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妮子赶集第2集:中国古代寓言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30:23

 

景差为相①

景差相郑②,郑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胫寒③。后景差过之,下陪乘而载之

④,覆以上衽⑤。晋叔向闻之曰⑥:“景子为人国相,岂不固哉⑦!吾闻良吏居之 ,三月而沟渠修,十月而津梁成⑧,六畜且不濡足⑨,而况人乎?”

【注释】

①选自《说苑&S226;政理》。②相:作动词,为相国。③胫:小腿。④陪乘:随从的车子。⑤衽 :衣襟,指上衣。⑥叔向: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氏,名〓。⑦固:鄙陋。⑧津梁 :桥梁。津:渡口。⑨濡:沾湿。

【译文】

景差在郑国当相国时,有个郑国人在严冬季节,赤着双脚淌水过河。待走出水面后,两条小 腿已经冻僵了。恰好景差坐车过来,连忙把这个人扶上自己随从的车子,又给盖上一件衣裳。

晋叔向听说后,议论道:“景差身为相国,实在低能。我常听人讲,贤德的官吏所管辖的地 方,三月就要疏通河沟渠道,到十月就得修复渡口桥梁,六畜尚且不再淌水,何况从呢?” 

【题旨】要全面规划,通盘考虑,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高山流水①

伯牙子鼓琴②,钟子期听之③。方鼓而志在太山④,钟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⑤。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注释】

①选自《说苑&S226;尊贤》。②伯牙:春秋时代音乐家,善于鼓琴。③钟子期:春秋时代楚国人 。④太山:即泰山,一作高山。⑤少选之间:隔了一会儿。

【译文】

伯牙弹琴,钟子期在一旁欣赏。

伯牙开始用琴声抒发自己志在泰山的情怀,钟子期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弹得太好了,高昂 激越,如登巍巍高山!”

过了一会儿,伯牙又表达了自己志在流水的意向,钟子期又禁不住说:“弹得太好了,回旋 跌宕,如临滔滔江河。”

后来,钟子期不幸死去,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断,终生不再弹琴,认为失去知音,世上便 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

【题旨】志同道合,情深谊长。

邻人祠田①

臣邻之祠田也②,以一奁饭一壶酒三鲋鱼③,祝曰:“蟹〓者宜禾 ④,氵夸邪者百车⑤,传之后世,洋洋有余⑥ 。”臣笑其赐鬼薄而请之厚也。

【注释】

①选自《说苑&S226;尊贤》。②祠:祭祀。③奁:读lián连,小匣子。鲋:读fù付,即鲫 鱼。④蟹〓:读xiè kè谢课,狭小的高地。⑤氵 夸:同“污”。氵夸邪,指低凹地。⑥洋 洋:形容丰盛美满。

【译文】

我的邻居在那里祭土地神。他用一小匣饭,一小壶酒和三条鲫鱼作祭品,祝祷说:“愿那狭 小的高地上,长出茁壮的禾苗;愿那阴湿的凹地里,收获百车的粮食;而且世代相传,岁岁 丰收,连年有余。”

我笑他敬献鬼神太少而索求的太多了。

【题旨】予人者少,夺人者多。

螳螂捕蝉①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

②,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③;黄雀延颈④,欲逐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⑤,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注释】

①选自《说苑&S226;正谏》。②曲附:弯起了前肢。附:同“跗”,脚背骨。③傍:同“旁”。 ④延颈:伸长脖颈。⑤前利:眼前的利益。

【译文】

园子里有棵木树,树上有只蝉。这只蝉儿高居在树枝上,一边振翼鸣叫,一边吸饮着清凉的 露水,不知道螳螂躲在它的身后。

螳螂缩着身子,弯起镰刀般的前肢准备捕捉蝉儿,没想到一只黄雀已在它的身旁。

黄雀伸长脖颈,打算啄食螳螂,根本不知道大树下有人拉开弹弓正瞄着它,弹丸马上就要打 到头上了。

这三者,都是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其后患的。

【题旨】提高警惕,消除隐患,以解后顾之忧。

追女失妻①

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②,见简 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有夙笑③。”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无以 解之则死。”对曰:“当桑之时④,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 ,还反。其妻怒而去之⑤。臣笑其旷也⑥。”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 於是罢师而归。

【注释】

①选自《说苑&S226;正谏》。②被:同“披”。③夙:素常。夙笑:以往的一个笑话。④桑:作 动词,采桑。⑤去之:离开他,近于现在的离婚。⑥旷:作动词,成了旷夫。古称没有妻子 的成年男子为旷夫。

【译文】

赵简子准备出兵讨伐齐国,传令军中有敢于劝阻的人治以死罪。有个身披铠甲,手执利刃的 武士叫公卢望,见了赵简子纵声大笑。

简子问:“你笑什么?”

公卢望答:“我想起一椿好笑的往事。”

简子厉声说:“讲出道理还罢了,讲不出来就让你死!”

