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封堵套定额:新中国50年最具影响力的100本好书推荐书目(1949-199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57:23
好书回眸
新中国50年最具影响力的100本好书推荐书目
主编 李晋瑞
目  次
前言
上部(1949-1978)
下部(1979-1999)
书名索引
著者索引
编写后记
部分图书书影附录
前  言
在自新中国成立至今50年中的各个时期,曾分别出版过一些对中国社会和人们思想很有影响的书,有的书影响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本书对这些书目作一简要回顾,使读者通过对这些书的回顾,感受共和国成长的心路历程,体验共和国跳动的脉搏,从而激发伟大的爱国热情,化为积极的爱国行动,以纪念伟大祖国的50华诞,并迎接千禧年的到来。
本书对所编书目进行了精心选编,所著录项目依次为书名、作者(或译者)、出版时间、出版单位和内容简介。在作简介时依据该书影响力等因素,对内容介绍或相关说明有不同侧重。
本书目分上部(1949-1978)和下部(1979-1999),上部从建国到拔乱反正30年间,共收录54篇书目,下部从改革开放到建国五十周年20年间,共收录46篇书目。为了方便读者更好使用本书目,我们在书后做了著者索引和书名索引,著者索引与书名索引均按拼音顺序排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照了《中国图书评论》、《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部分书刊及相关文献资料。限于编者的水平与视野,必有缺漏与偏颇之处,希望得到读者指教和补遗。
编  者
1999年12月于长春
《好书回眸》详细目录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年
出版社
提要
1
中国思想通史
侯外庐
1949.8
三联书店
本书全面分析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逻辑思想、社会思想的发生、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1957年重编、并由人民出版社再版后,本书突出了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把唯物主义的发展放在与唯心主义斗争这一环境中,表现了该书的理论深度,是建国后学术界的重大成果之一。
2
毛泽东选集(四卷本)
毛泽东
1951.10-1960
人民
此书是毛泽东思想的体现,系统全面反映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和人民民主专政政治体制的理论纲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和中国人民的共同财富。《毛泽东选集》(1-4卷第2版)1991年7月出版,截至同年12月,共发行1010万套。
3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1951.10
人民文学
这本散文通讯集是作者1950年底赴朝后写作的。它以其强烈的国际主义的革命情感和对人民军队的热情赞颂而传颂一时。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是这个集子的代表作。作品发表后轰动全国。“最可爱的人”一语成为我们时代所创造一个极富生命力的词语。本书先后发行数十万册,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4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苏]柳 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著  尤侠译
1952.1
中国青年
本书作者是卓越娅和舒拉的母亲,她在书中深情回忆了这一对儿女在经历卫国战争中的生动故事,以及他们人生的轨迹和种种感人的往事。本书在苏联出版后曾引起极大反响,在我国翻译出版后反响强烈,对青年一代的成长深具启发。本书共印7版35印次,印数达220万册。
5
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
1952.5
人民文学
这是方志敏于1943年在敌人的狱中留下的作品。这部带有传记性的散文,记下了作者成长过程,表达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爱国深情,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社会制度腐败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的根源。作者满怀深情地把祖国比作可爱的母亲,歌颂了她的伟大与可爱,流露了作者对祖国解放带来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本书至1963年11月印数已达227万册
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梅益译
1952.12
人民文学
这部小说根据作者个人生活和战斗经历写成,但具有广泛的概括性。它塑造了具有钢铁般意志和青年布尔什维克的光辉形象——保尔.柯察金,展现了苏维埃青年布尔什维克的光辉形象的成长过程。在它的影响下,我国一批批革命志士投身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解放后,这部书被共青团中央推荐为青年读物。成为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的良好教材。此书累计印4版42印次,印数达228册。
7
把一切献给党
吴运铎
1953.7
工人
这是吴运铎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传记。它真实地记叙作者在党的培养下成长的历程,以及他为了党的事业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赤子之心。作品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它的高度思想性与传记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产生了感人的精神力量,曾被誉为“生活的教科书”,累计印5版49印次,印数达523册。
8
牛虻
[英]伏尼契
1953.7
中国青年
作品以19世纪三四年代意大利人反对奥利利殖民统治为背景,通过塑造牛虻的形象,表现了人的反抗精神、对崇高境界的追求和人的顽强意志,并揭露社会传统势力的残酷与丑恶。
9
铁道游击队
刘知侠
1954.1
新文艺
这部长篇小说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鲁南枣庄的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作,不堪日寇的屠杀与蹂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了一支铁道游击队,战斗在铁路沿线,毁铁路,炸桥梁,撞火车,夺物质,英勇顽强地多次粉碎日寇疯狂的“围剿”和“扫荡”,坚持到最后胜利。本书歌颂了铁路工人抗击日寇的坚强意志和英勇战斗精神,故事生动曲折,人物栩栩如生,富有传奇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曾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10
