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类化合物:浅论天津民间锣鼓艺术的现状及其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50:57

浅论天津民间锣鼓艺术的现状及其发展


近几年天津民间锣鼓艺术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人民群众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投入极大的欣赏热情。同时民间锣鼓队更成为迎来送往、大型演出、体育赛事、礼仪庆典等活动不可或缺的表演队伍和助兴主力军,而且这种需求仍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强烈的趋势。因此一些单位和地区不惜投入巨资,下大力量组织起自己的锣鼓队,这无疑起到了丰富和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作用。但是往往由于事前缺乏整体设计和专家的具体指导,造成锣鼓队在人员编制、乐器形制和配置方面的不合理,并由此产生不和谐乐音,以及艺术风格不突出等问题。所以有必要对天津民间锣鼓艺术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做一番理性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民间锣鼓这一艺术形式在我市健康、快速地发展起来。

关于天津民间锣鼓艺术的现状:

根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天津卷》中的记载,天津地区可称为锣鼓艺术形式的表演有两种,即城区的“法鼓”和沿海地区的“飞镲”。法鼓被认为是天津本土的民间花会形式,在天津地区影响最大,据说当年天津城曾拥有130多道法鼓会。《丙子皇会写真》(1936年卢粹言编)一书称“津门法鼓会多如雨后春笋”。目前保存下来的,尚能够坚持活动的也还有10多道。法鼓的人员、乐器的配置一般为大鼓一人兼指挥,镲铬、铛子伴奏4至8人,大铙、大钹8至16人不等。法鼓的表演风格由于其脱胎于佛教中的法事活动,演奏时又是原地分两侧站立敲击,没有步伐和队形变化,故而显得庄重、沉稳,加之出会时尤其注重近似于古董或工艺品的仪仗摆设,显得古色古香,同时也有古板、古旧之感。因此“法鼓”作为历史的文化积淀和民间艺术陈列可说是一宝,但是如欲从中去体验所谓的现代节奏和感受时代的精神面貌就不着边际了。

“飞镲”又名“打大镲”,是流传在天津塘沽、汉沽等沿海地区,渔村渔民和盐场盐工中的民间锣鼓形式,相传其源头出自河北省黄骅、海兴一带渔民的祭海仪式。1956年经过加工改编的“飞镲”代表天津市参加过全国民间文艺汇演,获得好评。目前以塘、汉盐场工人表演团体为骨干团队。因其为沿海地区的民间锣鼓艺术形式,其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具有大海的磅礴气势和内涵。“戽镲”“攘镲”“分镲”“抖镲花”都追求大海波涛、潮起潮落的意境和艺术效果,加之民间艺人有意识地将中华武术的动作和技巧不断地充实其间,因此无论是群打、单打还是双人对打、四人穿插混打都显得生龙活虎、热烈、火爆。虽然说该艺术形式源于祭海、乞求平安的民俗活动,但一经脱离那特定的环境和氛围并稍经加工,便可赋予其新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特色。因此可以说“飞镲”是天津地区较为优秀的民间锣鼓艺术形式,具有较大的和较深远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同时“飞镲”的出会形式,也比较简洁、淳朴,无仪仗之累。其人员、乐器的配置,灵活余地也比较大,目前一般队伍的配置为大鼓一人、伴奏的大铙、大钹4至6人,飞镲表演队员12至20人不等,多者不限。因其风格浓郁特色突出,10几年来天津市的大中型演出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矫健、雄武的身姿,听到那激奋、热烈的鼓乐之声。

除此之外,天津棉纺五厂的“义和战鼓”是我市较早成立的,唯一以大鼓为主体的民间锣鼓表演形式。原天津市长李瑞环同志看完他们的表演后,称誉他们为“津门第一鼓”。该锣鼓队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各种演出活动中。义和战鼓的人员、乐器配置为三人演奏的2米大鼓4面、一人演奏的1米大堂鼓13面、大钹40副、镲铬40副。鼓、钹演奏过程中对动作无特别要求,纯以锣鼓的音响震撼为特色。然而该团演奏的曲牌构成比较复杂,有狮子舞、龙灯的伴奏鼓曲,有河北农村“吹歌会”曲牌中的锣鼓演奏部分,也有戏剧武场的锣鼓经,经组合而成七八个段落,分成大小两种套路,轮番穿插演奏。其表演风格庄重热烈,喜庆氛围浓郁,具有北方锣鼓的地域特色,有较强的观赏价值。据说该表演形式,源于河北省大城县一带的“吵子会”,只是规模远不及此。

