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级职称:解脱之道:钻石途径系列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1:45:47
 解脱之道:钻石途径系列之二  作者:阿玛斯  目录  第一章 放空  第二章 心与本体  第三章 无有疑惑的了知  第四章 执著于空无  第五章 "无望"之教诲  第六章 接纳  第七章 改变与真相  第八章 意志力  第一章 放空  你的心一旦变得自由、不执著、不担忧,也不特别关注任何事物,那一刻你就是解脱的。这种状态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定点;你不集中焦点于任何议题或经验,眼前存在什么便是什么。觉得"逍遥自在",便是处于解脱状态。  自我解脱的过程可以从两个息息相关及互补的观点来解释。第一个观点将自悟的过程看成是一种自我实践或本体(Essence)的发展,另一个观点则将其视为一种解放或开悟的过程。你会强调哪个观点,完全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觉察,而你的觉察又可能会出现两种论点:本体或是人格,你的真实本质或是你所习得的身份认同。如果从本体的角度来看,自悟意味著了悟到自己的本质或发展出自己的本体。但如果从解脱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开悟指的则是从人格之中彻底解放出来。  在我们的工作中,这两种发展是同时并行的,它们其实是同一个过程。过去的灵修体系不是强调前者就是强调后者,以至于乍看之下它们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有时矛盾会生起乃是因为名相所致。那些采取自悟之道的人往往会说:"你只要了悟自己,发展出内在的潜能就够了。开悟这档子事根本是不存在的。"而那些追求开悟和解脱的人则说:"什么是自我了悟?根本没有一个自我可以被了悟!自我这个概念正是你必须去除的东西。"  我们的内在工作从未把这两种观点分开过。我们看待解脱主要是从本体的发展著眼的,不过现在我们要更进一步地探索解放或开悟这个观点。  觉得逍遥自在,便是处于解脱状态  对那些尝过本体的滋味、经验过自己真实本质的人而言,可能会特别渴望彻悟境界,但解脱或彻悟境界是不会去特别关注本体的任何一个面向、品质或状态的。假如你已经从人格之中解脱了出来,那么不论本体有哪些状态都跟你无关了。处在解脱境界里,你所经验到的意识内容就不再有任何重要性。一切都变得很平常,没有什么事在发生,也没有任何巨大的悟境或令人震撼的经验。那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它自然和平常到即使我们拥有了它,也不知道自己正处于这种状态。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常出入于这种状态,其中没有任何乍现的灵光或璀璨的内明经验,它丝毫没有戏剧性。解脱超越了本体和人格的二元性,就因为它是这么平常,所以经常被我们忽略,它的细致使我们无法认出它来。在日常生活里,每当你没有自觉意识或不特别关注某个事物时,你就是在经验这种状态。  你的心一旦变得自由、不执著、不担忧,也不特别关注任何事物,那一刻你就是解脱的。这种状态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定点,你不集中焦点于任何议题或经验,眼前存在什么便是什么。你的心是自在的,你心里不会想著:"我要这个"、"我要想一想这件事"或"我非得这么做不可"。你的心是放松的,"逍遥自在"这个词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解脱状态。  解脱意味著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没有担忧,没有挂碍,没有沉重的负担感。这时心不专注或束缚于任何特定的意识活动,你可以毫不费力地觉知到心中所生起的意念,甚至连觉知它的意图都没有。你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察觉本体或者本体是否存在,也不在乎自己是快乐或哀伤,身边是否有人陪伴。这些事都无足轻重了,因为那一刻你已经彻底了脱了你生命中所有的挂碍。这样的状态永远无法通过努力而达成,它会在某一天自然出现,而且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你甚至不会认为它是多么了不得的事,你会照旧做你正在做的事。一旦把它看成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它就不见了。当你产生"噢,太奇妙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一定要保住它"的想法时,它就不见了。  执著正好是解脱所没有的状态,就因为我们总想抓住这个微细的境界,它才会一闪而逝。小孩儿经常处于这种不特别关注什么的状态里,譬如当他们在嬉戏或无所事事的时候。但由于早期的养成经验,我们的心变得只能朝某个特定方向思考,如此一来,我们便拒绝了实相的其他部分而只固著于一点。这份拣择性造成解脱状态的丧失,这种情况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出现了,而定型的时间主要是在五至七岁之间。在这之前,解脱经验还是来来去去的,之后它所出现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它都是来来去去的,不过某些人比别人更容易经验到它。这是一种我们不会特别去意识到的解放状态,处在这种状态里,心中所有的事都放下了。然而这并不是一种从特定压力之中解脱出来的感觉,它是最原始的解放状态。你不在乎你正在经验的是什么,你的心是开放的,脑子也不固著在任何想法上,你彻底接纳一切而又不感觉自己在接纳。那种时刻不论你的存在有何需求,你的本体都在那里,但本体并不是你所关切的焦点,因为它就是你当下的经验。  我们可以谈论这种状态,却无法说出它是什么。你可能会发现,这是你早已经验过无数次的一种熟悉状态。这个状态非常普通,为了活下去和享受人生,每个人都需要体验它。  促成解脱的七个要素  为了达到这种解脱境界,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我们在这里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能促成解脱,不过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它所需要的几个主要元素,这里称之为"解脱的要素"。什么样的要素能使你"解脱"--刹那即逝的精微觉知?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解脱大概有七个主要的元素。  首先你需要的是能量(energy)。能量可以帮助你转化人格及其模式。有能量意味著你有足够的能力、勇气和耐力来转化自己。有了能量你才会感觉:"是的,我可以办得到。我有潜力、毅力和勇气。"这股能量将会提供你观察自己和理解事物的燃料。你需要理解和体认的事实在太多了,因此你需要大量的勇气和精力才能突破过程中的障碍,有能力对治那些障碍住觉知的幻象。因此,能量和勇气必须发展和释放出来。  另一个元素是决心(determination)。缺少了决心,能量就会失去意义。你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动摇的意志,才能持续地面对挫败和失望。毅力能促使你坚持下去,因此,了解围绕著意志和毅力的人格议题是很重要的事:到底是什么议题导致了你的被阉割情节?是什么东西障住了你的意志?你要认清是什么东西在阻止你说:"无论发生什么事--失望、痛苦或恐惧--我都要坚持下去。我可能在开悟之前就死了,但我还是不会停止。死后我仍然要坚持下去。"有了这种能力,你的内在工作才会言行一致。  凡事充满兴致,你便能轻松突破障碍  另一个元素就是对这整件事的一种轻松感,一份欣喜(asenseofjoyousness)的感觉。这是一种特定的喜悦感与轻松的态度,它是内在工作的本质,亦即对真相、看见真相及体认到真相的一份欣喜。它有点像好奇心--对事物充满著欣喜的好奇。如果你只有能量和决心,事情会变得过于沉重和严肃,但欣喜这个元素能帮你轻松地突破障碍。无论做什么,你都充满著兴致。这份轻松感之中带著一股孩童式的好奇,当孩子感到好奇时,他的心中并没有特定的目标,他不会想得到硕士或博士学位,他只是单纯地感到好奇罢了。  接下来的一个元素是仁慈(compassionatekindness)。这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一种品质,因为过程极为艰辛,所以你必须仁慈对待自己。就因为你还没解脱,所以受苦是很自然的事,为什么要用驱迫的方式让自己更苦呢?为什么一犯错就必须惩罚自己?仁慈这个元素会使你更信赖自己、信赖成长的过程、信赖你的心和你的本体。仁慈会带来无私的态度,一旦有了这种仁慈之心,你自然会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别人受苦也会令你感觉痛苦,你不但想解脱自己,也想解脱别人的苦。解脱是没有固著点的,所以如果集中焦点在自己身上,你就变成一个最大的固著点。"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会伤害我?什么是对我最有利的?"这些想法都围绕著"我"以及自我的身份认同。仁慈能够消融掉这种固著或设限的倾向,使你从自我中心的状态里解放出来。仁慈能使你承受得住艰困中的痛苦,使你更能信赖自己的本体以及自己的心智能力;仁慈使你在内在工作中变得更柔软,对别人更慈悲。这是我们在对治人格模式及人格议题时,必须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  处在安详的状态里,自然会生起直觉与洞见  内在工作的另一个要素是内心的祥和(peacefulness),一种安静下来的能力,而不是永远都在活动和思考。为了体认到真正的解脱,你必须有能力让心安静下来,因为解脱境界是刹那即逝的。如果你永远都在思考和担忧,并且维持著一贯的快速活动,那么你就是在阻碍你对解脱的体认。一旦发展出这份能够去除焦躁的安详感,我们就会从这种安歇的状态之中,自然生起直觉、洞见和细微的观察。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的元素是融入于某件事的能(capacitytobeabsorbedinsomething),也就是完全融入于你正在做的事,不论那是什么。你完全专注于眼前的经验,彻底涉入其中,甚至到忘我的程度。这是一种能力,一份与经验之间的关系,一种摆脱掉人格的解放感。人格通常会跟经验保持距离,它对彻底融入、与经验合一感到恐惧。当你完全证悟到本体时,这份了悟是无法说清楚的;你已经完全投入于其中,除了本体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了。譬如你正在制作一张桌子,你是那么地投入,以至于你、工具和桌子都结成了一体。处于这种状态里,你的头脑完全停止了区分或分别意识。你可以融入于任何一种行动、情绪、思想、感觉或本体的某个面向,印度教徒称这种境界为三摩地,自我的彻底消融。处于这种状态里,人格终于允许自己死亡、消失,与眼前的任何一种经验彻底融合。  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解脱的元素就是觉醒(awakening),亦即在你的经验之中觉醒的一份能力。前面我们谈到的是彻底融入于经验的一份能力,现在我们要谈的则是觉醒和觉知。你的觉知是这么的清晰,就像是刚刚醒来一样,甚至有一种周围都是光的感觉。觉醒的品质是内在工作对治昏沉和愚钝的解药,你必须靠它来了解你所有的人格议题,也必须靠它来对治执著的倾向。你对眼前发生的事是充满著觉知的,里面没有丝毫昏沉的成分。在你清明的觉知之下,事物变得清楚而明确,你能如实看见事物的真相而非通过潜意识在看。这样的状态就像万里晴空,没有一丝的云雾。但这并不意味你在看著一片晴朗的天空,因为你本身就是这片晴空。你的心是彻底开放及清明的。  摆脱执著的钻石意识  这所有的要素最后会结合成客观意识。这七个要素--能量、决心、欣喜、仁慈、祥和、融入及觉醒--会融合成一种现象,一种客观的品质。这份客观意识正是对治人格执著倾向的必要条件。有了客观意识,你就不再受你的超我及无意识的影响。你不再受过去的经验、观念或意见的制约。你的力量是客观的,意志是客观的,你的欣喜是客观的,仁慈是客观的,你的祥和是客观的,融入的能力也是客观的。客观意识将这七个元素带入了另一个次元,另一种层次。这七个要素也被称为Lataif--七种精微意识的元素,能量属于红色Latifa,决心属于白色Latifa,欣喜属于黄色Latifa,仁慈或慈悲属于绿色Latifa,祥和属于黑色Latifa,融入的能力属于蓝色Latifa,能够使我们解脱欲望的觉醒元素,我们称之为澄明的Latifa。Lataif是一种非常精微的东西,有人说它像空气,能够产生七种品质的精微之气。  因为上述七种元素已经得到平衡,所以意识变得客观了,而这正是摆脱人格的执著倾向所必备的品质。客观意识,我们所谓的钻石意识,能够使我们从人格的执著倾向之中解脱出来。钻石意识是一种全观意识,它不像人格只集中在某个焦点。  这七个要素都存于当下的解脱状态里,如果你能客观地审视内心的冲突和困境,你会发现它们不外是对客观意识的抗拒,或是不想看到事物的真相。你执著于你所依恋的事物,你并不想看见事情的真相。  其实你最执著的对象就是你的人格、人格的运作模式以及你的好恶模式。你和你的人格已经相处了很长的时间,对它早就习以为常了。即使你并不喜欢它的某个部分,你仍然依赖它、熟悉它,因此为什么要摆脱它?你并不想从中解放出来。  客观则意味著你必须认清你的人格所扮演的角色。凭著这份客观意识才能觉知到解脱境界,因为它没有任何会阻碍觉知的执著态度或蒙昧倾向。这七个元素所以被称为解脱的要素,不只是因为它们可以引领你进入客观意识和解脱状态,更因为它们都存在于当下的解脱状态里。你本来就是喜悦的、仁慈的、充满活力的、有决心的、明透的、觉醒的、彻底融入于经验中的、祥和的。这所有的品质同时都存在于客观次元、钻石意识或客观意识里。当钻石意识最终觉知到解脱境界时,它会变得更柔软、更细致、更放松、更畅然无阻。其中没有任何的结构与执著,不坚持这样或那样,也没有任何偏好。但这并不意味你是客观的或不客观的,是仁慈的或不仁慈的,因为连这种分别意识都不存在了。上述的品质全都以畅然无阻、融为一体的方式同时存在著。你是那么的放松和自在,根本不会去思考自己是否快乐或仁慈;只要你一说:"喔!我现在很快乐!"快乐就不见了。其实你就是它,事情只是这么简单。你照旧做你的事,吃早餐、读报、上班、跟人吵架,任何事都没什么大不了,因为你彻底自由了。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放松。你已经解脱,而且觉醒了。  澄明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终于知道你知道了,这便是一种悟境。小孩可能处在悟境里但无法认出它来,丧失时也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它,但身为成年人的你却有能力认出它来,因为你觉醒了。这就是为什么佛家会强调觉醒的原因。你必须有觉有知才能认出解脱境界,才能融入于其中而不紧抓著它不放。  一旦变成一盏明亮的灯,你就不需要刻意去看了  这七个元素最终会制造出第八个元素,亦即七者结合成一体形成一个八角形。我时常会谈到这些品质,因为它们是构成Lataif的几个重要的本体面向。如果你继续进行内在工作,你会发现每一种Lataif都像是一个完整的宇宙,它们会帮助你达到彻底的放下。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东西已经解释了人格和本体的关系,以及本体如何能帮助我们从人格之中解脱出来,进而促使我们得到享受本体的自由。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留意在这整件事中有什么作用?  阿玛斯:留意是发展出觉知的一种方式。当你觉醒时你是警觉的,但又不是在刻意留心什么。一旦变成一盏明亮的灯,你就不需要再刻意去看什么了。因此觉醒又称为完美的不留意。你留意、留意、再留意,直到变成留意的本身为止,然后你就不再需要费力去留意,而只是觉知罢了。你已经不需要为了看见而留意,你自自然然就看到了。但首先你必须留意很长的一段时间,必须发展出留意的能力,直到你变成留意本身为止。  学生:你可不可以谈一谈Ridhwan这个词的意思,还有它和解脱之间的关系。  阿玛斯:Ridhwan指的是从解脱之中生起的一种圆满感。当你解脱时,你的人格终于感到满足了,你的人格终于从痛苦和冲突之中解脱了出来。耶稣基督说过,你必须像孩子一样才能进入天国。Ridhwan或圆满感乃是通往天国的一扇门,它也是本体的一个面向。  解脱真的只是人格变得自由的那个当下,人格终于放下了它的执著而允许自己放松下来。人格一旦放松下来,你就会变成一个小孩,那时你就在天堂了。在阿拉伯文里,Ridhwan这个字指的是守护天堂的天使,不过它也是圆满、满足和自我完成的一种条件。许多修行体系都不谈论这件事,理由很简单:对一个没有解脱经验的人谈论这件事,只会徒增他的执著倾向。事实上,一味地谈论天堂有多么美好,只会加强不幸和固著的态度,这就是许多修行体系只探讨如何放下的原因。你也许正处在天堂里,可是如果不知道放松,你还是无法享受它。  第二章 心与本体  万物的合一境界就是全然的光明,以及最开阔、最本然的状态。万物自我表达最终极的面貌就是炫目的净光,它耀眼到令你无法逼视。这光可能被经验成澄明心,或是能粉碎一切黑暗及愚昧的爆发性智慧。  现在让我们来探索一下mind这个词,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词,我们内在工作经常会用到它。一般人所谓的mind通常是语焉不详的,而且每个人的用法都不一样。此外还有一些文化上的差异,譬如美国人所谓的mind和西藏人所说的mind,意思就不太相同。我们西方人所谓的heart其实就是东方人所谓的mind。现在我们要弄清楚的是mind与heart之间的关系。某些人所说的mind指的是heart,反之,某些人所说的heart指的则是mind。有时你从书本里或演讲中会听到mind这个词,你很自然会给它下一个定义,然而这个定义也许根本不是作者或讲者的原意,因此你当然会觉得困惑。现在让我们从最广泛及最肤浅的定义来检视mind,然后再进入它更深的面向。  内容及思维系统的容器  最常见的观念就是,mind是由你的思想及思维系统所组合成的,而它是与你的脑子相连的。在我们的文化里,当人们用mind这个字的时候,通常指的是思维、意象、思考过程及头脑里闪过的事物。因此,它通常被理解成思维系统、思想过程或思想本身。  但即使在我们这个文化里,此定义也没有普遍性。举例而言,当弗洛伊德使用mind这个字的时候,他指的是一切的印象、感觉、情绪、觉受,而不只是思想,这所有的印象全都被视为mind的内容。除此之外,他假设mind还有另一个层次,他称之为"无意识"。  因此在我们的文化里,mind这个词比较专门的用法指的是经验内容的总合。所有的印象都可以被视为mind,而我们还可以把它区分成内容及思维系统的容器。不论是思维的内容、思维系统或内容的觉知者,都可以被视为mind。心理学的文献里通常不作这种区分,它们主要是在区别生理上的神经系统和思想本身。如果你认为mind只是思想本身,那么思维系统就是生理上的神经系统或脑子。但如果你认为mind指的是所有的印象和经验,那么思维系统就成了整个神经系统,包括脊椎、神经中枢及脑子。现在我们对mind已经有两种概念了。当然某些哲学家所谓的mind是超越脑子和神经系统的。他们假设通过头脑在运作的是smallmind,通过整个神经系统或整个人体而运作的则为bigmind。这里的mind并不是一个明确的东西,而是一种力量或作用力,至于这股作用力到底是什么,人们并不清楚。  这又会延生出对mind本质的疑问:与脑子及神经系统有别的mind到底是什么?思维的过程里是否隐藏著一股作用力?  在我们这个文化或西方世界里,除了脑部研究的学术领域之外,很少有人探究这个问题。不过有个例外,那就是宗教或哲学里所谈论到的"神之道"(Logos),但这一点我们暂且搁置不谈。"神之道"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而我们要探讨的是跟体验比较接近的东西。在东方修行体系里,"心"(mind)指的是比头脑及思想更广泛的一切印象、思想过程及整个思维系统。换言之,所有的精神内涵都称为心。同时他们还企图理解心的本质是什么。这所有的印象是独自存在的或是从某个东西里产生的?这些印象是不是在神经系统里所产生的生理或电化学活动?这些思想、感觉或觉受到底源自何处?尤其是佛家体系,我们会发现它很认真地想理解心的本性,最根本的本质。  思想无来也无去,心是一片无碍无边的空无  在西方世界里,心理学家已经明确地采用"心理结构"或"精神结构"来描述mind的构成。其中的一种说法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程里,mind会发展出一种结构,但心理学家通常不会探讨那个超越或有别于mind的东西。  在东方的许多修行传承里,当人们想了解"大心"(bigmind)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会去检视它的结构。他们只试图去体悟有没有一种心是超越结构的,或者这个结构是否由别的东西所创造出来的。这条探索的路线发展出了许多禅定体系,它们都在试图了解心识活动,留意它所有的印象和过程,它们很想知道是否还有别的东西存在。  当心安定下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心念活动静止时剩下的是什么?据说一旦真的探入到逻辑活动的终点,你会发现存在的只有一片空无。如果所有的思想、觉受和感觉全都消失了,也就是经验的内容全都不见了,那时是根本找不到思想者、经验者或任何结构的。这便是所谓心的本质。东方修行体系一般认为心的本质就是空无,在这个典范里,思想是无来也无去的;它们来自于空无,也回归于空无。心最终只是一片无碍无边的空无。这空无并不是某个实存的空的东西。  心的本质就是空无,但即便是空这个观念,也必须转化成更深的对心之本质的体悟。只要有空间感存在,就有一个能经验到这空间感的人。若想彻底体认到心的本质,你的心必须开放、空无一物。