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二中院法官名录:一个成功的教师不能缺席教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07:11
一个成功的教师不能缺席教研——兼谈论文写作及其他作者:任金璧

    一个成功的教师不能缺席教研

     ——兼谈论文写作及其他

(在乌鲁木齐市青年语文教师研修班上的讲话) 

老师们:大家好!
    当教师的,主要就是两件事:一是教学,二是教研。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教不研,就会显得贫,贫乏的贫;假如只研不教,又会显得空,空洞的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学引领教研,教研促进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
    可见,一个成功的教师是不能缺席教研的。为什么呢?
    一是手机要充电,登山要补氧,汽车要加油,教研就是为教学充电、补氧和加油。如果教学是输出,那么教研就是吸收。只输出,不吸收,就总有一天会弹尽粮绝。
    二是只教不研,很容易原地打转,没有长进。说得极端一点,有没有老师,教了一年,然后把它重复了几十年?量变并非一定会发生质变,注意成语“穷则思变”里面有一个“思”字,不“思”是不会变的!
    三是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这是每一个老师深藏在心里的梦。要做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就不能不搞教研。
    教研如此重要,可是为什么很多老师教研总是跟不上呢?这里需要走出几种误区。
    误区之一:我现在要集中精力搞好教学,教研是以后的事情。很多青年教师都这样想,大大推迟了教研起始的时间。
    误区之二:认为教学已经够忙的了,哪里还顾得上教研?不是不想搞,是没时间啊!
    误区之三:总是认为我们是普通教师,教好学就行了,教研那是专家的事情。把教研看得太高太难,望而却步,认为与自己无关。
    其实,这些“理由”都是很难经得起推敲的。
    先搞好教学,以后再搞教研。咋样才算“搞好”?“以后”又“后”到什么时候?殊不知,教学和教研本来就是连体婴儿,完全把教学和教研分开来本身就是错误的。其实,你备课时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已经进入“研究”了,只不过是初级阶段的“研究”,属于个案的“研究”而已。教研意识提前,一边教一边研,青年教师就可能成长进步得更快;而人为地将教学、教研分成两步走,必然延缓自己专业成长的脚步。
    强调忙,哪一个人不忙?我曾经说过,读书的问题,主要是欲望的问题,而不是时间的问题。教研也是一样,欲望不强烈,忙就是最方便的借口。再忙,恋爱时约会怎么总是有时间?如果对方说“忙”,很可能是在躲你!还有,说忙,为什么有应酬却总是场场必到,一场不落?
    谁说教研是专家的事,与普通教师无关?我们每一个教师既是教者更是研者。再说,教研的对象,既可以是大课题,也可以是小课题。刚开始从小题目入手,先易后难,甚至就讲一个“所以”和“因此”有何区别,也是教研。哪个专家是天生的?鲁迅就说过,诗人刚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和普通婴儿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我想跟大家说,想成功就别为自己找借口。一个成功的教师,教学和教研,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左右逢源,进退有据,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怎样才能将教学与教研连接起来?两者的连接点在什么地方?依我之见,一是反思,一是写作。
    一个在哈佛大学留学的中国研究生,成天泡在实验室里。有一天,导师问他:“上午在干什么?”他说:“在实验。”又问他:“下午干什么?”回答:“在实验。”“晚上呢?”他回答:“还是在实验。”他望着导师,满以为会得到导师的夸奖。导师却问他:“那么,你什么时间思考呢?”
    有的老师,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却成绩平平。为什么?他只是干,不会想,缺少反思。
    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应该说数量是有了,但是只停留在数量的积累上,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一种浪费。一个成功的人总是尽快从量变飞跃到质变,但是从量变到质变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它需要一定的条件。卤水点豆腐,大家都知道,没有卤水,豆浆是不会自己变成豆腐的。那么,什么是促使教学经验发生质变的“卤水”?就是教学反思!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当教师的,当然要写教案,不然你上不了课,但这是最低线,不是最高线。教案只是上好课而已,它不能让你成为教育名家,甚至对你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收效甚微。作为教师,如果只教书,不读书,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反思。
    著名作家周国平经常引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省察,就是反思。一个不知反思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懂反思的教师是很难进步的教师。教师专业化成长主要有三个途径:学历提高、培训学习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西方教育有一句口号:让教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反思的成果怎样才能保存下来?这就需要写作。坚持写教学后记或教学随笔,能够写成教学论文则更好,这样才有可能逐渐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靠拢。
    一个反思,一个写作,也就是一个动脑,一个动手,就能够把教学和教研联系起来,让你渐入佳境,快速成长!
