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企业标准备案:集合融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8:01:22
集合融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模式欧阳勇2011年10月21日16:44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集合融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分享


  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小企业是美国经济的心脏。”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以中小企业改革、乡镇企业“意料之外的异军突起”为起点,中小企业支撑起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2009年末,我国中小企业占比99%,对GDP贡献超过60%,对税收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90%以上农村转出劳动力,完成了中国65%发明专利、75%以上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新产品开发。中小企业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世界性难题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在各国仍然程度不同地普遍存在。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总量不足,贷款向大客户集中的趋势没有真正扭转。据有关部门统计,对GDP贡献已达60%以上的中小企业,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的占比不到30%。二是融资成本过高。据调查,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上浮20%—30%,加上担保等相关费用,综合融资成本高达12%。从民间市场及小额贷款公司渠道融资,成本在20%左右。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比大中型企业一般要高出一倍至数倍。三是贷款期限偏短。中小企业贷款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很少有超过2年以上贷款。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需要,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实质是以下三方面因素阻碍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一是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真实性与可靠性较低等问题。二是规模歧视。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高开工率和高倒闭率共存。据统计,每年破产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其平均存续年限为7.02年。三是所有制歧视。相对公有制经济而言,民营经济更难获得融资。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性问题,规模歧视将是一个更具普遍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集合融资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模式


  集合融资指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丰富的金融资源,汇聚政府、银行、社会资金、中介机构等集体合力,把分散的中小企业集合起来抱团融资,帮助其打通进入直接、间接融资市场的通道,拓展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和空间。其核心理念是“统一组织、集合融资、统一担保”,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中小企业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集合融资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由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中小融资服务机构(具体包括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扶贫基金会等类型机构)、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等与中小企业有天然联系、熟悉中小企业日常运营状况的第三方机构合作,共同受理中小企业融资申请、评审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做好融资后续管理工作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运用规模经济原理,分批集中受理中小企业分散的融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融资规模,分担融资费用。三是运用信用增级的原理,由担保机构统一为集合融资业务提供担保,或建立统一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提高集合融资产品信用等级,使集合融资获得单个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的较高信用评级。


  集合融资在融资市场的典型运用分别是开发银行机制贷款和中小企业集合债,此外还有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融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等产品,以及最近推出的区域集优融资模式。


  间接融资领域典型集合融资模式为开发银行中小企业机制贷款。开发银行自2003年推动中小企业贷款试点以来,逐渐摸索出了以金融社会化的机制建设为基础,以合作机构体系建设为手段,以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为保障,通过公众参与、社会联合监督,形成支持发展、防范风险的系统合力,最终实现“以统一的标准模式解决千家万户的共性问题,以批发的方式解决零售问题”目标的中小企业贷款模式。开发银行提倡中小企业贷款机制建设,即通过建立组织平台、融资平台、担保平台、社会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等“四台一会”合作机制,增强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这一模式中,信用等级较高的统贷平台作为借款人统一组织,集合中小企业用款人分散的融资需求,由担保公司统一提供担保或与各方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最后采取委托贷款方式将资金交给中小企业用款人使用,具有典型的集合融资特点。统贷平台对银行负有偿还本息的责任,而中小企业用款人对自身用款部分对统贷平台负有偿还本息的责任。


  直接融资领域典型集合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票据)是在受到信用、规模等约束,不能通过债券市场直接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情况下,使若干个中小企业各自作为债券发行主体,确定债券发行额度,使用统一的债券名称,形成一个总发行额度,并统一组织、集合发行、分别负债、统一担保、统一评级、统一承销的一种融资工具。


  推动中小企业集合式融资的政策建议


  一是探索将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改变为集合融资风险补偿政策的可行性,以此为依托构建中小企业集合融资风险缓释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集合融资支持力度。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各级地方财政每年均会安排巨额资金用于企业贷款贴息。贴息政策无疑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但在覆盖面、公平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如受资金额度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很难享受此政策;部分中小企业享受贴息政策后融资成本比优质企业还低;部分中小企业对贴息政策形成依赖,缺乏融资创新动力等。改为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政策后,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为基金指定扶持领域中小企业提供集合融资服务,当某笔集合融资中个别中小企业发生违约风险时,基金按照约定比例予以代偿并取得代位追偿权。按照大数法则,这一制度安排能够为中小企业集合融资起到强有力的信用增级作用,可提高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


  二是以行业协会、中小融资服务机构、园区管委会、行业龙头企业等为核心,培育集合融资管理主体。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行业跨度大、地域分布广、经营情况复杂,从风险防范、投入产出角度,金融机构大力推动中小企业贷款并非十分可行。而金融机构与贴近中小企业的行业协会、中小融资服务机构、园区管委会、行业龙头企业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则能有效改变这一状况。


  三是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统一信用评级标准,促进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信息透明度。我国各种信用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和机构中,信息相对封闭,数据开放程度低,难以实现跨系统、跨行业的征信数据采集。同时,各地区、各机构信用评级标准也不统一,缺乏权威的第三方评级机构,信用评级结果不能通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各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信用中介机构注重自身信用数据库建设,逐步统一信用评级标准,积极创造条件使中小企业信用资源实现社会共享。


  四是加强集合融资产品创新,建立符合中小企业集合融资需求的科学监管办法。结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症结所在,积极研究、创新集合融资模式,特别是信用结构的设计、风险缓释措施的安排等;创新转移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金融工具,如信用违约互换(CDS)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同时,监管部门也应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为中小企业集合融资创造宽松的监管环境。


  (作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