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什么时候开始算:丧葬旧俗简介_东平湖读月楼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2:41:46

丧葬旧俗简介

 

● 丁永林

 

    [说明] 本文系为《东平湖与黄河文化》写的书稿。该书已与2009年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正式出版发行。

 

 

    人生三件大事:婚、生、死。对这三件大事人们历来非常重视,特别是对待“死”。人非木石,是有细腻感情的动物,周围的人死了,必然触动复杂的情感,要为他安葬和悼念。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埋葬亡者的传统仪式,即使是绝对的唯物主义者,除了物质存在,什么也不相信,也不会同意把他家死亡的亲人当作腐烂动物来处理。

    为死者举行葬礼,是对逝世者的告别和最后一次服务,也是对活着的人一次教育,每个人都应当想到,他也将有这样的一天。为死者举行葬礼,是为死者送行,向他的遗体表示尊敬,也是面对死亡的人联想自己的生命价值,思考生命的意义,珍惜宝贵时间,提高生命的生存质量。

    中国的丧葬习俗产生于史前的祖先崇拜。经过三代时圣人制礼作乐,形成完整而系统的丧礼、丧服制度,载在《仪礼》、《礼记》等书中。后经历代大儒根据社会的变迁加以因革损益,著于《司马氏书仪》和《朱子家礼》等书中,为后世士大夫所遵奉,并渗透到民间丧葬习俗中,至今影响犹存。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即使具体的形式或内容稍有变通,而丧礼慎终追远、事死如生、崇尚厚葬、以礼教孝的精神却一脉相承。

    水泊梁山一带的丧葬习俗多循古礼,子女们不论生活条件如何,对待老人丧礼上都不惜金钱,认为是为老人最后一次尽孝,礼仪繁琐而庄重。

 

一、汉族丧葬旧俗

 

    按传统习俗,汉族实行木棺土葬,聚坟头。具体到水泊梁山一带,客观地说丧仪并不相同,但大致程序差不多,这里只介绍主要程序。

    (一)小殓

   小殓即替死人穿好衣服,俗称“穿寿衣”。旧俗极讲究“寿终正寝”,凡是正常死亡的老人,尽量避免在床上咽最后一口气。当生命垂危之际,应先将其移到灵床上,头外脚里,如上有老人尚在则头里脚外,在亲友的守护下度过弥留时刻,这叫“送终”。灵床在这一带称“临末床”,一般用现成的较小木床,床上铺一条棉被即可。灵床通常设置在死者居住的正堂明间中央,如上有老人尚在,则灵床位置要偏一些。

    “正寝”宿称“倒头”,也就是病人刚刚咽了气,倒了头。在即将倒头的前几分钟,亲近的人要把寿衣(这一带叫“送老衣”)穿好,避免赤身裸体到另一个世界。口衔铜钱,谓之“紧口钱”,用线挂在耳朵上;头枕布缝的中间有凹陷的枕头,谓之“鸡鸣枕”;下铺缎褥上盖绸被,左手拿一手帕,内包冥钱,据说是去阴间买通上下之用,右手拿鞭,据说是过“奈何桥”时打狗之用;面盖“蒙脸纸”。在灵床前放一矮方桌,上放长明灯及倒头饭碗。相传阴间漆黑一团,寸步难行,长明灯是为死者照路的,直到发丧时才能灭;倒头饭是由小米煮成半熟盛在碗里,上盖一圆饼,饼由孝子每人咬一口,并在饼上抹上锅灰,然后盖在半熟的米饭上,还要用一双红筷子通过饼直插碗内。据说,这是老人倒头,儿女们已顾不上饭的生熟,也顾不上是否吃饱,匆匆将饭放下去照顾老人,并把这最后一顿告别饭永远放在老人身边,以示孝心。

