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省内培训补助:50部最伟大的科幻电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17:12
真相一定远在意料之外——50部最伟大的科幻电影
文/小飞

注:原载于《电影世界》和风行网,转载请注明

  感谢望月者姐姐,否则就没有被科幻所彻底改变头脑的我了。虽然思想可能还很幼稚,但我确实被改变了。还要感谢花袭人姐姐,LZ。

  排名由大家开会讨论而成,但98%是按我的意见。这50部都是超级好看的电影,强烈推荐没看过的童鞋补补课。

 

 

1 2001太空漫游 1968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评分:10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天问》
  塔可夫斯基说:从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树上的苹果那一天开始,他c们就要走在路上,终生为真理奋斗不休。老塔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人类的文明史,这是真理,只是事实远没有这么美好。真相更接近库布里克与阿瑟·克拉克共同创作的《2001太空漫游》中的描写:一个丑陋的猿人在灵光乍现之后捡起了一根骨头,砍开了另一个生物的头颅,这是人类历史的开始,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件科学——这就是智慧苹果的真相。
  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科学史:来自非洲的克罗马农人用石器与骨器在一万年中杀光了欧洲的尼安德特土著,火药推进的铅丸打穿了骑士阶层的厚重铠甲,蒸汽机创造的新贵族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配备了指南针与六分仪的大航海使美拉澳非几大洲的人类大难临头,几千枚洲际核武的蓄势待发使整个世界在恐惧中度过了几十年的和平,阿姆斯特朗迈出的“个人的一小步”使齐奥尔科夫斯基“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呆在摇篮里”的预言成为现实,互联网使权力与体制最后的欺诈和控制无所遁形。
  科幻,从字面意义上看是幻想科学的发展,而实际上,或者说真正伟大的科幻,是预言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
  所以我们说,《2001太空漫游》仍然是最伟大的科幻电影,恰如尼采所谓“你当愈行愈高,直到群星已在你脚下”,《2001太空漫游》审视着人类的命运,它既是理性的,也是诗意的,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交响乐礼赞中,浑身是毛的猿猴站立起来,手执骨头登上地球的舞台,在同样的恢宏音乐中,宇航员在木星最后一次睡着,醒来后完成了400万年后人类的再次进化:成为纯能量化的“星孩”。在库布里克与阿瑟·克拉克的脑力激荡中所创造的登月、空间站、超级电脑一一变成现实,而电影中预言尚未实现的未来,则有待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去经历和验证。
  恰如阿瑟·克拉克在《太空漫游》系列的卷首语中写道:宇宙如此之大(姑且不讨论宏宇宙或平行宇宙这些概念),认为这里只有我们自己似乎是太自作多情了,但为什么其它生命还没有出现呢?“本书设想了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而真相,一定远在意料之外”。
  科幻,就是在无数的可能性中,去设想最可能接近真相的那一个。
  提示:《2001太空漫游》的电影与小说是库布里克与阿瑟·克拉克同时创作的,对于看不懂电影的观众,在此强烈推荐小说,该书在科幻小说中的地位,正相当于电影版在科幻电影中的。

2 骇客帝国三部曲 1999 导演:沃卓斯基兄弟 评分:9.5
  很多人认为《2001太空漫游》冷酷、以上帝的视角拍成,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科幻是以超越人类道德的角度看待世界,因而也就拥有了不掺杂质的理性。在精神气质上与库布里克非常相像的沃卓斯基兄弟一定同意:尼奥睁开眼睛,看到了机器饲养人类的恐怖真相,很残酷,但以“超越人类的公义”来看,这很自然,因为人类对待更低等生物同样残酷,而当有一种比人类更加高级的生物出现时,也会同样的对待人类:所谓的“万物之灵”其实并不存在。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说出“上帝已死”,在下一个世纪的转折点上,沃卓斯基为已经成为上帝的新人类拍摄了新的“圣经”:人类被自己创造的人工智能推翻,成为机器法老的奴隶,摩西(莫菲斯)带领选民“出埃及”(逃出MATRIX),并找到了救世主耶酥(半人半程序的尼奥),最终耶酥上十字架(接入终端线进入MATRIX),上帝(机器大帝)终于宽恕了人类,达成了和平——这就是那个让诸多观众摸不着头脑甚至反感的结局,观众都被《独立日》这样的弱智电影惯坏了。
  实际上,从小里说,《骇客帝国》是一部反动电影,反民主(“选择只是强者欺骗弱者的手段”),宣扬无政府主义等左翼思想(到后来的《V字仇杀队》中已毫不掩饰)。往大里说,这是一部反人类的电影:电影的结尾,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般激昂的音乐中,升起的是机器文明的太阳,而人类只能回到黑暗的地洞里。的确,这很残酷,但对于科幻思想而言,只有对错上的评判,而与道德无关。
  沃卓斯基兄弟用现代最流行的文化元素,包装了远古神话般的预言,这使得三部曲跨越世纪千年之交而不朽。沃卓斯基兄弟后来自己这样说:“骇客帝国就像一个一百层的大厦,有人只看到一层,也有人看到三五层,觉得很好,还有的人继续看下去,看到一二十层”。


