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任仁简历:作文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3:53:01

中考作文预测和作文指导一

  中考作文不同于同学们平时的习作。一般来说,中考作文要想拿到高分,文章必须要有“亮点”,而且能在半分钟内吸引判卷老师的眼球,否则难逃“一般般”的命运,得个“一般般”的分数。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扮靓自己的作文,从而取得高分呢?

  一.干净的文面

  文面就像一个人的脸面,干干净净、端端正正,会给人一个初步的好印象。如果是一份字迹模糊难辨、书写乱糟糟的文面,可能一下子就把你的文章打进了“冷宫”。同学们该如何写出一份赏心悦目的答卷呢?看如下建议:

  首先,用蓝色、蓝黑色的水性笔(或油笔)书写。当然,颜色不可太浅,笔画也不可太粗。考卷上的字和稿纸都是黑色的,因此用这样颜色的字比较鲜明;

  其次,丢弃改错字用的修正液、透明胶之类的文具。考卷上不允许使用这些文具,它们有做记号的嫌疑;而且使用过后,也影响卷面的美观。同学们写错字后,可以用一根或两根斜线划掉即可。

  第三,要书写工整清楚。如果你写一手好字,固然可贺;如果你的字写得一般,那么只要写得工整、清楚就可以。切忌在作文中,把标点一顿到底;或者把一个错字涂成一个“团团”,把一连的几个别字涂成一“块块”。涂抹的区域就像人脸上的斑点一样,影响卷面的美观。

  二.醒目的标题

  题目即文章的眼睛,眼睛美丽、有神,才能引人驻足欣赏,引起人进一步阅读文章的情趣。一般地说,好文章的标题应具备简明、概括、新颖的特点,言简意赅,点明文章的主旨或概括主要内容等。切忌题目太长、语言生硬、文法不通。仝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几种使文章题目新颖、引人的方法:

  1、巧用标点,如《你还会浮躁吗?》《吃在中国?在吃中国!》等;

  2、一反常理,如《哥哥也要坐船头》《100分,我恨你》;

  3、词语的超常搭配,如《美丽的谎言》《惩罚“微笑”》;

  4、巧用色彩,突显形象,如《穿红褂的小姑娘》《我心灵的绿洲》;

  5、巧用修辞,充分调动读者的生活感受,如《我冲出了“保险箱”》《沐浴在粽子的清香中》等

  同学们只要留心,肯动脑筋、下工夫,或借鉴,或创新,给自己的文章拟出一个新颖别致、一目传神、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是不难做到的。

  三.亮丽的开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仝老师说,好的文章应该有个好的开头,既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又激发了读者的兴趣,还可以自然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如,江苏2007年中考满分作文《你还会浮躁吗?》,开头写道:江南细雨夜,手捧一壶香茶,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阅手中万卷诗集,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领风骚。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静下来。你还会浮躁吗?小作者细腻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悠然、宁静的氛围,既展示了文采,又自然点题,更唤起读者对雨夜的品读,这一美好生活时刻的体验,产生阅读的情趣,可谓精彩!

  四.清晰的结构

  “文无定法”,在平时的作文学习训练中,同学们尝试过多种文章构思方式———镜头组接式,小标题式,小排段式,问答式,联想式,记者采访式,班会辩论式等。仝老师说,临近中考,同学们要做的是梳理平时自己的习作,选出自己最擅长的两三种形式,重点训练,力争事半功倍,更上一层楼。

  值得注意的是:考场作文的结构,宜简明不宜繁杂,有曲折不可啰嗦。如果是记叙文或散文,有一条突出的线索是非常必要的。如,《你还会浮躁吗?》,小作者用了三个小排段:“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大自然的怀抱中。……”“你还会浮躁吗?在那抑或清婉抑或豪迈的诗词里。……”“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历史的年轮里。……”把“你还会浮躁吗?”作为每段的领起句,主线突出,引领读者步步进入文章的美妙情境中,可谓构思清晰、精巧。再如,2007年山东满分作文《跟美丽捉迷藏》开头写道:“路过青春,步入花季,总是感觉身边暗淡乏味,心绪低落,鲜少因为发现美丽而感动、欣喜。美,是否在与我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正在静静地等待我去把她找寻?”正文使用了小标题式的结构:(一)美,在转身处;(二)美,在凝眸处;(三)美,在你身边。紧扣话题,以“寻觅”为线索,通过摄取生活的几个特定的镜头,用剪贴的形式结构成文,可谓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作文技巧:

  一、如何拟题

  拟题要求:准确、简洁、新颖、文采

  拟题常见错误:把话题当文题,毫无个性;题目缺少新意,无创造性;题目不精练,冗长呆板;横空出世,与内容毫无关联;大而无当,放之四海皆准。

  二、半命题作文构思及拟题

  纵观近年省内外中考作文题,不难发现半命题作文在各省市中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可见,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在话题作文、选题作文备受推崇的今天,半命题作文不但没有被人们冷落,反而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在四种常见的作文类型中,半命题作文是最不容忽视的一种题型,也应是我们备考练习的重点内容。

  一、题型特点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结构形式

  1.命前半题:如《____是一把双刃剑》(200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作文题),《____也美丽》(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作文题)。

