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龙华的墓地:原来温州也有这么底蕴深厚的文化! - 温州城事 - 温都论坛 温州论坛 | 温州都市报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12:38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温商崛起,首先要先明确几个定义:

1、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大一统”文化,也就是一元文化,即由儒、道、释(佛)构成的超稳定结构。

学者们喜欢用金字塔结构来表示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代表是精英文化、士大夫文化、官本位文化,只是金字塔的塔尖部分;而底座则是由我们民众的大众文化,乡风民俗构成。官本位文化和大众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金字塔结构。

2、中国传统文化对温商崛起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温商的崛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就是对于温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传统文化给了他们崛起的力量。其中温商这个概念主要以指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通过经商这种方式,获得财富的这样一批温州人。因此温商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新崛起的一个商人群体。

温商的崛起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持。经过温商这样一个群体的发展,带动了温州经济的腾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一个词叫“温州模式”,所以这个地方经济繁荣。同时我来到这里之后,感觉到这一带对传统文化的土壤,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完整的。

因此得出两个观点:1、经济繁荣并不一定是必须要以牺牲文化为代价的,文化和经济繁荣并不矛盾;2、文化和经济是一脉相承的,绝对不存在“桥是桥,路是路”的问题,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应该和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交汇,形成新时期的中国主流文化;3、温州商人的崛起,不仅没有破坏当地的传统文化,而且还保护和传承了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应该大力弘扬!

我是2010年7月23日来的温州,我是一个外地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地人。真正在温州这块土地上工作生活学习也就四个月的时间,但是我对温州文化的理解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第一次踏进温州这块土地。首先要感谢我们的董事长陈伍胜先生,如果没有他,没有通领科技集团,我是不会来温州的,不仅今天不会来,2005那时也不会来。

其次在和陈董交往的过程中,我开始了解温州商人、温州人,在此之前我来了四次温州,直到今年7月,我加入通领科技这个团队,作为一个通领集团的办公室主任。这六年的时间,我想从一个外来人的视角,谈谈我对温州文化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与温商崛起”这样一个话题。


上篇
中国传统文化与温州商人的崛起

在我7月23日来的那时候,我家里还有妻子和一岁多的儿子,中间她们也来过温州,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支持和建议。让我能够以一个普通家庭的眼光来看待温州的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

首先如果要谈传统文化这一块,我想今后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乡风民俗、婚丧嫁娶,而不是书里看到的那些对文化的定义。

因此,我想先从“丧事”说起。我来了以后,令我感触最深的,或者说让我对温州文化认识最深的是以乐清这边为代表的“重丧轻喜”的这样一个风俗。在我最早认识到这个风俗的时候,要往前追溯到我和陈董交往过程中,我来了四次温州,其中两次刚好赶上了陈董亲朋好友家里的白事,因而推迟。其中有一次是深夜里12点半和我见的面,还有一次也是因为朋友家里的白事,让我等了很久。当时我是带着疑惑问陈董关于这方面的事情,从陈董为朋友办白事这个事情上,让我非常有感触,认为陈董这个人非常重朋友,重礼节,也因此和他建立起了兄弟般的朋友情谊。集中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乐清这个地方非常重白事。我曾经问过通领集团的员工,他们告诉我乐清这个地方,过去办白事,不仅仅是一家一户,而是一个村集体出动,下至孩童、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也要亲自送上山,哪怕是她自己要请人抬着,也还是要送逝者最后一程。

第二,在乐清白事为大。哪怕是结仇、积怨很深的也要“一了百了”,所有恩怨一笔勾销,绝不延续到下一代。

这一点当时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所以说温州人的“心田里没有仇恨的种子,他们的心底只有爱”。因此,但在外闯荡的温州人走到一起,他们就会因为自然的亲和力,很快地形成一个整体,形成温州人的集体力量。

第三,尊重当地的风俗,就能赢得当地人的尊重。

在乐清工作的这四个月当中,我也遇到了我们公司同事家里的白事,作为通领集团的一员,我也认真地重视同事员工家里的白事。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也感觉到了大家对我态度的转变。我发现这边的人对待外地人,也许一开始很陌生,但如果你能尊重当地的风俗,那么你就能赢得当地人的尊重。同时在和公司员工的交谈过程中,也都证实了这一些。

