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副高职称条件:颜文樑与苏州美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26:03

作者/蓝庆伟

小引

1905年,中国以废科举、兴新学为标志,开始了弘扬“新文化”的运动,20世纪中国艺术教育的基本轨迹也由此展开。由宋徽宗创办的最具传统美术教育的翰林图画院断断续续延续了几个时代,终于逐渐地被现代意义上以教育、培养专业美术人才为主的美术院校所代替。在这样的变革时期,中国的新式学堂在“新文化”的浪潮下延续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尽管它还在封建的阴影中前进,但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已经在这样的思潮下渐渐改变着自己的价值观念。1902年,三江师范传习所(后改称两江优级师范学院)创立于南京,著名书法家李瑞清出任总办(校长)。1906年,在广泛征询调查了东西方国家师范艺术教育的情况之后,李瑞清奏请开设图画手工课,并得到批准,由李瑞清和萧俊贤分别教授书法和国画,日本教师盐见竞、亘里宽之助、一户清芳、山田荣吉等教授西画和手工。这一举措是中国新式高等院校的首创,也意味着中国新式艺术教育的起步。①在这之后的数年间,各类专门的美术教育学校或开设美术教育的学校不断涌现。具体如下:

1912年11月23日,上海图画美术院成立,创办人为刘海粟等;

1912年,李叔同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将他从日本带回来的石膏模型让学生写生练习,是为中国美术教育中的创举;

1912年,经亨颐、姜丹书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创办高师图画、手工专修科;

1913年,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改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其图画手工科称“浙江高等师范图画手工专科”;

1915年,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三年之图画手工科。教师有李毅士、陈师曾、郑锦、丁萌(美国)等;

1918年,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三年制图画手工科;

1918年6月,上海神州女学设立图画专修科;

1918年秋,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成立,郑锦为首任校长,是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院校;

1918年秋,国立北京女予高等师范学校设三年之图画专修科一班。教师有陈师曾、吕凤子、萧俊贤等;

1919年秋,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以私人财力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于翌年正式成立。分普通师范和高等师范两部,是为中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师范学校;

1919年,教育部批准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升为高等学校,准本科设中国画、西洋画、图案三系;

1919年,武昌美术函授学校创建(1924年更名为武昌艺术专科学校);

1920年,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设立图画手工专修科;

1922年,由许崇清、胡根天、冯钢百创办的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成立;

1922年,苏州美术学校创建(1924年更名为苏州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更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颜文樑担任校长;

1923年,林求仁在杭州创办私立浙江美术专门学校;

1924年秋,由北京美术界知名人士创办的北京京华美术学校(不久更名为北京京华美术学院)成立,由姚华任校长;

1924年,四川美术专门学校成立,聘刘海粟为名誉校长兼董事;

1926年,俞寄凡、潘天寿、张聿光创办私立新华艺术专科学校;

1926年,陈望道、丁衍庸等人创办私立中华艺术大学,陈抱一为主任委员;

1926年,胡汀鹭、诸健秋、贺天健等十余人创办私立无锡美术专门学校,设有中、西画两科;

1928年3月,国立艺术院创办于杭州,林风眠任校长;②

尽管有些学校存在的时间不是很长久,但如此数量的办学规模将我国的艺术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些艺术教育家们用自已的实际行动表达重建中国艺坛的决心和抱负,以引进西学来完成中国艺术上的“民主革命”,实现艺术与时代同步,完成艺术的现代化。

在这个过程中,进步的艺术家有着共同的特点:

1.能够清醒地对待美术教育事业中的对立矛盾;2.深厚的文化素养,中西兼通;3.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和自己独立的见解。