公卢望不慌不忙地讲了一个故事:“正当采桑季切,我邻居家夫妇二人一起下了田。丈夫看 见桑林深处有个女子,就追了过去,没有追上,扫兴而归。这时,他的妻子早在盛怒之下离 开了他。我笑他追女不得,反失妻子,成了光棍。”

简子如梦方醒,说:“如今,我讨伐别国,也会失掉自己的国家,变成亡国之君。”于 是下令收兵回国。

【题旨】决策与行动应深知其后果。劝人要讲究方法。

白龙鱼服①

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②。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 :“当时之时,若安置而形③?”白龙对曰“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 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

【注释】

①选自《说苑&S226;正谏》。②豫且:古代的一个著名的打渔人。③安:疑问词,怎么。而:同 “尔”。

【译文】

从前,有条白龙潜入一个清澈见底的深水潭中,化作一条大鱼戏游,被渔夫豫且射伤了眼睛 。白龙负伤逃回,向天帝哭诉。

天帝问:“当时,你是什么形状?”

白龙回答:“我潜入深水潭中,变化成一条鱼。”

天帝说:“鱼本来就是渔夫射猎的对象,即然如此,豫且又有什么罪呢?”

【题旨】变化形式掩盖本质,就会惑乱他人,引来灾祸。

枭将东徙①

枭逢鸠,鸠曰②:“子将安之③?”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唱,可矣,不能更唱,东徙,犹恶子 之声。”

【注释】

①选自《说苑&S226;丛谈》。②枭:读xiāo嚣,即猫头鹰。鸠:读jíu纠,样子像野鸽的 一种鸟。③安之:往那儿去。

【译文】

猫头鹰遇到了鸠。

鸠问:“你往那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打算迁居到东边去。”

鸠又问:“为什么呀?”

猫头鹰回答道:“乡里的人都厌恶我的叫声,所以我想迁到东边。”

鸠说:“倘若你能改变你的腔调,倒还可以;不然的话,搬到东边,那里的人照样厌恶你。 ”

【题旨】要正视矛盾,解决矛盾。

五丈灌韭①

卫有五丈夫②,俱负缶而入井灌韭③,终日一区④。邓析过⑤,下车 ,为教之曰:“为机⑥,重其后,轻其前,命曰桥⑦,终日溉韭百区不倦。”五丈夫曰 :“吾师言曰:‘有机知之巧,必有机知之败⑧。’我非不知也,不欲为也。子其往矣, 我一心溉之,不知改已。”

【注释】

①选自《说苑&S226;反质》。②丈夫:成年男子。③缶:读fǒu否,小口大肚的器皿,有瓦制 的,也有铜制的。④区:相当于现在的畦。⑤郑析:春秋时郑国大夫。⑥机:机械。⑦桥: 井上装的桔槔(gāo高)。⑧有机知之巧必有机知之败:这是当时道家的一种绝圣弃知的论 调,意思是说制作使用机械要巧于谋算,巧于谋算会使人心术不正,人心术不正是制作和使 用机械带来的害处。

【译文】

卫国有五个男子,都背着瓦罐从井里汲水浇灌韭菜园子,从早到晚,一天辛劳,只能浇一畦 。

郑国大夫邓析路经这里,看到他们笨重的劳动,便下了车,教他们说:“你们可以做一种机 械,后端重,前端轻,名叫桔槔。使用它来浇地,一天可浇百畦而不觉累。”

这五个人齐声说:“我们的老师说过:‘有使用机器的好处,一定就有使用机器的坏处。’ 我们并非不懂,而是不愿制作使用。你走你的路吧,我们一心使用瓦罐浇灌,决不更改!” 

【题旨】抱残守缺,顽固不化,反对改革,固步自封。

危如累卵①

晋灵公造九层之台②,费用千金,谓左右曰:“敢有谏者,斩!”荀息闻之 _郏鲜榍蠹A楣佩蟪质讣T唬骸俺疾桓亿梢病3寄芾凼┢錦-④,加九鸡子其 上 。”公曰:“子为寡人作之。”荀息正颜色、定志意,以棋子置下,加九鸡子其上,左右惧 ,慑息⑤,灵公气息不续。公曰:“危哉!危哉!”荀息曰:“不危也,复有危于此者。” 公曰:“愿见之。”荀息曰:“九层之台,三年不成,男不耕,女不织,国用空虚,邻国谋 议将兴⑥,社稷亡灭,君欲何望?”灵公曰:“寡人之过也,乃至于此!”即坏九层台也。 

【注释】

①选自《说苑》。按:此条见唐张守节《史记正义&S226;范睢蔡泽列传》引。②晋灵公:名夷皋 ,公元前620-697年在位。③荀息:字叔,晋大夫。按:荀息是晋献公时大夫,献公卒,辅 奚齐,里克杀奚齐,又辅卓子,卓子亦被杀,息遂死。疑误。④博棋:棋子。⑤慑:读sh è摄,恐惧、害怕。慑息,因害怕而屏住了呼吸。⑥谋议:指侵略。

【译文】

晋灵公命人为他花费千金,建造一座供游赏的九层高台,并对左右下令说:“谁敢谏阻,定 斩不饶!”

