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变频器维修:中国道教(第一、二、三、四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18:58
中国道教
(第一卷)
主编:卿希泰
第一编 历史概要
序引言道教的产生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隋唐五代北宋道教南宋金元道教
明清民国道教
第二编 宗派源流
概述五斗米道太平道
帛家道李家道上清派
灵宝派楼观道茅山宗
龙虎宗阁皂宗天心派
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
金丹派南宗太一道真大道
全真道净明道玄教
正一道龙门派
第三编 人物传略
概述老子张陵
张角张鲁魏伯阳
葛玄许逊魏华存
狐丘葛洪孙恩
寇谦之陆修静顾欢
陶弘景孟景翼孟智周
王远知孙思邈成玄英
李荣王玄览潘师正
叶法善司马承祯张万福
李含光吴筠薛幽牺
李筌赵归真杜光庭
彭晓谭峭闾丘方远
聂师道吕岩陈抟
施肩吾张伯端张无梦
陈景元刘混康贾善翔
张继先林灵素王文卿
曾慥宁全真王嚞
刘德仁萧抱珍谢守灏
邱处机尹志平李志常
白玉蟾雷时中黄舜申
莫月鼎俞琰雷思齐
杜道坚李道纯林灵真
张留孙刘玉吴全节
黄元吉金志扬张雨
陈致虚赵宜真张三丰
冷谦刘渊然张宇初
邵以正邵元节陶仲文
陆西星卓晚春伍守阳
王常月张清夜娄近垣
刘一明闵一得李西月
陈撄宁易心莹
第二卷
概述 中国道教在一千八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先后揽收先秦道家典籍《老子》《庄子》 《文子》以及后出的《列子》、《亢仓子》奉为诵习的经典外,经过长期的宗教实践活 动,在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方术、斋醮科仪以及传教等方面,积累了种种经验; 又经若干代的努力,将这些笔之于书,形成了卷帙浩繁的经籍书文。现存《正统道藏》 的主体,就是这些经籍书文的基本结集。它以自己特有的内容,表现为独具一格的文化 样式,与儒、释两家的文化互相区别又互相交融,成为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一。 道教经籍书文的造作与结集,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五斗米道创建时期,除以《老 子》五千文为祖经,并为之作注释(如《老子想尔注》),以为教徒诵习之课本外,新 创作的经书只有先出的《太平经》和张陵所写的道书若干篇。此后,经书日有增益,至 东晋初,葛洪《抱朴子·遐览》即著录道书六百七十卷,符书五百余卷,共一千二百余 卷。东晋中后期,上清、灵宝派出,在佛经广为传播的影响下,道书造作的规模日益扩 大,创作了上清、灵宝两大部类经书各若干卷,加上三皇经系统的经书、正一派的经书, 篇卷已甚为可观。因而要求结集成帙,以广传播。所以在南北朝时期,相继有一些道士 对当时零散的道书进行搜集与整理。但因受人力、物力和传播手段的限制,无法将结集 的经书进行大量抄写传播,仅能辑录经书目录传世。相继编成的经书目录,主要的有: 南朝宋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齐梁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梁陶弘景《陶隐居 经目》《太上众经目》《三十六部尊经目》、北周玄都观《玄都经目》、王延《三洞珠 囊》等。这些经目现皆已不存。据北周甄鸾《笑道论》称,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已 著录道书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实有者一千零九十卷),《玄都经目》则著录道书六千余 卷(实有者二千零四十卷)。可见至南北朝末,道教经书较东晋葛洪时有了较大增加。 道士们在整理经书、编制经书目录的过程中,创造并逐步完善了道教独特的经书分类法, 即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法。 上述各种经书目录按此法分类,以后的各部道藏亦以此法分类,沿用千余年未作改 变。 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 玄宗诏令天下搜访道书,经过整理,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法进行编纂,最后成中 国第一部“道藏”,名《开元道藏》,目曰《三洞琼纲》,共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或曰 五千七百卷,诏令传写,以广流布。后经五代之乱,这部道藏因遭兵燹而散失不全。至 宋代,从太宗至徽宗间,几经修“藏”,编成传写者有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 初之《宝文统录》,真宗天禧三年(1019)的《大宋天宫宝藏》,徽宗政和(1111~11 18)间的木板刻印《政和万寿道藏》。至金元,在《政和万寿道藏》残板基础上,又相 继于金明昌元年(1190)修成《大金玄都宝藏》,元乃马真后三年(1244)修成《玄都 宝藏》。最后一部道藏是明正统九年(1444)刊竣之《正统道藏》及其续书《万历续道 藏》(刊成于万历三十五年)。正、续两部道藏共收道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合五千四 百八十五卷。 它是道教文献的大集成,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之一。 明万历之后,虽无道藏之大结集,但规模较小的道教丛书,却时有编纂。最重要的 有清初彭定求所编之《道藏辑要》(后经增补再刊为《重刊道藏辑要》),它除选收正 续《道藏》之书外,又增收明末清初著作一百一十种。此外,明、清、民国间,又相继 编成《道藏精华录》《道藏续编》以及道士个人专集,如《方壶外史》《道书十二种》 《古书隐楼藏书》《道书十七种》等。其他如敦煌遗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帛书,及 《永乐大典》等中,还有不少散见道书。如果将上述已经小结集和尚未结集的分散道书 加以收集整理,数量一定十分可观(目前巴蜀书社正在着手将它们编纂成《藏外道书》)。 这些藏外道书和正、续道藏之书加在一起,将是目前所存道教经籍的全貌。 道教经籍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方面很多。有被作为礼拜诵读或传习的经典, 如《道德真经》(即《老子》)、《南华真经》(即《庄子》)、《通玄真经》(即 《文子》)、《冲虚真经》(即《列子》)、《洞灵真经》(即《亢仓子》)以及道士 所撰之《太平经》《黄庭经》《西升经》《大洞真经》《度人经》《清静经》《阴符经》 《玉皇经》等;有阐发教理教义的著述,如《真诰》《道教义枢》《玄珠灵》《化书》 《重阳立教十五论》《净明忠孝全书》等;有医学养生著作,如《养性延命录》《幻真 先生服内元气诀》《服气精义论》《枕中方》《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急救仙方》《仙传外科秘方》等;有外丹黄白术著作,如《太清金液神丹经》《黄帝 九鼎神丹经诀》《修伏灵砂妙诀》《铅汞甲庚至宝集成》《诸家神品丹法》《庚道集》 等;有炼养著作,如《周易参同契》《崔公入药镜》《诸真圣胎神用诀》《钟吕传道集》 《悟真篇》《青华秘文》《陈先生内丹诀》《大丹直指》《中和集》《金丹大要》《天 仙正理直指》《道书十二种》等;有符箓道法著作,如《灵宝五符序》《上清豁落七元 符》《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上清灵宝大法》《灵宝玉鉴》《道法会元》等;有斋醮 科仪著作,如《正一威仪经》《玄门十事威仪》《太上出家传度仪》《三洞修道仪》 《道门科范大全集》《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等; 有教规教戒著作,如《太上老君戒经》《老君音诵戒经》《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 《赤松子中戒经》《玄都律文》《洞玄灵宝上品成经》《灵宝天尊说十戒经》《要修科 仪戒律钞》《道门十规》等;有神仙、道士传记,如《列仙传》《神仙传》《南岳九真 人传》《三洞珠囊》《三洞群仙录》《仙苑编珠》《金莲正宗记》《清微仙谱》《甘水 仙源录》《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终南山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玄品录》《历世真 仙体道通鉴》《汉天师世家》等;有宫观山志著作,如《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金华 赤松山志》《仙都志》《天台山志》《南岳总胜集》《武当福地总胜集》《武当纪胜集》 《茅山志》《岱史》《西岳华山志》《宫观碑志》等。 以上仅是道教经籍构成的几个重要方面,也是道藏收书的主体。除此之外,道藏又 收有若干非道教之书,至元《道藏尊经历代纲目》云:“儒书、医书、阴阳、卜筮、诸 子百家皆与焉。”儒书大抵指扬雄《太玄经》、邵雍《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鲍 云龙《天原发微》,以及一批儒家《易》学著作,如《易因上下经(李氏易因)》《易 林上下经(焦氏易林)》《古易考原》《周易图》《大易象数钩深图》《易数钩隐图》 《易象图说》内、外篇等;医书大抵指《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略》《黄帝八 十一难经》《图经衍义本草》等; 阴阳卜筮书大抵指《黄帝龙首经》《黄帝宅经》《黄帝金匮玉衡经》《玄妙白猿真 经》《六阴洞微遁甲真经》《遁甲缘身经》《六壬明鉴符阴经》《卜大象星历经》等; 诸子百家书大抵指除《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亢仓子》外,所收之《墨子》 《鬻子》《鹖冠子》《公孙龙子》《尹文子》《孙子》《韩非子》《鬼谷子》《子华子》 《素履子》《无能子》《刘子》等; 此外,还收有《山海经》《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汉武帝外传》等。道藏收 书之杂,曾为儒家和佛教徒所诟病。 应该说,道藏的出格收书,并非全无理由。如上举《易经》,虽被儒家列为六经之 首,但是否即为儒家之专书,还是值得探讨的。实际上,祖述《易》是道教的传统,从 它建立起,即把《易》和《老子》一起作为方术修炼,特别是内、外丹修炼的理论指导, 自东汉魏伯阳作《周易参同契》起,直到后世外丹、内丹各派无不祖述《易》。因此许 多道教学者皆视《易》研究与《老子》的研究一样重要,且不时有颇有见地的《易》学 著作问世。五代道士陈抟在《易》学上的成就,不仅深刻影响道教内丹学,也深刻影响 宋代儒学。其他如宋元道士俞琰、雷思齐等,在《易》学上的成就也较大。因此道藏在 收道教《易》学著作的同时,兼收一些儒家《易》学书,似乎不无道理。又如医书,道 教从长生不死的宗教目的出发,一直重视医药学的研究,一方面借以祛病延年,另方面 以之济世利人。因此在历史上出现了不少著名道教医学家和医学著作。道藏在收这些道 教医学著作的同时,兼收《黄帝内经》和《图经衍义本草》等,似也不无道理;何况黄 帝是道教所尊之祖师,收托名黄帝的医书,在道教看来也是顺理成章的。尽管如此,但 是道藏收书过滥,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为其中不少书都与道教无关或关系极少的。 不过,由于收书超出道教典籍的范围,却意外地为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首先,它保存了部分古佚书。如《黄帝龙首经》《黄帝金匮玉衡经》《黄帝授三子玄女 经》《广黄帝本行记》等,皆是早佚的古书,幸赖《正统道藏》加以保存。清代著名学 者孙星衍从中发现后,遂于嘉庆年间收入其所刻《平津馆丛书》中。清代另一著名学者 严可均在辑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时,也曾广泛利用《正统道藏》,以辑校 逸文、遗书。其次,现存明《正统道藏》上承元《玄都宝藏》和《大金玄都宝藏》,而 金、元二“藏”又是在宋《政和万寿道藏》版片的基础上修补而成的(元藏则加了全真 道著作),因此保存了不少宋版书,所以在版本学和校勘学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清代 著名学者惠栋说:“道藏多儒书古本。”最著者如《墨子》《淮南子》《山海经》等。 清著名学者毕沅曾取“道藏”本以校《墨子》,庄逵吉亦据“道藏”本以校《淮南子》。 今《正统道藏》之《山海经》,虽不一定出自宋版《道藏》,但却出于宋《中兴书目》 所录“每卷有赞者”,它不仅保存了一种南宋刻本,而且每卷附有《图赞》(不全), 更是现存《山海经》版本中的孤本。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郝懿行《山海经笺注》, 皆以《正统道藏》本作为重要参考本。 道教经籍之价值,远不止上述两端。除它是宗教特别是道教研究的基本资料外,对 其他许多学术领域也有重大研究价值: (一)中国哲学。在封建时代,儒家学者一直视儒学为正统,认为只有儒家才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哲学才是中国哲学,佛、道二教既非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 哲学也不能登大雅之堂。这种观点在新中国成立后亦有相当影响。事实证明,这是一种 偏见或误解。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来看,佛道哲学与儒家哲学同样是中国哲学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道教自东汉末产生以来,即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并同儒家一样,广泛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生活。 为了树立和巩固自己长生不死的宗教信念,宣扬宗教教义,曾对其宗奉的《老子》和 《易》进行了大量的诠释,并在实践中努力寻求达到这种宗教目的的各种方术。通过对 《老子》《易》的诠释和各种方术特别是内丹术的阐扬,逐渐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宇宙观、 本体论、人生观和道德观,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如在许多道书中, 主要是大量关于《老子》《易》的注疏中,有许多哲学“本体论”的阐释,在众多的内 丹著述中,有许多“心性论”的阐释。其中也不乏深刻的见解。应该看到,道教哲学的 发展离不开儒、释,它汲取了许多儒、释思想;同样,儒、释两家哲学的发展也有赖于 道教,也不同程度地汲取了道教思想。单就儒家的宋明理学而言,它的产生和发展就有 赖于对释、道思想的汲取。众所周知,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在汲 取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写成的,其中除吸收了佛教思想外,主要是吸收了《老子》和 道教内丹学。其后的程、朱各家无不从佛、道汲取思想养料。