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盘比较:杨国枢:我的学思历程 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49:20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我作学问会那么辛苦,其它的学者没有这么多转折,当了教授之后,生活都过的很好,领的薪水也都一样。所以下面我想以过去这四十年来,这五部曲的学思历程当作背景来跟各位检讨以下五个问题。

职业与志业

第一个问题是职业与志业。我经过了很久,终于弄清楚什么是「职业」(occupation),什么是「志业」(vocation)。我以前从来没有懂过,要到第三个阶段「看山不似山」的时候才弄清楚。当时我自己检讨,为什么本来那么喜欢心理学,后来又不想作研究了,我体会到我是拿心理学的研究作为我的「志业」,而非「职业」。「志业」跟「职业」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告诉各位差异可大了,这是从我一生的学术生活当中所亲身经历的事。每当我看到别人在他们的「职业」中遇到困难,不是待遇不好,就是他不喜欢那个环境。基本上「职业」是一件工作,就好象上班一样,有一份职业的名字,领一份薪水养家活口,朝九晚五一分钟也不多,这是比较正面的讲法,也有比较负面的说法,例如:工作的时候不投入,上班时间迟到早退,工作是工作,我是我,工作跟我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志业」并不是这样,一个以志业为主的人,根本不会想到就业的问题,他喜欢做这个工作或这件事情,根本不会去考虑工作的时间,有时间就做,而且是不计成本的,有时候不但不赚钱反而还要赔钱,他也甘之如饴。他完全没有时间观念,即使是晚上工作也不知道东方之既白,那怕身体会搞坏他也照样做,他整个人的身心都投入到里面,因为他觉得自己做这份工作,可以让生命更有意义,生活更有价值,可以感觉到自己在这里面安身立命,这就是「志业」。当然天下最理想的状况,就是你的「志业」跟「职业」合而为一,不但有薪水可以生活,又可以在里头安身立命,觉得你的生命有意义有价值,又不斤斤计较时间,这是很多人的希望,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如此。

其实大部份的人都没有「志业」跟「职业」的观念,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从小我们的父母亲跟老师所灌输给我们的,就是「职业」而非「志业」。我现在已经是六十多岁了,从来没有听到过有那个父母会告诉小孩子「志业」的观念,会让他去做自己觉得很有意思,做起来让自己觉得很有劲的事,不会去计较待遇的好坏。很少有大人会告诉小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找一个事情让自己能够真正投入,甚至在里面安身立命。所以我们只有「职业」的观念而没有「志业」的观念,有的人很幸运,他的「职业」就是「志业」,但是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我觉得自己一直都很清醒,当初选择了「职业」也就等于选择了「志业」,还好那时生病了一年,让我想得非常的清楚,看了很多人生观的书,也写了很多封长信跟朋友检讨我自己。今天讲这些话,是从我过去四十年来的经验体验到的,我并没有厌恶做一个心理学者或从事心理学研究,我现在反而有很多想做的题目,我的经验比以前丰富,想法也开窍了。我总觉得自己在五十五岁以前所做的研究,都可以丢到字纸篓去,只有在五十五岁之后所做的研究,我觉得还可以的。我现在真正懂得做研究了,知道想做什么,只可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最近十年常常有时不我予的感觉,所以我很希望年轻的学者能够投入的研究。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体力不如以往,但是为什么士气还能很高呢?就是因为我选择的是「志业」而不是「职业」。如果我选择了「职业」,下班后我就可以去玩乐,而不必如此辛苦,但是我认为就是因为这种生活不过如此,所以我更应该把它过得充实一些,这就说明了「志业」跟「职业」的不同。所以奉劝各位,假如你要作学者或学术研究,你一定要把它当作是「志业」,不要因为成绩好就跟着别人念大学,人家出国念书你也跟着出去,回来之后也跟着人家找个学校当教授,然后当了教授之后你就熄火了,甚至有的还没当上教授就熄火了。各位可以看看我升上教授是多少年前的事,而且我升上教授以后非但没有熄火反而越烧越旺,不过我的柴已经不够了,大势已去,但是各位还是春秋正富。我常常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知道这些事情,为什么我的老师教授不告诉我这些事?我们的父母亲没办法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他们有他们的局限,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文化、社会、人事都不会告诉我们这些事?所以做学者是如此,做其它的行业也是如此,你一定要找到一个行业,在它的性质上是可以作为「志业」的,假如你发现你的「职业」不能当作「志业」,有机会的话你一定要把握机会,转到一个可以当作「志业」的「职业」里,那是一件好事,你会发现你做得一身都是劲。我就自己四十年来的经验告诉各位,「志业」跟「职业」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志业」太重要了。