一旦真的体认到心的本质,那种彻底寂静的状态是连观察者、经验、思想或标签都不存在的。你会持续地发现空无,甚至连心中的空间感都不见了,连那个发现自己的心空掉的人也不见了。这种状态有时被称为存在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心是空无最终极的本质。  任何事物都需要空无才能存在,因此心不但是所有经验的基础,也是万物的基础。它被视为实相最深、最根本的本质。当内在所有的活动静止下来的时候,根本是空无一物的。这并不意味有个人在那里企图找到某样东西。在看的过程里,起初你会去寻找自己,最后你会发现什么也找不到。这并不意味肉体不存在了,而是没有一个存有在那里制造、觉知或组织这些印象,也没有一个存有是超越这些现象之外的,存在的只有来来去去的念头活动,它们既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然后所有的念头便止息了下来,彻底的空无就这么被揭露了出来。这便是实相最根本的本质,也是一切存在的基础。我们这里称之为真空,因为它感觉上很像太空。有时我们仍然会经验到空无及心意识活动的内涵,这意味著你尚未体认到真空。但如果你能允许自己洞察事物的源头,你就会体认到真空,也就是连空无都意识不到了。如果能意识到空无,那就还存在著一个能够探测的人,一个会问"那是什么"的人。但假如你进一步地探测,最后连空无的感觉都会消失,这才是真空。因此,像真空一样的空无可以深刻到将意识本身都消除掉。  没有一个"人"在经验无垠空间,是空无在经验空无  因为我们的正常意识在经验事物时永远会把自己和经验分开,所以我们无法在不改变、不限制、不认知的情况之下经验到空无。我们的正常意识是非常有限和受制的,它的倾向就是制约、局限、分化、分类以及把事物概念化。我们唯一可以经验到彻底空无的方式,就是让正常意识消失。它一旦消失,我们就会经验到无心状态,亦即心中所有的事物都空掉了。不只是心中的事物都空了,就连事物空掉的感觉也空了。  这种经验被称为止息或寂灭,彻底的死亡。其实死亡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你不需要等肉体坏死的时候才经验到它,也不意味当你的肉体死亡时,你就会经验到这种意识活动的寂灭。我曾经说过,人格所拥有的意识活动必须完全消失,另外一种意识才会出现,然后才能经验到完整、无碍、无限的空无。如果你处在自己的意识活动里,你不可能经验到无碍无边的境界。真的经验到无碍而彻底的空无时,你的意识本身就不再受限了,这意味著你不再有个人性,也不再跟经验对立。我们称这种无限的意识为宇宙意识或初心。  现在我们了解心的另一个定义就是纯粹意识,其中仍然有知觉作用,但这份知觉除了本身的作用力之外并没有一个对象。现在我们所要探讨的不仅仅是空无,而是心本身即是知觉或意识。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都具有这纯粹意识。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经验里,我们一直都会意识到某些东西,却从来不认识纯粹意识本身。我们永远都会意识到眼前的地毯、我的脚或我的心念等等,我们一向都把意识当成了意识的内涵,因为这就是我们有限知觉的运作方式。  发现意识纯粹的原貌,便是体验到了所谓的宇宙意识。一旦体验到心的本质即是纯粹意识,便体认到了"知"的本质。个人性意识必须经历自我的大死,才能重生为我们所描述过的宇宙意识,亦即个人性意识必须扩张成宇宙意识。那就像是空无在经验空无,而不是有一个人在那里经验无限的空间感。描述宇宙意识是很困难的事,要说明心就是纯粹意识也很困难,因为在那种状态里根本没有任何念头。只要念头一生起,念头的内涵就会把你和纯粹意识界分开来,因此纯粹意识里没有任何思想。你感觉自己的脑袋一直在扩张,意识在无限延伸,它既没有边界,也没有中心点。其中并没有一个人在那里看著某样东西,因为那种看是遍布的。每一样东西都变成了无碍无边的宇宙意识。  宽阔而空寂的心能如实觉知一切事物  若是从未体验过宇宙意识,是很难了解那种状态的,因为它超越了一般的理解层次。一旦去除了分别意识,包括纯粹意识这个概念,我们就能了知什么是宇宙意识。对大部分人而言,这是一种相当陌生的经验,因为我们所知道的意识都是有对象的。然而当我们经验到纯粹意识的时候,我们是觉知不到身体或任何念头的,经验、经验者或自我都不见了,这便是佛家所说的无我。佛家主张最终并没有一个"我",因为处在宇宙意识里你根本经验不到自我。任何的实存感都会阻碍你经验这种无分别、无界分的开阔状态。  其实个人意识就是奠基于这无分别意识之上的,我们一直在利用它,但我们也一直在限制它。这种纯粹意识时常被经验成蓝空或蓝光,它是"知"的原始本质,又被称为意识的源头或知的源头,缺少了它,意识或知的作用就不见了。印度教及佛教的某些宗派把这原初意识视为心的本质,一种对心之本质的概念:把心看成是意识、能力或是知的本质。在认同自我的过程里,我们会逐渐把自己和它分开,然后就不再认识它而只会利用它。在日常生活里,当我们放松自我的执著倾向时,偶尔还是能感觉到这无分别意识。  在这个阶段的开显过程里,我们会跟另一个层面的本体相遇,有时我们称之为心的本质、清晰的分辨意识,或如实见到事物的真相。我们需要这份清晰的分辨意识才能在世间运作。我们不能只靠著宇宙意识而活。假设除了不二意识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了,那么你连走路或任何正常的活动都无法进行。不过这不二意识确实能解放你的经验,令无分别的基本特质融入你的经验中。这种发展被称为明镜般的辨识力,每一个人、事、物都能被如实地看见。处在这个次元的心能够清晰地洞察到空无即是色相,色相即是空无。你的心是宽阔而空寂的,你的意识是解放的,所以它能如实觉知每样事物。所有经验的内涵都能被精确地觉知,而不带有想要操控、贴标签或无意识地评断的欲望。这又被称为澄明心,一种清晰而明确的觉知:色相就是色相,思想就是思想,如此而已。所有的感受生起时是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或反应的,事物也不是经由主观镜片而被看见。澄明心在看事物的时候没有过去的成见,它是完全清新的,然而宇宙意识比这种品质更原始。宇宙意识就是能知能觉的这份作用力的本身,处在明镜一般的宇宙意识里,意识的基本作用只是在反映真相而没有任何曲解。  自我一旦彻底融入宇宙意识,便能经验无碍的空寂  原初意识或无分别之全知,乃是处于任何一种层次的心,体认到它最扩张状态的必要条件,亦即心扩张到宇宙意识的要素。举例而言,某人也许能经验到澄明心,但若是不能体认到无分别意识,那么此心仍然局限在清晰的头脑之内。假设心曾体验过宇宙意识,那么它就会扩张,而这纯粹意识又会跟澄明心融合,进而体悟到纯然明透、清晰、无碍及无中心点的境界。这无碍的澄明心有时也被视为空无本身,或是能觉知到空无的一种意识。它是彻底体认空无的必要条件,因此,若想了悟心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心的本质,亦即我们这里所谓的真空。真空不可能被彻底知晓,除非头脑里的分别意识完全消除。你这个独立出来的自我一旦彻底融入宇宙意识,那时明镜般的意识就会经验到完全无碍的空寂。在上一章里,当我们谈到融入的能力时,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纯粹意识,而当我们探讨到觉醒状态时,我们则称之为明镜般的意识。  空无曾经被各种方式描述和体认过:真空、蓝色意识或澄明心。我们所说的澄明心指的就是能够如实觉知事物的明透之心,而不是宇宙意识的无分别状态。当脑子里的活动又回复时,澄明心就消失了,不过这份空性还是没有被染著,即使有妄念、感觉或界分感,它也不会消失。一切事物都是这空无的一部分,都可以被视为色相。任何一种有别于其他事物的存在都只是一种色相罢了,而色相只是空无的一个面向,这便是所谓的觉醒之心,禅宗称之为没有中心点的真空或心的本质。其中并没有一个独立出来的个体在觉知这空无,空无是被宇宙性的澄明心所觉知的。  这觉醒的澄明心可以在入睡之后仍然保持知觉。它除了在白天保持觉醒之外,入睡时仍然是祥和的。它保有了心的本质,它是一片深黑的寂静,或是能觉知到空寂的宇宙意识。不同的修行体系各自著重于三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一)原初的无分别意识;(二)宇宙性的觉醒之心;(三)彻底祥和之心。心的本质可以被经验成蓝空、澄明或意识的黑色面向,它们都可以被视为心之本质的一种状态。不过我们可以说心的本质便是彻底的空寂。彻底的空寂就是一种无分别意识、明透或是如夜空般的境界,但其中永远存在著一种能觉知到空无的精微意识。这种精微意识会被我们的个人意识所制约,以至于无法如实见到它,否则它是可以无限扩张的。  觉醒的感觉,如同甘露一样甜美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mind的理解可以分为:思想和思维活动、所有的印象组合成的更广泛的内在活动、心的空寂本质、宇宙意识扩张到最后的一种彻底的空寂、觉醒之心及祥和之心。印度教通常强调的是无分别之心,佛家强调的是觉醒之心,伊斯兰教则注重祥和之心,但也不尽然如此。伊斯兰教传统所强调的是黑色祥和之心,卡巴(Kaaba)的核心教诲所教导的祈祷方式,通常要人们面对一块黑石头,去体会那一片深黑的祥和境界。Islam(伊斯兰)这个词源自于Salaam,意思就是祥和,默罕穆德的旗帜也是黑色的。  心的本质就是空寂,亦即原初的、觉醒的、祥和的意识,而这份了解并不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或形而上的嗜好。缺乏这份了解,人类不可能自由,经验也不可能得到解脱。心必须被彻底了解,人类才能得到自由、解脱及安详。  我之前曾说过,东方所谓的mind便是西方所谓的heart,mind跟heart之间是有关联的。原初意识、觉醒的明透之心以及心的安详状态都是意识的某种形态,也是本体的不同面向,而本体即是心的精髓。东方人所说的"本源"指的就是本体、事物最深的本性或事物的核心。心的本质是空寂,而能够觉知到空寂的精微意识便是心的本源。但mind跟heart之间的关系还要更复杂一些。  heart在这里被视为一个能够感知的器官,它是有意识、有觉知能力的。heart有时也被称为mind,因为heart就是mind最深的源头。从这个角度来看,mind可以说是heart的理智面。但如果把mind理解成一种精微意识或本体的某个面向,那么heart与mind其实就是同一个东西。我们可以把mind视为觉知、明光或意识,而heart则可以被看成是爱和喜悦。当我们在心轮部位体悟到觉醒时,那通常会是一种清晰的喜悦感。当解脱的感觉出现时,你会在心轮部位体验到那份满足感。但是当解脱感在头部被经验到时,那份感觉则是一种净光或甜美的甘露。这两者其实是同一个意识。  我们所谓的爱其实就是意识,不过它所出现的部位是在心轮而非头部。同样地,意志力通常会在腹部被经验到。示现于头部的本体,感觉上就像是钻石,示现于心轮的本体则如同珍珠一般。无论从客观层次或是从个人性的情感层次来看,它们都属于同一个意识。  不同的传统强调不同的面向  我们现在已经明白mind与heart之间还有这更深一层的、超越个人性的关系,其实它们就是同一个东西。你可能会经验到清澈的甘露或清澈的钻石、蓝色甘露或蓝色钻石、金色甘露或金色钻石等等。这钻石的形象会被体验成一种意识或明透感。在心轮出现的珍珠形象,则会被体验成真实的、个人性的临在。你可能会同时经验到这两者,但不同的传统强调的往往是不同的面向。远东的修行体系强调的是根据理性或觉知来看待事物,其结果是开悟。中东的一神论传统所强调的则是爱,因此神跟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在谈恋爱一般,它们所达到的状态其实是相同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探索了有关mind的各种概念。我们发现mind可以被视为思想或印象,但也可以从空无及本体的面向来检视mind的本质。这份理解会帮助我们自然导向最终的合一境界。  此外,我们也可以借由理解Hu的奥秘来认识合一之中的合一。在阿拉伯文里,合一境界被称为Hu。如果我们体悟了Hu,便彻底了悟合一境界。当我们的体悟逐渐深化时,会发现心中有一种活动是一直在朝著合一发展的,然而这股趋力到底源自何处?心是否还有一种更深的本质是我们尚未彻底明白的?那个能够创造出真空的东西就称为Hu,而它便是一切事物最深的源头。最广大的合一经验一定能包容空与有、存在及不存在、真空与创生、存有及非存有,而这便是所谓的Hu。  合一境界是否有动因?那个能够趋向合一境界的动因,不但是mind跟heart的本质,也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也许mind、heart和意志都不存在,存在的只有这动因。目前我们已经发现,mind的活动、mind的知觉以及它跟heart之间的关系都属于同一个本质。我们发现mind就像钻石一样的清澈,而heart则像流水或甘露。它们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朝向合一境界在活动。我们最深的、最真实的、最内在的本质便是合一境界,一种没有任何分别意识的彻底合一状态。这份最深的本质必须示现出来,才能带来真正的转化,因此它才会被称为mind的金丹或是开悟的金丹。为了学会合一,它会以你所需要的任何一种形式示现出来。如果你比较倾向于情感,它会以情感的形式揭露自己;如果你比较倾向于行动,它会以意志的形式示现自己。它爱你至深,甚至愿意降低自己以便你能认识它。  因此这合一的动因会借由转化你的经验、你的视野、你的意识、你的爱来帮你达到合一,而这转化和变形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这里指的全部是内在经验。朝向合一的内在经验会通过你的人生反映出来,通过你的关系、你的工作、你的价值观及生活中所有的事物反映出来。总有一天它会将你的内在与外在、你的行动、你的思想和你的感觉完全统合。  你的内心有一种合一的动因,缺少了它,生命就消失了。它便是纯粹智慧,一切事物都是从这智慧之中产生的。它甚至能包容从无明之中所产生的愚昧和痛苦。这个最初始的因,每个人都拥有的本慧,正是合一的动因和希望。它会带领我们经历合一的过程,帮助我们达到最后的结果。它包含了分化和朝向分化的活动在内,因为即使是分化也是一种通往合一的巨大活动。每一个生命都有最根本的智慧,这份智慧即是最纯粹的光,而这光没有任何色彩的区分,它结合了所有色彩,包容所有性质,变成璀璨的明光--这明光就是它们最真实的本质。它是光中之光。  你能想象所有品质明亮到化成光是什么样的景况吗?  一切事物最深的本质正是这光源或合一的作用力。缺少了它,我们不可能成为人类,我们甚至连活著都不可能,它是我们存在最深的本性。它是实际存在的,你可能察觉不到它,但缺少了它,你根本不可能理解我现在所说的话。你真的可以觉知到它。令人惊讶的是,这合一的作用力就是自我转化的动因。它是奇妙而神秘的。首先,它会通过你的heart或mind的各种品质示现出来,它会让你认识自己的慈悲、爱或清明的理性,不过通常它会以自己的方式向你显现出来。Hu会借由你自己的光显现出来,而你会在它示现的那一刻认清自己的真相。它会教导你什么是合一,让你的经验朝著更深的合一境界发展,最终它会以转化的动因或金丹的形态示现出来。它又被称为哲人之石、生命之水。  只要你的人格允许它运作,它就会开始彻底转化你,帮助你解决所有的心理议题。它会接二连三地让你看到你所有的问题,你只需要容许自己体验和认清这些问题就够了。它便是令转化朝向合一境界的动因。  所谓最终的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当它在你的眼前不断改变时,它同时也不断地在转化你的人格,使你更能适应它。它使你从本体的某种品质变成另一种品质,直到你所有的意识彻底示现出来为止。它是mind、heart、意志及所有品质的圆成。有时它也被称为"天父",因为它就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了望者、保护者或是全知者。你不能以光明、爱、本质、真空或存在来形容它,你无法在物质现实里找到与它等同的东西。在物质现实里我们看到的只有分化,我们看见的一切品质都是以分化的形式出现的。我们会发现绿色代表的是慈悲和生命力,红色代表的是力量或能量,晴空代表的是明透之心,黄色代表的是喜悦,而金色代表的则是真相。每一种颜色都会变得越来越明亮,连黑色都会变得闪闪发光。真空本身就带著光。你能想象所有的品质变得越来越明亮,直到一切都化为光,会是什么景况吗?开悟的金丹便是明光本身,这光不属于任何一种东西,这光的本身就是一切事物的源头。  因此,万物的合一境界就是全然的光明,以及最开阔、最本然的状态。万物自我表达最终极的面貌就是炫目的净光,它耀眼到令你无法逼视。这光可能被经验成澄明心,或是能粉碎一切黑暗及愚昧的爆发性智慧,同时也是最纯粹、最细腻、最温柔的爱,以及最坚强的意志。这三种品质都属于本体之光,而这光便是万事万物的源头和最深的本质。  合一境界超越所有对立,最深的折磨也像是一场舞蹈  从这个角度来看,合一境界才是唯一的存在。尚未达到宇宙意识之前,你会把它看成是外在的光或是这个、那个,但界分感一消除掉,你就是它了,其他什么东西都不存在了。那时一切的存在都变成了Hu的光。当这光出现在你的头部时,你就好像被这闪耀的光灌醉了,你彻底醉了,也彻底觉醒了。你感到心神荡漾,充满著大乐。它超越了所有的经验和非经验,能观与所观的对立问题因为它而完全消弭,剩下的只有这宇宙之舞了,就算是最深的折磨也是一场舞蹈。它能粉碎一切思想,所以上述这些念头并没有产生,它是我们心中一向都存在的事实,也是使我们朝著它演化的种子。除非你认识它,否则意识是无法安歇的。我们的心渴望它,而它的活动就是真正的意志。若想达到合一境界,你的心必须合一,如果体认不到合一,合一境界就不会出现。这便是合一的动因会被称为开悟种子的缘故。  苏菲用Hu这个字来代表绝对真相、最根本的基础和本质,或是尚未被概念化之前的空无。因此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Hu是超越色彩与意识的。绝对真相是尚未示现出来的合一境界,而净光则是示现出来的合一境界。我们可以说,从绝对真相之中示现出来的第一种状态便是净光或内在的本慧。这终极真相是这么的神秘,我们只能把它体认成一种明光。这纯粹的明光乃是最原初的智慧,分化尚未产生之前的合一。它就是一切事物的开端。  第三章 无有疑惑的了知  本体很清楚你的自我形象并不是你。除非你真的体认到这一点,否则你一定会继续从自我形象的角度来看待自己。解决这个心理议题最终的了知便是源自于本体,它不可能在情绪次元得到解决,因为在那个层次上,拼图的某一片不见了,而这一片就是本体。  有人曾经问过佛陀,什么是他悟道经验中最重要的事,他回答说:"无有疑惑的了知。"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下"无有疑惑的了知"是什么意思。  我们一旦对自己的内在发展或自我了悟产生兴趣,就会开始想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工夫,以便去除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我们从苦开始产生动机,而我们以为有了解决的办法就不再受苦了,"我到这里来进行内在工作,是因为我觉得很痛苦。如果我开始感觉快乐,那么显然我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因此请教给我永远保持快乐的方法,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  有些人会很诚实地表达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不过大部分的人都会掩饰心中真正的想法。他们会说他们想要的是对本体的认识或是更了解自己,这样就能运用那份理解来找到快乐。然而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或内在发展到底是什么?其实他们真正想要的只是改善自己,得到母亲的爱和父亲的赞许,或是得到某个人的青睐之后坠入爱河。你会发现他们基本的动机还是想去除痛苦--不被爱的痛苦、得不到赞许的痛苦或是孤独的痛苦。  然而痛苦和不幸主要是源自于无明。你不知道情绪的本质、内在驱力或心智的运作是怎么一回事,你对自己行为的动机缺乏真正的认识。  现在你说:"很好,请给我这份认识和理解!"其实你仍然把这份认识当成了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你认为一旦达到目的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此一切都会变得美好。只要你还抱持这种态度,那么不论你多么了解自己,多么投入于内在工作,都只会徒增痛苦。因为你始终不认识自己真正的本质。  以为理所当然的自我形象,其实并不是真实的  "无有疑惑的了知"确实能解决一个人的痛苦,不过痛苦的解除只是一种副作用,它并不是自我探索主要的焦点。只要你把焦点放在寻求快乐、逃避痛苦,你一定会加重自己的痛苦。  现在你们的心里可能都在想:"那我应该怎么办?"但即使是这个问题,也是源自于想得到快乐的一种念头。然而到底是谁在问这个问题?是不是那个正在受苦而不想再苦下去的人?所以你已经掉到陷阱里了。其实你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不能说,你的每一个念头都会加重趋乐避苦的倾向。这真是一个进退两难之局:渴望快乐使你制造出了更多的痛苦。  让我们再进一步探索一下"无有疑惑的了知"。跳脱这进退两难之局的关键就在于"无有疑惑"这几个字。"无有疑惑"虽无关于前景,但又突出前景。"无有疑惑"不是你心中的一种想法或是你想要达到的一种状态,而是你存在的真相。"无有疑惑"意味著那份理解已经深入到你的精髓,它已经成为你的感觉、你思维的方式、你跟人互动模式的一部分了。  在我们的内在工作里,一开始你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情绪的伪装及心理模式,还有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开始你必须观察和留意,你会因此而发现自己的某些真相。这并不是一种头脑上的认知,而是一种经验上的了知。了知情绪上的伪装并不意味制造出一番自我描述,而是要有一份深刻的体认。你必须完全体认到心中的真相,同时也认清自己的情绪、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一开始你必须做到这一点,但这还不够。