所以我在向外地的朋友转述乐清的这一风俗时,我可以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家里遇到白事,这边的人民是“奔走相告”来通知所有的亲朋好友,而大家都是非常认真地来对待办白事的家庭。同时我在和北京的专家们交流这一现象时,他们说,其实这就是温州人独特的一种文化,因为尊重白事,就是“对生命的尊重,维护的是生命的尊严”。

因此在这里我想解读一下为什么温州人在外面人的眼里是一个非常团结的群体,温州人走到五湖四海,大家只要说我是温州人,总是有很强的亲和力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基因。这主要得力于一笔勾销、一了百了的风俗习惯,它背后的文化因素是人与人之间“今生无仇,来世无怨”,这是一种豁达的生命观。只有有了豁达的生命观,才有了在人世间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因为没有交往的隔阂,没有前世的恩怨,没有父辈传递下来的仇怨。通过这个风俗,我可以看出温州人的心底是阳光的,人与人之间可能有利益的纠纷,但不会播下仇恨的种子,充满和平。这就是温州人不管走多远,不论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是温州人,就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并且能够很快的形成一个团体,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这个时候,他们的经济往来就非常便利,没有篱笆障碍。

人与人之间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利益,因为相处,必然会有矛盾,必然会有冲突。而温州人运用“重丧”这种方式,有效地化解了这种矛盾和冲突,不让它成为后代生活的负担和累赘。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风俗,拔掉了温州人心中仇恨的种子,不仇恨任何一个人,所以这是一块净土!

“今生无仇,来世无冤”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关怀,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这里病入膏肓的老人,只要还有最后一口气,他们都要回到家里,在自己的家里安然睡去,这也是温州人对生命的一种回归,他们不把死人当晦气,坦然面对生命的来去,一种生死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把人的离世看得很平常,既不把它神化,也不把它异化。作为自己的亲人,因为正常的生命的终了,他们将其看做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不悲伤,在办白事时,还会很热闹,很喜庆。这十分类似在《庄子·至乐》中记载了的一个“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同时在这过程中,他们对于生命的终结,并没有将其上升到一种神鬼力怪的想象层次。

我觉得这应该是真正的中国文化。比如说,其实鬼神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找不到的,孔子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在《庄子·至乐》中记载了一个“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生命来去是天地间的一种循环,离开同时是一种解脱,一种回归,我们需要的是对死者的一种祝福。

所以温州文化中,对于丧事的大办,是其异于其他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古人先贤,对于生命的逝去是持一种平常心的态度。温州人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文化,他们对于离世,只当是在安然地睡去。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视死如归。

二、喜事

嫁娶,这里的男孩女孩是分得很清楚的,男孩就是在家里娶,女孩就是嫁,陪嫁重。喜事办得也很喜庆,但远不及白事隆重。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死的问题,就不能解决生的问题。生和死是生命的两个时间,结婚是为了生子,正因为有了对死的关怀和尊重,因此在这里对生就显得很平常。

温州商人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他们对于办婚事的重视程度相对比要淡一些。很多漂泊在外的温州商人都一起同居生孩子了,但是很可能婚事还没办。以前接触过一些在外闯荡的温州商人,他们都不是打工,而是在外地经商的。如果觉得自己在外事业还没打拼成功,带着年轻的女朋友变成了妻子,一过好几年,也许孩子都已经很大了,但是老家的婚事却还没办。虽然没有法律,没有结婚证书来的约束,但是他们却能心连心、一路风雨走过来。改革开放过程中,这些在外闯荡的温州商人,从一个个小年青变成了一个家庭,他们没有婚约,没有仪式,甚至没有法律保护手续,但是在外地的家庭都十分美满。

也许过了很多年以后,当他们创业有成后,那时他们会回来带着孩子一起办婚礼,这也是温州这里的一个特点。多少人在外闯荡了多少年,也许小孩都两三个了,最后回来后,家里的乡里乡亲开始热热闹闹地给他们补办婚礼。婚礼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接受乡里乡亲祝福的方式,这里的人自然、淳朴、通情达理。

