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辉应急灯西安办事处:大同古城墙雄姿再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9:19:39
2009年12月21日11:59山西新闻网 

  本报12月20日讯(记者刘俊卿)年终岁末,经过施工人员近一年的奋战,一段长1800米、高12米的砖包城墙连同其上的门楼、箭楼、望楼等,已经矗立在大同古城的正东方。

  今日上午,记者从大同市城区供电局开始,沿东城墙(在遗址上新建)一直往南徒步走到古城东南隅,领略古城墙展现的雄姿和艺术魅力:以前的东关街心公园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大同古城东门的一座瓮城和月城,上边建有一座门楼、一座箭楼、一座月楼。据了解,瓮城墙体长700米,高12米,加上上边的城楼,整个建筑就高度而言已达28.5米多。

  以瓮城为中心,向南北两边望去,城墙各有6处突出部分,俗称城墙垛子。每个垛子上面各建有一座木楼,称望楼。据了解,城墙本身结构而言,增加垛子就加大了墙身的刚度,而从军事设防角度来看,它还增加了监视策应、侧射和夹击登城敌人的诸多防御能力。有了城墙垛子,也增加了城墙的造型美和节奏感,使城墙造型更加雄伟壮丽。大同城墙垛子突出城墙面多为13—15米,宽一般为17—25米不等,垛子间距96—115米。

  转到东城墙的南北两端,也就是古城墙的东南隅和东北隅两个转角处,还设有城角垛子。城角垛子较城墙正身垛子略大,上边分别建有一座角楼,角楼较望楼略为高大。

  另外,在距两个城角垛子之外,又各建一座12.5×12.5米的“控军台”。控军台四面包砌砖体,与城墙同高,上架木桥连通,这可是大同城墙设防的特殊造型。

 

 

大同:古城墙(1/24)

 

 

  大同城墙位于今大同市城区,因城墙遗迹依然明显,在绝大多数现代版的大同地图上仍有标注。大同城筑邑历史应该说相当悠久了,早在作为北魏拓拔氏的都城的时候,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是京畿屏藩,军事位置十分险要,因此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旧城基础上增筑,形成今天世人所看到的大同镇城。最后完工的大同镇诚呈大致正方形,边长达到1.5公里和1.75公里,周长6.5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以巨大的条石为基础,城墙内芯为三合土夯筑,外包每块重达17斤的青砖,城墙高14米,垛墙上又砌长5米、高0.8米、厚0.5米的砖垛,垛间距0.5米,共580对垛子,据说代表了大同当时所辖的村庄数。大同镇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每个门又各有瓮城。今只有永泰、清远两个名字被两座正好在该位置附近的建筑使用,至于这么多的城门,早已经是连个痕迹都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