最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在我市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山西锣鼓为源头的社鼓和威风锣鼓的表演团体。天津钢管公司锣鼓队,在天津市人民迎庆香港回归演出活动中一亮相,即引起人们的关注。它那鲜艳、典雅的古战裙装束、饶有风味的摆胯动作、快速的铙钹相绞咬,在两名大鼓手的擂鼓指挥下“叉、处”分明,错落有至,极具山西社鼓的神韵,是天津民间锣鼓艺术的后起之秀。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津部队、军事交通学院和武警部队中兴起的威风锣鼓热,则着实为天津的民间锣鼓艺术平添了几分威武、豪迈、壮观的阳刚之气。从天津市首届“月季花节”,到蓟县“长城山货节”,从迎庆“香港回归”,到“澳门回归狂欢夜”以威风锣鼓为主体的天津民间锣鼓,打出了天津人民的豪爽性格和喜悦心情,振奋了天津人民的精神,威风锣鼓成为天津人民喜爱的新的民间锣鼓形式。

其它诸如静海县西双塘镇的河南开封盘鼓队、天津高压供电公司大鼓队、南开区文化宫大鼓队等,也都初见规模,而作为中老年晨练和中小学课余社团活动的腰鼓队,则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势态。

纵观天津民间锣鼓艺术的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民间锣鼓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本人认为,天津民间锣鼓表演艺术团体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在今后推动天津民间锣鼓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加以注意和研究。

关于鼓曲的挖掘整理创作

当前天津民间锣鼓艺术团体——无论新老,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演奏曲牌、曲目的单一(或称匮乏)。据了解,目前天津地方特色较浓的“法鼓”和“飞镲”,保留的演奏曲牌一般在6—7条,表演时间一般掌握在15—20分钟左右(或可反复延长),且由于师承关系和当前演出需要,其表演均以趋于程式化,有些曲牌继续流失。加之近年来天津市各类民间花会演出活动较为频繁,群众对此渐渐熟悉和了解,就越发显得陈旧、古板、僵化,俗称为“老一套”。

除此之外,天津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民间锣鼓表演艺术团体,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就更加突出了。仅以威风锣鼓为例,现存表演队伍在学习、传承过程中,能够保持在演奏水平的曲牌最多的为7—8个小段,一般的队伍仅掌握3—4小段(天津威风锣鼓演奏的曲牌一般为《亚运威风》,而较少传统套曲)。据说在威风锣鼓的故乡,山西洪洞县内,一个村镇的威风锣鼓队会个几十首曲牌算不了什么。另据当地文艺工作者统计、收集、整理的锣鼓曲牌多达200余首。仅此不难看到天津民间锣鼓艺术,与外省市民间锣鼓,在历史积淀与发展方面的天壤之别,所以这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和制约天津民间锣鼓艺术发展的最主要问题。长期下去不仅观众会由于其表演形式的简单重复,而丧失观赏兴趣,甚至表演者也会因为其活动的单调、乏味,而丧失了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所以组织学习、整理、吸收、创作新的锣鼓演奏曲牌,创造新的锣鼓表演形式,并借此调动和刺激活动参与者的情绪和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从天津市民间锣鼓艺术团体近几年参与大型文娱演出活动的情况看,其方法经常是调动各路形制不同的锣鼓队伍,经过导演择选、训练,重新编排、组合而成。这种做法固然难以表现某一鼓舞的整体风貌,然而却也形成了天津锣鼓协同、融和表演的独特风格,同时也不能不说给各个锣鼓队提供了一种学习、交流的机会,即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的同时,又熟悉和掌握其它鼓舞的表演形式,尤其是鼓谱和基本节奏。而这些鼓谱经过变化完全可以成为自己的,新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只是看各队是否有能力做到这种兼收并蓄。在这一点上专业文艺工作者和群众文化工作者更应该尽自己的所能,在基本掌握了各民间锣鼓演奏风格的情况下积极、努力地挖掘、学习、整理、改编民间流传的鼓曲,创编新的鼓曲,这样就能极大地丰富天津民间锣鼓的表演内容,提高它的表现力。

