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钢管尺寸:CCTV吴仁宝的“十大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7:59:59
编辑怡爽文/爱久留
吴仁宝的“十大宝”
央视国际 (2006年01月12日 21:2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担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华西始终能把中央精神,结合华西的实际,以最快的速度,贯彻到最基层。吴仁宝当“村官”50多年,一直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华西的经济建设,用他不平凡的人生阅历,丰富的工作经验,睿智的思想,提炼成“十大宝”。这“十大宝”从哪里来?实际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系统化。始终指导、影响、推动着华西的“三个文明”发展。如今,全村家家住450—600平方米的别墅,户户有100—500万元的资产,1—3辆汽车,村民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就连美国的记者来了也说:“人间天堂在华西。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第一宝: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作风观
吴仁宝说,从50年代开始,他已经当了50多年的村书记。他感到一个单位要健康长寿,要抓住“三条”:一要有自主权;二要有自知之明;三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华西人既不埋怨上一代,也不光靠下一代。要相信下一代,一定能一代胜一代,但主要责任在我们这一代。工作这么多年,有人问华西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实事求是。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几十年来,华西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既不唯书,又不唯上,走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不动摇。
吴仁宝认为,遇到困难,只要实事求是对待,就能大难变小难,小难变不难。他们讲“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和别人不一样。邓小平理论“发展是硬道。”但单讲硬道理,老百姓也不懂,吴仁宝就加了两句,叫“有条件不发展是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华西是创造条件发展的,所以,真没遇到过困难。
吴仁宝说,对于地位和名利,我是满足了。感到不足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年轻的时候有效工作做得太少,我要趁现在政策好,把年轻时耽误的补一点回来了;二是我工作中还有缺点,如果不工作就会没有机会纠正我的缺点。我的工作到底有什么缺点呢?实际上也就是犯了“三个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把它概括为3个字,50年代“听”、60年代“顶”、70年代“拼”,到80年代才“醒”,这也是思想路线从不实事求是,走向实事求是的过程。50年代“听”。那时候年纪轻,没有经验,只要官比我吴仁宝大的都听,上面说啥就做啥。所以,1958年刮浮风的时候,我也是先进。我报1亩地收3700斤,我们旁边的长寿乡1亩地报10000斤,我说你10000斤是假的,实际我上3700斤也是假的,自己假了还说人家假,不实事求是。后来毛主席召开7000人大会,坚决纠正“浮夸风”。郑州会议恢复到三级核算,队为基础。于是,我大会检讨、小会检讨,有的还登门检讨。50年代的“听”,实际是犯了“教条主义”。在这方面,我已经改得比较好了。比如,中央讲“一国两制”,华西讲“一村两制”;中央讲实现“小康”,华西提出实现“中康”;邓小平理论讲“初级阶段”,华西就讲“中级阶段”;“十五大”以后,中央讲“抓大放小”,华西就提出了“抓大扶小”等等。
60年代“顶”。60年代初,又有人叫我吴仁宝怎么搞,怎么搞。我说不听了,我以前听了上当了。领导不满意,说我吴仁宝是“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独立王国”。后来一想不对,明顶是要吃亏的,就改为暗顶。从此以后,不管哪个领导讲什么,我当面都是答应的,谢谢领导关心,过了后,不符合华西实际的,绝不执行。还是这样好,领导也满意,我也不碍什么。所以说,60年代的“顶”,实际上是“形式主义”。对于形式主义,我也已经改了不少,但还舍不得完全丢掉。因为,形式主义可以对付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也比较喜欢形式主义。当然,形式主义也不能完全怪上面,往往领导来了,向领导介绍好的,让领导看好了。领导要让你锦上添花。所以,主要的根源还在于下面。70年代“拼”。拼命大干社会主义,有的是拼得对的,有的是拼得错的。甚至老百姓骂,还在“拼”,所以,70年代的“拼”,实际上就是“官僚主义”。对于官僚主义,我也改进了,遇事讲究民主,依法办事,有事坚持与群众商量,群众满意的,要马上办,而且一定要办好,群众暂时不理解的,要加强教育、疏导,等群众思想觉悟了,再去办。80年代“醒”。80年代,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过去的工作中存在着缺点和错误。于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什么事情都得从实际出发,对的坚持,错的改正。因此,华西从80年代开始,加快了发展步伐,变化越来越大。