3 盗梦空间 2010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评分:9.5
  诺兰已经被称为“21世纪的库布里克”,这是指他电影中始终存在的冷静,深遂,略有暗黑的气质,而《盗梦空间》则是他一次尽情的炫技,展示了诺兰大神级别的掌控复杂叙事结构的能力,创造了一个极度复杂而毫无破绽的故事。《盗梦空间》可以说是心理学版的《骇客帝国》,《骇客帝国》的基础是数字技术,完全不懂软件原理的人没法看懂,而《盗梦空间》的基石则是心理学,观众多少要对心理学有些了解。因此与《骇客》相比,《盗梦空间》对个体的冲击力更大,因为它直接作用于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层面,比如电影里说:你记不得梦是怎么开始的,你记得的梦都是中间的部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你记不得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你记得的人生是从中间开始的——人生恰如一梦。电影结束在了陀螺将停未停的时刻,主角最后回到了现实世界,但诺兰故意留下这样一个悬念,为的是让观众去思考:“你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4 攻壳机动队 1995 导演:押井守 评分:9.5
  从创作上来讲,《攻壳机动队》是《骇客帝国》系列灵感的来源,从对未来预言的准确性上,《攻壳机动队》显然也远远超过《骇客帝国》,实际上《骇客》的故事是不可能实现的,被上帝造人思想洗礼过的西方人似乎忽略一个事实:制造机器身体远比发明A.I.要简单的多。那么在人工智能反抗人类之前,人类早已经用机械还改造自身,特别是如《攻壳》中描写的,在大脑中植入芯片,以增加大脑的记忆容量。这样的结果是,人的知识不再需要学习且容量可以无限大,人与人之间直接联网,黑客攻击的不再是你的电脑,而是可以直接攻击、修改你的大脑。《攻壳》也不仅仅是对未来的展现,还包括了这种异化之下对人类情感与伦理的冲击。《攻壳机动队2》的开头就说,世界的一切都是可以解释的,那么我们的爱是否也是可以用科学解释的呢?《攻壳》不仅是预言,也是人类古典情感的挽歌。

  风行微评:动画历史上,科幻史划时代的动画,其意义的深远可以从现在很多不同类型的科幻片上体现。自从我10多年前看懂了攻壳机动队后面的所有科幻片都感觉没有压力了……——九筒


5 银翼杀手 1982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评分:9.4
  一部《启示录》式的电影,贫穷,肮脏,阴森,毫无生气,2019年的地球宛如地狱,有钱人已移民外星,地球成为残留的底层人类的大垃圾场。地球已被消耗殆尽,没有阳光,生物几已灭绝,与之一同消亡的还有人类的精神与勇气。电影中一切真实,动人和美好的东西,都发生在人类上帝创造的复制人身上,爱情,勇气,智慧,古典美,甚至是对创造了他们的人类上帝的悲悯。最后一个复制人说出:我见过你们人类无法想像的世界,在猎户座的大火中攻击太空船,看着C射线在漆黑的宇宙中闪闪发光……这种豪情在电影中的人类世界里已不复存在。因此最后一个复制人没有杀死哈里森·福特,在死亡的时刻,一只白鸽在钢铁大厦的背景下冲天飞去。诚如那个人类“造物主”所说的:火种以两倍的光亮只燃烧一半的时间,这是光辉的代价。这是一部彻头彻尾黑暗和绝望的电影,结尾粉粹了人类最后一点的希望,片中惟一正常正直的人类哈里森·福特看到纸独角兽,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是复制人。隐藏的真相是:人类创造了他这个复制人,然后为他植入了某位警员的记忆,利用他来追杀同胞。“上帝已死”的一百多年后,人类也面临了同样的宣判。