这给了我非常大的感触,它没有法律,没有仪式,只有两个人、两颗心一起闯荡。而且他们还是在相识很短的时间里,以后也没有离婚,只是很简单的“携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白头偕老的精髓。他们靠的是诚信、心连心来维系,有着较高的自律,同时这也培育了温州商人的诚信精神,一诺千金。两个人在外一起吃苦,不管是住窑洞,还是住路边的小坍房,都不会离开彼此,相濡以沫的一起走过风风雨雨。我年青在外的时候也曾见过,温州的男孩子带着他们年轻貌美的女朋友到外闯荡,但是他们的家庭却很少有破裂。现在到了温州以后,才理解到这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对心的承诺、一诺千金”的爱情观的继承和发扬。

这么多年,我走过全国各地,接触过很多不同地方的女性,我发现为什么现在剩男、剩女这么多,是因为有了知识,大家的心很难真正的维系在一起。因为在人的闯荡过程中,总会遇到顺与不顺,这些年轻人总是把爱情放在第一位。为情所困,是一个男人的致命伤,因此成功的人总是很少。由于爱情的不顺利,令他们很难专注于事业。而温州商人的这种爱情模式,有效地为他们解决了为情所困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温商的崛起是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在支持着他们。

温商崛起的第二个因素,“男人不会为情所困,但是会为情所忠”。

在外闯荡的温州男女中,男人需要的是尊重,女人需要的是爱。所以温州男人在外闯荡还没成功时,他们从来不会被他漂亮的女朋友抛弃掉。他的人格得到了很好的维护,他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尊重,这个女人跟了他一辈子,也许看不到他成功的那一天,但是从不抛弃他。他们在温州女人心目中中都是有尊严的,外地人也许只是看到温州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其实这只是片面,因为同时,他们也深爱着自己的女人。因此,我认为温州男人是幸福的。

三、家庭

因为有了两颗连着的心走在一起,就必然会有孩子,会有后代。温州人对于他们的小孩既不是十分的呵护,也不是十分的严厉。这里的小孩生下来就跟着父母在外闯荡,因此他们从小就学会了经商。这让我想起我的父母曾对我说过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温商对于他们的小孩也是顺其自然,既没有非常强烈的望子成龙之心,也没有望女成凤之高攀。他们只是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健康、活泼的成长。没钱的时候,让孩子跟着自己一起吃糠腌菜;有钱的时候,给孩子住豪宅、开豪车。让孩子们跟着家里一起成长,既不高攀地踮着脚去为子女劳心力,也不逼着子女去苦读圣贤书。在这里,文化的传承,靠的是父母的传承,而不是书本的传承。

温州商人不管在外面看到了多么美丽的风景,哪怕是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里打下了一片天地,但他们仍是不留恋。不求外界好,只认家乡好。因此,他们对于繁华的都市,都没有的强烈的想融入进去的愿望。而永远认为自己的家乡好,是源于他们对家的忠诚,对亲情的重视。在温州,只要家里有老人在,不管是多老,他们对于自己的子女,始终是像孩子一样。每个家庭都市亲乐融融,因为他们并不贪恋外界的繁华和财富,更在乎的是家里的亲人。所以,我认为珍视家庭,珍爱家庭,重视亲情,是温商全体真正的生命归宿。不管他们的脚步走得有多远,总是不会贪恋于那些不属于自己的风景。无论漂流的有多远,最后总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同时,这也是我认为温州人最有魅力的一个方面。

我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我去过了国内很多地方,既看过大漠的落日,也去过西藏的雪山之巅,看见过繁华的都市,也看过纳木错的圣湖,南至海南,北至漠河,在中国的的每一片土地上,留下了我的脚印。只有到了温州这里以后,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乡里村人,可以自豪的对大家说,全世界都有我们温州人。所以温州人的格局很大,不管是有钱没钱,都可以自豪得说“全世界都有我们温州人”。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哪怕是北京、上海那些大都市的人也不敢这样说。