荀息上书求见,灵公让卫士们张弓搭箭,然后召见了荀息。荀息故意说:“大王,我不敢来 劝说您,我是来为您消愁解闷的,我能把十二枚棋子垒起来,上面再加置九颗鸡蛋。”灵 公一听高兴地说:“那你就为我演试一下吧!”

荀息一本正经,专心致志地表演起来。先把十二枚棋子垒在下边,再把九颗鸡蛋垒在上面。 灵公左右的人都很担心,屏住了呼吸,灵公自己也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连声说:“好险哪! 好险哪!

这时荀息说:“这不算什么,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灵公便说:“那就快让我见识见识。 ”荀息这才严肃地说:“大王要筑九层高台,没有三年不成。三年之中,百姓来服役,男人 不耕田,女人不织布,弄得钱财耗尽,国库空虚。邻国将乘机侵略,我们就会山河破碎,国 破家亡。到那时候,您站在九层高台之上,又能观望到什么呢?”

灵公听了说:“筑台的后果如此不堪设想,这是我的过错!”于是下令停止筑台。

【题旨】即要勇于批评,又要讲究批评方法。

羊质虎皮①

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②,见豺而战③,忘其皮之虎矣。

【作者介绍】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元),字子云,有人也写作“杨雄”。蜀郡成都人,是西汉末年著 名的辞赋家。他被召入宫庭。作为文学侍从,随成帝祭祀游猎,写了不少歌功颂德的辞赋。 但他无心仕进,一直是个黄门郎,生活较穷苦。《法言》是他仿《论语》之作,用语录体形 式比喻说理。

【注释】

①选自汉场雄《法言&S226;吾子》。②说:同“悦”。③战:战栗,恐惧。 【译文】

有一只披着虎皮的羊,见了青草高兴得欢蹦乱跳,见了豺狼害怕得战栗不已,忘记了自己披 着虎皮。

【题旨】色厉内荏,外强中干总会露出虚弱真相。

仕数不遇①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②,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 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 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 武节始就③,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作者介绍】

王充(公元27年-101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他出身低微,学习非常刻苦 ,一生博学而不守规墨,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做过几年小官,后罢官归乡 ,埋头著书。他的著作很多,但只有《论衡》八十五篇保存下来。《论衡》内容非常丰富, 涉及的面相当广泛,但主题思想却很集中,就是作者概括的三个字:“疾虚妄”。它以唯物 主义观点,犀利的笔锋,渊博的知识,对当时表现在各个领域的种种天道神权迷信思想给予 了尖锐的批判,充满了反正统思想的战斗精神,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注释】

①选自汉王充《论衡&S226;逢遇》。②仕:谋官。遇:赏识。③武节:武略,武功。就:成。

【译文】

有个周朝人,一生中多次求官,直到鬓发斑白都没有成功。

这天,他走在路上,回首往事,伤感地落下泪来。

有人问道:“您为什么哭泣呢?”他抽咽着说:“我几次谋官都得不到赏识。现在已经年迈 。再没有机会了,因此伤心地落泪。”那人又问:“您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赏识呢?”他回 答说:“我少年时苦读经史,后来文才具备,试图求官,不料君王却喜欢任用老年人。这个 君王死后,继位的君王又喜欢任用武士,我发愤改学武艺,谁知武功刚学成,好武的君王又 死去了。现在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轻人,而我的年龄已经老了,所以终生不 曾得到一次赏识,未能做官。”

【题旨】学业须扎扎实实,学好精通;投机钻营,肯定失败。

宋人御马①

宋人有御马者,不进,拔剑刭而弃之于沟中②。又驾一马,马又不进,又刭 而弃之于沟。若是者三,以此威马至矣。然非王良之法也③,王良登车,马无罢驽④。 

【注释】

①选自《论衡&S226;非韩》。②刭:读jǐng景,用刀割脖颈,这里指杀。③王良:传说中我 国古代最著名的御手。④罢:同“疲”。罢驽,劣马。

【译文】

宋国有个驾驭车的人,挥鞭驱使,马却不肯前进。他非常生气,马上拔出利剑,砍断马的脖 子,把尸体扔到了阴沟。接着,他又牵来一匹马驾上,这一匹也不肯前进,他又杀掉扔进沟 里。就这样,他接连杀死三匹马。用这种办法威慑马,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登峰造极了。但这并不是名驭手王良驾车的方法。 王良登车驾驭,得心应手,应用自如,所以在他手里,是没有劣马的。

【题旨】不学无术,蛮横行事,应该自责自问。

亡国怨祝①

晋中行寅将亡②,召其太祝③,欲加罪焉。曰:“子为我祀,牺牲不肥泽 也④,且斋戒不敬也⑤,使吾亡国,何也?”祝简对曰⑥:“昔日吾先君中行密子, 有车十乘,不忧其薄也⑦,忧德义之不足也;今主君有革车百乘⑧,不忧义之薄也,惟 患车之不足也。夫船车饬则赋敛厚⑨,赋敛厚,则民谤诅⑩。君苟以祀为有益于国乎? 诅亦将为亡矣!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祝其何罪?”中行子乃 惭。

