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华贝老总甘建华:三坊七巷风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24:44
查看完整版本: [--[03-18] 三坊七巷风采 --]
 
三坊七巷风采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城区南后街的东西两侧,街两边辐射出10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巷,西边3条曰“三坊”,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边7条曰“七巷”,为杨桥巷(今杨桥路)、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今吉庇路),共同构成了“棋盘状”街区的支脉体系,这种“肌理”特征,形成了这个传统街区的基本空间格局。
三坊七巷占地40.2公顷,计661亩,是中国东南现存最大的古民居街区。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159座明清建筑(其中包括水榭戏台、严复故居、林觉民故居、沈葆桢故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涵盖了中国里坊制度的精髓,被誉为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历经千年,便是富商大贾、贵族名士的聚集地,于清至民国,走向巅峰。这里名人辈出,林则徐、严复、冰心、林觉民、林旭、沈葆祯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成就的不仅仅是福州的文脉,更影响了整个中国。

沈葆桢故居马鞍墙
烟雨三山 楼号: 沙发#    时间:2009-03-18 13:40
欧阳花厅

烟雨三山 楼号: 板凳#    时间:2009-03-18 13:41
严复故居

烟雨三山 楼号: 3#    时间:2009-03-18 13:42
正在修复的国保单位二梅书屋

烟雨三山 楼号: 4#    时间:2009-03-18 13:43
正在修复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小黄楼

烟雨三山 楼号: 5#    时间:2009-03-18 13:44
修缮后水榭戏台全景

烟雨三山 楼号: 6#    时间:2009-03-18 13:45
省级文保单位叶氏民居已修缮完毕

烟雨三山 楼号: 7#    时间:2009-03-18 13:46

烟雨三山 楼号: 8#    时间:2009-03-18 13:47
修复后的林觉民、冰心故居

烟雨三山 楼号: 9#    时间:2009-03-18 13:47

烟雨三山 楼号: 10#    时间:2009-03-18 13:48

修复后的衣锦坊
烟雨三山 楼号: 11#    时间:2009-03-18 13:49
南后街旧景全景

烟雨三山 楼号: 12#    时间:2009-03-18 13:50
修复后的南后街

烟雨三山 楼号: 13#    时间:2009-03-18 13:51
木工安装木构件

烟雨三山 楼号: 14#    时间:2009-03-18 13:52
传统工匠精心雕刻木构件

烟雨三山 楼号: 15#    时间:2009-03-18 13:53
设计人员正对古建筑进行测绘

烟雨三山 楼号: 16#    时间:2009-03-18 13:55
横批雕花

烟雨三山 楼号: 17#    时间:2009-03-18 13:56
卷棚

烟雨三山 楼号: 18#    时间:2009-03-18 13:56
三坊七巷内的摆塔习俗

烟雨三山 楼号: 19#    时间:2009-03-18 13:58
南后街青莲阁裱褙店

烟雨三山 楼号: 20#    时间:2009-03-18 13:59
南后街旧景灯市

烟雨三山 楼号: 21#    时间:2009-03-18 14:00
精美的隔扇门

烟雨三山 楼号: 22#    时间:2009-03-18 14:01
陈承裘故居

烟雨三山 楼号: 23#    时间:2009-03-18 14:02
三坊七巷巷景

烟雨三山 楼号: 24#    时间:2009-03-18 14:03
三坊七巷夜景

烟雨三山 楼号: 25#    时间:2009-03-19 08:07

编者按:三坊七巷近日被推选进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选入围名单,公众投票活动截止到4月10日(投票方式见本报3月17日A3版),终评结果将于6月13日揭晓。为了帮助投票者更深入地了解三坊七巷,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介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章。
昨天,本报记者就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形态特色和价值,采访了三坊七巷管委会和文物专家。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古城历史文化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自中原人入闽以来福州城市发展,浓缩了福州城市文化变迁历史。以“三坊七巷”为主要载体,加上朱紫坊和于山、乌山及沿线地区历史遗存和信息组成的“两山、两区、两塔”的区域,共同构成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信息保存最为丰富的区域。
“棋盘状”街巷格局
据原市文物局局长曾意丹昨天介绍,三坊七巷源于唐末王审知扩建新城。王审知当政时,嫌原有子城狭隘,在子城外筑罗城。也就是在这时,三坊七巷成了罗城西南的重要区域,城坊格局初步形成于此时,一直延续至今,是研究我国城市里坊历史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坊巷格局完整而富有个性,至今仍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唐、五代以来以南后街为主轴,以“三坊”和“七巷”为主要构架,加上交错屈曲的小巷共同组构出“棋盘状”的传统街巷格局,许多街巷历史名称沿用至今。曾意丹告诉记者,三坊七巷西、南两边界均为福州唐代罗城西、南城墙之界址。目前城墙已不存在,但护城河罗城大濠遗迹依然可见(这些护城河还是当年货运的航道),并保留有馆驿桥、金斗桥、金斗二桥、观音桥、虹桥(老佛亭桥)、澳门桥(鸭门桥)、安泰桥等多座古桥;其东界为福州古城历史文化轴线南街。这既是福州城市建设历史的实证,也是研究我国城市里坊历史的“活化石”。
坊巷空间幽深多变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有幽深宁静且丰富多变的街巷空间。“三坊七巷”的巷道空间曲折幽深,进一步都市喧嚣,退一步小巷深深,巷道两侧大小繁简不同的门楼、连续律动的封火墙曲线、高大曲折的白墙青瓦,形成高低错落、变化丰富的轮廓线和有节奏及韵律变化的视觉空间,步移景换。安泰河沿岸古榕、流水、人家的意境淋漓尽致,形成重要的沿河水巷空间。
据介绍,三坊七巷的风貌特色体现在动静结合,古色古香。它以牌坊宫庙,试馆祠堂、水榭戏台、亭台楼阁、假山鱼池、私家园林、粉墙黛瓦、排堵门罩、朱门大院、石板小巷、河道古桥等组成。坊坊相连、巷巷互通,随意走进一座深宅大院,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
“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东南现存最大的古民居街区,集中了大量保存完好、极具地方特色的明、清古建筑,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建筑的博物馆”。街区内现保存159座的明、清、民国时期历史建筑(包括全国重点文保单位9处,省级8处,市级2处,区级1处,市级挂牌保护8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
记者从三坊七巷管委会获悉,159座历史建筑中,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20多幢,有诸多极尽工巧的精品,体现着福州古民居所特有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传承与记述着福州别具一格的建筑语汇:建筑结构布局、建筑用材上适应福州潮湿温热之气候特点;院落、庭园布局上体现传统家族伦理观念;建筑细部精巧细腻,蕴含深厚的艺术底蕴,古园林隽永雅致,体现了亲近山水的风雅情趣。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文 黄立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