当时的《艺术教育大纲》中明确写道:“我们假如把颓废的国画适应社会意识的需要而另辟蹊径,则研究国画者不宜忽视西画的贡献;同时,我们假如又把油画脱离两洋的陈式而足以代表民族精神的新艺术,那么研究西画者亦不宜忽视千百年来国画的成绩。”③1918年,当第一所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建立时,蔡元培在开学典礼上讲道:“惟绘画发达之后,图案仍与为平行之发展,故兹校因经费不敷之故,而先设二科,所设者为绘画与图案甚合也。惟中国图画与书法为缘,故善画者常善书,而画家尤注意笔力风韵之属;西洋图画与雕刻为缘,故善画者亦善雕刻,而画家尤注意体积光影之别,甚望后校于经费扩张时,增设书法专科,以助中国图画之发展,并增设雕刻专科,以助西洋图画之发展。”④刘海粟在1925年12月《艺术》周刊卜曾著文:“民国肇造,上海美专亦随之呱呱下地,而中国新艺术依肇其端焉。顾美专过去乃以倡欧艺著闻于世,外界不察,甚至目美专毁国有之艺学者,皆人谬之也。美专之旨,一方面固当研究欧艺之新变迁;一方面更当发掘吾国艺苑固有之宝藏,别辟大道,而为中华之文艺复兴运动也。”⑤1928年国立艺术院建立(现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林风眠为校长),当时他们提出了四句口号:“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民族危机使中国当时社会各个方面各种力量得到激发,所谓“国家存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强烈地引导着每一个人的爱国激情。中西文化的融合使中国文化的弱点被揭示得淋漓尽致,在“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大潮中,先进的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见解和方式来“挽救”民族危亡。

在这场革新的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始终走在社会的前列,中国的社会现实与民族自尊,更加激励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责任感。生活在这一时期的颜文樑是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1893年7月20日,父亲颜亢,善画,学任颐,工人物、花鸟;母张氏亦能画。颜文樑自幼爱涂抹,喜欢实物描绘。六岁时入私塾读《三字经》、《千字文》,12岁入新式学堂之时,遵从父命,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学习国画。十六岁所作铅笔画《苏州火车站》被学校推荐送交南京南阳劝业会陈列。颜文樑因此机会得以至南京观光劝业会,并参观了南京陆军学堂,见到学堂学生戎装操练、气概雄壮,顿生羡慕之心,以为强国必先强兵,文事无益于国,再加上当时他所在学校体育教员的影响,遂决意投笔从戎。后因投考军校必须先征得家长同意,而颜父不同意报考,最终没有成行。同年七月到上海,适得商务印书馆招收技工,颜文樑从父意报名应考并被录取。商务印书馆规定新技术工人须学习半年,所用教材采用日本美术教学所编的《洋画讲义录》与苏州两江师范学堂教习日人村井雄之助所编画帖为主。次年,学业结束,分到铜版室,该室主任是日本人和田满太郎,颜文樑的指导老师是日本人渡边金之助。其后颜文樑又被调入主任为西画家日本人松冈正识的画图室,得此人的指导开始学习西画。某日经过福州路时,见一家镜框店里陈列着一幅西洋油画,葡萄、桃子画的像真的一样,果汁喷溅欲出,甚是喜爱,便将此画买回,反复临摹。是年颜文樑先生的父亲到上海时曾见到场面宏伟、形象真实生动的普法战争巨幅油画,赞美不断,并告知儿子,年轻的颜文樑乃知“油画”一词,在商务印书馆一年三个月之后,他辞去商务印书馆的职务,回苏州专心学画。

在商务印书馆的日子,颜文樑不仅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也获得了优越的学画条件。受西方影响较早的日本,国民对西画早有了解。在如此的背景下,认日本人为老师,以日本教材为学习材料,对初学西画的人来讲不仅有相对好的体系,学起来也比较正统。西画的写实技巧也深深地吸引着“思想开放”的同时期年轻人们。商务印书馆的经历对颜文樑来说,无论在接受西方思想还是以后的油画艺术的发展放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他此后经常临习西画,每看到一幅精彩的西画,便驻足不前,反复揣摩,回住处便自己摹写;还购买西洋油画杂志多册以及用作刺绣范本用的日本油画多幅,不断临写,只是苦于没有油画颜料而不得不经常使用其他的绘画材料“调配”最佳的“油画颜料”,以达到最接近油画颜料的效果,并将自己试验的各种不同结果供给大家共享。1918年冬,一则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办的“巴拿马博览赛会”的通讯传至苏州。这种“博览赛会”的交流方式启发了颜文樑,也让他由此产生了组织一场美术画赛会的念头,遂去东吴大学找杨左陶先生商议,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中国的“美术画赛会”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拉开了帷幕。当时仅举办过上海图画美术院的两次成绩展览会,尚无“美术展览”的名称,“美术画赛会”则移借“赛会”一词,但少了赛的意味,体现的是自由之展览。

