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鲁丰小学:银行换“心”四大悬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9:03:42
银行:银行换“心”四大悬疑
发布人:商略达      发布时间:2011-4-26 16:43:11      阅读次数:285
    银行核心系统的实施难度之大、周期之长并不亚于一场革命。核心业务系统的引进一向被视为银行的“心脏移植”,其难点不仅在于要找到适合银行自身的产品,更在于移植来的“心脏”要与银行现有的业务和管理血脉相融合。
中信银行作为率先引进国外核心业务系统的第一家国内银行,自2002年11月开始签约实施C3项目(第三代核心业务系统)以来,至今已有近4年的时间。期间,中信银行的C3项目经历了不少坎坷和波折,其相关项目负责人的相继离去和系统迟迟无法上线的消息,在业界产生了一些针对C3项目的种种传闻,如: C3项目组已经解散,C3项目已被放弃,目前中信银行仍在原来的C2系统上进行优化等。这些猜测和传闻在业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浪,它给那些准备引进国外核心系统的国内其他银行敲响了思想的警钟,也给他们带来了疑虑与困惑。
进入新世纪以来,银行原有的核心软件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有两大因素,其一是大集中,其二是与国际接轨。大集中需要银行全辖有统一的核心软件; 而与国际接轨则要求银行改革现有业务的品种、做法和流程,其措施之一就是配备能沟通国外银行业务的核心系统软件。
但是,引进国外成熟的核心业务系统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绝不轻松。有人说,核心系统的实施难度之大、周期之长并不亚于一场革命。这意味着,引进银行核心系统不只是技术上的简单拿来,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和管理方式上的革新……
-------------------------
“中信事件”意味深长
尽管目前对中信银行C3项目成败下定论为时尚早,但是它在实施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而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和深刻反思却是非常有益的。
2005年11月28日,中国民生银行与SAP签约,引进SAP在德国收购的一家做核心系统软件的奥地利公司。当时,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洪崎和SAP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孔翰宁博士亲自挂帅,互递合作协议书。因为受“中信事件”的尴尬处境的影响,其举动令无数人为之汗颜和不解。
仅仅一个月之后,也就是2006年的1月24日,华夏银行宣布与印度最大的一家软件公司——TATA咨询服务集团旗下的TCS金融网络服务公司合作,引进该公司提供的核心业务系统。正如华夏银行某负责人所言,引进核心系统就是为了把华夏银行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最有竞争力的银行。
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的核心系统是为了引进其蕴含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对国内银行来说,熟悉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比数据大集中更迫切。
更值得注意的是,四大行之一的中国银行拟计划今年投资10~20亿元重构核心“心脏”,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以迎合国际化的市场竞争需要。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银行需要置换的这颗“心脏”是由来自国外的某著名IT公司提供。据悉,自2005年底以来,中国银行就一直在与这家公司秘密协商。
可见,中信银行引进国外成熟银行核心系统的做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现象,而是中国银行业在走向国际化道路上的一部前奏曲,是行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正常反应。越来越多的银行似乎并没有因“中信事件”的影响而停止“引进”的步伐。事实上,继中信银行引进国外的核心系统之后,上海银行、青岛市商业银行等也都先后引入了国外成熟的核心业务系统,企图通过国外核心系统的引进,改变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从而提升银行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有一个高度灵活、可靠和可扩展的核心业务系统,是银行业务的生命线。而理想化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需要有完整的业务描述,包括产品模型、业务流转处理模型,系统技术结构完整,预置以工作流模块和模板功能的软件解决方案,能够为存贷、中间业务、理财业务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目前,国内主流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在弹性、可升级性方面不尽如人意,因而引进一套稳定、灵活、可升级性强、适应新业务发展的核心业务系统迫在眉睫。事实上,国内银行要想早日建成并投产领先的金融信息化系统平台,只能把目光投向国际IT厂商。由此看来,引进国外成熟的核心业务系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它是行业进步和发展的正常现象,是中国的银行未来要进军国际市场,挑战国际巨头的桥头堡。
“引进核心系统这股潮流是势不可挡的”,中国银行科技部原总经理丁茂顺研究员表示,中国的银行要想走出国门,跟国外银行业能够一体化的话,必须在软件上要统一,别说都一样,至少界面要统一,才能沟通,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就是引进国外成熟的核心系统。
丁茂顺对此列出了两条理由: 其一是大集中的需要,银行大集中后的软件通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各家银行集中前的软件根本实现不了集中后的业务需要,包括国有银行在内,没有一家银行的软件能成功应付大集中之后的业务和管理需求。这种情况下,银行必然要搞一套适合于新的大集中的一个通用的软件,虽然有的银行自己开发了几次,但普遍不成功,引进洋系统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选择。
