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听风对联学院2010级对联课程第三讲-罗浮居士主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2:40

引自听风论坛:樽酒流月校长亲自整理记录-

http://tingfenglt.com/showthread.php?t=104338-

--

[教程]听风对联学院2010级对联课程第三讲 -

-主讲:罗浮居士 -

-时间:2010年10月9日 -

-地点:听风对联学院群   群号:7010511 -

  -罗浮居士: -

-在上一讲中谈到对联创作方法中的几个要点,今天继续——-

-

三、关联性。-

关联性是对联的几大构成要件之一,十分重要。-

一副对联,其上下联的意思应当有一定的联系,即要求内容-

互相关联,内容与形式统一或有机结合,然而又不能雷同-

或重复,否则就“犯规”了,这称之为“合掌”,是对-

联创作中的大忌之一,这一点在下面还会谈及。-

另外,上下联的语气和力度,艺术表现手法也要有着相-

应的关联度,这一点以后有机会在评联中结合具体句子-

再谈。-

-

前两讲我曾谈到,对联的意思层面不宜过多及过于-

复杂,而应使上下联能够各清晰地表述一个层面,-

或者相对,或者相联。这里所说的一个意思层面既-

可以是同一主题,也可以是不同的主题抑或对立的-

主题。-

-

另外,在上下联的相互关系以及表现形式上,它们-

彼此间或者是延续形式的相联关系,或者是并列-

形式的相联关系,或者是对立形式的既相对又相-

联关系。-

-

不管什么形式,无论是描景绘形,叙事抒情,还是-

谈古论今,寄思感慨,都应力求做到互相呼应,虚-

实结合,阴阳相映,同时词语均衡,意象纵横。下-

面分别来谈一谈:-

-

1、同一主题。-

毫无疑问,同一主题的对联,上下联之间的意思或-

者是一脉相承的,或者是紧密相联的,然而必定都-

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所展开的。-

在第一讲中我曾提到过,“相联的具有延续性、延-

伸性,而能具有深化性及升华性的则更佳”。-

譬如我们经常看到或使用的“流水对”,通常就是-

基于同一主题并予以延伸、展开及深化的。-

因此,同一主题一般属于延续形式的相联关系,但也-

可存在并列形式的甚至是对立形式的相联关系,在创-

作上要注意的是,应如何将其主题在思想内涵上和艺-

术表现上通过合适的形式进行挖掘、展开、渲染、-

演绎或归纳。例如——-

-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这副对联是秦皇岛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著名的民间传-

说控诉了专制暴政,歌颂了诚挚爱情。-

这副对联非常有代表性,它既具有延续性,又同时具-

有并列性及对立性。-

从主题上来说,它通过孟姜女的悲剧故事及坚贞情操-

来揭露和控诉了秦始皇的暴政;-

-

从形式上而言,上下联并列写了两个人物,而这两个-

具有相联关系的人物,却又分别代表了两个对立的阶层!-

顺便简略地谈一下,从艺术表现力上来看,这副对联也-

写得很好,故事以及语言既很通俗又很典型,上联提问-

式的语气,强化了人们对暴君及其暴政的印象。-

-

“那个残暴的秦始皇哪去了?看,这万里长城构筑了人-

民的深重怨恨”;-

下联肯定而又感叹的语气表现了人们对孟姜女的怀念,-

“孟姜女她还活着!这片千秋留传的望夫石铭刻着她-

的坚贞”(片石,即望夫石,传说孟姜女在那投海而死)。-

在同一主题的对联创作中,容易出现“合掌”现象,-

这是要予以特别注意的。-

当然啦,“合掌”现象容易在同一主题的对联里出现,-

但有时也会出现在不同主题抑或对立主题的对联中。-

上面说过,上下联的意思应当有一定的联系,即要求-

内容互相关联,内容与形式统一或有机结合,然而又-

不能雷同或重复(即“合掌”)。-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不仅仅是上下联内容上不可雷同-