按照吴仁宝同志的观点,实事求是,要与艰苦奋斗相结合。如果光讲艰苦奋斗,不讲实事求是,艰苦了见效少,奋斗了成果少;如果光讲实事求是,不讲艰苦奋斗,美好的愿望落实不了,我们的事业很可能半途而废。所以,在华西的发展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作风,任何时候都没有丢。
【点评: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思想路线,也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吴仁宝认为当干部做领导,最要紧的是实事求是。研究客观规律,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规模、效益的辨证关系,稳定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我们的工作,要少走弯路、少遇挫折,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
第二宝:不土不洋、不城不乡的道路观
华西特色的“土标准”:即不土不洋,不城不乡。新村建设土洋结合,城乡一体;“土”和“乡”是华西的实际、华西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洋”和“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的实践。土也不特色,洋也不特色,不土不洋,才是特色。土洋结合,城乡结合,亦土亦洋,亦城亦乡,正是华西社会主义建设的特色。
选拔和使用干部“土标准”:即“三正”(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三守”(守法、守约、守信誉),“三平”(政策水平、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华西建成了一个攻不破的坚强堡垒。村党委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委现有4个总支,31个支部,1022名党员,30名正副书记,16名常委,56名委员。村党委上届设候补委员,这届设常委,也是一大特点、一大创新。华西的班子坚持“两手抓”,同“两头”保持一致。一手抓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也就是同各级领导保持一致;一手抓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也就是同各族人民保持一致。中央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华西讲“有福民享,有难官当”。过去人们常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对的,但不能体现出党的先进性。华西提倡“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华西的班子是一个既讲政治,又讲正气;既能发展经济,又能管理经济;既能廉洁自律,又能致富人民的强班子、硬班子。新一代领军人物——吴协恩,懂经营,会管理,有驾驭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和水平。
经营决策“土标准”:即“吃透两头”,一头吃透中央精神,一头吃透华西实际;一头吃透市场,一头吃透华西的经济实力、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正是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华西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决策。去年8月份,吴仁宝提出了“三车”原则(再投入一定要“急刹车”;技改延伸要“开稳车”;已经投的,要加快、抓好,企业效益要“开快车”。)。和中央今年提出的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完全一致。
“三产”(有效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评比“土标准”:即通过竞赛,促进有效生产争名次,大厂小厂,老厂新厂增效益,安全生产争先进;文明生产大改观。2003年,全村实现销售105亿,成为全国首个超百亿的村庄,向国家交税3个亿。
思想教育“土标准”:即坚持办好精神文明开发公司,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制度落实;坚持“六爱”正面教育为主,大会集中教育为主,发现苗头及时教育为主。华西形成了“三大文化”:企业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华西教育没有“淡季”和“旺季”之分,而是几十年的“一贯制”。村党委常委、书记每天晚上碰头,各企业负责人每月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村民每周开大会,每季开党员大会。建成“长城”、“天安门”、“山海关”、农民公园以及“二十四孝亭”、“桃园三结义”等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景点近百个。成立了华西村特色艺术团,自己演,演自己,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每年演出近400场。反映华西人创业历程的史诗剧《华西人》,以及《将相和》、《人人爱唱六爱歌》、《要看稀奇到华西》等,是艺术团的经典、保留节目。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称为“中国农村第一团”。
【点评:道路,也是信仰问题。古往今来,许多人把住进城市作为追求的目标。华西是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城乡差别这条“鸿沟”被华西人抹平了,华西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三农”变成了“三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李瑞环同志视察华西时,曾经题词“亦土亦洋,亦城亦乡”。】