    下面重点谈谈论文写作的问题。
一、什么是论文,对论文的界定。
    常见一到评职称的时候,人们就把不管什么报纸,什么刊物,什么文章,只要登过的东西,统统复印了交上去,叫做论文多少多少篇。其实,这里面很少属于真正的论文,考虑到老师们写东西不容易,公开发表更不容易,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去较真,分辨它们是不是真正的论文。但是,今年自治区下发的教师职称评审文件开始较真了,规定凡有论文要求的都必须是公开发表的论文。什么叫“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家公开出版的各种报刊登载,即有CN打头的国内出版物号的出版物,而不是各种无刊号的印刷品;其次,必须是教育教学内容的研究文章,发表的新闻报道、通讯、散文、小说、诗歌等,即使内容是教育教学的,也只能算是文字作品,不能算作论文。
    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呢?论文,简单地说,就是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教研论文就是讨论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文章。其实,教育是个大系统,已经包含了教学在内,但现在不少人喜欢将其分开,将班主任工作叫育人,叫教育,而把课任教师的工作叫教学。为了方便论述,我也沿用这种说法。
    凡是论文,必须具备四大特性。一是必须具有学术性,教研论文必须是专门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二是必须具有科学性,科学是求真的,必须实事求是,不能编造事实、伪造数据;科学性还意味着合理性,不能有悖于逻辑事理;三是必须具有理论性,经验总结当然也可以,有总比没有好,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论文,经验只有上升到理论,才能超越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局限,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四是必须具有独创性,要么观点不同,要么研究角度不同,或者有了新的材料,等等,那种从观点到材料以及研究方法、角度并无一点新意的东西,是不能叫做论文的!
    真正的理论,真正的艺术,既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重复别人,有抄袭之嫌;重复自己,则是创造力萎缩走下坡路的表现。老百姓叫没出息!
二、什么样的论文才算好,论文的质量问题。
   首先必须是自己的劳作,不是下载的,不是抄袭的,不是仿作的。现在强调原创,就是因为抄袭之风盛行,泛滥成灾。凡是抄袭剽窃的,不可能不被发现。我的《心仪白桦》遭遇抄袭就是一个例子。去年5月我女儿买回来一本第10期的《读者》,里面有一篇《美丽的桦树林》,发现竟然有四段与我的《心仪白桦》相同,《读者》登的只是摘编,网上一搜,原文发表在2005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原文整整抄袭了9段。很多读者打电话给《读者》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网上更是骂声一片。这个抄袭者就是我们本市人,最后他只好找我当面承认错误,这才了结。真是既知今日,何必当初!我的这篇文章是2000年11月发表在上海一家杂志的卷首语上的,曾被五家不同报刊转载过,他也敢抄!
    其次,必须是论文,不是教案,不是教学实录,不是散文。每年论文评审,总有一些是教案,是教学实录,是散文。文体就不对!
    最后,什么样的论文才算好?
    首先是选题好。选题应具有现实意义,有针对性,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人才要看;如果选题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学术价值就会更高。
    第二,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好。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有事实支撑,方法、措施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论证好。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论证严密,观点和材料统一,说服力强。
    最后,语言表达好。既准确严谨,又力求清新活泼生动。
    这四条里要特别强调其中的第二条,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的论文,评价往往比较高。一是理论上讲得通,有规律的探索,二是实际上做得了,有操作性。也就是说得通,用得上。这样就会受到欢迎。那种纯粹从理论到理论,或者单纯讲操作过程的,多数不会被看好。有些教材分析或作品分析的文章,写得相当好,但人们总是怀疑它的原创性,很难保证没有抄袭之嫌。不敢给他评奖太高!纯粹写教学操作过程的,也不会被看好,因为即使你本人操作很成功,但经验总是一时一地的东西,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一定要有规律的探索,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怎么样看一篇论文的高低,有没有标尺?有!一是看你是缴费发表的还是发表了拿稿费的,有些刊物,你缴钱就给你发,增刊、论文集就更是如此,实际上就是给缴了钱的人每人印一本,别的人谁也见不到。今年文件规定论文集、增刊上发表的不算数了。相反,拿稿费的要发表比较难,他要看质量,看你能不能给他赢得声誉和效益。二是看发表的刊物等级,是国家核心期刊,还是省、部级刊物、地市级刊物。有些刊物名字起的很大,那是唬人,其实等级很低。只有登在公开出版的报刊上才算发表。其余的只能叫做是交流,不能叫做发表。