儒、释、道三家既互相斗 争,又互相汲取,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事实,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和发展了中 国哲学,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如果只研究一家两家,而不同时研究 三家,就很难对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一点,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 许多人的共识。 (二)养生和医药学。道教徒为求长生不死,一直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养生方法, 如它承袭了古代的行气、导引、按摩等术,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使之在理论上、具体 方法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其长生不死的目的虽不能达到,但对健身延年却颇多成效。许 多方法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现存《正统道藏》中的这类著作,为现代养生学提供了重 要研究资料。 与此同时,为了同样目的,道教又很重视对医学和药学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 就。在道教发展史上,出现了不少著名医学家,最著名的有东晋葛洪、梁代陶弘景和唐 代孙思邈。 他们在医药学上的成就,是同时代医学家中之佼佼者,在中国医药学史上占有不可 忽视的地位。他们或者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世人,或者以医学巨著留存后世。这些著作现 虽大半失传,但留存在《正统道藏》中的,尚有葛洪的《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包含有 陶弘景《补阙肘后百一方》的内容),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皆是中 国医药学史不朽之作。唐以后,卓有成就的道教医学家及其著作,也代不乏人,如宋佚 名道士之《急救仙方》,元末明初著名清微派道士赵宜真之《仙传外科秘方》,以及清 代著名龙门派道士刘一明之《经验杂方》《经验奇方》《眼科启蒙》《杂疫症治》等, 是各代道教医学家和医学著作的重要代表。道教医学的成就和发展,虽然离不开中国传 统医学,但它从宗教要求出发,又在某些方面作出独特的贡献。如他们强调济世度人, 因此十分重视医德,医生对病人应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不分贫富贵贱,怨亲善 友,一律以“大慈恻隐之心”“一心赴救之”。从普救众生的观点出发,又十分重视对 下层群众和妇女儿童疾病的研究,注意医方的大众化和药物的就地取材与廉价。 (三)中国古化学。道教徒为了长生不死的宗教目的,又继承古代炼丹术,并在实 践中加以发展。他们以为通过矿石药物(或加草木药)的冶炼,可以炼成“仙丹”,用 以服食,即可长生不死。故许多道士以毕生精力从事药物的选择、配制、烧炼,经过一 代接一代的努力,不知作过多少次试验,研究过多少种药物的性质,炼就多少种矿石化 合物。这种炼丹活动虽为宗教目的所驱动,但实际是在不自觉地从事化学实验。“仙丹” 虽然没有也不可能炼成,但却观察到了许多矿石药物的化学变化,认识了许多矿石药物 的性质,为中国古化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因此一般化学史家都称道教炼丹术为中国古 化学的先驱,《正统道藏》所载大量外丹黄白术著作是中国古化学史的重要资料。中国 三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就是道士在炼丹中首先发明的,时间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 (808)。其根据见之于《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伏火矾法》。中国冶金史上最早的 水法炼铜,也是道教外丹书首先记录下来的,时间在唐肃宗乾元元年至宝应年间(758~ 762),上书卷四之《丹房镜源》也记载其事。至于道士在炼丹中制造出具有实际疗效的 内服和外用丹药,扩大了医药来源,更是不在少数。 此外,《正统道藏》所收的大量内丹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史料,也是研究气 功学、人体科学的直接资料。《正统道藏》中还有若干地理、文学、音乐方面的著作, 也很有研究价值,如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所记邱处机西觐元太祖途中的地理、 民情,就是研究当时中亚地理、民情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总之,收入《正统道藏》及其他散存的道教典籍,既是道教活动的记录,又是祖国 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如能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它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剔除其封 建糟粕,汲取其精华,将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一 定的贡献。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下一页
第三卷
概述 中国道教在一千八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先后揽收先秦道家典籍《老子》《庄子》 《文子》以及后出的《列子》、《亢仓子》奉为诵习的经典外,经过长期的宗教实践活 动,在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方术、斋醮科仪以及传教等方面,积累了种种经验; 又经若干代的努力,将这些笔之于书,形成了卷帙浩繁的经籍书文。现存《正统道藏》 的主体,就是这些经籍书文的基本结集。它以自己特有的内容,表现为独具一格的文化 样式,与儒、释两家的文化互相区别又互相交融,成为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一。 道教经籍书文的造作与结集,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五斗米道创建时期,除以《老 子》五千文为祖经,并为之作注释(如《老子想尔注》),以为教徒诵习之课本外,新 创作的经书只有先出的《太平经》和张陵所写的道书若干篇。此后,经书日有增益,至 东晋初,葛洪《抱朴子·遐览》即著录道书六百七十卷,符书五百余卷,共一千二百余 卷。东晋中后期,上清、灵宝派出,在佛经广为传播的影响下,道书造作的规模日益扩 大,创作了上清、灵宝两大部类经书各若干卷,加上三皇经系统的经书、正一派的经书, 篇卷已甚为可观。因而要求结集成帙,以广传播。所以在南北朝时期,相继有一些道士 对当时零散的道书进行搜集与整理。但因受人力、物力和传播手段的限制,无法将结集 的经书进行大量抄写传播,仅能辑录经书目录传世。相继编成的经书目录,主要的有: 南朝宋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齐梁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梁陶弘景《陶隐居 经目》《太上众经目》《三十六部尊经目》、北周玄都观《玄都经目》、王延《三洞珠 囊》等。这些经目现皆已不存。据北周甄鸾《笑道论》称,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已 著录道书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实有者一千零九十卷),《玄都经目》则著录道书六千余 卷(实有者二千零四十卷)。可见至南北朝末,道教经书较东晋葛洪时有了较大增加。 道士们在整理经书、编制经书目录的过程中,创造并逐步完善了道教独特的经书分类法, 即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法。 上述各种经书目录按此法分类,以后的各部道藏亦以此法分类,沿用千余年未作改 变。 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 玄宗诏令天下搜访道书,经过整理,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法进行编纂,最后成中 国第一部“道藏”,名《开元道藏》,目曰《三洞琼纲》,共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或曰 五千七百卷,诏令传写,以广流布。后经五代之乱,这部道藏因遭兵燹而散失不全。至 宋代,从太宗至徽宗间,几经修“藏”,编成传写者有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 初之《宝文统录》,真宗天禧三年(1019)的《大宋天宫宝藏》,徽宗政和(1111~11 18)间的木板刻印《政和万寿道藏》。至金元,在《政和万寿道藏》残板基础上,又相 继于金明昌元年(1190)修成《大金玄都宝藏》,元乃马真后三年(1244)修成《玄都 宝藏》。最后一部道藏是明正统九年(1444)刊竣之《正统道藏》及其续书《万历续道 藏》(刊成于万历三十五年)。正、续两部道藏共收道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合五千四 百八十五卷。 它是道教文献的大集成,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之一。 明万历之后,虽无道藏之大结集,但规模较小的道教丛书,却时有编纂。最重要的 有清初彭定求所编之《道藏辑要》(后经增补再刊为《重刊道藏辑要》),它除选收正 续《道藏》之书外,又增收明末清初著作一百一十种。此外,明、清、民国间,又相继 编成《道藏精华录》《道藏续编》以及道士个人专集,如《方壶外史》《道书十二种》 《古书隐楼藏书》《道书十七种》等。其他如敦煌遗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帛书,及 《永乐大典》等中,还有不少散见道书。如果将上述已经小结集和尚未结集的分散道书 加以收集整理,数量一定十分可观(目前巴蜀书社正在着手将它们编纂成《藏外道书》)。 这些藏外道书和正、续道藏之书加在一起,将是目前所存道教经籍的全貌。 道教经籍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方面很多。有被作为礼拜诵读或传习的经典, 如《道德真经》(即《老子》)、《南华真经》(即《庄子》)、《通玄真经》(即 《文子》)、《冲虚真经》(即《列子》)、《洞灵真经》(即《亢仓子》)以及道士 所撰之《太平经》《黄庭经》《西升经》《大洞真经》《度人经》《清静经》《阴符经》 《玉皇经》等;有阐发教理教义的著述,如《真诰》《道教义枢》《玄珠灵》《化书》 《重阳立教十五论》《净明忠孝全书》等;有医学养生著作,如《养性延命录》《幻真 先生服内元气诀》《服气精义论》《枕中方》《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急救仙方》《仙传外科秘方》等;有外丹黄白术著作,如《太清金液神丹经》《黄帝 九鼎神丹经诀》《修伏灵砂妙诀》《铅汞甲庚至宝集成》《诸家神品丹法》《庚道集》 等;有炼养著作,如《周易参同契》《崔公入药镜》《诸真圣胎神用诀》《钟吕传道集》 《悟真篇》《青华秘文》《陈先生内丹诀》《大丹直指》《中和集》《金丹大要》《天 仙正理直指》《道书十二种》等;有符箓道法著作,如《灵宝五符序》《上清豁落七元 符》《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上清灵宝大法》《灵宝玉鉴》《道法会元》等;有斋醮 科仪著作,如《正一威仪经》《玄门十事威仪》《太上出家传度仪》《三洞修道仪》 《道门科范大全集》《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等; 有教规教戒著作,如《太上老君戒经》《老君音诵戒经》《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 《赤松子中戒经》《玄都律文》《洞玄灵宝上品成经》《灵宝天尊说十戒经》《要修科 仪戒律钞》《道门十规》等;有神仙、道士传记,如《列仙传》《神仙传》《南岳九真 人传》《三洞珠囊》《三洞群仙录》《仙苑编珠》《金莲正宗记》《清微仙谱》《甘水 仙源录》《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终南山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玄品录》《历世真 仙体道通鉴》《汉天师世家》等;有宫观山志著作,如《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金华 赤松山志》《仙都志》《天台山志》《南岳总胜集》《武当福地总胜集》《武当纪胜集》 《茅山志》《岱史》《西岳华山志》《宫观碑志》等。 以上仅是道教经籍构成的几个重要方面,也是道藏收书的主体。除此之外,道藏又 收有若干非道教之书,至元《道藏尊经历代纲目》云:“儒书、医书、阴阳、卜筮、诸 子百家皆与焉。”儒书大抵指扬雄《太玄经》、邵雍《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鲍 云龙《天原发微》,以及一批儒家《易》学著作,如《易因上下经(李氏易因)》《易 林上下经(焦氏易林)》《古易考原》《周易图》《大易象数钩深图》《易数钩隐图》 《易象图说》内、外篇等;医书大抵指《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略》《黄帝八 十一难经》《图经衍义本草》等; 阴阳卜筮书大抵指《黄帝龙首经》《黄帝宅经》《黄帝金匮玉衡经》《玄妙白猿真 经》《六阴洞微遁甲真经》《遁甲缘身经》《六壬明鉴符阴经》《卜大象星历经》等; 诸子百家书大抵指除《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亢仓子》外,所收之《墨子》 《鬻子》《鹖冠子》《公孙龙子》《尹文子》《孙子》《韩非子》《鬼谷子》《子华子》 《素履子》《无能子》《刘子》等; 此外,还收有《山海经》《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汉武帝外传》等。道藏收 书之杂,曾为儒家和佛教徒所诟病。 应该说,道藏的出格收书,并非全无理由。如上举《易经》,虽被儒家列为六经之 首,但是否即为儒家之专书,还是值得探讨的。实际上,祖述《易》是道教的传统,从 它建立起,即把《易》和《老子》一起作为方术修炼,特别是内、外丹修炼的理论指导, 自东汉魏伯阳作《周易参同契》起,直到后世外丹、内丹各派无不祖述《易》。因此许 多道教学者皆视《易》研究与《老子》的研究一样重要,且不时有颇有见地的《易》学 著作问世。五代道士陈抟在《易》学上的成就,不仅深刻影响道教内丹学,也深刻影响 宋代儒学。其他如宋元道士俞琰、雷思齐等,在《易》学上的成就也较大。因此道藏在 收道教《易》学著作的同时,兼收一些儒家《易》学书,似乎不无道理。