1919年1月,颜文樑与葛赉思、潘振霄、徐咏清、金天翮及杨左陶共同发起美术画赛会,以“提倡画术、互相策励、仅资浏览、不加评判”十六字为宗旨,征集苏州与全国各地中西画家的作品,陈列范围定为“国粹画、油色画、水色画、气色画、钢笔画、炭画、蜡画、漆画、焦画、照相着色画、刺绣画等各种画件”。陈列资格:“个人之著作以及学校之成绩,非抄袭或临摹前人之著作者。”陈列时间定为两个星期,为每年的元旦至元月十四日。首次赛会在苏州观前街旧皇宫展出,作品百余件,画种之多足以体现其十六字的宗旨。如此广泛的陈列范围不仅让我们得知当时的众多画种,亦可知首次赛会之目的,也有借此来让更多的人关注美术、提高社会审美之意。颜文樑在《十年回顾》中这样写道:“苏州之有画赛会,尚在民国八年对艺术尤未注意之期,社会审美观念基地。”

美术画赛会按年举行,初期展出作品一二百件,后逐年增至二三千件,蔚为大观,且持续二十年没有间断。关于历届赛会之经过,颜文樑在《十年回顾》之“对外美术事业之服务”中这样写道:“……其时,潘振霄、葛赉思、徐咏清、金松岑先生赞助促成。乃草拟简章,广征名作,遂于八年元旦开幕。当第一届画赛会举行之后,议决于每年元旦日,赓续一次,迄今已十四年未尝间断,第二届发起人,加入胡粹中、朱士杰两君,会务进行亦速。会场历届无定址,今则常在(苏州)美术馆举行。出品以第一届、第七届、第十届为最多,第六届以战事影响,几遭中止。届团体之加入者,有北大画法研究会、东大飞飞画会、中大及苏地各中等学校,个人出品之加入者,中国画有顾鹤逸、刘临川、吴子深、颜纯生、顾公柔、吴昌硕、顾公雄、顾彦平、曹筱园、陈伽仙、樊少云……西洋画有黄觉寺、周礼恪、胡粹中、朱士杰、陈涓隐、程少川……。到会参加人数,每曰平均五百人,会期每届两星期,迄今已历十四年,统计参观者,不下十万余人矣。此历届画赛会之大概情形也。”在1930年《艺浪》第三期《苏州第十二年画赛会新讯》中有这样描述:“苏州美术会,循例于国历十九年元旦起至十四日止,假观前青年会举行,第十二年画赛会,并闻创办人颜文樑先生亦有作品加入,特托徐传俊先生,由法带苏,出品陈列,为该会生色不少云。”