保卫延安
杜鹏程
1954.6
人民文学
这部长篇小说真实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在著名的延安保卫战中英勇顽强、灵活机动,终于挫败了在数量上10倍于我的敌军疯狂进犯的动人情景,展示了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的历史进程。彭德怀形象在作品中出现,是现代文学表现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革命领袖人物的第一次成功尝试。
11
高玉宝
高玉宝
1955
中国青年
这部长篇小说以自传体的形式,描写了高玉宝从一个不懂事的穷孩子走上自觉斗争道路的过程。其中“我要读书”、“半夜鸡叫”等故事广为流传。
12
鲁迅全集
鲁迅
1956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开始出版的《鲁迅全集》共10卷。1981年该社又重编《鲁迅全集》16卷发行(不包括译文),成为目前内容较完备、注释较精确的版本。这是鲁迅的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杂文作品,在六七十年代的国人中间,得到空前的流传,影响至深。
1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
1957
人民
1956年,苏联共产党召开第20次代表大会,随后发生了波兰、匈牙利事件,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为了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教训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经验,于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本书系1957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经过修改补充的该讲话的单行本。
14
15
16
17
18
六十年的变迁
李六如
1957
人民文学
这部长篇革命历史小说,表现了从清末到全国解放的60年间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巨大变迁,表现了中国革命长期、曲折的艰苦历程,其主要特色是,以简洁的手法,概括了几个历史时期的生活,富有“人情味和历史味”,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也是它引人入胜的主要原因。
19
红旗谱
梁斌
1957.11
中国青年
这部小说描写了冀中工区著名的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的学生爱国运动。小说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主人公朱老忠是其中最成功的艺术典型。这是一个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他既继承了父辈的个人反抗斗争精神,又接了共产党的教育和领导,走上了一条与父辈的个人反抗迥然不同的斗争道路,最终成为一名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斗争的战士。朱老忠的形象是新民主主义时代农民英雄的典型。
20
青春之歌
杨沫
1958.1
作家
作品取材于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部正面描写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的优秀长篇小说,书中以1931年“九  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  九”运动为背景,形象地揭示了在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里,知识分子的追求与苦闷,觉醒与分化,前进与沉沦,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道路,歌颂了一代青年为共产主义理想而英勇战斗的壮丽青春。
21
山乡巨变
周立波等
1958
作家
这部长篇小说真实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合作化运动,特别是农村各色人物在这场巨变中激剧而微妙的生活和心理的变化,写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老一代农民的蜕变。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作者1948年创作的最早反映土改群众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姐妹篇,而在艺术上更加成熟。
22
我的一家
陶承
1958.10
工人
这是一部革命回忆录。作者是一个革命老干部。在过去的岁月里,作者一家人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本书出版后一年中三次再版,印刷14次,发行205万册。本书曾被改编为电影《革命家庭》。
23
白洋淀纪事
孙犁
1958
中国青年
本书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满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流派的标识,视为“荷花淀派”人物主要代表作。
24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
周而复
1958
作家
这部长篇小说形象地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揭未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生活领域,展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精神面貌和变化。作品篇幅长,场面大,情节发展有条不紊,表现了作者严谨的艺术构思。
25
野火春风斗古城
李英儒
1958
作家
这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的长篇小说,真实地描写了地下工作者在敌人心脏所进行的激烈,复杂的斗争,歌颂了共产党员及广大革命群众的英勇、机智、坚强不屈、勇于献身的精神。作品塑造了杨晓冬、金环、银环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26
敌后武工队
冯志
1958
解放军文艺