  风行微评:那些如火车经过的风景般各种早已远逝的事物,更不再复返,只能活在我们的记忆中,但是这一切和被植入的记忆有何不同呢?即使我们曾亲身经历,的确,我们是透过经验来植入,但仍然是植入,记忆之所以有了意义,是和我们的现在与未来产生了连结,因此Rachael的记忆虽然是外力植入,但是她是个可以将记忆和当下与将来连结的活生生的人啊。——邢风


6 异形四部曲 1979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等 评分:9.4
  四部《异形》,每一部都由大导演执导,都极具个人特色,雷德利·斯科特的第一部是惊悚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第二部是动作片,大卫·芬奇的第三部是黑色社会伦理片,让·皮埃尔-热内的第四部则是法式喜剧文艺片。与十年前《太空漫游》为人类描画的光明未来相比,《异形》对人类探索宇宙充满了悲观与绝望。正如《太空漫游》中漂亮的太空船,在《异形》中变成了破烂的太空货车。迎接人类的不再是帮助人类完成再度进化的“兄长”,而是超出想象的恐怖怪物(其实异形的残忍,比起人类对于其它生物的残忍,本不值一提。自然本就比此残忍,只是现代的文明社会已经不愿正视,只有当这种残忍作用于人类本身,恐惧才突然苏醒)。《异形》的警世和悲观味道在第四集到达极致,那些半人半异形的培植怪物胚胎,仿佛是对人类科学的无情嘲笑。在基因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人类在实验室里培植异形这样的怪物已非难事,所面临的无非是伦理的阻碍而已。异形,这个既有着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基础,又暗合古代神话怪物的诡异生物,在太空中引发尖叫的30年后仍未被忘记,它已经成为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梦魇的象征。

  风行微评:毁灭人类的是人类自己,这是整部影片一以贯之的理念。——于东田


7 大都会 1927 导演:弗里茨·朗 评分:9.3
  假如在20年前看,本片堪称伟大,即使是今天,这部1927年的电影仍如此超前,如对大都会中高架林立,飞车穿行的描绘,相信很多科幻电影都受其启发。电影以科幻重新拍摄《圣经》(巴别塔,先知,大洪水),让人想到70年后同样的《骇客帝国》 。但更重要的是本片的思想:作为马克思的同胞和同时代人,弗里茨·朗的“大都会”被大资本家控制,工人居住于地下城,特权阶级如同奥林匹亚山众神一般享受荣耀。弗里茨·朗借先知之口说出,希望有一个“调和者”出现,调节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他用神话比喻:古代有位“首脑”想要修建巴别塔,但自己无法完成,于是雇佣了很多“人手”,最后“脑”和“手”起了冲突,巴别塔也无法修成。电影中工人受机器博士(野心家的暗喻)鼓动起来暴动,使大都会即将毁灭,最后老板的儿子成为了“调和者”,让老板和工人的手握在了一起。在流血动荡后,历史正是按照弗里茨·朗所希望的那样发展:十月革命的爆发使和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必须与工人分享利益,从而改变了资本家残酷剥削,政府对市场完全放任的状况(如罗斯福新政),今天,欧美工会强大的权力已使资本家只能低三下四——朗导演可以含笑九泉了。


8 巴西(妙想天开) 1985 导演:特里·吉列姆 评分:9.2
  曾在60年代搞学潮,被美国警察逮住好顿胖揍的特里·吉列姆,一生的作品中都充满了对体制的不满,1985年的《巴西》也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特里·吉列姆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灰暗,人类是麻木的,千人一面的。在严密而了无生气的体制控制下,唯一的反抗者,特里·吉列姆以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暗示了这种反抗在现实中的命运。《巴西》正如另一个译名,“妙想天开”,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即使在最后紧张的梦境逃脱中,特里·吉列姆还不忘调侃了一番前辈爱森斯坦的“敖德萨阶梯”,但这些想象实际上都只是吉列姆对现实中所看到的种种荒诞的放大,正如那个资讯总局,正对应着现实中的中央情报局、克格勃、摩萨德等人类自我设立,自我监控的组织。科幻本质上是探讨人类未来社会走向的电影,妙想天开的《巴西》也正是这样一部电影。
  风行微评:只是,强大的现实让他最终还是得堕落回了地面,甚至剥夺了他继续幻想的权利!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在人前化为乌有,或许在导演的心中,堕落的天使们就是悲剧的最佳诠释!——邢风