    死者倒头后,立即烧倒头纸,全家举哀。儿媳随即手持纸钱,去门外焚化,并焚烧预先扎好的“倒头轿”。

    (二)报丧

    死者全家举哀实际上就等于给村里四邻报信,这是报丧的开始。邻里听到哭声便纷纷前来吊唁、议事,本族晚辈则急忙赶来灵前举哀。举哀完毕,便在灵床左右铺上麦秸,男左女右守灵在侧,阖族长辈与孝子邻居便开始商议发丧事宜。孝子要给操办丧事的人一个个跪拜磕头。

    老人亡故后要向有关亲友故旧报丧,重要的还要呈报丧帖。死者的至亲要由孝子亲自去报,路遇外姓亲朋、世家,当即叩头报丧,被叩报者如果是晚辈,则须还礼,但路遇同姓,不管辈数长免均不叩头。死者如系女性,孝子必须在倒头后先到外祖家步行报丧。此时孝子来不及做孝衣,只戴顶孝帽,腰上系一根孝带。到了家门不能进门,需等人出来,当面禀报治丧事宜,多大规模、什么规格,听外祖父或舅父的意见,在门外听候答复。得到允许才能返回照办。

    同时,丧家要在门外悬白色岁头纸(主要作用是为前来吊唁者引路。按亡者年龄每岁一张,悬挂方位男左女右)、安排孝服和扎灵棚。值得一提的是,灵棚有内、外之分,内灵棚在灵床左右,陪灵的孝子男左女右。外灵棚在院子里,与内灵棚隔一竹帘,帘外设供桌,桌上放灵位(牌位)摆祭物,供桌两旁站立司仪,吊唁者在桌前行拜礼吊唁。

    (三)大殓

    大殓也叫成殓,就是将尸体移至棺材内。时间上没有定准,要视吉日、天气寒热而定。若是热天,倒头的当日就要大殓,若是冬天,也可三天大殓。但不论何时大殓,都必须死者至亲如娘家人、闺女家等遗体告别后才能进行。

    大殓时要先撤去竹帘和供桌,把灵床移到右边,把棺材请到原灵床处,孝子把蒙脸纸揭去,正孝子捧头(女死者也有娘家人捧头的),男女家人抬褥子,将死者放到棺内。一应殉葬物品也同时放进去。

    放好尸体后,由正孝子为死者净面。用碗盛上清水,正孝子手拿棉球蘸清水擦洗死者的脸,家人用土坯或棉花把死者周围填实,再用镜子来回在棺内照几次,然后把碗和镜子摔碎。接着盖棺。家人、亲友举哀。

不过棺材合盖有讲究:成殓后棺盖只能虚掩而不煞销钉,以备因故没能按时到来参加成殓的亲人来到时观看遗容,这叫“留口”;煞口时应将棺体两侧各用销钉煞死,死者为男性,销钉为左二右一,若是女性,则左一右二,另外还有一枚桃形寿钉,按男左女右销在棺侧,寿钉上系有红绸一条,煞扣时此钉只准楔一斧头,这一斧头在楔前孝子要高喊:“请爹(娘)躲扣!”这是孝子认为老人灵魂有知而做的尽心体贴,生怕因煞扣而受到惊扰。其余三枚销钉都是砸到底的。

    (四)家祭

    家祭是丧葬礼仪中的重要一环,一般安排在和出丧同一天出殡前。家祭前先由孝子抱公鸡赴莹地破坟,由挖坑人挖墓坑。

    是日,接到报丧的亲朋都备祭礼而来,所送祭礼包括祭席、挽帐、挽联、折仪(代替祭物的货币)等等不一。吊客来后要先在门外路棚报告、登记,然后听从安排接供。

   1、接供:

    吊客在离丧家大门还有一段距离时停下,报鼓三声,孝子弯腰由两名帮丧人随左右挽扶,在鼓乐声中来到吊客面前叩头谢礼,然后退几步叩一个头,接着引供进入灵棚。

    2、吊纸:

    吊客进入灵棚一揖,跪下就哭,司礼高喊“孝子谢客!”吊客连叩四个头,起来对灵位一揖便可出门,等候家祭。

    3、家祭:

    家祭在吊客到齐后进行。家祭时,一般顺序是孝子及族人先祭,如系女丧,娘家人先祭,其余按亲、疏、辈分依次祭奠。吊客可根据与死者的关系行不同的奠礼。

    八拜礼系一般的奠礼。吊客在哀乐声中进入灵棚,先到供案前一揖跪下,由司礼递香、递酒,然后四叩首,起来一揖,退至灵棚中央,一揖,跪下举哀(哭),司礼高喊“孝子谢客!”吊客四叩首,起来一揖,退出。

    十二拜礼;系较隆重的奠礼。吊客在哀乐声中进入灵棚,一揖四叩首,起来一揖。以下与八拜礼相同。

    二十四拜礼是最烦琐的一种奠礼,只有那种“贵而不哀”或“哀而不痛”的吊客行此礼。乐队奏《孔明吊周瑜》曲牌,吊客有节奏地行礼。设想灵棚内分前、中、后三排,吊客从后排右角上,一揖四叩首,起来一揖;再进到中排左边一揖三叩首,起来一揖;再进到前排右边一揖四叩首,起来一揖;转身到前排左边一揖三叩首,起来一揖;向后退到中排中间一揖跪下,由两边司礼左递中奠右传酒、香祭物;然后举哀;司礼高喊“孝子谢客!”吊客接着三叩首,起来一揖;再转身到中排右边一揖三叩首,起来一揖;再退至后排左边一揖四叩首,起来一揖,礼成。整个奠礼为“前七、后八、中九叩首”。

    (五)出殡

    出殡时,灵柩出门停在街上,由孝子带领举行集体路祭;孝子摔“老盆”后棺起行;孝子手挑纸幡,带领孝眷、亲友随棺佝偻前行,且行且哭,行少许至宽敞处,送殡亲友在棺前行“辞灵礼”,停送;至莹地,孝子祭“后土”,告祖先;然后将棺木抬入墓坑中掩埋,聚成圆锥体坟头。

    (六)丧后琐礼

    葬后三日,俗称“赴三”,孝子孝眷上坟烧纸钱、添土,谓之“圆坟”。三天或七天烧纸屋,一般多扎有楼堂瓦舍、童男童女、金山银山、鸟兽、钱柜、摇钱树等。葬后七日为“一七”,共祭第一、三、五、十四个“七日”,其中“五七”最为隆重。另外,还有“百天”一、二、三周年祭日,孝子、孝眷及有关亲朋赴莹地祭奠举哀。周年满祭以后,即按通常礼俗祭扫坟茔。

 

二、回族丧葬旧俗

 

    回族丧葬习俗是在伊斯兰教处理死者的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回族有一句俗语,叫做“死后铺金盖银,不如生前厚养孝顺。”所以,葬仪比较简单,大体有以下几个议程:

    亡者一旦停止了呼吸,家人便帮助把双眼闭上,用手巾把下巴托起合上嘴,然后脱去平常的衣服,把身体放平,双腿顺直,用白布把尸体盖上。等待本族丧事主持安排葬仪。

    回族整个葬仪四步程序:

    1、用水净身

    给亡人净身最好是亲近的人,一般男性洗男子,女性洗女子,但是配偶或子女可以不受限制。如果亲近的人不知怎样洗死人,可以请人代理,但洗尸者必须是敬畏真主的虔诚穆斯林,人品可靠,受人尊敬。

