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一套节目表:楞伽经义记(卷第一)A(太虚大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17:56

佛教歌曲网9月26日备案成功,重新上线,急需服务器费用带宽费用,随喜捐助! 净空法师┊慧律法师┊海涛法师 ==搜索范围=====站内搜索======站内搜索=== 首页密咒真言赞偈祈请 经典念诵 一心念佛 凡歌咏法 佛教铃声 佛教图片 佛教视频 佛教书籍 念佛堂净空法师┊慧律法师┊海涛法师┊印光大师┊永嘉大师┊法宣法师┊星云法师┊悟道法师┊济群法师┊耀一法师┊宣化上人┊圣严法师┊昌圣法师(李娜)┊大安法师┊湛因法师┊传喜法师┊明证法师┊ 阿弥陀佛┊地藏菩萨┊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准提菩萨┊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功德┊施食┊放生┊楞严经┊地藏经┊金刚经┊净土五经┊普门品┊心经┊华严经┊法华经┊六祖坛经┊吉凶经┊财神咒┊十善业道经┊大悲咒┊准提咒┊楞严咒┊六字大明咒┊都市佛歌┊黑鸭子组合┊黄慧音┊黄思婷┊任静┊孟庭苇┊齐豫您现在的位置:佛教歌曲 -> 佛教书籍 -> 楞伽经义记(卷第一)A(太虚大师)楞伽经义记(卷第一)A(太虚大师)楞伽经义记(卷第一)

 

太虚大师讲述

十四年夏在宁波天童寺讲

 

释题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

 

释题

 

一  释经题

 

甲  出题名

 

1 别题

 

(一) 出今本

 

今所讲之四卷本,为藏中现存三译之最古者,乃六朝时刘宋元嘉年间,有天竺三藏法师名求那跋陀罗,此云性贤、或功德贤者来华之所译也。但相传此四卷楞伽,乃达磨传慧可以印心者,故宋明来独流通此,今亦用之。所标别题,则曰:楞伽阿跋多罗宝。即分为三:

 

楞伽  楞伽、若作释迦毗楞伽宝而释,乃赤宝石。向作山名或城名解,译不可往及不可入。山城中之宝,或宝所成之山城,要之、皆依说经之处立名。此名乃为三译之通名,应作不可往之山,或不可入之城名解之。

 

阿跋多罗  阿跋多罗、或云是下入义,即入楞伽之入字。但向来皆作无上解,今亦从之。

 

宝  宝字、或云即指楞伽宝言;今以无上及宝,皆释美于法之辞。

 

(二) 会异译

 

入楞伽  北朝元魏时,有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支,此云觉爱,译此经为十卷,别题曰:入楞伽 。少阿跋多罗宝五字,而加入字;不可入而能入,于能入之行,有深意存焉。

 

大乘入楞伽  李唐武则天时,有天竺三藏法师实叉难陀,此云学喜,三译此经为七卷;文义明畅,广略适中。别题曰:大乘入楞伽。较魏译加大乘二字,简别中下乘法,即宋译为上宝之义。

 

2  通题

 

通题、即经字是。梵音修多罗,或修妒路,或素怛缆,本是线义,取能贯穿文义,摄化生机之意;为如来所说或所印证故。引申之、有三世十方恒常遵法之义,与此方之经字相符,故译为经。或云契经,加契理契机义。华严、阿合诸部,通得此名,不同入楞伽等别在此经。对彼别题,此为通题。若对三藏,简别律、论,标此是经藏摄,非律、论摄,则通又为别矣。

 

3  合题

 

合三译题,即为:大乘入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华言:大乘入不可入无上宝经。今本无上法宝,即含大乘义。楞伽、为所入城,举所入即合能入义。故下彰题义,仍照今本说之。

 

乙  彰题义

 

1  譬喻辞

 

此譬喻辞,即指楞伽二字;以说法所依之楞伽城,为喻所说之法也。然城依于山而山在于海,海有风浪,城为夜叉所居,佛从海出而入城现通说法,有如是等重重相关之事,且分十六段明之:

 

一、众生心海  经云:“藏识海常住”,则城山所依之海,即喻众生根身、器界之集起心也。此心为真妄因依,圆成实之真与遍计执之妄皆依之,亦为圣凡、染净根本依,故首明之。

 

二、六尘境风 本无有境而现有六尘境者,以从来未悟唯识无境之末那根本无明力故,不了唯心,乃分别六尘以执取为实有,鼓荡心海。经云:“境界风所动”也。

 

三、七转识浪 无明境风,鼓荡心海,随境界缘,意等诸识相续而起,如海中浪。经云:“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是也。

 

四、二我执山 七、六、二识,不达唯识无我,于阿赖耶见分及五蕴和合假,执为人之实我;又于根尘等法,执为法之实我。人、法二我之山,乃巍然高耸于心海、境风、识浪之上,愈高愈大,所以下小上大,作不可往相。又、憨山观记传:摩罗耶山但影现于风雨昏黑之夜。亦显二执之山,乃无明邪见之妄现,本空无实。夫二我本空,原无可取,而夜叉王往来其中,亦为不可往而往义。

 

五、生死缚城  二执山上有生死缚城,此山不倒、则恒住此城不舍。断分别、俱生我执尽时,则离分段生死;断分别、俱生法执尽时,则离变易生死也。

 

六、乘四颠倒  夜叉王等,于二执山生死城中,无常计常,无乐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净。乘此四倒,往来出入于本空寂不可往入之山城中也。

 

七、烦恼夜叉  彼山城中夜叉王众等,即为烦恼所起三界有漏心心所聚,引发杂染业之报通等,残害佛性众生,轮转生死相续,往来于山城中也。

 

八、佛法兴世  佛从海中龙王宫出。龙宫、喻阿赖耶中如来藏心,在佛果即为不思议善常之无漏性,在众生即为本有无漏佛性及夙熏无漏善根海。佛悲愿及众生机感故,佛从海出,即佛兴世。佛望山城言,为古佛说佛证境之处;乃至为夜叉王现通说法,即法兴世。

 

九、了悟本心   依上佛法兴世为增上缘,即从烦恼所起之有漏心聚,开发佛性及诸无漏善根。故夜叉王闻佛所说,观大海山城,悟藏识所现之境,乘华宫殿,迎佛入城,恭敬供养于佛,劝请大慧问法,即见佛闻法而生信解也。佛现神通今见无数山城,佛及夜叉、大慧等众,乍现乍隐,乍隐乍现,即修正观而证法界唯心,此为自证之宗通也。复问“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即悟他之说通也。此夜叉王一段发起序,皆喻闻法悟心也。

 

十、真如性山  由上节了悟本心,则转我、法二山为二空观智所显真如性无相山。故憨山观记传:摩罗耶山当晴明时,海湛空澄,即无踪影。故山喻二空所显之真如性也。

 

十一、大涅槃城 山喻无相真如,城喻真如出障离系之大涅槃果,为极圣所究竟处;譬晴明空为光明充满也。

 

十二、乘法空入 海湛空澄中、无相山城,既无可往、无可入,云何而言入耶?曰:乘法空妙观,如如相应,无往无入谓之入耳。故佛众、夜叉众皆从空入,而诸菩萨从种种佛刹不来相而来也。

 

十三、无漏定通  乘法空入之众,罗婆那、华言十头瓮耳;夜叉王众、喻无漏禅定神通。如华严十定、十通品明,亦如来觉海中之大定也。

 

十四、无漏慧辩  大慧及摩帝菩萨众,当喻无漏慧辩,如十力、十智、四无畏、四无碍解等,亦如来觉海中之大智也。

 

十五、圆满法身  此海湛空明山城无相中之牟尼佛,即喻湛明空海之圆满法身。尽众生心海,已转为如来觉海也。

 