电影史上最恐怖的结尾之一
9 天外魔花(人体异形) 1978 导演:菲利普·考夫曼 评分:9.1
  本片翻拍自1957年那部政治意味明显,影射苏联对美国的和平演变的《外星人入侵》。新版实际上也是一部披着科幻、恐怖外衣的寓言,外星飘来的孢子在地球上生成成为一株株魔花,进而侵占了一个个人的头脑,整个城市的人一个接一个的被变成机械而恐怖的生命体,他们的外表并没有变化,但却永远失去了人性和独立的头脑。最恐怖的是,这种变异以惊人的几何速度传染,几个正常的地球人逃避其它变异人的头脑入侵成为了最恐怖的逃亡,而影片结尾更是影史上最恐怖的场面之一:因为它的恐怖是心理层面的,是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永远为清醒的个体所能感受到的恐怖。


10 飞向太空(索拉里斯) 1972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评分:9.0
  当人类已经成为可以飞越宇宙、创造生命体的上帝,那么“谁来做上帝的上帝”?作为与《2001太空漫游》同时期并且欲与之竞争的作品,《飞向太空》所传达的是完全不 的宇宙观,《太空漫游》对人类的飞向太空充满礼赞,而《飞向太空》则是反科学式的反省。作为说出“人类不能永远呆在地球摇篮里”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同胞,塔可夫斯基在这部电影里借人物之口讲出:“我们连自己的世界都打理不好,我们要一个新世界来干什么?我们不需要一个新世界,我们需要一面镜子”。虽然在遥远的索拉里斯星,人类所面对的困境仍然来自自己的内心,正如那个在失重的太空舱里飘浮的烛台与男女主人公所传达出来的典雅与浪漫,老塔在遥远的太空中用诗意的语言呼唤人类回归自己的心灵家园。

11 A.I. 2001 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评分:9.0
  在斯皮尔伯格拍出《侏罗纪公园》等特效电影之后,库布里克曾希望斯氏担任导演,自己任监制和编剧,完成《A.I.》,可惜剧本尚未完成,大师即已鹤去。斯皮尔伯格以库布里克留下的八页剧本为基础,再现了《A.I.》。作为库布里克的影迷,可能对无法看到符合库氏本意的《A.I.》感到遗憾,但对于更多的影迷来说,两位古典与流行大师的脑力碰撞还是让人既得到了心灵的慰籍,又不乏头脑的体操。作为《2001太空漫游》中超级电脑HAL的延续,库布里克想在这部电影中探讨的是A.I.人工智能出现会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这一点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体现得较为明显,后半段则充满了斯皮尔伯格式的温情脉脉。

12 12猴子 1995 导演:特里·吉列姆 评分:9.0
  英雄在得知自己的命运之后,反抗试图改变命运,最后却发现正是自己的反抗造成了自己的悲剧命运,这是希腊神话经典的主题。《12猴子》正是以科幻的形式来展现这一古典的悲剧命题,詹姆斯·科尔在人类社会被病毒毁灭的未来,受命回到过去寻找真相,而他最终和观众一起发现,他渐渐成为这场灾难的一部分。影片对时空观的态度是:“未来就是历史”,正如赫尔佐格的《纳粹制造》中一位魔术师说的话:时间只是一个错觉,实际上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当然这种设定从科学上来讲是不真实的,但影片借此所阐释的主题,正如影片中精心安排的种种符号、隐喻一般,是成功且深刻的。

  风行微评:时间编剧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作为剧中人物之一,即使不满意结局也无济于事,你可以改变属于自己的部分,但是你无法左右结局。因为你身在其中。——芦威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背景