【注释】

①选自《论衡&S226;解除》。②中行(读háng杭):复姓。晋国六卿之一。周天子有三军。晋 侯私置三军,改“军”为“行”,中行,即中军。荀林父为中行元帅,后以官名为姓氏。寅 :人名。③太祝:官名,掌祭祀祝祷。④牺牲: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称。色纯为“牺”,体全 为“牲”。⑤斋戒:古代祭祀前清心洁身,防范邪物,以表示庄重。如沐浴、素食、废乐、 静心等。⑥简:太祝的名字。⑦薄:微,少。⑧革车:兵车。⑨饬:读chì斥,整治,这 里指滥造。⑩诅:读zǔ祖,咒骂。

【译文】

晋国的中行寅,在家族大难当头的时候,召来掌管祭祀的太祝,想问罪处治。

他质问道:“你为我祭祀,想必是供神的三牲祭品不肥美,斋戒的心境不虔诚,以至激怒了 鬼神,使我们家族处于灭亡的境地。你为什么要这样?”

太祝简回答说:“当年我们的先君中行密子,仅有车十乘,但他并不嫌少,每天思虑的是修 养德行,崇尚正义,唯恐有所过失。而现在您已拥有兵车百乘,却不考虑修备德行,只嫌兵 车不足。要知道滥造战船兵车,穷兵黩武,势必加重对百性的征敛;赋税徭役过重,必然招 致百姓的怨恨和责骂。您难道真以为祈祷上天会造福家族吗?民怨沸腾,人心背离就会灭亡! 而且您想我一人为您祝福,而举国上下却在诅咒您,一口称颂难平万众怨恨,你的家族将亡 不是很自然的事吗?我又有什么罪呢?”

中行寅听了羞愧万分。

【题旨】国家兴亡在于人心向背。

屠门大嚼①

人闻长安乐,则出门向西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②。

【作者介绍】

桓谭,字君山,东汉相(在今河北省境内)人,好音乐,能文章,光武帝时任给事中,因谏崇 信谶书,被贬为六安郡丞,死于途中。所著《新论》二十九篇。

【注释】

①选自东汉桓潭《新论》。②屠门:屠户的大门。

【译文】

有个人听说长安繁华热闹,便走出门去向西漫步,一边做出左右流眄的样子,一边兴高采烈 地畅怀大笑。他知道肉味鲜美,于是跑到屠户门前,一面大口咀嚼,一面不停地啧啧赞赏。

【题旨】凭主观想象得到满足,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曲突徙薪①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②,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③,远徙 其薪④,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⑤。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 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⑥,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 曰:“乡使听客之言⑦,不费牛酒,终亡火患⑧。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 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

【作者介绍】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史称他幼年好学,博览群 经。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他继父志,开始私撰《汉书》,被人诬告,下狱问罪。他弟 弟班超上书解释,明帝弄清原委后,任他为兰台令史,后升为郎,典校秘书,继续编著《汉 书》,积二十多年始成(其中一小部分是他死后由妹班昭和马续续写)。《汉书》起自高祖, 终于王莽,共记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分纪、表、志、列传,共一百篇,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

【注释】

①选自东汉班固撰《汉书&S226;霍光传》。②突:烟囱。③更:改。④徙:读xǐ洗,迁移。⑤ 嘿:同“默”。⑥灼烂者:指在救火中被烧伤的人。行:读háng杭,排行。上行,即上 座。⑦乡:同“向”,当初。⑧亡:同“无”,下同。

【译文】

有个客人路过一户人家,发现这家的灶是直道烟囱,近旁又堆积着干柴。客人提醒主人,改 为曲道烟囱并应挪远柴堆,不然的话就会发生火灾。主人默不作声,不予理睬。

没有多久,这家人果然失了火。四方乡邻赶来抢救,总算幸运,把火扑灭了。

主人感激不尽,杀牛摆酒来感谢众位乡邻。他让被火灼伤的人坐在上座,其余的人论功排列 。依次入座,唯独没邀请劝说改砌烟囱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当初,你如果听从那个客人的劝说,不仅不用破费酒肉,也不致发生火灾 。现在论功请客,怎能忘掉那个提醒你改烟囱、挪柴堆的人,而只把焦头烂额的人尊为上客 呢?”

主人这才醒悟过来,赶快去请那个客人。

【题旨】防患于未然,弥祸于无形,要善于预料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夜郎自大①

滇王与汉使言②:“汉孰与我大?”乃夜郎侯亦然。各自以一州王③,不知 汉广大。

【注释】

①选自《汉书&S226;西南夷传》。②滇、夜郎:都是汉代西南地区的小王国。③州:旧时行政区 划名,所辖区域一般大于现在的县而小于行署。

【译文】

滇国的国王问汉朝的使者:“汉朝与滇国那一个大?”