十六、悲愿方便  佛之随行圣众,则喻佛之大悲愿风;方便法浪,亦如来觉海中之大悲也。故皆成为佛之自证心境。

 

2  赞美辞

 

(一) 无上

 

赞美之法,即前譬喻之法。兹摄为境行果三事:一、境无上:众生心海,如来觉海,皆喻一切法唯识相。二无我山,诸法空山,皆喻一切法真如性。此经以一切法唯识相性为境;其所明境,非小有,非大空,而为非有非空、无上无容之真实境,故境无上。二、行无上:始终以法空妙观所引无得不思议智为前导,以具修万行,圆成万德;不共二乘,故行无上。三、果无上:明藏识海真相即如来藏,为法身摄,非但解脱身摄。是以出障圆明,具大悲愿,无量方便,尽于未来利乐无尽;不同二乘解脱,故果无上。

 

(二)宝

 

此中宝字,正赞法宝。然法为佛师,而僧随法行;有法即具佛、僧。通明三宝为三:一、法宝:此经总非大慧所问百八句义,由遮门显法性非安立故。从唯识现,历辨有为无为、有漏无漏、内外、圣凡、染净因果、一切诸法,由表门彰法相假施设故。即遮即表,非遮非表,法如如意宝故。二、佛宝:法不自明,明之在人;通离言内自证之法性故,运假智诠悟他之法相故。即通于宗,亦通于说,宗通、说通之极,称佛为宝,能自利、利他圆满故。三、僧宝:僧者、从佛依法而住而行之和合众。随顺于佛宝故;修证于法宝故;能用法如意宝以自利利他故;故名僧宝。

 

二 辨品题

 

此译、于品题但一切佛语心品。魏译有十八品,唐译有十品,而品品有别题;唯类同此译之品题者,有集一切佛语品。心、有积集之义,此之心字,亦可伦彼集字解,则“一切佛语心”云者,即“诸佛语积集”之义。谓诸佛所说法,皆集于此品中,故名一切佛语心也。又、心者,中心、中坚义。此品文义为一切佛所说法语中之精要,犹一身中之坚实心,一团体中之中坚分子,名一切佛语心。而常途所解,则一切佛语皆显于心,故佛语皆以心为宗。离一切佛语则心无由显,离心则一切佛语无所宗;而此经明诸法唯心,正明斯义,故题一切佛语心品。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

 

甲一 序分

乙一 证信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

 

证信序亦名通序,诸经所通有故。以结集人、说、时、处等,证成后人之信心故。明此通序,依龙猛大智度论说六种成就,依亲光佛地经论说五重证信,今依亲光。一、如是我闻,指法亲闻证信。二、一时,举说经时证信。三、佛,标说法主证信。四、住南海至庄严,出说法处证信。五、与大比丘至究竟通达,引同闻众证信。

 

乙二  发起序

 

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此下发起序。佛从大海中出,将于此宝山大城中,说此十方三世诸佛自证境界甚深之法;而彼夜叉王以神通力,迎佛问法之后,更劝请大慧菩萨请问摩诃衍法,详见魏唐二译,此译简略。大慧菩萨受请将问于佛,先兴赞叹,即为此译之发起序。发起序、亦名曰别序;如法华以佛入无量义处三昧、放光现瑞、弥勤文殊问答;又如楞严之阿难遭难,佛遣文殊救之,各有缘起之不同。此经既以大慧受夜叉王之请,于是有与其无量数以慧为名之眷属菩萨俱而为上首之事相。然即事显理,大慧者,即是根本无分别慧;由此平等无分别慧而起大用,发后得智,了诸差别,即为无量慧之菩萨,而总名曰摩诃般若。游一切佛刹土者,佛有三身,佛刹土亦有三种:一法性土,即是诸法离言说分别真实平等法性,本无佛与刹土之相可得,即以平等法界而名之曰佛刹土耳。无分别慧遍行法界,谓游诸佛刹土。二、诸佛受用身土,此有二:一、自受用身土,二、他受用身土。前者以四智菩提所成究竟圆满之觉海,惟佛与佛之所证知,虽唯佛证知,亦是诸大菩萨摩诃般若所能随分而知,故名游佛刹土。后者以诸佛大悲本愿力,为九界众生说法示现种种身土,随机感应,为应法身菩萨机而示现受用法乐,亦为回小向大菩萨随分能受用而示现。类如华严所载庄严净妙华藏国土,有微尘数种种相好差别,受用此福德庄严之相,惟有此大智慧菩萨相应,名游诸佛刹土。三、应化身土,分三:一、为胜应身刹土,为未证真如菩萨之加行位、及回小向大之渐悟菩萨而示现。二、劣应身刹土,随人天机示现成佛。三、随类变化身刹土,与应机所化之众生,同一身类。承佛神力者,明无上之佛果,即是一切菩萨所趋求最究竟之妙觉果,亦即众生本具法身德之离障开显,是名诸佛圆满法身。若初发心以上之菩萨不忘失此菩提心者,终必成佛、倘刹那忘失此心,即成魔业。故一切菩萨之清净智行,一切众生之成办诸事,乃至大地山河之所安立,莫不由于承佛之神力也。