  2.命后半题:如《走近____》(2005年湖北省黄冈中考作文题),《藏在心中的____》(200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

  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的一封信》(200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生活因____而精彩》(200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作文题)。

  4.命首尾部分:如《____,别再让我》,《____阅读____》。

  三、易错点再现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又如,以《人生路上____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以《感悟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因此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半命题作文《我____,因为我____》,有位同学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同学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四、写法指导

  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时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对题目提示语句匆匆一瞥,粗略一想,就马上下笔,结果往往出错。其实,只要我们对题目认真进行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最贴近自己的生活,就能准确地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我迷上了____》这个题目,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宾语。补上宾语就行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干扰因素。对这些关键词语,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准确理解。把握住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以上例题中“迷”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迷”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迷上了语文》、《我迷上了打篮球》等。

  2、从自我生活实际出发,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来拟题。比如《走近刘翔》、《走近大观园》、《走近杜甫》等等,这些题目就很具体,就能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可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3、关注细节,以小见大。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以《拥抱____》为题,不少考生贪大求全,用散文的笔法,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拥抱”了,可是文章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使得文章空洞无物。其实,作文之时,可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五、拟题训练

  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准、拟好题目。拟标题,是考生遣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

  1、思路点拨:

  ⑴以具体事物拟题。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

  ⑵以抽象事物拟题。这种拟题方式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

  ⑶以特定情景拟题。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绪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2、请你补齐下列作文的题目:《难忘的____》, 示例:《难忘的黄手绢》。 《当我面对____的时候》,示例:《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 《____很重要》,示例:《奔跑很重要》。

  六、同题竞技

  文题: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一)花让我陶醉

  春风响亮地打了一个呼哨,大地睁开惺忪的睡眼,既而笑靥如花。一夜之间,犹如解冻的大江,所有的花都如期而至,铺天盖地。小小的花萼再也藏不住满腹的心事,訇訇然怒放,举起大大小小的杯盏,在三月熏风中歌兮舞兮。

  于是,满眼都是形形色色的花,“四厢花影怒于潮”,“千朵万朵压枝低”,满鼻子都是明明暗暗的香,濡沐在“春雨无情轻似愁”的场院和“自在飞花轻似梦”的乡间小路上,花事如潮,“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花,花,花,成了四季最耀眼的布景,最夺目的信物。这里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这里有冰清玉洁的夏荷,这里有风高霜洁的秋菊,这里有凌寒傲雪的冬梅,花的世界,令人陶醉……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美丽的花譬喻美好的青春,蓬蓬勃勃。其实人的生命不正如花吗?美丽如她,短暂亦如她。生命像花一样绽放,颤颤巍巍,又终于“无可夸何花落去”,湮没在时代的风尘里。于是人们常常感伤“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阕《葬花吟》,几百年来,陪葬的该是多少泪人和浇愁的酒啊!如此娇弱的生命,偏偏“风刀霜剑严相逼”,只能花容失色,香消玉殒,“零落成泥碾作尘”了。红粉凋零,红颜薄命之间是否有宿命的因果关系?细细思忖,花本无辜。君不见,有的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人的感叹浩如烟雨,轮回至今,终究“年年岁岁花相似”,倒是无故寻仇觅恨,“岁岁年年人不同”了……

  推云路,隐霞土,越东海,我归来了,看着那春风十里,烟花泪飘的家乡,终于悟出:人生的意义在于珍惜有花相伴的日子,“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于珍惜生命中如花绽放的每一天,“生如夏花之绚烂”。待到“花谢花飞飞满天”,果真有后生痴问:梦里花落知多少?便可以拈花,作微笑状了。

  花让我陶醉……
  
  三、如何写好文章开头

  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小巧、亮丽、引人注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开头要有利于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想,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读完全文。一篇文章不管如何开头,作者都要想到如何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内容,为正文作自然的辅垫。在写作实践中一般不孤立考虑开头,而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全局考虑成熟,开头也就水到渠成了。

  1、开门见山 这种开头简单明快,单刀直入,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到文章的中心。

  例:《苦与乐》 “我们的苦如滔滔江水,倒也倒不完,我们的乐如满天星星,数也数不清,特别是到了初三,更是苦中有乐,乐中含苦……”

  2、对比 内容一正一反地进行对比,泾渭分明,既使行条理清楚,便于读者把握,又可巧妙地运用欲扬先抑手法,使文章波澜迭起。 例:《生活给我勇气》 “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和挫折,有人怯懦地倒下了,永远起不来了;有人勇敢地站起来,成为强者,说实话,我也曾像前者一样,一碰到困难、失败就灰心、就退缩,记得……”

  3、排比、反复 排比、反复式开头,富有文采,语势不凡,可以先声夺人。例:《我说“减负”》 “书本,一叠堆起来;书包,一天天重起来;眼镜,一天天厚起来。沉重,沉重,沉重……”

  4、抒发感情 这种开头可以直接抒发作者浓烈的感情,以情动人,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例:《母爱,让心中阳光永驻》“如果我是一艘小船,妈妈就是温馨的港湾,让我幸福停靠;如果我是一棵种子,妈妈就是那一方热土,让我茁壮成长;如果我是一片白云,妈妈就是那蔚蓝的天空,让我驰骋翱翔。母爱,伟大的母爱,让我的心中阳光永驻。”