又如医书,道 教从长生不死的宗教目的出发,一直重视医药学的研究,一方面借以祛病延年,另方面 以之济世利人。因此在历史上出现了不少著名道教医学家和医学著作。道藏在收这些道 教医学著作的同时,兼收《黄帝内经》和《图经衍义本草》等,似也不无道理;何况黄 帝是道教所尊之祖师,收托名黄帝的医书,在道教看来也是顺理成章的。尽管如此,但 是道藏收书过滥,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为其中不少书都与道教无关或关系极少的。 不过,由于收书超出道教典籍的范围,却意外地为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首先,它保存了部分古佚书。如《黄帝龙首经》《黄帝金匮玉衡经》《黄帝授三子玄女 经》《广黄帝本行记》等,皆是早佚的古书,幸赖《正统道藏》加以保存。清代著名学 者孙星衍从中发现后,遂于嘉庆年间收入其所刻《平津馆丛书》中。清代另一著名学者 严可均在辑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时,也曾广泛利用《正统道藏》,以辑校 逸文、遗书。其次,现存明《正统道藏》上承元《玄都宝藏》和《大金玄都宝藏》,而 金、元二“藏”又是在宋《政和万寿道藏》版片的基础上修补而成的(元藏则加了全真 道著作),因此保存了不少宋版书,所以在版本学和校勘学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清代 著名学者惠栋说:“道藏多儒书古本。”最著者如《墨子》《淮南子》《山海经》等。 清著名学者毕沅曾取“道藏”本以校《墨子》,庄逵吉亦据“道藏”本以校《淮南子》。 今《正统道藏》之《山海经》,虽不一定出自宋版《道藏》,但却出于宋《中兴书目》 所录“每卷有赞者”,它不仅保存了一种南宋刻本,而且每卷附有《图赞》(不全), 更是现存《山海经》版本中的孤本。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郝懿行《山海经笺注》, 皆以《正统道藏》本作为重要参考本。 道教经籍之价值,远不止上述两端。除它是宗教特别是道教研究的基本资料外,对 其他许多学术领域也有重大研究价值: (一)中国哲学。在封建时代,儒家学者一直视儒学为正统,认为只有儒家才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哲学才是中国哲学,佛、道二教既非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 哲学也不能登大雅之堂。这种观点在新中国成立后亦有相当影响。事实证明,这是一种 偏见或误解。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来看,佛道哲学与儒家哲学同样是中国哲学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道教自东汉末产生以来,即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并同儒家一样,广泛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生活。 为了树立和巩固自己长生不死的宗教信念,宣扬宗教教义,曾对其宗奉的《老子》和 《易》进行了大量的诠释,并在实践中努力寻求达到这种宗教目的的各种方术。通过对 《老子》《易》的诠释和各种方术特别是内丹术的阐扬,逐渐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宇宙观、 本体论、人生观和道德观,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如在许多道书中, 主要是大量关于《老子》《易》的注疏中,有许多哲学“本体论”的阐释,在众多的内 丹著述中,有许多“心性论”的阐释。其中也不乏深刻的见解。应该看到,道教哲学的 发展离不开儒、释,它汲取了许多儒、释思想;同样,儒、释两家哲学的发展也有赖于 道教,也不同程度地汲取了道教思想。单就儒家的宋明理学而言,它的产生和发展就有 赖于对释、道思想的汲取。众所周知,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在汲 取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写成的,其中除吸收了佛教思想外,主要是吸收了《老子》和 道教内丹学。其后的程、朱各家无不从佛、道汲取思想养料。儒、释、道三家既互相斗 争,又互相汲取,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事实,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和发展了中 国哲学,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如果只研究一家两家,而不同时研究 三家,就很难对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一点,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 许多人的共识。 (二)养生和医药学。道教徒为求长生不死,一直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养生方法, 如它承袭了古代的行气、导引、按摩等术,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使之在理论上、具体 方法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其长生不死的目的虽不能达到,但对健身延年却颇多成效。许 多方法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现存《正统道藏》中的这类著作,为现代养生学提供了重 要研究资料。 与此同时,为了同样目的,道教又很重视对医学和药学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 就。在道教发展史上,出现了不少著名医学家,最著名的有东晋葛洪、梁代陶弘景和唐 代孙思邈。 他们在医药学上的成就,是同时代医学家中之佼佼者,在中国医药学史上占有不可 忽视的地位。他们或者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世人,或者以医学巨著留存后世。这些著作现 虽大半失传,但留存在《正统道藏》中的,尚有葛洪的《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包含有 陶弘景《补阙肘后百一方》的内容),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皆是中 国医药学史不朽之作。唐以后,卓有成就的道教医学家及其著作,也代不乏人,如宋佚 名道士之《急救仙方》,元末明初著名清微派道士赵宜真之《仙传外科秘方》,以及清 代著名龙门派道士刘一明之《经验杂方》《经验奇方》《眼科启蒙》《杂疫症治》等, 是各代道教医学家和医学著作的重要代表。道教医学的成就和发展,虽然离不开中国传 统医学,但它从宗教要求出发,又在某些方面作出独特的贡献。如他们强调济世度人, 因此十分重视医德,医生对病人应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不分贫富贵贱,怨亲善 友,一律以“大慈恻隐之心”“一心赴救之”。从普救众生的观点出发,又十分重视对 下层群众和妇女儿童疾病的研究,注意医方的大众化和药物的就地取材与廉价。 (三)中国古化学。道教徒为了长生不死的宗教目的,又继承古代炼丹术,并在实 践中加以发展。他们以为通过矿石药物(或加草木药)的冶炼,可以炼成“仙丹”,用 以服食,即可长生不死。故许多道士以毕生精力从事药物的选择、配制、烧炼,经过一 代接一代的努力,不知作过多少次试验,研究过多少种药物的性质,炼就多少种矿石化 合物。这种炼丹活动虽为宗教目的所驱动,但实际是在不自觉地从事化学实验。“仙丹” 虽然没有也不可能炼成,但却观察到了许多矿石药物的化学变化,认识了许多矿石药物 的性质,为中国古化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因此一般化学史家都称道教炼丹术为中国古 化学的先驱,《正统道藏》所载大量外丹黄白术著作是中国古化学史的重要资料。中国 三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就是道士在炼丹中首先发明的,时间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 (808)。其根据见之于《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伏火矾法》。中国冶金史上最早的 水法炼铜,也是道教外丹书首先记录下来的,时间在唐肃宗乾元元年至宝应年间(758~ 762),上书卷四之《丹房镜源》也记载其事。至于道士在炼丹中制造出具有实际疗效的 内服和外用丹药,扩大了医药来源,更是不在少数。 此外,《正统道藏》所收的大量内丹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史料,也是研究气 功学、人体科学的直接资料。《正统道藏》中还有若干地理、文学、音乐方面的著作, 也很有研究价值,如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所记邱处机西觐元太祖途中的地理、 民情,就是研究当时中亚地理、民情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总之,收入《正统道藏》及其他散存的道教典籍,既是道教活动的记录,又是祖国 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如能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它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剔除其封 建糟粕,汲取其精华,将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一 定的贡献。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下一页
第四卷
概述 中国道教在一千八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先后揽收先秦道家典籍《老子》《庄子》 《文子》以及后出的《列子》、《亢仓子》奉为诵习的经典外,经过长期的宗教实践活 动,在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方术、斋醮科仪以及传教等方面,积累了种种经验; 又经若干代的努力,将这些笔之于书,形成了卷帙浩繁的经籍书文。现存《正统道藏》 的主体,就是这些经籍书文的基本结集。它以自己特有的内容,表现为独具一格的文化 样式,与儒、释两家的文化互相区别又互相交融,成为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一。 道教经籍书文的造作与结集,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五斗米道创建时期,除以《老 子》五千文为祖经,并为之作注释(如《老子想尔注》),以为教徒诵习之课本外,新 创作的经书只有先出的《太平经》和张陵所写的道书若干篇。此后,经书日有增益,至 东晋初,葛洪《抱朴子·遐览》即著录道书六百七十卷,符书五百余卷,共一千二百余 卷。东晋中后期,上清、灵宝派出,在佛经广为传播的影响下,道书造作的规模日益扩 大,创作了上清、灵宝两大部类经书各若干卷,加上三皇经系统的经书、正一派的经书, 篇卷已甚为可观。因而要求结集成帙,以广传播。所以在南北朝时期,相继有一些道士 对当时零散的道书进行搜集与整理。但因受人力、物力和传播手段的限制,无法将结集 的经书进行大量抄写传播,仅能辑录经书目录传世。相继编成的经书目录,主要的有: 南朝宋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齐梁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梁陶弘景《陶隐居 经目》《太上众经目》《三十六部尊经目》、北周玄都观《玄都经目》、王延《三洞珠 囊》等。这些经目现皆已不存。据北周甄鸾《笑道论》称,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已 著录道书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实有者一千零九十卷),《玄都经目》则著录道书六千余 卷(实有者二千零四十卷)。可见至南北朝末,道教经书较东晋葛洪时有了较大增加。 道士们在整理经书、编制经书目录的过程中,创造并逐步完善了道教独特的经书分类法, 即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法。 上述各种经书目录按此法分类,以后的各部道藏亦以此法分类,沿用千余年未作改 变。 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 玄宗诏令天下搜访道书,经过整理,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法进行编纂,最后成中 国第一部“道藏”,名《开元道藏》,目曰《三洞琼纲》,共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或曰 五千七百卷,诏令传写,以广流布。后经五代之乱,这部道藏因遭兵燹而散失不全。至 宋代,从太宗至徽宗间,几经修“藏”,编成传写者有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 初之《宝文统录》,真宗天禧三年(1019)的《大宋天宫宝藏》,徽宗政和(1111~11 18)间的木板刻印《政和万寿道藏》。至金元,在《政和万寿道藏》残板基础上,又相 继于金明昌元年(1190)修成《大金玄都宝藏》,元乃马真后三年(1244)修成《玄都 宝藏》。最后一部道藏是明正统九年(1444)刊竣之《正统道藏》及其续书《万历续道 藏》(刊成于万历三十五年)。正、续两部道藏共收道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合五千四 百八十五卷。 它是道教文献的大集成,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之一。 明万历之后,虽无道藏之大结集,但规模较小的道教丛书,却时有编纂。最重要的 有清初彭定求所编之《道藏辑要》(后经增补再刊为《重刊道藏辑要》),它除选收正 续《道藏》之书外,又增收明末清初著作一百一十种。此外,明、清、民国间,又相继 编成《道藏精华录》《道藏续编》以及道士个人专集,如《方壶外史》《道书十二种》 《古书隐楼藏书》《道书十七种》等。其他如敦煌遗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帛书,及 《永乐大典》等中,还有不少散见道书。如果将上述已经小结集和尚未结集的分散道书 加以收集整理,数量一定十分可观(目前巴蜀书社正在着手将它们编纂成《藏外道书》)。 这些藏外道书和正、续道藏之书加在一起,将是目前所存道教经籍的全貌。 道教经籍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方面很多。