 

右、随顺之意。偏袒右肩者,随顺佛愿,荷担众生之意,如楞严会上观音之上同诸佛慈力;右膝著地,即随顺众生,下同众生悲仰,与众生心体融合为一。合掌、亦名合十指爪、乃表圆满十度—─前五表福、后五表智—─具足福智。恭敬,乃仰契诸佛之心而启问也。偈者、伽陀,是讽颂义,音调整齐可讽诵故。有划一之字句,如东土之诗是也。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此赞佛究竟通达五法之智悲也。世者、时世迁流无常意,世俗虚伪无实意,即表无常无实。凡诸法在无常无实所包括之内者,谓之曰世间,如器世间及有情世间是。罗汉未入灰心灭智无余涅槃,异熟未除,仍谓之曰有情。菩萨须到金刚道后异熟空而成佛,方不谓之有情。因皆未究竟故,迁变无常故,有进有得故。不特九法界谓之世间,乃至佛受用身土,应化身土,应九法界圣凡之机而现故,亦不离世间义。世间者,即是九法界妄想分别所变现之相,及设立之名也。既由妄想分别而现,是虚假无实矣。世间名相既皆虚假无实,了其本空,则妄想遣而正智成,即为离生灭之实相真如矣。虚空华、譬如眼见空华也。虚空比真如,清净见比正智,华比世间名相,病眼比妄见。但除眼病,不用遣空;所以诸佛所空者,即是空去众生本来之空,并非另有所空之实法可空。所以即生灭当体无生灭可得,即世间当体无世间可得。如来正智,非有非无,不落二边;著有、即增益谤,落空、即损减谤,皆不契于中道。下二句、系赞佛智悲二德无有限量。

 

“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此赞佛究竟通达三自性之智悲也。明三自性,皆从缘起性—─即依他起性—─而显。一切法皆仗因托缘和合而生,而因缘所生法,皆是幻化,虽有相用而无实体可得,只有幻相幻用耳。如阳焰、似有流水相,有引动山中愚痴兽类奔赴求取之妄用;按之、毫无水之实体。此如幻相普遍一切,从佛至于地狱,即菩提、涅槃亦无不是如幻;亦依众多因缘而现起故。不能究竟通达此依他起性,种种虚妄分别,周遍计度,即是遍计执性;即有种种生灭之相。倘能即于此远离一切颠倒虚妄分别之遍计执心识,即为圆成实性。所以若执著依他起,即成遍计执矣。智不得有无者,一切法如幻而遍计非有故,不得谓有;一切法如幻而圆成非空故,不得谓无。

 

“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一切世间种种妄想分别,种种依正果报,皆是众生如梦之心之所显现。此如梦心即第八识,八识恒转,犹如瀑流;以刹那生灭故不得谓常,现起相续故不得谓断。此赞佛通达八识究竟之智悲也。