  5、直入情节 这种开头直接展示故事的焦点,引起读者的兴趣,激起阅读的欲望,使人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例:《上了封条的小箱子》 “今天放学要是封条断了,我一定跟他们大吵一架。坐在课堂里,神不守舍的刘亚亚带着几丝愤慨、几丝得意暗暗地想……”

  6、古诗引入 这种开头别具韵味,雅致而富有诗意。 例:《立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包含了多少深刻的哲理,每个人都会对'源头'、'活水'有不同的理解。就我们21世纪的中学生而言,我们学习、生活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祖国的强盛,是民族的繁荣,是人民的幸福。”

  7、富含哲理 这种开头含义深刻,给人以启迪和回味。例:《坎坷》 “有些东西,当你拥有时,不懂珍惜;当你懂得珍惜时,不再拥有。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矛盾,人生就是这样残酷,人生就是这样无奈……人生匆匆,你懂得珍惜吗?”

  8、比兴手法 这种开头先借动物或其他景物的叙述故事,最后揭示主题。例:《寻找幸福》 “在一棵古树上,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躺在妈妈的怀抱中,无忧无虑,望着蔚蓝的天空对妈妈说:'妈妈,昨天我从课本中学到了一个新词,叫幸福,可是什么叫幸福呢?'妈妈笑着说'幸福啊,无处不在。不信妈妈带你去找'。于是,小鸟在妈妈的带领导下,踏上了寻找幸福的路程。

  9、自述式 这种开头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灵活,化平凡为奇特。例:《“分”的自述》“我,考试的独裁者,命运的把握者,知识的衡量者。我,0,1,2,3……9,组成了可敬又可怕的东西——分……”

  10、开头提问题,设悬念 例:《落棋有声》 “铸造车间主任人选,通过民意测验、调查座谈,集中在大黄和小李两个人的名下。要说工作能力、群众关系,两个人各有千秋,不分上下。这可把干部科张科长难住了……”扣住了“难住了”这个悬念,设计故事情节,吸引读者注意。

  11、开头提示文章线索 例:《记一辆纺车》 “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就充满深切的怀念。”

  四、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

  下列方法,可用来实现文章结构的快速升级:

  一、一线贯穿。面对着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内容,最有效的莫过于用一条线索把有关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浑然一体。这个线索,可以是人(如《孔已己》中的“我”,即小伙计),可以是物(如《小橘灯》中的小橘灯),可以是中心事件(如《驿路梨花》中的打听小屋主人是谁),还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等等。

  二、总分相映。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方式,它们的最大好处是总提明确,分述到位,各得其所。这种结构方法,纲目清晰,中心突出。

  三、抑扬转换。欲说其美,先写其不美;欲说其不美,先写其美,这种以进为退的结构方式,叫做抑扬转换。运用得当,情节因此跌宕起伏,人物因此形象丰满,主题因此深刻突出。

  四、亦问亦答。以提问和作答来组成文章的结构,新鲜别致。其中的“问”,实际是作者的设问,组成文章的纲目;其中的“答”,就是文章的主体。可以设计成互问互答,也可以设计成自问自答。

  五、回环反复。以一个与文章主题表达密切相关的句子作为基本结构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断反复,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这种方法,多用于散文、议论文和诗歌之中(比如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有利于展现事物的层次,加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六、一波三折。写人叙事时有张有弛,有起有伏,一波三折,以吸引读者。或是悬念设疑法,误会兴波法,或是蓄势陡转法,抑扬生变法,从而激发起读者“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阅读快感。

  七、首尾出彩。开头可以采用欲扬先抑、妙言感悟、直抒胸臆等方法,形成一股气势,把后面的内容带动起来。结尾可以运用呼应开头、交代结局、陡转立止写景蕴情、启发鼓励等方法。不论哪种方法,都要力求用得自然、精巧、含蓄、有力,为文章配上一个“豹尾”。五、 作文应试诀窍十八法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7、要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张伟民讲那是一种浪费。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行文中要多次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0、思想要健康。"思想健康" 不是说要你只说冠冕堂皇的话,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如何缠绵悱恻,真挚动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

  11、观点不可太绝对,要留有余地。"义正"未必要"辞严","理直"未必就要"气壮"。联系现实生活时,涉及社会黑暗面时,要有分寸,不要一味指责。"质问京山大冤案"。批评家长、老师和社会要与人为善,抱着协商与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提建设性意见。不可尖刻、讽刺、挖苦,甚至恶意地进行人身攻击。

  12、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像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的谈判。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语文老师的。你要知道,你的文章的惟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尽可能赢得评卷老师的同情。

  13、写法上可以求新,要考虑,怎样表现更智慧,更艺术,更有可读性;但更要求稳。我的意见是大家一定要在一种比较稳的情况下,确有把握时才可写小小说或者是写戏剧,或者是写别的,确有把握之后才写这种文体,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就选择比较稳妥的老的文体,老的写法。

