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与公租房区别:元青花瓷器的材料学特征及其鉴定要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47:30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文物艺术品收藏的不断升温,元代青花瓷器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焦点。
  人们把元代青花瓷器中“至正型”瓷奉为至宝,而存世稀少的“至正型”元代青花真品变得越来越像魔咒,牢牢地罩在广大收藏爱好者头上,把他们拖进走火入魔的收藏误区。
  究竟世间有多少元代青花瓷器?“至正型”瓷占其中多少比例?民间收藏的元代青花瓷器有多少属珍品?真品占收藏总量几何?国内公私收藏和境外收藏的数量比例是多少?海外收藏元代青花瓷器精美程度是否高于国内?“至正型”瓷是否代表了元代青花瓷器的最高水平?诸多疑云在收藏界挥之不去。
  人们对元代青花瓷器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误认为“至正型”青花瓷器是元代青花瓷器的顶峰。以“至正十一年铭青花绘云龙纹象耳瓶”看,其民窑产品水平如此之高,当时的官窑产品水平自不用说要远在其上。而一种瓷器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由此可见,元代青花瓷器早在至正时期之前就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这个漫长的发展时期中,元代青花瓷器也不是千篇一律地胎底涂“火石红”,所绘纹饰为进口青料,呈色蓝艳带铁锈斑等,而是呈现出多种面貌和特点。
  元代青花瓷器的起源应在南宋晚期至元代初期。如江西地区发现的青花瓷碗,南宋晚期至元代初期青花瓷碗。   碗足饼形无釉,碗内外施影青釉,釉下青花绘简单纹饰,青花呈色灰蓝,浓重处为黑色,黑色处微凹,釉色青黄。同种器型的影青碗在江西各地的“影青系”窑场均有烧制,流行于南宋晚期至元代初期。
  碗内纹饰依碗底下凹之形绘一圈连续锯齿纹,其外侧对称书“李大甲□”,字间隔以纹饰。字书写用料灰蓝,为钴青料,且在釉下。由此可见,青花瓷器的烧造最晚也在元初。而其青料淘炼粗糙,呈色不稳定,与其后的进口青料呈色有明显区别,应为江浙地区所产。其釉下施钴青料的方式及中国传统图案纹饰,说明了青花瓷器最早起源于中国本土,而外来工艺、匠人、生产原料的流入,只是推波助澜,加速了青花瓷器成熟的步伐。
  下面几件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元代青花瓷器标本,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元代至正十一年以前青花瓷器的特点。
  青花高足碗碗底。胎较厚,碗内模印花卉纹,青花单线圆圈内绘折枝菊纹,胎白细而有杂质,釉色透明肥润。青花呈色浓蓝,蓝中闪紫,浓重处有结晶斑。从碗外底看,高足碗身与高足为胎接,尚存有脐状白色瓷泥。外壁釉色肥厚青亮。为元代民窑烧制。
  青花灵芝纹折腰小碗残足。胎体轻薄规整,胎质细白。碗内用青花绘折枝灵芝纹,青花呈色淡蓝,釉色青白。底足平切,挖足较浅,圈足内有乳突状物。足墙较厚,无釉处泛淡棕红色,并带有不规则的黑斑。为元代民窑烧制。