 

“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人、指一切众生,我、即实体。人空、即离烦恼障,法空、即离尔焰─所知─障,而皆永得清净。此赞佛通达二无我究竟之智悲也。

 

“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

 

此总赞佛,以前乃分赞也。一切法平等性清净无二,无有生死可得。如古德云:汝等要了生死,汝等取生死来,我为汝等了之。乃至亦无有能证涅槃之佛,与佛所取涅槃之法,故无能觉、所觉之二相也。

 

“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无不取,今世后世净”。

 

人若能观察佛之清净法身,本来寂静,远离生死,不生取著,则今世后世常得清净矣。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空遍计执以显一切法真如

丙一 请佛垂许

 

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 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世间解之士,闻彼所说偈,观察一切众,告诸佛子言:“汝等诸佛子!今皆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觉之境界”。

 

从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至四卷终,皆正宗分。分两大科:初、空遍计执以显一切法真如,二、辨境行果以成一切法唯识。今初大慧总问而佛总答,此菩萨为令众生空遍计执者。以此经中有四法门,所谓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各门皆摄一切法无不穷尽。如依五法而论,所谓名、相 妄想—─分别—─则摄尽一切世间有漏法;正智、如如,摄尽一切出世间无漏法。三性、亦复如是。诸法仗因托缘而起,性本空寂,相皆如幻,依如幻相假名诸法。以一切法相皆如幻从因缘而有故,有即非有;以一切法性皆空寂,如幻之有即空,空亦非空。此因缘所生法,执之则为遍计之有漏依他起;若了达如幻本空,即为圆成实之无漏依他起;故三性为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也。此菩萨依一切众生分别妄想,建立种种名相与种种问难,倘随名执实,即堕遍计执,而百八句一切皆非;以皆非故。应尽空却,以空却故,一切法皆离言绝思而契会于一真法界。所以、于下科将辨境行果以成一切法唯识之初,先为空遍计执以显一切法皆真。若将唯识所现境为实境,行为实行,果为实果,则一切法皆成法执也。

 

尔时大慧下,于请问前,必经佛先许可,所以自说姓名,请佛垂许,再以百八义问也。佛法明无我,云何说我?盖佛法所无之我,乃是外道妄执之我,凡夫贪著之我。及二乘所执著一切法有很体之法我。此人我、法我,皆烦恼之根本,妄想所依资。如了达唯识所变,众缘所起,在假相上安立假名,于是佛也、菩萨也、缘觉声闻也、乃至天、人、修罗、地狱、鬼、畜也,皆是和合假现之如幻法。大慧早已了达无我之假名相,即以随顺世间唯识所变之假我,假名为我耳。自通德名者,盖久已亲近诸佛,久已通达大乘之法,故在今会而仰问世出世最尊最上之佛也。世间解、于世间已能究竟解脱、了解之义;佛亦称无上士,合二而名也。菩萨为佛子,一切众生亦为佛子:菩萨能荷佛家业,兴办佛事,必当成佛故;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绍隆佛种故。此之佛子,乃指今会大众而名也。恣、即自由之义。我、佛自述,亦假名之我。自觉境界、各各皆有自证之不同,此之境界彼则不得而知。如人类所觉者,畜类即不能知;圣贤所知者,庸愚莫晓;本国人所知者,外人亦多莫解;推之异类,亦复如是,未曾亲自领略,均是隔阂难明。此中有修得者,有报得者,无论修得、报得,皆是唯心所变,唯识所现。故业报所招,修力所成,身心器界各见不同。犹如外道所修得一切心境,住著于所得,起邪分别,诸法真相茫然不见。即学佛者,如不得明哲开示教导,亦不能离所著。乃至于缘觉、声闻,不能知菩萨之自觉境界;菩萨初地之自觉,亦不知二地之境界;二地望三地乃至等觉,亦复如是;前者不能知后者之境界。三乘圣贤之自觉,虽可谓圣智境界,然皆有限量;唯佛能圆通遍达,究竟无碍,圣凡依正种种自觉之境,悉皆普现于大觉果海中。所以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以佛之自觉境界,虽等觉菩萨亦不能了;而佛对于等觉以下圣凡境界,无不究竟了知,故觉他智悲,无有限量。此之觉他作用,即法华所谓“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也。

 

丙二  正申问答

丁一  大慧问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偈问曰:“云何净其念?云何念增长?云何见痴惑?云何惑增长?”