第三宝:三个文明、齐头并进的幸福观
吴仁宝说,啥叫社会主义,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100个人里面,有98个人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剩下的那两个人,是自己不要幸福,没办法。华西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些都说明了华西为民造福的事干对了,也有力地证明了只有人民幸福,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人民幸福怎么理解?有三句话,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概括起来就是物质精神双富有。
生活富裕,就是楼上铺地毯,楼下铺地板,吃水用开关(自来水),雨天村里走路不打伞(万米长廊接通工厂、商场、宾馆、公园、农户)。
精神愉快,就是家庭和睦、邻里相亲、干群团结,上下齐心。
身体健康,就是日常增加营养,年老集体保养,孩子精心培养,业余文化生活形式多样。
农户是农村的基本细胞,小康村应该是由一个个小康户组成的。吴仁宝认为,建设小康户,应该有三条标准:一是经济上要富裕。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具备较高水平;二是政治上要热爱共产党。热爱党,实际上也是爱自己。坚持“两手抓”,同“两头”保持一致。特别是对民主、法制两大建设,要积极带头,以身作则。要领会中央精神,党纪国法。要加强教育、疏导,做到上不违反中央精神,下不违背老百姓意愿;三是文明上要做到守法、守纪、守约、诚信。这就是最大的文明,并体现到语言上、行动上,而且重点要教育孩子。从一个村的范围来说,如果有80%的户,达到以上三条标准,就算是小康村;如果一个镇达到了80%,那算是小康镇;如果一个市达到了80%,就算是小康市;如果我们国家达到了80%,那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华西建设“三康”的标准:年人均纯收入,小康6000美金,中康8000美金,大康10000美金。
华西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物质精神“双富有”。具体标准是:物质生活不断富足;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法制不断加强。从“物质富”来说,也是“双富有”:一是公也要有;二是私也要有。华西不怕公有、私有,就怕公也没有,私也没有。华西是公、私“双富有”,走合作经济之路。现有集体资产40多亿。华西关心、鼓励、支持、引导个私经济的发展,帮助发展个私企业206家。最近,华西30名个私企业老板,向全村个私企业发倡议,倡导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关心职工。到2005年元月2号,要有100家个私企业向全市发倡议。
【点评:幸福观是重要的人生观问题。吴仁宝把人生幸福观与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联系在一起。在吴仁宝看来,幸福的三条标准一条也不能缺。如果想吃吃不进,想跑跑不动,就不太幸福。只有精神愉快,身体健康,才能百年长寿,过得幸福。华西靠社会主义富的,华西的社会主义看得见,摸得着。】
第四宝:共同富裕、健康富裕的富裕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一是共同勤劳。共同富裕,就是共同勤劳,共同艰苦奋斗,就是勤劳致富。二是共同守法。就是要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合法经营。吴仁宝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华西始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不是一样富,还是有差距的。如果要求一样富,就是平均主义,最后要导致一样穷。华西村民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就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工资资金,多劳多得;二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多提积累,少分配;少分现金,多转制。”华西可以说是年年“转制”。把奖金年年“转制”。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华西始终做到“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中西部20多个省、区,举办100多期培训班,直接培训了1万多名干部,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的方式,3次将周边14个村“并”入华西,共同发展。大华西,面积扩大了24倍,人口扩大了17倍。不仅“并”了村,还“并”了心。社会安定,凝聚人心,一呼百应。无论是迁墓移坟,修桥筑路,无一句怨言。大华西已经实现“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三守促勤劳,小康步步高。”华西先后为周边村修桥造路、植树造林、发放福利等8项,花费7470.66万元(不包括住房补贴)。周边村老年人按月领取保养金,青年人得到就业。华西直接或间接解决就业超万人。
走集体经济道路,只能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如果脚踏两只船,就像驼子跌跟头,两头不着实。华西实行“一村两制”,允许搞集体,也允许搞个体,但不允许“一家两制”,更不允许“一人两制”。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华西时,听了吴仁宝的回报说:“这是正确处理权与钱的关系。”