13 蒸汽男孩 2004 导演:大友克洋 评分:8.9
  160年前,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举办,是对以蒸汽机为主的工业革命成果的一次集中大检阅,大友克洋《蒸汽男孩》即是以第一届世博会为背景的,只是从历史上的1851年搬到了1866年,以示这是经过演义而非完全真实的历史。这部蒸汽朋克的日本动画全片没有一个日本人,完全是以19世纪的伦敦为背景,但是绝非是对西方文明的被动接受,或是对西方市场投合,相反是以自己的角度重新剖析,解读历史,展望人类的未来。电影的主题是科学的双刃剑(那个用之不竭的蒸汽球也许是从今天的核动力中得到灵感),祖父两代科学家所代表的正是科学将带领人类走向的两个方向——毁灭世界的力量与解开宇宙之谜。日本的电影工业并不能如好莱坞电影般拍摄巨亿投资的特效大片,但他们在动画片中寄托的思想却比后者要深刻了不起的多。可以说,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强大经济实力去举办最大规模的世博会,但只要我们还拍不出《蒸汽男孩》这样的电影,那么,同志仍需努力。

14 星球大战 1977 导演:乔治·卢卡斯 评分:8.9
  当美国交警在安慰堵车司机时说道“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愿原力与你同在)”的时候,《星球大战》系列已经超越了一个电影系列的层面,成为了美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星球大战》的创意来自阿西莫夫的《基地》,也来自日本的时代剧,虽然是彻底的软科幻,《星球大战》的前三部曲还是成为了影史上最具史诗气质的幻想电影之一,而后三部曲则在为电脑特效的臻于完美而创造了一个可以乱真的幻想世界,当影片在六部曲的最后结束时,具有了一种莎士比亚戏剧式的悲壮感。


15 终结者 1984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评分:8.9
  人工智能觉醒推翻人类,回到过去改变历史才发现改变本身就是改变的结果,这些概念在今天看来都有些落伍乃至荒诞,但在当年卡梅隆刚刚将其抛出的时候,却令世人无比震撼。卡梅隆作为一个童年时代就能自制微型潜水艇和投石机的怪才,对科技的幻想和实用都有着超出常人的天赋,《终结者1》中停格动画创造的机器人惊悚之极,而第2集的液态机器人更是造就了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恐怖,卡梅隆对戏剧、动作的天才把握把这一系列造就成影史上最杰出的科幻动作片。
  风行微评:每当T-101出现的时候,背景音乐总是在敲着沉重的钟声,这让我想起了WWE里送葬者UNDERTAKER的出场音乐,T-1000出现的时候,音乐则变为诡异的滑音。T-101在黑暗中他的轮廓总是被那一屡蓝色勾勒的无比清晰,这种冷色的轮廓充满了力量感和机械感。——邢风

16 第五元素 1997 导演:吕克·贝松 评分:8.9
    吕克·贝松想象的未来依然可见对人类社会结构的不屑,比如无能废物的总统,脑满肠肥的智囊团,警察到贫民区去抓人一段,也像极了老罗所形容的警察去平房区查暂住证。但总的来说仍是充满了生机和趣味,出租汽车飞在天空,快餐厅作海盗船状飞来飞去营业。宇宙间各星球种族活像武侠小说中的各大门派,有战士型、杀手型,还有歌唱家型的,这当然不可能是真实的,但确实有趣。而最后拯救世界的,居然是“爱”。在世界因为人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也就因之越来越缺少希望的时候,贝松仍然相信有一些东西,值得坚持和信仰。幼稚的《第五元素》是科幻片的另一种极致。
  风行微评:那个未知的邪恶物质是什么?电影里没有答案。或许,那正是人类一点点累积的罪恶。当人类不断向前,拥有了一切,控制了一切,那些伴随着生命力而生的黑暗也在孕育着毁灭。人总担心着未知宇宙里的生物,会像我们杀戮其他物种一样毁掉我们。其实,人若会毁灭定是毁于我们自身的邪恶。——尖尾雨


