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广告创意:品牌黄金期:萧条时代的商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55:51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经济的发展似乎又一次验证了这一谶语。“睁开眼睛就开始购物,直到闭上眼睛。”——美国疯狂的消费观恶化了全球经济结构,特别是一些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因为处在产业链的末端,让他们成为最终受害者。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以美国永不满足的消费意愿带动全球繁荣的经济模式”为全球经济提供了动力,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渐渐依赖于美国庞大的消费,这些国家和地区变成了“侍奉”美国人的工厂,一旦美国放缓或减少消费,直接受到牵连的就是为他们提供物质资料的发展中国家。

  那些可乐、N I K E就是我们自己罐装和制造的,但我们只获取了微不足道的本钱而已。华尔街观察家彼得·希夫曾在美国《新闻周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五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共同落难荒岛,为了生存,他们决定五个亚洲人分别负责打猎、捕鱼、烧火做饭,而美

  国人的任务就是在海滩散完步后回来吃饭,然后再给五个亚洲人留下点剩饭以便他们第二天有体力继续劳动。

  这个故事形象地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品牌,如果我们的经济结构不做调整,注定要沦落为给别人做嫁衣的制造大国。当上游稍打个喷嚏,下游便会伤风感冒。

  谁不怕萧条的经济?

  如今,那些常常举家外出用餐的美国中产阶级们开始了新的“节俭”生活,快餐和盒饭非常畅销,甚至家里的灯也换成了节能灯,并且形成顺手关灯的习惯。与之相应的快速消费品相关的产业开始畅销。Wal-mart在本土于八年来首次业绩超过了竞争对手Target。两大零售商之间最大的不同是:Wal-mart定位中低端,而Target面对的是中产阶层。当经济出现下滑时,更多的消费者转向了价格更便宜的卖场。

  除了低价快消必需品的零售商们,还有谁不畏惧这场风暴?也许从媒体巨头默多克的举动中可窥之一二。最近,默多克旗下又诞生了一本新的杂志《WSJ.》,杂志定位高端客户,创刊伊始就拉到51家VIP客户,这些客户几乎是清一色的奢侈品品牌,其中不乏Dior、Hermes、

  Versace、Audemars Piguet、Zegna等大牌。由此可见,奢侈品是不受经济晴雨表的影响。

  这场风暴还不至于影响到富人们,他们的消费能力也不会因为经济的萧条而迅速缩水。因此,无论是在旺季还是淡季,不论是在鼎盛时期抑或是萧条时期,奢侈品的价格只可能涨不可能降。五星级酒店亦是如此,它们不会因为住宿率低就降格以求。

  萧条经济下该偃旗息鼓吗?

  巴菲特有一句经典名言: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很多企业家认为萧条时代经济疲软,应该减少传播投入、趁机给产品加价、打折促销刺激消费??其实,从品牌建设层面上来讲,这些不痛不痒之举只会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品牌是一个持续沟通的结果,是坚持的结果。

  当全世界向右转时,你要向左转。经济萧条使人们的选择发生改变:从量的选择转变为质的选择,而这一时期,正是品牌大批并购整合时期,整合的趋势必定是品牌的高度集中化,反而会为一些企业创造绝佳的机会。

  大多数企业的所有经营目的可能是生存,而这个时候的经营大多数则是趋于保守的。但谨记,越是非常时期,对企业来说越有可能是非常机遇。战略可以保守,但战术绝对不可以降格。趁着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以及二战时期欧洲电影工业的退缩,好莱坞趁虚而入,最终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萧条时代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如果在这个“恐惧”时期,变得稍微“贪婪”些,加强品牌的构建和品牌的传播,趁“机”而入,那么即便冬天已经到来,那只会意味着:春天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