汉朝使者到了夜部国后,夜郎国王也这么问:“汉朝与夜郎国那一个大?”他们的疆土只有 汉朝的一个州那么大,偏守一隅,不知汉朝广大。

【题旨】妄自尊大,闭关自守,不能前进。

惩羹吹〓①

人有啜羹而中热②,心中惩〓③,〓则恐而吹之④。

【作者介绍】

王逸,字叔师,东汉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南)人。安帝刘时曾任校书郎,顺帝刘保时进侍 中。著有《楚辞章句》十七卷、诗文集二卷。

【注释】

①选自汉王逸《楚辞章句》。②啜:读chuò辍,饮。羹:读gēng耕,泛指煮成浓液 的食品。这里指肉汤。③〓:读ài艾,惩戒。④〓:读jī击,切成细末的腌菜。 【译文】

有个人喝滚热的肉汤,烫疼了咽喉和胃,从此他便怀有戒心,看到切成细末的冷腌菜,也担 心烫着,放在嘴边吹个不停。

【题旨】联系实际,区别对待,以免束缚自己,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儒子驱鸡①

儒子驱鸡者,急则惊,缓则滞②。方其北也③,遽要之④,则折而过南 ;方其南也,遽要之,则折而过北。迫则飞,疏则放⑤。志闲则比之⑥,流缓而不安则 食之⑦。不驱之驱,驱之至者也,志安则循路而入门。

【作者介绍】

荀悦,字仲豫,东汉末期颍阳(今河南省许昌县)人。献帝时历任侍讲、秘书监、侍中等官职 。所著除《申鉴》五篇外,还撰有《汉纪》三十篇。

【注释】

①选自汉荀悦《申鉴&S226;政体》。②滞:停止。③方:正当,刚要。④遽:骤然。要:同“邀 ”,拦截。⑤疏:疏远,远离。放:放任。⑥比:近。⑦流缓:徘徊。

【译文】

一个书生在那里赶鸡。他追得急了,鸡受惊乱窜;赶得慢了,鸡又停住观望。

鸡刚要向北,他突然拦截,便掉头跑到南边去了。鸡刚要往南,他又一拦,鸡又回身向北跑 去。当他迫近时,鸡就扑打着翅膀飞去;当他远离时,鸡又漫不经心地随意走动。

应该是在鸡安闲的时候,接近它。当鸡徘徊不定、神情不安时,用食物去喂它。不要硬赶而 去诱引,才是赶鸡的最好方法。鸡安详不惊,自己就会顺路回家。

【题旨】要讲究方式方法,因势利导;胡乱折腾就会一事无成。

一孔之见①

有鸟将来,张罗待之②,得鸟者一目也③。今为一目之罗,无时得鸟矣。 

【注释】

①选自汉荀悦《申鉴&S226;时事》。②罗:网。③目:网上的孔眼。

【译文】

鸟儿即将飞过,一个捕鸟人布下了罗网等待着。

一会儿,鸟儿过来,一下被捕获了。捕鸟人收网一看,发现鸟被缚在一只网眼里。于是,他 回去制作了一张仅有一个孔眼的网,拿到原处张设起来,兴致勃勃地等候着。

然而,他再也没有能够捕到一只鸟。

【题旨】分割个体与整体,看问题把局部作用夸大并绝对化,遗害无穷。

泽神委蛇①

齐公出于泽②,见衣紫衣,大如毂③,长如辕,拱手而立④。还归寝疾 ,数日不出。有皇士者见公语⑤,惊曰:“物恶能伤公⑥?公自伤也。此所谓泽神委蛇 者也⑦,唯霸王乃得见之。”于是桓公欣然笑,不终日而病愈。

【作者介绍】

应劭,字仲远,东汉末年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西南)人。献帝时为泰山太守。著有《汉官 仪》十卷。所撰《风俗通义》亦称《风俗通》,原书三十二卷,一百三十篇,今存十卷。内 容主要是考释议论名物、时俗,对当时的社会风俗和迷信思想有所批判。

【注释】

①选自汉应劭《风俗通&S226;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远者》。②齐公:即齐桓公。泽:聚水的洼 地。③毂:读gǔ谷,车轮中心的圆木。④拱手:两手合抱致敬。⑤皇土:姓皇名士,齐国 人。⑥恶:读wū乌,同“乌”,那里。⑦委蛇:蛇名,传说中的泽神,古代寓言中的怪物 。

【译文】

齐桓公外出,路过一片大泽,看见一个身穿紫色衣服、粗如车毂、长如车辕的怪物拱手而立 ,回宫后就病倒在床,好几个月不能外出。

齐国人皇士见到桓公,听他叙述后惊喜地说:“怪物那能伤害您?是您自己惊吓自己了。这 是泽神——委蛇,只有称霸诸侯的人才能见到啊!”