只是了解情绪上的伪装并不足以使你产生无有疑惑的了知。  以自我形象为例,你会发现就因为你对自己抱持著既定的概念或印象,所以心中才产生了冲突和困难。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你就会表现出懦弱的行为,你不可能做出那些强者才能做出的事。  能够认出自我形象并且理解它,你就可以不受制于它。譬如你认为自己很丑,你的心理治疗师可能会说:"看看镜子里的你。"你看了一眼,心中并不是十分确定,"也许我的长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但如果鼻子短一点就不会那么丑了。"但即使你能认清这个自我形象,你还是无法摆脱掉它,因为在情绪的层次上,你是通过与某些人比较而产生这个自我形象的。你的超我告诉你美丽的女人都有个小鼻子,于是你就认定了这个标准。每当你感觉哪里不对劲的时候,你立刻会想起自己的鼻子。如果某人拒绝了你,你立刻会认为他不接受的是你的鼻子。能够使你从这种意象之中解放出来的了知,并不是来自于情绪次元,你必须有一种理智上的认识,才能去除这个自我形象。从最根本上来看,你既不是自己的自我形象,也不是一种概念,你是另一个东西。你的鼻子无论大小,都跟真正的你毫无关系。  体认到真空,你就会发现自己是没有定义的  我刚才所谈的这一切,你都可以在那些对治自我形象的书籍里找到。譬如佛陀曾经说过:"你并不是你的自我形象。"这时你心里就会想:"喔,真好,我并不是我的自我形象。所以我的鼻子跟真正的我没什么关系。太好了!从现在起我可以忘掉我的鼻子了!"两个钟头以后,某人看了你一眼,那一刻你心里竟然只有一个念头:"喔,天哪,他一定认为我的鼻子太大了!"可是此人也许认为你美极了,而你却只是挂记著自己的鼻子。所以重点并不在于你读了什么、佛陀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否拥有这份不再挂碍自我形象的了知。  想要爱或被爱的模式  这就是本体会这么有价值的原因,因为它能带给你别人所不能给你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深入探查自我形象这个议题,你一定会发现与某个自我形象攸关的本体面向。一旦有了这层发现,你就会在没有自我形象的状况之下经验到本体,其中一定有开放性和内在的空间感。当你发展出自我形象并且信以为真的时候,这个本体的面向就不见了。自我形象永远有一种界限--属于身体、情绪或概念上的界限。一旦体认到真空,你就会发现自己是没有界限、没有定义,而只有无限的空间。  本体自身就是一种了知,它很清楚你的自我形象并不是你。但除非你真的体认到没有自我形象的你,否则你不会知道有这个可能性,你会继续从自我形象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我们现在已经明白,解决这个心理议题最终的了知原来是出自于本体。它不可能在情绪次元得到解决,因为在那个层次上,拼图的某一片不见了,而这一片就是本体。本体能提供必要的理解来消解掉这个议题。  你们大部分的人都已经很熟悉了,这便是我们所谓的坑洞理论,不过我要再一次从自我形象和真空的角度来作一些解释,我们必须谈谈另一个心理议题--想要爱或被爱的需求。如果你观察自己的行为和生活,你会发现你需要爱。你看到了你的模式、企图得到爱的方式,以及你的人格为了得到那份爱,而被大人塑造成一个好女孩或坚强男孩的过程。然后你会更深入地发现,你想要爱是因为你的母亲没有真正爱过你。这些发现都很好,因为它们使事情变得很明朗。  如果继续观察和探索爱这个议题,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在有一种匮乏感。你会发现自己对爱的需求就是从匮乏和空虚感产生的,它永远想从外面得到满足。如果你安住于这份渴求之上,深深地去感觉你对那份爱的渴望,就会体认到这份匮乏感。你会体认到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爱,而坑洞就是这么形成的。这会勾起因为不被爱而造成的伤痛,那是很深的一份创伤--如果你允许自己充分经验这份创伤,它会变成一个喷泉,涌出爱的喷泉。你会因此而认清本体便是爱,它就是跟爱的议题有关的那一片失落的拼图。现在你终于拥有了爱--不是从外面得到的,而是从你的本体涌出来的。体认到这本体之爱,能够消解掉想从外在填补空虚的需求,如同真空和空无能消除自我形象的议题一样。  若贪图本体所带来的满足,你仍旧是痛苦的  然而这份体认还不足以消解掉这个议题,你对爱的欲望以及操纵它的方式也许变得越来越细微,但是它仍然没有完全消失,这是因为你尚未拥有毫无疑惑的了知。你还没有从毫无疑惑的了知去看待你的经验、爱、空性或其他的本体面向。一旦体认到甜美、强烈和圆满的本体之爱,你就会对自己说:"这份爱的感觉是我经验过最美好的事,如果它消失了,我就无法拥有它了。我要永远抓住它。"  然而是谁在说这些话?你到底学会了什么?虽然有了爱的体验,可这爱并没有转化你。你对待它的方式,跟你的人格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态度是一样的。"如果我拥有了这美好的爱,别人就会看到我有多么耀眼,多么有爱心,这样他们就会爱上我,而我从此便可以过著快乐的生活了。"其实你一点也没变。以前你想得到的是外在的东西,现在你又想通过内在的东西来得到外在的东西!  这显然不是无有疑惑的了知,这是唯物倾向。以前你搜集的是钱、衣物、爱人,现在你想搜集的是爱、喜悦、力量。"看看我所拥有的这些美好的东西!现在我终于可以把这些东西拿给妈妈看,这样她就会看到我的真相而开始爱我,然后我就会快乐了。"你还是老样子,并没有什么进展。你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模样。  人格的这种追求快乐的倾向,以及贪求本体所带来的最深满足,造成了爱的丧失,为自己带来了更多的不幸,而它本来就擅长制造不幸。除非这种倾向能消解掉,否则你对待本体的方式跟你对待任何物质将会是完全一样的。你所认同的仍然是人格、贪欲和痛苦。  你心里可能在琢磨到底如何才能得到这解脱人格的了知。"喔,请告诉我它到底是什么!这样我才能得到快乐,摆脱掉我的人格。"你认得出这份倾向吗?显然你对它并不清楚,更别说是无有疑惑的了知了。  观察、聆听、质疑,接纳自己的感觉而不信以为真  你不妨发展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面对你的经验,你可以聆听它,看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事情是什么感觉。你可以体验那甜美的爱,同时观察一下伴随著这份经验而来的其他反应。"我的女朋友似乎对我很光火,但是我仍然爱她,这真是奇怪。通常当她对我生气时我会不能忍受,可是今天我却一点也不介意。我甚至更爱她。因为我完全能了解她为什么生气,她一定觉得自己受伤了。"这时你联想到某个说过你闲话的朋友。你当时对他很生气,而你现在很想知道那股怒气还在不在。  "当我想到他的时候仍然感到十分甜美,这真是奇怪极了,我应该恨他才对的。等一等!不只是对他,几乎对每一个人我都能感觉到一份爱。通常只有在别人对我好的时候,我才会喜欢他,可是现在不管别人对我好不好,我都无所谓了。我对他们都能一视同仁,这真是奇怪。"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爱一向都是有条件的,然而爱并不是这样的。爱与你人格的条件毫无关系。爱就是你的真相。  第二天早上起来,你还是能感觉到那份爱。可是当你想起那个说你闲话的朋友时,心中的反应却是:"那个杂种!他以为他是谁啊?竟敢在我的背后说这种话!"当你的女朋友端上你的早餐时,你发现她做的是炒蛋而不是荷包蛋,于是你脱口而出:"你怎么连我喜欢吃荷包蛋都不记得了?如果连这点小事都记不得,那就表示你并不爱我。"于是你夺门而出。  发生这样的事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如果你昨天才经验到本体之爱,你就会思索:"等一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昨天我还对我的女朋友充满著爱,现在我却恨不得她快点死掉。这真是有趣,不知道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现在出现了两种选择:你可以对眼前所发生的事保持开放和好奇,然后从本体的角度来观察它。或者你可以从人格的角度来观察它,这意味著你会觉得你曾经拥有过一样美好的东西,而现在你已经失去了它。你可能以为你失去了这份爱,是因为她没有做你爱吃的荷包蛋。  假设你从本体的角度来看这个经验,你就会观察它、聆听它、质疑它。你可能会因此而了解是什么东西让你产生了这种感觉,是什么东西障碍住了你的爱,为什么你的爱会出现,然后又消失。你学会接纳自己的感觉而不信以为真或对其产生反应,因为你知道,心中有某些东西是你还不了解的。你察觉到你对它欠缺认识,你心中有一种无明,否则你不可能有这种感觉。  允许你的人格被本体揭穿,会带来无有疑惑的了知  随著时间的进展,这份开放和容许的态度会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会逐渐获得一种整体的了解,你会认清事件和感觉之间的关系,事情是怎么运作的,为什么有时你能感受到爱,有时却不能。这不仅仅是一种头脑的认知,它会变成你存在和行为的一部分。你不再认同你的人格,你可以开放地了解你的感觉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它们带来的到底是快乐或痛苦。你会了解你的本体具有一种可以转化人格的智慧,它是跟你的人格分开的,它能够释放你心中的障碍,使你产生更深的理解,而这便是无有疑惑的了知。本体会以最根本的方式来教导你,它提供给你的智慧不是其他东西可以取代的。如果你能充分觉察本体之爱,你就会发现这份爱是扎根在你内心的,它没有任何偏见、喜好或自私的倾向。  你逐渐会了解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偏好才是问题所在。如果你是从人格的角度去建立起和本体的关系,如果你只想要那些让你舒服的东西而从不质疑这件事,如果你不想要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东西也从不质疑这件事,那么你就是在助长人格的贪婪倾向,你会让你的人格变得更愚钝。缺乏本体的某些品质,不具足爱、价值感或喜悦并不是问题所在,任由人格的模式延续下去才是真正的问题。你必须允许你的人格被本体揭穿,不论那是一种什么感觉,这样的情况才会真的改变。  人格可以变成本体的透明工具  从无有疑惑的了知这件事来看,你会发现内在工作会经历好几个阶段。首先是人格对本体一无所知,然后你会开始看见人格的模式,而且能脱离这些模式发现本体。第二个阶段的进展能够让本体在人格上做工并且转化它。最后出现的才是人格的彻底转化--无有疑惑的了知。即使本体并没有清楚地示现出来,在这个阶段里,人格仍然没有任何固著的模式,它和本体是没有分别的。这样的心灵便已彻底转化了。  起先你会发现你的本体,然后你会放下你对本体的执著,只有如此,人格才能成长。最后剩下的便是无有疑惑的了知,也就是对事物真正的理解。起初你以为爱是这样或那样的,但是当爱彻底统合时你才发现,做个什么都不是的人和做个有爱心的人原来是同一回事。感觉到爱和感觉到空无是相同的事。  我们确实需要发现本体、确立本体所有的面向和得到解脱,但这并不是为了使人格变得更好,这么做并不是要让人格说:"喔,太棒了!我已经开悟了。我终于可以用它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了!"真正的重点是人格终于认清自己已经破产了,原来它的存在才是真正的问题。缺少了本体,这份了悟不可能出现,这便是本体的价值所在。只有当本体出现时,你的人格才能成长。除非爱已经出现,否则你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爱。除非慈悲已经出现了,否则你不会知道什么是慈悲。本体的品质、智慧和理解必须变成你结构的一部分,然后你就能展现出慈悲而不觉得自己是慈悲的,能够爱而不觉得自己在爱,尊贵而不觉得自己是尊贵的。你会展现出本体所有的品质而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因为人格本身已经变成了这份无有疑惑的了知。你不再有想要某个东西而不想要另一个东西的问题了,这时你的行为、你过生活的方式都能依照实相而进行。  我所说的这些观点,主要是在探讨我们和内在工作及本体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本体是不会消失的,它会一直伴随著你,它就是你,但是你不能过度关注这件事。任何的关注都是源自于人格,即使你关注的是本体。起初当你开始在人格上下工夫时,你必须关注本体,你必须了解你的关注,直到你不再关注为止,那时你就轻松了。  我可以用很简单的几句话来说明这件事:缺少本体的人格就是苦难,执著于本体的人格则是灾难。人格可以变成本体的透明工具。一旦认清自己的本质就是本体--一种珍贵无比的存在,而这份认识已经统合到变成了你的第二本质,那时转化就真正发生了。这才是无有疑惑的了知。  第四章 执著于空无  你无法体认到执著本身,因为你一直专注在你所执著的对象身上,心里想的尽是你所执著的人、事物或经验。你以为你想得到某个东西,其实你真正得到的只是对它的执著罢了。如果你能直接体认到执著,并且觉知到那份感受,你就会停止对它的迷恋。  观察一下你的人生,充斥著它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不论你在看什么,不论你在想什么,不论你在注意著什么,它都会出现,而且你一直想拥有更多的它。它是一个很容易得到的东西,容易到你不断地在累积它,你甚至无法想象生活中缺少了它是什么模样。缺少了它,所有的事都变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了。  每一个人最爱的这个东西就是"执著"(attachment)。如果你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人格、心智、感觉和关系,你会发现执著是无所不在的。你随时都在企图用一些你喜欢的东西来填满生活,然而这些东西你一向都不缺,所以你其实是以对它们的执著来填满自己。你执著于一个人、另一个人、第三个人、某辆车、另一辆车,不论你执著的东西是物质的、心智的或心灵的,你都不断地在换对象,然而执著的倾向一直都没改变。你永远都想用执著来填满自己,执著本身比你所执著的事物要巨大得多,它在你的生命中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它就是你的主宰。累积执著是很容易的事,你一生都在不断地累积它们。  执著的根源乃是对彻底合一的渴望  你能够从执著那儿得到什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你所认为的执著是什么,然后再来审视一下执著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层次以及如何解脱它。假设你正执著于某个人,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执著对象。让我说得更具体一点:你正执著于某人的身体。执著于某人或某个身体,跟喜欢某人或享受那个人的身体是不同的两回事,这也跟爱那个人是不同的。我们有时会说我们爱那个人,我们执著于他,但这份执著其实是一种造作或紧抓著某人不放的内在态度。  执著跟分离是相反的。当你执著于某个东西或某人时,你的行为就像糨糊一般,你不想失去你所执著的对象。你只想跟对方联结、融合或合一。如果你执著于某人的身体,你就会渴望跟那个身体合一。在歌曲、小说和故事里,这样的爱是被理想化的:找到你的另外一半,变得完整,结合成一体。你渴望的是与对方联结或融合到不再有主客之分,不再有你我之分。你希望这样的状态能永远不变,不论你对所执著的对象是爱还是恨,你都紧抓著对方不放。这便是执著之爱。  你会执著于任何一个你认为会带给你安全感或快乐的东西--梦想、理念、感觉、人、车子、房子等等,有的人甚至执著于恨。表面上你可能觉得你只是想要一个东西,但如果看进内心的执著活动,你会发现你渴望的其实是跟那个东西合一。有时这也被称为"八爪鱼心态",因为执著就是一种想要吃掉对方的欲望--"我爱你,你看起来可口极了。"那是一种黏著的机制作用,就像是想把对方吃下去一样。执著之爱是被一份想要融合、联结或合一的欲望所驱动的。你以为你会得到对方,其实你得到的只是你的执著罢了,因为真正的融合状态,不可能通过紧抓不放的态度而达到。  执著涉及的是某个东西执著于另一个东西,某个主体执著于一个客体。这是一种想要消除界限的欲望,可是处于执著之中,界限却被制造了出来。因为你制造出了两个人,其中的一个执著于另一个。我想要"那个",因此便有了我和"那个"的区分,而"我"竟然还想永远拥有"那个"。这其实是对合一或联结的一份误解。真正的合一意味著两人之间的界限彻底消除了,那时已经不再有某个人执著于另一个人,不再有八爪鱼和它的猎物之分,存在的只剩下一个东西。  理解、智慧及认清事情的真相,能使人摆脱执著  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执著是被欲望和恐惧制造出来的,我们渴望的是美好,恐惧不美好,我们渴望快乐害怕痛苦,乞求生而畏惧死。如果你检查一下恐惧和欲望,你会发现恐惧永远是基于欲望的。对死亡的恐惧就意味著对活著的渴望。反之,害怕活下去则会渴望死亡。会出现渴望是因为我们欠缺理解,只有理解、智慧或认清事情的真相才能使人摆脱执著。因此我们可以说,执著是源自于恐惧和欲望,而恐惧是源自于欲望,欲望则是源自于缺乏理解或无明。如果蒙昧无明,就会产生执著,看不清楚合一乃是一种界限消失的境界。我们的执著制造出了诸多的界限,令我们无法获得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从外表上看来,执著似乎是一种紧抓不放的态度,它势必会制造出主客之分。执著本是源自于一份信念--眼前存在的这两个东西是分开的,而你渴望的是让这两个东西合而为一。当然,要你理解合一与二元对立之间的关系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合一境界通常并不是你所渴望的,你真正渴望的只是那合一境界的反映的反映的反映。如果你逐一揭露一层又一层的幻象,而终于认清你真正渴求的对象是什么,那时你才会彻底了解"一"与"二"之间的二元对立性。  你如果想买一辆车,你很难想象你渴望的其实是跟那辆车合一。然而在最深的层次上,合一才是你最想要的东西。但是你到底想从那辆车得到什么?你想要一份美好的感觉,对不对?你想要让某个人赞美你,把你看成是一个富有的人,然后让自己产生一份美好的感觉。然而你为什么想要这些东西?因为你渴望快乐和赞许。可是你为什么渴望这些东西?因为这样你心中才会有和谐。赞许会带来一种和谐感,也就是一种没有限制的解放状态。  所有的执著最终都是对这个状态的依恋。我们所执著的一切对象,都是对这个状态的情感转移。执著本是想达到合一的一种被误导的企图。你以为你想要某个东西,于是你开始对它产生执著,所以你会累积东西--你的衣物、你对外表的在乎、男友或女友、丈夫或妻子、孩子、父母、艺术品、创作、感觉、经验、本体、人格等。任何一个可以被客体化的事物都可以变成你执著的对象。执著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对象,一个可以执著的客体,然而主客对立就是合一境界的丧失。一旦认清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即使是上帝也会变成我们所执著的对象。  观察一下你日常的经验,里面的每一样事物都是客体,而且不论你喜不喜欢它,你都会执著于它。如果你喜欢某个东西,那是一种正向的执著,你会因此而紧抓著它不放。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东西,那就是一种负向的执著,而你会急著想把它推开。拒绝之中也有一份执著,因为当你企图推开某个东西时,你的心一定想抓住另一个东西。这便是执著向外所示现出来的样貌。但是在感觉上,执著并不是这些渴欲的觉受。譬如你误以为你不能失去某个人,如果失去了他,你会有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因为你爱他。大部分的人只会注意到他们所执著的对象,但如果真的看见了执著本身,他们就会开始从热恋的感觉里解脱出来。  紧抓著天堂,便是地狱  因此我们现在要问的是,执著到底是什么?首先你必须认清你所有的痛苦,尤其是情绪上的苦,都是源自于执著。只要你执著于某个东西,你就会因为害怕失去它而感到痛苦,因为无法拥有它而又感到挫败。这其中是不可能有宁静或祥和的,因为你必须竭力不让你所执著的对象跑掉,而这份挫败感、这份执著便是苦的本质。如果能直接感受到执著本身,你就会发现它和痛苦及地狱的关系。感觉上它就像是地狱之火一般炽热难挨。它正是苦的源头,因为它就是纯粹的挫败、纯粹的痛苦、纯粹的不满与焦虑,我们称这种状态为负向融合状态。  本来你所渴望的是真正的融合感,得到的却是负向的融合感。负向融合状态并不是真正的融合,那是二元对立企图变成一体,却仍然维持著二元对立。因为融合不可能发生,所以其中永远有挫败。这种负向融合状态便是地狱,但这并不意味从其中解脱出来就会进天堂。我们总以为天堂是毫无痛苦的、祥和的、舒适的、圆满的。上述这一切状态其实就是我们的圆满本体,但如果你执著于本体,你增加的会是什么?绝非天堂而是地狱。我们不可能因为想进天堂而从地狱之中解脱出来。  我们必须客观地认清执著的恶性循环的根由,必须如实看见痛苦的根本是什么。如果你不再把焦点放在你想拥有而紧抓不放的事物之上,而只是如实地经验执著的感觉,你就会发现那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一种深埋的苦恼,我们通常会借著转移焦点去逃避这种感觉。每当你在执著时,你都是处在这种痛苦里而不自知。因此接下来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又出自何处呢?它显然是出自于趋乐避苦和逃避挫折的一种倾向,而这正是执著的本性,也是所有欲望的源头,就像吞吃自己尾巴的那条蛇一样。  若想认清这整件事并不容易,从这个恶性循环里解脱出来更非易事。你必须彻底理解整个情况,必须去感受每一件事,才会了解什么是执著。