  上述2件元代青花瓷器标本均出自一地。其共同特点明显,纹饰虽有草率工细之分,但都为一笔勾勒,自然流畅。青花发色各不相同,应为同类钴青料在不同条件下烧造而成,反映了元代至正十一年以前景德镇窑场烧制青花瓷器的一种特点。
  荷塘鸳鸯纹饰为元代青花瓷中常见的纹饰,有精细、简约之别,常绘于盘碗内底。其用钴青料蓝艳。纹饰细密精致者,胎釉往往十分工整,胎白釉亮,器形规整硕大,现多存于海外。这件青花荷塘鸳鸯纹大碗残足标本(图7),得自海南岛一带浅海中,尚留海生物包裹体遗迹,应为当时残损后丢弃。碗内外施亮青釉,青色较前2件瓷器略浓,透明感不强。碗壁转折处和底足处有轻微垂釉现象。胎质洁白,烧结程度高,无生烧和杂质出现。胎体厚重规整,底足平切,足墙宽厚,足墙外壁有一圈刮修痕。圈足内呈脐状,圈足无釉处洁白,无任何“火石红”痕。有黑褐色斑点,釉下钴青料发色蓝艳,略微带紫,青色浓重处蓝中发黑,有微凹感。纹饰为双钩填色,偶见填出轮廓线外现象,画法流畅随意。其器形、胎质、釉色、青花呈色和纹饰与现藏土耳其托普卡比宫的一件同类青花大碗如出一辙,应为当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外输时所遗。
  从这几件元代残损青花瓷器的标本上,我们可以窥见元代不同档次青花瓷器的各自面貌。说明元代至正十一年以前景德镇窑场已具备了很高的制瓷工艺,能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推测应有类似明清两代专门管理烧瓷事务的部门和窑场,以烧制官窑瓷器。故笔者以为,元代青花瓷器的成熟期要早于目前公认的至正时期。


       3.3 元青花鉴定的难点——非苏料元青花
仪器鉴定不用考虑,只讨论目视鉴定。
非苏料低仿品的器形、图案题材、绘画技法、作旧工艺等方面漏洞百出,一件东西能找出很多“一票否决”的地方,不必多说。鉴定问题集中于高仿品。
元代生产的瓷器不会全是精品、大器,也有普品、小件和小窑烧制的粗制滥造、不伦不类器皿。从元初(1206年)到元末(1369年)的163年间,大窑小窑、精品普品都存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因此,广义的元青花瓷器的存世量不会太少,其品种、风格也相当丰富。这些价值不算太高的非苏料元青花,现在也有大量仿品出现。
地摊上常见的大量普品、小窑粗瓷制品,没有收藏价值,价钱也不贵,买了假的也有上当的乐趣和故事,造假的也就赚点劳务费,算计不精还可能赔本,鉴定这类瓷器意义不大。我们需要鉴定的是非苏料元青花中的大器或精品。
3.3.1 高仿青花瓷器的类别
1)临摹性高仿品
以国内外馆藏元青花为标本进行仿制;
2)拼凑性高仿品
以馆藏元青花和瓷片的分解要素为标本,拼凑而成整器。以绘画和器形的拼凑为例,造假者会把馆藏青花盘子、罐子、考古元青花瓷片上的绘画要素拼凑到一个梅瓶上,等等。
3)创新性或臆造性高仿品
仿制者根据自己对元青花特征的理解,设计新的器形或图案。
3.3.2 非苏料高仿元青花瓷鉴定要点
总的鉴定原则还是先识别其是否作旧(时效特征),再观察其整体表现出来的神韵(参考特征)。
