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和tdp哪个好:军服命名-----军事科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9:46:28
军服命名-----军事科普

军服到底是哪个年代产生的,各国的说法不太一样。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记载:在远古的年代,有些国家就出现了军服的雏形,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时牵连服最初是为了识别敌我,所以颜色上有所区别,制式并不统一。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部队,最早用红色的短斗篷作区别敌我的服装,他们的对手主要穿白颜色的衣服。到了十五世纪末叶,有些国家的军服不但在颜色上、而且在式样上也作了统一。到了十七世纪,随着正规军的建立,军服才成为军队的正式装备。1670-1672年法国最先使用军服这个概念,也是西方实现军服式样统一较早的国家之一。如法军规定:禁卫军军服为白色,带补袖头、翻领、红色衬里,白钯领章;龙骑兵军服为红色;步兵军服为灰色。据我国《汉代服装资料》记载:早在春秋之前,我国就出现了军服的雏形,但由于式样很不统一,多是各取所好,并没有形成军服的概念。我国正式使用军服这个名词是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二千二百余年了。
在春秋战国之前,并没有军服这个专用的名词。因为那时作战虽然有了极少的服装防护品,如身上披上一些防刺的荆藤等,但中原各国从上到下,从军到民,多是上衣下裳,这种服装在日常生活中,席地而坐很方便,可到作战时,则很不方便了。宽袍长带,牵牵挂挂,舞刀弄剑受到限制,军队迫切需要一种适应打仗的服装。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军眼——一种专门用于作战的服装,才在中国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中原地区的赵国;经常遭受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袭扰。赵国的军队屡吃败仗,百姓不得安宁。赵武灵王继位之后,决心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他认为,赵国屡吃败仗的原因,并不是国衰民弱,而是在战法及服装上落后于匈奴人。匈奴人从将军到士兵,人人惯于骑马射箭,善于机动,战法灵活,而他们穿的战眼则是窄袖短袍,皮靴皮带,既能御寒,又便于作战。可是,赵国的军队是以步兵和战车作战为主,穿着宽袍长带的衣服,战斗力很难发挥。
公元前三○七年,有一天,赵武灵王穿着胡服上朝,对满朝文武大臣宣布了要全军上下着胡服、练骑射的主张,并要求朝中文武百官带头执行他的这一重大决定。可是,他的主张刚一提出,立即遭到群臣的反对,有的大臣看赵武灵王穿一身胡眼,吓了一跳,还以为国君发疯了小他们认为变胡服,违背了先圣之教:“有损民族尊严。其中反对最凶的,是赵武灵主的叔叔公子成。为了反对胡服骑射的决定,公子成称疾不朝。赵武灵王派人去说服他,他却叙述了一套墨守成规大道理。在公子成看来,天下唯有中原地区各国的一切尽善尽美,根本不需要再改进,如果着胡服,则是视中原的文化和礼义为儿戏、是万万做不得的事情;
无奈,赵武灵王亲自登门去说服顽固的叔叔。赵武灵王问道: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至于服装变了而志气丢了,则更是站不住脚的,吴、越等国的服装与中原不同,不是照样出了很多有识之士吗?一番话,说得公子成心服口服。第二天,公子成亲自穿上胡服上朝,听赵武灵王发布穿胡服的命令。文武大臣们一看国君的叔父都穿了胡服,只好随着改了,全军上下也很快实行了胡服。
为了把改革坚持下去,赵武灵王还特意制定了军服令,提拔重用执行军服令最坚决的人。胡服令的贯彻和执行,对赵国的强盛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时间赵国北驱匈奴,西搞强秦,东伐燕、齐,成了战国七雄中的强国之一这次服装改变,使军服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于军队装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