长久富裕,就是“注意增加集体积累,增加企业发展后劲,决不搞分光吃光。”也就是集体富了才有个人富;共同富才有长久富,共同富、健康富才叫真正富。
【点评:共同富裕是包括健康富裕、长久富裕的三位一体的概念。物质上要共同富,精神上要健康富,时间上要持久富、永远富。精神富裕是前提,物质富裕是基础,长久富裕是目标。吴仁宝充满哲学的富裕观,为人们对社会主义目标的理解和追求,展开了更加丰满的层次,在每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含义,包含着众多的努力,很值得研究学习。】
第五宝: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观
这是吴仁宝提倡的“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从分配、实绩到位”16字华西精神的升华,也是华西人的价值观念。艰苦奋斗,就是手里干社会主义,矢志不移;心中想共产主义,誓死不渝。团结归口,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同向;发展集体经济同心;实行共同富裕的同德;加速现代化建设同步。服从分配,就是华西服从上级分配,农民个人服从华西集体分配,华西干部群众加强纪律性,服从党的分配。它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体现了曾是“有女不嫁华西村”的贫穷落后的历史背景;二是体现了吃大苦、出大力的华西人的创业历程;三是体现了华西人为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开拓创新的奉献精神。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能占一个床位。”这是吴仁宝的座右铭。他认为,一个人死了,死即了了,但了的是物质的东西,多留一点好的精神、好的形象给子孙后代,比留给子孙财产更重要。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想通。如果一个人活在世人,有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而另一个人只有几百块,几千块,几万块,但到马列主义那里报到都是一样。共产党员就要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华西人创业坚持新旧“两个四千四万精神”:旧“四千四万创业精神”(历尽千难万险多创业,而不是千难万险装门面;说尽千言万语求效益,而不是千言万语去欺骗;走遍千山万水找市场,而不是千山万水去白相(玩);吃尽千辛万苦挑重担,而不是千辛万苦付高息。);新“四千四万创业精神”(干部千言万语提高人的素质;村民千方百计勤劳多增收入;企业千辛万苦工贸结合;旅游千山万水客源多得)。华西人始终做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只要明富,不要暗富。40多年来,吴仁宝始终坚持“三不”: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近几年,上级政府奖励给吴仁宝的半个亿,留给了集体)。
【点评: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不在于他自己富到什么程度,活得是否潇洒,而在于他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事业,作出多大贡献。吴仁宝把华西精神,演绎成一套价值观念的体系。例如他的座右铭、新旧“四千四万”精神,系统化、制度化、具体化、通俗化,这正是华西精神具有生命力的成功之处。他不愧为是一位能把深刻哲理得心应手,应用于实践的高级政工师。】
第六宝: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的发展观
吴仁宝认为,有些地区、某些人物质富裕,精神贫乏。也有的人精神富裕,物质贫乏。华西能摆正两者关系,把物质富有作为基础,精神富有作为前提,相辅相成,达到完美结合。他的“两手抓”,实现“两富有”的辩证思想,可以概括为“三统一”:
一是坚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阶段性、连贯性的对立统一。
二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华西村情的对立统一。实现了三个结合。一是实现思想教育与思想实际相结合。 二是实现思想教育与华西村情教育相结合。三是实现思想教育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经济建设要不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像去年防“非典”期间,吴仁宝提出了“一手抓有效生产,一手抓非典防范”。“既不要惊慌失措,又不要麻痹大意;既不要盲目乐观,又不要悲观失望。”像今年国家宏观调控,他又提出:“顺利防止昏脑,困难防止急躁”,“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应变者为英豪”。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统一。华西坚持以民为本,依法治村,以德治村。华西做到“两手抓”,同“两头”保持一致。实现了“三个文明”齐头迸进,共同发展。让老百姓没有任何理由去上访、告状、暗斗,达到了“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
华西坚持科学发展。吴仁宝说,什么叫科学发展?发展最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有效益,就叫科学发展;没有效益,甚至亏本,就不叫科学发展。发展,就要和“青山绿水”联系起来。如果牺牲环境,把资源弄成“穷山恶水”,甚至“没山没水”,就不叫科学发展。只有保护环境,才叫科学发展。如果搞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更不叫科学发展。像华西,把现有企业提升,管理方式提高,就叫科学发展。像“一分五统”,包括到旅游,都叫科学发展。