无论多高的作旧高手,总会留下人工的痕迹;不管多高级的画师和工艺师,他照仿别人的作品一定没有原创作品时那种自由的心态、那种随心所欲的流畅、潇洒、飘逸和不拘一格之神韵,每一笔都规规矩矩、工工整整、不偏不倚,线条该粗不粗该细不细,印刷品风格十足;偶尔刻意随心所欲一次,还经常出错,难免涂涂抹抹、疙疙瘩瘩,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不能兼顾,形成仿品和真品整体视觉上的巨大差别。
对临摹性高仿品,目视如果没有任何破绽,必须以仪器鉴定结果做依据,否则不能认定是真品。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除了机器批量生产的物品可能完全相同之外,几百年前的两件以上艺术品完全相同的概率几乎是零。正因为这一点,鉴定专家才总结出了“与馆藏品相同的元青花不要买”,“市场上能见到两件以上的元青花不要买”。
对拼凑性高仿品,其图案主题或器形搭配一定存在某种不协调,其绘画布局一定不很连贯或不适当,其图画要素一定都能在典型的、为公众所知的著名藏品上找到来源。
创新性或臆造性高仿品,多数显示出过分的夸张或夹杂些许现代特征,怎么看它只有一个感觉:不开门。少数上乘作品,看上去似开门但又不开门,不能轻易裁定,最好上仪器鉴定。能够作出如此高档仿品的人,一定是超级大师级人物,甚至是几个顶级高手的合作,制成一件这样的仿品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其价值也非一般。
算的上高仿品的物件,都不是普通工匠所做,都会留有标记,须仔细观察。
3.3.3 对一些流行的元青花鉴定标准的评价
1)器形:元青花普遍具有明显的蒙古族风格和伊斯兰风格,早期瓷器掺杂辽金时代风格,晚期器形融入较多中原风格。器形极其容易仿制,只能作为参考特征,不能根据器形确定真假。
2)胎:厚,早期胎色灰黄,看似酥松;中晚期胎白而不细。胎也容易仿制,只能参考。但,胎细而薄十分纯净者,不是真品。
3)釉:馆藏苏料青花瓷器一律用青白釉,呈淡鸭蛋皮色或淡天青色,肥厚滋润,器内壁和底不施釉。釉容易仿制,只能参考。
4)气泡:有人提出元青花釉中无气泡,也有人提出只有稀疏大气泡且明亮,还有人提出有密集小气泡和稀疏大气泡而没有中等气泡,等等说法相差甚远。显然,对气泡的观察结果因人而异,不能作为鉴定标准。陶瓷是固相烧结物,玻璃质的釉中不可能没有气泡(古代没有真空烧结技术和设备)。温度高、保温时间长,或釉料中含有少量铈、钕等稀土元素,气泡可能少些;否则气泡就多些。以气泡作为鉴定标准缺少依据。
5)接胎纹:元代瓷器都有接胎纹,23条不等,小件内壁接胎纹很少修理,大件有修有不修。也有研究报告说棱瓶、梅瓶等接胎纹不明显者。接胎纹可以仿制,只能参考。
6)底足:有平足、极浅挖足(象征性挖一下——一刀平削过去,只留下旋纹几乎没削掉胎肉)、浅挖足(深1厘米左右),内墙斜削,外墙不修或草草斜削一刀,不刷底釉,多数呈土黄到浅土黄氧化色(浅火石红),也有传世器经反复擦洗磨掉氧化层露出白胎的,呈灰白色或青白色,能看出胎料颗粒,有“白而不细”特征。底足虽然可以仿制并作旧,但难度梢大,容易露出破绽,可作为重要参考。
7)呈色:苏料呈色由浓到浅依次呈黑蓝、宝石蓝、灰蓝,也有宝石蓝、艳蓝、浅蓝偏灰,有晕散,略显紫色素,呈色和晕散程度可能和烧结温度、胎料成分及釉的成分不同有关。非苏料呈色偏灰暗,紫色素不显现,晕散不如苏料明显。青花釉里红,色在釉中,挂胎少而在突起处露胎白,从堆釉到胎白处呈铜红、紫红、血红、白过渡,局部泛绿,晶莹剔透,立体感明显。呈色可以仿制,但釉里红仿到真品水平的及其罕见,不是透度不够,就是一片死红没有过渡,或红色挂胎下沉或漂浮釉上不在釉里,或不见泛绿。呈色可以仿制,只能作为参考。