这部长篇小说描述了1942年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在日本侵略者施行“三光”政策,残酷大扫荡后,抗战处于最艰苦的情况下,一支由优秀共产党员组成的武工队来到“三光”边缘区,插入敌人心脏与日寇、汉奸、特务浴血奋战的故事。本书情李生动曲折,富有传奇性、戏剧性,引人入胜。
27
苦菜花
冯德英
1958
解放军文艺
这是一部以真人真事、真实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写成的长篇小说。作品集中表现了胶东半岛昆仑山区王官庄的仁义嫂由普通劳动妇女成长为革命母亲的真实历程,热情歌颂了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怎样为革命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的高尚品质。由于本书每一个人物都有原形,因而形象逼真,亲切感人。
28
革命烈士诗抄
萧三
1959.4
中国青年
本书收录了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的诗词。初版选收43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牺牲的革命烈士诗词122首。1962年经萧三增订再版,共收89位作者的194首诗词。书中收有著名的革命家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邓中夏、彭湃、恽代英、何叔衡、方志敏、王若飞、叶挺、关向应、杨靖宇、李兆麟、诗人殷夫、柔石等作品以及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在狱中题诗和绝笔,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和崇高节操。
29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思格斯
1959.9
人民出版社
该书是科学共产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献。列宁曾评价说:“这虽然是一个薄薄的小册子,但是它的价值却不下于整整的好几卷书: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并推动着文明世界整个有组织的和战斗的无产阶级。”该宣言最初于1848年2月在伦敦用23页的单行本发表。同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新文化运动期期间它传入我国。新中国最早的版本为194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后多次再版重印,在我国影响极大。
30
红旗歌谣
郭沫若、周扬
1959.9
红旗杂志
这部新民歌选集收入新民歌300首,为中国现代民歌的选本。是在1958年全国开展的采风运动中,在各地出版的歌谣选集的基础上精选而成,所选作品大多想象丰富,形象鲜明,语言生动,音调和谐,形式活泼。它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热烈情感,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作为大跃进形势下的产物,它也带有当时时代的痕迹。
31
科学诗
高士其
1959.9
作家
这是一部诗集。作者的科学诗擅长于把科学形象化,用恰当的比喻说明抽象的科学原理。他的《我们的土壤妈妈》一诗,获全国第一次少年儿童艺术创作一等奖。
32
蔡文姬
郭沫若
1959.4
文物
王幕历史话剧《蔡文姬》是郭沫若建国后在历史剧创作上的新收获。该剧塑造了蔡文姬的胸怀广阔,才华出众的爱国诗人形象,塑造了曹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形象,因而一改旧舞台上的奸臣曹操的形象,该剧独具特色,使“文姬归汉”的故事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33
三家巷
欧阳山
1959
广东人民
本书是篇巨著《一代风流》的第一卷。本书与同年出版的第二卷《苦斗》一起,描写了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沙基惨案和广州起义等,分别再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中和革命失败后广州的历史面貌。第三卷《枊暗花明》于1981年出版,第四卷《圣地》和第五卷《万年春》于1985年出齐,全书150万字,是当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34
《创业史》(第一部)
柳青
中国青年
本书是反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诗般的巨著。它通过鲜明、生动、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民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小说成功塑造了梁生宝等人物,细节刻画细致入微。本书不仅是柳青代表作,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创作的最优秀成果之一。
35
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
1961
中国青年
这部现代长篇小说描写了全国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中美合作所”与敌人英勇斗争的事迹,人物和故事大多有原型。两位作者都曾是集中营的受难者和越狱脱险的幸存者。作品塑造许云峰、江姐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红岩》从1961年至1977年再版20多次,累计发行700万册,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发行数量最多的一部,国外有10种以上不同文字的译本。
36
燕山夜话
马南
1961.9
北京
邓拓以“马南  ”的笔名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上发表杂文,从1961年3月至1962年9月,共约150余篇,至1962年12月共出五集。这些杂文多数是针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发表的感想和评论。1966年“文革”一开始,邓拓及其就遭到围攻,全国展开了批判“三家村”和《燕山夜话》的运动。邓拓惨遭迫害而死。
37
十万个为什么
路明等
1961
少年儿童
本丛书是以小学中、高年级及初中学生为读者对象的科普读物,极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在问世后至今近40年间,共出版税种版本,累计发行1000多万套,1亿余册,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科学启蒙读物,1998年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
38
放歌集
贺敬之
1961.12
人民文学
