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武部:秋之意象润千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16:04
                     秋之意象润千古  

 

 

几多神往,几多慨叹,人生在世,一叶扁舟。飘摇摇,飘摇摇,散发着一生也无解的稚气,也浓缩着一生也参不透的哲理。

那秋天的树叶从枝头飘落,摇摆着,带着一生的感慨,坠入那早候的泥土中。时空本应该如此的,在那本性的最高点,人们会爱秋,仿佛那是他们的归宿,那是他们本不应逃离的地方。

秋迎合得恰到好处,悠悠时空,多少生灵都在仰慕她,都在向她致敬。姑且重温一下她的气质吧!秋韵之源,依稀可见:季节的特征,特有的物象,感情的配合。

 

 

秋最鲜明,最浅在的特征莫过于其色了。秋色是最厚重的色,没有春色的烂漫,也没有夏色的浓郁,若说朴实,它有内在的魅力,若说做作,它却两袖清风。

这种厚重首先体现在其色质的柔。说到秋,常会想到丰收在望的庄稼,庄稼的主色谓为金黄,这是无论在现实还是在印象中都不刺眼的黄,不会光芒四射,也不会弱如流水,有的只是一种闪烁之感,一种弹性之感。这种感觉回不自觉地印发人们对理想的渴望和乐观于人生的积极态度。色的厚重其次体现于色调的悲,“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因此,人们常把秋比作中年,中年人的感情是最复杂的他们刚刚经历了少年的无知和青春的活跃,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梯,下者一去不返,上者即将来临,他们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恰如这秋色一般,既能缅想那夏季的旺盛,又能推论冬季的悠然。不由感伤骤至,哀情顿生,这秋色之悲由下而上缓缓浮起,于是厚重之感淋漓尽致。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大手笔苏颋,于汾水之上,惊叹秋天来临,终于被其深沉的色感引起了心灵的涟漪。这源于其色感之静,其静中深深的佛理。喧嚣的人世向来是一团烈火,但秋色之静总能让人们想到“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空灵,烈火被圣灵之水浇灭,随之而来的是一片海阔天空。

 

 

 

秋色之厚重与秋韵中透露出的凉意密不可分,让我们把视线移向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古思乡第一诗,言短情长,不知感动了古今多少他乡流落之人。李白“举头”,醒悟到地上洒落的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霜”,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形象相似,更是秋韵之凉的体现,这凉意生出了月光之霜,当然也就能引发文人们凉凉的心境了。

秋之凉意不同于冬晨之寒,它是一种奇妙的凉意,凉得让人舒畅,凉得让人坦荡,凉得让人忘却了世俗的纷繁和物欲横流的人间。这凉意的特点有三:第一,凉得恰到好处,。秋是一个由炎热向酷寒的过度,一端牵带着热中透射的激情,一端又联系这冷里蕴涵的冷漠与萧条,而二者又是那样天衣无缝地共演自然之真谛,合奏天人之善美。第二,凉得含蓄。就像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有情有采,能诗能画。这就是自然能引起人们对生活无比浪漫的情思了。第三,凉得有感情,这不仅是上述之含蓄,更是一种从骨子里显露出的深沉,中年人么,一切都深思熟虑,一切都想得周到齐全,一切都冷静沉着,都能静观世态沧桑。

  也难怪这样放浪不羁的李白也终会有对月感叹的愁思了。

 

 

“初学词者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这是周济对文艺理论的精辟论断。其实,文艺是自然的外延,文艺的空灵就是自然的空灵,文艺的充实就是自然的充实,文艺的真善美,或哲学,或道德,或宗教都于自然特别是秋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既如此,也就不得不评谈以下秋韵的空灵或爽朗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爽达王勃,信口一叹,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相映成辉,这是秋韵典型的空阔之美。登山临水,视通万里,遥吟俯畅,逸兴遄飞,很恢弘,很大气,通贯古今,包罗万象,无论多么孤傲的“隐士”,都定会被这“空”所折服的。

秋韵的空灵和清朗很容易引起文人们对时空的哲思。“时惟九月,序属三秋”,王勃在这灵动的季节里,“觉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他发出了“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的感慨,他也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但秋的意韵决非让消极不振,接着,王勃呼道“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此时,秋天之空阔与心境之复杂达到了最完美的统一。秋韵之空就这样引发了文人们的思绪,让古今文艺不得不把秋作为最典型的意象。

秋之空阔与秋之含蓄并不矛盾,当谓之空阔孕含蓄,含蓄生爽朗。我不由想到了豪放派大使苏东坡和婉约派代表李清照,东坡是大江东去的化身,如秋之空阔,易安是花之仙子,如秋之含蓄。文坛上,二者作品是相映成辉的,如空阔与含蓄的统一。何况其个人感情也决非一层不变,因为东坡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易安也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魄,这难道不是他们文风的健全吗?难道不是“秋”作为文艺之意象应该具备的起码的素质吗?