关于民间锣鼓队员的表演意识问题

民间锣鼓队员表演意识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其中也有佼佼者),这一方面是因为民间锣鼓属于群众性广场艺术活动,原本是群众自娱自乐项目,很少有人授之以表演艺术知识。如今以舞台艺术和电视艺术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自然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当前的一些大中型锣鼓队,其成员构成一般由单位或部门领导分派,而非出自个人兴趣和爱好,因此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精力不集中,松松垮垮、疲疲塌塌,演出时情绪紧张、左顾右盼,动作已比别人慢了半拍,哪里还谈得上表情的自信与潇洒。另一方面,个别锣鼓队的组织者,急功近利和见好就收的指导思想,也是影响其表演艺术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固然在组织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考虑经济成本,尽量缩短学习时间是必要的,但是违背了艺术学习的规律,同样达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最后,作为民间锣鼓艺术团体的教练,其教学方法也是影响该团队表演艺术水平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由于教练自身的基本素质欠缺,不能简捷、有效地将表演要领教授给学员,或者学习单位拘于某种任务的需要,使训练时间紧迫,教练往往只能将背鼓谱,学击鼓、拉调度放在首位,从而忽略了对锣鼓队员进行表演意识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该问题的解决方法,似乎首先还是应该从群众性自娱自乐活动的基本点出发,提高群众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得他们学会潇洒和懂得感情的宣泄。其次,教练在组织训练的初始阶段,即应充分注意和强调情绪的处理,并运用各种技术方法进行表演意识的强化训练。

关于鼓舞表演形式的选择和开发问题

作为现代化大都市,天津民间锣鼓艺术将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客观地分析环境和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在这里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天津在“民间艺术”这一传统文化积淀的层次和水平上,与中华文化发祥地,乃至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统地区相比的确显得苍白与单薄。其次,都市人文的大融合并未形成民间艺术形式的大融合,更谈不上形成地区性民间艺术的风格和特色。那么科学地、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引进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就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在这一点上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供我们参考和学习的对象可以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任由我们选择。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首先对各种民间锣鼓艺术形式进行广泛的了解,而后,再以我们现代人的目光和都市人的审美观念,对它们进行筛选、吸收、整合和创造,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我国的锣鼓艺术形式可说是浩瀚如海,鼓的形制和品种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其表演风格千姿百态,敲击鼓舞的动作形式和技巧极为丰富,这里做一简单的、提示性的介绍,权当知识普及。就民间锣鼓艺术的主体表现形式而言,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稳鼓——即将鼓具支架起来敲击的表演形式。在击鼓动作上把握豪放、潇洒地按节奏舞动双棰敲击,或纯以撼天震地的音响为特色。又有以丰富多姿的舞蹈动作击打锣鼓的不同部位,由此获得不同的音响效果的表演形式,例如陕西老鼓、太原大鼓、绛州锣鼓、佤族木鼓等,给人一种庄严、壮观、雄浑的感觉。天津法鼓和棉五大鼓当属此类。二是挎鼓——即将鼓具或挎、扛、顶、抱在身边,或借助鼓带,抡、甩、踢……边击鼓、边舞蹈,例如安塞腰鼓、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河南盘鼓、陕西对鼓、刁鼓、傣族的象脚鼓、藏族的龙鼓舞等。天津飞镲似可归为此类。此类鼓舞,鼓随人走,人随鼓转,具有热烈、火暴、刚劲的特点。三是手鼓——即一手持鼓、一手持棰,或以手指、手掌敲击鼓面,例如河北太平鼓、山东鼓子秧歌、藏族热巴铃鼓舞、新疆手鼓舞等。此类鼓舞活泼、热烈,变化灵活。以上列举的这些民间锣鼓艺术形式都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极具风格和特色的鼓舞形式,有的甚至成为一绝。我们的学习与创造,便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进行的

 

综上所述,天津民间锣鼓艺术的发展尚需抓住如下三个环节,这就是普及——交流——提高。群众对锣鼓艺术的喜爱,各种大中型文娱演出活动对锣鼓艺术的需求,使普及具有了可能性,这里需要的是组织者。交流是学习的过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需要的是具有一定锣鼓艺术知识的组织者。提高的根本途径是训练,训练的最终目标,必须定位在适应大型活动和电视转播的基础之上,这里需要的是具有较丰富的表演经验和表演知识的专业组织者。热爱民间锣鼓艺术的人们,根据自身队伍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或者是根据天津锣鼓艺术的现状,首先确定自身的发展项目,而后再进行训练操作,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