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金域蓝湾价格:七碗茶诗 - 凤凰诗社 - 凤凰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10:10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又名《七碗茶诗》
唐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作者】
     卢仝,自号玉川子。这首诗就是同陆羽《茶经》齐名的玉川茶歌。卢仝好茶成癖,诗风浪漫,特别是本诗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诗"之吟,最为脍炙人口:"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 生。……" 茶的功效,和卢仝对茶饮的审美愉悦,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卢仝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 茶圣”陆羽相提并论。至今的九里沟还有玉川泉、品茗延寿台、卢仝茶社等名胜。

【相关】
       卢仝一生善交朋友,与韩愈、张籍、贾岛和孟郊多有来往。在古代,选择隐居生活并不总意味着艰苦的生活,除了宗教苦行者和正直的穷人之外,还有一些隐士,他们生活无忧,然而生性澹泊,不喜入仕,更厌倦嚣烦的人际往来才避居人群。在我看来卢仝的生活态度更倾向于后者。这个时而隐居郊野,时而出没于公侯宰相之家的男人,有着广泛的人缘和浩淼的心境,就像他写茶歌通灵,写咏男女情事的乐府一样笔花四照,亦幻亦真。韩愈夸卢仝“事业不可量,忠孝生天性”, 而后来的甘露事变,他也是因为留宿宰相王涯家才横遭株连,死于非命。
       阳羡,即现今江苏宜兴。秦朝开始置县。宜兴现在是以产紫砂壶闻名于世。早在唐朝,这一带盛产茶叶,阳羡茶当时被列为贡茶。这种茶叶要经过精心采摘、制作和包装,非常精致,十分珍贵。难怪卢仝收下阳羡茶后,要“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品赏阳羡茶这样的人间美事让嗜茶如命的卢仝欣喜感慨万分:如此稀世珍品,理应天子享用,再次也该是王公贵族,我这山野人家哪来的这等福分!这都是因为身居高位的老朋友,没有忘却身在山野的我的缘故啊!我相信,是朋友之间相互看顾情谊让他从心底振奋,因为有朋友的挂念,比品到好茶更难得!
        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里,卢仝细致婉转地写了自己得茶,煎茶,品茶,叹茶的心境转换。在这首诗中,他以神乎其神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感受,尤其让人拍案惊绝的是诗的第二段“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此时,茶对卢仝来说,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似乎是他与更广阔的精神世界联接的桥梁。
      《茶歌》的问世,对于传播饮茶的好处,使饮茶的风气普及到民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后人认为唐朝在茶业上影响最深的三件事是:陆羽《茶经》、卢仝《茶歌》和赵赞的“茶禁”(对茶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