大学教授的体认

第二点我要谈的是自己多年前对大学教授的体认。我个人认为大学教授不论年龄、性别、种族,应该都具有四种功能:

第一,他是一个知识的制造者,这是一个好的大学教授应该要具有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因为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不论大学教授或研究生都要不断的制造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大学教授的任务是知识的传播,他要把在大学所创造建构发展的知识、观念以及思想,把它加以整理、整合,再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这就是教学。

第三,培养一个这样的老师,除了从事研究工作,不断的制造知识以外,他还必须将知识传递到校园以外的地方,譬如公司、社会,他们必须要去推广知识,或是对这个知识提出具体的建议,帮助政府或民间团体去解决一些问题。譬如像经济学家,政府要开会讨论如何来稳定汇率或是其它问题的时候,一个大学教授就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学问素养以及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提出一个最忠实而努力的建议,这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别的行业的人做不到的,只有大学教授可以做得到。又或是到处去演讲,到各地去推广知识,把你的专业知识大众化,这是回归社会的作法,也是只有大学教授才作得到。

第四个要求更广也更高,就是要成为一个「知识分子」,并不说大学教授就是「知识份子」,所谓的「知识分子」,他的知识领域及范围都超越他本行以外,譬如一个社会学者,他涉猎的不仅只有社会学而已,还包括了政治学、经济学、科学、教育,甚至文化方面的东西,他都必须涉猎,他的知识要非常渊博,他所关心的事情不仅是他行内的事情,他还必须关心整个社会大众,甚至整个国家民族。所以他可以发挥言论去分析批判社会,当国家发生重大的事情,不管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文化的,他都能够很敏感的去感受到这个问题,在大家还没有发现以前,他就能够理解这个问题的真相,并且分析这个问题的道理在那里,然后进一步提出批判。他不会去管负责的是一个强势的政府或政党,因为他是站在一个知识分子的立场,而不是一个狭义的专家学者的立场,来提出问题、提出批判,甚至为此牺牲生命、牺牲职务、健康,或者是被抓起来,他还是一样会做。这点不论在西方东方,中国都是有斑斑可考的事例。

一个大学教授必须具有这四大功能,当然这是一个四项全能的教授,大部份的教授都没办法四项全能,能够把书教好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能同时把研究做好,就已经是很好的教授。要能够做到第三点则是不可多得,因为你要口才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开会的时候用别人听得懂得语言表达出来。至于要做到第四点,就是「知识分子」的角色,则是凤毛麟角,因为他要冒险,他要涉猎那么广,本行的要照顾之外还要看别的东西。

以上所提的跟今天所谈的题目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自己决心作一个心理学者,做一个大学教授,所以我很早以前就想做一个思想全能的教授,不管做的好不好,至少我非常努力。当时我会转心理系,就是因为自己在高中时代有改造社会的观念,这也是为什么在当时强人政治的阶段,我们台大还有教授敢出来讲话。就是因为你不会在乎这些压力。我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这四个要求兼顾的程度都不一样,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看。从1959到1970年,我纯粹是一个学术教学的教职,当时政府也不会请我去发表言论,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我顶多只达到第二点。从1970到1988年将近十八年的时间,我相当努力的去扮演这四个角色,就某种程度而言,当然是受到我的学术研究所影响,但是即便是有影响,主要还是因为我觉得在那个阶段,对整个社会而言,还是必须要有人去扮演这样一个角色。从1989到现在,我几乎又回到第一个阶段,我的教学研究占百分之八十,有时候人家请我去开会我也不能去,而且现在讲话的人太多了,也不需要我们讲些什么。我说这些话的目的,是希望提供给各位年轻的学子以及同仁作为一个参考,也就是说这种思想全能的教授还是可以做的,尤其是前三者还是满值得追寻的,所以我在这里提出来。