  14、不可按上年或前几年的中考作文思路行文。求新、求变是人们所追求的,中考作文也不例外。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中考作文思路行文,甚至拿来套用,机械模仿,不懂灵活应变,就会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失分的点。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相对固定的,对以前的中考作文非常熟悉。不主张写诗歌、文言文。

  15、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爱好。你如果喜欢体育,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如果喜欢听××的歌、看××的书、爱好上网……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那样就不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不要瞎编乱造。靠编故事骗取老师的眼泪从而获得高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6、要美化自己,而不是丑化自己。要显现自己的高境界、大抱负、多知识、同情心,要显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不要出于反衬别人等考虑而故意丑化自己,如果让评卷老师以为你真就是那样,那就麻烦了,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从某个角度讲,评卷老师评卷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淘汰对象的过程。

  17、字数以600字左右为宜。不能给人凑字数的感觉,但也不能拖得太长,不允许加纸条。喜欢写长文的同学,开篇要注意不要放得太开,开口不要太大,能跳过去的就跳过去,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节省篇幅,要防止高潮来了没地方写了。切忌三段文。要突出的句子(扣题的、表现主旨的、文眼、点睛之笔、抒情议论、议论文的分论点等)最好单独成段。

  18、看到题目后,可先搜索一下自己以往所写的优秀作文,看有没有可以再利用的。

  六、中考作文五大硬伤

  在中考作文阅卷活动中,有机会对大量中考作文作了诊断与剖析,共性的“硬伤”还显而易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一、形式包装下的内容空乏。包装成为时尚。考场作文中很多考生注重套用看似时髦的结构形式。日记体、小标题、排比段使用频率很高。这些结构方式一度的确改变了作文单一、陈旧的形式,也的确曾让阅卷老师眼前发亮、怦然心动过。过犹不及,如此作文常常演化为几件毫无关联的事情机械拼凑,生硬组合,读之无味,有的甚至与中心相去甚远。还有的学生为了求新,更多的在“奇”字上想办法,实验报告、说明书等样式层出不穷,没有相对开阔的思维,没有相对丰富的知识积累,往往牵强附会,文不对题。结构形式为中心服务、为内容服务是写作的要义之一。在结构形式上大做文章,严重的偏离写作考试的指向,显然是舍本求末之举,也突显出当下作文为考而教,为考而练的功利倾向。

  二、华丽语言伪饰的情感苍白。作文的浮华风并没有因批评而有所遏止,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初中生要自觉积累词句,而且要善于把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让自己的语言靓丽起来。但问题是很多学生作文片面地追求语言用词造句的华丽,在辞藻的堆砌、句段的铺排中,无法找寻到作者真实情感的流动,无法捕捉到文脉所在,自然难以感人,难以让阅卷老师垂青了。事实是——初读,惊诧于作者词语的华美;再读,感叹于遣词造句能力的时尚;复读,只能叹息于作者情感的虚无、思路的混乱。语言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朱自清的两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极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无论是语言朴实无华的《背影》,还是美词佳句铺排的《荷塘月色》,打动人心的关键还在于作者的一腔真情。

  三、叙议杂糅的文体错乱。中考作文尽管在“文体要求”部分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说明,但是初中阶段,笔者认为主要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在叙事的基础上能抒情,会议论。中考作文中文体不分的现象屡见不鲜。要么是大段大段的故事概述加蜻蜓点水式分析议论,要么是一段举例夹一段议论……这一问题暴露出教师作文教学的“不作为”倾向。一是教师写作教学目标的认识偏差,单纯地指向中考;二是教师平时作文指导随意无当,缺乏必要的序列。写作训练中只有学生“练”的数量,没有教师“训”的质量。新课标倡导淡化文体,全盘否定文体教学,抛弃文体要求的做法泛滥,出现学生作文“四不象”的现象也自然不足为怪了。

  四、无“我”的情感荒芜。在中考作文阅卷中,读到更多的是那些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行文干瘪枯燥,只有骨架支撑,没有血肉丰满,或者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作文真实性问题,引起了语文界的普遍关注,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其关键因素在于“无我”导致情感的荒芜。亲情、师生情是学生考场作文最常见的选材方向。可是,很少有学生在写自己的母亲时,眼前坐着的是自己的母亲;写自己的老师的,眼前浮现的是自己的老师……没有了“我”与“我”的母亲,“我”与“我”的老师心的交流,情的融合,“我”的母亲都打动不了“我”,“我”的老师都无法与“我”对话,“编”出来文章又怎能唤起别人的情感共鸣呢?背离了“我”自己的“生活圈”和“情感场”,哪会有真情实感,哪有叙事的真实呢?

  五、无“故事”的简单无味。没有矛盾难以成为小说,没有矛盾难以成为戏剧。同样,没有矛盾也难以成为耐人寻味的故事。学生在作文选材中,简单复制生活的比较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叙述无主次、无详略,不善于把握主要的生活片段来展示人物,表达情感;不善于抓住生活细节,展示人物之间、情感前后的矛盾冲突。很多学生考场作文的简单化还在于,选材老套,缺乏时代气息。这样,往往打开作文就“一眼望到底”,没有气氛烘托与渲染,没有悬念吸引,没有事件的起伏跌宕,没有情感波澜……这样的文章注定是无意无情无理的,又何来有味呢?

