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物料管道介质颜色:向高分作文冲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0:26:02
 一、必备的基本条件
    1.书写要“庄”。
    书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考生作文的得分。阅卷是件非常辛苦的差事,阅卷教师一天要端坐8个小时,眼睛一直盯着屏幕,平均每份试卷批阅时间最多90秒。在这种情况下,让阅卷教师花时间去辨识你的字,必然大大影响你的得分。这里的“庄”其实还有“正”的要求,“正”就是正确,不写错别字,特别是常见常用字写成错别字往往会引起阅卷教师对考生基本素质的怀疑,从而影响考生的得分。端庄的书写能给阅卷教师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在同等情况下,最后的赋分,书写端庄的要比书写马虎的多2—3分。
    2.字数要“足”。
    这个基本要求与第一个条件有着一定的联系。字数不足往往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没内容可写,二是时间不够。如果是前者,那么一定是写作基础太薄弱,需另当别论;如果是后者,就应该做好答题的时间分配,确保能有足够的时间写作。高考《评分细则》规定:“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打分之后,再扣字数分。明显未完篇的文章,最高不超过35分。不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这里的“未完篇”有三种情况:一是明显没有结尾,二是最后一句话明显没有写完,三是最后没有句号,让人不知道是否结束。在批阅试卷过程中,笔者就发现过不少未完篇的文章,都深为之惋惜,因为有不少文章前面写得都不错,可最后还差两行就算完篇了,结果却因此得分不超过45分;不到600字的,几乎不可能超过40分。最可惜的是,最后还差一行,但是明显没有结尾,或者就是最后一句话还差几个字没写完,结果得分只能在35分以下!
    3.审题要“准”。
“年年话审题,年年有走题”,这似乎是一条定律。江苏省自主命题以来,一直致力于淡化审题,降低审题难度。2006年江苏卷的作文题目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简要的哲理性材料,二是作文题目(标题),三是写作要求。从第二部分看,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从提供的简要材料看,既可以看成是供材料作文的材料,也可以看成是话题作文的材料,还可以看成是命题作文的引导语。这是一道很有人文情怀的题目,也是一道很传统的命题,通常情况下,不太容易“偏题”“走题”,可还是有不少考生“剑走偏锋”。防止“偏题”“走题”的关键是要注意不能替换话题。
    4.立意要“明”。
    立意就是确立作者写作的意图,也可以说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一篇文章只宜表达一个中心、一种看法观点,而且必须明确。

可是从阅卷情况看,有四分之一的考生都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把材料提供的两句话阐述证明了一番。这样就放弃了得高分的可能,甚至连基本的42分都拿不到。
    5.文体要“像”。
    《评分细则》规定:“严格文体意识。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三分之二;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三分之二。否则,视为文体不明。”一般而言,一半记叙一半议论(或者首尾合占一半议论,中间举例详细叙述)的文章不超过40分。
    6.语句要“通”。
    语句通畅是传统阅卷“三基本”之一,是42分的重要保障。做到语句通畅的基本技巧就是要尽量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二、可选的加分条件
    1.立意超常。
    所谓“立意超常”其实就是确立的主题思想比一般考生更深入或更广泛。以2006年江苏卷的作文题“人与路”为例,最平庸的立意是谈人与路的关系,得出互相离不开的结论;一般的立意是从提供的两句话中选出一句作为自己的立意;超常的立意便是在命题人引发你思索的半句话上动脑筋,除了“从无路中走出路来”和“从众多人都在走的路中走出新的路来”外,还能想出适当的时候还应该“让路”。这种立意就是“超常”的。如一位考生写王选即是如此:
    曹操五十而作《龟虽寿》,虽“烈士暮年”,但仍“壮心不已”;大师王选则选择让路,退居科研二线,甘做人梯去实现“志在千里”的伟大人生抱负。
    众所周知,从事电脑科技研究最好的年龄是20—40岁。人到中年的王选借鉴华裔电脑巨头王安失败的教训,发现中年时人的思想容易落伍,错误的方针政策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的损失,于是王选选择了让路。
    路宽了,青年一代的科学家走得更远了。这就是王选。
    人与路。有时路是要去开辟的。但,怎样使已有的路让人走得更方便,显然大师王选做得十分得当。
    2.记叙细腻。
    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缺少描写的记叙文几乎都是平铺直叙,毫无生趣的。细腻的描写是记叙文得高分的“要诀”。如:
“当家的,水开了!”店主被伙计喊到一旁打凉粉去了。我出于好奇,跑去看。只见一锅滚烫的开水向一个瓷缸里一冲,店主操起一根两指粗的木棍,插进瓷缸中的透明状胶体内使劲搅拌。沸腾的水早已化成水汽,直扑店主。店主的手臂顿时被烫得通红……
    我被眼前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我想起农村打铁的父亲,他也是在灼热的环境下辛劳,为我挣来一分一分的学费……
    我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将这20元假钞用掉,使这位店主蒙受损失?不用吧,自己下半个月的日子可就难过了;用吧,抛给这位与我父母一样劳苦的店主,让她的状元儿子少掉20元生活费我也于心不忍。
    怎么办?我受着良知和生活压力的煎熬……
    3.议论深刻。
    议论检测一个人认识的深度,而认识的深入往往体现在入微的剖析和广泛的思考上。我们如何面对路的演变?一位考生对过去、现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又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人们会渐渐疲惫。重压的生活让人喘不过气来,机械的生活让人也变得冰冷。于是人们开始渴望回归,回归曾经走过的小路带给他们的纯朴、安静与自然。然而,小路找不到了,因为都已开成了马路。仅剩的几条小路也早已成为了景点,成为现代人要购买门票瞻仰的自然的遗容。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路也随着人的需要在变。但是,路的本质意义并不仅仅是供人行走。人们通过路来感受时代的变迁与无奈,在不经意的回首中感叹曾经的岁月与美好,成为最美丽的一片记忆。
    一日去爬山,却发现原来的山路已修成石阶,山路不复存在。于是无奈,可又还得继续往上爬。毕竟,生存在这个时代,就要走这个时代的路。
    4.文采飞扬。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是属于年轻人的,高考作文在立意构思确定之后,打拼的就是文采了。辞章飞扬是文采,朴素自然也是文采,似乎后者容易,其实从考场作文的角度说,前者更易。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一缕柳丝,陶醉了多少人!当初,柳三变像许多士子一样,踌躇满志,走进考场,却又一次次地落第。他的人生之路经历了如此多的坎坷与崎岖,最终,他放弃了仕途,带着一腔无奈走进了市井之中。可他的路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他的一颗纯洁的心立即与这里的丝竹管弦与歌女发生了共鸣,并成为了创作上的巨人!“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他的一颗创作的心已融入了大江大河,他的路也因此变得不同寻常,光彩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