你现在即使听进去这番道理,仍然会以执著的态度来过你的生活,因为执著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你的无意识。这番讨论只不过是提出一个方向罢了。  痛苦与快乐是不可分的,天堂和地狱也是无法区隔的。心理上的痛苦正是源自于对快乐的执著,而这便是所有苦恼的源头。当然我们的心是不会这么想的。心总是认为只要你喜欢某个东西,就应该去追求它,这样你才会得到它。心并不认识真正的实相,因为它的运作是源自于无明。  自我形象被各种执著所喂养,但它其实是不存在的  我们最深的执著之一就是我们的自我形象,包括我们看待自己以及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自我形象指的是我们所认为的自己、想成为的状态,以及想拥有的事物。我们所执著的自我形象多半是负面的,如果你自认为是个好人,那么你就会不断地证明自己是个好人,你所执著的自我形象可能是善良、强壮、有权力、富有、美丽、受人欢迎等等。这些都是最肤浅的自我形象,而大部分的人都活在其中,最普遍的意识层次都是聚焦于这些肤浅形象的。  我们通常会认同我们的自我形象,认为这些形象就是自己,这种对身份的认同便是执著的源头。我们不断地为自己的形象或自我实践而奋斗,不断地想要保证它,让这个形象永恒不变,这才是我们真正执著的东西。自我形象会被各种的执著所喂养,从你的耳环到你的朋友,从你的兴趣、好恶到你的概念和感觉,或是你的人生哲学,任何时刻你所专注的对象都会助长你的自我形象。我们这里所进行的内在工作就是要反过来消解掉这些自我形象。所谓的消解指的就是认清自我形象根本是不存在的。消解掉某种身份认同,便是去认清你并不是它,而你在这个形象上所创造出来的生活模式也不是你。你认为缺少了这些东西你就不存在了,缺少了这些概念、事物、执著,你就不再是你了。  因此,第一种层次的执著总是伴随著第一种层次的身份认同。它跟你的身份证有关。你的自我形象越大,你拥有的"卡"就越多。假如一个人想要改变自我的形象,他就会去申请另一个种类的卡。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真的是这么认为的:你的重要性时常取决于皮夹里卡的数量或种类。没有卡,你哪儿也进不去。在银行里,你所有的卡都可以证明你是有些价值的,而这种现象确实会影响到我们的意识,整个文化都受到它的影响。只有当我们认清这样的心态时,才有消弭它的机会,譬如只要你一发现:"喔,我认为这就是我。"便要立刻检查:"这真的是我吗?"如此才能把你所认同的身份变得透明一点。你的诚实和理解可以消融这些自我形象,如同真相一旦被看到,假相自然会消解掉一样。任何一种形象有了改变时,你都会有自由的感觉。你的心中会出现我们所谓的空间。  当空间出现时,你的心里是没有任何画面和界限的。但自我形象一定有界限,一种攸关自己的画面。空间则会抹掉你的界限,抹掉你驾驶执照上的照片等等。你将不再从"卡"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当你不再抱持著自我意象时,空间就出现了。这便是第一个层次的空无。  外在的自我形象不能为我这个人下定义  下一个层次的执著是源自于我们对身体所抱持的意象。其实在最深的层次上,你的自我形象就是基于你的身体形象的。我所谓的"身体形象"包括了你的身材、你对自己身材的感觉、对整个身体的感觉、对身体器官及其运作的感觉。当你放掉外在的持卡人身份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认同的是身体形象,你会去感觉自己,注意自己的外表,并且认为跟自己更接近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美,你会喜欢自己;如果觉得不美,就会讨厌自己。你不断地衡量自己是胖是瘦,嘴长得好看但鼻子不怎么对劲等等。这些私密的感觉非常重要,"我的阴茎够不够大?""我的胸部够不够大?""我想要一个胸部丰满的女友。""我要去健身,让我的身材结实一点。"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对身体形象的考量,其他的自我形象也是基于这个核心的自我形象之上。肉体的自我形象所以会出现,不只是因为你对自己的身材有所考量,同时也有你对身体的知觉运作以及与其互动关系的考量。  假设你深入到身体或身体形象的层次,你会发现你所抱持的身体形象并不是正确的。大部分的人看不到自己的身体,很多貌美的女人并不认为自己美丽。这种错误的自我形象制造出各种不正常的心态:我要变得更美一点,我要这样的发型,要拥有某种类型的朋友,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要穿最时髦的衣服等等。从最根本上看来,这些都是对身体形象的错误观点,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形象,因为它攸关我们的身份认同。  了解你的身体形象,认清你无意识里的身体形象,再拿这些形象和你真正的模样对比一下,就能更正你对自己的误解了。这么做同时能减少执著,因为执著就是从这份误解里产生的。而这又会带来下一个层次的空无,我们称之为高密度空无。因为身体和自我对比之下是密度较高的,而感觉上也是如此。因此,另一个层次的空无会出现,而它能理解我们的身体形象,进而抹除或更正这个形象,也能减少我们对身体形象的执著,现在我们终于认清我并不是我的身体形象。起先我们解放的是我们的身份认同、外在的自我形象,然后我们又解放了我们外在的身体形象。  了解你和身体的关系,以及对它的执著  接下来一层的身份认同就是我所谓的内在身体形象,或是与形象无关的对身体的认同感。内在的身体形象是这个层次的身份认同的核心,这时我们认同的是身体实际上的感觉,它会形成我们的身体形象和自我形象。身体内部的知觉--它带给你的感觉不论冷或热、粗钝或柔细、愉悦或痛苦、流畅或僵固、紧张或放松--都会形成一种身份认同。  这份内在的身体形象会制造出我们对身体的执著,对肉体存在的执著,你必须认清这也不是你真实的身份。这个阶段必须超越的是身体内部的感觉所带给你的自我形象,这份自我形象又更私密一些。到了某个阶段你就会发现,你误以为执著于身体才能拥有它,以为你需要一些紧张和压力,才能真的感觉到身体的存在。如果完全放松,你会觉得身体快要飘走了,所以你必须抓著它不放!这种紧抓著不放的倾向就是压力,但如果深入于这份压力和紧张,你就能感受到执著是什么,它便是地狱。  所以你必须了解你和身体之间的关系,认清你是如何在认同你的身体,而这份认同又如何造成了你对身体的执著。你以为你的身体就是你,终此一生你都执著于它,因此你从未放松过。这个层次的身份认同,包含了所有对肉体愉悦感的正向执著及负向执著,其中包含了性快感、身体接触的快感、活动的快感、静止的快感,以及所有对愉悦感的执著或是对缺乏愉悦感的执著。对身体的执著还包括了肉体所带给你的意义,以及你认为它能够带给你的快乐、慰藉和安全感。这些感觉都没什么错,但问题是,执著于它们一定会制造出一份误解,而这份误解感觉起来就像是地狱和极大的挫败。我并不是说你不该渴求这些快感,我的重点是,对它们的执著将无可避免地造成痛苦。若想从这份执著之中解脱出来,你必须释放你对各种享乐的执著,也就是摆脱对物质现象的执著。这份执著并不是头脑里的意象,而是直接的知觉,直接的感受。  放下对身体的执著,死亡空无就会出现  这份认同感是非常私密的,你一直都跟它生活在一起,而且一向认为它就是你。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它带给你的其实是一种慰藉。一旦认清这份认同感的真相,它同样也会消解掉,因为它并不比你驾照上的照片更真实。这份了悟会带来新的空间感,一种对新一层的空无的觉知,我们称之为"死亡空无"。到了这个阶段你一定会经历死亡。这种状态很像是肉体的死亡,你会真的脱离跟肉身的联结。  死亡是一种深黑的空无,当然,死亡空无是在活著的时候就可以体认到的。你不需要等到肉体死亡,只需放下对身体的执著就对了。你将会发现真正的死亡是什么,你会认清你根本不是你的身体,然后你对身体的执著就不见了。你会明白不再跟肉身联结的滋味是什么。自我了悟如果进展到这个层次,就算真的面临死亡,也会清楚地觉知你并不是自己的身体,因为你的意识仍然健在,只是肉身不见了。然后你就会明白死亡也只是一个转化过程。然而这件事可以在正常的生活中发生,只要你不再执著于肉体上的身份认同。一旦明白你的身份并不是你的身体,下一层的空无就会出现。  每一个层次的身份认同的消融,都会带来不同的空无体验,不同层次的空寂感。一旦了知我们对身体的执著,所有的执著都会开始消解,因为你终于知道它并不是你,你知道没有它你也会存在。这时你对它的需求已经不见了,而会导致对身体执著的恐惧和欲望也跟著消失了。对身体的执著一旦被看透,你就会体认到死亡。你终于明白你既不是这些形象,也不是这些感觉。你终于发现本体才是你的真我。这便是死亡与再生的整个过程。《西藏生死书》里是这么说的:如果在死亡的过程中你都能保持觉知,那么自我了悟就会发生,你会因此而觉察到你真正的身份是什么。  我执是我们最顽强的一种执著  你必须通过死亡经验才能认清自己真正的身份是什么,然后它又会反过来揭露你虚假的身份--这个被大部分人称为"我"的东西。如果你问一个人:"你的自我是什么?"他通常会根据自己所处的层次来回答你。假如这个人是处在最肤浅的层次,他就会把那个持卡者的身份称为"我";如果他是处在身体形象的层次,他就会把那个形象称为"我";假设他对身体的感知是更深一层的,他就会把这些身体的知觉称为"我";其他还有许多层次。如果你对"我是谁"这个问题追根究底,将会发现这所有的身份都不是你。为了体悟这一点,你必须认清你真正的身份,如此才能有个对比。然后我们才会直接体认到更微细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我们称之为pea。每一个人都有pea,心理学文献把这个词解释为"自我的身份认同",灵修文献则称之为"我执"。  我们刚才所描述的死亡经验或是对肉体身份认同的消解,并不必然意味著自我的死亡,自我的死亡是更深的一种状态。或许你已经知道你并不是你的身体,但是却仍然拥有自我意识。你现在执著的是你的内心经验,而这些经验是跟肉体脱离的。你现在执著的是心理上的认同感、心理上的虚构、你所有的思想和感觉,这便是其他所有身份感的源头。一切的自我形象、身体形象以及对肉体的认同,全都是从这个核心产生出来的活动,这便是所谓的"我执"。  所以当人们死亡时,并不一定能解脱他们的人格或是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即使他们能带著觉知进入死亡,还是无法摆脱心智建构、意识上的实存感。这意味著一个人可以在死亡之前体认到没有身体的自我。一旦认清你并不是自己的身体,你就可能会看见你的自我,并且认出人格的核心是什么。只要你说"我正在做这个","我要那个",你就是在执著于你的自我,而这便是我们最深的执著。这份执著一直都存在著,在这份执著之上还有其他的执著,而它们是同时并存的。最深的执著往往是最强悍的,我们通常察觉不到它们,因为我们只看得到那些我们允许自己看到的执著。不过,对自我的认同,这个所谓的"我",仍然不是真正的你。你会发现在真我和假我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而这会帮助你认清真正的你是什么,假的你是什么,你的人格又是什么。  我们的内在工作会利用真我来揭露假我,不过这里面还是有一种危险:我们可能会抓住真我不放。佛法一向都不谈真我这件事,因为它看到了其中的危机。它主张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真我,对真我的信念很可能会加强或固化你的自我,因此我们必须消解掉所有的身份感,不论它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总是会执著于一种身份感,因为我们以为自己需要一个中心点,而任何一种对身份的执著,即使是对真我的体悟,都会变成虚假的身份。  宇宙意识便是界限的消除  接下来会出现另一个层次的空无,亦即身份感的彻底消失。你已经认清对身份的认同就是地狱和挫败,到了这个阶段你会更清楚、更明白地看见地狱,你会感觉自己就像被火烧一样。越是执著于那个身份,我们就越感到炽热难挨。接下来自我或身份感将会完全消失,而这便是我们所谓的寂灭、熄灭或不存在,这是更进一步的空无。不但是你的身体不见了,就连你的身份认同、你的自我都不见了。  唯一能使我们重新回到合一境界的方法,就是容许你所有的身份消失掉。自我独立存在的身份感必须消解掉,即使是本体这么真实的身份也要消解掉。对本体的执著也会让你有界分感,因为只要有执著都会制造出界限。所有的界限都必须消失,而且只有当所有的身份感都不见了,界限才会完全消失。当这一切全都消失了,你才能看见你跟最原初的意识是没有分别的。其实存在的只有一个意识,而这便是我们所谓的宇宙意识。处在宇宙意识的层次,你终于体认到界限的消失便是真正的融合,因此你就是"大一"。如果还存在著任何身份感,"大一"境界就不会出现。你或许已经可以觉知到宇宙意识,但如果尚未消融于其中,仍旧会对它产生执著。如果个人的身份感和界限全都消失了,你就会突然明白,原来你一直想要的正是这融入于大一的境界。融入意味著失去自己,不再执著于任何东西。你必须彻底失去自己,包括你所有的欲望和渴求。  当自我的活动熄灭之后,自然会出现宇宙意识或是我们宇宙性的身份。这时我们的自我虽然消失了,不过执著可能还存在。我们已经消融了执著、恐惧和欲望的根源,但执著本身或执著的活动,还是会在没有中心点的情况之下存在。你还是可能对自己宇宙性的身份生起非常微细的执著,在感觉上,它甚至不像是一种执著。这时你可能会经验到"神",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宇宙性身份,可是如果你只想要这个东西,仍然会有偏好和执著。虽然你的身份如同宇宙之海一样的浩瀚无际,可是其中仍然有些微的身份感。在人格或根本的层次上,所有的身份感虽然已经消失,但宇宙性的身份感仍然存在。  最终要消融的执著,是对存在或不存在的依恋  现在我们需要另一个层次的空无来消解掉最后的执著。但是我们不需要造作什么,只要认清和理解这份对宇宙意识--我们最真实的本质--的执著就够了。它虽然是你最真实的本质,但执著的活动永远会制造出界分和痛苦,不论你执著的对象是好是坏。如同我们已经描述过的各种执著一样,你现在也不需要做任何事,其实也不能做任何事,你只能试著去领悟。真正的领悟自然会带来更深一层的空寂,也就是最彻底最完整的空无。这时你已经没有任何执著了,因为可以执著的对象全都不见了。外在形象、身体形象、肉体的实存感、人格、本体、"神"、存在或不存在,这些感觉全都不见了。  你很难想象得出这种状态,其实我所说的许多事都是很难想象的。这里面的重点并不在你所执著的对象,而是要了解执著本身。虽然你对人格的认同已经消失,你还是可能执著于你宇宙性的身份。  或者你可以称这种情况为自我已经消失,但人格仍然存在。你可以说人格这时已经变成了无限量的宇宙性人格,而这就是你最后的一层身份。  但如果你不认同你的宇宙性身份,那又是什么东西在认同或不认同呢?只要你可以不认同某个经验,就不可能是终极解脱。即便是不认同某个东西,你还是执著于它,因为你仍然有个对象,一个会造成你认同或不认同的对象。只要还残存著一丝一毫的认同感,你都可能会有执著。在这个层次上,宇宙意识和彻底空无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勾勒出了宗教的有神论和非有神论。有神论相信有一个上帝,非有神论则主张自性本空。双方都认为自己的层次比较高,然而这并不是孰高孰低的问题。从某个角度来看,宇宙意识或宇宙性的本质,亦即体悟到自我身份感消失之后的本体,其实就是彻底的空无。存在或不存在只是实相不同的两极罢了。存在达到圆满便是爱,便是彻底的空无。执著于任何一极都是一种执有的态度,因此最后必须要消融掉的执著,就是对存在或不存在这两种状态的依恋。  单纯地觉察而不停顿,就能带来对终极解脱的了知  最后,一切的身份都会融入于浩瀚无边的空无中,而它会消解掉所有的身份感--不论是大是小,真实的或不真实。你再也没有任何身份可以认同了。所有的客体全都不见了,即使是无碍无边的客体也找不到了。这巨大的空无或彻底的空寂乃是解脱必要的条件,因为它能消解掉执著。它本身就是解脱,除此之外别无解脱了。当然,伴随著解脱而来的正是你想要的一切东西。当宇宙意识、你真实的身份、个人性的本质全都消解掉之后,本体所有的面向就会出现,而又没有一个人在那里经验它。它只是单纯地存在著。这种宇宙性的临在就像是在天堂一般,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天堂,甚至是宗教所谓的"神"或"造物主"的一种临在。在这里我们必须认清,为这个状态命名也是一种执著的活动,因此"实相"可以被视为"神"或宇宙性的临在,或是这两者的结合。  简而言之,内在工作的过程就是在探索你自己的身份,探索每一个层次的身份以及你对它的执著。这就是为什么在传统灵修的方法里最有力的工具便是问自己:"我是谁?"而且要持续不断地问下去。当"我是谁"被提出来之后,就要参究一番,然后继续问"我是谁",直到那个会问问题的自我消失为止。但这并不意味你在刻意造作或驱策什么,你不需要有任何造作活动,只需要了解心中的真相是什么。任何想要造作的欲求都是一种执著。若是能即时觉察当下的真相,不论那真相是什么,而同时又没有任何渴望或不渴望的反应,那么空寂就会出现。  因此,你从一开始就要抱持这样的态度:单纯地觉察而不停顿下来,就是能带来终极解脱的一份了知。其实觉知这个工具的本身便是终极解脱--一种客观的觉察和理解。各种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进入某一种境界,但是我认为只有一种方法能帮我们达到真正的终极解脱,这个方法就是单纯的理解、了知或觉察。任何一种方法都会涉及刻意的造作,其中必定暗示著一个能够造作的存有或身份感。自我虽然能帮助你达到一些目的,甚至能帮你进展到相当程度,但是到了某个阶段,它必须消失。  第五章 "无望"之教诲  每当你发现自己在认同某一部分而排斥另一个部分,你就已经落入了自我或人格的局限中。拒绝自己某部分的经验,是不可能获得解脱的。企图得到快乐,就是一种不快乐的态度,因为期望和排斥正是不幸的根源。  到目前为止,你们有些人已经尝到和体认到内在工作的滋味,并且已经认清我们的教诲确实有效。虽然如此,这也只是教诲的某个面向罢了。通过教诲你虽然可以找到一条通往解脱的路,但解脱仍然会迷惑你。只要你还是渴望它,你就得不到你所想要的快乐。  这真是进退两难。你来到这里,想对治自己的心理问题,你得到了某些理解,也发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这会带给你一份强大的希望以及你所渴望的内在力量,于是你的欲望就变得更强烈了:"我真的渴望登入本体,真的想得到解脱。"但不论处于任何一个层次或阶段,欲望本身都是你和解脱之间的障碍。  我所说的"你确实有解脱的可能性",并不意味你的渴望越强烈,解脱的可能性就越大。我真正的意图是不想增加你对它的欲望,然而要制止这份欲望是很困难的事。你越是发现一个方法能产生真正的效果,欲求就越强烈,而且离解脱就越来越远。或许最无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你会从一开始就放弃它!  这虽然是很难认清的一件事,但确实是最单纯也最根本的攸关心识的真相:只要你渴望解脱、渴求快乐,它们势必会迷惑住你。  你所渴望的若非眼前的真相,心就会开始争战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如果渴望快乐和解脱就无法拥有它们,那我们到底在干什么?毕竟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要得到快乐和解脱啊!"  请你检视当下这一刻的经验。当下这一刻,你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事?你看到了什么?你会发现,一方面你看到了心中所发生的事,另一方面你并不想接受那个正在发生的事,对不对?  你心中有某个部分接受了事实,但另一部分却说:"我要一个有别于真相的东西。"这是否意味著你被分成了两半?你跟自己是冲突矛盾的?你跟自己产生了对立?与真相对立的那个部分可能充满著美妙的灵修知识与概念:"我渴望我的本体,我想得到解脱。"然而这些想法是不是等于在说:"另一半的我真是令人作呕,谁想要它啊?我想摆脱掉它,我想通过了解它而让它消失。"  这便是所谓的"心灵上的唯物倾向",一种二元对立的分裂观点。你的心分成了两半,其中的一半不喜欢另一半,它渴求的是另一样东西,这样你如何能得到统合、快乐、和谐及解脱呢?你的内心一直在打仗,你的行为全都是从冲突之中产生的,这样如何能得到疗愈?内心怎么可能祥和呢?  这是你所经验到的每一个当下之中,最明显与最根本的真相。不论你想要的是什么,不论你想变得更富有、更美丽、更解脱、更快乐、更不害怕,你都是在跟自己作对。只要你所渴望的那个东西不是眼前的真相,你的心中就会出现争战和分裂。假设你的内在工作是根据这种对立的态度而进行的,你的分裂将会更严重。  有人会说:"这个世界的战争实在太多了,如何才能拥有和平呢?我们必须强化我们的武力,这样才不会有更多的战事发生。"就是这种态度制造出了更多的界分、更多的对立。以暴制暴怎么可能有效呢?你能以对抗的方式来制止心中的争战吗?这么做只是在强化心中的斗争、冲突以及二元对立性。重点并不在你认为你想要什么,或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真正的问题是出在那些抗拒、渴求及渴望的心理活动,内容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你可能经验到的是悲痛而渴望的是快乐,你可能经验到的是恐惧而渴望的是解脱,或者你正在经验解脱而你很怕失去它。你可能正在体验某种美好的感觉而想抓住它,不想让它产生任何变化。  这些全都是相同的心理活动,里面都有二元对立与挣扎。这些全都不是祥和,也不是解脱。我所说的这一切并没有任何玄秘色彩,你只要观察一下自己的经验,就会看到这些现象。  排斥的态度只会令你心中的冲突更严重  假设你曾体验过你的本体或是解脱的滋味,你会发现在那种时刻里,你是没有任何批判、冲突或渴求的,因为本体从不依照这种方式而运作。本体没有任何批判的态度,即使对人格的活动也不产生批判。本体只是如实存在著,它可能是爱、慈悲或任何一种品质,但重点是它从不抗拒某个东西而接受另一个东西。  因此,这种抗拒某个东西、渴求另一个东西的态度,就是人格的特质,这便是自我的人格。人格的基本结构就是拒绝眼前存在的东西,希望得到更好的东西。  事实上,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这份抗拒倾向就已经形成了,而你的人格和本体也就开始分家了。你发现某个东西的感觉比另一个东西好,于是就发展出了趋乐避苦的态度,整个恐惧和期望的心理动力就是这么形成的。