游牧型的研究vs安土型

第三点我想谈谈游牧型的研究跟安土型的研究。第一个阶段我做研究的题目换来换去,很像是游牧民族,一个题目我做了两年就不想做了,发表论文之后又想做新的题目而且完全是跟着美国的脚步在走,这个阶段我称之为「游牧型」的研究方式。但是有的阶段我就盯住一个题目,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做研究,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安土型」的研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看大学教授或研究人员就是这两型,一个是游牧民族型,常常换题目,说得难听一点是喜新厌旧,说得好听则是他才气纵横。也许你会想问:「作一个学者是作「安土型」的好,还是「游牧型」的好?」我个人的体认是这两种人都很需要。「安土型」的学者是从一而终,一辈子都做同一个题目或同一个范围的研究,他的好处是可以有系统、深入、累积性的做下去,他的广度可以扩展,深度可以加强,就知识的累积效果而言,这个是最好的,而且容易有成就,容易成为大师。「游牧型」的学者就完全不同,当他做得有点成绩的时候,他又从头开始另起炉灶,搞了不知多少年以后,他又换了。这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是他把一个领域里面的研究观念、方法、工具、看问题的方式,携带到另外一个领域里面,可以刺激那一个领域的人的研究,容易看出新的问题。因为在一个领域待久了以后,你就不容易去突破,你的思考会被卡住,不容易想出新的花样,而且已经弹性疲乏了。假如现在有一个新的人进来,从另一个观点来看这个问题,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局面。其实这种人为什么会过来呢?就是因为他从旁观察,看出了毛病,看出了你们无法突破的地方,而他有把握可以突破,所以他进来了。他可以像蜜蜂一样,把一种花里的花蜜携带到另一种花去,到处沾花惹草,使不同类别的花粉混合在一起,吸收了以后,酿出很特别的蜂蜜,这是「安土型」的学者做不到的,所以这两种学者我们都相当需要。不过需要的数量多大呢?我觉得还是「安土型」的学者多一点,「游牧型」的少一点,所以你说做一个「安土型」的学者好,还是「游牧型」的学者好呢?我会说适性而为,看你的性格而定,因为做研究本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那是勉强不来的。你的性格适合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只要你做的好,你就可以在里面安身立命。


信心以及创造力

第四个问题我要谈我们的信心以及创造力。从1975年我开始怀疑我们的研究,并且推动本土化的研究,我遭遇到的困难相当的多,其中最大的困难是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的学者,不光是心理学界,还包括很多社会学科的学问,因为长期的套用西方理论,久了以后就会失去独立研究以及判断的信心,当然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创造力。失去信心兹事体大,而这也不是现在才发生的事,从鸦片战争以后,我们老是打败仗、割地赔款,之后又经过五四等文化改革的运动,一直到现在,我们对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根本没有信心,认为只有洋人的话才最可靠。我们现在还是跟着美国在走,认为这样就够了,也不会去问我们究竟能不能做?我们再也不动脑筋思考,所以我们也不会创造了。我常常发现许多博士班学生,你让他们读书读论文,再多他们也都能读得很好,写个读书报告写得很好,洋洋洒洒而且诚诚实实。可是现在写论文并不是做苦工就可以,他如果做一个莫名其妙的题目,搜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资料,放进计算机以后出现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数据,写出一篇莫名其妙的论文出来,然后他跟你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这样放了几大本论文在你的桌上,你能让他不通过吗?我们的升学主义教育制度使得我们只会死背,没有自信心也没有创造力。各位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学者没有创造力、没有自信心,如何能够创新呢?又怎么会有大的突破呢?