8)绘画和题材:早期绘画疏朗随意,晚期绘画工整美满,大多布局满密,也有少数留白稍宽者,分层少则34层,多则78层不等。绘画技法题材他人多有论述,不再重复。绘画可以仿,只能参考。
9)开片纹:苏料元青花很少有开片,多数馆藏大型器上几乎找不到一个裂纹。个别小件上有稀疏裂纹。至今未见整体均匀开片的苏料元青花。是否开片不能作为鉴定标准,但通体开片可作为否定标准。(未完待续)
          3.4 对元青花一些研究结论或观点的评价
3.4.1 关于元青花是否有文字款
多数专家认为元青花很少有书写文字款的,馆藏元青花瓷器和考古瓷片也支持这个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对书写文字款的元青花,应该保持高度警惕。
明代初期以前的瓷器,都很少有文字款。古代在器物上书写文字有两个意义:一是纪录器物的制造者或使用者,以便于明确责任和物品归属,如:秦代的武器等所书写的人名。二是纪念或标志性,如大型青铜器上的铭文。
到了明代成化以后,为什么瓷器上开始大量出现文字款呢?我认为明代中期到清代康熙、雍正,瓷器上的文字款主要是为了标志该瓷器是仿制前朝作品,它伴随以收藏和艺术欣赏为目的的大量仿制品的出现而产生。古人做事老实,他仿制了前朝的器物,这种器物就古今混杂不易区别,于是在后仿品上做文字标识。元代之前也应该有仿制前朝瓷器的现象,但仿制的目的是使用而不是收藏,无须辨别和标识自找麻烦。至正时期的元青花,是中国瓷器的创新和发展高潮,产品和前朝的完全不同,虽然开始有收藏和观赏,不存在仿古问题,没有必要做辨识标记,个别好事者偶尔在瓷器上写几个字或标明瓷器归属也许可能,但属个别。
从雍正晚期到乾隆开始,瓷器的款可能有了装饰意义以及同时代不同生产厂家的标识意义,开始广泛使用。
3.4.2 关于元青花在清代以前无仿制品之说
北京故宫博物院叶佩兰先生提出此观点。我基本赞成这个观点。
我们所说的仿制是以仿造、作旧为特征,以欺骗牟利为目的,可称为造假。
造假是从清代晚期开始的,可能和外国人高价收购中国古瓷有关。清代中期以前也有仿前朝瓷器,但仿品都有本朝款识,带有本朝特征,无作旧,如:雍正仿成化斗彩高脚杯等。这时的仿制不是我们所说的仿,即:不是造假。小窑粗仿品也可能无款,但本朝特征明显。
由于精美的苏料元青花存世量及其稀少,到清末还无人认识,直到英国人霍布逊于 1929年向世界公布他发现的元青花云龙象耳瓶时,国人才认识了元青花的魅力和价值,才有可能开始仿制元青花。所以,元青花无旧仿之说成立。
1929年到1949年这20年间或许会有仿品,但是,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条件,做不出像样儿的仿品。现在市场上经常见到粗制滥造的、带有老气的类元代青花,可能是出于这20年间。1949年到1978年,中国没有流通的仿古瓷器,博物馆的少量仿古样品和陶瓷研究单位的试制品,都有存档。1978年后至今的20年间,特别是近3年由于至正元青花在英国拍出2亿多人民币天价,高仿品大量出现。
综合上述,元青花只有真品和新仿而没有旧仿之说成立。
3.4.3 关于元青花的存世量之争论
国家文物部门、主流派和学院派专家认为,元青花完整器的存世量大约400余件。收藏界和非主流专家认为元青花的存世量应为2000件左右。如此巨大的差别谁对谁错呢?