有被作为礼拜诵读或传习的经典, 如《道德真经》(即《老子》)、《南华真经》(即《庄子》)、《通玄真经》(即 《文子》)、《冲虚真经》(即《列子》)、《洞灵真经》(即《亢仓子》)以及道士 所撰之《太平经》《黄庭经》《西升经》《大洞真经》《度人经》《清静经》《阴符经》 《玉皇经》等;有阐发教理教义的著述,如《真诰》《道教义枢》《玄珠灵》《化书》 《重阳立教十五论》《净明忠孝全书》等;有医学养生著作,如《养性延命录》《幻真 先生服内元气诀》《服气精义论》《枕中方》《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急救仙方》《仙传外科秘方》等;有外丹黄白术著作,如《太清金液神丹经》《黄帝 九鼎神丹经诀》《修伏灵砂妙诀》《铅汞甲庚至宝集成》《诸家神品丹法》《庚道集》 等;有炼养著作,如《周易参同契》《崔公入药镜》《诸真圣胎神用诀》《钟吕传道集》 《悟真篇》《青华秘文》《陈先生内丹诀》《大丹直指》《中和集》《金丹大要》《天 仙正理直指》《道书十二种》等;有符箓道法著作,如《灵宝五符序》《上清豁落七元 符》《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上清灵宝大法》《灵宝玉鉴》《道法会元》等;有斋醮 科仪著作,如《正一威仪经》《玄门十事威仪》《太上出家传度仪》《三洞修道仪》 《道门科范大全集》《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等; 有教规教戒著作,如《太上老君戒经》《老君音诵戒经》《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 《赤松子中戒经》《玄都律文》《洞玄灵宝上品成经》《灵宝天尊说十戒经》《要修科 仪戒律钞》《道门十规》等;有神仙、道士传记,如《列仙传》《神仙传》《南岳九真 人传》《三洞珠囊》《三洞群仙录》《仙苑编珠》《金莲正宗记》《清微仙谱》《甘水 仙源录》《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终南山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玄品录》《历世真 仙体道通鉴》《汉天师世家》等;有宫观山志著作,如《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金华 赤松山志》《仙都志》《天台山志》《南岳总胜集》《武当福地总胜集》《武当纪胜集》 《茅山志》《岱史》《西岳华山志》《宫观碑志》等。 以上仅是道教经籍构成的几个重要方面,也是道藏收书的主体。除此之外,道藏又 收有若干非道教之书,至元《道藏尊经历代纲目》云:“儒书、医书、阴阳、卜筮、诸 子百家皆与焉。”儒书大抵指扬雄《太玄经》、邵雍《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鲍 云龙《天原发微》,以及一批儒家《易》学著作,如《易因上下经(李氏易因)》《易 林上下经(焦氏易林)》《古易考原》《周易图》《大易象数钩深图》《易数钩隐图》 《易象图说》内、外篇等;医书大抵指《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略》《黄帝八 十一难经》《图经衍义本草》等; 阴阳卜筮书大抵指《黄帝龙首经》《黄帝宅经》《黄帝金匮玉衡经》《玄妙白猿真 经》《六阴洞微遁甲真经》《遁甲缘身经》《六壬明鉴符阴经》《卜大象星历经》等; 诸子百家书大抵指除《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亢仓子》外,所收之《墨子》 《鬻子》《鹖冠子》《公孙龙子》《尹文子》《孙子》《韩非子》《鬼谷子》《子华子》 《素履子》《无能子》《刘子》等; 此外,还收有《山海经》《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汉武帝外传》等。道藏收 书之杂,曾为儒家和佛教徒所诟病。 应该说,道藏的出格收书,并非全无理由。如上举《易经》,虽被儒家列为六经之 首,但是否即为儒家之专书,还是值得探讨的。实际上,祖述《易》是道教的传统,从 它建立起,即把《易》和《老子》一起作为方术修炼,特别是内、外丹修炼的理论指导, 自东汉魏伯阳作《周易参同契》起,直到后世外丹、内丹各派无不祖述《易》。因此许 多道教学者皆视《易》研究与《老子》的研究一样重要,且不时有颇有见地的《易》学 著作问世。五代道士陈抟在《易》学上的成就,不仅深刻影响道教内丹学,也深刻影响 宋代儒学。其他如宋元道士俞琰、雷思齐等,在《易》学上的成就也较大。因此道藏在 收道教《易》学著作的同时,兼收一些儒家《易》学书,似乎不无道理。又如医书,道 教从长生不死的宗教目的出发,一直重视医药学的研究,一方面借以祛病延年,另方面 以之济世利人。因此在历史上出现了不少著名道教医学家和医学著作。道藏在收这些道 教医学著作的同时,兼收《黄帝内经》和《图经衍义本草》等,似也不无道理;何况黄 帝是道教所尊之祖师,收托名黄帝的医书,在道教看来也是顺理成章的。尽管如此,但 是道藏收书过滥,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为其中不少书都与道教无关或关系极少的。 不过,由于收书超出道教典籍的范围,却意外地为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首先,它保存了部分古佚书。如《黄帝龙首经》《黄帝金匮玉衡经》《黄帝授三子玄女 经》《广黄帝本行记》等,皆是早佚的古书,幸赖《正统道藏》加以保存。清代著名学 者孙星衍从中发现后,遂于嘉庆年间收入其所刻《平津馆丛书》中。清代另一著名学者 严可均在辑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时,也曾广泛利用《正统道藏》,以辑校 逸文、遗书。其次,现存明《正统道藏》上承元《玄都宝藏》和《大金玄都宝藏》,而 金、元二“藏”又是在宋《政和万寿道藏》版片的基础上修补而成的(元藏则加了全真 道著作),因此保存了不少宋版书,所以在版本学和校勘学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清代 著名学者惠栋说:“道藏多儒书古本。”最著者如《墨子》《淮南子》《山海经》等。 清著名学者毕沅曾取“道藏”本以校《墨子》,庄逵吉亦据“道藏”本以校《淮南子》。 今《正统道藏》之《山海经》,虽不一定出自宋版《道藏》,但却出于宋《中兴书目》 所录“每卷有赞者”,它不仅保存了一种南宋刻本,而且每卷附有《图赞》(不全), 更是现存《山海经》版本中的孤本。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郝懿行《山海经笺注》, 皆以《正统道藏》本作为重要参考本。 道教经籍之价值,远不止上述两端。除它是宗教特别是道教研究的基本资料外,对 其他许多学术领域也有重大研究价值: (一)中国哲学。在封建时代,儒家学者一直视儒学为正统,认为只有儒家才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哲学才是中国哲学,佛、道二教既非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 哲学也不能登大雅之堂。这种观点在新中国成立后亦有相当影响。事实证明,这是一种 偏见或误解。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来看,佛道哲学与儒家哲学同样是中国哲学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道教自东汉末产生以来,即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并同儒家一样,广泛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生活。 为了树立和巩固自己长生不死的宗教信念,宣扬宗教教义,曾对其宗奉的《老子》和 《易》进行了大量的诠释,并在实践中努力寻求达到这种宗教目的的各种方术。通过对 《老子》《易》的诠释和各种方术特别是内丹术的阐扬,逐渐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宇宙观、 本体论、人生观和道德观,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如在许多道书中, 主要是大量关于《老子》《易》的注疏中,有许多哲学“本体论”的阐释,在众多的内 丹著述中,有许多“心性论”的阐释。其中也不乏深刻的见解。应该看到,道教哲学的 发展离不开儒、释,它汲取了许多儒、释思想;同样,儒、释两家哲学的发展也有赖于 道教,也不同程度地汲取了道教思想。单就儒家的宋明理学而言,它的产生和发展就有 赖于对释、道思想的汲取。众所周知,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在汲 取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写成的,其中除吸收了佛教思想外,主要是吸收了《老子》和 道教内丹学。其后的程、朱各家无不从佛、道汲取思想养料。儒、释、道三家既互相斗 争,又互相汲取,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事实,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和发展了中 国哲学,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如果只研究一家两家,而不同时研究 三家,就很难对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一点,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 许多人的共识。 (二)养生和医药学。道教徒为求长生不死,一直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养生方法, 如它承袭了古代的行气、导引、按摩等术,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使之在理论上、具体 方法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其长生不死的目的虽不能达到,但对健身延年却颇多成效。许 多方法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现存《正统道藏》中的这类著作,为现代养生学提供了重 要研究资料。 与此同时,为了同样目的,道教又很重视对医学和药学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 就。在道教发展史上,出现了不少著名医学家,最著名的有东晋葛洪、梁代陶弘景和唐 代孙思邈。 他们在医药学上的成就,是同时代医学家中之佼佼者,在中国医药学史上占有不可 忽视的地位。他们或者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世人,或者以医学巨著留存后世。这些著作现 虽大半失传,但留存在《正统道藏》中的,尚有葛洪的《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包含有 陶弘景《补阙肘后百一方》的内容),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皆是中 国医药学史不朽之作。唐以后,卓有成就的道教医学家及其著作,也代不乏人,如宋佚 名道士之《急救仙方》,元末明初著名清微派道士赵宜真之《仙传外科秘方》,以及清 代著名龙门派道士刘一明之《经验杂方》《经验奇方》《眼科启蒙》《杂疫症治》等, 是各代道教医学家和医学著作的重要代表。道教医学的成就和发展,虽然离不开中国传 统医学,但它从宗教要求出发,又在某些方面作出独特的贡献。如他们强调济世度人, 因此十分重视医德,医生对病人应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不分贫富贵贱,怨亲善 友,一律以“大慈恻隐之心”“一心赴救之”。从普救众生的观点出发,又十分重视对 下层群众和妇女儿童疾病的研究,注意医方的大众化和药物的就地取材与廉价。 (三)中国古化学。道教徒为了长生不死的宗教目的,又继承古代炼丹术,并在实 践中加以发展。他们以为通过矿石药物(或加草木药)的冶炼,可以炼成“仙丹”,用 以服食,即可长生不死。故许多道士以毕生精力从事药物的选择、配制、烧炼,经过一 代接一代的努力,不知作过多少次试验,研究过多少种药物的性质,炼就多少种矿石化 合物。这种炼丹活动虽为宗教目的所驱动,但实际是在不自觉地从事化学实验。“仙丹” 虽然没有也不可能炼成,但却观察到了许多矿石药物的化学变化,认识了许多矿石药物 的性质,为中国古化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因此一般化学史家都称道教炼丹术为中国古 化学的先驱,《正统道藏》所载大量外丹黄白术著作是中国古化学史的重要资料。中国 三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就是道士在炼丹中首先发明的,时间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 (808)。其根据见之于《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伏火矾法》。中国冶金史上最早的 水法炼铜,也是道教外丹书首先记录下来的,时间在唐肃宗乾元元年至宝应年间(758~ 762),上书卷四之《丹房镜源》也记载其事。至于道士在炼丹中制造出具有实际疗效的 内服和外用丹药,扩大了医药来源,更是不在少数。 此外,《正统道藏》所收的大量内丹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史料,也是研究气 功学、人体科学的直接资料。《正统道藏》中还有若干地理、文学、音乐方面的著作, 也很有研究价值,如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所记邱处机西觐元太祖途中的地理、 民情,就是研究当时中亚地理、民情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总之,收入《正统道藏》及其他散存的道教典籍,既是道教活动的记录,又是祖国 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如能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它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剔除其封 建糟粕,汲取其精华,将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一 定的贡献。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下一页
(第二、三、四卷具体内容:点击详见“下一页”)
道家修炼术语(转载)
道家修炼学术语
[一炁]
一炁,指先天一炁,又称为先天真一之炁。是指在天地产生之先,混沌未开、阴阳末判之时,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的原始之炁,称为先天一炁。人在下生之时,此炁即由天地之间降人人身。欲求长生,须保此炁。老子《道德经》曰:“道生一”,即为生此一炁。
[一阳]
即一阳初动。修炼者经过一定的功夫,收心入静,调节身心,使得身中生发出新的生炁,此生炁即为阳炁,称为一阳,又称一候。在《周易》而言,其封象为“震为雷”(一阳爻生于二阴爻之下)或“地雷复”(一阳爻生于五阴爻之下),此一阳爻,即代表一阳初动之炁,又称一阳来复。王重阳《五篇灵文》曰:“凝神下照坤宫,杳杳冥冥,而得真炁发生,神明自来,谓一阳生而为复也。”?
