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程序:保健蔬菜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食品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45:58
保健蔬菜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http://www.tech-food.com 2010-5-11 中国食品科技网

    黄秋葵别名秋葵、黄蜀葵、咖啡黄葵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我国也有野生种。目前在欧洲、非洲、中东、印度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黄秋葵素有蔬菜王之称,主食肉质柔嫩、润滑的嫩荚,可炒食、煮食、凉拌、作汤,也可加工泡菜、罐头。其营养十分丰富,嫩荚中含有由果胶、丰乳聚糖和阿拉伯树胶等组成的粘滑汁液,常食有健胃、润肠、保肝、强肾等功效。黄秋葵的叶、芽、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盐,种子具有特殊的香味,可榨油,又可作为咖啡的添加剂或代用品,其植株和花朵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美化环境。近年来为日本、台湾、香港、上海等地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保健蔬菜,具有广阔的开发市场。我县属亚热带暖湿季气候区,气候温和,年无霜期平均约265天,光、热、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合黄秋葵的种植。自2003年试种成功后,经农业科技人员几年的摸索,现推广种植面积达150公顷,单产达到1200~2000kg/667平方米。以每公斤3元计算,每667平方米效益可达3600~6000元,为水稻的4~5倍,经济效益显著。现将黄秋葵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直根系,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赤绿色,圆柱形,直立,茎秆较粗。株高可达1.0~2.0m,叶呈掌状3~5裂,互生,有硬毛,叶缘有锯齿,叶柄细长,中空有刚毛;花黄色,瓣基褐红色,直径7~10cm,色艳丽,具观赏价值,花由下部逐渐向上开放;果实为蒴果,似羊角而较直,蒴果着生于叶腋中,由下而上陆续开花结果,果面有棱5~9道,长8~20cm,横径1.9~3.6cm,子房10或12室,每室有种子7~8粒;种子为球形,大小似绿豆,灰黑色至褐色,表面被细毛,千粒重约为55~75g。

    1.2生长习性 黄秋葵属短日照蔬菜,性喜温暖,耐热怕寒,不耐霜冻。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温25~30℃,12℃以下发芽缓慢,开花结果期最适温度26~28℃,月均温度低于17℃影响开花结果,气温低于14℃生长不良。黄秋葵喜光,不仅要求光照时间长,而且要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充足,有利于生长发育,座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黄秋葵耐旱、耐湿、不耐涝,结果期要求水分充足,利于果实发育,反之植株长势差,果实品质劣。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忌连作,也不宜选果菜类作物为前茬。对肥料要求氮磷钾齐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延迟开花结果,氮肥不足植株因生长不良而减产。

    2、品种选择

    黄秋葵按果实外形可分为园果种和棱果种;按果实长度可分为长果种和短果种;按果实颜色可分为绿果种和红果种(红秋葵);按植株大小可分为矮生种和高生种。生产上常采用5角种,因角数越多,子室数、种子数相应也多,品质低劣,目前生产上多选用日本或台湾的五角种。如台湾的南洋、五福、永福、翠娇、清福及日本黄秋葵。在我县宜选用“台湾五福”、“东京五角”、“美丽五角”等品种。

    3、栽培技术要点

    3.1栽培季节 长江以南春、夏季均可栽培,但以春播为主。春播是:3~4月播种,5~9月收获;夏播是:5~6月播种,7~10月收获。早播应采用大棚、小拱棚或地膜覆盖栽培,但以露地栽培为主,也可在保护地栽培。

    3.2整地作畦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土10~15天,耙平作深沟高畦,露地栽培多采用高畦双行种植,畦宽0.9~1.2m,畦高25~30cm,沟宽30cm,行株距70×45cm。整地时备足基肥,每667平方米用农家肥1500~2000kg、复合肥30~40kg,肥料与土壤应充分混合。

    3.3播种育苗 黄秋葵多采用种子直播,亩用种量约200g,以3月至4月中旬为最佳。黄秋葵种皮较硬,播前须浸种24小时,每隔5~6小时清洗换水1次,如放在25~30℃的环境条件下催芽,约3~4天出芽后即可播种,约10天可以出苗。

    3.4定植 幼苗出土后应及时间去弱苗、病苗,当幼苗具有2~3片真叶、苗高10~12cm即可带土移植到大田。每667平方米栽1200~2000株左右,定苗后应培土1次,并施足.定根清粪水,以利成活。

    3.5田间管理 ①间苗:直播田出苗后要及时间苗,掌握:“早间苗,迟定苗”的原则。破心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病、弱、小苗;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2~3株。②施肥:黄秋葵植株高大,结果多,肥水充足是获得高产的关键。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进行多次追肥。出苗后及时追施齐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6~8kg;第二次施提苗肥,在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撒施,每亩施复合肥15~20kg;苗高30cm,进入结果期时,重施追肥,每亩施复合肥25~30kg;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施追肥,防止植株早衰。③浇水:移栽后一般是 7~10天浇一次水。炎夏季节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④中耕除草和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要避免幼苗与杂草争肥争水,及时中耕除草。每7~10天进行一次。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行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米左右的竹竿、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⑤植株调整:植株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有利于主茎早结果和提高产量。生长前期营养生长过旺,也可以采取扭叶柄的方法,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控制营养生长;生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害蔓延;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苗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黄秋葵病虫害较少,偶尔有蚜虫、螟虫、蚂蚁和地老虎危害。防治蚜虫、螟虫和蚂蚁,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2500倍液喷治;防治地老虎,可在根际周围灌80%敌服1500倍液,或90%敌百虫500倍液,毒杀幼虫。连阴雨季节,枝叶出现较多病斑,可在天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5、适时采收 黄秋葵从第4~8节开始节节开花结果,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花谢后2~4天可采收嫩果,一般嫩果长到6~8cm长、约12g左右时即可采收上市。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迟易纤维化、品质降低、不宜食用。采收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黄秋葵茎、叶、果实上都有刚毛或刺,采收时应戴上手套,否则皮肤被刺,奇痒难忍。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1200~2000kg。收获前期一般2~3天采收1次,收获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3~4天采收1次。

    6、留种技术 黄秋葵是异花授粉作物,留种地要建立安全隔离区。在大田中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优良单株作种株,供给充足的肥水,促进生长,选取植株中上部果实为留种果,其他果实在嫩果期摘下上市。当果实开始变褐色,即可采收。待种果完全晒干,剥开果皮取出种子,每个种果约有90~100粒种子,种子晒2天后贮藏,第2年可保持95%左右的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