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xk7机油价格:在历史的坐标上——新华社瑞金、延安、西柏坡旧址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01:17

    在历史的坐标上——新华社瑞金、延安、西柏坡旧址故事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段博、林艳兴、朱峰)今年11月7日是新华社建社80周年。

    80年来,由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的这一红色通讯社,从马背通讯社、窑洞通讯社发展成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现代通讯社,见证了中国革命和新闻事业的伟大历程。

    80年来,新华社这一发端于瑞金、发展于延安、蓬勃于西柏坡的国家通讯社,永远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的坐标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瑞金:“红中社”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党和人民在一起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红色中华通讯社同日宣告成立。红中社——新华社的前身,一开始就作为中国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在革命战争的环境中成长壮大。同年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创刊。

    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一苏大会址旁,有一幢砖木结构的客家老屋,老屋正门有一块牌匾,上书“红色中华通讯社”七个大字,这里是重建的红中社旧址。“旧址紧邻一苏大会旧址,一直是游客参观的‘必经之路’”。叶坪旧址管理处主任邓张珊说。

    “红中社和《红色中华》报的新闻报道宣传革命主张、鼓舞革命士气、团结人民、打击敌人,作为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耳目喉舌,发挥了重要作用。”瑞金市党史办主任谢上海说。当时,各革命根据地的报刊、红军部队的报刊以及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共地下党编印的报刊,大量刊登了由红中社播发的新闻,各革命根据地电台传发的消息,也登载在《红色中华》报上。红中社同时抄收中外通讯社电讯,编印《无线电材料》,提供苏区中央局、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红军领导机关参阅,这一刊物是新华社《参考消息》的雏形。

    “《红色中华》是我们研究苏区历史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来源。”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保管陈列部主任谢春勇说。1935年1月21日出版的第264期《红色中华》原件,是迄今发现的出版时间最靠后的一期,也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翻阅当年的《红色中华》报,上面刊登最多的,是群众的事,群众的语言。“在苏维埃时期,党的新闻工作的重心一直都在基层。”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长周亮辉说。由新华社援建的叶坪新华希望小学,当年的第一届毕业生钟吉玲,如今已是叶坪革命旧址管理处讲解员。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红中社停止播发新闻,部分工作人员随红军主力长征,部分人员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在瞿秋白领导下,红中社人员坚持出版《红色中华》24期,至1935年1月停刊。《红色中华》坚持出版,发挥了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突围和激励苏区广大军民的作用,是中国革命新闻史上一段永远值得纪念的悲壮历程。延安:万众瞩目清凉山

    1935年10月,红中社在陕北恢复长征期间中断的新闻广播。1937年1月红中社更名为新华社。

    “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元帅的诗句对新华社等新闻单位的作用作了最好的注脚。延安时期,以新华社为主的新闻单位驻扎在清凉山上的窑洞里,作为党的喉舌,传播党的声音,为革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依山而建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复原了当年的工作场景,珍藏着这一时期的大量文物。

    当年,新华社的主要工作就是抄报各通讯社的电讯及编辑出版《参考消息》等报刊。一楼展厅,珍藏着一口普通的木箱子和一条毛毯。延安新闻纪念馆馆长刘妮介绍说,这两件文物记录着新华社的一段佳话。

    张培荣和王杰1946年先后从抗大分配到新华社从事新闻台的抄报工作。据王杰回忆,当年抄报的条件非常简陋,只能依靠一副耳机、一支铅笔和一双手。而对方发报却是用机器,速度很快,有时一分钟180个英文字母。收报非常辛苦,每天都是从凌晨开始工作,还经常受到干扰、信号差,工作高度紧张,生怕漏过每一个单词。当年抄收的国际新闻有塔斯社、美联社、路透社等。就在这样简陋的窑洞报房里,在昏暗熏人的煤油灯下,王杰和张培荣等新华人怀着坚定的信念,为党中央收集着世界各国的动态信息。长期合作促进了革命感情,张培荣和王杰由同事变为伴侣,这口箱子是当年他们结婚时稀罕的个人财产,毛毯是当年的证婚人、新华社社长廖承志送给他们的结婚礼物。对清凉山和新华社,两位老人怀着深厚的感情和眷恋,去世后将骨灰合葬在了清凉山上。