17 E.T. 1982 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评分:8.8
  斯皮尔伯格在谈及他受歧视、不愉快的童年时说:“我总想起飞,飞离这个星球”。这使得他后来对科幻,特别是外星人的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则《E.T.》中最浪漫动人的镜头,E.T.的灵光一指,让孩子们的自行车飞上了天空,飞越了月球。这一刻使《E.T.》完全超越了一部科幻电影的层面,也似乎可以从斯皮尔伯格童年的深层愿望中找到源头。这部电影的人气有一件事可以证明:《世界大战》中酷似E.T.的外星侵略者手指,遭来了斯皮尔伯格本人影迷的一片骂声。

18 千钧一发 1997 导演:安德鲁·尼科 评分:8.8
  未来,人类已经在用基因技术改造自身,这造就了改造人和自然生人两个阶层,其差别如同神与人。本片以一个典型的好莱坞故事,讲叙一个自然生人想进入航天局实现自己飞离地球的愿望,但你绝不对反感影片近乎俗套的励志套路,因为它是如此的真实,你甚至会感谢电影结尾,导演在悲剧和显然俗套得多的光明分支中选择了后者。本片也是一部启示录,随着基因技术的突飞猛进,这可能是所有科幻片的预言中,离今天最近的一个预言了——如果不是西方因伦理道德原因压制基因技术在人类身上的使用,恐怕潘多拉的魔盒早已打开。
  风行微评:值得我们去反思的一部作品。文化歧视或者是种族歧视都可以改善,但是科学歧视就恐怖了,因为你连来到这个世界的机会都没有!但愿我们的科学不要走到那一步!——李奇龙


19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2007 导演:理查德·沙因克曼 评分:8.8
  一部最特别的科幻片,没有一个特效镜头,全片只限于一场谈话。但电影借一个虚构的活了一万四千年的人类,阐释了大对历史,小对人性的看法,其中尤以对宗教的重新解释最为深刻,虽然事情是虚构的,但精神上却是正确的。它不像新版《地球停转之日》,让科学回归原教旨的宗教。当然,科学要对宇宙,对自然怀有敬畏,对人类的局限有清醒的认识,但绝不是对某个宗教,某本书上的某个神去敬畏。
  风行微评:伟大的耶稣先生给一群老师上历史课。——李大拿

20 疯狂的麦克斯2 1981 导演:乔治·米勒 评分:8.8
  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来打,但第四次肯定是用石头和棍棒。《疯狂的麦克斯2》展示的就是这样的战争,具有深刻讽刺意味的是:即使人类文明已经分崩离析到了前工业时代,人类世界仍然无法摆脱相互之间疯狂的战争和掠夺,而且没有了文明的束缚只有更加变本加厉,本片是划时代的动作电影,深刻影响了之后所有表现后核子时代的作品,也许还包括了我们所熟知的《北斗神拳》。

 

21 源代码 2011 导演:邓肯·琼斯 评分:8.7 邓肯·琼斯在第二部科幻电影中再度才华尽显,一个诗意而浪漫的故事被完美的镶嵌在一个穿梭平行宇宙的故事中


22 变蝇人 1986 导演:大卫·柯南伯格 评分:8.7 大卫·柯南伯格的电影相比于原著,完美的展现的电影的视觉优势,变蝇的恐怖过程正是对科技和未来的黑暗预言

23 阿凡达 2009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评分:8.7 即使去除3D的加分,这部科幻版的《风中情缘》仍然保持了卡梅隆科幻动作大片的水准,所有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也像创造出来的“纳美语”一样毫无破绽


24 人猿星球(决战猩球) 1968 导演:弗兰克林·斯凡那 评分:8.6 人猿星球上猿猴歧视黑猩猩,这是美国黑白社会的影射,结尾埋入泥沙的胜利女神像,则是对当时美苏核武对峙结局的预言

25 五百年人(铁人浮生记) 1999 导演:克里斯·哥伦布 评分:8.6 “在下研究过人类的历史,无数人死亡的战争目的只有一个:自由。假如自由真的这么可贵,那么它一定值得拥有”


26 傻瓜大闹科学城 1973 导演:伍迪·艾伦 评分:8.6 伍迪·艾伦演的“梦露”穿越到了未来,见到了一个“1984”式的荒诞集权社会,最后,“老大哥”的鼻子被伍迪·艾伦干掉了


27 月球 2009 导演:邓肯·琼斯 评分:8.5 邓肯·琼斯的首部电影,评论者们已不吝惜搬出《2001太空漫游》与之相比,只有一个演员的《月球》探讨的同样是科技对人的异化