 

表大慧以最敬之顶而礼最尊之足,以显恭敬。

 

此问迷悟根元也。念、为别境五心所之一,凡所经过之镜,于重现时能记念之作用是。在此经此段之念字,乃总指三界一切众生之有漏虚妄心心所聚,名之曰念。净念者,问如何能伏灭此妄念心而离染清净,即转识成智之意。念增长者,即问为何不能离此妄念心而反增长之也。念增长、即是迷心境,净其念、即是悟心境。见痴惑者,见、即照见,痴惑、即无明;凡有漏虚妄心发动皆由无明,问如何而能照空彼无明以断除之。惑增长者,问如何非但不能断除根本及枝末无明,而反增长起烦恼也。此四何以先问?因一切圣凡,皆因此迷悟而起故。

 

“何故刹士化,相及诸外道?云何无受次?何故名无受?何故名佛子?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何等禅境界?云何有三乘?唯愿为解说!”

 

此问诸佛教化之相也。因迷而有众生,因悟而有佛;问如何而有受教化者,有不受教化之外道者。无受者、毕竟无所受,无所取著,无一切分别之相也;以离二取相故,毕竟无所受也。次者、次第也,即金刚经所谓一切贤圣地位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之意。受者、影相也。无受次者,即问如何依此无影相法而有次第差别。何故名无受者,问如何亲证真如,非变相所缘,无影相可得,而毕竟无所受也。佛子、指菩萨言,问如何得解脱而为菩萨,为佛之法子。向下问佛子解脱往至何所,谁为生死缚,谁解脱生死,诸修禅者境界为何,为何有菩萨、缘觉、声闻、三乘。

 

“缘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云何俱异说?云何为增长?”

 

此问世间诸法缘起也。何作者,问造作善恶业;所作者,问善恶业所作果。俱异者,非能作亦非所作。增长者,问三界诸有之业果,由何而起,由何而流转不息也。

 

“云何无色定?及与灭正受?云何为想灭?何因从定觉?”

 

问禅定差别也。无色定、无色界之定。灭正受、灭受想定。想灭、即无想定。从定觉、从定而起也。

 

“云何所作生,进去、及持身?云何现分别?云何生诸地?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往生何所至?云何最胜子?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胜为我说!”

 

此问菩萨行果也。所作生者,明修圣因以生圣果之德,由因生果也。进去及持身者,明身去住之意;言菩萨身从一地至一地进修上去,而又安住于当地之上也。现分别者,无分别中重现起分别也。生诸地者,渐入诸地而增进也。破三有者,三界业依三界烦恼而造,问谁菩萨破除三界之惑业而出三界也。何处身者,菩萨破除三有,身在何处也。往生何所至,生至何处净土也。最胜子,佛子也;佛为世出世间之最胜者故。何因得神通两句,问如何得神通及三昧也。三昧心者,问如何为三昧相应之心也。


上一篇: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全集E(月溪法师)
下一篇:楞伽经义记(卷第一)B(太虚大师)
分享在线礼佛佛教QQ表情在线念佛堂护持佛曲网注意:佛教歌曲网收集的佛教书籍\佛教文集\佛经中标题有ABCDE和一二三四五六七字眼并非原著标题如此,只是为了适合网站数据库存储由录入人员标记,请认真阅读!
佛教歌曲网收集太虚大师 楞伽经义记(卷第一)A等佛教书籍-佛教文集-佛经-
 -
 
本文来自佛教歌曲网-http://www.foqu.org 原文地址:http://www.foqu.org/Book/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