    2、用白布包裹尸体

    洗净身体之后,用白布裹尸体有传统规定的方式,男性用布三块,女性用布五片,总长度都是“三丈六尺”,要严密裹紧。

    3、为亡者举行站礼

    可以在清真寺中举行,也可以在其它地方举行,如家中或空旷的地方。站礼时,死者身上有遮盖,安放在前,仪式由一人领导。参加站礼仪式的人,类同于礼拜,但只站立而无鞠躬和跪叩。站礼中,请阿訇(音a hong伊斯兰教主持教仪、讲授经典的人)向真主祈祷,内容是赞颂真主和穆圣及其家属,也向真主祈求恕饶和恩赐亡故者和所有活着的人。这些都是传统的固定内容。

    4、入土为安

    站礼仪式之后,将尸体殓以清真寺公用之“经匣”,外加棺罩,立即运往墓地。入土时,轻轻把死者的身体托起,放入墓穴中,最后用24块土坯封门,聚成长方形坟头。与此同时,由阿訇诵读祈祷经文,每个参加送葬的人,都从土地上拾起一小块土,投入墓穴中,口诵同样经文。墓中禁止放置任何纪念物或陪葬品。入葬后将经匣抬回清真寺存放备用。

    在此后的定期阶段,举行悼念仪式,例如从坟地回来的当天夜晚、第一个“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等,为亡者诵读《古兰经》、寄托亲人的哀思、祈求真主饶恕、援助和恩赐坟墓中的亡人和活着的亲友都安宁。

    整个葬礼不置冥器,不焚纸箔,不雇用吹鼓手,入土不用棺等,简单、安静。

 

三、渔民丧葬旧俗

 

    内陆湖渔民没有固定地点,哪里有水就到那里,以水为家,没有“故土”的概念,所以他们的风俗和陆地农民有很大不同,尽管家人死了也埋在陆地,但没有祖坟,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东平湖有个老渔民,祖孙三代埋了五个地方:洞庭湖、巢湖、微山湖、白洋淀和东平湖。湖边的地都有主,他们埋在什么地方呢?有钱人家也在岸边买林地,穷户就埋在公共墓地(义地)。据祖籍原安山镇的王诚志先生的考察,他们的丧葬习俗大体上和陆地农民差不多,以下说说所不同处。

    1、指路

    又称“喊路”。“倒头”后,家人对死者举行告别仪式前不准哭,“指路”后方可痛哭。他们认为,如果不指路就哭,死者到阴间要迷路。他们要给死者指路到哪里呢?西南方佛租释迦牟尼的圣地!他们认为那里是天堂。

    指路前要先做好准备,例如,为死者整容;用麻绳捆上双脚叫“拌脚丝”(怕炸尸);蒙上“蒙脸纸”;在大门口或者住船靠岸的地方的船外挂上“岁头纸”;白纸封门;给孝子缝制孝衣;砍好“哀棍”等,这些都与陆地汉族农民习俗差不多。不同处是他们得给孝子剃“百天头”,这是因为孝子为了尽孝丧后百天才能剃头。上述事宜准备停当后,即进行指路仪式。

    指路必须由长子执行,如果长子已死,由长孙代之,长孙也殁了,才由次子执行,余类推。是时,孝子穿戴孝衣孝帽,腰扎草绳,手拿竹竿,站在船棚(或屋脊)上,向有水的西南方向用竹竿指去,连喊三声:“爹(娘)呀!您向西南光明大道去吧!”指路结束后举家方可哀哭。

    如果父母同时(相继)去世,还要进行第二次指路。时间在第一次指路后出殡的头一天晚上,地点在岸上(村外)通往西南的路口(不论大小)。

    日落西山天黑之后,孝子率孝眷先在灵前举行仪式祭奠,接着向岸上(村外)走去为死者送行。队伍是按照长前幼后、南前女后,每人一手拄哀棍,一手捏着点燃的香,低头弯腰,默默前行,不准发出哭声,怕亡灵受扰而迷路。就这样,整个送葬队伍悄悄来到路口,设案祭奠。

