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演变过程: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升城市竞争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30:56
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升城市竞争力 http://www.hangzhou.gov.cn 2004-10-18

主持人  项  勤
2004-10-18

  现代服务业是近年出现的新概念,一般来说,它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国民经济新领域。
  当代世界经济的竞争,已经突出表现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城市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重要要素的激烈争夺。哪个城市缺乏现代服务业,就意味着对物资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支配与控制权的丧失;哪个城市把握了现代服务业,就把握了发展的先机,把握了未来的主动权。可以说,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现代城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
  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三角洲南翼区域性经济中心,发展现代服务业至关重要。
  一、杭州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03年,杭州市区服务业增加值为734.06亿元,占市区GDP的45.4%(截止到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为62%。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43.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2%,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4.48%;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48.36%(发达国家为60%至78%,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为45%至62%,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30%至45%),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11.66%。

表1  2003年杭州市区现代服务业总量分布

人口总量(万人)

GDP总量(亿元)

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

393.19

1617.77

734.07

253.12

15.65

34.48

  注:根据《杭州统计年鉴》资料计算。由于资料所限,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增加值数据无法获得,上表现代服务业仅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科技服务等4业。

表2  2003年杭州市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情况表

总从业人员(万人)

服务业从业人员(万人)

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万人)

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

现代服务业人均创造增加值(万元)

289.27

139.89

16.31

5.64

15.52

  注:根据《杭州统计年鉴》资料计算。由于资料所限,上表现代服务业仅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科技服务等4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市区从业人员有5.62万人,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数据无法获得,因此没有将其列入。

表3    2003年杭州周边城市服务业总量及从业人员情况表

 

总从业人员(万人)

服务业从业人员(万人)

占总从业人员比重(%)

GDP总量(亿元)

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占GDP的比重(%)

上海

813.05

422.21

51.93

6250.81

3027.11

48.43

南京

280.68

128.18

45.67

1576.33

706.72

44.83

苏州

346.19

95.86

27.69

2801.56

953.95

34.05

无锡

260.08

81.30

31.26

1901.22

754.18

39.67

宁波

386.20

99.70

25.82

1786.85

673.41

37.69

杭州

450.59

165.92

36.82

2099.77

883.86

42.09

南京市区

——

——

——

1453.05

665.48

45.80

苏州市区

113.18

37.17

32.84

1010.50

348.22

34.46

无锡市区

146.92

51.26

34.89

1066.12

434.18

40.73

宁波市区

147.10

38.21

25.98

1786.85

673.41

37.69

杭州市区

289.27

139.89

48.36

1617.77

734.07

45.38

  注:根据各市统计年鉴资料计算。

表4  2003年杭州市区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科技服务业总量和占GDP的比重

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亿元)

占GDP的比重(%)

房地产业增加值(亿元)

占GDP的比重(%)

教育科研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占GDP的比重(%)