其二是国内银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要与国际接轨,若没有合适软件将失去对话的语言,假如国内某银行跟美国花旗银行做交易,有两家公司,一个是在中国某家银行开了户,还有一个在美国花旗银行开了户,那么他们的资金从理论上来讲就可以正式付款了,但我们没有软件能做到吗?做不到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对国内银行来说,熟悉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比数据大集中更迫切。
------------------------
银行重构的四大困惑
国内银行很难做到从一个旧系统完全迁移到新系统,也就是“一夜之间再造一家银行”,它应该是一个渐进的改变过程,这一过程中充满着矛盾与困惑。
显然,引进国外银行的核心系统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随着国际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这一趋势将会愈演愈烈。然而,“引进”二字对中国的银行业来说并不轻松,“中信事件”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国内银行全盘引进国外核心系统至少目前看来是不成功的,它注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可以说,这是一条布满棘刺的漫长之路。
● 困惑之一: 系统需求与现实的矛盾
过去,国内银行的综合业务系统在设计理念上是一种基于会计交易体系的模式,而国外银行与此截然不同,它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由于大集中的需要和市场的竞争压力,这种流程上的差异是国内银行需要彻底改变的,即从会计交易类的系统变成一个面向客户服务类的系统。但对于已经习惯于原有模式的国内银行的业务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系统的流程改动会带来几千名、甚至上万名柜台人员的培训问题。
由于国内本土核心软件系统的局限,引进国外核心系统便成了国内银行摆脱当前不利局面的必经之路,一方面是通过国外核心系统的引进实现现有业务流程的重构,但同时也希望国外的核心系统能符合本地的法规和监管制度的要求。然而,这种心理上的期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某种程度上根本无法满足。
对国外核心软件商来说,它的强项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灵活的模块化和参数化产品,实施不是它的强项,因为国外软件商对银行的具体操作并不理解,在国外诸如系统实施的工作都是银行自己做的。很多国内银行在买国外核心系统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误区: 以为系统软件商能够把在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来,帮助解决国内银行的现有流程问题和系统架构问题。实际上,国内银行对系统整合、流程改造等方面的需求,双方都很难解决。另外,国外的核心软件系统大都是成熟的产品,在全球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系统实施时软件商不会迁就本国的银行监管要求而对产品做大的改动或者修改。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银行很难做到从一个旧系统完全迁移到新系统,也就是“一夜之间再造一家银行”。它应该是一个渐进的改变,有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谁提供呢?是老系统提供这个改变过程,还是新系统提供改变过程?这是国外软件商很不理解的一个困惑。
针对这种现状,拥有多年国外银行从业经验和行业咨询经验的专家曹志鹏建议,国内银行在提需求的时候,不要期望一步就跳出原来的系统,应该是逐步地跳出老系统,并逐步过渡到新系统。如果需求提得太理想化,银行的流程变动会很大,容易出现风险,严重的话这个项目会失败。
● 困惑之二: 本地化服务的缺失
由于国外核心系统与国内银行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果完全根据国外的做法,国内银行在这一步是跳不过去的,必须先缩短这种系统需求上的差距。而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本地化的队伍来帮助国内银行进行本地化的服务。因此,系统要成功的话,必须要有一个本地的版本,通过本地的合作商改成本地实施的产品。
然而,考虑到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局限,国外软件商一般不会为了某一个客户而在本地设立公司,建一支队伍,因为这样面临的风险太大。一方面,人力投入大,成本费用太高; 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这种情况下,它只能找一家本地的IT公司帮助完成项目实施,由于担心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这种合作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也就是说,国内软件商很难真正了解到国外系统的核心价值和软件架构设计理念。事实上,如果双方的这种合作不能建立在一种更深层次上面,或者说不是一种战略的合作,项目实施很难成功。太极集团金融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天舒说,与本地软件公司在战略合作上的缺失,是当前项目实施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这种战略合作应该是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上的合作,”刘天舒认为,“在分配比例上,外方要占大头,体现其知识产权原有的价值,同时外方也要给予本地软件公司以充分的信任。当然,国外软件商如果不捆绑国内软件商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对此,丁茂顺建议,国外软件商应组建一个专家小组派驻国内,为引进工作提供及时的贴身服务。由于国外软件商中很难找到既具有实践经验、又了解国内银行特征的技术专家,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将主要的合作专家定位在某项目中,和国内的技术人员混合编组,进行相对长期的合作。
● 困惑之三: 技术与业务部门的冲突