三是看它是否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的分类刊物转发,被全文转发了的就比较好。目前国内大学学报排名就是依据全年发表的论文有多少被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转发了。被转发,实际上就是一次被引用。所以国际上通行的衡量论文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是看它发表以后的引用率!引用率越高越好。你写的再多,从来不被引用,说明没有什么价值!外国人耻笑我们论文数量上是大国,质量上却是小国,因为引用率很低。这个原因首先是体制造成的,因为评什么往往需要论文,很多人就为了哄职称才弄论文的。论文本应是研究的结果,现在,什么也不研究,就要产生论文,只能天下文章一大抄了。现在正在从体制上加以解决,今年自治区教师职称评定文件对论文的要求很严,但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论文不再是必需的了。这是我看过文件以后的理解。
三、怎样写作论文
    我现在退休了,什么也不评了,仍然写稿,每年发十多篇文章。这里面,只有少数是自己要写的,大多数都是约稿,我笑称是布置作业,今年新疆日报发的我写的纪念周恩来诞生11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两篇文章,都是新疆日报提前朝我约的。下面结合我的亲身体验,谈谈论文写作问题。
   1.做研究,围绕问题读书最有效。  在校学习期间的读书,基本上是按学科围绕专业去读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史、作品选、文论、美学等等,工作以后做研究,我认为应该围绕问题来读书,有利于研究,也容易见效。比如,我为了撰写《我看金庸,我看武侠》一文,除了阅读几本武侠小说外,尽可能地搜集了这方面的文章,我称这种阅读叫做专题阅读。先看看前面的人有些什么观点,用过什么材料,研究的角度、方法是什么,一是不要与别人撞车,二是看看我们自己还能走多远。这种阅读既是摸情况,更是思想的准备,材料的准备,十分重要。
   2.选题从何而来?首先来自于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有很多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对教育教学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课题。比如,新课标将“语文”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写了《对语文本体的追问与思考》等文章进行质疑。其次,还可以从研读他人的文章中发现课题,例如,我从一篇题为《抓住句尾意,轻解多类题》(《中学生阅读》高中版1997年第1期)的文章中了解到,人们有时故意把重要的意思放到句尾说从而得到强调,于是,我就想,除此之外,汉语在书面表达中还有哪些强调的方法呢?经过一番琢磨,发现汉语表达至少有5种强调的方法:①.将需要强调的内容提前,放到开头说;②将重要的内容放到最后说;③增加虚词;④增加标点符号;⑤另起一行,单独成段。据此写成了《汉语表达如何“强调”》一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1997年第9期上。
    发现课题之后是确定课题。确定课题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选择具有客观需要的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因为研究本身不是目的,服务于教学才是目的;②选择本人最有见解的课题;③选择本人最有条件研究的课题;④刚开始选题宜小不宜大。  
   3.做一个有心人,随时收集资料,看到对自己有用的文章,报纸杂志不是自己的,摘录下来,做成卡片;是自己的,剪下来,做成剪报,分类整理,以备不时之需。
   4.写文章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写文章,很多人总认为它是个语言表达问题,其实不是,至少首先不是。写文章,无非是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问题,我们首先碰到的是写什么,而不是怎样写。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很多时候,写什么解决了,怎样写并不难解决。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写文章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见识高,文自高;见识低了,文自然高不到哪去。真想写文章,首先要提升人生境界,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从这里下手。离开内容谈形式,离开思维谈语言,舍本逐末,自然不会有成效。
   5.内容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语言问题了。语言问题。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语体问题,另一个是个人语言功底、语言修养问题。先说语体。严格意义上的论文,应该用学术语言来写,写得严谨、富有逻辑性,比如我的《汉语表达如何“强调”》、《“利”无“胜”义考释》《歧义说略》等;也可以用散文语言来写,写得流畅生动,比如我的《文化选择与民族精神》、《高考“另类”作文的审视与反思》等,用的散文笔法,内容却是文化学术的。至于散文,所用语言则应该属于文艺语体,比如我的《心仪白桦》。
    除了语体,还有个人的语言功底、语言修养问题。很多老师写了文章发表不了,原因之一是语言不行。大的方面,比如段落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不讲逻辑;小的方面,是语句不通,概念不清,或者不简洁不流畅,书写不规范。广州《语文月刊》约稿,连ABCD后面用实心圆点,一二三后面用顿号,都作了规定。任何文字作品,语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而语言的修养是长期的历练,绝非短期突击所能见效的。语言,对写作的人就是外科大夫的手术刀,要磨得越早越锋利越好。学术文章的语言,自然以准确严谨见长,但这并不排斥生动形象,学术论文一样也可以写得很美,那种枯燥生涩的语言,将会把论文弄得面目可憎,拒读者于千里之外。
