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手游金翅膀:当前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21:14
       当前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作文教改进行到现在,理论家们各执一词,激昂慷慨.可我们细心一看,他们并没有为实际的教学提供多少可操作性的意见.实际状况如何?学生苦苦挣扎,老师无可奈何.一个问题,当它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如果退一步重新思考一番,往往更容易发现症结的所在,找到解决的方法.


冷静的审视一下,我们发现,这些年来,抛开学生的因素不看,教师的作文教学其实走进了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缺失了作文仿写的训练环节.

作文是不是一项技能?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向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承认作文是一项技能,那么教学时就应遵循它的形成规律.人类技能的形成,无一不是从模仿开始的,诸如幼儿学话,走路等等.任何一种技能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善于模仿,反复实践.很多人认为"仿写"不是创作,只是一种低级的练习活动.小学低年级的同学仿写,还勉强接受,而初中生、高中生再仿写,就被看作是一种抄袭,这其实是一个心理误区.仿写有高中低层次之分,低到字、词、句的模仿,高到段落结构、谋篇布局、语言修辞的模仿.仿写其实是不同层次水平的人提高自己水平,实现质的飞跃的手段.鲁迅《狂人日记》是模仿果戈理的手法,当代名家诸如莫言、韩少功等人的作品不也是闪着西方现代派和拉美作家作品的影子?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多读就是以后下笔无意之中的借鉴和模仿.仿写,不应有年龄阶段的划分,它应是作文训练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张志公先生说的好:"需要正确处理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对于现在眼界狭隘,没工夫多读,也不安心多读的中学生来说,补上仿写这一环节,肯定会改变过去作文举步维艰的情况.

 
仿写并不难操作.高考试卷中有句段的仿写.不少教师也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不仅仅是从应试,而是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角度去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不是一举两得吗?仿写的训练应该有个系统的计划.各个教学阶段,仿写的重点是什么,仿写的文体如何安排,仿写的内容如何选择,都应有个统筹安排.为学生作文的提高,铺设一个必备的台阶,这才符合作文技能形成的规律.


误区之二:忽视对思维能力的训练.


写作从表层看是文字的处理,是语言问题.但是从深层看,词语的运用、段落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都是与主体的思维能力,思维水平紧密联系的.词语运用的背后,是主体的判断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头脑中的储词量等等.而段落,结构的安排表现的则是主体的组织能力.一个组织能力强、思路清晰的同学会把原本凌乱不堪的材料很快组织成一个整体.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二者是同轨迹发展的.语言运用的背台是思维习惯,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就是要克服一些不良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式,培养符合语言运用规律的良好思维习惯.而这一点,恰恰在作文教学中被忽视了.


平时的作文训练,如果能从培养思维能力入手去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收到明显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可以在教学中提供一些诸如"王婆卖瓜""好高骛远"等人人皆知的故事或题材,要求学生提出与传统不同的观点,挖掘新意.一个教师曾出命题作文《水》,然后启发学生,由水的溶解性强,想到人类文化的相互兼容;由水的可容纳一切,想到人的胸怀要博大,能容下一切可容之人,可容之事;由水的"流水不腐",想到人的思想要不断更新,才会有进步…。这样,很好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联想能力。学生思维水平提高了,作文思路就会开阔许多,灵活许多。以思维科学的理论做基础,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训练学生的思维,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的方法。


误区之三:忽略优良写作环境的创设。


何谓写作环境?写作环境是指提供给学生的有关写作实践的各种条件的综合。写作说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职责其实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写作环境,并促使他们在这个环境中主动自觉地进行写作。而在这方面,我们做的很不够。


环境的缺陷之一便是对学生干预生活指导不得力。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作文的资源也只能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可实际情况却是,学生作文时普遍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就是说,客观上丰富的生活资源与可运用的写作资源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说是由于教育格局的封闭造成学生“生活匮乏”,也许有点道理,但是这不是“生活匮乏”,而是干预生活的“匮乏”,也就是学生对生活关注得不够。这一点,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平时让学生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往往停留在口头宣讲上,却没有明确、切实地指导学生怎样去做。如何进行行为指导?一句话,要为他们设计出贴近生活、干预生活的具体行为。让他们在明确有效的行为方式中去感悟生活,获得素材,积累写作资源。这种行为指导,从心理学上讲,是尽可能把学生对生活的无意注意转化为目标明确,指向具体的有意注意。行为指导做的好,既可以使学生写出生活气息浓郁的文章,又鼓励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而且还培养了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环境缺陷之二,不当的评文标准造成了环境气氛的单调、沉闷。学生是写作的主体,一个愉悦、积极的写作氛围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写作。而我们现实的写作环境却相当沉闷压抑,极大妨碍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写作气氛如何与教师对作文的评价密切相关。可以说,能否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关键就在教师。由于守应试作文的影响,在平时的作文批改讲评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用一些高于大多数学生实际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按照此标准挑出一两篇尖子作文,而对大多数作文不加理睬,甚至毫不客气加上“层次混乱,空洞无物”等评语。一次次的作文,带给大多数学生的不是成功的乐趣,而是失败的苦恼。这种高要求,只向上看的作文标准,严重挫伤了学生积极性,影响了作文教学。评文标准非变不可。其实这种变是一种观念的改变。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又是不断成长的个体,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激发每一个人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能享受到写作的乐趣,进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作文教学不应是精英教育,而应是平民教育;不应是批评教育,而应是赏识教育。教师应根据《大纲》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共同目标,指导绝大多数学生达到目标要求。对写作水平高一些的同学,因教施教,适当提高标准。当每一个同学都有了进步,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时,我们还担心他们厌倦作文吗?当然,环境气氛的营造,还与一些具体的做法有关,如训练的授课艺术,命题的设计等等。总之,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无疑是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


有了优良的写作环境,有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加之学生不断感悟生活,不断磨练思维,那么,作文水平的提高应是一个不难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