【点评:物质和精神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摆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者关系,经济就能发展,社会就会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会取得成功。多年来,华西坚持发展经济,为精神富有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物质生产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精神动力。这是华西最重要、最基本的特色。】
第七宝:以人为本、正反激励的动力观
吴仁宝提出,各个单位和领导,一要找本单位与同行业先进之间的差距;二要找企业产品与用户需求的差距;三要找自身素质与发展之间的差距。干部职工,一要对照党的路线、方针找差距;二要对照发扬华西精神找差距;三要对照生活富裕找差距;四要对照不断进取实事求是找差距。
吴仁宝用矛盾思想分析了社会上当愁不愁的现象:一是有些人只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两极分化,不愁自己小富即安,迈不开步;二是愁上面政策变,不愁给了自己的好政策不兑现;三是愁自己借不到债,不愁自己资不抵债;四是愁下面不听话,不愁自己不听下面的话;五是愁上面官僚主义,不愁自己搞形式主义;六是愁人家说大话,不愁自己评头品足讲空话。这种当愁不愁的现象,不仅不会取得动力,而且会危害事业。吴仁宝同志要求正视客观树立紧迫感;立足当前树立竞争感;展望未来树立使命感。
吴仁宝特别重视通过效益分配机制的科学设置,来调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1)个人利益分配把握一个“度”。吴仁宝说,我们华西不搞“大锅饭”,也不搞“独吃饭”。适当拉开档次,又不脱档。(2)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强调一个“联”。吴仁宝最基本的分配观就是,本村村民的奖金部分,控制现金分配,转化为企业股金。企业搞好了可按股分红。(3)个人、集体、国家实现三者兼顾,“国家一头,依法交足;集体一头,积累留足;农民一头,保证富足。”
【点评:人,是生产力中决定的因素。抓经济、搞建设、办企业,必须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吴仁宝不仅能够娴熟地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灵活地运用精神动力,而且能够科学地运用信息动力和物质动力,使三种动力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第八宝:吃透两头、“冷”、“热”有制的政策观
一方面,要吃透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精神实质,从而能够坚持原则,有处理问题、制订贯彻措施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要吃透工作实际、吃透本部门的具体情况,从而能够开拓政策运用的创造性。两头不吃透就会吃夹生饭。“不吃透上头,工作没准头,不吃透下头,工作没势头(常遇到困难和挫折)。”
华西能够走一条从实际出发的道路,避免了政治、经济发展中的随波逐流现象。华西的特点是,面上“冷”,华西“热”;面上“热”,华西“冷”,但华西从来未“冷”过头,也从来未“热”过头。当前,中央的精神,发展过热,要稳步、快速发展。华西始终是“不冷不热”。像宁夏“冷”了,到那里建了“宁夏华西村”,等到那里“热”了的时候,又移交给了当地。“黑龙江华西村”,同样如此。周边村“冷”了,华西提出了“一分五统”,帮助左邻右舍共同发展。华西发展上,不冷不热,生活上有贫有富,素质上有高有低,始终是拉开档次,但又不脱档,做到科学合理、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吴仁宝书记“吃透两头,冷热有制”的政策观念。
【点评:执行和运用上级政策,既要把握方向,又要把握尺度;既坚持政策的严肃性,又运用政策有灵活性。华西立足村情、民情,用辩证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对待上级政策,把各级组织的精神,结合华西的实际,以最快的速度,贯彻到最基层。不能不说是一个独特的工作思路。】
第九宝:人尽其才、德才兼备的用人观
一是人才使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吴仁宝认为:“只要经济发展起来,人才就有用武之地。经济不发展,有了人才也没有用武之地。”这一哲理告诉人们,发展经济是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前提和目的。
二是大才与小才使用中的一般规律。“小才大用,基本有用,大才小用,一般无用,外才我用,关键在用”。小才大用,符合激励理论。信任和重用可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使人努力奋发,因此基本有用。而大才小用,如果不是在完全自愿条件下,人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会失去热情,所以一般无用。
三是人才使用注重现实。即用人“不计过去,不怕将来,注重现在。”过去再有能力而现在不适应工作,对事业无补;过去犯过错误,而现在表现好,对事业有益;因此用人不计过去。同样,也不能怕人未来会犯错误而不敢使用。
四是干部要一专多能。发展企业,关键是挖掘、培养和使用好通晓多方面知识的经营人才。
五是人才选拔和使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德才标准就是三正三平。吴仁宝说,华西用人不讲文凭、不讲年龄,主要看是否有政策、技术、管理水平,看是否认真、公正、廉政。在用人方面人尽其才是目的,三正三平是保证。两者有机统一的。