126.64

7.83

51.18

3.16

75.3

4.65

  注:根据《杭州统计年鉴》资料计算。
  上述数据表明,杭州服务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和现代服务业就业水平偏低。
  1.从服务业结构来看,杭州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服务领域狭小,质量不高,竞争力差。在杭州市区服务业中,劳动生产率较低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及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占服务业比重40%多。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现代服务业,增长虽然快,但占服务业的比重较低。同时,杭州的许多现代服务业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经验还不够,服务品种少,服务成本高,服务水平还不高,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还不适应经济竞争全球化的格局。
  2.杭州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2003年,杭州市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只有253.12亿元,占市区GDP总量的15.6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同时,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也低,只有34.48%。
  3.杭州现代服务业就业水平偏低。杭州市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只占市区从业人员的5.64%。现代服务业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就业贡献不仅体现在容量上而且也体现在层次上。因为现代服务业的要素产出——投入比比较高,是典型的人才密集、信息密集的行业。就杭州而言,杭州市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只占整个从业人员的5.64%,但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为15.65%,人均劳动生产率约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2.77倍。
  此外,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杭州还没有明确具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促进机构,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规章不够完善。二是缺乏对国际服务贸易的了解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没有采用国际通行的统计口径,统计资料也不全面,较难开展进一步的开发研究。三是现代服务业人才匮乏,高素质人才资源不足。
  二、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东北是著名的江海港口城市上海,东南是我国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宁波。杭州处于两大港口城市联通的中节点上,这一区位优势多少弥补了杭州自己没有海港的不足。但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长三角“之”字型路网将发生质的变化,这多少会给杭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近年来杭州重化工业发展低迷,杭钢等重型工业在整个杭州产业发展中相对地位下降。路网变化的趋向和重化工业发展的现状告诉我们,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日显必要。
  ——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杭州城市功能的提升和产业升级。按照产业更替的理论,随着边际产出递减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将逐步转向知识生产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使杭州城市产业升级受到限制,制造业本身的改造和提高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不利于杭州城市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制造业作为一种低成本指向的产业,区位的转移相对较容易,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稀缺性逐渐增强,制造业成本会逐渐增大,可能会促进制造业活动的转移,从而导致城市的衰退。据有关部门统计,迄今为止,全省共有3058家民营企业迁出,其中整体外迁488家,总部迁移2488家。外迁企业对外投资总额226.3亿元,外迁企业在省外创造的总产值达453.59亿元。工业品相对于现代服务产品有着较低的需求弹性,在定价上处于不利地位,容易形成一种类似城乡产品剪刀差的关系,不利于城市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日本和韩国的一些城市,就是因为制造业活动的转移以及缺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有碍于杭州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旅游城市所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之一便是城市的现代化。这一现代化主要是指城市现代高科技发达,拥有现代化的市内立体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拥有发达的服务业和国际化的服务水平。按照这一要求,作为旅游城市的杭州,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达,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二)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可能性
  不可否认,由于上海在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上海对周围城市产生的吸引越来越强烈,使杭州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客观上处于上海产业阴影区内。但上海的目标是成为全国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成为远东地区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其服务的主要层次在于大的跨国投资者以及国内大型上市企业,而不是主要针对区域市场,更不是各个城市的内部市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本会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上升,上海首位城市的现代服务业要覆盖到都市圈内的每一个需求对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为杭州提供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和机遇。同时,杭州市区属浙北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历来人勤物丰。改革开放后,杭州经济发展快速,全市及周边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经济实力强劲。截至2003年底,杭州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617.7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突破41471元。从杭州实际情况来看,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拥有众多优势,具备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可能。
