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考试系统2016:"安徽11教授致信新任教育部长"原是报纸策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39:27
"安徽11教授致信新任教育部长"原是报纸策划2009-11-13 08:48   南方日报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新安晚报》总编助理:该报撰写公开信初稿,11位教授审核修改后署名发表

■网友猛批:“不痛不痒、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方不圆、不尴不尬”

■教授回应:公开信目的是呼吁共同关注“钱学森之问”,是出自知识分子良心被误读的文本?

引起网友强烈反弹的,是文章中的两处措辞:

  1.尾巴要不要光明

  “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道题,一定能找到一条光明的路,中国的杰出人才也会由此不断涌现。”公开信最后的这句话,被网友们称为“光明的尾巴”。

  有网友质疑:“教授们凭什么‘坚信’、‘一定’?教育界存在的问题也不是新近才出现的,他们11个教授,居然提不出一句有用的应对措施,就信誓旦旦地‘坚信’!”

  沈正赋对此称,“这句话必须要加,不是拍马屁,而是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关注之下,不管是三年五年,肯定是可以解决的。”

  2.排名是不是不分先后

  公开信中,11名教授的署名后面有一句“排名不分先后”,同样引来网友们猛烈拍砖。

  “如果我们的教授们对11个姓名的排列顺序都这么在意,声明最后还来个‘排名不分先后’,钱老的遗愿怕是永远不会实现的。”有网友表示。

  沈正赋对此解释称,这句话被网友们误读了。“我们的署名完全不是按照行政级别来排列的,加上这句解释,就是怕引起大家的误解,谁知还是被误解了。”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0月31日于北京辞世后,他留下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仍将久久拷问每一个关心中国教育者的心。

  11月11日,来自安徽高校的11名教授联合署名,发表了一封致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及社会各界的公开信。公开信呼吁“钱学森之问”能够得到社会各界重视,借助部长易人、新的教育规划纲要制订之机,早日求得“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本是呼吁直面教育乱象,怎料此举却引发网络轩然大波。甚至有网友直指11名教授是“政治教授,拍马文人”,“是借钱老之名来炒作”。

  网友批评:

  联名信“不痛不痒”

  联名上书的11位教授没有想到,这封被他们“逐字逐句研究过才确定”的公开信,在网络上,同样被网友们拿来逐字逐句地进行“研究”。

  一名网友总结了这篇公开信的“四段论”:1.回顾“钱学森之问”;2.教育界成就巨大,也存在一些问题;3.总理关注;4.应该直面,并且“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解题。

  网友“余恨潇潇”尖锐指出:“不痛不痒、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方不圆、不尴不尬,对这样可有可无的近乎什么都没有的公开信,11位大教授,玩这一票,有些太小儿科了吧?”

  有网友指出,教授群体上书现象也是教育界弊相之一。

  教授回应:

  只想呼吁共同关注“钱学森之问”

  “别人怎么说,我们是管不了的。”对于作秀的说法,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沈正赋对本报记者称:“我不能同意。炒作至少是恶意的功利性的,而我们则只是出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

  “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来同意你的观点。”沈正赋坦言,他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响,但考虑到了会有不同的意见。他很欣慰大部分人是持赞同的态度。

  沈正赋指出,中国的教育问题现在是积重难返,“不光我们教授没有办法,我们也不指望教育部长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要是我们能解决,就不用通过媒体了,我们直接去做就可以了。”

  沈正赋表示,公开信的目的是呼吁大家共同关注“钱学森之问”,关注教育改革,而非提出问题和解决办法。

  “如果我们认为一封公开信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那也太天真了。”上书教授之一的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对本报记者说。

  内幕:

  报纸策划教授“集体发声”

  记者经搜索了解到,公开信最早在《新安晚报》全文刊登,后被各大新闻网站转载。

  公开信是怎么出台的?芮必峰对记者坦承称,“源自于《新安晚报》的一次策划。”

  此说法得到了《新安晚报》总编助理曹海峰的证实。

  曹海峰介绍,钱学森曾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师,对安徽人来说,“钱学森之问”因此被赋予了更多意义。为引起社会各界对“钱学森之问”的关注,新安晚报组织了这次“公开信策划”,邀请了来自于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1名教授参与。

  据了解,公开信由《新安晚报》撰写初稿,然后发给这11位教授审核,最后采纳修改意见定稿并由这11位教授署名发表。

  受访的两名教授均表示,虽然公开信成稿自己参与不多,但对此行动很赞同并且支持,公开信内容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沈正赋还透露,这次安徽11名教授联名公开信仅仅是《新安晚报》策划的一部分,在进一步的计划中,他们将联合全国的其他高校的教授参与进来,“集体发声”,共同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

  “有批判,表示大家都很关注教育的改革。”曹海峰也表示,他看到了网上的一些批评。“我们的公开信就是想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唤起社会的关注,来探索解答这一疑问的途径。”

  “公开信的内容确实有一些空话套话,整封信其实就一句话: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曹海峰同时强调,信的内容是不重要的。“一封信能达到什么深度?不可能把要说的话全说出来。要说到现在教育体制的弊病和如何应对,那真的是好几本书都说不完。”

  (南方日报记者徐剑桥、实习生李秀婷、编辑统筹杨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