   6.写作是用文字记录思想,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我们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比如备课、教课、批改作业、阅卷等各种环节中,都会有一些成功的做法,或者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因为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转瞬即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些想法,消失以后很难再想得起来,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起来了,也不是原来的样子,非常可惜。我们读别人的文章,常常发现有许多想法其实我们也有,只是没有下笔成文。勤于动笔的成了作者,懒于动笔的就只能当读者,其实,读者和作者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就在一念之间,就在勤与懒之间。所以,笔头子勤快点,把平时一闪而过的想法记录下来,不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都写了保存下来,我把它叫做写片段,不一定马上成文。我案头上、电脑里留有许多文字片段,或者半截子文章,酝酿成熟了就可以成文。
    7.开始先写短文,以后再写长文。发表不发表,不是多么重要,重要的是一种历练,一种积累,最后都会有用处的。
   8.写了不妨先放一放,然后再看看,并且请别人也看看。为什么要这样?写文章就像生小宝宝一样,刚生下来的小宝宝,自己怎么看怎么顺眼,有毛病自己看不出来,冷却一段时间,再看就看出来了。十年磨一剑,好文章也是千锤百炼打磨出来的。一挥而就,就是佳作,谁见过有几个?我的《鲁迅性格中的“人味”》一文从初稿7千字到定稿1万2千字跨越了4年,《文化选择与民族精神》则从酝酿到下笔成文经过了5年!
   9.遵命之作,也能出佳作。过去,我总认为只有自发的、激情喷涌、不吐不快才会写出好作品,其实,并不尽然。人总是有惰性的,真正属于自愿写的有多少?很少很少。大部分人都是被迫才写的,或者为了评职称,或者有了新的见解不吐不快,或者为了与他人商榷,等等,不一而足。2003年第2期《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选我作 “封面人物”,刚开始,我看前面配发的都是理论文章,就也写了一篇理论文章《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编辑通知我现在已改成自叙体的文章,只好又写了《与书相伴而行》;我的散文《心仪白桦》,更是遵命之作,2000年西部大开发热时上海一家杂志来新疆时约我写的。
   10.怎样投稿容易被采用,投稿应该注意的问题。
    常有老师投稿屡屡不被采用,十分苦恼,总认为是自己名气不够大,不认识编辑部的人造成的。这些因素不能说绝对没有,但肯定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稿件质量问题,一是不合乎刊物或栏目的要求。
    稿件的质量问题,最重要的是具有独创性,即不可替代性,这样的稿子采用的可能性就大了。投稿的人还要研究刊物的性质、刊物的读者对象,通常发表什么样的文章,在上面发表文章的作者通常都是什么人;如果给某一个栏目投稿,就要研究这个栏目,栏目叫什么名目,读者对象是谁,这个栏目是每期都有,还是几期出一次,每一期这个栏目占几个页码,发几篇文章,发过什么文章,文章多长,有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比如上海《中文自修》的“议论纵横”、“阅读方阵”,《语文学习》的“教学艺术”,郑州《中学生阅读》高中版的“传世古文读片”,这些栏目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你一定要照它的套路去走。不注意刊物的性质,不研究栏目的要求,一厢情愿地自顾自地写稿投稿,当然命中率很低了。
    还有,现在的编辑,处理稿件多是能用则用,需要经过许多修改才能用的稿件,一般不用。他们认为他们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不像过去的编辑,以发现和扶持作者为己任,对稿件反复修改,使之能用。另外,编辑喜欢看电脑打印稿,最好是发电子邮件,不喜欢手写稿件,尤其是字迹潦草的稿件。
    可以这么说,只要稿件质量好,又符合刊物的要求,包括篇幅字数等,被采用的可能性就大。至于是不是名人,有没有熟人,关系都不是很大。北京的《读书》是有名的高雅杂志,用稿极严,我批评《现代汉语词典》的文章寄去,刚一个月就登出来了,我不是名人,里面也没有熟人。同样,我给《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生阅读》《新疆日报》等寄稿也是一样。我认识的一位同行,他的亲戚在《新疆日报》当编辑,他到现在也没有在《新疆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可见光有熟人还不行。不要怕退稿,不要为寄了稿人家不理不睬生气,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写了许多稿子虽未发表,但修练了语言,这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是日后的一笔财富。我的经历说明,自己任何时期读过的书,写过的文章,都是一种历练,一种积累,没有白读白写的,都在后来发挥了作用。
    谢谢大家!                                  (2008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