    在男孝子将要到达祭案祭奠时,原来在男孝子后面的女孝子快步跑到祭案前面,准备焚烧预先扎好的纸骡、马、牛、驴、车轿、船舰,童男童女,轿夫驭手、狰狞的开路鬼或阎王爷身边的马前卒等阴间动物,一般要距离祭案十米以上,以不影响男孝子祭奠为原则。

    男孝子要在祭案前跪祭三次:第一次向者“路”行“三跪九叩”礼(即每跪一次磕三个头,后两次行礼也是如此),为的是让诸鬼神退避,为亡灵开通净路。第二次是向来路行礼,将亡灵接出来以便上路,因为这时死者的灵柩还放在家里。第三次和第一次一样,还是向路行礼。

    礼毕,正孝子站在椅子上,同第一次指路一样,面向西南方向,手持竹竿指向西南,用早已哭沙哑了的喉咙使足最大气力拼命地连喊三声:“爹(娘)呀!您向西南光明大道去吧!”如果死者的晚辈有先逝去的,孝子还要呼唤着晚辈的名字放悲声大喊:“某某,替你爷爷(奶奶)背钱褡子!”

    三声悲痛的呼喊,感天动地,泣鬼神,令人悲痛欲绝。也只有在在此时,众孝子方可放声大哭。与此同时,女孝子点燃预先准备好的纸骡、马、牛、驴、车轿、船舰等祭品,为的是让死者阴间享用。

    指路仪式结束后,众孝子按原来顺序顺来路痛哭着回家,准备第二天发丧。

    2、葬仪

    和陆地大同小异,不同处有,供要上猪头三牲、大块肉、馒头、上香等;摆供地点设在丧船岸边(院)外;抬着灵柩去墓地时只准直走,不能转圈;灵柩头朝什么方向,就要什么方向入穴,但必须按照“头枕山脚蹬湖水”的方向,原因是,渔民漂泊一生没有离开过水,生前靠水,死后也不能离开水。

    3、“招魂”

    地上相比,渔民“意外”死亡多一些,这里说的“意外”,是指渔民不幸葬身湖水,无法找回尸体。面对这种无奈的情况,葬仪要增加“招魂”仪式。渔民的做法是用草人代尸,穿上死者生前的衣服,设“灵堂”,请道士为死者“招魂”。

    招魂仪式是在夜间进行的。预先在水边搭一个小小的“蘸台”,到傍晚在“灵棚”里点起香烛,中间放着穿有死者生前衣服的草人,身上贴着死者生辰八字。天黑以后,道士坐在“蘸台”上,敲响钟磬铙钹,嘴里念着咒语。此时,“蘸台”前后燃起一堆堆篝火,随着道士的咒语,由死者家属披麻戴孝,提着有字的灯笼、高声呼叫死者的名字:“某某来呀!某某来呀!”声音凄凉。然后,由一个孩子或者亲属答应道:“来喽!来喽!”一呼一应,直到夜深人静,才由道士引“魂”回家。以后的葬仪与渔民正常死亡相同。

 

四、找祖坟“特俗”

 

    水泊梁山一带历史上就是黄、汶洪水“倾泻”的地方,水至,一片汪洋,吞没田地、村庄;水退,留下厚厚的泥沙,房倒屋塌、坟墓夷为平地。

    每当洪水过后,摆在人们面前的有两件事,第一是重建家园;第二就是找自己的祖坟。因为,作为礼仪之邦,尊祖祭祖的传统礼仪自然不能丢。东平湖一带的“找祖坟”之“特俗”,就是在这种特殊背景下自然形成的。

    按已故“梁山文史之树”王诚志先生留下的资料,“找祖坟”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要确定祖林的方位,。大水虽然淹没了村庄和田地,但总会留下一些参照物,根据参照物,就可大体确定林地的位置。有了位置,再找祖坟的墓穴,找到祖穴后就好找其他坟了。

