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最新二手房买卖:二十四集团军各部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0:05:28

二十四集团军各部简介

热度 8已有 61 次阅读2010-1-28 10:49 |

    二十四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历程和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支部队前身的红5团、红24师、红10军团、红3团、红9团、浙南红军挺进师等红军部队战斗在南方8省。中央红军长征后,他们坚持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这支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组成的部队挺进江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首战韦岗,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侵华日军在遭到多次重创后,称这支部队为“老虎”部队;解放战争中,他们挥师战莱芜,一个师歼敌二万余人,飞兵垛庄,合围孟良崮,击毙王牌主力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鏖战豫东,活捉敌兵团司令区寿年。逐鹿淮海,与友军抗击国民党两个兵团及蒋纬国的战车旅在内的十几万人的轮番进攻。打过长江去,第一个攻占江南铜陵县城;抗美援朝战争中,10个月歼俘美、李军3.7万人,为保家卫国、保卫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战争年代,24军的将士们南征北战,前仆后继,充分表现了攻必克、战必胜,善打大仗、硬仗、恶仗,似狂飙呼啸沙场,如猛虎勇扑敌阵的英雄气概。是陈粟麾下叶王陶部队的基干力量,战斗作风骁勇剽悍,战斗力很强,是第三野战军的主力军,也是共和国的王牌精锐部队。

步兵第70师

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6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第70师。其前身为1940年2月以原新四军2支队机关及新3、新4团等组建的新的第2支队,1941年4月改编为新四军6师16旅,1943年1月与1师2旅(前身1940年7月由新四军老2团扩编的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合编为16旅,1945年1月改编为苏浙军区第1纵队,同年11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1946年3月第6纵队扩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以原6纵队4个团组成6师16旅,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

这是一支诞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在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卫(韦)岗、贺甲、黄桥、杭村等战斗,歼敌55862人,创下新四军首战日军、首俘日寇、首克敌据点、首夺敌县城的纪录,为开辟和坚持苏南、苏北、浙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老2团(70师210团)因作战勇猛顽强、每战必胜,打出了虎威,被新四军授予“战斗模范团”光荣称号,被江南人民誉为“老虎团”。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涟水、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沙土集、豫东、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战斗,是第三野战军的主力师,著名的“叶王陶”部队的中坚,其下属各团分别被誉为“打不垮的46团,赶不走的47团,大大的48团”。1952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参加了上甘岭防御、金城等战役战斗,歼敌9600余人。1955年10月,驻防京郊担负首都保卫重任。1960年4月,改编为摩托化师,1962年10月底,执行陆军机械化师编制。1966年6月15日,改隶北京卫戍区,改称警卫第3师。1974年12月31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警卫第11团(原70师208团)开始担负迎外任务。1989年,警卫第13团(原70师210团)改为特种警备团。该师历史悠久、战功卓著,是我军最早的摩托化部队之一。现辖警卫第11团(红军团)、警卫第13团(红军团、老虎团)、炮兵团、高炮团和装甲团。

208团的前身是40年5月由新四军老4团3营、原2支队部分直直属分队和苏南地方武装合编的新四军新2支队新4团(老4团3营后调离该团),41年4月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6旅46团,42年11月随旅划归第1师指挥,45年1月改编为苏浙军区第1纵队2支队。同年11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46团,46年3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16旅46团,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46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0师208团。该团是江南新四军老部队,基础较好,战斗力很强,是军、师主力团。

209团的前身是40年初由老4团3营的一个连与镇(江)句(容)江(宁)自卫团合编新四军新2支队新3团,41年4月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6旅47团,42年11月随旅划归第1师指挥,45年1月改编为苏浙军区第1纵队3支队。同年11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50团,46年3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16旅47团,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47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0师209团。该团是江南新四军老团队,很有战斗力。

210团的前身是坚持在湘赣边、赣粤边、赣东北和皖东的红军游击队,38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2团, 39年11月7日改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第2团,40年7月编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仍为第2团,41年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2旅4团,43年1月随旅并入第6师16旅为48团,45年1月改编为苏浙军区第1纵队1支队。同年11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48团,46年3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16旅48团,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48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0师210团。该团是老红军团队,是新四军早期的八个主力团队中的持团,部队战斗作风勇猛顽强,长于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战斗力很强,是军、师第一主力团,也是第三野战军最为著名的主力团队之一,有“老虎团”的美誉。

步兵第71师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7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第71师。其前身为1943年2月组建的新四军7师皖南支队,1946年10月改编为第7师第20旅,1946年10月调归华中野战军第6师为第17旅,1947年2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7师。该师成立后,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沙土集、豫东、淮海、渡江、大别山剿匪等重要战役战斗。1950年10月,师部及所属步兵211、213团机关编入空军,步兵212团改编为空军警备团。1950年12月下旬,71师师部暂改为中南军区空军航空预科总队部,211团改为1团、213团改为2团。1951年5月,改编为空军第15师。

71师的前身是43年3月由第19旅57团和繁昌、铜陵、芜南地方武装组建的新四军第7师皖南支队,45年10月改编为新四军第7师20旅,到山东后改称津浦前线野战军第7师20旅,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7师20旅,同年11月调入华中野战军第6师为17旅,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7师,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1师。该师是新四军第7师的部队,战斗力较强。

