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猪舍:姜堰: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突出重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3:19:53
2010-06-28 14:07
编者按 :GV
“年龄大、学历低、素质差”,几年前,江苏省姜堰市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也面对着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诸多问题。通过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姜堰多管齐下为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速”,打破了多年来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养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活力四射的农村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姜堰城乡教育均衡g发展的亮点。
草根式研究改变农村教师行走方式
姜堰市行知实验小学,几年前还是一所毫不起眼的农村小学,学校70多 名教师中,有半数是民办教师,教学质量一直不高。如今,这所学校75位教师人人成为研究型教师,个个都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过论文,学校教师公开发表的省级论文已达500多篇,学校“小陶子文学社”的学生有470多件作品被省级报刊杂志录用,其中有5篇还被《半月谈》选用。学校不仅跻身省实验小学之列,还诞生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培养出了一批姜堰市、泰州市学科带头人。一所普通乡村小X学的教师群体如何实现脱胎换骨?学校校长认为,靠的就是“草根式研究”的“魔力”。
刚开始搞研究的时候,学校的教师以为凭自己的那点“底子”,搞教育科研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校长就是不信这个“邪”,借助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的契,硬是“逼”着教师抓住教育教学环节中的小问题、小事件不断进行追问、反思。以这所学校推行的人性化作业研究为例,行知实验小学的教师主动向自己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做作业?怎样让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变成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怎样透过学生的作业看到学生的人性和人格的魅力?于是他们开始了人性化作业的设计。如:帮父母做一件让他们感动的事儿,记录下他们的反应;与小伙伴们合作搞个社会调查,激发自己的“研究”兴趣;开展亲子作业活动,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做起来再说,做起来更精彩”是行知实验小学教师最常说的一句话,行知实验小学的这种“草根式研究”已经成为姜堰教育人最推崇的教育科研方式。市教育局教科室主任曹沐斌向我们描述了“草根式研究”的一些基本特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成(长即成果。如今,“草根式研究”已经在姜堰市所有中小学落地开花。全市所有教师均参与了这种小口径、即时性的研究,校校有了校刊,定期展示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少学校还集结出版教师个人专辑。市教育局教研室借助区级教研站、学科中心组、学科教学研究基地,经常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研究活动,为教(育科研“点火”。目前,全市共有200多个校本研究课题。这些课题虽然“级别”不是很高,也没有专家领衔,但都是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草根式研究”撩开了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取得了许多立足一线、服务实践的教科研成果。曹沐斌说:“我们之所以在全市倡导‘草根式研究’之风,不是为了用教科研装点门面,不是为了要出‘重大成果’,而是要让所有教师都能快速进入研究状态,通过研究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在研究中成长。”
数字化平台铺就教师发展“快车道”
“锦瑟山庄”是姜堰市俞垛学校一位教师的网名。自2008年姜堰教育博客开通以来,他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亩地”。只要一有闲暇时间,他就在这里辛勤地耕耘着,有时写下班级孩子的成长故事,有时记录下工作中的成败得失。一年多的时间,他写了百余篇颇有思想深度的教育博文。2009年8月,姜堰市首届教育博客 大赛,“锦瑟山庄”的博客被评为“十佳博客”。在获奖感言中,他这样说道:“是教育博客让我找到了放飞心灵的舞台,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我通过反思,找到了教育带给我的快乐。”开通教育博客,是姜堰市适应信息化趋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务实之举。如今,全市名教师在姜堰教育网开辟了个人教育博客空间,坚持博客写作已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习惯。
当教育信息化大潮涌来的时候,姜堰人就敏锐地感到信息化才是加快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有效的载体。2005至2008年,姜堰用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全市生机比达到了9∶1,师机比达到保证了网络终端覆盖城乡学校 的每个教室和教师办公室。与此同时,投入助这个高端网络平台,开辟了教育博客、电子备课室、教育论坛、教育资源中心,农村教师可以和城区教师一样,十分便捷地参与网上教(学研讨,随时随地共享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人们常说的城乡学校之间的“信息鸿沟”,在姜堰已经消失殆尽。
名师工作室点亮追求卓越的梦想
名师工作室是姜堰市“孵化名师”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已建成17个名师工作室,涵盖了各个学段各门学科。每个工作室都由一名高层次名师作为领衔人,吸纳在8本学科“志同道合”的优秀骨干教师作为工作室成员。
彭小艳,是姜堰市里华中心小学j0的一名青年教师,2008年被姜堰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吸收为核心成员。自从加入名师工作室以后,彭老师感到自己好像突然间走进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工作室领衔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国欣对每个成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读书成为工作室成员的生活方式,将读书 与工作、思考、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工作室还1*为每个成员量身定制了个人发展规划。彭小艳的规划中有这样几项任务:每天保证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教育专著、每学期至少完成5篇以上教学案例分析、每学期写出1篇有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
在完成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彭小艳隔三差五还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X6R9EJ+5zL9vY(交流、研讨、展示活动。仅2010年4月,n工作室就安排了中华经典自由诵、个人教育教学案例交流评析、“厚重通灵”语文教育艺术实践情况交流、新发作品综合评述、教学能手做课及特级教师点评讲座、部分成员语文素养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彭小艳觉得名师工作室的每一次聚会都激情满怀,每一次学习都是幸福享受,每一次探讨都是生命拔节,她说自的梦找到了飞翔的天空。一年多来,她先后K被评选为泰州市教学能手、泰州市优秀班主任、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青年教gNXZRUR7J师、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个人,10多篇#YA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获奖。最近,才工作年的彭小艳,向省特级教师发起了冲刺。谈起n成长经历,她深有感触地说:“是周国欣小学^k63语文名师工作室点亮了我的梦想!”
在姜v堰的农村教师队伍中,像彭小艳这样快速成长的不在少数。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的顶级教育赛事中,姜堰的农村教师屡获大奖,“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让一大批农村教师在乡村教育的广阔天地快意地奔跑起来通讯员 林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