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陈旭为吴志明:常德天主教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0:04:45

天主教在常德简史

(2009-12-21 11:28:02)

转载

标签:

文化

分类: 教友生活

   天主教传入常德始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德国天主教遣使会会士穆天尺(J.Mullener)首先进入常德传教。穆天尺1673年出生于法国,于清康熙三十八年由罗马教廷传信部派遣来中国。他首先在广州学习中文两年,后到四川成都传教。康熙四十五年被清廷拘捕,中途逃脱。康熙四十七年再次被捕,并逐往澳门,康熙五十年潜回内地到常德传教,并建有教堂一座。尔后,传教士陆续来常德。康熙六十一年(1722),意大利方济各会会士叶功贤(JeanB.Mautti)、王方济(Franciscus Garretto)二神父来常德传教。叶以湖广教区署理主教名义驻常德,后因雍正帝禁教,在解往北京途中心脏病发作死去。

   光绪五年(1879),湖南教区分为湘南、湘北两大教区。湘北教区由西班牙奥斯定会教士管理,辖常德、岳阳、澧县三个教区。光绪六年(1880)11月,西班牙籍教士苏额里身着华服,来常德传教,委托吕竹秀等人在东门外五铺街购买沈敬荣的公产房一栋,虽付清房款,后因手续不符而退房,不久即离开常德。次年十二月,他复至常德,见此地灭洋鬼子,排外情绪大,并得悉吕竹秀等人被押,未登岸即去湘潭。光绪八年九月二日:苏氏再次至常德,往府署求见。署外围观群众济济,府官怕生祸端,劝导百姓散开,又劝教士他往。同年十二月,苏氏先后潜入河袱、夹街寺一带传教。光绪九年(1883),两名西班牙籍教士由湖北汉口到澧县境内的界溪桥,租房传教,天主教开始传人澧县。同年,西班牙籍教士万氏、谷氏、鲁氏从湖北进入石门县,在该县石水田创办湘北教区第一所教会学堂。自此天主教传人石门。

   天主教传人,东西文化发生直接冲突。光绪十二年(1886),西班牙籍教士方类斯在石门县城秘密向一卖主购房一栋,要求知县发放房契,未果。但方类斯已迁入该房,并将原有住户撵走,将房屋改建教堂。次年二月,石门新任知县令土绅们集资退还方氏房款,方不允。四月,反洋教声势高涨,方类斯逃往汉口。五月三日,石门县参加县试的考生将教堂拆毁焚烧。五月三十一日,石水田百姓仿效县城,涌人教堂,捣毁堂内圣像什物,西班牙教士马尔定闻讯潜逃。待事渐息,西班牙籍教士罗安熙要求石门知县赔偿教堂损失,并要惩办肇事者。石门知县则认定拆毁县城教堂,事出民愤,不予受理;而石水田教堂被毁,系土匪所为,根据马尔定指控,捕来多人,严刑拷打,有4人死于狱中。逃往汉口的方类斯通过法国与西班牙领事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清政府只得于这年六月派专员来石门料理此案。该专员迫于教士和地方士绅双重压力,坚持赔偿教堂损失,但要求传教士离开石门县城,而传教士则要求留城。七月十三日群众手持小旗·,聚于县衙门口,强烈要求赶走传教士。清廷专员借口群众干扰公堂,予以驱散,仅给教堂财物赔偿结案。

   光绪二十年(1894),方类斯借助法国领事的力量,于武陵区的河袱镇购得地皮,修建教堂。同时,他还在常德市东门外陡码头建立天主堂,这里便成为常德地区教署所在地,常德天主教的中心。光绪二十二年,罗马教廷委任西班牙籍奥斯定会教土方类斯为主教。至此,常德天主教始具规模。在方类斯之前,有四位代主教,即罗安熙(1884—1896),苏额里(1881—1884),方厄各(1880),罗安希(1880)。

   在方类斯任主教的次年,又发生河袱教案。光绪二十三年(1897),卸任代理主教的罗安熙任河袱天主教本堂,中国籍神父张衡任副本堂,二人在河袱包揽诉讼,仗势传教,当地百姓极为不满。九月十日夜,有来河袱朝山的香客和当地群众放火烧毁了教堂,罗安熙潜逃。常德知府闻讯,连夜赶来河袱安慰传教土,并由武陵知县传讯地保,地保情急乱指为河袱两岸百姓纵火烧教堂,故责令百姓赔偿。计赔教堂银钱9,700串,教徒900串;并派差役一名守护教堂。其赔款从经河袱的木排卡税中每年按百分比抽取,用于办育婴堂,赔款事宜直至民国六年才结束。河袱地保被处无期徒刑。辛亥革命时释放。