[黄芽]
先天一炁最初产生之时,其炁萌动,至微至细。仿佛种子入士之后,刚刚拱出的嫩芽,虽然微小,但是蕴含无限生机,故称“黄芽”。其他异名甚多,如金芽、黍米、刀圭、一点、一粒、些子、丹头等,均言其极微小而极珍贵。
[黍米]
黍米,是以其极小的形状作为比喻,言其极精极微的意思。在丹道指先天发生的清阳之炁,虽然至为精微,但是却可以点化全身阴质,脱胎换骨,故其效力无比。这一名词,乃由外丹引用而来,在外丹里面,原本是指药物的用量。如丹书云:“黍米之丹,居然能够点铁成金。”这里是指外丹所用的丹头,意思是说用黍米船极小的药力,居然收到极大的功效。而在内丹上面,黍米二字就是一个纯粹的比喻,因此不可看作吃饭的米粒,而求之于有形。张紫阳真人在《金丹四百字》中言:“乌肝与兔髓,擒来归一处。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就是说内丹所采取的先天真一之炁,至精至微,如同黍米一样小,须要一粒一粒,逐渐积累,才能慢慢炼成金丹大药。《金丹四百字》又言:“混沌包虚空,虚空括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这里是说先天根源,其质甚微,如同黍米之大,然而却可以生化万物。得此妙药,才可以超神入化,了生脱死,成就大道。
[半黍]
黍米之义,见上条。半黍之义,则言其更加微小。比喻在内丹的修炼之中,精杰神的变化至微至纫,非常精妙,故用半黍,愈见精妙。
[丹头]
丹头,在外丹而言,是指烧炼之时用作点化神丹的药物,如同点豆腐之卤水一般。在内丹而言,是指用作点化全身阴质的先天清阳之炁。《翠虚篇·金丹诗诀》云:“丹头只是先天炁,炼作黄芽发玉英。”
[活子时]
子时即半夜11点至1点之间,此时太阳开始从北方升起。喻之人身,即为一阳初动之炁,从下元(北方)氤氲升起,与太阳初生之子时相同。又因此一炁之发生,未必就在真正时间上的子时,故称为活子时。崔希范真人《入药镜》日:“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即指活子时而言。伍柳派丹法以外肾兴起之时,称为活子。
[一部之神]
中华道家认为,人身各个关节部位,均有神居而主之。统领全身所有众神的宗主,乃是泥丸中心之神,因此称为一部之神。泥丸之内,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加上中央一位,共为九宫。九官之中共有九位神主之,中央方圆一寸之处,乃为泥九之神所居之处,此即人身众神之总管。修炼之人只要存想一部之神,就可以延寿遗龄。《黄庭内景经》曰:“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内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即指此处。
[一斤]
一斤,又称二八。中华道家修炼学认为,人在下生之时,秉受天地之炁360株,合为一周天之数,加上秉受父母之炁24株,共为384株,乃为易象封爻之数(64封共有384爻),亦合古制一斤之株数。所谓古制一斤,即为16两,分为两个8两,故称二八。丹道在人身阴阳二杰之配合,犹如水火既济,必须二者相等。如果火大则水少,水大则火小,故此必须各有半斤之数,才能共合一斤,补足人身本来元炁之数。否则便有伤丹之虞,所以便以二八为喻。一说二八为金半斤,水半斤。金半斤为元炁,水半斤为元精,比喻在有质无质之间,即丹书所谓“神水”。
[神水]
神水,又叫做“灵泉”。在内丹比喻为先天元精,乃由先天一炁所化。虽然已成为液,但是又非浊质之精。好象人身上的真液,可以自动的上下周流,乃由真炁所化而来,虽然成液,但是又非纯粹下流之水。此液之中,其实含有先天一炁的作用,故此称为神水,修炼内丹,此为真正药物。
[二候]
一阳初动之时,称为一候。此时药苗尚嫩,故不可采。而至其炁渐生,最为盈盛之时,犹如十五之月亮,正是圆满之候,乃为不老不嫩之时,称为二候,此时正可采药。王重阳《五篇灵文》:“乾甲即十五日是也,此日圆满,乾坤之时也。鄞鄂已成、玄牝已立、金花已现、三阳已备之时,月圆满于甲方,应乾之象,恐其金逢望远。正是日月重明之际,再得药之候,二候得药也。”《伍柳仙宗》又称为“二候采牟尼”。
[三彭]
三彭,又名三尸、三尸神、三尸虫等,包括上尸神、中尸神和下尸神。三尸神皆为人身之阴神,即阴气。道书上面说,上尸神名为彭候,在人头内,令人愚痴呆笨,没有智慧。中尸神名为彭质,在人胸中,令人烦恼妄想,不能清静。下尸神名为彭矫,在人腹中,令人贪图男女饮食之欲。一说三尸神住在人之后三关,即尾间、夹脊、玉枕之内,使人无法修道。必须以自身阳炁,打通三关,方可驱逐三尸,去除魔障。
[斩三尸]
“三尸”即是“三彭”,前面已有解释。中华道家修炼须要斩除三尸,才能去掉阴魔。其中方法很多,有诵经的方法,有符咒的方法,有守庚申的方法,有服丹药的方法等等。在中华道家修炼学而言,惟有修持内炼功夫,培养自身阳炁,炁足之后,聚于丹田,而后冲开三关,直透骨髓,才能永远赶走三尸。三尸一去,阴魔自消。阴魔消除,阳炁自来。此步功夫,称为“斩三尸”。修真之士,自知其效。
[三寸]
三寸,又曰“三寸气”,三寸指咽喉部位。《庄子》曰:“众人之息以喉。”三寸即是指呼吸之气。一刻功夫现代人的时间观念,一个昼夜共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4刻,共为96刻。古代人所用的历法,规定一个昼夜共为100刻。张紫阳真入在《金丹四百字》序言中说:“夫一年十有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百刻,一月总计三千刻,十月共计三万刻。行住
坐卧,绵绵若存,胎炁既凝,婴儿显象,玄珠显象,太乙含真。三万刻之中,可以夺天上三万年之数。何也?一刻之功夫,自有一年之节候。所以三万刻,能夺天上三万年之数也,故一年十二月,总有三万六干之数。”即是说修炼之人,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得到极长的寿算。三万六干之义,即指一年之刻数。三丰祖师亦云:“一刻中,上半刻为温,为进火,为望,为上弦,为朝屯,为春夏;下半刻为凉,为退符,为晦,为下弦,为暮蒙,为秋
冬。一时则有上四刻、下四刻之分,即一日、一月、一年皆同。此之谓攒簇阴阳五行,一刻之功夫夺一年之气候也。”
[五芽]
五芽,又称五牙,指东西南北中五方之生炁。中华道家修炼学认为,此五炁通人身五脏之炁,故采此五炁,可补五脏。《道藏》之中,有“服五芽炁法”。
[丹]
丹,分为内丹和外丹。中华道家最早从事外丹烧炼,即用金石草木等物质炼丹,以为服食之用。内丹名词来源于外丹,内丹是以人身三宝精炁神作为药物,在体内修炼成丹,又名大丹、圣胎、道胎、婴儿等。
[还丹]
还即返还,即是把自己丧失的三宝精炁神,通过修炼,培补亏损,还归自己身中,进一步炼成内丹,坚固形体,做到青春不老,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这还仅仅是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在中华道家通过修炼,不仅可以便自己的肉体生命得到完善,更加可以通过天人感通,不断深化自己的道力,达到《庄子》所云“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高妙境界,而可做到“上与宇宙同体,下与天地精神往来。”
[乌肝]
乌肝,在修炼之中,指轻清上升之元炁。王重阳《五篇灵文》谓:“真炁上腾,升入乾官,动而后静,合阳中之阴,名日乌肝。”
[兔髓]
兔髓,在修炼之中,指丹田发生之元精。王重阳《五篇灵》谓:“先凝神,聚于坤位,静中生动,采阴中之阳,名曰兔髓。”
[金乌玉兔]
金乌,代表太阳,在封象为离,在人身象征元神;玉兔,代表月亮,在封象为坎,在人身象征元炁。
[五等仙]
中华道家修炼,将仙分为五种品位,即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和天仙。所谓鬼仙,指只炼心性,或者尚未得到真正口诀,不能修成纯阳之体,因而只出阴神,名为灵鬼。名虽为仙,其实乃鬼,但是能够通灵,与平常之鬼不同。鬼仙住世,约可存在五百年左右的时间,五百年后就要投胎转世才能存在。所谓人仙,虽然外表和人没有区别,但是能够免去老病死的痛苦,可以长生住世。所谓地仙,是指修炼层次在人仙之上,已可达到寒暑不侵、饥饿无害的程度,虽然还没有做到出阳神,但是已经能够免去衣食住行的负担,可以自己控制生死。所谓神仙,是指阳神已经修成,有了神通变化,能够升迁自如,已了生死大事。脱弃躯
壳,飘然独立,聚则成形,散则为炁。所谓天仙,则从神仙的品位,再求向上一层的功夫,超出人类所在的环境之外,别有天外之天。而且可以做到“天地有坏,这个不坏。”可与宇宙同存,乃为中华道家修炼之最高境界。仇兆鳖《悟真篇十家注》中引翁渊明注释,论述五等仙最为简明:“仙有数等:阴神至灵而无形者,鬼仙也;处世无疾而多寿者,人仙也;飞空走雾,不饥不渴,寒暑不侵,遨游海岛,长生而不死者,地仙也;变化无质,隐显莫测,或者或少,至圣至神,鬼神莫能知,蓍龟莫能测者,天仙也。”以上五等,皆须以真修实证印验之,不可以世俗凡情拟议之。
[六时]
六时,又名为“六候”。道家修炼,将人身任督之周天分布为十二地支,后面督脉为子、丑、寅、卯、辰、巳,前面为午、末、申、酉、戊、亥。因其合于十二时辰,故此前后各称为六时,而又各分为六候。后面六时,谓之进阳火,属阳用九。后面六时,谓之退阴符,属阴用六。用以说明人身一炁升降之变化,及其火候抽添之运用。
[七门]
七门,即是天门泥丸、地门尾间、中门夹脊、前门明堂、后门玉枕、楼门咽喉、房门绎宫等七处门户,乃为修炼之重要关窍,五脏六腑皆系于此。《黄庭经》云:“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却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即指此七门。
[八素]
按照道家《黄庭经》的说法,大脑之中,共有九神居之,周围有八个,即四正四隅之神,围绕正中泥九之神,此八神总称为“八素”。
[七返九转]
七返九转,又称七返九还,是中华道家修炼学的专有名词,是用易数来比喻内修之道。按照易学《河图》的说法,五行生成之数为: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其中一三五七九为生数,共计二十有五;二四六八十为成数,共计三十之数。二十五生数与三十成数相加,共计五十有五。天一生水,自肾为始,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此则五行生数,三阴而二阳;地六成水,自肾为起,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此则五行成数,三阴而二阳。人身之中,即具五行生成之道。水为肾,而肾得一与六;火为心,而心得二与七;木为
肝,而肝得三与八;金为肺,而肺得四与九;土为脾,而脾得五与十。五脏之中,每脏各有阴阳之分。其中成数之最大者,乃为七与九两个阳数,因为天九为一成数,天七为一成数。而此阳数,即代表人身之阳炁。修真之土,始则交媾龙虎,而采取身中之阳炁,以点化全身阴质,成就纯阳之体。心七之数,乃属心神,心火下降,即七返于中元而入于下田,结就大丹,乃曰“七返还丹”。而又以九为肺之数,肺属金生水,水为元精,精由炁化,故九数乃喻元阳之炁,以此阳炁周流全身,使阴消而阳长,谓之“九转还丹”。
[九转还丹]
九为阳数之极,代表人身阳炁,是说以阳炁点化全身阴质,修成纯阳之体。又称为乾健之躯,乃借《周易》乾卦皆为阳爻之象。乾属金,九又为金之成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故称九转,才能炼就大丹,并不是说一定要转九次。而此阳炁,正是人身日渐损失之物,经过修炼回归吾身,故曰九转还丹。
[丹田]
丹田,有上、中、下三丹田之分,因其均在人体的前面,又称为前三田。一般只指下丹田,乃为道家结丹之地。如同种子播种于田地,自然生根、长叶、成苗、开花,结为成熟果实。道家内丹,亦同此理,故此名为丹田。
[下丹田]
下丹田,又名下田、炁海、炁穴、元海、沧海、生门、土釜、坤宫、北海、蓬壶、造化炉等。位于脐下一寸三分(此处所言脐下,乃为流行的一种误传,因为脐下还在肚皮表面,所以不对。其实是平躺着的脐下,即脐内,方才正确),方圆一寸二分,虚空一穴,藏有先天真一之精。此处为结丹之所。
[中丹田]
中丹田,又曰中田、土釜、黄庭、中黄、规中等。中丹田在心下三寸六分,直下与脐门相对,相距三寸六分。乃为虚空一穴,方圆一寸二分,藏有先天真一之秃。丹成之后,此处为养丹之所。
[上丹田]
上丹田,又称泥丸、琼室、上田、紫府、上宫、天宫、昆仑、玉京山、须弥山等。按照丹经的说法:由两眉之间入内,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上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乃是虚空一穴,藏有先天真一之神。丹成之后,此处为出神之所。