    展厅中还有一台老式印刷机,承担为新华社等印刷报刊的任务。这台印刷机也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刘妮介绍说,1937年,中央决定从上海购买印刷设备,经历千辛万苦,这台二手设备终于买下来,怎样通过敌人的封锁送回延安,却成了最大的困难。印刷厂的工人于是将设备拆卸成零件、装进棺材,扮作送葬队伍,才涉险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工人们用延安山野的马兰草造纸,又和延长石油厂的工人合作,用烟道灰和大麻油造出了油墨,到1941年,就能实现每月排300万字、印刷320令。

    毛泽东1940年对新华社工作批示:“通讯社这个工作很重要,一定要把它办好。现在的规模还很小,但是它将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发展。”新华社的发展印证了伟人的远见卓识。长征结束初到延安,新华社全社工作人员仅有三人,工作业务以抄报和翻译为主。随着抗战的发展和形势需要,新华社的业务迅速开展,并相继建立晋察冀、太岳等分社。到抗战胜利前,总社人员已达100余人,各地分社、支社和通讯员组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通讯网络,每天的中英文发稿量和口语广播达到一万余字。党中央的各项决定和指示、抗战捷报、根据地各项消息,源源不断通过新华社向边区、各解放区、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布,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持久战》《整顿党的作风》《论联合政府》等名篇,通过新华社传播到海内外。 西柏坡:为新中国国家通讯社奠基

    巍巍太行山下,粼粼滹沱河边,西柏坡掩映在青山翠柏中。 1948年10月至1949年3月,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新华社总编室在这里工作了近半年时间。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新华社工作的指示,这时的新华社集通讯社、党报、广播电台于一体,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履行职责,向海内外传递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声音。

    2006年,新华社建社75周年之际,西柏坡按原样恢复了新华社总编室旧址。旧址内陈列的图片和文物在忠实反映新华社西柏坡历史的同时,也展示了新华社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成为西柏坡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柏坡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刘利平说,这一时期是毛泽东为新华社亲自撰稿数量最多的时期。

    国民党傅作义部队准备偷袭石家庄时,毛泽东写下《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敌军不战而退;解放军在河南击溃国民党军队时,他又写下《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毛泽东的一系列新华社消息和评论,展现出我党我军以雷霆万钧、摧枯拉朽之势,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程。

    西柏坡期间,新华社逐步完善总编室工作机制,为将来成为国家通讯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西柏坡纪念馆副研究馆员史进平介绍,时任新华社负责人的胡乔木为总编室制定了明确的工作任务:与中央各部委联系;对《各地来稿》《参考消息》《电讯稿》提意见;注意发现稿件中带有一般性的问题,帮助、指导各分社;写评论,短评;处理总社交请处理的稿件。

    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非常重视“文武”两个武器,“武”是军委作战部门,“文”就是宣传部门,包括新华社等。毛泽东走到哪里,中央宣传部门和军委作战部门就跟到哪里。1948年6月,毛泽东发出了关于加强报纸通讯社领导的指示。党中央决定集训新华社的主要干部,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的局面。老记者梅益回忆说,“这个短期的训练非常重要、及时,因为在西柏坡工作的同志,1949年3月进入北平后,大都成了中央各新闻机关的重要负责人。”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运筹帷幄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规划了新中国的蓝图,新华社在此期间的各项工作也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基石。1949年3月,新华社跟随党中央进入北平,随着人民解放军向全国的大进军,新华社派出大批干部到新解放城市接管报纸和通讯社,创办和建立分社,逐步完成了建设国家通讯社的任务。

    而今,新华社已发展成为集文字、图片、视频、网络、数据库、信息报刊等媒体业务为一体的全媒体集团,在新的征程上昂首阔步向前,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