恐惧会形成是因为我们害怕不好的事会发生,期望会形成则是因为我们希望令人愉快的事能够发生。  我们会看见人格基本的本质,就是恐惧、期望和欲求。现在你来到这里,渴望做内在工作,但是要如何进行?你是不是抱持著排斥的观点在进行这件事,你们心里的想法都是:"我现在要开始进行内在工作了,我要利用钻石途径来充实我的本体,去除我的人格。""现在我要去除我的痛苦,重拾那令我感觉美好的本体。"然而进退两难之局就是这么开始的。这种态度会造成人格和本体的分裂。你虽然想去除内心的冲突,却反而彻底认同了这份冲突!  你既不需要接受也不需要排斥我所说的这些观念,只要观察一阵子就知道了。你可以研究它、探索它、觉察这种分裂的活动和态度,看看它在你心中埋得有多深。越是能经验到本体,就越能清楚地看见你心中的好恶倾向。  我并不是在说这个态度很糟糕,我的意思是,这种态度其实是源自于人格,它会制造出冲突、痛苦及不和谐。你现在是不是又在排斥这种态度了?"啊,原来问题就出在这里!我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我要设法排除掉这种态度。"请问你现在正在做什么?有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  越早发现一切无望,对你越是有利  你会发现你重复地在做同样一件事,因此到底该怎么办?仔细地检视一下,你会发现你什么也不能做,眼前的情况是彻底无望的。越是能及早发现事情没有希望,越是对你有利。一旦认清事情是百分之百无望的,那时你就会停止造作了。现在你终于有了一丝希望:"如果我更努力一点,就可能对无望这件事产生真正的了解,然后情况就会改变了。"但这不又是完全相同的态度吗?  你永远都在固化心中的冲突、对立和不快乐。如果因为不喜欢某件事而排斥它,你就是在加深问题的严重性。你现在是否觉得更无望了?我并不是在吓唬你或开玩笑,因为事情本来就是彻底无望的。当你想要造作的那一刻,抗拒就产生了。这是非常深、非常微细的问题。它在你的生命和意识里无所不在地运作著。  了知整个情况就是解脱  我今天所以会谈论这个议题,是因为我们这个团体里已经开始出现一种越来越明显的态度。其原因是我们的内在工作确实有效,所以才造成了我刚才所说的那种想要累积、达成以及获取的贪欲。缺少了正确的认识,内在工作的本身可能会擦枪走火,不但无法带来解脱,反而会强化你的人格倾向。从目前看来,你们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放下想要开悟的欲望,因此如同我所说的,你什么也不能做。开悟这件事是无望的,然而你会发现不论如何你都会有这份渴望。  任何的期望或造作都是一种抗拒,也就是在强化人格的矛盾倾向。我虽然这么说,可我们在这里仍然是在造作。我们拥有一个团体,而我确实是在跟人们一起工作。我的说法是不是有点矛盾?如果什么也不能做,如果整个情况是彻底无望的,那又为什么要创立一个学校,为什么要传播教诲,内在工作又有什么意义?  这真是一个自相悖驳的情况,让我们来深入地了解一下。我之所以要创立一个学校来传播教诲,并不是要加强你们的期望,而是迟早你们会发现我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相。这所学校的创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它最终一定会帮助你了解事情是无望的。教诲的作用就在这里。只有当你彻底了解所有的心识活动和真相都是彻底无望的,你才会真的放下。当你真的放下并且彻底无望时,你就自由了。不过这份了解之中并没有绝望的成分。解脱并不是靠著努力就可以达成的境界,只有当你了知所有情况之后,解脱才会出现。事实上,解脱也不是了知整个情况之后的一种结果。了知整个情况的本身就是解脱。  心识一旦停止运作,便只剩下每个刹那的真相  我们确实还有一丝希望,但我们只能期望有一天自己会发现事情是无望的。一旦从自己的经验里体会到解脱是无法制造出来的,你就会停止挣扎,你会心甘情愿地说:"我确实什么也不能做,我最好赶快停止这番造作。"当你不再期待、抗拒的时候,你心中的对立和冲突就不见了,然后祥和、快乐和解脱自然会出现。爱就是这么诞生的。  你会发现这是非常微妙的一件事,现在你可能会告诉自己:"太好了,我要努力得到这份了知。"可是你为什么要努力?这个想法的动机是什么?我只是想帮助你看到事情是无望的,不过你的心仍然会紧抓著希望不放。心识的运作总是在期望和抗拒中打转,它没有别的方式,但如果既没有希望也不抗拒,它就会彻底停止活动。剩下来的会是什么呢?剩下来的只有每一个刹那的真相了。不论你喜不喜欢,你眼前的真相就是真相。对另一个东西的期待,并不会使眼前的真相消失。你也许能压抑它、否定它、制止它,但这只会制造出不和谐及痛苦。  请记住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内在的经验。在你还没认清你的心识活动之前,请不要把这里的教诲运用到外在的世俗行为上,因为这么做会增加你的困惑。  如果你爱的是真相本身,它就会使你解脱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地接纳眼前的真相,你只能无条件地觉察眼前的真相,这便是本体或实相的一种根本态度,它绝不是源自于人格。这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但是在感觉上它并不是一种希望,因为其中没有目标、没有界分,也没有挣扎。存在的只有纯粹的、没有任何动机的对真相的爱。  如果你是为了真相本身而去爱它,那么真相就会使你解脱;但如果你期待真相能使你解脱,你却无法解脱了。你必须不抱持任何希望地去爱真相本身,然后就没有所谓的解脱或不解脱、本体或非本体、开悟或不开悟的问题了。存在的只有对真相之爱,其他的东西都消失了。接纳眼前的真相,认清眼前的真相,爱每一个当下所出现的真相,乃是无心、无界分、无人格的一种自然状态,这种状态是全然放松的。  我所谓的爱真相、爱眼前的事实、无条件地全盘接纳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眼前这一刻你心中所出现的真相很可能是对真相的抗拒,这时你会不会去抗拒那份抗拒?你必须很细微地留意这整个过程,并且去觉察其中的心识活动。彻底觉察这个活动,将会为你带来完整的理解,而我们曾经说过,理解的本身就是解脱。觉察不需要任何动机,我们永远都在觉察某个东西。只要我们产生任何一种动机,觉察就会受到局限。动机一旦消除,觉察便是自由的、自然存在的。  所有的情绪都是奠基于对眼前真相的排斥  内在工作必须抱持正确的观念,那就是你必须随时觉察,你真正感兴趣的到底是眼前的真相,还是想达到某种状态。你做内在工作是因为想得到某个东西、达成某个目标,还是因为你爱真相?  我们必须有这种态度上的改变,才能了解事情是彻底无望的。你心中所以会有界分和困境,是因为你仍然希望事情会有所不同。这份希望会制造出欲望,而欲望又会制造出对眼前真相的排斥。排斥眼前的真相会制造出界分感,界分感又会制造出冲突。冲突会制造痛苦,痛苦进而会促使我们不断地追寻,追寻又会制造出更多的排斥以及更多的冲突。恶性循环就是这么产生的。  或许你会认为我是在告诉你内在工作没有任何意义,其实我的重点只是在厘清整个情况的来龙去脉。我们确实需要本体,只有本体才能帮助你接纳眼前的事实。有许多方法都在试图帮你理解这整个情况,但却不指出本体的存在,这么做会令事情变得很困难。我们这里的内在工作却很容易使我们经验到本体,本体的存在并不是要让我们获得快乐、满足我们的欲望或是去得到什么东西。本体真正要帮助我们认清的是:"了解真相"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如果你还是排斥真相,那么就排斥它吧!如果你接受真相,那么就接受它吧!排斥自己的经验只会令你痛苦,接受自己的经验则会使你站在本体这一边,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因此重点并不在于得到了什么、拥有什么,而是你所抱持的是什么态度。你是从人格还是从本体运作的?这才是真正的转化。  我们必须了解一件事,那就是当我说接受时,我指的并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执著于某个东西的态度。我指的是不带任何批判地与眼前的经验共处,也就是以开放的态度去接纳从你意识之中示现出来的任何一种心境。  你也许能累积无数的本体经验,但如果你的态度之中有贪婪的成分或是想达到某个目标的企图,那么你就是强化你的人格,如此一来你势必会受苦。但是当你没有任何想要解脱痛苦的欲望时,解脱却可能自动出现。所以我们最后必须放下对解脱的欲求。  这并不意味你应该消减你的欲望,你只能试著去理解欲望的来龙去脉。如果你默观自己的内在活动,你会发现你的心不断地在动,你的情绪也不断地在生灭。当你在生气时,你气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因为眼前发生的事不合你的意,某人做了一些你不喜欢的举动,或是你经验到了某件你不喜欢的事?因此从最根本上来看,愤怒往往是奠基于排斥之上的。又或者你正在哀伤,请问你为什么哀伤?是不是因为你失去了某样东西,还是事情没有按照你所想要的方式发生,或者你想要的东西没有出现?因此哀伤也是奠基于排斥的。所有的情绪都奠基于对眼前真相的排斥,你的思想也是同一回事。彻底的解脱意味著人格完全不见了,也意味著本体的出现--没有任何心识活动,没有任何情绪。  这并不表示你就该排除你的哀伤和愤怒。我们现在只是在试著了解事实的真相,而不是要达到某个目标。内在工作并不是为了获得解脱和快乐,而是为了有一天能够跟真相调和一致,帮助你站在实相的这一边。  开悟、解脱或实相,指的都是不期待另一个东西  一旦认清情绪上的活动都是在排斥眼前的真相、渴求另一个东西,一旦发现思维里尽是想要经验某个东西、得到某个东西、期待某个东西、想象某种状态会比现在更好之类的活动,你就会看见那些感觉和想法自然静止下来,然后彻底的空寂就出现了。这空寂便是人格的消失,然后本体就会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种境界只能通过理解或认清真相而发生。理解只是一种单纯的了知而不是想达到某种悟境,它本身就是无私的爱。如果排斥眼前的真相,你就看不见它了。不妨一开始就试著去了解你对真相的排斥。  任何对真相的排拒都是痛苦的,即使这排斥的倾向是为了解脱、开悟或见到"神"。内在工作最终一定会带来开悟、解脱或证入实相,不过这并不是真正的重点。重点不在开悟也不在解脱,而是如实见到眼前的真相。  当我说接纳眼前的真相时,我指的并不是接纳你的无意识。接纳真相意味著彻底而完整地觉察眼前的真相。如果你对真相不知不觉,就是在排斥它。从解脱的角度或是从自然的观点来看,真相是一直存在的,它可能是人格、本体、热或冷等等的内在活动。真相是什么就是什么,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企图得到另外一个东西,或是想改变你内在经验的真相,冲突就会产生。这便是一种了知,也是一份对事情如何运作的洞察。你既不想得到任何东西,也不想达到任何目的,你只是洞察事情是如何运作的。  如果你真的抱持著诚恳的态度去探索自己,你会发现你所排斥的事很快会示现出来,你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尝到痛苦增加的滋味。一旦了知到这一点,事情一定会改变,但如果不断地想要改变,改变就会慢一点来到。假如你感兴趣的是真相,改变的速度就会加快。真理一点都不神秘,真理就是你眼前的经验,它跟过去或未来都无关。真理只是当下这一刻,你的人生也只有当下这一刻。  心念止息时,本体会自然流动和运作  你能够活在过去吗?你能够活在未来吗?你的人生只有当下这一刻。你的心可能会朝著过去和未来思考,但真相永远属于现在。"是"这个动词就代表著当下这一刻。因此人生永远是当下这一刻,其他的事都只是想象罢了。有没有任何问题?  学生:期望是不是本体的一种品质?  阿玛斯:期望不是本体的一种品质。期望只是对眼前真相的一种排斥,但本体确实是希望所在,因为本体能够让你认清无望才是真相。本体能够让你看见你人格的态度是没有希望的,所以是一种客观的希望,然而主观的希望永远是以未来为导向的。  当你感到又有希望时,你会做什么,你难道不是在排斥眼前的事物吗?你难道不是在渴求另一个东西吗?在这种情况之下,本体怎么可能会出现呢?本体就是存在,就是当下啊!本体所带来的希望就在于它能消解掉这种情况里的绝望,但本体并不是一种有希望的感觉。  学生:如果放弃希望,我怕我会不能运作。我如何能再生起做任何事的动机呢?  阿玛斯: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最近我帮助某个学生进行内在工作,不久之后他就进入了无心、无思想、无希望的空无境界。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有点害怕:"这样我如何能开车呢?"他失去了做任何事的动机。但是在疗程结束时他却说:"厕所在哪里?"他不需要任何心智活动便自然知道自己想上厕所。如果饿了,你会去找东西吃。困了,你会去睡觉。需要去洗手间时,你自然会知道。这些事跟渴望或希望都无关。当希望止息下来的时候,本体自然会开始流动和运作。这就是一种无私的爱。  本体之中有一种活动是朝著良善在进展的,而良善永远属于当下。本体的活动也是朝著当下在进行的,它从不朝著未来而发展。你可能会把它经验成一种朝向未来的活动,因为那是你心智运作的模式。本体出现得越多,你就越能活在当下。本体永远属于当下这一刻,但是你的心智只能依据过往的经验而运作,而真相和过去所发生的事是没有任何关联的。眼前的真相只是如实存在著,可是你却想按照过去来局限它。  对真相感兴趣,就会有一种巨大的解脱感  学生:你可不可以谈一谈努力和欲望要怎么区分?  阿玛斯:努力和欲望是携手并进的,努力就是奠基于欲望之上的。如果没有任何想要某个东西的欲望,还需要努力吗?我们起先排斥的是眼前的真相,然后又生起了对另一个东西的希望。那份希望会制造出一种欲望,而欲望会带来意志力,然后人格就会利用这份意志力来达成它的欲望。替人格服务的意志力就是一种努力的态度。  我并不是说欲望不好,你不该拥有它。我的话里并没有批判的意思。我想说的是,理解乃是从真相出发的一种观点,努力则是永远奠基于排斥之上的,不是吗?努力永远有一个可以达成的目标。  一开始你确实需要努力。你会继续努力,直到你理解了努力的本身才是问题所在,然后你会发现停止努力也不是重点所在。你既不能停止努力,也不能制止自己的欲望,如果想停止努力和欲望,你就又落入了人格的观点之中。因此你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去理解努力的活动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在煽火,煽起你热爱真相之火,但我并不是在教你拒绝某个东西或追求另一个东西。我们确实可能活出一种不依据人格而行事的生活--不依据欲望、冲突、希望、渴求、过去、未来或努力而行事,只是没有任何动机地对真相感兴趣。  这种无动机的对真相的兴趣,就是一份巨大的解放感。想象你的心没有任何活动,也不想达成什么;想象你独自坐在那里,心里既不想达成任何目标,也不想开悟,更不想排解掉什么,那不就是一种毫不在乎的解脱状态吗?我们小的时候就是处在这种状态里,我们从不认为有一个必须摆脱掉的人格,也不知道有所谓的开悟或本体这档子事,我们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罢了。那便是一种自然状态,一种天真无邪的状态。  我现在所说的一切并不局限于内在工作,它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欲望、人生的任何一部分或任何事。举例而言,当你和你的爱人在床上做爱时,如果你很努力地想得到快感,快感就不见了。对快感的渴望本身就会降低快感。任何一个时刻你都是如如存在著,不仅仅是做内在工作时如此,就算是在开车、卖东西、和朋友交谈、上大号、吃东西、睡觉、刷牙或打人,存在的都只有如是。  学生:你可不可以多谈一谈欲望和恐惧?  阿玛斯:我们所认为的恐惧只是一种情绪,但仔细检视一下,你会发现恐惧其实是一种源自于冲突的态度。只要你渴求某个东西而排斥另一个东西,恐惧就会出现。如果你想要某个东西,就会害怕失去它,不想要某个东西,又会害怕得到它。恐惧和欲望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是一体的两面。害怕受伤,就会渴望不受到伤害。害怕自己受到排斥,就会渴望别人能接受你。因此恐惧跟欲望一样都是奠基于对当下的排斥,处在任何一个层次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对死亡恐惧或是这一类的事很难被认清,其实它们都是对当下真相的排斥。从根本上来看,恐惧死亡就是害怕活著或是渴望能活下去。  如果对真相恐惧,就是在害怕你不喜欢的事情会发生。你害怕一旦看到真相,将会感觉痛苦,这意味著你对痛苦有一种批判。因为害怕痛苦,所以你对那一刻的真相产生了排斥。如果发现自己对真相产生了恐惧,不要排斥这份恐惧,只要理解它就够了。  我要揭露的是我们这个团体里已经出现的一种贪婪和不断累积的态度。这种想要得到某个东西的态度,只会带来更多的不和谐。如果你到这里来是因为你对真相感兴趣,而且想了解真相是什么,这样就不会在心中制造出冲突了。  第六章 接纳  如果你可以看著排斥的活动而不制止它,就能不参与排斥的活动。越是看得清楚,越是能不参与。这么做会让某个东西有空间可以冒出来。久而久之,你会越来越不认同、越来越不参与排斥的活动,然后接纳的能力就出现了。  我们可以从排斥和接纳的角度来检视一下我们的情况。人格永远只会说"不",它基本上是排斥你所有的知觉、感觉、观点和经验的,不过它还是能做点其他的事,譬如在世间运作等等。可是如果检视一下它在你和你的关系之间做了什么,你会发现它只是一味地在排斥,即使当它对你的内心说"是"的时候,也是在对另外一个东西说"不"。我们会发现这件事分分秒秒都在进行。缺少了"不",人格根本无法存在。  我们所谓的自我或人格的基本活动,就是渴求另一个不同的东西,而这份欲望又会促使我们想尽办法去满足它。然而这种期望、欲求及努力的态度,都是对眼前真相的一种排斥。排斥一定会制造出界分和内心的冲突,而冲突又会制造出抗拒、阻碍和自我防卫。就因为你不想感受这份冲突,所以无法完整地感觉什么,而只会遮盖住它、抗拒它。可是你又不喜欢那种感觉,于是你又会去排斥你的排斥感。企图摆脱冲突,只会制造出更多的冲突。因此,排斥、界分、冲突和不和谐之间,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换句话说,我们内心永远有一场战争在进行著。  如果已经发现了这些冲突和排斥的活动,我们该怎么办?首先,我们要认清心智或人格的基本活动就是一种自我排斥的倾向。表面上你也许是在排斥某个人或情况,其实你排斥的是自己的一部分。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这是超我或内心的评论员正在排斥自己的经验。我们已经知道超我是源自于我们对父母的认同,尤其是对父母的超我的认同。我们可以说,我们是从父母那里学到了排斥这件事。父亲不喜欢我生气,所以我现在才会排斥我的愤怒。每当我向母亲表示我需要她的时候,母亲并不喜欢我那副模样,所以我现在才会排斥我的需求。因此,排斥的态度是通过对童年环境里的排斥态度的认同而发展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内在工作必须学会如何消解掉超我。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需要对治这个超我,这样才有能力客观地经验自己。我们必须对治超我的批判和攻击倾向,不只是因为这种自我攻击会带来痛苦,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能力认清真相。如果永远都处在一场战争中,就很难去觉察意识之中的微细活动了。但假如不攻击自己,就能比较自由地探索你的经验。  婴儿时期补充和释放的自然循环  事实上,排斥的态度比认同父母这个机制作用还要更深、更原始。在认同父母之前,甚至在你还不知道什么是父母之前,它就已经发展出来了。那是我们这个有机体最早的活动之一,它发生在婴儿几个月大的阶段。那时,孩子根本无法觉察他和父母是分开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小婴儿的经验是什么。如果小婴儿没有在睡觉或是没有被照顾得很舒服,他就可能会经验到某些焦虑:肚子胀气、膀胱里有尿、肠道里有粪便、饿了、冷了等等。如果肠道里有粪便,他会自动排便。如果膀胱里有尿,他自然会把尿撒出去。如果饿了,他自然会哭闹,那时母亲就会把食物送到他嘴里,然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这些活动被称为补充和释放的自然循环。在补充之前会产生一种张力,一种能量或活动的增加,然后通过喂食、抚慰和排泄的活动,这份张力就会被释放掉。这时孩子又回到了满足、祥和及放松的状态。在这个循环过程里,还没有任何排斥活动产生。有机体会自动扩张和收缩,补充和释放。这些自然的活动会带来放松和安歇的心境。母亲会帮助孩子达到这种状态,因为孩子还没有能力喂饱和照顾自己。  孩子是非常开放的,容易感受外境的痛苦  如果每件事都按照这个方式进行,那么在最佳和最平衡的状况里,孩子就能学会以母亲对待他的方式来照顾自己。当焦虑产生时,孩子连想都不必想就能自然地释放掉它,这便是我们所谓的"自动调节"。如果这个循环能畅然无阻地运作下去,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会自动自发地做这些事。这样人格就不会产生排斥和自我防卫的态度,当然也不会产生神经官能症和内在冲突了。  但基于各种理由,事情通常不会进行得那么顺利。譬如孩子肚子胀气或感到痛苦,而母亲未能及时照料,那么孩子的痛苦和紧张就无法得到释放。  这个阶段的婴儿仍然仰赖母亲和环境来帮助他释放这些紧张感。有时并不是母亲不在场,而是婴儿生病了、便秘或无法吞咽食物。在这种情况之下,痛苦也得不到立即的释放,有时情况甚至更糟。如果只是上述的那些问题,事情还好办。事实上,有些婴儿的父母绝非这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孩子通常是非常开放的,他们可以立刻感觉到环境里的痛苦和折磨。孩子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身体,并且能感受到母亲身上所散发出的紧张、僵硬和痛苦,或是身边其他人的这些感受。