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招消防给水安装工:申城交通有待整治 世博经验值得重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07:08

申城交通有待整治 世博经验值得重温


日期:2011-10-16 作者:余一;蔡晨慧;毕耕;刘菲;张小鹏;杨少波 来源:文汇报

本版插图:许政泓
图片作者:许政泓


图片作者:许政泓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建立长效管理体系
    
    世博期间,上海城市交通现状确实有了很大改观,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这种良好的交通状况在世博后没有持续保持下来,实在可惜,这除了与少数人的素质存在问题有一定关系外,与城市交通管理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有很大关系。要确保上海城市交通有序、安全和高效运行,就必须持续在管理上做文章。
    
    世博期间交通管理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城市交通混乱的状况是能得到很好改观的。一般来讲,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素质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世博期间确实让很多人知晓了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识和良好的行为准则,但要使这种好的意识和准则变为自觉的行为,需要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因此,城市的管理者有必要继续拿出世博期间管理交通的精神,从根本上来建立城市交通安全长效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城市交通安全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仅仅在世博期间才狠抓交通安全管理,其他时间则对交通安全管理有放松态势,这不仅有损政府在市民中的形象,也不利于市民城市交通文明意识的长久建设,实在是得不偿失。
    
    刘岭梅建议有关方面根据实际,制定为期三至五年的文明交通行动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实施,循序渐进地推进。一是发动宣传、树立文明交通意识活动,在集中解决日常交通行为突出问题上动真格。二是树立一批文明交通行动示范区域及街道、乡镇,发挥示范作用,通过推出一批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文明交通示范路、文明执法示范岗、文明驾驶人,以点带面,形成氛围。三是健全科学的考评机制,对文明交通行动实施效果进行阶段性、动态性的评估,实现交通参与者知法、守法,进一步减少交通陋习及危险驾驶行为,促进全社会文明交通良好风尚的形成。
    
    世博会期间文明出行能创造“奇迹”,关键的关键在于“认真”。如果我们在打造文明出行的长效机制上也如此“认真”,一定会给市民和中外宾客带来城市交通的长治久安。
    
    余一
    
一味贪快得不偿失
    
    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大多是为求快造成的。例如,有人在穿马路前先环顾四周,若没有车辆通行,那人就会完全不顾眼前的红灯疾步行走冲过马路,此时若有摩托车、助动车快速驶来,很可能害己害人。还有一些非机动车在路口遇红灯停下时,骑车人非要把车停在斑马线上,他们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在红灯转绿灯时就领先穿过马路,又是一个“快”字。车停在斑马线上,影响了正常过马路的行人,也造成人车混乱。
    
    交通事故往往发生在“快”字上,快速超车,加速行驶,乱闯红灯,抢道驾驶,快了就会不稳,不稳就会出事故。那为何不慢一点,稳一点呢?这快几秒的领先一步,既违反了交通规则,又不能让你做成什么事。反倒是因“快”而发生了多少交通事故,造成了多少不必要的损失。
    
    工作忙或有急事,在出行方面还是要“稳”字当头,按规矩行路。行人一定要按照交通信号灯穿马路,骑车人绝不能抢占斑马线,你慢一点,我后退一步,大家共同遵守交通规则,城市交通有序运转,带来的是安全的环境和高效率的城市生活。  蔡晨慧
    
增加交通违法成本
    
    上海不少路段交通经常拥堵,和一些车辆违章行驶、随意变道,一些非机动车违章驶入快车道、乱闯红灯以及部分行人在车道上随意行走、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等不无关系。上述状况的积重难返和久治不愈,除了思想教育和文明熏陶不到位外,还和处罚偏轻、交通违法成本偏低有关。
    
    这几年,我外出旅游先后去过港澳台、新马泰以及西欧五国等地,发现那里不少城市的马路不一定比上海宽,车辆不一定比上海少,但像上述违章行车及行人乱穿马路的现象鲜有所见。究其原因,除了民众的交通意识和文明素养高于我们这里外,还和对违法者处罚重致使违法成本高密切相关。如在新加坡,车辆违法被逮,除了扣车扣照,往往罚得违法司机“肉痛”而难以忘怀。而在我们这里,违法者被逮,虽然也要罚款,但金额一般不大,对许多人没什么“刺激”,难以使违法者接受深刻教训。
    
