈灰色、黃灰色、米黃灰色、淺紫灰色,下部為暗藍灰色鈣質硅質岩和硅質灰岩,風化也多呈灰色、黃灰色、灰白色,米黃灰色等。這是草花石最多的層位,底部是薄層狀硅質岩夾灰岩。草花石的圖紋,是由於礦物沿節理裂隙及毛細孔充填,在一定程度風化情況下,多種礦物元素致色,二價鐵和三價鐵離子致色呈褐色、褐黃色、褐棕色,個別棕紅色、褐紅色,四價錳離子致色呈棕黑色、黑色等,綠泥石致色呈淺綠灰色,礦物元素致色的結果,使其圖紋呈現出絢麗多彩的色紋。節理中礦物的充填,其來源,除原岩的礦物外,由於印支運動,上覆有一層火山凝灰岩,使該層岩石受到一定程度的熱液變質作用,加上多種礦物致色,形成甚為豐富的圖紋,其形成的「太陽」和「月亮」是單體珊瑚或海百合莖橫切面的結果,而這些圖紋,是岩石風化後才顯露出來,這與岩層的一些小的褶皺構造有關。水中及其溶蝕的礦物質,沿節理裂隙滲透,風化後礦物元素致色而形成各種不同的色紋。風化時間長,礦物元素致色程度高,圖紋和色彩就豐富、集中,而集中的程度,也與節理的密集程度成正比,這對形成圖紋的不同層次是十分有利的,這也是草花石圖紋之所以稱之為「神筆」,其意境之所以絕妙的原因。
草花石所處的層位,採集時其深度一般在200釐米之內,這明顯的受到河水滲透控制,加上多產於節理裂隙發育較易破裂的褶皺軸部,因此,草花石整塊最大件也多在100——150釐米X30——50釐米之內,而多數是在30X10釐米之內。靠水邊部分具有圖紋,而其深部的岩石,則是單色的深灰色、灰色鈣硅質岩。有些草花石形成暈色、呈漸變的褐黃色,是水沿岩石中礦物顆粒間滲透,毛細管作用形成不同的色帶,其中節理充填不同礦物質形成多種紋線,往往形成一幅幅生動的鋼筆畫或工筆寫意畫。
草石硬度達到3—6度,黃色部分硬度較低,灰色帶玉質部分硬度較高,屬玉質斧山圖案石,是首次發現的太古石畫。石質細密古樸、景觀綺麗、多姿豔彩、永不衰敗。山水風光、名勝古蹟、花鳥人物無奇不有。每一幅都是不可仿製的孤品。既有輕描淡抹、清雅絕俗;也有濃筆重彩、抽象寫意。即使是繪畫高手也難以描摹,它是經過大自然洗練而天然形成的石質藝術品。
江華奇石介紹-----金紋石

江華金紋石在江華觀賞石中,具有其獨特的韻味。它具有質硬、形真、紋奇、色明的特色,而且石皮多呈深黑色,細膩堅挺,光澤度好,自然完整,筋紋凸顯在石頭上,構成精美的圖案,繪圖自然逼真,主題突出,紋理清晰,色彩對比度強.鬼斧神工,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人見人愛。按筋紋的顏色分類,可分為金黃色和銀白色兩大類,精品為玉化的筋紋。我們把筋紋金黃色的稱作金紋石,把筋紋銀白色的稱作銀紋石.按畫面形成的內容來分,可分為圖案石和文字石。這種觀賞石在江華境內的河流中,由於河床窄陡,多急彎,水流急,落差大,經過上億萬年的沖刷,顯得特別的油滑冰潤,極具觀賞價值、地質考察價值和收藏價值。而且分佈面廣,藏量比較豐富,經濟價值比較高,潛在的魅力也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