华西创造了两大财富:一是物质;二是人才。经济有价,人才无价。华西感到满意的,不是今天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而是所培养出的一大批各类人才。华西集团有各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人,村民掌握了英、德、俄等10多种语言,还有一批青年人,到美、韩等国深造。村30名正、副书记有14人是大专以上文化,还有2名留学生。华西有用武之地。即使小才也能变成中才、大才。最近两年,华西敞开大门,吸引了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今后,还要坚持“三外”为主,即市场在国外、融资在国外、人才在国外。联系实际,吸引、聘请对外“五种人”:一是外国常驻中国大使馆里的人;二是外国媒体设立在中国的新闻机构;三是已经在中国合资的外国老板;四是外国在中国的技术人员,或者是在中国打工的外国人;五是中国人在外国工作的。
【点评:发现、用好、管好人才,是企业领导人的重要职能。一个单位能否做到人尽其才,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吴仁宝有独到的见解。像“小才大用,基本有用;大才小用,一般无用;外才我用,关键在用”等等,都是我们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
第十宝:市场导向、信誉至上的经营观
一是解放思想冲破界限束缚。在农村经济上要冲破农民“以农为本”的界限。在经营范围上要冲破国界。在经济联合上要冲破所有制界限。在用人上要冲破来去界限,可以自由流动。
二企业经营者要有权威。干部的权威一是靠廉洁,二是要懂行。廉洁才有权,懂行才有威。华西的干部有权威,村里发一个通知,15分钟之内,可以把所有村民集中起来。
三是大权管住与小权分散的矛盾统一。宏观要管住,微观要放活。或者叫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四是科学决策与严细实的管理相统一。“严”是严在干部责任上,“细”是细在检查落实上,“实”是实在奖惩考核上。华西实行“村企分开”,村归村,企业归企业。村民执行《村规民约》;企业执行“四制”(企业合作制、厂长负责制、经理监督制、工代议事制);企业实行“三制”(首位高工资、末位淘汰制、违章辞制)。
五是多业取胜,两头延伸,大小结合,三产并举。“东方不亮西方亮,东西方都不亮,还有星星亮”。华西企业规模大中小结合,产品档次低中高结合,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同时上。
六是信誉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吴仁宝同志认为,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誉经济。他提出了“好信誉靠自己建”、“质量有价,信誉无价”的观点。确定了“以诚待人,以信为本,三守三真”的华西信誉标准。吴仁宝说,过去讲“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现在应改为“执法走遍天下,违法寸步难行。”华西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说真话,定真价,售真货。在市场上不许骗别人,但也要提高水平,尽量不给人家骗。特别是要把诚信作为经营之宝,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建立一个不可估量的华西信誉。曾经有一个记者问吴仁宝:“有人认为‘华西村’3个字值20亿、30亿,也有人认为是50亿、100亿,您认为这3个字值多少亿?”他回答:“今后可能是1000亿,也可能一文不值!”
七是掌握好厚利与薄利的营销辩证法。吴仁宝同志总结和提炼了营销四个原则:即“薄利多销现钞,厚利欠款不要,勤进多跑快销,库存积压减少”。这四要诀是资金周转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华西不管是老客户,还是新客户,一律为现客户,按市场规律办事。
八是经营企业八要诀。吴仁宝同志运用系统思想,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概括为“八要诀”:政治上要安定;用人要人尽其才;作计划切实可行;完成计划要坚信;经营门路要广开;管理形式要多样;制度不要多变;人员相对稳定。
【点评: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吴仁宝,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思想,也是极富哲理的。现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比较大。我们究竟如何科学地去决策呢?吴仁宝提出的宏观市场导向,微观强化管理的经营观,像“企业发展八要诀”、“好信誉靠自己建”等等,极富哲理,经过实践的检验也是行之有效的,可以说是科学的发展观。】
吴仁宝的“十大宝”,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的结晶,也是他当几十年“村官”丰富工作经验的结晶、睿智思想的结晶、特色语言的结晶、人生阅历的结晶,也可以说是中国农民智慧的结晶。促进了华西的持续、稳步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了销售、利润、交税“三超”,并且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指标。这“十大宝”一定能够继续引领“天下第一村”这艘经济“航母”,劈风斩浪,扬帆远航;也一定能够启迪每一个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乘风破浪,永立潮头。
责编:马芳 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