当银行业务上所面临的难题不断累积,而现行系统只能勉强跟上业务需求时,对核心系统进行更新的投资就演变为一种战略需要。随着核心系统在银行战略的执行中逐步承担起支柱作用,更换核心系统的决策已被视为业务驱动的关键任务,而不仅仅是IT部门的一项工作而已。这意味着,核心系统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不只是技术部门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业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两个部门的共同任务。显然,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的协同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核心问题。
事实上,银行引进核心系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业务,因此业务部门无疑应该承担起主导作用,包括决定系统本土化的方向和原则,决定差异问题的对策等。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国内某银行专家认为,未能正确理解和妥善处理业务和技术的关系,是核心业务系统引进受挫的一个重要症结。
在对核心系统引进的理解上,银行的业务部门通常会认为,如果新系统和原来的业务流程差别太大,就根本无法使用,因此必须对引进的核心系统做出诸多改动; 而IT部门则往往主张最大程度地保留系统原有的做法和先进性,主张按照新系统的要求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和做法。这种争论实际上涉及到一个实施理念的问题。
丁茂顺认为,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的核心系统是为了引进其所蕴含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因此,在满足政策和监管要求的情况下,银行业务必须要适应IT的变革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实施国外核心业务系统,不能只注重技术实现和业务功能,组织和流程的再造也要与系统的建设同步。
● 困惑之四: 系统建设与管理理念的不协调
技术只是一种使用的工具,如何让技术这一工具发挥作用,不是技术本身所能决定的,它受制于使用这个工具的“人”。有人说,银行换核心系统等于换银行,如果系统的实施者——人不变,等于系统也就没变。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方式或者管理理念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系统实施也只不过是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没有着落。
古人云: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中者谓之用,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战略层面,“用”是应用层面,“器”指底层的技术。中国民生银行科技部总经理韩玮玺说: “银行更换核心业务系统当前有各种看法,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方法论问题。拿一个国外的软件包来,不是先去研究其管理思想,而是先去看其软件功能,看看技术是否先进,软件界面是不是漂亮等,以老眼光看新软件,这也不合适,那也不合适,于是乱改一气!如果只是为了换一个新软件,在原来的系统上打个补丁不就完了。”
“道”、“用”、“器”是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三个层面,个别银行在项目实施中“道”还没有想清楚,即自己没有想清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就出国考察软件功能,走马观花看一圈回来,软件功能还没有研究清楚,就开始发标书搞采购,眼光都盯在“器”上面。韩玮玺说: “个别人把事情的成与败全归到‘器’这个层次上了,而真正有价值的‘用’和‘道’反倒没有去认真地考虑,而‘用’和‘道’才是真正决定这件事情成败的关键”。
-----------------------
评论:橘枳猜想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皆因阳光、水分和土壤等条件不同所致。中国银行业“引进洋种子”所遇到的挑战和困惑,道理也在于此。
继两年前中信银行、青岛市商业银行在国内银行业率先突破禁区,“全面引进国外成熟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之后,又有国家开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相继走上了“引进”之路。由此,通过“引进之路”变革图新,成为国内银行业不争的共识。
但是,从近两年来各界人士对第一个吃螃蟹的“中信银行C3项目成败得失”的关注程度可以感知,人们最为关心的是那些桃李满天下的“洋种子”移植中国之后结出的果实如何。在中国银行业现有的技术(阳光)、业务(水分)和管理(土壤)等生存条件之下,“洋种子”留下了一个具有足够延展空间的“橘枳猜想”。 尽管现在就给一些引进项目遇到波折的银行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是从直接影响到橘枳成因的技术(阳光)、业务(水分)和管理(土壤)等要素目前的成分来猜想未来的结果,还是不免会令人汗颜。
今天,中国银行业的技术(阳光)条件已经十分充足,无论是产品、技术和人才都可傲视同群,甚至令一些全球领先的银行业同仁羡慕不已,然而,再看业务(水分)条件就不那么令人乐观了。某些把“引进国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之举仅仅视同一个IT项目建设而由银行科技部门唱主角的做法,将重蹈当年“数据大集中”时代IT主导、业务缺失的覆辙。业务部门如果不在“引进国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中承担主导责任,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将大打折扣。此外,纵观“洋种子”生存最重要的管理(土壤)则更令人担忧,“引进国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实质,将引发一场中国银行业的管理变革,如果不按照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去进行土壤改良,“洋种子”水土不服的现象将在所难免。
“引进国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之举在中国,决不像引进一些先进的IT硬件网络系统那么简单,它蕴含着业务流程重组、管理模式优化等深层次企业变革课题,根本就不是银行IT部门能够左右和应该承担责任的事情。因此,如果不从技术(阳光)、业务(水分)和管理(土壤)等环境条件的角度去分析、判断和改造“洋种子”的生存状态,“橘枳猜想”的谜底也许就没有什么悬念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