对于建立专门的美术学校,颜文樑早有此意图。建立美术学校提议的最初提出大概是在1919年1月颜文樑与葛赉思、潘振霄、徐咏清及杨左陶共同发起美术画赛会之后,当时颜文樑原本拟约同学王承英、陶善镛等筹办一所美术学校,因王承瑛等不感兴趣而作罢。1920年,由颜文棵等人组织的研究艺术的团体“美术会”正式成立,在没有会址和经费的情况下,组织了几次活动,会所多变。1922年7月,颜文樑与胡粹中、朱士杰、顾仲华、程少川于海红坊苏州律师公会会所创办苏州美术暑期学校,是为办学之始。学校由胡粹中、朱士杰、颜文樑教授西画;顾仲华、程少川教授国画。招生广告发出之后,共招得学生一百余人,以苏州大中学校学生居多。至两个月的课程结束之后,学生意犹不足,纷纷要求办长期学校。颜文樑得此鼓舞,四处筹借校舍,几经奔走,最后得苏州县里中学校长龚赓禹赞助,借得县中九间房屋作为办学之地,至此,颜文樑数年来的办学之愿终于得以实现。九月苏州美术学校成立,第一期招生招得十三人,又聘请顾公柔教授国画,学生两年毕业,每月交费一元。所有开办经费,均由颜文樑从他在其他学校身兼数课所得薪金支付,教员全尽义务,不拿薪水。开学后,金东雷被聘为文学教师,也是义务之职,金东雷为抬高学校身份,对外自称有薪水三十元。校舍无独立门户,与县立中学共同出入,有仿宋字体的校牌挂于县立中学校牌之侧。学校开办不久,上海《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便连载三日刊出署名为王一夫的《旅行写生日记》,内容大体为在苏州见得一所谓的“美术学校”,有一面骷髅式校牌,十三幅水车式画架,学生学画打格子,无一石膏像等讽刺文章。⑥1923年,第二期招生,改学制为四年毕业。来此读书学生增加,又借三贤祠河南会馆房舍三间,成立西校,原县立中学校舍称为东校。此时学校经费十分紧张,连点灯费都无着落,由校工拿火油箱卖得大洋二角,方得以购买灯油。新生湖南籍学生周焕章,持铺盖到校,本想住读,但见此简陋校舍,大失所望,下午便卷被而去。1924年,浙、鲁军阀战于安亭,苏州震动,争相避难,颜文樑出走上海,仅随身携小提琴和法国制粉画纸一卷。10月,战争之后回到苏州。1925年毕业的第一期学生大都支援留校任职,如黄觉寺、张紫玙任教师,徐则安、张念珍分任校务、事务工作。他们与颜文樑先生志趣相投,留校不为名利,为日后苏州美专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1927年,颜文樑应苏州公益局之聘,任沧浪亭保管员,受命筹设苏州美术馆。苏州美专也从县立中学迁入沧浪亭内,正式定址。此时,北伐革命成功,新任公益局长蒋靖涛是颜文樑的学生,公益局秘书则为颜文樑在第二中学时的同事,他们共同支持颜文樑主持沧浪亭重修一事。颜文樑以保管员的名义接收沧浪亭,除筹建美术馆,陈列当代中西画家作品之外,其他多余房间稍加修葺,由公益局会同教育局批作美专校址。美专获得定址之后,前来求学者日众,自然经费不足,多亏颜文樑同学好友帮助,自愿筹集经费。杨寿祺允诺每年资助美专六十元。吴子深对颜文樑先生承诺,“汝办学,我出钱,”并“立以千元支票相付”作修理校舍之用。颜文樑为美专长远发展,筹设校董事会,请苏州知名人士张一麟、叶楚伧、朱文鑫、金天翮、汪懋祖、王謇、许厚基、龚鼎、徐嘉湘、章骏、赵昌为校董会董事,吴子深为主席。

1928年5月,应颜文樑的邀请,徐悲鸿偕夫人蒋碧微和儿子伯阳来苏州美专作演讲访问。此时的徐悲鸿从法国回国不足一年,在中央大学任教。徐悲鸿一行在苏州小住几日,四处游玩,全由颜文樑陪同,徐悲鸿的爽直诚挚给颜文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徐悲鸿临行前的那句“一定要去法国”则让他久久不能忘却,此前亦曾有外国同事极力动他出国留学,徐悲鸿此行才让颜文樑最终下定了赴法学习的决心。促成其动身的原因还有两个,一是北伐易帜,苏州中学的校长全部撤换,颜文樑之前所兼职的学校仅有一校同意留聘;二是中国货币一个大洋能兑换十二法郎,颜文樑还有八千元左右的存款,足以支付出国所用。赴法之后,颜文樑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在经过了半年的石膏素描训练之后,正式转入以画风写实、色彩感极好而著称,同时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的皮埃尔·罗朗斯教授的工作室。在努力到法国各大美术馆进行临摹学习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国内美术学校的状况及所需,利用休息的时间到旧书摊去寻觅有价值的美术资料,每逢周六下午,便到旧货市场去淘石膏等物。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他购买了一批又一批的希腊、罗马古代雕刻石膏像复制品。在法国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将四百六十件石膏复制品托运回国,数量超过了当时全国用于美术教育的石膏总和。黄觉寺在《颜文樑与苏州美专》的回忆文章里这样写道:不二年,成批的大型木箱,一批批运到本国,运到学校,直到颜先生回国的那年,还陆续的运到。全部统计,大小模型,不下四百余件。多数为名家雕刻的复本。其中如:《掷铁饼》、《大卫头像》、《奴隶》、《拔刺》、《小孩抱鹅》、《蹲着的维纳斯》等等。还有专供教学用的人体解剖模型及马体和各种马体的动作及解剖。此外还有专门装饰用的古希腊瓶及各种浮雕。可以说,所选购的模型,各方面都具备。这是颜先生苦心孤诣和坚强意志的结晶。⑦颜文樑又将法国学生用的画架、画椅、画箱等设备一一画下图样,标上尺寸,回国后照图纸复制成套画具。1930年12月,颜文樑学习期满,决意返回祖国。

