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成名城左岸开盘价:读《论语》,学做人:怎样才能准确判断一个熟人的好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06:31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熟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是相对于陌生人而存在,而且熟人的范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扩大,有道是“一回生,两回熟”。熟人虽然是比较宽泛的概念,但却可以与亲人、恋人、友人清楚地分开。换句话说,熟人是间于亲人、恋人、友人与陌生人之间的一个巨大的缓冲群,熟人的关系随着与我们的关系密切程度的提高,可能会上升为我们的亲人、恋人、友人,也可能会随着与我们的关系密切程度的下降乃至淡化,而逐渐成为新的陌生人。

由于熟人的这一特殊属性,使我们对熟人的了解增加了难度,往往会形成一种我们以为对某些熟人很熟悉了,其实对其真相根本不了解的情况。好比两个邻居在同一个社区生活了好几年,经常早晨不见晚上见,感觉上已经很熟悉了,但实际上对方究竟是干什么的、靠什么生活、甚至是良民、还是罪犯等都根本一无所知。

对于绝大多数的熟人,我们都不会去特别关注,因此我们对熟人的了解乃至评价,往往也大都是根据别人对他们的评价而定。换句话说,我们对熟人的判断,绝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根据周围人的意见,也就是根据“舆论”来判断。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判断是否准确,对我们并不重要。

但是对于其中某些熟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需要增加对他的了解和判定,比如说,我们要去熟人那里消费、或者想与熟人做一笔生意、或想托熟人办件事、或者想发展进一步的友谊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有必要对熟人有一个准确的评价。这时候如果还是只根据“舆论”的评价来判断,那么很可能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

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15.28』,意思是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舆论往往是靠不住的。通常情况下,舆论都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或模糊的观察,而不是根据公正客观的原则去发表。比如说,在一个小区或一个单位 ,如果一个人为了维护社会的利益或正义的事业,假设是为了环保的需要,而得罪了小部分人的利益,那么在这些小部分人的舆论中,对于坚持维护公益和正义的人的评价就是负面的。而且这些负面的舆论都很技巧,绝对不会说他维护公益和正义是错误的,而是说这个人脑子有问题。

中国的许多群众意见调查报告都存在着严重的水分,一方面是由于调查者不认真,还有一方面是由于被调查者的舆论工作做得好。有的是善于包装,让群众自愿说假话,有的干脆就是用行政或恐吓手段强迫群众说假话。

还有一种情况下的舆论也很害人,即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集体编造出来的假舆论,通俗的说法,叫“制造舆论”。想要搞臭一个人可以制造舆论,想要塑造一个人也可以制造舆论。

在过去物质紧缺的时代,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个人为了塑造自己是“有门路的能人”的形象,积极主动帮助熟人购买紧缺物品,在塑造了这个虚假的形象后,有一天忽然宣称能为大家购买到便宜的彩电,当时彩电紧缺,有钱也买不到,要凭票供应。由于大家都相信这个熟人有能力,于是纷纷放心地交钱给他想买个便宜的彩电,结果被他卷款而逃。后来才发现,他根本没有任何后门,以前为熟人买的便宜货或紧俏货,都是他自己贴钱花高价买来的。

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对熟人的误解,是因为我们缺少认真的生活态度。有的时候是过分热心,轻信别人关于某个熟人的传言,别人说怎样就当成是怎样,甚至不加思考地传播我们所听到的关于某个熟人的传言。有的时候是我们过于冷漠,即便对于我们经常遇到的熟人,也缺乏主动关心和了解的热情。

为了防止各种误判,我们不应该轻信关于熟人的任何舆论,我们不反对通过舆论来减少了解一个熟人的成本,但对于所有的舆论,都不要忘记通过我们自己的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验证。尤其要警惕那些虚假、片面的舆论导向。

当一个熟人离开你几年、十几年后,忽然又出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一定要警惕了,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千万不要被你对这个人以前的印象所迷惑,因为几年时间完全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把他完全当成一个陌生人来重新熟悉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