  一是人文优势。首先,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与省里的信息互通以及市容市貌、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省会城市也给予杭州很多潜在或无形的优势,如全省性重大活动场地选择上,杭州理所当然属首选,这无疑有助于城市知名度的提高、服务功能的提升和服务业的发展。其次,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历史沉淀丰厚。悠久的历史为杭州留下了自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1000余处各种类型的文物,仅市区就有119处古建筑(群),56处石刻造像,39处古遗址,19处古墓葬区,14处名人故居。历史上特别是隋唐五代时期,杭州曾经是寺院星罗棋布,佛塔经幢林立的东南佛国,许多佛教建筑如灵隐寺、净慈寺、六和塔、保俶塔至今仍然是杭州文化的象征。再次,杭州具备了颇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杭州的城市文化以精致和谐、安逸闲适为特征,一切尖锐的、震撼的现象都无法与其亲和。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杭州有着更多的悠闲与宁静——整个城市氛围闲适、和谐、轻松、淡泊,是能够让人寄情、品味山水的地方。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需要放松身心,杭州将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同时,这种以和谐闲适为特征的文化,对于管理模式多样化而不是标准化、管理理念人性化而不是机械化、组织设置网络化而不是等级化、空间布局分散化而不是集中化的现代服务业,是极相适应的。第四,杭州是国内生产要素质量最高的少数几个区域之一。无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重,还是拥有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状况以及交通、通讯等现代基础设施,在国内都处于前列。尤其是杭州本地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高,擅长处理一些细腻型、协调型的工作,能够胜任审美要求较高的行业,这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优良条件。此外,杭州有着闻名于天下的湖、山、江、河交融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众多国内外人士前来观光旅游,也吸引着较高知识水平、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型创业者来杭居住、工作。这为杭州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珍贵财富。
  二是潜在现代生产性和现代消费性服务需求拉动优势。近年来,杭州积极抢抓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服装等现有优势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功能。可以预料,杭州将来的现代生产性服务需求市场相当可观。实际上,根据我们目前对杭州文三路信息一条街等特色街和企业的调查发现,杭州不仅现在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潜在市场巨大,而且还出现了因现代服务业现实供给不足而影响杭州投资环境的迹象。现代消费性服务需求,既取决于消费者收入,也受到消费者偏好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镇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2003年杭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升到12898元。值得指出的是,在国内同类城市中,杭州居民具有消费现代服务的偏好。如,2003年,杭州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现金消费性支出9949.76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性支出2900.32元。消费性支出中,用于娱乐文教服务的是1518.10元,用于交通和通讯的是958.60元。杭州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普通电话106.29部,移动电话124.88部。它说明,就是与居民收入差不多的其他城市相比,杭州有着更多现代消费性服务的需求。
  三是相对较高的经济开放度优势。经济越开放,生产配套需要的现代服务越多,消费也更加国际化。另一方面,经济越开放,也意味着杭州利用国外服务业资源、进入国外市场的机会增多。杭州是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度在国内城市中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随着三大国家级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两大工业区(临平工业区、江东工业区)等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和建设,杭州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区域。
  三、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
  从当前杭州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杭州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当务之急是要推进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社会化,尤其是要通过将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从一二产业剥离出来的方式推进服务业业态创新和转型,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一)旅游业
  近10多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扩大,全球旅游业发展迅速。据世界旅游组织推算,至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三大旅游输出国。可以断言,中国城市的旅游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上苍对杭州情有独钟,给了杭州极佳的风景旅游资源。杭州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又造就了当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国人的心目中,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杭州旅游业总产出水平快速提高,旅游业在杭州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经营旅游资源,不仅是旅游行业本身的获利问题,而且对城市整体发展环境的塑造、提升都有战略性的意义。杭州应当充分意识到,旅游业是杭州最具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也是杭州有可能承担某些国际性功能的重要载体。旅游绝不是一个内闭发展的孤立产业链,它对构筑城市经济高级化、国际化的基础平台至关重要。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整合,完全可以全面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增强对现代生产要素的吸引能力。
  加快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提升现代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杭州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通过不懈努力,使杭州主要旅游产品达到国际水准,城市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现代服务业等与国际旅游相互协调发展,城市综合环境可基本满足境外游客的各种需求,逐步成为一座国际认知度高、可识别性强的风景旅游城市。要大力开发杭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一批规模较大的旅游项目,对杭州的历史文化内容进行组合包装,调整旅游开发思路,重整旅游线路,在加强和改善现有旅游景区(点)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同时,整合杭州独具特色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足以鲜明再现杭州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旅游服务,打响具有唯一性、垄断性的杭州(江南)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现代旅游业的文化竞争力。
  (二)信息业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是当代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对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
  杭州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杭州已经拥有一批以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为主,国内外著名的B to B电子商务网站和信息服务平台,如“阿里巴巴”、“中国化工网”、“中国化纤信息网”、“全球纺织网”等。2003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596.58亿元,较2002年同比增长53.3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29.91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利税总额50.31亿元,同比增长12.88%。