  题型:成就两大阵营

  近年来,中考作文全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和选题作文题型进进退退、起起落落,反映出命题者不同的命题取向。下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近四年来中考作文试题变化情况。
2010年中考作文预测

  2006~2009年中考作文题型一览表

  题 型 2006年【111道】 2007年【126道】 2008年【119道】 2009年【115道】

  全命题作文 8.1%【9道】 19%【24道】 26.9%【32道】 40%【46道】

  半命题作文 11.7%【13道】 17.5%【22道】 18.5%【22道】 14.8%【17道】

  话题作文 28.9%【32道】 12.7%【16道】 10.1%【12道】 10.4%【12道】

  材料作文 8.1%【9道】 5.6%【7道】 10.1%【12道】 3.5%【4道】

  选题作文 43.2%【48道】 45.2%【57道】 34.4%【41道】 31.3%【36道】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选用全命题和选题作文题型的考区,2008、2009连续两年共计超过60%,且两种题型每次都接近或超过30%。这说明全命题和选题作文都是中考作文命题中的强势题型。需要指出的是,选题作文在整个考区中所占比重,在2005~2007三个年度连续超过43%之后(2005年是45.2%),接连两年出现下滑,直至2009年让出已坐稳四年的第一位,退居第二。全命题作文从2007年起一路走红,2009年更是一举登顶,成为第一。或许有人不解,为什么课标提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而我们的命题者却要选用全命题形式?其实,包括选题作文在内的开放式题型大量减少的原因,就是命题者更注重统一阅卷标准,更重视提高考试信度,要努力减少由于题目过于开放而带来的宿构等现象,减少由于题目过多而出现评卷标准不够统一的情况。当这样的指导思想成为主流,我们可以预见,全命题作文肯定会继续“领跑”今后几年的中考,选题作文所占比例会进一步减少,且其中备选题型也会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果说全命题和选题作文处于强势阵营,那么,半命题、话题和材料作文都是处于弱势阵营。其中,话题、材料作文已经并且将会在较长时间里处于谷底坚守期。半命题作文由于具有宽严适度、可调可控的优势,加之它从2009年起受到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所以,笔者认为它的走势会趋好、上扬。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这几种试题:2009年全部36道选题作文试题中,备选题为72道,其中全命题作文22道、半命题作文24道、话题作文14道、材料作文12道。这说明半命题作文很受命题者重视。

  需要指出的是,在题型选择上,2009年出现了一种地域趋同的新动向。具体来讲,就是以地级市为考区命题的同一个省里,各考区选用的作文题型大多相同。笔者手头资料显示,江苏13市中,12市是单一题,只有淮安市是延续往年的选题作文,其中有全命题作文10道,高达76.9%;浙江10卷中,全部是单一题,其中有全命题9道,高达90%;广东4卷中,全部是单一题,其中全命题3道,高达75%;四川8卷中,选题作文5道,高达62.5%;等等。这种现象说明,省级主管部门在下放命题权的同时,对于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行了一定的统筹和规范。所以,某些地方的老师同学们在今年的复习备考中,对这类现象也要给予一定的注意。

  内容:聚焦五大热点

  综观2009年中考作文试题,在内容指向上,以下热点较为明显:

  (一)时间热点:立足“今天”。我们所指的“今天”,不仅仅是指今日这一天,也是指当前、现在。在具体表现上,一是文题中直指“今天”的,比如“今天真好”(南京题)、“今夜无眠”(乌鲁木齐题)就聚焦今天,眼望当前;二是站在今天回忆过去的,比如“又是一年风起时”(济南题)、“亲切的怀恋”(大连题一)、“从那一刻开始”(温州题)、“印象”(宁夏题二)、“感受节日”(桂林、百色合卷题)等,都需要考生回顾往事,叙写真实感受;三是站在今天展望、畅想未来的,比如“假如初三不再补课”(吉林题一)、“中考后,我最想 ”(南充题二)、“ 并没有结束”(北京题)等,需要我们写未来的生活,但是其中必有今天生活的投影和延续。

  (二)地点热点:面向身边。比如,“喜看家乡新面貌”(达州题一)、“这里风光 好”(眉山题一)、“沉醉在的世界里”(贵阳题)、“走在的小路上”(荆州题)、关于本地留守学生生活及经历的材料作文(怀化题)等,都是在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命制出来的好题,它们鼓励考生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类题目,具有较强的人文特色。