或重复,其中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可雷同或重复,-

即使在一个句子里。-

譬如四加七的11字句子,前句四个字,后句七个字。-

有人在前句里用了同一意思的词,后句中又用了(除-

非特意安排,并且上下联都这样使用),也不合规范。-

例如前面出现某种鸟类或花卉,后面又出现了鸟类或-

花卉,尽管不是同一种鸟或花,也当尽量避免。-

-

2、不同主题。-

即上下联分别表达了不同的内容及思想,一般属于并-

列形式的相联关系。-

也就是说,在主题以及形式上,它们彼此是并列的,-

然而相互之间却应当含有内在的关联性。-

否则,并列关系就有可能成为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以致“风马牛不相及”,这也是对联创作中所忌-

讳的。-

-

这里要说明一下,下面要谈到的对立主题,其实也属于-

不同主题之范围,但由于对立主题是通过对立关系-

来表现关联性的,即所谓“既相对又相联”的关系,-

因而将其单独列为一项。-

所以,不同主题是并列关系,但未必是对立关系;而对-

立主题具有并列关系,但又必须是对立关系。-

现在来欣赏一副不同主题之并列关系的佳句,乃是我-

以前曾评过的论坛联赛参赛联——-

雾锁苍山山隐隐,-

舟摇碧水水迢迢。-

对得何其工整!-

仿佛将一幅山水画完整地浓缩于短短的共14个字的-

对联之中。 -

-

-

其实8个字已经概述了画面,即“雾锁苍山”和-

“舟摇碧水”。 -

-

-

上下联后面的叠词“山隐隐”和“水迢迢”乃是修-

辞手法及其意境上的扩展——隐隐,既是视觉上的-

感官上的一种朦胧感依稀感迷茫感,呼应了雾锁,-

也是想象中的理念中的一种避世感摆脱感隐遁感,-

暗示着对超然出世、虚无飘渺的的梦幻境界的向往;-

迢迢,漫漫乃远不可及,遥遥而没有尽头,呼应着-

舟摇,不就是我们人生的象征性的写照吗!忙忙碌碌、-

疲于奔命,最终也不知这一叶扁舟会驶向何方……-

山隐隐,水迢迢……好!叠词不但深化了上下两个主-

题,而且使这一副对联读来朗朗上口!-

我一直主张对联也好,诗词也罢,词语一定要通俗通-

顺、简洁流畅,少用或杜绝生僻词甚至自造词,这副-

对联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

[/B]作者在遣词用句上以最常用的词入联,同时在平仄-

格律上以“二三二”——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此数字组合也是我青睐的足彩中的非-

赢即输赔率,哈哈)这一合律的而又富有抑扬感的-

韵律,歌唱性地展现了旷达深远的联意。韵律、-

词性、结构、关联、意境皆佳。-

-

3、对立主题。-

即上下联不仅分别表达了不同的内容及思想,而且-

两者之间是对立的,属于对立形式的“既相对又-

相联”的关系,亦即通过对立关系来表现其关联性。-

我曾说过,“相对的是对立的统一,具有内在联系,-

因而相对性的对句质量与格调更高”。-

在第一讲的时候,当我提到这点时,曾有朋友要我举-

例说明,我随口说了“黑白”这两个最简单的词。-

黑与白本义各表示一种颜色。-

还记得读中学时我曾和同学“诡辩”,说“黑就是白”-

,其“逻辑过程”是:-

黑色接近于深青色,深青色接近于深蓝色,深蓝色接-

近于墨绿色,墨绿色接近于草绿色,草绿色接近-

于黄色,黄色接近于淡黄色,淡黄色接近于奶白色,-

奶白色接近于白色,所以嘛……黑就是白,反之也-

一样,白就是黑。哈哈!-

说笑而已,其实社会现实中也确有这样的现象,譬如-

重庆打黑,那其中有很多“黑”原本不就出自于-

“白”吗?此乃题外的插科打诨。那么我何以提到-

黑白呢?-

-

是因为黑与白乃是一对反义词,两者之间存在着-

很明确的对立关系,具有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

然而,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同时又是一种对立的-

统一,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

-

作为两大基色,黑与白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并与红-

黄蓝这三大元色(或红黄绿这三大光谱),共同-

构成了缤纷璀璨的世界。-

可以说,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白也就不存在黑,-

因此,黑与白是“既相对又相联”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辩证的,也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