[绛宫]
绛宫,又称赤帝宫。绛宫属于心的部位,乃为心下一窍。心肾二炁相通,即由此窍。心属火,其色赤,医家称为君主之官,所以叫做“赤帝官”。
[黄房]
黄房,又称土釜。在心之下脐之上,处于二者之中间位置,即是中丹田之所在。中央为土,土色为黄,故称黄房。
[中宫]
中宫,在心窝之下,肚脐之上,乃中丹田之所在。有时下丹田亦称为中官,因其居于人体之中。
[坤宫]
坤为土,其色为黄,又称黄庭宫,即指下丹田部位。王重阳《五篇灵文》:“坤宫,乃人身中黄庭宫是也。即心下肾上,肝西肺东,内肾之前,脐轮之后,中虚之窍,真空发生之所。人自父母脑胎,一身之精粹,其连如环,其白如练。先生三元,后生两肾;两肾既生,渐生两目;后生两外肾,三才既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渐次而生。此一窍乃祖炁之宫,故曰坤官。坤乃承载万物之谓也。”
[三关]
三关,指人身背后的三处关窍,又称后三关。丹道周天开通之时,首先需要冲开三关。又一说以炼精化炁为初关,炼炁化神为中关,炼神还虚为上关,亦曰三关。
[尾闾]
尾闾,为后三关之一。在脊椎末端之一段,处于谷道之上方,是督脉起始之第一关。
[夹脊]
夹脊,又名双关、辘轳关,为后三关之一。在脊椎骨第十一节之下,与内肾相对。针灸上名为脊中穴。一说与中丹田相对。一说为两肘尖相对连线与脊椎相交处。
[玉枕]
玉枕,为后三关之一。位于玉枕穴之下,在脑后枕骨之处,即脑后高骨枕头的地方,前面约与上鹊桥相对。
[黄庭]
黄庭,亦名规中、庐间。一指下丹田。因其黄色为土,正为结丹之土地。而且黄色又处人身之正中,犹如“田”字之中心。陈樱宁先生在《黄庭经讲义》中解释说:“‘黄’乃土色,土位中央居。‘庭’乃阶前空地。名为‘黄庭’,即表示中空之意。吾人一身,自脐以上,为上半段,如植物之干,生机向上;自脐以下,为下半段,如植物之根,生机向下。其生理之总机关,具足上下之原动力者,植物则在根干分界处,人身则在脐(笔者注:即丹田所在之地)。婴儿处胎,鼻无呼吸,以脐带代行呼吸之功用。及出胎后,脐之功用立止,而鼻窍开矣。神仙口诀,重在胎息。胎息者何?息息归根之谓。根者何?脐内空处是也。脐内空处,即‘黄庭’也。”一指中丹田,即心下肾上之所,亦为人身之中。
[药]
中华道家修炼学,以精、炁、神三宝,作为上品药物,故此三宝均可称之为药。但是在不同的修炼阶次,药有不同的含义。如在炼精化炁阶段,则以先天元精之发生称之为药。在炁杰化神阶段,则以先天一炁之来临称之为药。在炼神还虚阶段,则以不神之神之虚无称之
为药。
[小药]
丹道在炼精化炁的阶段,须待静极生动,活子时到来,阳生药产,先天元精发生,称为小药。这时一般运用小周天的功夫,采此小药。小药又称为外药,必须生而后采。
[大药]
“大药”的意思,是在采小药的功夫完成之后,阳关止闭,这时等到“六候”到来之景,采取先天一炁,即为大药。大药又称内药,必须采而后生。采过大药,即可点化全身阴质,成为纯阳之体,故此大药又称大丹。
[六候]
六候,即大药产生之时的六种征兆。乃为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风生、脑后鹫鸣、身涌鼻搐等。此时的景象,又称为正子时。
[性命双修]
中华道家修炼学,性命二字的含义甚广。如理、神、意、念、德等,均可归于性;而法、息、杰、精、形、功等,均可归于命。总的说来,凡是属于精神生命方面的,都称为性;凡是属于肉体方面的,都称为命。作为人的本体生命而言,精神和肉体二者,本来就不可分离,分之即死,所以中华道家修炼不死之道,特别强调性命双修。张三丰真人云:“炁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日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炁,则曰真命。”即是说真性就在命中,而真命就在性中,这里是指性命本体而言。如果是在修炼功夫而论,性命双修的含义,一指性与命二者不可分离,一指性与命二者不可偏废。所以吕纯阳真人云:“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并且中华道家一贯反对忽视肉体方面的修炼,张紫阳真人云:“饶君了梧真如性,未免抛身还入身。何似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慧剑]
在修炼学而言,慧剑比喻二目。《阴符经》云:“机在目。”丹经日:“一团真意在双眸。”心藏神,发于二目。故此二目乃为神意之所发,比喻真意。道家的服饰,在大襟道袍的右侧,有两根剑形飘带,亦叫做慧剑。
[刀圭]
刀圭,原是古代的药物度量单位。刀,指古代钱币,形状如刀,又称刀币。圭,在古代指重量而言,十粟重为一圭,十圭重为一株,三百八十四株为十六两(即过去的一斤);在古代容量而言,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刀圭原为古人量取药物的用具,又称为方寸匕,今人则用药匙。《政和证类本草》引用南朝梁陶弘景 《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明董谷《碧里杂存》上“刀圭”:“前在京师买得古错刀三枚,京师人谓之长钱。……其钱形正
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壁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这里所说的服食家,即指道家的外丹服食者。刀圭最初用于外丹,以说明药物取量,又以量少喻其珍贵。以后引申进入内丹,是说水火二炁,会聚于中 宫丹田。中宫为脾属土,真水聚此为己土,真火聚此为戊土,阴阳二土合而为圭。水火二炁配合之后,产生先天之炁,先天之炁发生之时,其量虽少,而极精极妙,效力无比。可以点化全身,脱胎换骨。《金药秘诀》日:“刀圭者,乃刀头圭角,些子而已。”
[调息凝神]
调息凝神,属于中华道家修炼的人手功夫。调息为命功,凝神为性功,二者不可分离,故为性命双修之人手功夫。张三丰真人论之颇详,曰:“‘调息凝神,凝神调息’,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人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勤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炁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炁,相会于炁穴中也。”又曰:“心止于脐下曰凝神,炁归于脐下日调息。”又曰“大凡打坐,须要将神抱住炁,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炁,与外来之炁,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入于丹田,神炁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至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又云:“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此为中华道家修炼,筑基之时,最重要的人手功夫。
[勿忘勿助]
勿忘勿助,是指在修炼之中,对于身体内景的变化,保持自然的口诀。张三丰真人云:“神息相依,守其清静自然曰勿忘;顺其清静自然曰勿助。”丹经又云:“真意往来无间断,知而不守为功夫。”意思是说,对于体内功夫的变化,不可太着意,那样就会拔苗助长,破坏功夫的进展;但是又不可完全落于无意,那样就会神炁分离,同样无法进入修炼的正轨。好象烧火做饭,火太大则饭烧焦,火不足则饭不熟,就在二者之中求之。妙在有意无意之“中”,其中火候,须要修炼者注意领悟。
[鼎炉]
鼎炉最早是外丹所用的名词,鼎为烹炼丹药之用,炉为炼丹火力之需。后来引入内丹,在炼精化炁的阶次,以下丹田为鼎,而以心火降下为炉;在炼神还虚的阶次,以坤腹为炉,而以乾顶为鼎。
[鼎器]
鼎器有二解:一指炼外丹所用的炉鼎,一指炼内丹所用的炉鼎(一般指下丹田)。
[铅汞]
铅汞,又称为黄芽、白雪等。在外丹修炼而言,铅汞乃为两种实际的矿物质,或是两类矿物质的代名词。因为铅性易沉,汞性易飞,故此以铅制汞,使其凝结,则铅不沉而汞不飞,而外丹成。在内丹修炼而言,铅汞就是两个比喻。因为心火易升,故以汞喻之;肾水易流,故以铅喻之。心火上升,则人之妄念迭起,元神不安;肾水下流,则人之情欲不节,败精伤炁。必得使心火下降,薰蒸肾水,使其与心神为一,化炁而上升,则心火不升,而肾水不流。如是则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神炁合一,生命可以自主。
[无根树]
在道家修炼学,以无根树喻之为人。因为人身生机,如同大树,但是脚下无根,道家修炼则以炁为根。张三丰祖师撰有《无根树》词二十四首,即以此喻人身修炼。
[曲江]
张三丰《注吕祖百字碑》:“阳产于西南之坤,坤即腹也,又名曲江。”坤腹乃下元肾位,肾属水,故以江为喻,即丹田。丹田受神意下注,则如太阳照月,月受日华,而至十五,乃成阳满之候。吕祖《指玄篇》:“曲江月现水澄清”,又《沁园春》:“曲江上,见月华莹净。”张三丰《无根树》:“望曲江,月里分明见太阳。”即是此义。
[两弦]
两弦,比喻人身任督二脉。任脉在前,又称为前弦;督脉在后,又称为后弦。在运行周天之时,神炁盈溢,如同月亮上弦、下弦之状。任督二脉,一说任脉起于会阴而止于唇下,督脉起于会阴而止于上唇;一说任脉起于下丹田而止于上鹊桥,督脉起于下丹田而行至上鹊桥。二说均以督脉之路线长于任脉,故此丹经又有“前弦短,后弦长”之说。
[三宝]
中华道家以道、经、师为三宝,修炼必须遵循之。道指修道,经指读经,师指师授。经言:“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又有天、地、人三宝之说,道谚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炁神,会用三宝天地通。”修炼之中,以精炁神为人身三宝,作为内丹的基本药物,又称“上药三品”。或以耳、目、口称为三宝,见《周易参同契》:“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
[精炁神]
中华道家修炼,将“精炁神”称为人身三宝。《玉皇心印妙经》云:“上药三品,神与炁精。”精炁神为人身修炼之三品上药,彼此互相依存,三宝若失其一,人即死亡。又有先天三宝与后天三宝之说,先天三宝即先天真一之精、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真一之神,又称为元精、元炁和元神,后天三宝即呼吸气、思虑神和交感精。修炼所用,为先天三宝;常人所用,为后天三宝。后天三宝,乃由先天三宝变化而来,故此修炼之时,须将后天返为先天。后天三宝转化为先天三宝,则大丹可成,而生死可了。
[精]
在修炼学而言,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两种。先天之精,又称元精,实指先天一炁。后天之精,又称浊精,乃为交媾之精。修炼所用,为前一种。在丹经中,先天之炁异名颇多,有坎、坎男、金水、真水、月魄、兔脂、婴儿、老郎、铅、黑铅、丹母、玉蕊、虎弦炁、白虎、白雪、金液、水虎、金华、龟精、黄芽、月中兔、潭底日红、白郎君、白头老子、兔髓半斤、九三郎君、上弦水半斤等
[神]
在修炼学而言,分为先天之神与后天之神两种。先天之神,又称元神,乃属不神之神。后天之神,又称识神,是为思虑之神。修炼所用,为前一种。在丹经中,异名甚多,有离、木炁、日光、日魂、金乌、乌髓、姥女、青娥、真汞、木液、火汞、火龙、真火、流珠、红铅、朱砂、交梨、玉芝、水银、日中乌、龙弦杰、赤风髓、砂里汞、离之炁、山头月白、青衣女子、碧眼胡儿、乌肝八两、二八姹女、下弦火半斤等等。
[炁]
在修炼学而言,分为先天之炁与后天之气两种。先天之炁,即为内炁,亦为元精。后天之气,乃为呼吸之气。修炼所用,为前一种。在丹经中,异名亦多。称为元炁、元阳、清阳之炁、先天一炁、正阳之炁等等。
[心神]
心神,又称魂灵、元性、本性等。在丹道修炼之中,所用非心中所生之后天意念,乃为先天不神之神,又称为真意。
[金乌玉兔]
金乌,指太阳。玉免,指月亮。在修炼学而言,太阳为离,离为火,火即心、意、神、性之代名词;月亮为坎,坎为水,水即肾、炁、精、命之代名词。
[婴儿姹女]
姹女为离,即属心神;婴儿即坎,即属肾炁。
[三华聚鼎]
三华指精、炁、神三宝之精华,即先天元精、元炁和元神。鼎即丹鼎,指丹田。三华聚于丹田,作为药物,可以成丹,称为三华聚鼎。