211团的前身是45年7月由铜陵大队与南繁芜总队合编的新四军第7师皖南支队第2团,45年10月改编为新四军第7师20旅59团,到山东后改称津浦前线野战军第7师20旅59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7师20旅59团,同年11月随旅调入华中野战军第6师为17旅49团,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7师49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1师211团。该团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212团的前身是由山东滨海地方武装组建的山东滨海军分区第2团,48年9月初调入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7师为50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1师212团。

213团的前身是43年6月,抽调新四军第7师皖南支队各大队主力合编成的临江团(即1团),辖五个连而无营的编制,45年10月改编为新四军第7师20旅58团,到山东后改称津浦前线野战军第7师20旅58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7师20旅58团,后改称山东野战军第7师20旅63团,同年11月随旅调入华中野战军第6师为17旅51团,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7师51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1师213团。该团是皖南的老部队,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步兵第72师

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8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第72师。其前身为1941年8月由红军“联抗”1团组建的苏中军区第1旅,苏中三分区机关和各县独立团组建,1945年10月改称苏中军区独立旅,是一个以红军干部为基础骨干,部分以红军连队为基础,红军主力部队,吸收了大量知识分子和久经战斗锻炼的一支部队。抗日战争时期,坚持苏中军区三分区和曲塘海安及东台以南三角地区的武装斗争,歼灾了大量敌伪军。在参加车桥战役中,曾单独俘虏日寇毛名,并在反攻作战中,曾以一个然先后在攻克泰兴和伍佑之战中,各全歼伪军一个整师的重大胜利。

第72师及其前身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坚持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歼敌24100余人。在反攻作战中,曾以一个旅取得了先后在攻克泰兴和伍佑之战中,各全歼伪军一个整师的重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涟水、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沙土集、豫东、淮海、渡江、长山等重要战役战斗。莱芜战役中,以伤亡400余人的代价歼敌22000余人,抓俘1900余人,受到华东野战军前委的通令表扬;孟良崮战役中,53团1、3营和54团2营攻占垛庄,圆满完成了战役合围任务,为全歼整74师立下了第一功。1952年9月,随军入朝参战,主要担负中线上甘岭、平康、五圣山地区防御任务,参加了金城战役注字洞南山战斗,共歼敌16200余人。1955年10月,72师回国。1985年,整编为陆军第24集团军步兵第72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8年,与唐山陆军预备役炮兵师合编为河北陆军预备役炮兵第72师。

214团的前身是40年10月由新四军和苏北地方实力派李明扬、陈泰运各派一个连组建的联抗第1团,44年10月编入新四军苏中军区为特务第5团,45年8月编入新四军苏中军区新1旅为第11团,同年10月改称苏中军区独立旅第1团,46年5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18旅52团,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52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2师214团。该团是苏中军区通过统战形式发展起来的部队,战斗作风过硬,战斗力很强,是军、师主力团。在抗美援朝期间,214团8连战士张桃芳创造了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215团的前身是43年月由崇明警卫团和通海自卫团合编的“汤团”,同年10月改称联抗第2团,44年10月编入新四军苏中军区为第3分区紫石独立团,45年8月与分区特1营合并编入新四军苏中军区新1旅为第12团,同年10月改称苏中军区独立旅第2团,46年5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18旅53团,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53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2师215团。该团也是有过特殊经历的部队,作风好,战斗力很强,是军、师主力团。

216团的前身是45年8月由泰州、泰兴两独立团合编新四军苏中军区新1旅第14团,同年10月改称苏中军区独立旅第3团,46年5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18旅54团,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54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2师216团。该团是苏中的地方部队,战斗力较强。

步兵第74师

74师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正规部队。其前身是1936年1月4日诞生于河南卾豫边区的桐柏山红军游击队,并于1937年10月扩编为豫南红军独立团。

1938年1月,在彭雪枫和张震的组织下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

1939年7月1日,在安徽定远,以第4支队第8团,挺进团和第3游击纵队为基础,组成新四军第5支队,司令员罗炳辉,政委郭述申,并转战于津浦铁路以东。40年8月5支队8团,10团进入淮宝地区开辟了根据地。

1941年2月,5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2师第5旅,旅长成钧,政委赵启民,辖第13,14,15团。经过三个月的战斗,巩固和开辟了淮宝与淮泗根据地。1941年7月,5旅西渡洪泽湖,扩大了皖东北根据地。

1947年1月,5旅改番号为第7纵队第20师,师长殷绍礼,政委邓少东。所属3个团依次改番号为第58,59,60团。2月,20师参加了莱芜战役。5月,参加了孟良崮战役。7月,参加了南麻战役。9月,随纵队编入内线兵团,担负歼灭内线之敌,收复山东失地的任务。1948年3月以后,20师参加了打淄川,击曲阜,克邹县,占兖州的战斗。1948年11月,20师参加了淮海战役。

1949年2月10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20师改编为第3野战军第25军第74师,师长张怀忠,政委邓清和,各团依次改番号为第220(原老八团),221,222团。4月,参加渡江战役。5月,参加上海战役。

1952年9月,74师随自愿军第24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师长肖选进。1953年,取得了平康前线381东北无名高地与美3师战斗的胜利,并在夏季反击战役中表现优异。1955年10月胜利回国。

1957年改隶第66军,1966年编回第24军,番号改为第70师。1985年编为第24集团军第70师,1998年缩编为第70旅。2003年编为第65集团军第70摩步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