  (三)人物热点:以“我”为主。大量全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文题中都出现了“我”这个字眼。比如,“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深圳题)、“我发现了的美”(茂名题)、“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陕西题)、“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兰州题)、“我们一起走过”(南通题)、“那次,我和他(她)都是好样的”(义乌题)、“谢谢你,为我助跑”(丽水题)、“我和一起”(广东题)、“ 触动了我”(海南题一)等等,其中有的要求考生站在“我”的角度写“我”,有的要求站在“我”的角度写“他(它)”、写社会,总的特点是聚焦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说真话,抒真情。以“我”为命题着眼点的试题,肯定还会大量存在于2010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中。
(四)事件热点:聚焦经历。与2008年考前出现的抗击雪灾、抗震救灾、喜迎奥运等重大事件不同,2009年中考前出现的抗击国际金融危机、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等大多不直接进入同学们的生活。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像2008年中考出现的“当地震发生后……”“战胜自己,坚强起来”等直面时代热点的试题,今年相应地少了很多。2009年各地中考作文题,要么是把时代热点安排在导语中,比如江苏泰州试题就用抗击甲型H1N1流感中的一个故事引出了全命题作文“懂得责任”;要么是暗含时代热点,比如“取暖”(台州题)、“伸出自己的手”(潍坊题)、“传递”(常州题)、“不走寻常路”(嘉兴题)、“春风吹又生”(长沙题二)等,既可以写考生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从一个或大或小的角度折射时代热点。而大量试题指向的是考生的人生经历,比如,“生日快乐”(淄博题)、“难忘的经历”(济宁题)、“放假了”(漳州题一)、“我们初中生的故事”(三明题)、“师生之间”(安徽题)等,考生一看就能联想到自己的诸多经历,找到大量素材。总之,命题者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地调动考生的生活积累,便于他们找到得心应手的写作素材,鼓励他们“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五)情操热点:健康向上。中考是人生的重要经历,其作文命题在考查毕业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又要引导考生思想和人格的提升,这是命题者的一大追求。所以,命题者在文题内容要表现的思想情操方面,必然是健康向上的。比如,“ ,太棒了!”(山西题)、话题作文“自信”(荆门题)等试题,鼓励考生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他人;“我很幸运”(江西题),传达出知足、感恩等心理感受;话题作文“团队精神”(青岛题二)、“伸出自己的手”(潍坊题)等,让考生懂得与人相处,合作共赢;“我还缺少什么”(佛山题),勉励考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不断进取,完善自我;“逆耳忠言助我行”(河南题一)、话题作文“走出自我小天地”(临沂题)、材料作文“尽力而为就好”(武汉题)、写信劝慰同学正确对待挫折和压力(天津题)等,着眼的是在解决好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

  以上五大热点,都贯彻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中“学业考试的命题要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系”的文件精神,也都落实了课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精神。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中考中,以上热点还会继续热下去。

  备考:坚持全面训练

  中考作文复习备考,从内容上准备,就是要从自我成长、生活热点、品德修养、情感体验、思辨感悟、想象创新等方面阅读和揣摩一些优秀作文,看看它们都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从这几个方面储备一些名人名言和新闻时事等相关素材;从题型上准备,就是要根据本地考区的常用题型(至少两种),研究它们的应对方法,认真训练。比如,应对全命题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其中的导语部分)进行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素和词语,都要明确其意思,从而准确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应对半命题作文,要认真研究文题中的引言和要求,吃透已经给出的题目词语的含义,补出合乎语法规范的短语作为题目。补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熟悉的题目、最有把握的题目、感悟最深的题目、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只有这样,才能扬己所长,掌握主动。应对选题作文,要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写作试题,为自己的考试赢得主动。挑选的原则应该是选熟不选生、选易不选难。如果选择的是材料作文,关键是要读懂材料的内涵(涉及的主题和相关内容),然后以此为话题展开写作。从方法上准备,我们要注意搞好下列训练:一是开展全程训练。可以按照老师的复习规划,从作文评分的若干方面(如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表达、修改等),逐一进行训练,每一项都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开展局部训练。主要是开头、结尾等影响中考作文评分的关键部位和个人劣势方面,不妨重点训练几次。三是开展创新训练。作文最忌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平时要加强对“精”“深”“活”“新”等方面的训练,以便收到平中见奇、同中见异的效果。四是开展速度训练。这是为了避免在考场上因时间不够而导致无法完卷的遗憾。平时应训练自己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的能力,养成“快”的习惯。

  除此之外,在应考过程中,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偏难的作文题目,在写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准确理解题意。准确理解题意包括对材料、题目、提示语和写作要求等内容的理解。要仔细推敲材料,弄清材料的内容及命题者隐含的意图,确立自己的观点;要看清、想清、吃准题目的含义及它涉及的范围;要领会提示语透露出来的信息。做到这些,就可以有效避免偏题离题。

  二是善于转化话题。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善于将题目设定的要求转化到便于我们把握的范畴之内。比如,浙江台州市的全命题作文“取暖”,我们知道它有别于“温暖”一题。一个“取”字,表示出一种动作行为,需要施动者主动地付出一定的努力。“取暖”者,是缺乏温暖者的行动,而“暖”的比喻义,可以是关心、理解、爱护、教育、亲情、友情等等。这样一来,“取暖”这道题目就可以转化为“我追求母爱”“我为爷爷送去关爱”“相互激励”等话题。也就是说,找到跟题目要求相关的词语,对比辨析,可以帮助我们化解偏而难的试题带来的审题难度。

  三是理清行文思路。写作前,我们要养成列提纲的习惯,列提纲可以针对文章层次、段落、先后主次等做一个统筹安排。写作时就可以按照提纲有步骤地展开,确保文章思路流畅、条理清晰。