我来到温州以后,准备的小本上,第一页就写着温家宝总理的一段话:“温州人能干,温州人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创业精神。温州人能吃苦,而且吃苦不叫苦。这就是中国人的力量所在。我对温州是很有感情的,温州人有闯劲,有韧劲,遇到困难总能克服,事在人为。我相信温州人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把事业做好”。这段话之所以会成为我本子的第一页,是因为我来到乐清工作的第一天,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我要成为一个温州人。我从温州人身上看到的,用总理的话来形容:一是有精神的一批人;二是中国人的力量所在。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这种精神的背后,这种力量的背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在这一群人身上最显著的特征,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功能:一是塑造人的精神,二是培育人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个体的力量,而是群体的力量。


中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家文化

首先要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我认为是家文化,用英文来表示,也就是home文化。在中国传统中的儒家文化里,孔子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家、国、天下,但是其精英文化不是小家,而是“大家”,所以孔子的学说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学而优则仕”,是一种官本位文化,它的“家”是指一个大家族,因此,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家族”为社会基本单元的,而维系家族的则是家族的族长。

而西方文化中没有明确的家的概念,它最主要的是个人,追求个人的价值,乃至到追求个人的绝对价值。

因此,我认为中国的传统学说和西方文化都有偏颇。世界各国都认为中国是个文化大国,而不是文化强国,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文化价值的海外输出。现在全世界建立的价值还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自由、公平等价值。这些价值是西方以欧洲为中心,向全世界输出的文化价值。而东方文化虽然在世界的影响比较广泛,但是没有明确它的核心价值观,也没有成功地被西方人所接,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没有核心价值的输出。

现在,我认为当今这个时代,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家。既不是个人,也不是一个家族,而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我想说的这个家就是一个小家,只有小家这个概念建立起来了,我们才会有家族、家园这样一个概念。因此,我个人理解,其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我们早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比如在老子的学说中,提出“天地一家”,这个格局是大的,天地是一家的。它分天、地、人三个概念。视苍天为父,大地为母,人为苍天和大地之子,人是中心,我认为这是中国文化中最伟大的地方。

我本科是学中医的,《黄帝内经》被认为是奠定中华文化的第一块基石。准确说来,《黄帝内经》是中国文化的奠基之作,是首部探讨生命意义的百科全书,远远早于老子和孔子的学说。我在本科学中医的过程中,学的就是《黄帝内经》。它的开篇第一篇《上古天真篇》就开宗明义地讲到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以阴阳是中国文化最早提出来的一个概念。那么作为人,阴阳要结合,人要完整,那就是男人一定要有一个女人,男人和女人一起组建一个家。所以,我觉得当今这个社会的发展,剩男、剩女这么多,是违背自然天性的。同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都在追求较高的个人价值,很难包容对方造成的。通过我在温州这块土地上所受到的感悟,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家,有了他们的存在,我才体会到家对我事业、对我生活的积极意义。阴阳结合,有儿有女,这就是一个“小家”。

所以,我对“家文化“的理解是“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这体现了家文化的两个价值:一个是尊重;另一个是爱。如果男人没有尊重,爱是不会长久的,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而当男人和女人有孩子了,就要树立责任。因此,爱、尊重、责任共同构成了“家文化”的三个核心价值。责任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父母要尽到孝心;二是对子女要尽到教育之责。养育和哺育,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哺育了子女,共同构成了祖孙三代的循环。如果今后我们能够秉承这样一个价值观,那么家庭一定是和睦的,稳定的。最后,我认为追求稳定的家庭,是温商崛起背后的一个支点。

最后,让我们以这样一个价值观来看待几个现象:

第一,西方曾经有过一本书,是马克斯·韦伯写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该书为了解除商人宗教的枷锁,认为“商人是在为上帝创造财富”,这带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使大家为了获取财富变得肆无忌惮。因为这解除了大家的心灵枷锁,认为“我不是在为自己获取财富,而是在为上帝获得财富”。所以,我希望今后会有人真正去撰写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和温商崛起》的著作,以文化和商业伦理这个角度来进行论述,对应马克斯·韦伯的“为上帝挣钱”的观点,温州商人“是在为太太挣钱,为家挣钱”。