在颜文樑去法国留学的两年多时间里,苏州美专的发展并没有停止。1928年,苏州美专创办高中艺术科,学制三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修完高中科后又升入本校继续深造。苏州美专主席校董吴子深是一位有识之士,他为了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吸取国外经验,于1929年9月赴日本进行文化考察,数月后回国,见东京美术学校校舍庄严美奂,设备齐全,深为所动,返同苏州后立即召开校董会议,当众宣布,签票三万元买下颜文樑出国前所提到的沧浪亭东侧的四亩地,以扩建新校舍。此后胡粹中总管基础设施,新校舍的全面施工待到颜文樑回国之后主持开始,采纳上海工部局建筑师吴希猛的罗马爱奥尼亚廊柱建筑设计。新校舍于1931年8月动工,1932年8月落成,为有十四根巨柱的罗马宫殿式的房屋,共三层五十余间房间,分别用于画室、办公室、自修室、休息室。至此,苏州美专规模堪称全国美校校舍之冠,学校同时申请教育部批准立案。按国民党统治时期要求,私人办学如果未经教育部立案,则学生毕业无正式文凭。而要得以立案,其校舍、设备、基金及教职工薪资等必须符合“法令条例”,经调查核实、审议并有说情者(注:徐悲鸿对先生办学,素表同情,屡向教育部有关人员推荐、劝说)推荐说明方能成功。同年10月,教育部批准苏州美专以大专院校立案,正式定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简称苏州美专,这所学校终于结束了草野学堂的时代。

苏州美专开办之初,只设速成班一科,学制两年,目的是为了在短期内造就适应社会的人才,民围十三年(1924年),速成科取消改设本科,分国画、西画两系学制三年;另设预科一班,作为本科的预备,学制两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秋增设艺术教育系,同时设研究科,以造就本校及同等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另设“选科”,造就“有天才而缺乏入学资格之学生”。秋季,遵教育部规定,改预科为高中艺术师范科,学制三年,1932年11月8日,立案之后的苏州美专每年可以得到国家的补助经费,第一年得六千元,第二年得一万六千元。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8月,日寇入侵上海,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失去了平静的日子。离上海不远的苏州也在九月遭受到日军的轰炸,10月,苏州美专同这一时期的很多学校一样被迫迁校,走上了“颠沛流离”之路。在苏州之时,学校已连迁三次。先在离苏十里之北庄基,再在离苏三十里之同里,最后在袁家江,并定期开学。然而,仅两个星期便风声日紧,学校被迫丢弃设备,雇得大船一只,小船二只偕师生三十余人,约定至安徽屯溪相会。船行到余杭西下陡门,须过水闸。二小船得以通过而到屯溪,颜文樑等人因所乘船体积过大而不得通过,乃舍舟登陆,滞留西下陡门农家。颜文樑先生迫于形势乃告知同行师生:有愿离去者每人发“遣散费”50元,工友30元,并约定抗战胜利后相聚再作打算。十一月,颜文樑先生同所留师生并家属经杭州、宁波抵上海。而此时苏州沦陷,希腊式的苏州美专校舍被日军占作司令部。1938年春,与上海王家沙一小学租得教室一间,开办苏州美专沪校。时至秋天,苏州美专沪校迁至四川路企业大楼七楼,学生增至四十人,而此时的上海已变成孤岛,物价飞涨,颜文樑先生常为人画肖像,以此来补贴学校经费。其间,两名日本人先后与颜文樑先生协商复校和合办学校,均被先生婉言拒绝。1941年,日军进占租界,美专沪校为避免日军注目,改称画室,学生知者便来,不登报招生。学生毕业,由学校开具证明书,不发须有伪教育部核准盖章的毕业(文凭)证书。1944年,苏州美专宜兴籍教师储元洵在征得文梁先生同意之后在宜兴设立苏州美专宜兴临时分校,教师有孙文林、刘昆岗、王佩南等。