    在老人指点下,由长子或长孙在林地附近设香案,上供、烧香、烧纸,如同发丧、祭祖一般,举家跪拜。长子念念有词:“子孙们前来给祖宗烧香、送钱、上供,希望您老指点,祖宗宅院在何处?子孙愿做牛马,永远孝忠祖先,当我们走进宅院,进了您的房屋,万望卸掉马鞍。”

    接着,长子脱光上衣,赤脚,只穿一条裤头,身背马鞍,跪爬于地,在那一片地方来回跪爬,直到马鞍落下——马鞍落地处就是要找的“坟穴”。在此添土筑起坟头,然后,再按原林行穴的方向,自然就找到了各自的坟穴了。

    现在看来,上述“找祖坟”的方法不是很“科学”,但其中全在“心”:一是满足了子孙的孝心;二是孝子坚信找到的坟穴就是祖坟。想想看,在过去的黄泛区、湖区,洪水过后返回生息的,哪有更好的办法找到已被淹没了的祖坟?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已经安澜了六十年,这种“找祖坟”的风俗在水泊梁山一带自然成为“文史”了。

 

[附录]  释“五服”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

    一、斩衰 (衰通“缞”)

     “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衷。至明、清,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子妇为姑(婆),也改齐衰三年为斩衰。女子服斩衰,并须以生麻束起头发,梳成丧髻。实际服期约两年余,多为二十五个月除孝。《礼记.丧服小记》:“斩衰括发以麻。”《清史稿.礼志十二》:“斩衰三年,子为父、母;为继母、慈母、养母、嫡母、生母;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子之妻同。女在室为父、母及已嫁被出而反者同;嫡孙为祖父、母或高、曾祖父、母承重;妻为夫,妾为家长同。”

    二、齐衰

    是次于“斩衰”的丧服。齐,下衣的边。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周代,父在父母服齐衰杖期,父卒服齐衰三年。唐代,为母,父在父卒皆齐衰三年;子妇为姑(婆)亦齐衷三年。至清代,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杖与否,各有规定;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且齐衰三月。《礼记.檀弓下》:“哀公为之齐衰。”《清史稿.礼十八》:“曰齐衰杖期,嫡旁及下际缉,麻冠、致、草屦、桐杖......曰齐衰杖期,嫡子、众子为庶母;子之妻同;子为嫁母、出母;夫为妻;嫡孙祖在为祖母承重。曰齐衰不杖期,为伯、叔父、母,为亲兄、弟;为亲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同居继父两无大功以上亲者。

    三、大功

    亦称“大红”,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为九个月。清代,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史记.孝文帝本纪》:“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裴骃集解:“服虔曰:‘当言大功、小功布也。’”《明史.礼志十四》:“曰大功九月者,为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为姑及姊妹兄弟之女出嫁者;父母为众子妇,为女之出嫁者;祖为众孙;为兄弟之子妇......为兄弟之子为人后者。”《清史搞.礼志十二》:“曰大功服,粗白布,冠、致如之,茧布缘屦。”

    四、小功

    亦称“上红”,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年月。清代,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仪礼.丧服》:“小功,布衰掌,牡麻致,即葛五月者。从祖祖父,从祖父母报;人祖昆弟;从父姊妹篇,孙嫡人者;为人后者为其姊妹嫡人者。”《新唐书.礼乐志十》:“小功五月殇,正服:为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叔父之下殇,为姑、姊妹之下殇,为从兄弟姊妹长殇,为庶孙之长殇。降服:为人后者为其兄弟之长殇,出嫁姑为侄之长殇,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之长殇。义服:为夫之兄弟之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夫之叔父之长殇。”

    五、缌麻

    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服期三月。

    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即所谓“素服”,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髻。宋人车垓说此仪久废,当时人的袒免亲丧服是白阑缟巾;明、清时,素服,以尺布缠头。同六世祖的亲属便是无服亲了。故《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

    《仪礼·丧服》章所载亲属间各种服制被后世奉为权威性的准则,历代遵行,但也有所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