第二,温州商人的眼里永远只有投资和消费。把一切视为投资,而不是投机;他们是投资人生,而不是投机人生。所以在温州这里投资多,投机少,他们视任何东西都为投资,包括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一种投资。而温州人的消费一定是控制在量入为出。没钱的时候,可以是只吃一碗面;有钱的时候,可以是饕餮盛宴。有多少钱花多少钱,有钱的时候穿好衣服、戴金项链;再有钱的时候,开好车住豪宅。

第三,努力改善家庭成员的生活。温州人眼里没有钱的概念,不当守财奴,只有投资和消费,只有家庭生活。所以,温州的衣食住行水平显得超乎一般的其它地区。在这里的马路上,你会发现LV的包随处可见,宝马奔驰更是满街都是。他们很有钱,但是不当守财奴,因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他们眼里只有投资和消费。

第四,温州人富而不淫,离婚率低。像包二奶、养小三之类的,在我接触的温商当中十分少见。对于温州商人来讲,包养别人是十分划不来的事情,他们把钱交给太太,因此太太炒房团应运而生,温州人的钱是掌握在太太手中。同时,他们的离婚率非常低,但这并不是涉及到钱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名声问题。一旦你离了婚,在温州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面,大家对你的道德评价非常低,信用等级也随着下降,道德评价和信用等级双结合。这会导致你在温州这个群体里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借钱,都十分困难。“结婚也许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离婚却是两个家族的事情”。这种强大的文化约束力,保证了每一个“小家”没有被商业大潮所冲毁,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温商崛起后,没有冲击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家文化。

今后,我想写一本关于《温商崛起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要为家挣钱,要为太太挣钱,不是为上帝挣钱,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上帝。你把钱给上帝,上帝会收吗?交给你的太太。太太自然会用交过来的钱,改善家庭生活,安排子女的教育,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同时,这里面也可以看出温州女人的博大。我曾听人说,温州女人对于她们的丈夫去歌舞厅,只是很平常的当其是消费,甚至有时候都是深夜太太在歌厅门口,开着车接他们回家。而这种现象,在别的城市,简直是匪夷所思。这就是温州女人的一种伟大,视这种行为只是男人的一种消费,虽然花心,但不会跑得很远。温州女人很博大,很博爱,她知道孰轻孰重,她知道她们的男人是不会在外面过夜的,真正夜晚降临时,总是会回家的。

最后得出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帮助了温商的崛起。这就是陈德荣书记所讲的“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促成了温州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崛起。温州模式、温州人精神、温州人经济,同温州文化的独特性有着深刻的、内在的渊源联系,是文化基因在这个伟大时代萌芽、生长、灿烂的必然结果。


下篇
温州区域经济转型和中国传统文化

的伟大复兴!

我十分赞同陈德荣书记所讲的“文化是城市的根脉和灵魂,是城市最核心、最持久的竞争力;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不美丽的,也是没有竞争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所以,我认为摆在十二五计划前的,不管是老温州人还是新温州人,应该是如何复兴温州文化,如何发掘整理温州文化。而发掘整理复兴温州文化,应该以整理温商崛起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一定要站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温商崛起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才能为下一步我们温州经济的发展找到突破,找到纲。这个纲就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的转型升级,我认为不仅要靠科技,更要靠文化,要大幅度提高中国制造的文化附加值。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如何提高“中国制造”的文化附加值需要依托于遍布全世界各地的温州商人来宣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我们有很好的文化使者,只要温州文化走向全世界了,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也就走向全世界了。11月3日,《新闻联播》第一条新闻,我们国家展望十二五,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一个新的口号,文化产业要从经济“引擎”到经济支柱转变,要大幅度提高文化附加值。

第一,中国制造业做的仍然是发达国家所不愿意做的,或者是因为成本因素做不了的业务。尽管这些制造业并不是最高端,但在向高端逼近饿过程中,仍有很多的升级空间。

第二,中国企业务必利用国内的市场优势,坚持在研发领域加大投资,在国内市场需求强劲时完成产业升级。提高温州制造的文化附加值,而提高文化附加值,必须要有文化人才,所以我希望可以看到温州可以接纳更多的外来高级人才,像我这样的;同时要帮助当地在外学习的专业人才回家创业。因为文化附加值不仅仅是依靠工程师才能做到的,它需要更多的文化创意人员。温州今后应该要有更多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公司在此落地。文化产业由“引擎”向支柱转变。