2010年中考作文预测及点拨

  一、命题作文

  【模拟题目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的舞台我自己建造,要让全世界看到,我的剧本我自己写好,相信自己永远是个主角。我的魅力我自己创造,出乎每个人意料,我的未来我自己照耀,每个明天把我拥抱。

  请以“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 600 字左右,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1. 诠释文题,广泛联想。文题中的“我”,一般就是指作者本人。因此,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叙停生活中与“我的”舞台直接有关的各种事,如“我”把床铺当做舞台、把客厅当做舞台、把学校当做舞台、把人生当做舞台,表达“我”对梦想有不懈追求。文题中的“舞台”,就是表现的地方,每个在舞台上的人都是主角。因此,舞台上的主角都可以自称“我”。我们写作时也可则别人的舞台进行自由的、广泛的联想。比如由眼前的 CCTV 的模特的“青春舞台”联想到自己的青春舞台等。经过这样的联想对比,既能开拓你的写作空间,又有利于你选取一点感受最深的来写。

  2. 深入挖掘,巧编故事。“舞台”本是表演的地方,可以引申为一切学习、生活、工作的地方。从引申义出发,我们可以写自己的为学、为人、为事的态度与表现,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我们在作文中也可写“舞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例如:参加 CCTV “梦想舞台”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参加奥运会“志愿者”的“舞台”给“我”带来的料想不到的变化,等等。

  【模拟题目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百年,来去匆匆。在生命的进程中,有多少人是匆匆过客,年华流逝了无痕迹;又有多少人在自己有限的人生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足迹,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永不磨灭……

  读了上面的文字,请联系实际,以“永不磨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写作点拨】 “磨灭”是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情感、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永不磨灭”突出某一人或事物、事件的影响深远,以至于在人们心中烙下了永久的印记,让人难以忘怀。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人,一句话,一人眼神,一种情感,一件小事,一种精神,还有英雄事迹,峥嵘岁月,幼时记忆,名胜古迹等等都是不可磨灭的。

  写作时,可选的对象很多,力求选取那些生动、典型的材料,行文时切口要小,深度挖掘,切忌空谈。如果对历史熟悉,可选取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的人事或事件为材料,写成散文或议论文;如果对时事有深度了解,可结合新近发生的社会重大事件,撷取其中的热点或关键词进行评论,写成时评,并阐述其历史意义;如果身边有生动典型的人物或事件,你也可以就此写成记叙文或几则日记。

  【模拟题目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来到世界上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程。随着岁月的推移,对于人生,我们有太多的憧憬,太多的设计,太多的思考,太多的感慨。

  请以 “ 别样人生 ”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 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② 不少于 600 字。

  【写作点拨】 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别样人生”这个话题。话题的中心词是“人生”,“别样”这一修饰语强调了人生经历的与众不同,独特的“这一个。”写作时可从三方面努力:

  1. 选择与众不同的独特人物。

  放眼社会,将眼光锁定社会各个阶层,我们一定会发现各行各业、各种身份的人群那里,有与“别样人生”有关的趣事;放眼历史,你会得到更多的情感充沛的材料。比较而言,前者易于下笔而难于出新,后者难度较大却有新颖脱俗之效。

  2. 挖掘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

  可以正反对比切入,比如叙写某人的人生轨迹发生偏差,走上邪路,后来改邪归正,走上正途。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可以逐层求问,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顺序思考,挖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之所在;还可以逆向解读,撇开常规性视角和观点,提出全新看法。

  3. 抓住情真意切的感人画面。

  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都能表达一种别样的人生;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和心愿,要用心描画出动人情节,在铺垫到位的基础上,及时抒发情感,但要坚决杜绝那些空洞的、夸大的、不切实的抒情语言。

  二、半命题作文

  【模拟题目 1 】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时常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 ______ 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

  【写作点拨】 “ ______ 让我感动”这个文题很贴进学生的生活,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时常会遇到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人或物或情,我们写作时每个同学也都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我们要想写好这次作文首先就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回忆起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或事,情或景,并选取其中内蕴丰富,值得反复咀嚼、玩味的材料组织到文章里来。写这样的半命题作文,当然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但是组织上述材料作为文章的主体框架却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但不能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还会使读者望而生厌、敬而远之。这是写这类文题作文务必引起注意的地方。

  我们在具体写作时要注意文题中的要求“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时常被一些事情感动着 ”,显然这次作文材料的来源应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这就决定了我们要从现实中来选材,我们既可写凡人小事,也可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有一点,这绝对是令你感动,也能令读者感动的事情。我们写作时只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即可。不需要去瞎虚构,胡编乱造。如果这样的话,只会适当其反。

  【模拟题目 2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俗话说“路逢尽处还开径,水到穷时再发源。”

  《易·系辞下》有言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陆游诗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穷则思变,变则通,人们在探究进步的过程之中,不乏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的惊喜。

  请以“穷尽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补全题目,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不少于 600 字。