于是,齐桓公高兴地笑起来,当天病就好了。

【题旨】心理作用影响大。

鲍 君 神①

有于田得〓者②,其主未敢取也。商车十余乘,经泽中行,望见此〓著绳, 因持去,念其不事,持一鲍鱼置其处③。有顷其主往,不见所得〓 ,反见鲍鱼,泽中非人道路④,怪其如是,大以为神。转相告语。治病求福,多有效验。 因为起祀舍,众巫数十,帷帐钟鼓。方数百里,皆来祷祀,号鲍君神。其后数年,鲍鱼主来 ,历祠下寻问其故⑤,曰:“此我鱼也,当有何神?”上堂取之,遂从此坏。

【注释】

①选自《风俗通&S226;鲍君神》。②〓:读jūn君,鹿属动物。③鲍鱼:咸鱼。④非 :没有。⑤历:经。

【译文】

有个人在野外捉到一只〓,没敢立即牵回家,拴好后便先离去。

恰好有经商的车队一行十余辆路过这片沼泽地,人们望见这只〓拴着绳子,就牵了 去,可是又于心不安,便拿一条鲍鱼放在原处。

不一会儿,捉〓的人返回来,不见捉到的〓,而见一条鲍鱼,异常惊讶,心 想:“沼泽人迹罕至,发生如此奇怪的变化,肯定是神无疑了。”

这件事,辗转相告,风传开来,不少人到此求福治病,居然多有效验。因此,又盖起一座祀 庙,庙中巫祝多达数十人,钟鼓齐鸣,神幔高挂,十分热闹。方圆几百里内的人们都来祈祷 ,尊称鲍君神。

几年过后,放鲍鱼的那个人又经过这里,问明事情的原委,不觉哑然失笑,说:“这是我的 鱼,哪有什么神呢?”说完,上堂抓起鲍鱼扬长而去。

自此以后,断了香火,祀庙很快破败了。

【题旨】不要神化人事,偶像是自己造出来的。

东食西宿①

齐人有女,二人求见②。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而不能决, 问其女,定所欲适③,难指斥言者④,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去:“ 欲东家食西家宿。”

【注释】

①选自《风俗通》(据《艺文类聚》卷四十引)。②见:会见,这里指求婚。③适:从。④指 斥:指名直呼,毫不客气的意思。

【译文】

齐国人有个女儿,两家人家前来求聘,东家的儿子相貌丑陋而家资富有,西家的儿子人材出 众但家境贫寒。父母亲计议多日拿不定主意,便问女儿的心愿,让女儿自己挑选,并说:“如果羞于明说, 可以或左或右脱下一只衣袖表示,让我们知道。”

女儿便同时把两只衣袖脱下来,父母奇怪地问她是什么意思,女儿说:“我愿意在东家吃饭 ,在西家住宿。”【题旨】两全齐美难以实现。

枯鱼过河①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②,相教慎出入。

【作者介绍】

乐府民歌:乐府在汉代原指音乐机关,汉惠帝时有“乐府令”,武帝时则扩充为专署,负责 采集民歌,以观风俗。至南北朝便把乐府唱的诗歌称为乐府。古乐府一般泛指西汉乐府,收 集在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里。按郭氏分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相和歌辞”、 “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现存三十多首。【注释】

①选自《古乐府&S226;枯鱼过河泣》。②作书:写信。鲂〓:读fáng xù房序,两 种鱼名。

【译文】

离水的鱼啊,望着河水哭泣,

如今后悔啊,哪里还来得及;

捎信寄语啊,水中的鲂和鱼与:

牢记教训啊,出入不可大意!

【题旨】相互关爱,共度危难,情谊深厚。

堕甑不顾①

孟敏字叔达②,巨鹿杨氏人也③,客居太原④。荷甑堕地⑤,不顾去

⑥。林宗见而问其意⑦,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作者介绍】

范晔(公元399-446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浙川)人,是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历史学家。《 宋书》本传说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录书,晓音律”,是个多才多艺的人。范晔初为 尚书吏部郎,后贬为宣城太守,开始作《后汉书》。他为史“贵德义,抑势利,进处士,黜 奸雄。现传《后汉书》共一百二十卷,其中帝后纪十卷,列传八十卷为范晔撰,志三十 卷为晋人司马彪《续汉书》文。它记载了我国东汉从光武至献帝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注释】

①选自《后汉书&S226;郭太传》。②孟敏:东汉巨鹿人,字叔达。③巨鹿:地名,在今河北省。 杨氏:地名。④客居:旅居在外。⑤荷:读hè贺,扛、担。甑:读zèng赠,古代煮饭 用的陶罐。⑥顾:回头看。⑦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介休(今属山西省)人,是当时的名 士。

【译文】

孟敏,字叔达,是巨鹿杨氏人。

他在太原居住的时候,一天上街,不小心把拿着的煮饭罐子掉在地下,摔得粉碎。可他连看 都不看一眼,径直走了。

郭泰见了很奇怪,就问他原因。孟敏回答说:“罐子已经摔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题旨】对待错误和挫折,切不可忧虑无穷,失去勇气。

把火觅火①

某甲夜暴疾②,命门人钻火③。其夜阴暝④,不得火⑤,催之急,门 人忿然曰:“君责人亦太无道理!今暗如漆,何以不把火照我⑥?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 得耳。”

【作者介绍】

邯郸淳,一名竺,字子叔,魏时颖川(今河南省中南部)人。黄初初年,为魏博士给事中。《 随书&S226;经籍志》著录其《笑林》三卷,今已不传,遗文存二十余篇,见于唐宋人的类书上。 书中记载了不少寓言式的滑稽故事,有一定的讽刺、批判意义。这里的八则是根据鲁迅《古 小说钩沉》本选录的。

【注释】

①选自魏邯郸淳《笑林》。②暴疾:急病。③钻火:古代用钻石取火。④阴暝:昏暗无光。 暝,读míng名,意同“晦”。⑤火:这里指钻火工具。⑥火:这个“火”,指灯火。

【译文】

有个人深夜突然得了急病,让他的门人点灯。

这一晚,天色昏暗,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门人四下摸索,找不到钻火的工具,病人却催得很 急。门人忿忿不平地说:“您责备人也太没道理了。现在四周一团漆黑,您何不拿个灯来替 我照一照,我先找到钻火工具,然后才好点灯呀!”