假如母亲在受苦,婴儿也会跟著受苦,而这份痛苦又不能得到释放。  我们现在所说的还不包括许多婴儿曾经受过的残酷虐待。某些父母会把他们内心的冲突转成对孩子身体上的虐待、忽略或是情绪上的排斥。这所有的事情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留下难以解脱的痛苦。因此,自然的活动就这么被阻碍了,而孩子也无法回归到自然的祥和状态。此外,孩子的身体还可能出现机能上的障碍。即使母亲试著以爱的方式照顾她的婴儿,但如果她心里隐藏著焦虑、自我排斥或是其他的负面感觉,婴儿还是能感受到这些痛苦,而母亲又没有为自己和孩子排解掉这份痛苦。  痛苦与挫败将天真的本性转为恐惧和不信赖  处在婴儿时期,我们的内在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它不必经过学习就可以达成排泄的功能。这种与生俱来的自信,就如同阿米巴原虫的一收一放那么自然。在这个阶段里是没有任何欲望、希望和恐惧的。如果母亲在孩子需要她的时候能够给予关爱的回应,这份自信就会得到支持。  婴儿一开始是处在一种天真无邪的状态里,如果这个有机体能够和谐地运作,而且能得到环境的支持,这份天真无邪的品质就会发展成一种天生的自信。它会演变成对宇宙的一份毫无怀疑的根本信赖。  紧张感若是没有得到释放会发生什么事呢?它会对我们这个有机体、整个系统的运作、我们的环境以及对自己的信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答案是,我们的信赖和自信会被一点一滴地腐蚀掉,或者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浮现出来或得到发展。这是在我们出生后几个月之内所发生的事。  婴儿体内的焦虑以及母亲心中的痛苦一直都存在著,所以孩子与生俱来的那份天真无邪的信心,以及基于这份信心而发展出的信赖就这么丧失了。我们这个有机体再也无法发展出一份自信,它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自动调节,也不相信每件事的发生都是理当如此。孩子不相信和谐的状态会持续下去,因为在婴儿期所感受到的痛苦还没消失。那么如何才能去除这份痛苦呢?  首先,你会越来越觉察到某些事在感觉上是很痛苦的。如果这些痛苦持续存在,我们这个有机体就会把焦点固著在这些令人痛苦的事物上,然后会拿以前美好的感觉来跟它们对比。在尚未释放的痛苦还没浮现之前,没有作这个对比的需要,只有当自动调节进行得不顺利时,孩子才会注意到这种感觉是痛苦的、那种感觉是愉悦的。心中所生起的这些区分活动,只会助长痛苦和挫败。  如果孩子进一步发现痛苦并没有减轻,他就会对痛苦产生畏惧。如果痛苦和挫败感一直无法消除,孩子就再也无法忍受了。他的整个系统还没成熟到可以忍受这份挫折,同时也无法自动排解掉它。假设痛苦和挫败感一直持续下去,就会使这整个有机体无法统合,然后孩子就会开始经验到生存的恐惧。痛苦和挫败会把天真无邪的本性转变成恐惧和不信赖。  接著,孩子又必须学会如何对治这种情况,他的整个有机体必须学会持续不断地焦虑。自动调节系统如果无法顺利运作,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崩解的情况,于是孩子又会转向身体最原始的机制反应,来对治外在的伤害。当孩子吃进一个无法消化的东西时,身体会自动把它吐出来,这便是最原始的机制作用。呕吐就是一种排斥作用,孩子发现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把东西吐出来,排拒它。这个作用跟排便是不一样的。排便是把消化过程的残余废物排除出去,呕吐则暗示著自然的消化过程尚未完成,有些东西还没有被吸收。孩子吐出来的是外面进来的东西,譬如酸掉的奶或是不能消化的食物。这个阶段的小孩根本没有内外的观念,所以一有痛苦和不安,就会试著把它吐出去。  投射和界限让本体和真我成为对立状态  孩子如果觉得自己无法对治那些不好的感觉或挫折,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呢?首先,他会出现身体呕吐机制的延伸,一种投射式的防卫机制。孩子会认为这些痛苦是外在而非内在的,他会假装自己并没有恶劣的感觉,恶劣的人是妈妈。当然他的母亲可能的确有痛苦或挫败感,甚至曾经伤害过这个孩子,但孩子有恶劣的感觉也是事实。因此,内外都有负面的情况存在。不过孩子仍然觉得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他还是无法区分这两者。  孩子是如何把他的感觉投射出去的?若想把问题投射出去,我们必须相信有一个内在,也有一个外在。相信我跟外界是分开来的,才会感觉问题是从外面来的,是它造成了我的不和谐感。投射的机制作用为我们树立起了一道界限,使我们感觉我们和外境是分开的。投射和界限的树立是同时发生的,它们是相依相生的。  这整个过程使我们从本体或真我的合一状态,发展成一种主客对立状态。但真相是界限根本不存在,我并不是和别的东西分开的,而且在能量的层次上,我也不受身体的限制。我的身体也许会排斥某些食物,可是我无法真的把情绪和挫败感吐出来。因此,首先出现的是投射作用,而它又会造成界限感,使我们从完整的能量场中独立出来,与其他的存有分隔开来。为了让这个投射作用顺利发展出来,为了否定自己真实的感觉,我们必须学会停止感觉,这意味著必须钝化、压抑自己的感觉,或是把它们破成两半。投射、钝化、压抑或是把感觉破成两半,本是按照呕吐的机制作用模塑出来的,不过当然,投射作用只会制造出不祥和。  你现在已经知道这种排斥的态度是在很小的时候养成的,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周或几个月内就发展出来了。因为我们的外在环境并不完美,所以我们这个有机体必须发展出这种态度。孩子企图排斥的是自己的痛苦、受伤和紧缩倾向,对痛苦的排斥又会形成对父母的认同,进而演变成我们的超我。超我的排斥态度以及自我贬抑的羞愧感,基本上就等于你在吃东西时对自己说:"恶心死了,我不喜欢这个东西。"而超我的说法则是:"恶心死了,你不应该是这副德行的。"接下来又会形成肛门期的排斥作用。  人格本身什么也不是,它只是一个会造成我们和别人产生界分的东西,它只会促使我们保护自己,防御我们所认为的外来毒害。可是一旦把自己的一部分排斥在外,你就在身体上制造出了紧张和武装。这么一来痛苦不但无法释放,还可能会压抑它或是想把它推开,而这又会加强你的紧张,减低自我调节的能力和释放压力的能力,情况就这么变得越来越糟了。  孩子必须压抑自己的感受,因为没有别的方法可以释放痛苦和负面感受。如此一来,补充和释放的良性循环--我们所谓的自动调节作用,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强壮及活力的自动收放作用--便逐渐被腐蚀,而天真无邪的信赖感及信心也跟著丧失了。然后我们会更加依赖外在事物来释放我们的紧张,而这又会强化超我的排斥态度--"如果我变得乖一点,母亲就会更爱我一点。"当你一切都仰赖她的时候,如果她能给你较多的爱、接纳和支持,你确实会好过一些。不过等我们长大之后,却会不断地渴望得到这份爱和支持,我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给自己这些东西。  "性"通常是一种释放压力和痛苦的企图  接著我们又会把内化的母亲投射到别人身上,并且企图得到他们的赞许、爱和帮助。这也是会产生性欲最主要的动机,因为性就是一种生理释放。我们补充了之后一定会释放,所以性通常是一种释放压力和痛苦的企图。  性的动机源自于生命最早期的阶段,那就像是渴望母亲能喂饱你、让你感觉舒服一些,或是像你在吐奶时渴望她的帮助。长大之后你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来完成这些事,因为你已经形成了重重的障碍。最后的结论是:"如果能找到可爱的王子或公主,我就能释放我所有的压力,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起来。"在大部分的关系里,你的伴侣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让你舒服的人。如果他让你觉得舒服,你就会爱他;若是让你不舒服,你就会排斥他。通常我们渴望的是对方能帮助我们调节自己,一旦累积了一些紧张感,你就会说:"我爱你,让我们来做爱。"但这并不意味性不可能有真爱或欣赏之类的动机,而是性经常出自于一种想要释放紧张的冲动。  自我了悟便是重拾自动调节的能力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整个情况是什么以及问题是怎么开始的,但是我们该如何对治它呢?如何才能重拾天真无邪的本性,发展出自动释放的能力?如何才能增加自信心和自动调节的能力?排斥我们的经验只会使事情更糟。没错,孩子有一段时间确实需要自我防卫,但这个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就会累积越来越多的紧张,然后自动调节的能力又会降低,最后就演变成了神经官能症。我们所谓的自我了悟便是重拾自动调节的能力,改变排斥的心理模式,重新与我们本有的自信心和信赖感产生联结。显然每一个人都向往这种祥和及放松的状态。  我们要如何才能接纳自己的经验?首先我们必须认清,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接纳自己的经验。人格根本不懂得接纳,人格一开始就是由排斥所形成的,因此它只懂得排斥。即使是人格的存在都是一种排斥,它就等于在对你的本体说"不"。即使你没有在主动排斥自己的经验,人格这个假我也掩盖住了你的真我。人格之所以会形成,就是为了掩盖真实的经验,逃避痛苦和挫折。  因此我们如何才能学会接纳?如果你说"我应该学著去接纳我的愤怒",你不就是在排斥对愤怒的排斥吗?不就是在排斥自己的抗拒心态吗?假如你渴望从人格之中解放出来,那不就是一种对人格的排斥吗?因此人格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大部分的人都会觉得这整件事是令人绝望的,人格不可能学会接纳。  然而绝望不就是奠基于希望,亦即奠基于排斥的吗?无望跟绝望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基础是客观事实。  觉察心中的排斥活动就是一种禅修  让我们回顾一下排斥是怎么开始的。我们一开始所排斥的是痛苦和苦恼。起先我们说:"我不想有这种感觉,它令我痛苦,它太危险了。"不久你的想法就会变成:"我不想要这种感觉,我想要的是另一个东西。我要改善自己,我要成功。"我们甚至会认为排斥是一种友善对待自己的方式。不论你想的是什么--变得成功、变得有爱心、证入实相或开悟--只要你还想改变自己,你都是在排斥自己。每当你想改变当下的感觉时,你就是在排斥自己的经验。你只想把自己吐出来。  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应该对自己说"是",因为说"是"也是一种排斥。我们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去观察我们如何在排斥自己。一开始,排斥只是一种想要去除痛苦的企图,然而痛苦并没有因此而去除,我们只是不再面对它了。我们既不能把它吐出来,也不能释放它,于是我们只能钝化我们的敏感度。  现在我们要允许自己变得敏感起来,并且不带批判地去经验自己,既不对自己说"不",也不对自己说:"我观察痛苦是为了让痛苦消失。"如果我们只是对真相感兴趣,就能做到下面这些事:看、觉察、留意、跟痛苦共处、感觉你当下的经验而不排斥它。你的知觉会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微细,你会发现你很难不排斥眼前的经验。当你在静坐时,你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静坐?你静坐是因为你忍不住地想要排斥自己,这就是你的真相,所以你必须包容它。切莫对自己说:"不,我静坐是为了接纳自己。"就承认吧,你静坐是因为你想变得有所不同。  请留意你心中的排斥感。不妨把禅修视为一种对排斥及欲望活动的自然而消极的觉察,觉察心中的排斥活动就是一种禅修。禅修就是觉察真相,我们必须对眼前的真相持续不断地观察、聆听和感觉。如果你想要的是另一个东西,那就是一种排斥的活动。心中如果生起了一种想要超越觉察和理解的活动,那里面也有排斥的成分。如此一来你就加重了你的问题,因此你只能观察真相,只能去理解它。试著观察一下自己的心识活动,你会发现即使是我们的理解或觉察,一开始也是被欲望、希望和排斥所驱动的。这真是很无奈的一件事,我们只能去觉察它,而不能造作。  接纳意味著本体已经示现出来  这整件事就是要看到真相,承认真相,因为一开始我们排斥的就是当下的真相。排斥你自己,就等于是在排斥你的经验,因此我们要留意观察眼前的真相是什么。但是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活动都有排斥的成分,我们会发现自己禁不住就产生了排斥。如果观察一下排斥对我们所造成的影响,我们会看到其中的恨意与敌意,发现自己心中的痛苦。试著去理解这个情况中的真相,假以时日,排斥的倾向一定会减轻。  接纳意味著不排斥,停止排斥则意味著人格没有在造作什么,它在那一刻是不活动的。一旦发现到排斥的活动,并且真的感受到它对我们所造成的影响,悲悯就会出现。你会看到自己就像一个小婴儿一般。你越是能洞察到这份排斥倾向,就越有能力爱自己。假如你能看著排斥的活动而不制止它--因为制止便是在参与排斥的活动--就越能不参与排斥的活动。越是看得清楚,越是能不参与。这么做会让某个东西有空间可以冒出来。久而久之,你会越来越不认同,越来越不参与排斥的活动,然后接纳的能力就出现了。  接纳指的不是人格在接纳,接纳意味著本体已经示现出来了。感觉上那就像是一种至福、一种庇佑,如沐甘霖一般。人格是不懂得接纳的,但是它可以臣服于当下的真相--停止排斥--没有偏好、没有批判地臣服以及允许当下的真相出现。譬如你现在对你的膝盖有一种感觉,不论那份感觉是好是坏,你对它都没有批判,这就是一种允许的态度。当你臣服于当下的真相时,接纳的态度就出现了,你会有一种如沐甘霖的温柔感。以前你总是不断地经验人格的排斥所带来的热恼,现在你终于感觉清新和清凉了。你的心终于放松了,你的头脑也安静了。抗拒的热恼活动已经消失。  你无法造作出接纳的态度,但是可以通过对排斥的洞察来允许自己接纳。即使是对某种感觉欠缺觉察,也是一种排斥作用。迟钝、糊里糊涂、麻木不仁都是源自于排斥作用。人格经常假装自己能如实接纳事物的真相,为的只是逃避某种感觉。如果你能彻底觉察眼前所发生的事而不企图造作什么,那么你就是臣服于真相,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门,让接纳的甘霖降落到你身上,它一定会洗刷掉你一直想逃避和排斥的那份痛苦。现在你终于不再想排斥那份痛苦,而只是臣服和接纳它的存在。  接纳是一种治疗力量  本体就是接纳,但接纳不是一种赞同,而是一种治疗力量,也是内在自发的补充及释放作用,一种不带有排斥的净化作用。因为人格已经发现自己总是带来痛苦,所以它自然停止了下来。事实上,放下人格的活动以及本体产生净化作用,这两种作用是同时发生的。你的人格和本体在那一刻所产生的理解是相同的,所以它们才会同时运作。人格并没有遭到排斥,而是得到了理解、悲悯与爱。接纳乃是本体的一个面向,不是一种造作活动。  我们的工作就是去认清真相、与真相和谐共处、安住在真相上面,最后你终将重拾你对真理的信赖与信心。看见真相就能重拾信心,这件事的本身便是奇迹,你会像一个充满著信赖的婴儿一般。  如果我们能允许自己接纳每个当下的经验,我们就不会像婴儿时期那么排斥自己的痛苦了。我们会回到更早的婴儿期,那时痛苦和排斥尚未出现,因此我们只是单纯地相信:痛苦即使产生,也会立刻消失。甚至我们会借由自信心和基本信赖的发展而重拾最初的天真无邪状态。我们会回归到最自然的活动里:我吃东西,我的肚子饱了,我消化食物,我上大号,里面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希望,也没有排斥。当感觉和觉受产生时,你会去经验它们、吸收消化它们,而剩下来的废物也会自然地排放出去,这便是所谓的自发性。  只要你能接纳真相,解放和自由就会随之而至  内在工作就是要学会如何臣服于真相。虽然我们已经认清洗刷掉内在的紧张感就是洗刷掉人格的自我紧缩倾向,但一开始我们还是要接纳这些紧缩倾向。全然的接纳和全然的觉察是同时发生的,如果排斥一份经验,你就无法理解它了。  没有排斥又意味著不把某件事和另一件事拿来比较,"我喜欢我的本体,可是我不喜欢我的人格。"试问是谁在说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又是什么?这不就是一种排斥本体的态度吗?本体是任由事情自然发生的。只有允许自己去觉察排斥的活动,并且让我们的理解充分呈现,排斥的活动才会自然消失,接纳的状态也才会出现,然后我们就能重拾我们这个有机体的信心和信赖,亦即对真相的信赖。  觉察和理解能够带给我们这份发展,因为当你认清排斥作用时,你会开始感受到那份痛苦,并且能觉察到你一贯的生活方式是无效的,它只会制造苦恼。排斥会产生是因为你不想有苦恼,只想得到快乐。我并不是说你应该喜欢痛苦,排斥快乐;重点是要了解,想得到快乐一定会制造出痛苦,认清这一点你就会停止排斥的活动了。如果你彻底认清了你的排斥、期望及欲求,就会察觉到你所排斥的那份痛苦而能够与它共处,而它就是你每个当下的真相。  如果你执著于某个东西,你自然会排斥它可能不存在这件事。如果执著于一个人,你就会排斥那个人可能会消失这件事。这里面有一种紧抓不放的心态,你就是不愿意开放地去经验自己。  安住在真相或不排斥的心态里,并不是要你采取任何行动,也不是一看到执著就想去除它,更不是想达到某种境界。只要你能接纳自己的真相,解放和自由就会随之而至,这里面甚至连解脱的欲望都没有。如果你还是有期待,那么就必须去认清你的期待也是排斥的一部分。  一旦能毫无疑问地信任我们这个有机体和我们自己,快乐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但这并不是一种刻意制造出的信心。我们不需要对行走的活动有信心,因为我们的脚自然会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需要期待它会带著我们往哪里去。这便是所谓的信心。只要能彻底接纳,信心自然会出现在我们的内心。  第七章 改变与真相  你无法通过计划或期待来发现本体,它会不断地令你感到惊讶。凡是通过努力而达成的东西都是你已经知道的老旧事物,真实的人生本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揭露过程,它会带给你接二连三的惊奇。你真的不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我们必须毫无预警地去经验自己。  内在工作就是要帮助你认识自己,以及警觉自己的感受、态度和思想。观察一下你对当下所发生的现象有些什么反应,看看你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对当下的情况抱持著什么态度。这一刻你的内心产生了什么活动?产生了什么评语?你对内境和外境有什么反应?你要对这些事保持警觉,并且要在当下这一刻就觉察到。  当下这一刻你对自己说了些什么,你想要对当下所发生的事做些什么?你是不是在说"喔,这真是好极了"?或者你可能说:"这个状态我不很确定,我希望情况能有所改变。"你对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反应,对眼前的经验是否能接受?还是只能接受其中一部分?你想不想改变它?如果想,你希望它变成什么样子?假设你正在观察心中当下所发生的事,你会发现有一部分的你希望事情能有所改变,有一部分的你很想把事情改变成你所要的模样,那么请问你到底想把它们变成什么模样?谁说事情应该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发展。让我们来看看眼前这一刻你们的经验是什么。当我提出这些问题时,你们观察到了什么?你们的内在经验是什么?  学生:我发现我刚才在担忧有人会排斥这屋子里的新人。我觉得我对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阿玛斯:为这里的人负责?  学生:是的,为别人的态度负责。我很害怕有人会说出一些话伤害了那些新来的人。我不想让他们受到排斥。  阿玛斯:还有什么?  学生:我也有同样的经验,我会去衡量哪一个新来的人可以变成我的朋友。  学生:我也有同样的想法,但这个想法的底端埋藏著一种不想听你说话的欲望。我真的不想听你的话,我不想借由听你的话而学会任何事。  阿玛斯:没错。光是听我说话确实无法学到东西,一点也没错。  学生:我只是觉得我现在的状态相当不错。我有点期待那些新来的人会跟我当初来这里时一样的不舒服,因为我知道那种情况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不过他们也应该享受自己才对。  学生:我发现我有一点被你的话所激怒,因为你的话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些东西我已经听了三年了,所以我不需要太认真或是太留意。我发现我不再像上次有三个新人出现时那样,恨不得把每一个新来的人都丢出屋外。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很想辨认出他们的人格类型是哪一种。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我不再像以往那样被新来的人所威胁。我甚至觉得自己必须做他们的榜样。我的行为和我所做的事都应该是对的,因为他们会把我当成观察的线索。  学生:基本上,我看到新来的人或新面孔都有一种兴奋感。我也会被新来的人所威胁,结果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他们带给我的感觉都很好。  学生:到这里来使我非常紧张--好像我不够格似的,我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适应这个环境。同时我也联想到,在我的人生里,我曾经多少次暗自把权力交给了陌生人,而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学生:我对于来这里有一种排斥感。这么美好的一天,我有几百件事可以去做,为什么要来这里。可是我又对这样的想法产生了批判。是我自己选择来这里的,因此我为什么不能去经验自己的选择?  