[三花聚顶]
又名三化聚顶。指经过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之修丹过程,可以修成阳神,冲顶而出。《中和集》云:“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谓之三花聚顶。”
[三昧真火]
人身心肾二炁,聚于丹田之中,便有三昧真火之说。即心火、肾火和丹田之火,总称为三昧真火。一说为膀肮之火,《真仙秘传火候法》:“心为之君火,而曰上昧;肾为臣火,而曰中昧;膀肮为之民火,而曰下昧。三炁聚而为火,故而为炁,故日三昧真火。”
[三魂七魄]
道家认为,肝藏魂,肺藏魄,肝神有三,肺神有七,故日三魂七魄。见丘处机《摄生消息论》:“肝中有三神,名日爽灵、胎光、幽精也。夜卧及乎旦,叩齿三十六通,呼肝神名,使神情炁爽。”“肺为脾子,为肾母。下有七魄如婴儿,名尸狗、伏尸、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辟臭,乃七名也。夜卧及平旦时,叩齿三十六通,呼肺神及七魄名,以安五脏。”又依“格书”之数:左三右七,左为东方属肝,右为西方属肺,故日三魂七魄。
[和合四象]
人身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炁,以配五脏。肺系为金,肝杰为木,肾系为水,心杰为火,脾炁为土。金能生水,肾水为后天之精,因而以肺金代表先天元炁;木能生火,心火为后天之神,因而以肝木代表先天元神。丹道须将神炁二者,会合于中宫脾土之内,使神聚合一,凝结成丹。肺金、肝木、肾水、心火四者,称为四象。四者会聚于中宫脾土,谓之和合四象。
[五炁朝元]
五炁指五脏之杰,元指元海丹田。五炁朝元,即是将五脏之炁凝聚于丹田之中,以修内丹。
[玄关]
玄关,又称为玄牝、玄牝之门等。是中华道家修炼之中,最为玄妙的一大机关。丹书云:“道有三干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不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干六百门。”即是说知此玄关一窍,即可明白修炼之总机关。
[重楼]
重楼,指气管,古人认为有十二节,故此又称为十二重楼。
[先天]
在丹道修炼而言,先天之说,有三种含义:其一即老子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即是指天地万物产生之前的一种状态,丹书又谓之:“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前。”其二即指修炼至混沌无我状态,无形无象,杳冥恍惚之中,而生出的先天一炁,即老于所云:“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 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其三即指婴儿处于母腹之时的状态,那时不识不知,混混沌沌,空空洞洞,亦属先天。孔子云:“先天而天弗违。”如果人于先天境界,则合乎天道,而天亦不违,自然生机可操,大道可成。
[后天]
在丹道修炼而言,后天之说,乃与先天对待而言,亦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天地万物产生之后,一切变为有形,不可永存之物,均称为后天。此就物质而言。其二是指每日思虑念想,人欲横流,老病死苦,生命无主,均属后天。此就精神而言。其三是指婴儿下生之后的状态,即渐生妄心,惊扰元神,着于外物,贪求不止,流浪生死,皆为后天。虽然后天之体,实不可取,但是后天状态,乃由先天变化而来,欲修先天无形大道,须借后天有形肉身。故此道家对于后天身体亦为关切,并不象佛家指斥为臭皮囊不屑一顾。因为须借后天以返还先天,借有形肉身以成就无形大道。所以中华道家修炼是一种超世的无上法门,贯通天地人我,总辖凡尘大道。
[后天呼吸]
人在受生之初,还是胎儿的时候,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那时并无口鼻呼吸,全身炁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间,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 是也。这个呼吸,一般称为肺呼吸,在修炼家称为后天呼吸。
[先天呼吸]
婴儿在母亲腹中之时,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这个呼吸,叫做胎息,又称为先天呼吸。下生之后,变成后天肺呼吸,则胎息之路已断。中华道家修炼,可使生命逆转,重新回到婴儿时期的胎息状态,恢复先天呼吸,以反夺造化,成就长生久视之道。
[胎息]
胎息,即婴儿在母亲腹中之时的先天呼吸。道家修炼可使后天返还先天,恢复先天生命状态。这时口鼻没有出入之息,而肚脐独有嘘吸之能,好象婴儿处于母腹之时,即为胎息。高层次的胎息,指与天地同其呼吸。
[息息归根]
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人在下生之前,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即脐呼吸,因此肚脐乃为生身受秃的根源所在。中华道家修炼,讲究养系,因为“一息不存,命非我有。”而要炼炁,就要寻着呼吸根源。所以道家讲究丹田呼吸,即脐呼吸,以便返本还初,掌握生命的自 主权,谓之息息归根。
[真息]
一般人的呼吸,多数粗而短,而且吸气少而呼气多,此即凡息。 修炼之人,首先要调整呼吸,以便蓄养真炁,作为药物。故此调息之道,要求达到深、长、匀、细、微,此即真息。
[鹊桥]
鹊桥,原是神话之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传说牛郎、织女相隔于银河两岸,每逢七月七日之夜,群鹊衔接为桥,以帮助二人渡过银河相会。唐韩鄂《岁华纪丽·七夕》:“鹊桥已成,织女将渡。”注:“《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才调集·三》唐李洞《赠庞炼师诗》:“若能携手随仙令,校饺银河渡鹊桥。”原在仙道借喻为升仙之意,至唐崔希范真人《入药镜》中言:“上鹊桥,下鹊桥。”即将此喻引入内丹,其实是比作阴阳相通之义。在丹道修炼之中,鹊桥分为上、下两道。上鹊桥的位置,在鼻窍之内,上腰之处,通向口中有二窍,又谓之鼻梁金桥.
[阴跷]
阴跷,在针灸上名为会阴穴,处于前后阴之间,又称海底。按照人身周天黄道所在的方位,此穴排在二十八宿虚日鼠、危月燕之地,因此又称为虚危穴,亦含有日月交并、阴阳和合之意。阴跷脉即处于此,其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道家修炼言此处为任督二脉之总枢,采炁 之时以此为先。此脉一动,诸脉皆通。阴跷一脉,散在丹经,异名甚多,有天根、死户、复命关、死生根、酆都鬼户等。
[任脉]
任脉为周身阴脉之总汇,前三田所属之地。起于会阴,上行于身前一路,至于唇下承浆穴而止。一云下起于下丹田,至上鹊桥而止。又名前弦。
[督脉]
督脉为周身阳脉之总汇,后三关所属之地。起于尾间(会阴),至于上唇兑端穴而止。一云起于下丹田,至上鹊桥而止。又名后弦。
[漕溪]
运行周天之时,由尾闾沿夹脊一路上行,乃是脊髓之路,名为漕溪,又曰黄河。修炼之时,此为阳炁上升之路。
[小周天大周天]
小周天大周天,不出现于先古道书之中,乃是后世道书所用的名词,也不出现于外丹之中,而为内丹修炼所独用。小周天和大周天的含义,也有许多不同的意思。有的以“坎离交”为小周天,“乾坤交”为大周天;有的以括子时到,采小药、运河车、后升前降为小周 天;而以正子时到,采大药、过大关、大丹成就为大周天等。现代气功亦有以意引气,打通任督二脉为小周天,打通奇经八脉为大周天,与道家修炼学所言层次不同。因为道家修炼书中所论大小周天,含义虽有不同,然而皆指身中内炁运行而言;而现代气功开通大小周天,是指所谓后天口鼻呼吸之气、或以意念引导之皮下气而言。此乃丹道与气功,所说小大周天的根本差别,二者之间,真有云泥之别。按照道家修炼学的正统学说,在天元丹法而论,以先天元炁发动之时,直透骨髓,打通任督为小周天,而以打通黄道为大周天。
[河车]
丹道修炼之中,采取药物,从任督二脉运送采炼此时局天运转,称为河车之路。又称漕溪,又称斗柄。
[火]
火,指心神。在修炼之中,有时运用守窍的功夫,即把心神集中于身体上某个部位;或者运用心神,配合与领导真炁的运行,这些都叫做用火。如果用火,则身体上相应的部位,因为有炁的作用,就会产生热、凉、麻、串、颤、抖等各种感觉,这些都是火力集中的表现。好象放大镜在阳光下会聚焦而产生热能一样,本来并不奇怪,道家修炼用来做性命功夫,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炼气功的人士看来,如果炼习用火的功夫,出现以上各种不同的感觉,便以为这是功能出现,甚至认为这就是所谓开天目、结大丹、出阳神、身外身等等,自以为了不起的功夫来了,如获至宝,喜不自胜,守住不放,拼命用功,日子一长,必然发生神经失控、气块结聚、生理失常等各种超常“功能”,这就是不善用火的弊端。不善用火,则丹道难成。
[文火]
文火,又称退火、温养、沐浴等。是指内炼之时,心神放得极轻极微,呼吸亦使其若有若无。如同炉中之火,封固之后,仅存温温一点火焰,保持其生机不灭的状态。在修炼之中,是指烹炼之后,药已归炉,须以文火养之,以防伤丹。
[武火]
武火,又称进火、烹炼、进符等。是指内炼之时,心神放得集中凝定,呼吸亦随之振作,以助火工。如同炼制外丹,须以火力猛攻,促使药物凝聚,以成其丹。在修炼之中,是指采药归炉之时,加火烹炼,追摄而回,以防散失。
[止火]
止火有两层的含义:其一是指在用武火采药、猛烹急炼之后,必须及时停止猛火,而换以文火养之,使其封固,则既不伤丹,又无流失。其二是指在武火烹炼、文火封固之后,应当停止一切用火,而以完全无意识之大静功夫,返归于先天境界,才有出神入化的妙用。
[进阳火退阴符]
进阳火退阴符,又称为进火退符、晨昏火候、火符、升降等。进阳火,是指运用武火的功夫,以采取和提炼药物。迟阴符,是指运用文火的功夫,以封固和闭存药物。进阳火和退阴符的功夫,在不同的丹道过程之中有多种运用。比如在小周天阶段,采取药物之时,由 尾间提上夹脊,上玉枕升泥九至上鹊桥,此督脉一路,须用武火,方能上升,谓之进阳火;再由上鹊桥下降,下十二重楼,由绛宫而归人丹田,此任脉一路,须用文火,方能降下,谓之退阴符。其他在丹道之中,进火退符之功,还有许多运用,与此类似。
[朝屯暮蒙]
屯指屯封,即水雷屯势,上为水而下为雷,下面“震为雷”封,最下为一阳爻。朝屯,如同朝升太阳,一阳载水而起。在周天而言,即由尾间关而上升,比喻进阳火。蒙指蒙势,即山水蒙封,上为山而下为水。上面“良为山”封,最上为一阳爻。暮蒙,比喻退阴符, 如同午后落日,一阳随水而下。在周天而言,即由泥九官而下降,比喻退阴符。一说,屯封初一五为一阳,乃喻阳升之象,此时当进阳火而采阳;蒙封第六又为一阳,乃喻阴降之象,此时当运阴符以养阳。刘一明《道书十二种》云:“水雷屯,系震封为主,地下雷轰,火 逼金之象也;山水蒙,系良针为主,阳刚已止,转为阴柔,专炁致柔,精化为炁之象也。”
[封固]
又称闭固。修炼之时采回药物进行烹炼之后,要用文火进行封固,如同炉中火种,只留温温余焰,以防漏泄,称为封固。
[去矿留金]
炼精化炁之时,采取活子时之阴精,要用吸舔撮闭的功夫,进行采炼封止,以提取其中的真炁,谓之去矿留金。亦有将收回药物运转周天之时,药物在头顶的停留阶段,称为去矿留金。
[火逼金行]
火,指真意。金,指真炁。火逼金行,即是以真意引导真炁运行,以为内丹之用。
[卯酉刑德]
卯,乃为卯兔,为春分,为木,为生炁,故谓之德。酉,乃为酉鸡,为秋分,为金,为杀炁,故谓之刑。此二时,象征在周天运行之时,升到卯位,本是进阳火,但因生炁正盛,故不可再加火;降到酉位,本是退阴符,但因杀炁正盛,故不可再退火。到此之时,均应弥浴养之,以防伤丹之虞。《悟真篇》日:“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德临门药象之。到此金丹宜沐浴,若还加火必倾危。”休浴所用的时候甚多,卯酉之位是其一种。
[沐浴]