【题旨】搪塞推诿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一叶障目①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②,得螳螂伺蝉自障叶③,可以隐形。遂于树下 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 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若见我不④?”妻始时恒答言“见”⑤,经日乃厌倦不堪 ,绐云⑥:“不见。”嘿然大喜⑦,赍叶入市⑧,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⑨。

【注释】

①选自《笑林》。②《淮南子》:书名,为汉淮南王刘安撰。③伺:读sì四,侦察。④若 :人称代词,你。⑤恒:常,总是。⑥绐:读dài代,欺骗。⑦嘿:同“默”。⑧赍:读 jī基,怀抱。⑨诣:到,到达。县:县衙。

【译文】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

他读了《淮南子》,得知螳螂捕蝉时,掩蔽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便真的去寻找。 他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居然发现一片隐蔽着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 片树叶竟飘落地下,和许多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 收了足足有几斗。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 ,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因为折腾了一整天,妻子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哄他 说:“看不见了。。”

这人一听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苦无 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扭送县衙。

【题旨】愚蠢的方法,卑劣的企图,应得的下场。

唯业公羊①

有甲欲谒见邑宰②,问左右曰:“令何所好?”或语曰:“好《公羊传》③ 。”后入见,令曰:“君读何书?”答曰:“唯业《公羊传》。”试问:“谁杀陈佗者?”甲 良久对曰:“平生实不杀陈佗。”

【注释】

①选自《笑林》。②谒:谒见,求见。邑宰:县令。③《公羊传》:书名,即《春秋公羊传 》,周公羊高传述,其玄孙汉公羊寿录之为书。

【译文】

有个人将要拜见县令。事先他问县令的随从:“县令大人喜欢什么呢?”有人告诉他说:“ 县令最喜欢《公羊传》这部书!”

后来见到县令,叙谈之中县令问他:“先生现在读什么书呢?”他趁机答道:“专一攻读研 究《公羊传》。”县令考问他说:“谁是杀害陈佗的凶手呢?。这人从来没有读过《公羊传 》,一听县令发问,以为是谈论一件人命案,目瞪口呆了半天才说:“我这辈子确实没有杀 过陈佗。”

【题旨】不懂装懂出笑话,知识问题莫虚假。

持竿入城①

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 至曰②:“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③”!遂依而截之。

【注释】

①选自《笑林》。②俄:表示很短一段时间。③中截:从中截断。

【译文】

鲁国有个人,拿着一根长竹竿进城。到了城门口,他先竖着拿竿,结果卡在城门洞上进不去 ;后来又把竹竿横过来,还是卡住进不去;这人一筹莫展,站在城门前发呆。

不一会儿,一个老头走来看见,教训地说:“我虽不是圣人,但毕竟经多见广,你为什么不 拿锯把它从中间一截两段再拿进去呢?”

这个人真的按老头的话把竹竿截开拿进城了。

【题旨】糊涂虫自误,假内行误人。

汉人煮箦①

汉人有适吴②,吴人设笋③,问是何物,语曰:“竹也!”归煮其床箦而不 熟④,乃谓其妻曰:“吴人〓辘⑤,欺我如此。”

【注释】

①选自《笑林》。②汉:指汉中,古汉中郡地。适:到,往。吴:一般指江苏一带,古代吴 郡地。③笋:竹笋,竹类的嫩芽、嫩茎。④箦:读zē则,席子,这里指竹制的床席。⑤〓 辘:车的轨道,因当“诡道”谐音,故称狡诈为〓辘。

【译文】

一个汉中人来到吴郡地方。

这天,吴人设宴招待,席上摆着竹笋,他问是什么东西,人家随口告诉他说:“是竹!”

后来,他回到汉中,便把家中床上的竹席拿来煮了,准备全家尝鲜,但煮了很久始终煮不熟 ,他气脑地对妻子说:“吴人太狡诈了,竟然这样捉弄我。”

【题旨】一知半解荒唐可笑,待人以诚要负责任。

掾者作奏①

桓帝时②,有人辟公府掾者③,倩人作奏记文④。人不能作,因语曰: “梁国葛龚先善为记文⑤,自可写用,不烦更作。”遂从人言写记文,不去葛龚名姓。府 君大惊⑥,不答而罢⑦。