学生:我以前把你看成是一个胡桃派,来的人数越多,我分到的份额就越少,现在我不再那么看待你了。  学生:到这里来的感觉非常奇特。我也觉得必须把每件事都做得很完美、很正确。  阿玛斯:现在我要指出一些你们共通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想做内在工作,这都是必须去了解的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最常见的说辞就是对当下所发生的事作评断。我们不允许当下发生什么便是什么。我们最常有的反应就是希望事情能朝著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我们总想改变事物,让它变成我们所希望的模样,你们的话语里都显示出这样的态度。我们心里总有个东西在看著当下,然后说:"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吗?"如果你看到了自己的感觉,你会怎么样?会不会认为自己应该有另一种感觉?"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你们说出的话永远是在评断自己的感觉或是评断别人的感觉及行为。  扛著一箩筐的包心菜,是无法学会游泳的  这些念头里面暗示了什么?不论你的念头是正向或负向的,是否都暗示著你似乎知道事情应该怎么样?是否暗示著你有权力对现实下论断?是否暗示著你有权力说出你和其他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感觉,或是应该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什么?在基督教神学里,这个作用力是留给上帝去掌控的,只有他能决定以及知道该发生什么事。可是你一直都想扮演这个角色。如果你很仔细地检视这一点,你会发现你无时无刻都在说你知道的比上帝还多!你永远都想让事情变得不一样,而这份欲望总是以你自己的观念为主。  这些观念便是所谓的"一箩筐的包心菜"。还记不记得"岛民"这个故事?里面不是已经告诉过你,扛著一箩筐的包心菜是无法学会游泳的。游泳指的是什么?游泳指的就是生活,自由的生活。我说这些话并不是要让你对自己的生活作更多的论断。如果你这么做,就是在给自己加上一箩筐的包心菜。重点就在不去论断自己,而只是看著眼前的情况,认清你永远在下论断。  人们到这里来做内在工作、理解并发展自己,一开始他们通常会说他们想要变得不同,想要改变现状。他们既想改变生活,又想改变自己。但如果你真的想改变自己,想让人生变得不同,那么那份改变有可能会按照你既定的成见而发生吗?那将是一种改变,还是旧有东西的延续?  你一直都想改变自己,对不对?"我是个不幸的人,我渴望快乐,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你对事情该如何发展的这些想法,仍然是你现有状态的产物,因此,根据一个不幸之人的想法去行事,如何能感觉快乐呢?你只可能让不幸延续下去!假如你是个善妒的人,而你想变成有爱心的人,所以你想做这个、那个,结果你只是在让嫉妒延续下去。这样的想法如何能创造出爱?从痛苦之中所产生的信念,如何能创造出快乐?这种想法只会强化它的本质。假设你是个容易受惊吓的人,那么你的想法之中可能都带著恐惧的成分,而这样的想法只会制造出更多的恐惧。  你真正需要的是观念上的彻底改变  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处境根本就是个进退两难之局。人格最常见的倾向便是根据自己的成见来试图改变事物,否则又能怎么办呢?我们只能按照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去采取行动,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解脱和圆满。  如果你真的把我的话听进去了,你的心中可能生起了一些恐惧或焦虑。但如果你对我所说的话开始有了一些了解,你就会清楚你必须放下自己的成见,重新开始。我们必须怀著未知之心来进行内在工作。这颗心对新的事物是开放的,它不会在老旧的东西里不停地轮转。  想要改变,意味著你想要一个新的东西。在你那想要改变的企图里,一直有个老旧的东西在延续著,因为你其实是按照老旧的想法和局限在试图改变。我所谓的改变是实质上的,不是一般人所说的那种改变。大部分人所说的改变只是取长补短的修正罢了,他们在实质上并没有起变化,所以称不上是改变。假设你正在受苦而你很想变得快乐,然而这件事跟加长一根棍子是不一样的。你或许可以使自己的痛苦减轻一些,可是你仍旧不快乐。快乐和痛苦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就像棍子与云朵的差异一样巨大。  崭新的事物一定来自我们所不熟悉的地方  渴望快乐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快乐是我们本然的状态。如果不快乐,你就会觉得失去了某个东西,所以我们才渴望改变。现在我们必须自问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状态?让我用一个推论来检视一下这个问题。假设你有一辆车,而你对车一点都不懂。你从未研究过引擎是什么,对汽缸、车轴或化油器也一无所知。现在你正开著这辆车,突然车子出现了一些噪音,"糟了!我必须修理它。"于是你打开车盖,试著修修这个、修修那个。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制造出了噪音,就算知道,你也不明白这噪音跟整部车的关系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如何能改变?  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工夫,就像修理这辆车一样,你对这辆车根本是一无所知的。只要事情一出错,你首先就会批判它,然后又想试著去修正它。你完全不明白每一个问题都跟你其他的问题相关,如同我刚才所说的那个例子。一边开著车一边说它不对劲,是于事无补的。那么你该怎么办?把它开到修车厂换个火星塞、换上新的引擎或是更好的汽油?你的这辆大众"兔子"让你开得不顺手,后来有人建议你换一辆宝马,于是你换了一辆宝马。"啊,这才像样!真是顺手多了。"但是过了一阵子,感觉上它又不对劲了,于是你又开始对这辆车不满意了。或许你还可以再换另一辆车。但假设整个问题并不能靠换车来解决呢?也许你所追求的感觉并不是车子能带给你的?或许你改开飞机就可以得到你所谓的快乐?因此,你需要的改变并不是去修车或是换车,而是改开飞机。也许你真正渴望的是开飞机,可是你却认为自己需要开宝马。  你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突变,一种观念上的彻底改变。你需要学习如何在天空中飞翔,而不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内在工作就是要带给你这种改变。如果你只是坐在那里空想:"我希望事情能变成这样。"那么你就是在企图开著车飞上天去。  想让车子飞起来是不可能的事,你只可能继续在高速公路上开著。也许你会开得快一点、顺一点,但是你绝不会飞起来。基本上你仍然会维持旧有的模式。  希望事情能有所不同,能朝著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或是渴望改变自己,并不是很有效的方式,因为你永远会按照旧有的认知来期待事情能有所改变。真正应该发生的事往往是你所不知道的,而它只可能在一种情况下发生,那就是你必须认清想要改变事情的那份欲望,然后让自己保持开放:"我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我为什么不停止这份渴望,只是让事情自然发生呢?"崭新的事物一定是来自于你所不熟悉的地方,它不可能通过你的成见而发生。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就是在试著学习如何对开飞机这件事感到熟悉,虽然我们开的都是大众"兔子"。如果你真的了解我所说的话,你就会发现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如果继续按照老旧的方式行事,你只可能制造出相同的结果。  真正的改变是一种自然的揭露过程  想要改变是可以理解的事。改变乃是实相的本然状态,实相永远在改变,它是不断在转化的。生命就是改变、持续不断地活动、转化及更新。如果你能允许改变自然发生,生命就能永保清新。创造力便是一种生命的活动。如果你能允许自己存在而不去改变什么,你就会变成一个有创意的人。  渴望改变和真正的改变是没有关系的,企图改变和改变的自然活动也是毫无关系的。改变的自然活动就是一种揭露的过程,这不是你可以左右的事。问题不是出在你想改变而无法改变,是出在你不允许改变真正发生,因为你要它按照自己的方式发生。假设你有一座玫瑰花园,第一次看到这些玫瑰花丛时,你立刻决定它们应该长成鸢尾花。只要一有花苞冒出来,你就把它摘下来--"这不是鸢尾花啊!鸢尾花到底什么时候才长得出来?这些树丛不怎么对劲,我已经给了它各种东西,阳光、水、细心的照料,可是我仍旧看不到任何鸢尾花!"  别忘了这是玫瑰花丛!"我才不管它是不是玫瑰花丛,我喜欢的是鸢尾花!"你为什么喜欢鸢尾花?"因为我爸爸妈妈种的就是鸢尾花,我怎么可能喜欢别的类型的花呢?只有鸢尾花才令人顺眼。"  自然的活动会朝著某个方向发展,但是你只知道从过去的经验中所学会的事。过去已经无影无踪了,而崭新的事正在发生,可是你却说:"三年前当我在热恋时,一切是那么美好,我想要重拾那种感觉。"也许你真的想拾回的只是你在母胎里的经验、坐在爸爸腿上的感觉,或是吮吸妈妈乳汁时的感觉。  假设你发现自己患了重病,两年之内可能会死亡,因而你变得非常恐惧和哀伤。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你认为再多活三十年比较好?也许两年之内死亡,有许多可能发生的变故就看不到了,对不对?也许你将去的那个地方会有更绿的牧草?有些人不喜欢他们眼前的牧草而想见到更绿的牧草,于是了结了自己的生命,这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干预。  你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而且永远都在按照这些想法来过活,但这些态度都会阻碍你的开放性,使你无法经验到眼前的事。你排斥现况,因而局限了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然后你又开始问自己:"我现在该怎么办?"让我们先看一看这个问题--它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动机不又是从想要某个东西、想知道如何得到这个东西而出发的?这份渴望不又是由你一贯的信念或想法而决定的?你又涉入了同样的活动里。旧有的状态还是在延续,不是吗?只有当我们彻底了解这一切之后,另外一种新的模式才会出现。  会消失的东西皆是虚假的,真实的东西不可能消逝  寻找新的模式就是一种认为事情应该有所不同的批判,这批判是奠定于某个基本信念之上的--你应该快乐、应该长寿、应该更美丽、应该富有而成功。每一天你都在重复同样的模式,你也许会稍微修正一下它们,但基本上还是一些老旧的东西。我们总是扛著过去的一切不放。检视一下你的人生,里面几乎没有当下,也没有未来,你的心永远处在过去。  你借由延续过去而铺陈出未来,竟然还怀疑自己的人生为什么没有新鲜事,为什么感觉起来就像沼泽一般。你口里说你想改变、转化和更新,然而这意味著过去的一切必须让它们过去。我们有没有可能不带著过往的历史来到这里?  我所说的这一切并无新意。每一位灵性导师都说过同样的话:"修行并不是要成就什么或是要变得快乐起来,重点是要活得真实。"我的话只是在帮助你理解这整个情况,而不是要你对它做些什么。我们要学习让玫瑰花丛自然长出玫瑰来,而不是把它变成另一种东西。  问题并不在我们渴望快乐,而是出在我们追求的方式。一旦认清我们的方式是错误的,我们就会停止下来,然后生命就会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来。我们只能停止我们的排斥、批判和不耐烦,然而只有当我们彻底认清它们所造成的伤害,才能停止这样的模式。  只有如此,真正的解脱和改变才会出现。为了活在自由和绝对的圆满中,我们需要的是彻底的突变,而这突变只有在彻底了解当下的所作所为之后才会出现。你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是奠基于理解之上的:你如何干预事情的自然展现,你造作了些什么。如果你试图做出任何有别于对眼前情况的理解,你的努力就会造成阻碍、抗拒和干预。你无法刻意让自己成长,你只能停止干预。你无法让自己快乐起来,你只能停止论断。成长和意识扩张都是很自然的事,它们都是生命力的一部分。你无法预测它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如果回顾一下曾经验过的解放感,你会发现心之所以会打开,永远是因为你突然了解了某些事,那一定是源自于一种释放、改变、扩张或开放。你突然不再干预什么,或是突然放下了某些想法、抗拒或信念。一味地想达成什么,这种状态反而不会发生,它只能借由丢掉某些东西而发生。我们应该在房门贴上一句:"当你感觉即将失去某个东西的时候,请热烈欢庆吧!"因为凡是会消失的东西都是虚假的,真实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消逝。你不可能把真正的你丢掉,举凡会丢掉的都是虚假的。因此每当自己感觉即将失去某个东西的时候,请迎接那份感觉吧!  生命永远朝著越来越丰富的方向在发展  生命最自然的活动,永远是朝著越来越丰富的方向在发展的。如果你还没体验到这种丰富性和扩张感,那么就意味著你一直在干预这个过程。不可能有其他的理由,没有魔鬼在诱惑你,也没有人在暗算你,你就是那个干预者。  或许社会的景气不好,你没钱也没工作,但这种情况为什么会令你恐惧?你可能会说:"没有工作我会饿死,所以我感到恐惧。"可是恐惧能让你活得更长一点吗?你可以大吼大叫地发脾气,但这么做并不会延长你的寿命。从最根本上来看,我们的痛苦和恐惧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而这么做就是在干预我们的自然过程。  这份洞见是非常有效的。如果你可以为自己的态度负一切责任,解脱就有可能发生。但如果把生命交到别人手里,你就不可能有机会解脱了!  我们这里的工作永远都在朝著真相发展,也就是要帮助你学会宽容、理解和接纳眼前的真相。这并不意味你应该听天由命。这句话其实意味著对眼前的真相保持开放和接纳,而这跟听天由命是不同的。你既不对眼前的真相说"是",也不对它说"不",你只是完全容许自己去体验它。如果你真的能这么开放,事情自然会产生变化,没有一件事会是旧有的模样。  我没兴趣改造任何人,我的工作并不是要改造你,或是让你觉得好过一些,但这也并不意味我反对改变或赞成不改变。我们根本不把焦点放在改变,因为你只会从老旧的观点去看改变这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探索真相是什么。如果真的有改变,那改变也只可能源自于真相本身。我没办法左右它,你也没办法左右它,只有真相本身才能决定它。  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量去觉察。意识、觉知和留意使你能够理解正在发生的事。看到真相是有可能的,但你必须看到自己如何在干预它,你必须理解你的干预如何制造出心中的痛苦和冲突。一旦认清这一点,你就会停止干预了。  一旦停止干预,真相就会浮现出来。本体只有在你停止干预时才会帮助你。只有当我们留意觉察而不企图改变什么的时候,那个充满著活力、爱和最真实的东西才会出现。如果你的态度还是充满著批判和排斥,你真正的本质就会被排拒在外。你排拒它,它当然不可能帮助你。你必须毫不抗拒地与它相遇,然后它就会浮现出来,并且会消融掉排斥和抗拒所造成的痛苦。  紧抓著爱和快乐不放,一切都会开始变得苦涩酸臭  你无法通过计划或期待来发现你的本体,它会不断地让你感到惊讶。凡是通过努力而达成的东西都是你已经知道的老旧事物,真实的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揭露过程,它会带给你接二连三的惊奇。你真的不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我们必须毫无预警地去经验自己。  在我个人的转化过程中,我根本不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我也有过许多假设、信念,以及我从别人或书里听闻到的一些观念。每当我有某种美好的体悟时,我都以为"这就是了",但接下来又有别的事发生了,于是我又被当头棒喝一次。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多年,每一次有新的情况发生时,我都以为"这就是了"。经过了无数次的教训之后,我才学会不再掌控任何事。  最后我发现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人生总是会带给你各种意外。每一次的意外都比上一次的更大、更难以预料。本体跟规划或训练是毫无关系的。  你也许认为你就是你的身体,而你正开著一辆大众"兔子"。接著你可能发现这并不是真相,你其实是一颗明星,正驾驶著一艘太空船。我们总想借著保持现状而留住那份安全感,孰不知对这份安全感的需求,正是我们会重复做同样的事的理由。虽然我们都感觉痛苦,而且不断地抱怨,可是仍然会继续做下去,因为那里面有安全感,我们所熟悉的自我身份可以通过这些事而延续下去。  当截然不同的事真的发生时,你却可能会说:"等一等,这整个情况怪吓人的,我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我应该是开大众'兔子'的人,怎么会突然开起了太空船,这不可能是我。我的父母从没告诉我会变成这个样子,我的身份证上也不是这么写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我想我快要失控了!"没错,你确实快要失控了。你快要失去你的"兔子"以及你对自己所抱持的观念,还有你认为事情该怎么发生的那套想法。真正的解脱就是让事情自然地发生。如果你干预它,那份干预的本身就是痛苦。它便是苦的源头。  佛陀在菩提树下禅定的最后一晚对自己说:"如果我不成正觉,绝不离座。"他下定决心要看看事情会怎么发展。他如如不动地坐到天亮,突然他发现,想要改变现状的企图心才是问题所在。这就是我对佛陀传说故事的观点。这是一个自相悖驳的情况,可是你又能拿它怎么办呢?  没错,想改变的本身就是一种抗拒,现在我们对整个情况已经有了理解,而且已经明白我们必须接纳眼前的情境,学著与它共处。  真正的理解使人转化,每个细胞都能感受个中深意  真相便是你的本质。如果无法认识真相,内在工作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关键就在你能不能毫不费力地进行内在工作,事情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你只是不断地对它进行探究罢了。做这件事并不需要费力,当你在抗拒时才需要费力,看见真相是不费力的。看见真相即是放弃努力,这才是真正展现出了意志力。我们都以为运用意志力便是费力,以为意志力就是努力达成某些事或是达到某种状态,但这并不是意志力正确的定义。  意志力涉及对真相的臣服,也就是毫不费力地如实存在著。意志力就是彻底放下,完全自发,毫不费力。这才是真正的臣服。人们总以为臣服即是放弃所有的意志力,这个想法并不正确。其实臣服指的是完整而客观地运用你的意志。  学生: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寻找一些东西来让自己舒服一些,感觉上完整一些。你说一旦看到真相,我们就会认出它来,我们会感觉到它、觉知到它。但是你所说的这些道理,都是深深受制于别人的。每一回你都以为自己已经看见了真相,可是十年之后你却发现那根本不是真相,那是经由别人的嘴而说出的真相。  阿玛斯:你现在所表达的感觉其实是一种绝望,你必须好好地审视它和理解它。  学生:绝望不就是人类情境很典型的一部分吗?  阿玛斯:它确实是人类情境很典型的一部分,但是你仍然可以审视和了解它,就像了解其他事物一样。绝望会令事情停留在某种状态里,也就是对真相的一种障碍。你的绝望并不是真正的无望,因为里面仍然有希望的成分。真正的无望是没有希望的。希望意味著你想要事情以特定的方式呈现出来。  学生:因此我的希望就是我期待我能理解自己的人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阿玛斯:没错,但是你为什么要有希望,为什么不能单纯地审视和了解你的人生?希望意味著你正在排斥眼前的情况,期待另一个东西。你的绝望并不彻底。如果你真的能彻底无望,你自然会停止干预。  学生:我发现我人生中真正的改变都发生在我不干预的时候。那时的感觉往往是:如果不停止某些事情,不论那是什么,我就可能在几分钟之内或几天内死亡。那种感觉是非常绝望的,而我不认为你可以信任那种状态。  阿玛斯:我的好朋友,情况向来都是绝望的,只是我们看不清楚罢了。  你以为肉体的死亡是件坏事,其实大部分人所发生的事可能更糟一些。人类的情况一向都是令人绝望的,这是你必须看到的事实之一。你必须审视一下你的观念和假设,然后去认清事实的真相可能跟你所想象的大不相同。你以为只有一个阶段的处境很绝望,我却看见你一向都处在绝望中,你只是把它掩盖住罢了。人们通常都会掩盖住自己的绝望和其他的真相。大部分的时候人们都在拼命地挣扎,我们的内在永远有一些热恼的活动在进行著。如果你深深地看进自己的内心,你就会发现这件事。  学生:一旦理解了这些事之后,就必须去对治情绪问题了,而这一部分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譬如说,我了解我的太太可能会看上别的男人,但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了,就算我能理解也还是很难面对的。  阿玛斯:你并不是对这件事有了真正的理解,你只是这么认为罢了。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就不会有那种反应了。你对它其实是有误解的。你可能读过某些东西,或是有人告诉过你一些观念,但是那并非真正的理解。