28 超时空接触 1997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 评分:8.5 终于接收到的外星信息居然是希特勒在柏林奥运会上的演讲,影片对于宗教与科学的探讨比较无聊,但对宇宙文明规则的想象却引人深思


29 银河系漫游指南 2005 导演:加斯·詹宁斯 评分:8.5 一本拥有无数粉丝的书改编了一部同样喜感十足的电影,和原著一样没心没肺的调侃其实骨子里却充满脉脉的温情


30 地铁停转之日 1951 导演:罗伯斯·怀斯 评分:8.4 虽然今天看来漏洞较多,但在那个美苏冷战,世界随时毁灭的年代,本片借外星人之口对地球人穷兵黩武的斥责可说震聋发聩


31 五百年后 1971 导演:乔治·卢卡斯 评分:8.4 卢卡斯在《星战》之战,也曾拍过如此沉刻、政治化的电影,而且是科幻电影,本片很明显受到了《1984》的影响

32 星河战队 1997 导演:保罗·范霍文 评分:8.4 有人说范霍文拍纳粹电影,后为他的副导又反驳说其实是反纳粹电影,但这其实都不重要,《星河战队》的像刀子一样犀利的才华才最重要的


33 机械战警(铁甲威龙) 1987 导演:保罗·范霍文 评分:8.4 范霍文在好莱坞首度操刀,就以一个充满非主流想象力的故事让美国人民High了起来,此后这种黑色的犀利还将继续上演


34 第九区 2009 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 评分:8.3 和监制彼得·杰克逊的首部作品《坏品位》一样,本片也充满了恶趣味,遭到调戏的是《独立日》那样的外星人入侵电影


35 我,机器人(机械公敌) 2004 导演:亚历克斯·普罗亚斯 评分:8.3 主题是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最后机器人对三定律的定类解读也是出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与银河帝国》一篇

36 侏罗纪公园 1993 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评分:8.3 电脑特效的划时代作品,将几千万年前即已灭绝的恐经再现于银幕之上,数码生成的怪物与实景之间几乎毫无破绽


37 冲出宁静号 2005 导演:乔斯·威登 评分:8.2 五百年后的银河系内战,电影将地球历史上的战争与冒险搬到了宇宙之中,一部精彩而不失其思想性的商业科幻典范之作


38 深渊 1989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评分:8.2 卡梅隆唯一一部不够成为商业典范的电影,前半部分较拖沓,但后半部分展示了一个神秘的海底文明,依旧是回归自然的主题


39 少数派报告 2002 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评分:8.1 虽然“祖母悖论”式的时间穿梭难题同样难住了斯皮尔伯格,但斯氏创造的未来世界充满了想象力和真实感


40 捕梦网(劫梦惊魂) 2003 导演:劳伦斯·卡斯丹 评分:8.1 史蒂芬·金小说改编,悬疑惊悚的氛围营造的极好,把编造的事实表现得毫无破绽:比如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存在


41 死亡幻觉 2001 导演:理查德·凯利 评分:8 28天后世界毁灭,世界命运掌握在一个少年手中,不到最后一刻你无法预知影片的结局。理查德·凯利的首部电影充满哲学的意味


42 沙丘(沙丘魔堡) 1984 导演:大卫·林奇 评分:8 改编自弗兰克·赫伯特的同名小说,在当时票房不佳,但今天已成为表现《基地》式的银河帝国的经典之作


43 迷失太空 1998 导演:斯蒂芬·霍普金斯 评分:8 关于人类殖民外星,寻找新的家园的电影,关于时间机器的表现很有智慧,是一部在今天看来仍很好看的商业电影


44 霹雳五号 1986 导演:约翰·班德汉姆 评分:8 最具人情味的机器人电影之一,借着科幻的幌子,表现人类与非人类智慧生命之间的情感,它代表了人类不能实现的美好愿望


45 第三类接触 1977 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评分:7.9 虽然在今天看来节奏较慢,但在“遭遇外星人”这个题材上,斯皮尔伯格的想象力还是很具有超前性

 
46 猿族崛起 2011 导演:鲁伯特·瓦耶特 评分:7.9 虽然不能达到1968年版的思想性,但可看性则远远过之,“假如有超出人类的公义”,《猿族》像是这句台词的解释