近期,我接触到这样一个企业家,这个企业叫海宝清洗机械,这个企业家才小学毕业,但是他背后的名片让我看到了希望。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企业家提出了这样一个企业愿景:致力于打造清洗业的龙头企业。他目前还是小作坊经营,但他的企业使命是“让地球一尘不染”,胸怀远大;其企业价值观是“诚信、环保、负责”。所以,我觉得在温州这边不要用学历的高低来看待个人成败。就像这个企业家,虽然他的企业还是一个小作坊,但是他生产的产品却在向高端逼近。从他的企业有“让地球一尘不染”的使命,让我看到了希望!

所以,我认为今后温州的制造业应该逐步地向中西部转移,特别是外向型的企业。温州人应该要多一点“大我”的概念,我们这里富裕了,同时我还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带动中西部致富。如果国内市场未满足,那么工厂不一定要建在海边,可以向中西部迁移。同时,根据温州这边人多地少的特点,把温州设立成技术中心,打造总部经济。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通过弘扬温商崛起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打造“世界的温州”这样一张城市名片,带动区域经济超低碳、环保的旅游城市转型。

前阵子我太太来了温州一小段日子,这里让她感觉到很不方便,她说了一句话:“一个城市是否有吸引力,就看它有多少婴儿车。”如果满大街都能看到推婴儿的小车,那么就说明你这个城市是适合宜居的城市。但在温州这里,大街上几乎见不到婴儿车,只有忙碌的商人。早期的深圳也是这样,但它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宜居城市。温州这里山美水美,制造业也应该像北京那样慢慢外迁,这边做总部经济,打造一个绿色的、环保的旅游城市。因为温州这边本身就有雁荡风光,有楠溪江,有自然山水,又靠大海,有海鲜。以前因为交通不便,但现在动车开通了,南到上海,北至厦门,来温州很方便。所以,我觉得温州应该不仅仅只是一个商贸城市,更应该是一个集“优美山水风光、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世界旅游城市。

所以,我认为未来我们温州的十二五规划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们传统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因为温州这块土地人多地少,但其实温州有精神、有文化、有根脉、有题材、有资金;山美水美,有精彩的故事等。所以这个地方应该要有文化产业的领军企业,有服务“中国制造”的创意产业,有讴歌温商精神的文化产业,记录“温州商人、温州商会、温州商城、论述温州商人精神和记录当代温商奋斗史册”的“五个一工程”。同时,文化最核心的是要史册价值,应该要有一本全程记录温州商人海内外征战市场的大百科全书,要为温州商人著书立传。

所以,我认为温州是美丽的,这个美丽不仅仅是停留在我们的传说当中,更是固定在温州这块土地上。我遥想未来的温州要打造成一个旅游城市,“世界的温州,温州的世界”。外地人来到温州是想看什么呢?仅仅是欣赏这里的山美水美吗?他们更想领略温商的精神风貌,他们的创业历程。因此,我觉得在温州,1、应该有一个巨大的温商海外征战的历史博物馆,瓯江的两岸应该矗立着一个个在海外取得辉煌成就的温州商人的雕塑。2、我们的家乡应该要有历史档案馆为他们保存其在海外征战过程的原始记录档案。3、我们应该要造一个类似好莱坞的明星大道,让每一个海外商人都回来,在家乡的土地上留下他们的脚印。那些印满那些温商的脚印,从巍巍的雁荡山一直延伸到海岸边…….