   清光绪二十四年,西班牙籍教士纳伯将天主教传人临澧,并在城关建立活动点。光绪二十七年,西班牙籍教士安味多略首次到桃源县传教。以后,相继有西班牙籍教士卜尼各、文镇德来桃源传教,建立了桃源天主总教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西班牙籍教士翟德隆将天主教传人安乡,在县城南菜园建造教堂。以后,相继有西班牙教土傅希圣、鲁学云、甘业诚来安乡担任总堂司铎,并在焦圻、官挡、协安垸、下渔口、陈家嘴设立分堂。安乡总堂在农村拥有农田近万亩,以供给常德、澧县二教区需要。天主教传人汉寿时间最迟,民国9年(1920),传教人西班牙籍奥斯定会教士龚氏,设临时教堂于县城东门积
谷街。

   民国13年(1924),于上海召开的全国天主教会议,将湘北教区易名为常德教区,首任主教为西班牙籍奥斯定会土翟-德隆(久Dcarbogal)。此前,他于1917-1924年期间任湘北教区主教。民国20年(1931),罗马教廷从常德教区划出澧县、岳阳两教区。澧县教区首任监牧为西班牙奥斯定会会士马国珍g(M.Hippalyte),常德教区主教仍为翟德隆。从此,常德地区天主教分成常德、澧县二教区,直到1988年成立常德市天主教爱国会才合并。常德教区管辖常德市、鼎城区、汉寿县、桃源县;澧县教区管辖澧县、安乡县、津市、石门县、临澧县。常德教区主教为翟德隆,此人任职直到1940年。接任者为西班牙人王德纯,直到1951年。澧县教区首任监牧为西班牙人马国珍。

   王德纯(H.C.Gerard)是著名的外籍教土,生于1885年,为西班牙奥斯定会会员。因长时间侨居中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1940年,他从岳阳平江教堂区调来常德教堂区,于同年5月26日祝圣于桃源天主总堂。同年,调常德天主总堂区任主教。王德纯比较注重教育。由西班牙教士龚德怀创办于民国9年的启智小学,1936年因洪水泛滥,校舍倾塌而停办。王德纯接任后,立即派神父杨高坚(1913-1995)任校长,整修校舍,继,续办学,并免收贫穷学生学费。1943年,该校毁于日军炮火。抗战胜利后,王德纯重建校,继续开办,并聘请当地著名教师执教,学校得到社会好评。1948年,该校增办初中部,直至被人民政府接收。

  1943年12月上旬,日军攻占常德。当时有孤儿、修道土、教徒和市民逃进天主堂避难。日军以搜查“国军”为名,多次冲进教堂抓人。王德纯亲自堵在门口,不准日军人内。有一次,他阻止日军进入教堂,竟被砍伤耳朵。常德解放后,他对人民政府的政策不理解,有对抗情绪。1952年,人民政府以不能保障他的安全,劝其离境。

  1953年秋,人民政府鉴于天主教外籍教士受罗马教廷及其在中国代理人的指使,对中共及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敌视态度,将其驱逐出境。与此同时,常德地区天主教贯彻“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原则,澧县教区和常德教区相继成立了“三自”革新委员会,并分别选举王金泉、杨高坚为主任。1956年7月,杨高坚赴北京参加“中国天主教反帝爱国筹备委员会”的预备会议,为著名的中国天主教爱国会37位发起人之一。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1957年6月,“中国天主教友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宣告成立“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杨高坚当选为副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1958年,澧县教区和常德教区受全国天主教爱国会指示,分别成立“澧县天主教爱国会”和“常德市天主教爱国会”,分别选举王金泉和杨高坚为主任。同时,杨高坚、李震林在教区神长教友代表会上,分别当选为常德教区及澧县教区主教。1958年10月,于长沙天主教总堂,按照天主教的传统礼仪,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皮漱石主教为杨高坚、李震林主教举行了隆重的祝圣典礼。从此i常德天主教进入了一个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新阶段。

   澧县及常德两天主教爱国会于“文化大革命”中完全停止活动,直至20世纪80年代得以恢复。1988年,为便于管理,澧县与常德两会合并,成立常德天主教爱国会,一并成立了常德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爱国会由杨高坚主教担任名誉主任,王金泉担任主任,曾广惠担任秘书长。陈仪入神父担任教务委员会主任。2000年5月,常德天主教第四届代表会议在澧县召开。胡祖新副主教当选主任,彭楚忠、谭本学神父为副主任。至2000年底,全市经登记批准开放的天主教活动场所有10个。2000年5月30日,迁址新建的常德市天主教教堂在柳叶湖开发区落成,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团长傅铁山主教主持落成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