诚然,素质非夸夸其谈,而是表现在诸多具体意象中。

 

 

若说秋的意象,月亮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如果少了月,不知秋的意味还能残留多少,“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月把人们的思绪牵到远方,这让我突然想把月比作精灵和天使,转而有埋怨起自己的无知,精灵太诙谐,天使太年幼——我不知该用怎样的比喻才能既说出她天使般的淡雅又展现出她母性的一面。这点姑且放置,但秋月对人们巨大的感化力不得不提。让我们去拜访杜甫。

乾元二年,安史之乱尚未治平,杜甫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这天夜里,明月当空,杜甫被引起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于是一篇艺术创作的深厚源泉突涌水波,千古名诗《月夜忆舍弟 》诞生: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闻雁、见露、望月无不引发思乡之情,字字包含忆弟之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啊,你为多少失意之人排过忧,解过难,你又知道你的风韵影响过多少志士仁人么?  

 

 

秋之季节特征是净、凉、清,其物象展现得仿佛飘飘衣带,但更重要的还是人们那默契的配合。

“关于所色深思所悲哀的对镜,并无何等明确的意识,只是无端地沉思,无端地悲哀,好像山野都被月色吐沫的样子,觉得我们的心中也弥漫着悲哀的音调了。(高山樗牛语)。”既然秋的整体如其外表一般丰富多情,秋所引发的人们的遐想也就自然纷繁多彩了。

正所谓大千世界,纭纭众生,但无论怎样“纭纭”,人类都是源于自然的,是大自然用了几十亿年的时间才造化了人类这颗无比璀璨的明珠——有思想、有感情。人类就因了这思想,这感情奔波于世界的四方,有的为了理想,有的为了金钱,有的为了情与思——永不休止,奔流不息,以致有人忘却了自己的渊源,忘却了自己本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事实。

或许是上帝有意的安排,或许是大自然从根源上的作用,人们终会发现那多情善感的秋,也就不由地对人类和自身作了或深刻或浅显的反省。

对于弱者,秋使他第一产生的是负罪感,继而是茅塞顿开的大彻大悟。

对于强者,秋给了他理性,也给了他品享人生的乐趣。

秋最容易引发的联想是对时空的感悟。王勃、张若虚、李白、张继,他们都在谱写着自己对生命的感慨……

其次容易联想到的是对过去的追忆和对远人的怀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不是王维年仅17时的传世佳作吗?在这重阳佳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的王维超脱了茫茫人海的繁华热闹,越发显得孤孑无亲。其实,思乡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遭到某种触媒——这善解人意的秋气,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狂而不可抑制。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委实乃此类情感最真实的写照。

在外谋取功名的人生之途固然孤苦无依,但比不上戍守边关之士的博大而无奈的情怀。

雁落平沙,烟笼寒冰,古垒鸣笳声断。

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

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

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

忆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

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

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栏倚遍。

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这是羁旅词人蔡伸感伤之作。词人被塞外秋日暮景的荒凉萧萦深深感染,酸楚之极,实可哀兮!

羁旅将士遥想家乡故人,闺中贤妻牵念在外征夫。王维描写得好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诗中的贵妇因丈夫不归独居“空房”而愁绪百结。由于思夫之心过于急切,因此她十分害怕走进自己那冷冷清清的闺中“空房”。这个多情而苦命的女子!自家的住房有什么好怕的呀!只是心头充满了无穷的凄凉之意,才会连自己的寝卧之屋都不愿进,只能寄情于秋的胸怀了!

诸多悲情,诸多伤感,都由秋韵引发,又由秋韵化解,我们迫不及待地询问着,

秋韵可否耳目一新。

 

 

1925年,中国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当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起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我们不禁惊愕,秋竟会教人生出万丈豪情!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伟人!恐怕只有他才能有秋联想到人生的理想,才能被激发起解放全中国的热情。

再说毛泽东1928年战前的英雄气概。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洋溢与字里行间,充分显示了伟人的风采。可见秋所引发的人们的联想不仅与秋之意向特征有关,从某种程度上说,还取决与一个人的人格、气魄和壮志雄心,因为秋是客观现象,韵才是心灵的折射,才是精神的倒影。

再者,其联想也同个人的阅历,个人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正是渴求胜利之心切才铸就了毛泽东的豪情。

 

  

秋韵就通过其特征、物象和人情滋润着千古,迎合着代代文人的圣洁之心,震撼了我们所有人。

其实,文艺的意象又何止秋,风雨云雪,竹菊梅兰,都以其独特的形式,宁静、超然。它们都是文学中的瑰宝,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就通过它们,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心中的抱负和梦想。

我突然对人类感到某种乐观。人生在世,一叶扁舟,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是人类的福分,也是人类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