    有鉴于此,建议对现有的交通违法处罚条例作适当修改,加重对违法者处罚的力度,尤其对少数严重违法和恶意违法者,一定要罚得其“一次被罚、终生难忘”,以后不敢轻易再犯。为配合处罚的精准率,除在主要路段增加交通警力外,还应在各路口增配监视探头,发现违法车辆及时查明车号并迅速开出罚单,不让违法者轻易漏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交通违法现象必然会逐步减少,而使交通状况得到显著改观。  毕耕
    
考驾照应更严格一些
    
    在法国考驾照,须通过交规考试和道路驾驶考试。交规学习通常需历时半年,考题涉及交规的每个细节和汽车机械常识。路考则在马路上进行,只要出现一个明显失误就会被判不及格。由于对司机的交通知识和驾驶技术要求很高,能在两项考试中均一次通过的法国人并不多,考试通过率一般在50%左右。也正因被迫熟读交规,并且从一开始学车就在道路上驾驶,法国新司机的事故率并不比老司机高。德国、比利时等国考驾照也是相当地严格、要求高。
    
    反观我们驾照考试,明显与实际脱节。很多考驾照的人只是为了应付理论考试,而在考前看看书、在网络上答答题而已,并没有将《交规》完全融入到自己的头脑中。而在驾驶技术的实际操作中,不少驾校的学习也主要围绕应付考试来进行,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移库、侧位停车等技术的练习上,而真正的上路学习时间是很少的。在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考试流程和培养模式下,驾校更多的是培养出了一批“马路杀手”。
    
    其实,一个城市的交通安全环境问题,人们通常总结到的是这样三种情况:一是机动车辆增加过快,二是城市交通承载能力有限,三是交通管理滞后。但在这三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因为部分驾车人员素质低劣,人为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它的危害性和危险性不可小视。
    
    因此,只有考驾照更严格,才能让新手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和重视规范驾车的习惯,从而减少对城市交通安全的妨碍和威胁。
    
    湖北黄石  刘菲
    
违法必究  当罚必罚
    
    现代人尤其是“城里人”,是在一个有着许多“规定”的环境中生活的。这种种“规定”,早已公之于众,形成常识。但有的人侧目而视,“老子天下第一”,并不遵守。不管谁不遵守,必有害自身,也会危及他人。那就要对他进行处罚。
    
    大家都说新加坡美丽而整洁。从严格意义上说,人家是“罚”出来的。比如,你在新加坡,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牌:“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穿马路!”语气强硬而坚决,而不是我们的“请勿什么什么”(你说请,那他就要考虑考虑,而执行规定,是无须要请的)。在新加坡,驾驶员闯一次红灯扣4分,开车打手机扣9分,不系安全带扣4分。两年内扣完24分的,吊销驾照,重新参加考试才能获得驾照。在实行上述处罚的同时,还要罚款。对行人乱穿马路的处罚,也很厉害,要罚款,要登报、要上广播。乱扔垃圾的还要穿上印有“垃圾虫”的黄背心扫马路。
    
    现在的交通管理法律规章,除了随时间的推移要作部分修改以外,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格执法,就是要“违法必究”。  张小鹏
    
驾车陋习自降人格
    
    在现实生活中,不规范、不文明驾驶的陋习普遍存在。例如:斑马线上,车辆呼啸而过,行人在车流中左躲右闪;路口处,车辆右转左拐,对双黄实线熟视无睹,随意压过;行驶途中,车辆随意调头、变道夹塞;停车时,任意停靠在路边,使原本繁忙的道路更加拥堵。以上现象,相信不少人都在路上经常见到过。其实,这些只是不少司机行车陋习中的一部分,还有如违章超车、边开车边接打手机,夜间行车随心所欲开远光灯、向车外抛掷杂物,吐痰、在居民小区或人车混行的窄道上猛按喇叭等野蛮驾驶习惯,对于不少驾车者来说也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驾车陋习的存在,会带来严重后果。因为司机的陋习不仅对自己的安全不负责任,也给别人的出行增添了危险,害人又害己。
    
    文明驾车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要求。每位驾车者在驾车时的文明程度高低,不仅反映出其道德素养的高低,也折射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和谐与文明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驾驶员的行车行为映射着他的文明修养水准,也包含着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多大的担当,不可等闲视之。
    
    杨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