本诗集代表了贺敬之在长篇政治抒情诗领域的创作成就。他的热情奔放,气势雄浑,生动真切地揭示了50年代前期,广大群众在新生活面前强烈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表达了群众对党的衷心热爱。诗中富有的鲜明艺术个性的形象与奔放激情的抒发相交融,以及“长句拆行”的楼梯式结构,对古典诗歌的民歌营养的吸收,形成了贺敬之诗歌的重要特色。
39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刘少奇
1962
红旗杂志社
这是刘少奇关于党员修养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著。该文原是作者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的讲演稿后整理成文发表在《解放》杂志上,1941年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中,此文作为干部必读的整风文件之一,建国后,该书多次重印,成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重要文献。
40
中国哲学史新编
冯友兰
1962
人民
本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一部重要的学术巨著,出版后在哲学界引起较大反响。作者曾于1930年、1934年相继出版他的《中国哲学史》上册和下册,1962年出版的这部书在内容和思想上都前进了一大步。
41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
陈广生
1963.4
中国青年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后,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群众运动。这个运动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思想情操。本书汇集了雷锋的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是宣传雷锋精神的众多书籍中较早和有代表性的一部。
42
李自成(第一卷)
姚雪根
1963
中国青年
作者1957年被错划“极右分子”后,在逆境中开始这部长篇历史小说。这是一部“长河式”的小说,从崇祯11年写起,全面反映明末李自成起义由困厄转到兴盛,复由胜利走向失败这一历史悲剧的发展过程。第二卷于1976年出版,第三卷于1981年出版。
43
毛主席诗词
毛泽东
1963.12
人民文学
毛泽东创作的旧体诗词作品。1957年《诗刊》创刊号集中发表毛泽东诗词18首,当年出版了《毛泽东诗词十八首讲解》(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尔后出版的《毛主席诗词》,1963年版收37首,1976年版收39首,至70年代末期,已发表毛泽东诗词共43首。这些诗词表现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等主题,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特别是豪放雄浑的思想情感。这些诗词与相关文学主张一起,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4
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
1965.1
上海文艺
《智取威虎山》是以“革命现代京剧”的冠名的第一剧,在其后相继诞生的有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革命现代京剧《海港》、《龙江颂》、《奇袭白虎团》。这八出戏时称“八个样板戏”。“文革”中,“八个样板戏”的“一花独放”,对当时的文艺形成了很大的束缚。
45
欧阳海之歌
金敬迈
1965
中国青年
这部小说生动的描写了一个真实的英雄——革命烈士欧阳海的成长道路,赞颂了他的高尚品质和英雄事迹,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的豪迈气魄。本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吸引力很强。
46
艳阳天
浩然
1965
作家
这部小说描绘了1957年麦秋前后北京郊区东山坞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两条道路斗争中发展巩固的故事,塑造了肖长春等农村新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小说人物人性鲜明、语言简练、流畅,但在思想上受60年代初期“左”的思潮影响,致使一些描写有简单化、概念化的地方。
47
毛主席语录
毛泽东
1966.10
全国
此书为毛泽东著作和言论的语录汇编,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教材,在“文化大革命”前就已大量发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更视为“红宝书”,人手一册,随身携带,1966年12月16日,林彪发表了由张春桥代笔的《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提出“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面下功夫”的所谓“三十字方针”,提倡实用主义,教条主义。人们当时普遍接受了这个方针,这个方针也就毒害了人们。
48
闪闪的红星
李心田
1971
人民文学
这是一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个叫潘冬子的少年英雄的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的笔法,写了“我”的成长,结构清晰,生动自然,叙述生动,人物语言有个性。小说搬上银幕后影响更加深入广泛,几乎家喻户晓。
49
陈毅诗选
张茜
1977.4
人民文学
此选集所选是陈毅第二次国内革命开始以后的共150篇诗作,其中有陈毅的代表作《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以及《感事书怀》、《冬夜杂咏》、《六十三岁生日述怀》、《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等名篇。这些诗篇中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要知松高洁,等到雪化时”等名句,被不少人引为座右铭。
50
郭小川诗选
郭小川
1977.12
人民文学
这部诗集收入诗人从1940年至1970年间所写的诗歌63首。他的诗,充满着的热情,闪着时代的光彩,想象丰富,富有哲理。其中《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等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战鼓;《团泊洼的秋天》、《秋歌》是在十年动乱中,反抗“四人帮”一伙的“战斗的诗”,是诗人“全部诗歌当中的最强音”。诗人被誉为“时代的歌手和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