如果家乡的人民都想念着这些漂流在外的温商,如果家乡能保留着他们的精神,他们的足迹,那么我觉得海外回来的华人的投资热潮,一定会一浪高过一浪。让后人缅怀,启迪后人,我认为这是对后人最好的教育,也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

政府应该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而不是造很多的工厂。因为盖工厂,来的全是打工的。温州人走出去几百万人,城市的人口少了,外来人员就补充进来了,而我们的共同愿望就是家。所以温州应该要为外来务工创业人员提供一个家的感觉。不管是走出去在外面安家的温州人,还是走进来的在温州发展的外地人,就像我这样的外地人,我要成为后来的温州人。如果这个城市无法给我家的感觉,那么这个城市无论多美丽,对我来说,都是没价值的。而仅仅是建工厂,招打工仔或是打工妹,那么他们迟早也是会离开温州的,因为这不是他们的家。像我现在在通领集团工作,有时有大的订单,却常常招不到工人,我认为这主要是温州这样一个大的环境,没有真正给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一个家的归宿感。如果没有新外来的人才来补充温州经济发展当中,仅仅是凭当地那些留在温州人,温州是很难发展的,是没有强劲的人才动力的。但是如果一旦树起中国传统文化这面大旗,那么不管你是来自五湖四海,都会在温州这块土壤上找到家的归宿感。

只要当温州的这种“家文化”的传统文化树立我起来了,那么就能像陈德荣书记所说的“提升海内外温州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忠诚度,关键靠文化,靠文化所维系的情脉、血脉和人脉。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温州文化,才能春风化雨地使温州人特别是年青一代心系温州、忠诚温州。”

温州商人是有投资能力的,就像太太炒房团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的炒房。如果今后,我们温州本地有很好的文化产业,有建设温州的民间资本,那么有觉悟的温商一定是会回归温州本土的。民主参与,共同提升温州城市文化品牌。所以,下一步要全民参与,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共同提炼弘扬新世纪的温州人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外化为城市整体素质城市形象。

三、温州要不仅要成为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先锋,同时也要成为复兴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桥头堡。

西汉时期,随着张骞打通西域之路,开通了“丝绸之路”,沿着这个通路仅凭丝绸、茶叶、瓷器使中国文化远播欧亚大陆。没有传教、没有学说,唯有一批批背着货囊、赶着马车的商人往返于这个荒凉而坎坷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商品被带到西方,好奇于这些小商品背后的文化,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沿着这个通路从陆地来到中国。中国文化被越来越多地带到了西方,东西方第一次交融交汇,对世界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00年以前,明朝郑和率中国船队七次下西洋,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由于缺乏后续跟进的海商贸易平台,在随后的几百年里,中国文化止步于海上传播。

然而到1840年,但是随着欧洲大陆海商贸易的兴起,跟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贸易,西方的枪炮和文化,不仅使中华民族遭受了灾难深重的历史创伤,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被摧毁得千疮百孔。

时空扭转,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制造”的海外远行,使中国文化第一次以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在世界的舞台上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文化的巨大张力!

现在,随着“中国制造”的产品,走向世界,温州商人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建立的每一个遍布世界各地的市场,使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有了海外登陆点,有了依附于“中国制造”产品的文化张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了现实可能。

1、建立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州桥头堡,整理、提炼、弘扬温州商人崛起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奋斗精神。

2、只有依靠文化所维系的情脉、血脉和人脉,才能架起温州与海外温州商人联系的桥梁!

3、架起的桥梁跨越是以“蓝色海洋和海商贸易”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传播什么?只有传播以“家文化”为核心价值观,才能使海外温商、全世界的华人华商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和忠诚度。心系家园,胸怀世界,才能“跨越历史的时空,接通与世界的对话”,真正实现将温州打造成“世界的温州、温州的世界”这样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建立“天地一家”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循环、大格局。

4、温州不仅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而且还能在经济繁荣中依然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应该加强保护、整理和提炼,并要以文化为根脉,外化建设一系列展现温州商人的精神,历程和功绩的博物馆、纪念碑和从深山走向海洋的“脚印”长廊,让世人缅怀、学习和思考,这也是温州留给后人、留给世界的无形财富!

建设一个山美、水美,青山绿水的新温州,打造文化温州、人文温州,是温州的华丽转身,也是为了在世界的闪亮登场,因为世界需要中国、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这也是温州的历史机遇和新温州人的历史使命!

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就从温州开始,迎接世界的温州商人回家,就从建设新温州开始。

“巍巍雁荡迎宾客,滔滔瓯江笑开颜”,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样的金桥上走来更多的马可·波罗、走出更多的温州商人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