47 黑衣人 1997 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 评分:7.8 披着科幻外衣的儿童电影,好在想象力奇怪,角色塑造成功,是一部现在看来也非常具有观赏性的好莱坞作品


48 异次元骇客 1999 导演:约瑟夫·鲁斯纳克 评分:7.8 和《骇客帝国》几乎同时的作品,主题相当类似,但生不适时,完全淹没在后者的光环之中,不过作为科幻迷早不应错过


49 火星任务 2000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评分:7.7 一部关于火星探索任务的电影,科技上并未超越今天的时代,但对于人类生命起源的探讨和表现成为影片的神来之笔


50 怪形 1982 导演:约翰·卡朋特 评分:7.6 虽然明显是《异形》的跟风作品,但约翰·卡朋特给予了这部B级片以纯粹生理感官的极致刺激,影片也代表了模型特效的最高水准

附:尴尬的中国科幻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并没有科幻片,无论是《霹雳贝贝》还是《蓝血人》都只是借用了一些科学的概念,或者当作噱头,而科幻最重要的主题“科学如何改变人类社会”在中国科幻电影中是不存在的,近年来模仿《E.T.》的《七江七号》作为一部电影是优秀的,但其作为科幻而言也是软得不能再软的“准科幻电影”。这似乎与我国对科学的实用性诠释和教育有关,这使得我们在应用技术特别是仿制方面不落下风,但对于科幻所强调的理论物理而言,爱因斯坦早就说过了——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中国准科幻电影目录:

大陆:
珊瑚岛上的死光 1980
异想天开 1986
错位 1987
霹雳贝贝 1988
人头的故事 1989
大气层消失 1990
魔表 1990
隐身博士 1992
再生勇士 1995

香港:
两傻大闹太空 1959
中国超人 1975
星际钝胎 1983
卫斯理传奇 1987
铁甲无敌玛利亚 1988
百变星君 1995
卫斯理之蓝血人 2002
长江七号 2008
机器侠 2009
未来警察 2010 

  但是,也不必对中国的科幻电影未来完全悲观,不过正如阿瑟·克拉克,罗伯特·索耶等科幻大师都曾在作品中表达对中国的敬意一般,中国也有着第一流的科幻作品,那就是科幻小说的领域。中国有志于科幻电影的电影人注意了,在这里我们可以推荐几部值得改编成电影的中国科幻小说:

1、《生命之歌》:王晋康代表作,其对于A.I.技术发展思想之深刻,对人物塑造的成功,作品结构、文笔的优异,都使之成为中国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设想在人类DNA中破解掌控生命欲望的密码“生命之歌”,而这一密码将把人工智能推向与人类对立的层面,小说将这一深刻的命题以精彩悬疑的故事讲述而出。
2、《蚁生》:王晋康近年来的佳作,由自己的知青经历写成,以一个荒诞的科幻故事为那个荒诞年代作一注脚。这部电影尤其适中国电影,因为不需要任何特效场面,且极具史诗感。
3、《祸匣打开之后》:中国老一代科幻小说家宋宜昌的代表作品,可以说是中国小说版的“地球反击战”,这部写于多年前的小说在今天看来仍然毫不落伍,对于宇宙秩序的想象既有真实性,又不乏浪漫主义的思想。
4、《全频道阻塞干扰》:刘慈欣《三体》前人气最高的作品之一,《全频道阻塞干扰》是中国小说中对未来战争描写最真实和激动人心的作品,击落E-3预警机,坦克群激战等描绘令人过目不忘。
5、《乡村教师》:奇迹般的在一部科幻小说中将宇宙战争与一个乡村教师联系在一起,这部小说的改编权已被宁浩买去,希望我们能看到《无人区》,也能看到《乡村教师》。
6、《魔鬼积木》:展示基因技术的“魔鬼积木”,其深刻(无论科技或政治)、其精彩,中国电影五十年内都不要指望,希望押井守或卡梅隆能够看到这部作品吧。
7、《三体》三部曲:严锋所说“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到了世界级的水准”当指《三体》,这是一套地位绝不逊于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的作品。如果中国电影未来也有《星战》或《骇客》这样伟大的三部曲,那么拍什么不用多想了,我们有《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