  杭州信息业的发展,就重点而言,是根据杭州所拥有的人才、体制和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和较好的产业基础,紧紧抓住人才、研发、生产3个关键环节,逐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格局。主要是做大做强应用软件、移动通信设备、光电材料、信息家电等重点行业;进一步整合本地在传输技术、宽带网络和显示设备制造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快培育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抓住境外IT制造业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集聚的机遇,拓展产业领域,增强产业实力;以发展网络增值业务为重点,积极稳妥地加快电信服务、计算机应用服务、广播电视在线(传输)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行业的发展;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努力把杭州建成中国电子商务之都。
  在研发、关键技术、产品工艺等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围绕项目解决方案进行组合开发;按照“行业化—产品化—专业化”的思路,占领拓展产品市场的制高点;重视包括主辅件的产品整体工艺水平,以质取胜,确立市场竞争优势。
  在产品品牌、营销网络方面,要以扩大杭州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份额为根本。在国内市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优化营销网络,建立分工、合作、共赢的市场营销机制,实行资源共享,增强市场开拓的整体实力。在国际市场,要不失时机地加大走出国门的步子,积极争取承接国外订单,发展出口加工,在进一步扩大通信设备、信息家电、信息传输材料和器件等传统产品外销的同时,大力发展软件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和产品出口。
  (三)金融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战略地位在城市综合竞争中日益凸显。在现代城市竞争中,金融中心城市实质上已成为主宰其他城市发展的产业“链主”。正因为此,发达国家、地区或区域性城市无不试图在本地建设国际或地区金融中心。
  上海金融中心的职能主要定位于形成国际和国内的两个辐射,更多起到连接国际、国内资本流动的作用,它占据着国内金融体系的上游环节,对杭州的产业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并不能提供直接的辐射力。这给杭州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机会。
  为此,杭州要大力发展以面向制造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特色金融服务,努力做优做强,并实现与上海金融中心的错位发展。
  杭州发展金融业,第一个主要市场对象是本地的中小企业和投资者,向他们提供贷款、风险投资,以及从创业孵化、财务咨询、融资辅导到资本经营和投资管理等的多元金融咨询服务。第二个主要市场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尽管他们的金融服务目前主要都集中在上海等首位市场,但是杭州完全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完善金融运营体系,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和经营范围,加大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逐步实现金融保险业的商业化和国际化,使杭州成为影响力较强的金融中心,大力吸引中外金融机构特别是境外金融保险机构来杭设立地区分支机构和代表处。
  同时,基于杭州近两年银行卡产业整体发展速度与其他沿海地区特别是省会城市相比已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和国外金融机构普遍将银行卡设定为进军中国金融业的切入点这一实际,还要切实加快杭州市银行卡产业发展。一是采取切实措施,将银行卡产业发展列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组成部分,加大对银行卡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扶持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二是制定与银行卡产业发展相关的地方性行业规范,完善不良持卡人信息通报等相关制度,提高银行假证识别能力。三是各商业银行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有效改善杭州银行卡受理环境,有序加快杭州用卡环境建设。
  (四)会议展览业
  会议展览业,作为一种融会议、展览、旅游、商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咨询流通形式,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被美称为“城市的面包”和“城市经济的发动机、催化剂”。大中型会展特别是国际性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优化杭州投资环境、完善城市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发展,杭州发展会展经济正面临难得的机遇。积极开拓会展经济,是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又一条新路。
  会展主要包括会议和展览两大类别,相对而言,从杭州现有的场馆设施、相关产业支持、管理体制、服务水平和专业人才来看,会议业比展览业有着更多的现实优势。从区位来看,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的定位是国际展览中心城市,其展览业已有了相当的基础;根据展览业要求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办展的行业特点,很多国际品牌展要移师杭州是很困难的,杭州必须和上海进行错位发展。同时,杭州具备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自然优势,新西湖的建成更使杭州焕发出夺目的光芒,加上良好的区位条件和服务设施,杭州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会议旅游目的地之一,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日内瓦”。
  综合上述各种因素,杭州应把发展会议业作为杭州发展会展业的重点,其发展目标是“全国重量级”、“国际知名级”的会议城市。从发展步骤上看,应先国内,后国际。从会议活动的类型来看,杭州应以承办综合性会议为主,同时兼顾主体鲜明、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专业性会议。
  (五)物流业
  随着城市对物流资源日益重视和激烈争夺,现代物流业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一个主攻目标,谁先建成物流中心,谁就有可能获取更多资源和发展先机。我国很多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的区域竞争力,都提出了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远大设想。
  杭州迅速壮大的服装、软件、医药业将为杭州现代物流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发达的综合运输网络为杭州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杭州现代物流业发展,要以完善大都市物流功能、增强大都市综合竞争力为导向,坚持扩大开放,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围绕物流重点发展领域,大力培育物流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提高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优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物流需求源分布特征,杭州现代物流可以重点发展以下几大领域:
  一是都市配送型物流。依托发达的城市消费品市场和省会城市的优势,发展都市配送型物流。立足于连锁经营,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际商业连锁机构;另一方面通过重组、改造、联合等方式,发展壮大国内连锁经营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引导、鼓励这些企业在建立市域配送体系的基础上,力争形成辐射全省的消费品配送物流服务中心。
  二是产业基地型物流。依托杭州各大型产业集聚区,发展产业基地型物流。根据大型产业集聚区的物流市场需求,多点式布局物流功能区或物流中心,以形成合理的物流服务网络布局。