“至于精神上,在这八年的流浪海上,一面在艰难的支持下,几等于停顿。虽然在整个艺坛下,都成一般的现象;但各方面都未与后方绝缘,努力维持,这种艰苦生活,已够使整个艺坛,遂成苟延残喘而幸免没落。……这种痛苦现状,虽然维持了一个整时期,但绝不是一种根本的绝望。……非但不能阻碍艺术的进步,毋宁说更能坚忍,整个艺坛,便有象苏醒而呈现活跃的气象了。”⑧残酷的战争没有吓倒颠沛流离的苏州美专,也更加坚定了颜文樑等师生让苏州美专“活”下去的信心。他们从校舍及设备摧毁殆尽的硝烟中走来,面对“一穷二白”的困境,他们却高呼“我们以往的,破坏的也已破坏了,损失的也已经损失了,我们不能因为那样的小损失而馁志气!我们要强健,我们要聪明。为强健才能生存;唯聪明,才能长久”,⑨以“自强不息”来自行激励,展望他们的前程。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苏州美专在“复校委员会”⑩的前期工作准备之后,于11月回苏州校址上课。苏州美专宜兴临时分校也迁至苏州本校合并,苏州美专沪校则改为研究室。复校后的苏州美专于1948年改为五年学制,分中西画两组,原有的实用美术组因设备在战时毁坏而停办。此时的苏州美专初具规模,各种体制相对健全,共有学生二百四十余人,教职员四十二人。人事、课程安排概况如下:

校长颜文樑,总务主任胡粹中,教务主任黄觉寺(后任副校长),训务主任商家坚,事物主任朱士杰,秘书陆寰生,校董代表吴似兰,舍务主任储元洵,文书主任顾友鹤,会计钱定一,出纳李霞成,书记陆昂千。教授及课程:西画并理论: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黄觉寺、孙文林、徐近慧、陆国英;国画并理论:吴似兰、张星阶、钱夷斋、朱竹云、张宜生、凌立如:英文:黄恭仪;色彩:杜学礼;图案:商启迪;音乐:王之机;体育:程鸣盛:公民:陆宣景。

沪校研究室,其性质相当于法国之美术学院,校务由先生以校长名义暨秘书陆寰生兼理,主任为李咏森,教授有丁光燮、承名世、江载曦、张念珍等。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专院校进行院系调整,苏州美专与上海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后改名为南京艺术学院),校址设在无锡,以原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任校长,颜文樑先生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副院长。



① 潘天寿:《域外绘画流入中上考略》:“只中土研究西画之学术机构,以三十年前之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为最早。该校开办在清光绪二十八年,简派李梅庵为监督……但当时该校学制……而艺术不语焉。道人乃咨询校中之外国教授,汇集东西各国师范教育设科之成例,拟定艺术专科之办法,各陈学部,奏准添设。乃于光绪三十二年,实行创办此科,连开两班,约造就师资五十六人……查该科办法,约略与东京高等师范之艺术科相仿。”转引自《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② 主要据阮荣春、胡光华:《中华国民美术史》附录一:《民国美术大事年系》,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③《中国艺术院校简史集》,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5.1版。

④《美术学校开学记》,载《绘学杂志》1920.1期

⑤ 刘海粟:《昌国画》,载于1925年12月19日《艺术》周刊第13期

⑧ 参见钱伯城:《颜文梁先生年谱》,收录于林文霞:《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颜文樑》,学林出版社,1982年12月1日版,第166页。

⑦ 黄觉寺:《颜文樑与苏州美专》,收录于林文霞《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颜文樑》,学林出版社1982年12月1日版,第189页。

⑧ 见1946年12月《艺浪》第4卷第l期——二十五周年校诞纪念特刊号。

⑨ 钱伯城:《颜文樑先生年谱》,收录于林文霞:《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颜文梁》,学林出版社,1982年12月l日版。

⑩ 1945年10月20日,苏州美专成立复校委员会,以胡粹中、朱士杰、黄觉寺、吴似兰、王士敏、杜学礼为委员,颜文樑为主任委员。负责接收沧浪亭校舍,从事修葺,并计划招生、开学等事宜。



参考书目:

《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颜文樑》林文霞学林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

《颜文樑研究》尚辉江苏美术出版社l993年10月第1版。

《朵云——中国绘画研究季刊》1989年第l期上海书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