-

从哲学上来说,对立的统一,反映的不仅是事物-

的矛盾性,即互相对立的一面,同时还揭示矛盾-

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事物运动、发展与变化之规-

律,矛盾是对立的,但同时又是相反相成、互为-

依托、彼此关联及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从这个高度上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的对联创作是很-

有帮助的,尤其当我们欣赏或创作对立主题的对-

联时,我们便能发现,这种形式的对联往往会-

出现上品的佳句。-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些这样的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

-

-

大家一看便知,这副著名的对联是杭州岳墓墓阙联,-

联句洗练精辟,高度概括主题,且又生动、形象,-

雅俗共赏。-

-

上下联的主题是完全对立的,上面讴歌英雄,下面嘲骂坏蛋; -

-

-

然而,上下联的主题又是对立统一的,民族英雄岳飞-

与大奸臣秦桧等恶人之间,不仅是在历史事件上有着-

密切关联,而且以岳飞的忠魂映照出了秦桧等人的-

罪恶和卑鄙,以秦桧等人的丑恶和渺小更加反衬出-

了岳飞的伟大。-

同时,在艺术手法上,这副对联又通过并列的形式来-

表现上下联对立的关系:-

如果说青对白、青山对白铁,在词语上还称不上完全-

对立的话,那么,有对无、有幸对无辜、忠骨对佞臣,-

则是极其鲜明的对比,给人有一种很强烈的反差感。-

此外,青山、白铁在这里显得是非常贴切和形象,可以-

说是就地取材,无可替代;有幸、无辜又巧妙地运-

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方式,从而高度提升了艺术表现力-

和感染力! -

-

-

-

再看一句—— -

-

-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此联也在岳墓。-

这副对联并非表现对立的主题,而是在艺术手法上-

充分地和巧妙地运用了对立的形式或手段。-

上联从古代说起,下联着眼于当今,古与今是对立的,-

然而古往今来、自古到今却是统一的和相联的。-

同时,这副对联还在上下联的两句句子中,分别使用-

了对立的反义词来表现主题。-

如上联的正邪、冰炭,下联的毁誉、伪真。-

“正义与邪恶自古以来就如同冰与炭一样不能相容;-

而一切诋毁也罢,赞誉也好,到了今天终于能够-

判断谁是谁非、孰真孰假!”-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对联的表现形式是多样-

化的,而对立的词语更具有对比性,不但使得对-

联的艺术性更强更高,而且往往更能有效地揭示主题。-

-

再看一句——-

一骑绝尘,弯弓对月关山老。-

满园生色,把酒临风宾主欢。-

这副对联是我以前曾评过的论坛联赛参赛联之一。-

边塞狼烟未消,征战的将士与关山一起都守老了,-

可后方呢?达官贵人在花园的一片艳色中豪饮狂欢!-

我将这类情景、情感及观念上的对立也归于主题及形式-

的对立关系。-

类似的对联还有——-

霜甲戍关山,风展云旗秋点将。-

红颜醉春楼,歌伴裙袂夜吹笙。-

这副对联也是我以前曾评过的论坛联赛参赛联之一。-

边关的将士在用生命保卫国家,而后方却是一片歌舞-

升平,灯红酒绿,寻欢作乐!-

这句下联与上联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从关联上讲,-

主题完全是相对的,上下有着巨大的对立性,-

然而这种对立是相反相成、互相衬托的,并且具-

有内在联系。-

今天就谈这些,有关词性与结构,-

下次有时间再与朋友们交流,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