  三是行业分拨型物流。依托省会城市优势,根据行业特点和需要(特别是医药、通讯、汽车、烟草等),利用公司总部集聚和行业龙头市场优势,发展行业分拨型物流,合理布局分拨配送中心,积极发展跨出杭州区域的分拨配送。
  此外,依托杭州市郊发达的专业市场,结合其功能改造和提升,发展专业市场型物流;依托杭州发达的公路、铁路、内河和航空等交通枢纽,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枢纽转运型物流。
  (六)中介业
  中介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触酶和放大器。市场越发育,对中介服务的需求就越迫切、越深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企业出于自身的管理和效益考虑,将不断把内部自我满足的各类服务部门剥离到社会上;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将催生出更多新型的流通业态和新兴的服务行业。中介服务将会在其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为此,杭州市要按照市场化运作要求,建立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加快发展各类中介服务业,努力将杭州发展成为浙江省与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介基地。
  实现中介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和改制,依法实行严格管理,规范中介行为。
  引进国际中介服务先进理念、手段和技术,扩大服务品种,提升服务层次。
  加大对科技、会计、审计、评估、法律、代理、经纪、拍卖、融资、广告、认证、市场调查、人才猎头等中介服务组织的培育力度。
  重视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供各种公共服务、技术服务、网络服务、法律服务和培训服务。
  鼓励一二产业生产企业不断把内部自我满足的各类服务部门,尤其是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部门剥离到社会上来,以新的业态形式发展,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效益,优化企业管理。
  四、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举措
  (一)集聚人才
  现代服务业是以“人”为本的行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人才。如果没有合格的人才做后盾,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为此,杭州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积极引进人才,重视培养人才,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放宽户籍以及就业市场等方面的限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与措施,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各领域急需的高层次策划、管理、经纪人才。
  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各种培训机构的合作,加快杭州本地大学和虚拟大学园的建设,拓宽培养途径,针对杭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要,有步骤地设置相应的学科和专业,扩大紧缺专业招生规模,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快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
  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鼓励在职培训,加强岗位职业培训。
  (二)率先开放
  以长期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和缺乏有效市场竞争以及开放度较低的行业为重点,率先开放现代服务业市场,允许包括外商、跨国公司在内的各类投资者进入,在相关政策上给外商、跨国公司以国民待遇原则。组织策划好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招商项目,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着力引进有实力的大公司,力争在旅行社、酒店管理、连锁经营、会议展览、中介、教育培训、文化传媒、休闲娱乐、体育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
  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及时建立公开透明、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对投资者业务规模、注册资金的要求,放宽对其业务品种、业务对象和经营区域的限制。
  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机遇,最大限度分享贸易自由化的利益,鼓励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融资,扩大国际合作,加快技术转移,增强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促进杭州现代服务业走向国际市场。
  (三)优化服务
  建立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现代服务业工作的综合协调。如建立现代服务业综合协调办公室,确定担负相关行业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的部门。这些机构的职责除负责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日常工作外,积极开展其他相关工作。如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深化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年检、行政审批等制度的改革,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出台简化行政审批、逐步取消行政审批方案,研究出台取消、合并、延长年限、降低收费标准等办法;完善并统一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口径,改进统计制度和方法,建立和完善现代服务业经常性统计调查制度,建立健全各行业发展的监测、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发挥信息导向作用,有效指导现代服务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以“一市一业一会”为原则,支持发展人员、机构、财务完全独立的现代服务业行业协会,指导其研究制定行业标准,不断完善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培训和监督等功能,促进协会职能的强化,充分发挥其在协调行业发展和行业自律、沟通企业与政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优惠政策
  现代服务业作为新生事物,其迅速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及时引导呵护。其中,税收政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由于现代服务业站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潮头,相对落后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对其发展的负面影响尤为显著。如国家对技术密集的高科技行业发展给予了较为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对于更高的知识密集型信息咨询产业则缺乏相应的措施;现行税制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新兴的服务内容覆盖不足。为此,要借鉴其他国家做法,像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样,制定一整套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同时,对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实行一视同仁的鼓励、奖励等政策措施、考核标准。不简单以引资数量作为考核和奖励依据,而以包括单个项目或人均创税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指标为标准,以鼓励、奖励引进、发展现代服务业。
协 调 人:杨菊芳、吴德隆
参与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贸易局,市计委、旅委、
     人事局、信息办、文化局、教育局、西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