沐浴,在丹道又称之为洗濯。沐浴,原是通过洗澡,以恢复体力,焕发精神,去除污秽,清新身躯。在丹道修炼之中,亦为停止进功,休整精神,去除滓质,净化神炁之意。休浴之运用有五:其一为文火温养之意,即以武火烹炼采回药物之后,不可再用武火,以防伤丹,当以文火封固药物,防止散逸。张紫阳真人《悟真篇》云:“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帏。受炁之初容易识,抽添运火却防危。”其二为停息之意,即在以息(呼吸,喻风)用意(心神,喻火)炼药之时,当到刑德之候,应当停息,以防止火大伤丹。《金仙证 论。序炼丹第一》中谓:“不识休浴之候”原注:“沐浴者,乃卯酉生杀之位,故停息为沐浴之候。”其三为停火之意,此处停火,不是停止用火的意思,乃是指将火停住不动。就是在炼丹恰到火候之时,不可再加用火,以防偏燥伤丹,亦不可再减用火,以防偏寒伤丹。《金丹四百字》注日:“不增火,不减火,为休浴。”其四为停念之意,此处之念,是指一切意念,即使真意也不可用,因为心意属火,应当静定自然,以防火妄伤丹。王重阳《五篇灵文》云:“全在洗心涤虑,沐浴提防。”《金丹真传·温养第六疏》:“沐浴者,住火停工,洗心涤虑,而防危虑险也。”其五为休息之意,即在修炼之时,不可全将心思着于内炼,违背自然大道,亦可适当休息,以养为炼,亦谓之沐浴。
[水源清浊]
水指肾水,即肾精。源,即生精来源之所。浊水源,是以后天识神用事,肾水不清,不产黄芽,称为阴精,采之只能成为幻丹。清水源,是以先天元神为之,不识不知,无念无虑之时,静极自动,称为阳精,采之可以作为药物,而成大丹。
[金玉]
中华道家修炼学中,有很多以金、玉为喻的名词,如金鼎玉炉、金室玉池、金乌玉兔、金童玉女、金液玉液、金华玉蒂、金花玉枝、金胎玉婴、金浆玉以醴等。一者以金玉之品,举以为名,喻其珍贵。二者以金玉之不朽,作为比喻,说明丹道妙用,足以驻颜长生。如问金、玉二字,到底指何东西,则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有时以金字喻为心神、离火、阴炁等方面的属性,而以玉字喻为肾炁、坎水、阳炁等方面的属性。但是有时又有互相颠倒使用的情况,故不可执定而求之。
[玉液还丹]
玉液,即修炼之时生于口中之甘美律液。人之舌下为玄膺,上与天池相对。该处有金津、玉液二窍,上通泥丸大脑,下通气管咽喉,乃是滋生津液之所。从事修炼,功夫日深,周天开通,则真炁自然上升,至于口中,自然生出一种津液,有时温暖,有时清凉,有时浓 醇,有时淡爽,香甜醇美,胜饮甘露。这种津液乃因内炁化生而来,与平时津液大有不同。吞人腹中,灌溉脏腑,大有补益之效,胜过世间一切药物。因此称为玉液,以示其珍贵。吞人腹中,可以补益精炁,以为成丹之功,故此称为玉液还丹。《黄庭经》赞之曰:“口为玉 齿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炁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
[金液还丹]
金为水母,蕴藏在肾内,即下丹田之所在。内炁升上泥丸,化为真液,其液生时,咽归丹田,谓之金液还丹。上阳子曰:“既得刀圭入口,运己真火以养之。凡运火之际,忽觉夹脊真炁,上冲泥丸,沥沥有声,从头似有物,触上脑中,须臾如雀卵颗颗,自腭下重楼,如冰酥,香甜甘美之昧无比。觉有此状,乃验得金液还丹。”
[粉碎]
粉碎,即粉碎虚空,又称为粉碎形骸。是在炼虚合道的阶段,通过一定修炼口诀,将有形身躯与无形大道合为一体,以了道成真。
[花心酒色]
道家修炼,将丹田比喻为真土,求其静定;然后将真意比喻为下种,以待炁发。而将真炁发动,比喻为“花”。真炁所发之处乃在丹田,因而喻之为“花心”。真炁所化之丹液,比喻为“酒”,吕祖又曰“长生酒”,服之可以接命续龄。因为有这样的花酒妙喻,所以又巧喻之为“色”,以示仙家的洒脱气概。所以“花心酒色”等字,在道家修炼有此妙喻。吕祖《敲又歌》云:“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只因花酒悟长生,饮 酒带花神鬼哭。”“酒是良朋花是伴。”“摘花戴饮长生酒,景里无为道自昌。”“洞中常采四时花,花花结就长生药。”张三丰《无根树》云:“无根树,花正新,产在坤方坤是人。摘花戴,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值万金。借花名,花作神,句句敲爻说的真。”一般人望文生义,以为是世间凡情,纵情于花心酒色,则足以丧生损命,堕入伪道,哪知仙宗另有妙义。
[风]
风,在八封之中为巽卦,故此又称巽风。在道家修炼之中,指人之呼吸。因为在采药烹炼之时,心神属火,若加呼吸吹嘘,则可加大火的力量,如同风箱一般,又称为橐龠。而其中呼吸妙用,须是向内吹嘘,故此又称为回风。《一贯真机易简录》云:“真息为火之橐龠。”《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云:“回风混合。”都是这个意思。
[月]
月,在修炼学而言,有两层意思:如果从性功方面而言,是指一念不生、万虑皆空之时,如同云去天净,明月高照。比喻清静之时,虚空光满。如《太上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云:“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如果从命功方面而言,是指运用修炼功夫,先天真阳之杰,渐渐充盈,采取之后,又会逐渐发生。如同月轮,盈虚消长,周流不息。《太上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又云:“能知混合回风道,金鼎黄芽日日生。”丹书云:“有人间我修行路,遥指天边月一轮。”即是此意。
[雪]
雪,又称白雪,霜雪等。本是外丹名词,为矿物质粉霜的别名。是以汞粉精炼成霜,故称粉霜,又名白银霜。在外丹修炼之中,是重要的药物。《修炼大丹要旨》卷上云:“众药之用,莫如白雪。白雪之药,即是粉霜。其药甚难于养炼。”许真君《石函记·神室圆明论》云:“颗颗粒粒真珠红,红英紫脉生金公,金公水土相并合,炼就黄芽成白雪。”又《石函记·药母论》云:“一鼎丹砂可服食,久服回阳能换骨,回阳换骨作真仙,须是神 符并白雪,大哉神符真白雪,返魂再生活徐甲。”均指外丹作用。后引入内丹,约有五种含义:其一在性功本体而言,比喻炼得真性不动,如同霜雪一般。《丘祖全书》云:“还丹下手炼已难,炼得心如霜雪寒。待到一阳初动候,速将铅汞结成团。”其二在性功景象而言,是指炼得真性现出,如同白雪,光亮片片。陈樱宁《最上一乘二十四首丹诀串述》之十五:“塞兑垂帘默默窥,满空白雪乱参差,殷勤收拾无令失,仁看孤轮月上时。”其三在命功而言,是指经过炼秃的功夫,至于口中,化为津液,称为白雪。《金丹四百字》注:“驱铅汞二物,归玉炉化为炁,故为黄芽。以火养之,升上金鼎,到此炁化为液,谓之白雪。”其四在命功之中,又以白雪喻元精,以其先天境界之中发生,一尘不染。《悟真 篇阐幽》云:“离中之阳,是名白雪。”其五冬天所降白雪,乃为至阴之中,地下蕴蓄之阳炁发动之象,比喻虚静养阴,渐则阳系发动,如同隆冬大雪之象。《金丹四百字》云:“虚无生白雪,寂静发黄芽,玉炉火温温,鼎上飞紫霞。”
[存想]
亦日存思、存神、观想等。原是道家早期的修炼方术之一,即存想身神以固形体。《天隐子》解释“存想”之义说:“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闭目即见自己之目,收心即见自己之心。心与目皆不离我身,不伤我神,则存想之渐也。”
[雷声]
雷,即“震为雷”卦,一阳生于二阴之下;或为“地雷伏”卦,一阳生于众阴之下。比喻人身先天阳炁发动之景象。其杰初动之时,行于体内,伴有如雷震动之声,亦称为龙吟虎啸之声。如吕纯阳真人《百字碑》云:“阴阳生反覆,普化一声雷。”《指玄篇》云:“法是先天一点杰,将来锻炼作元神。法官存想驱雷使,炼此方能上玉京。”《孙不二元君法语》:“山头并海底,雨过一声雷。”“洗淄黄芽净,山头震地雷。”
[黄婆]
黄婆,又称媒婆、媒娉等。黄为土,在八封为坤,坤为老母,故称黄婆。脾属土,为真意,故此黄婆在丹道之中比喻真意。道家修炼,以真意和合阴阳二炁,故称媒婆。丹经之中,用此名词甚多。如崔希范真人《人药镜》云:“托黄婆,媒姹女,轻轻地,默默举。”《吕祖敲艾歌》云:“烹炼不是精和液,天地乾坤日月精。黄婆匹配得团圆,时刻无差口付传。”《张紫阳悟真篇》云:“姥女游行各有方,前行须短后须长。归来却入黄 婆舍,嫁个金公作老郎。”“华岳山头雄虎啸,扶桑海底4h龙吟。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张三丰无根树》云:“无根树,花正黄,产在中央戊已乡。东家女,西家郎,配合夫妻入洞房。黄婆劝饮醍醐酒,每日熏蒸醉一场。这仙方,返魂浆,起死回生是药王。”
[冲关]
“冲关”的意思,是指经过积精累炁的功夫,自身真炁充足之后,自然发动,冲开周身关窍。此时由于下窍之鹊桥封闭,不能下泄;上窍心火已降,不能上冲。只有撞人尾闾关,然后透过夹脊,直上玉枕关,升至泥丸而降入丹田。此景乃是炁足自动,由脊髓而冲关,绝不是一般气功运用意念导引的皮下气通。古诗云:“夹脊河车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华池玉液频吞咽,紫府元君直上奔。常使杰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一朝认得长生路,须感当初指教人。”
[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
古代道家认为:自天至地为八万四千里,自心至肾为八寸四分。因为心和肾中间为中丹田,方圆一寸二分,故天心为三寸六分,地肾亦为三寸六分,所以心肾之间为八寸四分。因此有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的说法。人身造化同乎天地,因此道家云:“人身为一小天 地。”
[法财侣地]
法财侣地,是道家正式修炼所应当具备的四大条件。法,指具体修炼的方法口诀,就是说修道必须先由明师传授,然后才不会盲修瞎炼。财,是指在修炼期间所需的开支费用,因为修炼的人,最初用功照样也要吃饭,而且修炼之时,不可能兼及其他牟利事业;如果有家庭,还需要一笔安家费,以解决家庭生计的后顾之优。侣,是指志同道合的修炼伴侣,又称为道伴、道侣、法侣、伴侣、烟霞侣等,或为志同道合之夫妻。因为修炼之时,需要有人专心照顾、护持修炼之人,以保障丹修的成功。地,乃为修炼各步功夫所应选择之地点,每部功夫应当选择适宜的场所,不可一概而论。一般来说,需要藏风闭气,没有污染。同时为了一心用功的讲究,应当符合潜修密炼的要求。同时,在修炼功夫之中,亦有法、财、侣、地之说法。黄元吉《乐育堂语录》云:“能向自家身心寻出一个妙窍,即内法也。”“此坎中一阳、离中一阴,即内财也。”“本来人,即内侣也。”“虚危一穴,即内地也。”
[闭关]
中华道家为了专一修炼,处身山洞或密室之中,隔绝尘事,一心做功,谓之闭关。闭关之时,需要有道伴护持,每日定时送饭,且防出现危险。如已辟谷之人,则无需送饭。闭关时间,有百日、半年、十月、三年等期限不等。
[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是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的宇宙本源,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实相。
[德]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道的具体表现,叫做德。
[尊道贵德]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生万物,德养万物,所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日:“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就是道法自然。
[返朴归真]
《道德经》第十九章曰:“见素抱朴,少思寡欲。《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曰:“无名之朴,亦将不欲。”(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返朴归真,就是清心寡欲,回归
[清静无为]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日:“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白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三章曰:“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史记·曹相国世家》曰:“参(曹参)之相齐,有盖公好黄老术。日:‘大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清静”就是自然,“无为”就是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天下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