问题出在元青花怎么定义。400余件之说是建立在苏料元青花(或称至正元青花)基础上,是把元青花定义为以馆藏品特征为标本的“至正元青花”。按照国内外馆藏和对未来可能出土数量的估计,这个数字基本正确。2000件之说是建立在元代163年制造的所有青花瓷器基础上,把元青花定义为“元代制造的所有 青花”而不管它们的特征是否与馆藏标本一致。显然,存在差异是正常的。
我个人观点:即使专指至正元青花,400余之说仍偏于保守,一是对民间藏品数量估计不足。象至正元青花这样的顶级藏品,如果藏家不是想要出售的话,他不可能张扬出去让大家都知道。戒备森严的博物馆尚且对元青花深藏不露,何况毫无安全保障的普通藏家呢?之所以要“藏”,不就是怕人么?本人就曾在江西看见一个民间藏家深藏的高48CM至正青花釉里红捏塑缠枝纹八棱凤凰大瓶,不用细看远远一望便可认定是真品无疑,其精美、其神韵令人目瞪口呆。二是对现在尚未出土存世量的估计偏少。元代晚期墓葬没发现至正元青花,而是在明初洪武时期墓葬才有至正元青花。显然,苏料元青花是出产于至正朝(共28年)的最后几年,以至于本朝墓葬中没有。尽管可能存有元青花的明初高官墓葬几乎挖掘殆尽,但不至于一个不剩。再考虑江西景德镇至正元青花原产地一带地方的明初平民和小官吏大墓也可能有遗存,或在过去的80年间有出土的流散民间,至正元青花的大小件完整器总存世量应在600~800件。
对于广义的“元青花”,说2000余的存世量可能偏少。和明代比较,按元代160年、明代260年估算,再考虑生产力水平和平均损耗,广义的元青花存世量可达到明代瓷器存世量的5%左右,应有上万件。
如果说至正元青花存世有2000余,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假定至正朝的后10年生产苏料元青花,以当时手工作坊的生产力水平,总产量就很少,去掉战乱毁坏和大量人口逃亡遗弃、水灾火灾地震等大量损耗和日常损耗(民间收藏从清康熙朝开始),特别是文化革命的毁灭性“破四旧”,存世2000余件只能是美好想像。
为什么至正元青花的残片也非常稀少?现在也应该有了结论。仅700年前十年间部分窑址遗存的碎片,散落在自宋(公元960年始)以来一千多年的历代碎片之间,其平均分布密度不到1%
3.4.4 关于至正元青花的突然出现——元青花之迷
元代中晚期墓出土的元青花与至正元青花有很大差别,基本特征不相符合而被博物学家视为两类,以至于至正元青花被认为是波斯工匠督造的专用出口产品,但这种推测没有任何史料可考,于是至正元青花的横空出世又被称为“元青花之迷”。
从材料的发展和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对元青花之迷的观点如下:
元代之前我国陶瓷工艺和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但胎料的质量不高,杂质多,因而元代中期以前瓷胎呈色灰黄,不适合绘画,瓷器以单色为主。到元代中晚期,胎料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呈色渐白杂质渐少,适合绘画,但青花颜料发色灰暗、浅淡,没有层次感,细节不能表达。绘画材料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条件,没有哪个大画师愿意用这样的颜料绘画,也没人愿意在这样的绘画上下功夫。因此,中前期元青花绘画是由小工匠、小画工所做,随心所欲、潦潦草草几笔完事。所以,至正前的元青花绘画特点是疏朗、随意,绝少精品。
到元末,中西贸易已经非常活跃,苏料进入中国。当苏料陶瓷呈现出神奇的宝石蓝并带有晕散仿佛水墨画一般的时候,哪个绘画大师不想一试身手?顶级画师和工匠迅速云集景德镇、创造出至正元青花就不奇怪了。从电子管计算机到应用半导体材料的当代计算机,这种快速进步和至正元青花的出现完全相似。700年后,人们想像同样计算量的计算机在短短20年间从好几间房子那么大突然变得象一本书这么小,会同样感到“迷”。这就是材料进步带来的神奇。
至于苏料具体怎样来到中国,是波斯人带来的?还是中国人有意采购的?或是和黔之驴一样有好事者为之?追究这些细节没有多少意义。至少,波斯是蓝色的故乡,当中国商人到了那里,看见到处都有的美丽蓝色绘画时,可能会想象这种蓝色如果画在洁白的中国瓷器上会是什么效果。当然,上述也是我个人的逻辑推测,没有证据。

结语
不管仿制的技术多么高超、精妙,都是很容易识别的。假的终究是假的决不会成为真的。元青花固然珍贵,但更珍贵的是创造元青花的创新精神。结晶釉是我们这个时代创造的,中国红是我们这个时代创造的,造假者耗费巨资和宝贵资源仿造元青花,不如研制新的、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陶瓷精品。
(全文完)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