我们通常会觉得只有外国人才能作大事,像我们心理学的大师也全都是外国人,但是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搞了四十年,四十年并不是小数目,心理学也不过创办了一百多年,我们就过了一半,这样算一算,西方人的心理学也不过领先我们五十来年,为什么我们会这样不象样呢?当然我们有很多理由,譬如我们的人数太少,中间经过很多变乱….等等,但是我们至少要有几个象样的人出来,可是几乎没有,这个是很可悲的事情。幸亏我们提倡本土化的研究,我们这些从事本土化研究的人胆子大了一些,所以这几年我们一直有新的理论及观念,而且也在国际上发表,因为我们已经看透并且跳出外国学者的阴影,我们敢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独立找题目,控制自己不套用别人的东西。这样的现象一旦出现以后,你就发现外国的东西也不过尔尔,你反而会觉得不够用,于是就干脆自己弄,慢慢的经过鼓励之后,你自己的理论就会出来。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同学以及年轻的同仁们,要有这个信心,不要一直假设我们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走,我们只能够拾人牙慧、只能做别人已经做过的题目、只能用别人已经用过的方法。所以我们必须謷惕到中国人没有信心的这个问题,信心是必须要恢复的,像我们采取本土化的研究就会让我们的信心慢慢恢复,因为我们就是在强调这个东西。



人文社会学科本土化与国际化

最后一点我要讲的是人文社会学科本土化与国际化研究的问题。很多人有一个观念,认为提倡本土化是义和团式的思想,本土化的心理学就是中国医学的中医?这简直是误解!其实我们跟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层次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不希望全盘套用西方的方法,而是要像美国人最初做心理学一样,做出自己的一套东西,而我们也要做出自己的成果,我们并没有排斥的意思。我们强调要把本土化的心理学做好,但是前题是必须要先对别的国家所做的研究有相当的了解,人家的方法、理论有的时候是可以用来作为借镜参考的,但是不能完全照他的内容来抄。也有一些人会说提倡本土化就不能国际化,提倡国际化就是跟本土化相抵触的。我可以告诉各位并非如此。我们愈来愈清楚国际化跟本土化不但不相抵触反而是相辅相成,因为你要先有自己的东西,你才能在国际上参与国际性重大的医学讨论。我自己有一个亲身的经验。美国人跟欧洲人都说人类的性格有五大个(BIGFIVE),这五大个性格是universal,所有世界各地的人都是如此。但是我们从中国人的语汇里大量地搜集了很多对人的形容词,选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形容词,我们请别人描述自己以及别人的性格,然后我们也得到五个形容词,但是这跟他们那五大性格相关性并不高,后来我们的成果发表在心理学里最好的期刊,我们的文章出现以后就常常被引用,现在教科书、普通心理学里面都有,也证实了他们说的BIGFIVE并不是universal。我们就是用一个本土化的研究所得到的成果,来讨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国际化了。所以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国际化跟本土化不但不相抵触反而是相辅相成,而且我们要在国际性的会议上发言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他们也很希望我们能提出跟他们本国不一样的东西。

以上我分成两个部份来谈,第一个部份是讨论四十年来的几个阶段,第二个部分是谈五个问题。第一是职业跟志业的分别,第二是大学教授的功能,第三是「安土型」以及「游牧型」学者的类型,第四是研究学者的信心以及创造力,最后就是本土化以及国际化的问题。很抱歉耽误大家这么久的时间,但是我很希望自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谢谢各位!






Link:
【事迹】  写得很真实,令我很受触动!

【演讲】  我学心理学的心路历程

【其他演讲稿】 「西化华人心理学」的本土化:我的学思心路历程

【杨教授的一些理论】

1)Double Y理论中国人的双重性格
2)Big seven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