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新闻综合频道回放:黄金河道上的喜与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03:07

货船“加翔3 号”的船长李国林。今年6月中旬,他的货船被同一伙江匪在金三角水域抢劫了两次
关累港是东南亚各国经湄公河进入中国的“第一港”,西与缅甸隔江相望,南与老挝陆地相连。在这个2平方公里的码头上,常住人口只有三千人。
船员遇害事件发生后,关累码头平日的喧闹戛然而止。20余艘货船沿岸边整齐地停靠。太阳炙烤着江面,江水在礁石附近一点点打转。出事的船只,就是从这里驶向死亡。
“我的船当天机器突然坏了。如果没坏,那出事的就是我了。‘华平号’是临时顶班出发的。”“中盛号”船长吴德昌一边抽着像烟囱一样的水烟袋,一边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这些终日在江面漂泊的船家需要抱团取暖。虽然互相也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一旦有一艘船出现安全状况,其他船员会责无旁贷给予帮助。在宽阔的江面上,无法及时与岸上取得联系,船只之间的关照是生存的保障。
出事之后,“中盛号”一直停泊在关累港最靠近码头的岸边,这艘三层的大船上蒙着防雨布。本来要送往泰国的土豆和水果都已经更改了计划。“今天刚走了一个水手,估计就是不干了吧。出现这样的情况,谁还敢干呢?这不是拿命赌吗?”吴德昌一边说着,一边把水烟袋抽得咕噜咕噜响。不远处的一艘货船启动马达掉头,涟漪把“中盛号”冲得有些摇晃。吴德昌向外看看说,“这是要拉人出去打吗?”
虽然只是句玩笑话,但谁都能感觉到船员们心里的愤懑。这些中国货船上的船员大多来自四川、贵州和云南昭通。有人是重庆河运学校科班出身,先在航运国企任职,国企改制,下岗后到此自谋出路;有人从小跟随在江上工作的家人,注定生来就操此营生。
今年38岁的吴德昌,1993年来到这条江上,五年后从原本是船长的父亲手里接过了轮舵担任船长。“我算是这条江上的第二代。这么好的一条黄金河道,在我的上一代开发起来,如果到我们这一代就断送了,以后下一代问我们,我们该怎么回答?下一代会怎么看我们?”吴德昌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总长4880公里的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中国境内的一段被称为澜沧江。这条途经六国的河流对沿途各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意义非凡。从西双版纳关累港口出发,顺水而下只需12小时就可到达泰国清盛港,返航也只需要20小时。对于货物运输来说,水路比陆路节省许多费用,且载重量也大很多。
1957年,在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支持下成立了由越、老、柬、泰四国参加的湄公河流域研究协调委员会。四国又各自设立了本国湄公河委员会,就湄公河开发作了气象、水文等前期工作。自1963年起,委员会开始进行大量的工程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在此前后,泰国、老挝和柬埔寨分别在本国修建了一批灌溉工程和水力发电工程。1990年代初,联合国也开始帮助周边各国设计水利枢纽。正是此时,这条河道上的中国货船也开始逐渐多了起来。据云南省航务管理局的数据,目前从事澜沧江国际航运的船舶有98艘,年货运量40多万吨。
而当年,在吴德昌父辈掌舵的年代,从这条河道通过的货船一般只有80吨左右的载重量。每年9月底到冬天的半年时间,河道部分断流,所以无法实现整年通航。而航行时河流上的漂木也成为小货船面临的最大风险。
就在吴德昌来到江上的第二年,即1994年起,历经7年6次事务级会谈后,中老缅泰四国交通部长于2000年4月20日在缅甸大其力市正式签署四国《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共同为这条河道的通航提供法律保障。
四国协定的签署让中国船员感到安心。“如果不是这个四国协定,很多人其实也不敢过来开船。”吴德昌说。随着各国对各自水域的重视,以及发电站的建立,从前水面上漂浮的浮木以及生活垃圾基本被打扫干净。2004年,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完工,河道被疏浚拓宽。21世纪初到2008年的这段时间,在中国船员心中是一段稳定和美好的日子——水电站调节水流可以使水域全年通航,货船的生意获益颇多。
但是,船员们后来发现,比明显的浮木、垃圾更为隐蔽的危险一直从暗中窥视着自己。因为这条河道途经著名的“金三角”,流散的毒贩、派系错综复杂的武装势力和无以为生的流民越来越频繁地出没在这条水道上。
“2008年以后,尤其是去年年底到今年这段时间,小的抢劫非常多。有时候我们上岸就去报警,有的时候也不把它当事儿,因为他们(劫匪)也不伤人,就干脆不报警了。但是谁能想到,最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吴德昌叹了口气说道。
谈到江面上的抢劫,很多船员就聚拢过来发表意见。所有人都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小型抢劫呈爆发趋势。但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些经验丰富的船员谁也无法说清。
本文相关推荐
货船船员舱室图片
湄公河船员被杀名单
吴德昌
中国船员 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惨案
中国船员湄公河惨案
澜沧江湄公河中国船员
湄公河-澜沧江的航运
远洋货船船员招聘
(责任编辑:徐秀菊)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