【注释】

①选自《笑林》。②桓帝:即东汉刘意,公元147年-167年在位。③辟:读bì闭,征召。 掾:读yuàn院,属官的通称。④倩:请,央求。⑤梁国:战国时代国名。这里指地方, 原梁国所辖地域。葛龚:字元甫,东汉宁陵人,和帝(公元89年-105年在位)时以善记文知名 。先:原先,先前。⑥府君:汉时称太守为府君,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⑦罢:罢免 。

【译文】

东汉桓帝时,有个人被召用为太守衙门属官,他胸无文才,刚到职便请人代写一篇奏事的呈 文。

所求的那人也写不出来,对他说:“早先梁地人葛龚,呈文写得很好,完全可以抄用,不必 重写。”他听从了这人的话,翻出古书一字不差地誊写了一份,连葛龚的姓名也原封不动地 抄上去,呈交太守。

太守一看大惊失色,一言未发就罢免了他。

【题旨】照搬照抄毫无用处。

善治伛者①

平原人有善治伛者②,自云:“不善,人百一人耳③。”有人曲度八尺 _埽倍攘撸撕窕跚笾蝄-⑤。曰:“君且囗⑥。”欲上背踏之。伛者曰:“将杀我。 ”曰:趣令君直⑦,焉知死事。”

【注释】

①选自《笑林》。②平原:汉平原郡,今山东西部一带。伛:读yǔ羽,背弯,驼背。③人 百一人: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人。④度:量。⑤厚货:很多钱,大价钱。⑥君且囗:原缺, 据上下文看,这句意思是:请您俯卧。⑦趣:赶快,很快。

【译文】

平原郡有个善治驼背的人。他到处自我吹嘘说:“治不好的,一百个人里不过一、二个。” 

有个驼背的人,顺着弯曲的身体量长八尺,由头至脚垂直量高六尺,特地带着很多钱,请求 治疗。善治驼背的人说:“请你面朝下躺着吧。”说着就要上背去踩。驼背的人一见惊恐万 分,叫道:“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善治驼背的人说:“我只管尽快弄直你的驼背,不管死 活。”

【题旨】要提防招摇撞骗者。

盐 不 足①

人有和羹者②,以杓尝之③,少盐,便益之。后复尝之向杓中者④,故 云:“盐不足。”如此数,益升许盐⑤,故不咸⑥,因此为怪。

【注释】

①选自《笑林》。②和:调和,调味。③杓:即现在做饭用的勺子。④向:先前。⑤升许: 升,容量单位,汉制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升许:一升左右。⑥故:仍然。 【译文】

有个人调一锅汤,先盛出一勺试着尝了一口,觉得味淡,往锅里又加了一些盐,然后再去勺 里尝尝,仍觉味淡,便说:“盐少!”

就这样,勺里尝一口,锅里加把盐,加了一升多盐,还是不觉咸,这人感到很奇怪。

【题旨】要看到事物的变化,不能用老眼光看问题。

虱处中①

独不见群虱之处中②?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 ,动不敢出裆,自以为得绳墨也③。然炎丘火流④,焦邑灭都,群虱处于中而不能 出也。

【作者介绍】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字嗣宗,魏晋时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他处于魏晋易代的时 期,明哲保身,托病不仕,转而崇尚老庄,嗜酒弹琴,放荡不羁,对黑暗现实采取了一种消 极反抗的态度。他的诗文在当时都享有盛名。所著有《咏怀诗》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 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散文,它尖锐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的腐朽,无情地嘲笑了依附于 封建统治的寄生虫的可怜命运。

【注释】

①选自晋阮籍《大人先生传》。②:读kūn坤,有裆的裤子。

③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这里指规矩,法度。④炎丘火流:火势燃烧蔓延的样子。

【译文】

那些裤裆里的虱子,逃入衣缝的深处,藏在败絮的里边,自以为是吉祥如意的住宅;爬行不 敢离开衣缝,活动不敢越出裤裆,自以为循规蹈矩,行动得体。

然而,一旦棉被烧,烈焰笼罩,火势蔓延,把它们的城池吉宅烧为灰烬,裤裆里的虱子们 就无处可逃了。【题旨】安常处顺,循规蹈距,依附恶势,必然一起葬身。

郑人乘凉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②,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③。及至暮反席于 树下,及月流景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④。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 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作者介绍】

苻郎,字元达,东晋略阳临谓(今甘肃秦安县东南)氐族人,他是前秦苻坚的从兄子,曾拜锁 东将军,任青州刺史。后隆东晋,官至员外散骑常侍,因忤权臣王国宝被杀害。所著《苻子 》六卷,原书已佚,遗文见于后人的类书中。

【注释】

①选自晋苻郎《苻子》。②逃暑:避暑。孤林:孤树,一颗树。③衽:读rēn任,席。④ 濡:沾湿。

【译文】

有个郑国人不堪暑热,躲到一颗大树荫下乘凉,烈日行空,树影移动,他也不时挪动着坐席 。日落西山后,他便回到树下。

等到月亮东升,他又随着树影的移动而挪动起来,怕的是露水沾湿了衣裳。树影越移越远, 他的衣裳越来越湿。

这个人白天利用荫凉,很巧妙地躲避了暑热,但晚上利用荫凉去躲避露水,却未免太笨拙了 。

【题旨】要避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