只有当你的每一个细胞都能感受个中的道理时,才算是有了真正的理解。  然后改变就会真的发生,那并不只是说:"我太太也许会找到另一个人,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我可以理解。"这不是真正的理解,这只是一种概念罢了。真正的理解具有一种转化的性质。假设你的理解并没有转化你,那就不算是一种理解,那就是别的东西了。  你一旦观察到实相,每件事都会颠倒过来  你会发现我总是把事情倒过来看。你所谓的意志力,其实并不是意志力;你所谓的理解,也不是真正的理解;你所谓的绝望,结果也不是绝望。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每件事都是颠倒的。  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检查我们对事情所抱持的概念。你们的挂虑并不是无足轻重的。我知道你们都有很深的感受、痛苦和挫折,所以我绝不是以轻松的心情在听你们说话。然而不论你们的感受是什么,事情必须被如实地认清。确实人们都在受苦,而人们的确不需要这么苦,他们是有可能圆满的。我知道这是可能的,每一个人也都知道这是可能的。但是我们必须不带著动机和批判来认识这件事,我们必须看到真相本身。  你不可能有一天突然产生了美好的体悟,然后从此就改变了,"啊,我的拙火升起来了,我终于开悟了。"你的拙火也许有一天会升起来,但如果你不了解整个情况,它还是可能变得一团糟。大部分的人都会经验到这种情况。最终你必须放弃所有的方法和操控,才能看到自己真正在做什么。  你不需要相信我所说的话,你应该把我的话当成是一种建议,然后亲自去检视它才对。如果只是一味地接受我的话,而且对其深信不疑,那就不是一种理解而是一种信仰了。对你而言,这些话语仍然只是一些概念罢了,你必须把它们和你的经验相连才行。真正了知这些话语的意涵就是一种解脱,真正的关键就在于认清真相。因为我们有觉察力,所以我们有机会可以解脱,如果我们没有这份觉察力,那么理解或解脱就不可能发生了。人们的问题就出在他们压制了自己的觉察力,他们并没有让它自然展现出来。  你总以为必须努力才能让自己产生觉察力,但这并不是真相。努力永远会压制住你的觉察力,因此你必须认清你如何在制约它。完整地觉知一切是很自然而无需费力的事,可是你却不断地在干预。我们的本性就是觉知,所以我们才有可能看到实相,因为实相就是我们的本质。  我现在所说的话,跟大部分人所认为的可以获得快乐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激进的方法,做一点修正是于事无补的。迟早有一天事情一定会颠倒过来的。一旦观察到实相,每件事都会颠倒过来。  第八章 意志力  我们能不能安住在这份不满足感之上,并且彻底地去感觉它,而不试图改变它?它便是你当下的真相,因此你只能学著与它共处。这才是真正的意志力,这跟企图操纵眼前情况的虚假意志力是截然不同的。  今天我们要澄清一个几乎人人都有的误解,它深埋在我们思维方式的根源里。它是对我们生命某一部分的误解,而我们会发现我们对自己这一部分的认知,正好跟真相相反。我们要探讨的就是意志力(will)的品质。  我们已经明白,每当我们企图让某件事发生时,就是在对自然的秩序产生怀疑,你不相信本体会依循它需要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份怀疑最初所以会产生,本是源自于对当下的排斥。在运用我们的基本信赖和真正的意志力时,你必须完全相信,你当下的经验所产生的结果正好是你所需要的,你根本不必思考那个结果会是什么。怀著这份信心去觉察当下内心正在发生的事,你就会明白你的有机体已经在竭尽所能地运作了。但是你的心智并不允许你完全安住于当下,因为你不明白你有与生俱来的智慧--它很清楚你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你不允许它运作。你永远都想指挥它,而这便是我们所谓的意志力。然而每当我们在掌控或指挥自己的时候,就是在阻断自己的自发性。我们无法真的信赖,因而阻断了真正的意志力。  真正的意志力其实就是对当下的经验彻底臣服。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真正的意志力就是彻底放下我们一般所谓的意志力。真正的意志力指的并不是对另一个人臣服,而是对你自己、你的生命、你的经验以及你当下的真相臣服。臣服于当下的真相,并不意味看到这个真相而不在乎它。真正的臣服意味著心甘情愿地与经验共处,包括你所有的情绪反应,不论它们是令人愉悦或挫败的。你总是以稳定的心来面对当下的真相。  还有一种看待意志力的方式:意志力是一种跟自然调和一致的态度。眼前发生的每一件事对我们而言都是自然的。对眼前自然发生的事说"不",就是在制造二元对立。这种虚假的意志力对事情的发展始终有自己的定见,而这只会带来更多的冲突与分裂。  认清当下能释放我们心中虚假的情绪  一旦心甘情愿地安住在当下这一刻,我们就可以看到眼前真正在发生的事。如果我们说:"不,我不想接受这个状态,我想要的是另一个东西。"这个想法就会阻碍当下的经验,使我们无法清楚地看到个中真相。因此真正的意志力在运作时,会加强我们对当下情况的觉察,会让我们拥有更彻底、更完整的观察。我们必须拥有这份完整的观察,才能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事。这就是一种自动调节作用,一种情绪上的释放。这份洞见犹如性高潮一般,能释放所有的紧张感,如同婴儿时期母亲释放掉你的饥饿感和痛苦一样。认清当下的真相并且理解它,这个过程能释放掉心中的那些虚假的情绪。不满足、痛苦和冲突,并不是我们自然状态的一部分。一旦能看见和释放掉那些虚假的情绪,它们就会消失不见。这便是一种自动调节作用,而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我们的真相。  但通常我们会忙著掩盖住眼前的真相,因此我们永远都在阻止我们这个有机体的自然运作。每当你感到不满足时,你会对自己说什么?你会说:"我不满足是因为我的男友好几天都不跟我做爱了。"然后你又会做什么呢?你会试著增加跟他做爱的次数。假设这个方法不生效,你就可能会去找另一个男友。也许你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认为自己应该有很美妙的性高潮才对,而男友的职责就是为你带来美妙的高潮,男朋友对你而言只是一个活阳具罢了。这便是我们心底深处的想法,因为母亲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得到抚慰。当你觉得难过时,母亲的角色就是要让你觉得舒服一点。如果做不到,她就是一个坏妈妈,而你自然会想找一个更好的妈妈。  从本体涌现的自发活动,完全不需要动用意志力  一旦能臣服于当下的经验,源自于本体的意志力就会释放出来,然后它就会按照应有的方式去运作。如果能彻底感觉自己的不满足,就能认清真相是什么。从表面上看来,你的不满足是源自于男友没跟你做爱,但也可能是其他的理由。如果真的与这份不满足相处,你就会发现你不满意的其实是自己。与这份不满足共处,会揭露出心中的某个坑洞,某种失落感。如果能继续与这份感觉共处,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你无法通过安住在当下而得到满足。谁说只有性高潮能带来满足?那只是你的一种想法罢了。其实你的有机体可以在任何时刻带给你满足。  假如我们企图用意志力--人们一般所谓的意志力--来填补我们的坑洞,那就等于是在阻断自然的调节作用。如果能安住在真相之上,让自己的意志力与真相调和一致,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这个有机体完全能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那时你想得到满足,满足就会出现;你想有圆满感,圆满就会出现。一旦拥有了真正的满足、圆满和爱,你就会发现原先你认为自己必须拥有的东西,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当我们不再需要填补坑洞时,生命自然会展现出你心中的圆满,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与其不断地追求满足、圆满、快乐和爱,不如反过来让自己产生根本的信赖,然后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会自然呈现出圆满与爱的品质。  真正的人生就是从我们的本体涌现出自发的活动,这里面完全不需要动用到费神的意志力。真正的意志力会让你做出你必须去做的事。如果你必须到店里买个东西或者跟某个人谈一些事,你自然会产生一些动力,你不需要一再地反思。  你们都有过这种经验,好像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只要做出正确的举动就对了。做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我们应该有能力为自己以及为别人做出正确的事。  但是我们已经失去了那份自信,那份基本的信赖感,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只有真的把它们展现出来,才能重拾这些品质。这不是你可以从外面取得的东西,你可以借著安住于当下而将其演练出来,你要练习不再排斥当下的真相。  真实的意志力一旦运作起来,自然会展现出你的真我  以充满信心的态度与当下的经验共处,这也是真正的意志力的展现方式之一。其中有一种无有疑惑的自信,这不是头脑制造出来的,而是深信与当下经验共处是一件正确的事。那是一种对自己的信赖,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不需要对任何事抱持希望,也没有任何欲求,你不再需要从别处去寻找希望,当下这一刻一切都具足了,我们只要让它发生就对了。如果还是不明白这一点,就必须去探索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有机体自然地运作。  我们会看到我们对意志力的探索,将引领我们回归到对真相的观察:真相能使你得到自由。真正的意志力也意味著与真相共处的一种能力,意志力的运作就是为了服务真相的。让真相显现出来是不需要费力的,因为真相就是眼前的事实,你只要停止你那逃避真相的习惯就够了。你总是企图把事情推开,或是企图让不同的事发生,这就是为什么你会阻断真正的意志力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心灵修持的传统都强调放下意志力这件事。你确实必须放下一般人所谓的意志力。你还有别的选择吗?不论你的经验是痛苦的或快乐的,你都可以跟它相处,或许这样就能发现其中更深的真相了。企图改变当下的感觉,就像是在对长满了绿叶的大树说:"不,我喜欢的是黄色的叶子,我要你长出黄色的叶子。"然而眼前的季节是不可能长出黄叶的,这是你无法改变的一件事。你也许可以用油漆把绿叶遮住,但这种遮掩的行为就是我们对真实的感觉所做的手脚。事情的本质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如果我们能了解事情发生的方式就是它应该发生的方式,如果我们能接受这一点,那么每件事都会顺利起来。事实上,它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完美地运作,就像奇妙的魔法一般。  当然,对人生抱持全然的信心和信赖,知道事情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并不意味你不再采取任何行动了。我并不是说你的人生不能有任何活动、行动和偏好。真实的意志力一旦运作起来,各种的活动和爱好都会是源自于本体的,它们会自然地展现出你的真我。  这种对意志力的观点也许很难被接受,然而真实的情况就是如此,或许时间久了你就会明白了。一旦体会了这个观点,你就有能力活在正向的、充满爱的、甜美的以及喜悦的本然状态里。由于我们的误解,才导致了自我紧缩、阻隔和痛苦的恶性循环。这份误解使得我们无法处在本然状态里。  通常人们运用的意志力,是一种身体上的紧缩感  我们一般所运用的意志力,其实是一种身体上的紧缩感。它会使我们的身体变得僵硬,而我们又会用它来当成行动的跳板。当人们说自己很有意志力时,指的其实是让身体的某个部分变硬,然后由那个硬块来促使他们产生行动力,这个硬块使他们感觉行动有了支撑,使他们不至于跌倒。但如果仔细检视一下那个硬块、那个跳板,你会发现那只是身体的某种紧缩感。你已经学会紧缩身体的某个部分,某个靠近心轮的部分。你让它变得坚硬起来,然后又从那份坚硬感之中产生出行动力。你觉得如果那份坚硬感不存在,你就会变得非常空虚,什么事也不能做了。然而这份紧缩感最后只会封闭住你的心。它会封闭住爱、喜悦以及满足感。错用意志力永远会让我们的心产生对立。  放下错误的意志力可能会令你感到恐惧,觉得自己快要掉进一个空虚的大洞里。然而真正的意志力出现时,你是没有任何恐惧的,也不会觉得空寂是不对劲的。你的心中如果出现了空寂以及真正的意志力,亦即紧缩的倾向不见了,你就会有一种开阔而非恐慌的感觉。  这种情况往往会带给我们一种进退两难的感觉。我们会害怕放掉错误的意志力、坚硬感和僵固感,我们不想彻底失败或不再有任何支撑及依赖对象,也不想失去行动的跳板。为了逃避这种感觉,我们自然会让自己变得坚硬起来,并且会创造出一种错误的意志力,好让自己有一个行动的跳板可以支撑。你总认为必须有某个东西来支撑著你,而这份信念又制造出了对抗真实意志力的阻碍,这种阻碍通常会出现在太阳神经丛的部位。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意志力和恐惧是相连的。一旦丧失了基本的自信心,我们真正的意志力就会被阻隔在外,然后又会制造出一种恐惧,以为不运用虚假的意志力就会失去支撑似的。我们会觉得自己脆弱而毫无屏障,脚下的地基好像不见了。我们以为如果放弃虚假的意志力,生命就会崩解。这样的情况会不时地出现,直到你能感觉真正的意志力为止。真正的意志力不会让你觉得自己得到了支撑,你只会觉得恐惧不见了,也不再需要任何支持了。感觉上就像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空间,可以任由你自由自在地体验人生。所有的可能性都在里面,你不需要采取任何刻意的行动,事情会自然地从那个空间里冒出来。  真正的意志力开始运作,你就会体认到自信和信赖感  如果事情能自然地发生,你当然就不再需要挣扎了。你只是存在著、觉察著,而洞见自然会浮现出来。你相信事情自然得到解决,你需要的洞见会像花朵一样地冒出来。这是非常自然的一种过程,而它一定会发生。这份开放度和自由感就是我们内在工作的成果,只要我们能允许真正的意志力自然地运作。  当我们不再需要借由那个硬块作为跳板时,空寂就变成了心中的开阔空间,而我们终生所追求的爱、满足、喜悦和圆满都会自然出现,像泉水一样源源不绝地涌出来。但是我们会制造出心中的硬块,以为必须借著它才能达到圆满,于是这泉水就被封闭住了,然后我们又会问自己:"为什么内在工作无效?我试过这个也试过那个,但仍然不觉得满足。"其实你所谓的内在工作只是在封闭住它罢了。  最后,真正的意志力会以一种了知的形式呈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有某个高等的东西在为你效劳。你只是很清楚地了知我们这个有机体--这股生命力,会以最佳的方式来做它必须做的事。这是对自己的一份真正的自信,你的心将是完全祥和的,绝不会把自己分成两半,然后说:"这一半不够好,我要改善它。"你当然也不再渴望男友能带给你性高潮了。性高潮也许会发生,也许不会,如果发生了,那也只是爱和圆满的自然示现,不会是从需求里所产生的结果。  一旦认清努力和希望都是徒劳无益的,我们就不会再去追求任何东西了,然后彻底的自由就会从单纯的存在之中涌现出来。你以为到这里来可以使你达成各种事情,可是你却被告知必须放弃你的希望。欲望和希望乃是企图用虚假的意志力障蔽住真正的意志力。  因此,真正的意志力就像一块"无有疑惑"的基地,它会使你对事情的运作产生信心。它很难被精确地描述。我的说法可能会被你误解成头脑里的某种观念,而这就是我为什么会用"无有疑惑"的原因。我的意思是,你的内心会有一种感觉和理解,你知道事情自然会顺利地运作。真正的意志力是运用在当下这一刻的,也就是对当下这一刻保持开放。或许你的头脑完全能理解我所说的一切,但你的理解还必须随著时间逐渐演变成"无有疑惑"的了知。那时你连思考都不再需要了,你只是单纯地过日子就够了。  设定目标的练习,可以让你独自面对当下  我们会做某种特别的练习,来帮助我们理解以及释放出这份真正的意志力,我们把这项练习称为"设定目标"。这项练习听起来有点矛盾,因为它似乎是在训练错误的意志力。一开始我们好像是在运用错误的意志力,但其实我们是在运用意志力来跟当下的真相共处。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达成什么,而是要学会安住在当下,看见当下的真相。如果你想了解某个议题,你就必须采取跟这个议题相关的某种行动,这样你才能真的了解它。举例而言,你很想了解为什么你总是企图得到别人的注意,于是你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要不断地观察自己是如何在企图得到别人的注意。或者你可以设定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每天起码有三十分钟的时间不再做任何引人注意的事。这便是设定目标的练习。你会逐渐看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意志力的运作。但是有一段时间你会把真正的意志力和虚假的意志力搞混,这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它会制造出一些难题来挑战你。设定目标的练习可以让你独自面对当下的真相,这样你就不会依赖团体的支持了。你在设定目标时必须很精确地说出你准备做什么,多久做一次。精确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你提到的那个胸中的硬块,对我而言就像是用皮带鞭笞一根阴茎,要它到外面去做生意。而且我发现这种情况会让我回家之后跟我先生产生一些问题,就像是两根阴茎之间的战争。我发现我很难在先生面前放下心中的硬块。我们刚刚才发现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事。  阿玛斯:这是一种自我防卫式的意志力。阴茎象征的是一种攻击性,一种坚硬的心态,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意志力。我们以为意志力就是一种攻击性和行动力,然而真正的意志力其实是一种顺受的态度。你运用了错误的意志力来护卫自己,所以你必须了解为什么你会这么做。人们有时会用新月来象征真正的意志力。新月中间有一颗星星,象征著对自己的真我臣服,因此,接纳指的就是臣服于自己的真相。你可以有行动力,但是行动力不需要以自我防卫及坚硬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你觉得必须这么做,你可能已经误解了它。不妨检视一下你的观点,当你产生那种感觉时,请跟它相处一下而不要试图去改变它。想要改变它一定会涉及利用心中的硬块,或是利用那根阴茎来对治自己。现在你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想到用阴茎这个象征?"  在我们这个文化里,我们通常会把意志力看成是一种男性象征,一种坚强的男子气概。但是从根本上来看,真正的意志力是阴性的。接纳真相或是与实相调和一致,就是意志力与本体真正的关系。  奔流的溪水有根本智慧在引导,这是本体的运作方式  学生: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整个商业文化都是奠基于目标、计划以及投射出错误的意志力。当整个社会都处在颠倒状态时,你如何能按照自然的方式运作呢?  阿玛斯:没错,整个社会确实是奠基于这种错误的观点之上的,不过你还是可以接纳这种文化,然后观察一下你自然的本质如何在这种情况里运作。你还是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做你的生意。我们通常的想法是:"事情应该是朝著这个方向发展的,可是我们要如何从这里走到那里?"但自然的观点就像是一条奔流而下的溪水,因为有一种根本的智慧在引导它,所以它永远会以最轻松的方式来运作。这就是本体的运作方式。如果我们不信赖事情会自然地发展,我们就会以各种方式去操控这条河,结果却把事情弄得越来越困难。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探查自己的反应:"我为什么要操纵这条河?我为什么会做这件事?如果让事情自然发生,它会怎么进展?"  社会确实是在违抗这种自然的走向,因为它是奠基于人格而非本体的。因此你一旦选择去做正确的事,就会感觉周遭的每一个人都在反对你,而且每件事都在出差错。真的,很少有人会赞同你的。这时你会觉得要继续信赖自己是很难的事。外界施加于你身上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你必须更加安住在自己的真相上。  学生:儿童期受到环境的挫败而导致意志力的丧失,这跟负面情绪的浮现是否相关?  阿玛斯:是的,它们是同样的东西。负面情绪的浮现就是尚未释放的挫败感。就因为挫败感尚未释放,我们才无法发展出自信心。未释放的挫败感只是生理层面尚未释放的负面能量罢了。它反映出了心智次元已经丧失的自信心。  学生: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们逃避真相、逃避当下,所以才必须费力地跟真相共处。  阿玛斯:如果你仔细检视过自己,你会发现你无法安住于当下,是因为你竭尽所能地不想安住于当下。安住于当下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无法做到,就表示你在竭尽所能地运用意志力。不愿看到当下的真相,可能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活动,所以一开始确实需要运用一点意志力,才能对治那排斥当下的无意识倾向。我们现在已经明白,如果能坚定而开放地观察当下的真相,以及从这真相之中自然呈现出来的东西,时间久了,真正的意志力就会开始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