  【写作点拨】 人生充满变数,到了山穷水尽之处,有的人悲观失望,裹足不前,可能就会一撅不振了,了无生趣;有的人满怀信心,凭着坚强的意志、毅力,跨过这个坎,说不定前面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的奇迹只会发生在坚持不懈的拼搏者身上。这是给材料命题作文,要联系材料全面深入地理解题目的内涵,还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充分拓展题目的外延,使简单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场景。可以设置情境,作形象化的叙述;也可以透彻分析,写成议论文。写作时,要调动多种表现手段,融入充沛情感,努力使文句有意蕴。
三、材料作文

  【模拟题目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欢乐和痛苦是那其中不可缺少的音符;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快乐和痛苦是那一个个骤然翻起的浪花;人生是湛蓝的天空,欢乐和痛苦是那一朵朵漂浮的淡淡的白云。面对人生的悲喜,有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人“超形脱俗,立足本色”……

  作为 21 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该如去面对人生中的悲欢离合、起伏跌宕呢?请在阅读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自主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写作点拨】 首先细读作文材料,把握材料关键词“悲喜人生”,然后从如下角度来构思:

  1. 曲折故事展人生。我们可以讲述一个较为曲折的故事,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展现人物命运的悲喜,表现人物对待悲喜的态度。例如:可以讲述一个企业家创业的艰辛与挫折,或者叙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悲欢离合,从而表现文章的主题。

  2. 列举实例现人生。通过几个板块,列举几个不同的经典实例,在例子中找出他们的共性,从而得出一个结论:人生充满太多的巧合,也有着太多的曲折,就像手中的纹路,充满变化,然而不管它如何变换,只要我们勇敢面对,我们都可以将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 创新文体说人生。我们可以采用较为新颖的形式,例如论坛、讨论会、主题班会、辩论会、故事会,让不同的人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表现出大家对人生悲喜的不同认识。

  4. 虚拟人物话人生。可以将神话、童话,古人,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引入文章,通过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对话,来阐释人生悲喜的主题。例中,我们可以和屈原对话,和李白饮酒,与花草树木为友,和鸟兽虫鱼做伴,和他们一起探讨悲喜人生的话题。

  【模拟题目 2 】 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蚌对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圆圆的,很沉重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幸运的心情说:“ 我赞美天空和大海,我身体里边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健全。”

  这时有两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一只螃蟹就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全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全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乃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另一只螃蟹却说:“看到邻居在痛苦,你自己却无能为力,这应该会更让你感到痛苦吧。”

  请根据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这是一则非常形象的材料,借蚌与螃蟹们的对话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痛苦”,但切入角度不一样:第一只蚌将“痛苦”直接等同于“遭难”,没有看到“痛苦”可能转化为财富;第二只蚌将“痛苦”仅仅看做“身体上的不健全”;第一只螃蟹能辩证地看待“痛苦”,将它与“珍珠”联系起来;第二只螃蟹将“痛苦”上升为一种普泛性的人道关怀……可以选取的角度还有许多,要善于联想,提升高度,选取最有深度、最好把握的一个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 模拟题目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风儿想,要是我是柳叶该多好啊,有了可以依靠的枝头,就用不着整天劳累奔波了。而柳叶想,要是我是风该多好啊,用不着成天苦苦地守着一个枝头,到处可以自由自在地行走、奔跑。在相互羡慕中,风儿不由停下了脚步,柳叶不由脱离了枝头。

  读完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少于 600 字。

  【写作点拨】 (1) 抓住关键的词句,选好立意的角度。把握寓意必须从抓关键词句入手,特别是寓言的题目、主体形象的话语和结尾议论句。如这则材料的题目中“羡慕”一词至关重要,它基本上确定了作文内容的大体方向。任何一道作文题,立意的角度可以是多方面的,而针对寓言类材料作文,立意角度可以放在寓言中的“形象”上,寓言中的“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当然我们最好选择能贯穿材料始终,便于表现自己独特见解的形象,以此作为立意的出发点。

  (2) 转换形象抓主旨,把握情感明倾向。选定了形象,还要求我们运用联想、类比,将寓言中的形象合理地引申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而实现形象转换。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从中提取出文“旨”了。如这个材料作文,结合寓意,我们不难得出观点,即不要一味地羡慕他人,要坚守自己,活出真我。有了这样准确、具体的立意,为选材提供了便利,行文也就有的放矢了。另外,任何一则寓言故事,总有自己的情感倾向,如这材料的情感倾向就很明确。审题立意时不能忽略了这一点,在逆向思维时要慎之又慎,否则就会有离题之险。

  (补) 中考作文注意事项:

  1、书写工整。 2、首尾呼应。 3、开头无错字。 4、应用在开头。 5认真审题,明确思路。 6、题目新颖,有内涵。 7、联想要丰富(但联系主旨) 8、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小点切入,以小见大) 9、体裁上以记叙文为主。(“散文”为辅) 10、作文形式上,要准要好。(题记、场面、片段、书信、戏剧、采访、会议、合同等) 11、打草稿(头、尾、提纲)好处多。 12、语言上要有文采有个性,整齐。 13、标点符号要规范。14、段数,五段以上,要匀称、有层次感。 15、禁止乱抄。 16、禁止乱涂乱画,卷面要清洁。17、禁止大段现象。 18、字数要适宜。 19、完成时间上要提前。(在交卷前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