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路小学是重点吗:小悦悦事件拷问冷血路人 专家称见义勇为难保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28:06
小悦悦被碾压后,18个路人经过她的身边见死不救,让她的生命之火慢慢黯淡……“这已经不能用冷漠来形容,可以说是冷血和人性的泯灭,我们应该为小悦悦事件立碑警醒后人!”专家说。除了道德的谴责,缺乏好人有好报的社会环境以及制度保障,也是此类事件一再发生的根本原因。

  专家呼吁,宁可把经济建设脚步放慢一点,也要治愈目前人们精神层面的缺失;从政府、民间组织、个人等方面为“见义勇为”者创设土壤和制度保障。

  多人见死不救堪称“人性泯灭”

  “小悦悦的事件不能用冷漠来形容,完全可以用冷血来形容,人性的泯灭已经达到无可复加的地步!”中国好人网总编、华师大政治与行政学院理论部副主任谈方感叹,“这个事情真让我联想到《动物世界》里的场景,有动物被吃掉了,其他动物却若无其事,这还是人类的社会吗?”

  在谈方看来,个人不敢相助是个人问题,但是多人熟视无睹便是社会问题。他认为,18个路人不是担心有责任风险所以规避,而是他们的思想已经麻木,变成了行尸走肉了。其实在当时,正常人都知道,小女孩被车子碾过已经有压过的痕迹,而且明显有摄像头,所以推说怕承担风险说不过去。

  “见义不为的事情我看得很多,但是没有一件像这件那么让人触目惊心的!”他说,“一个人不救可以理解,但是有18个人都不救,而牵涉在旁起码30多人,幸亏有一个拾荒者,如果没有一个拾荒者,我们还能够说我们精神和建设一起抓吗?还能说我国是礼仪之邦吗? ”

  “我觉得应该把这类冷落事件编成册子警醒国人。小悦悦事件应该立个碑,叫道德拾荒碑,让所有人警醒,让这样惨痛教训再也不要发生了。”

  好人网将救人的陈阿婆设好人标杆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整个社会都在反思,重新呼唤社会道德建设,一些有良知的社会团体已在这方面行动起来。

  “我们中国好人网准备对陈阿婆(陈贤妹)做三件事,”谈方说,“一是在她同意之下,去看望她表示敬意;第二个象征性地给予奖励现金;第三是把陈贤妹列入中国好人网成为优先帮助对象。”如果她的家人生病了,我们会主动出钱救治;就业有困难,我们会帮她联系就业;如果其孩子上学缺学费,愿意帮她筹集学费。总之她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帮助她。

  “我们要让全社会看到‘好人有好报’的标杆。不管你是谁,只要你为社会关爱他人,社会和其他人都会帮助你。”谈方说,“我还会推荐她作为将来评选年度中国好人的候选人。”

  三大原因

  原因1:“好人没好报”成为一种不良共识

  不少人都在网上痛骂,可是愤怒之后,或许更需要痛定思痛。“骂完之后我们应该去反思,为什么人类连动物都不如?”谈方说。

  从道德层面而言,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社会精神维系的力量、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没有很好地弘扬并得到普遍的认同。谈方认为,这样的结果是“好人没好报、恶人无恶报”的社会环境长期积压。在我们国家,好人没好报的情况时有发生,见义勇为的成本太高了。

  “我举个例子,我们最近帮扶了一位湛江的林先生,他见义勇为地追贼,结果发生交通事故,一下来就被妻子扇了两个耳光。当时,政府以及其他机构为他筹集了5万元的奖金,而他自己却要承担10多万元的赔偿和医药费,他还敢见义勇为吗?” 此外,除了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担当自己的责任,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试问一下,如果是你在现场发生这样的事情,你是否会伸出援手呢?“我们怎么可以以社会不公平、政府不完善来为自己在面对血淋淋的肉体时无动于衷的理由呢?

  原因2:人们对社会缺乏安全感与信任

  从心理层面而言,路人不施援手也因为“责任扩散”的心理、人们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让大家都不敢贸然地伸出援手。

  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邱鸿钟称,在心理学里有“责任扩散”的理论,如果遇到危险或威胁需要救助的人,一般目击者都会有冲动实施救助,只因为涉及到其他利益和很多人在场而让他们无动于衷。这不能简单给他们贴上不道德、残忍、麻木的标签,因为从旁观者的心理来看,多人在场分散了旁观者的责任心与义务感,随之产生了等待、观望的心理和互相推诿的倾向,从而弱化了人的责任动机。

  看到血淋淋的2岁小孩躺在路上,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旁观者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个真人还是假人、这是陷阱还是恐怖?由于搞不清真相,旁观者怎么会贸然行动呢?于是便选择赶快逃离。“做与不做有时是因为社会条件和社会制约,而拾荒者恰好是因为不懂规矩,回归了人性。”

  虽然责任扩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往往责任扩散都与社会道德相悖,旁观者都是出于自我价值的保护才不施援手,社会让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怎样把这种弊端降到最低程度呢?那就是社会需要培养见义勇为的土壤,让旁观者重新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为何社会不能给人安全感和信任感呢?就如妈妈总是会教育小孩,看到人家打架千万不要去劝架一样,对小孩教育一开始就不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原因3:“见义勇为”了却得不到保障

  “实际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需要制度保障。在道德谴责力量不够强的情况下,关键是要建立保障制度!” 广东省社科院精神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陈实说。

  “就如此前报道的,初二小女生搀扶跌倒老太太却成被告,小孩子本来满腔热血救人但经此一役以后再也不敢了。如果我们的制度不保障,不管怎么说教,都会很快被社会事实毁灭。如果我们的制度可以保障,比如社会制度,医疗制度,法律法规的保障,给人们创设见义勇为的环境,人们哪里还会有这种顾虑呢?

  由于社会制度没有保障,多次发生骇人听闻的事件。在今年4月的浦东机场发生留日学生刺伤母亲的事件,现场只有一名老外上前救人。但是,现场全部国人都选择了围观,没有对伤者伸出援手。刚刚过去的10月13日,一名30多岁的女子因为想不开跳入西湖,被美国女游客救起。有网友提出疑问,岸上那么多人,为什么只有外国人才救人?

  四大建议

  1.给予见义勇为实质性的帮助

  谈方说,当务之急是国家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首先把已有的好人有好报,表彰见义勇为的法律政策坚决彻底地贯彻、执行到位,对法律政策缺失和不完善的赶紧补救,不能只是象征性。“我们国家是不够富裕,但是怎么不够富裕,都应该给予一个人的保障机制, 保障不是象征性的,应该是实质性的,与此同时,需要由政府、民间组织、个人来共同承担。”

  2.“见义不为”应有实质惩罚

  与此同时,对见义不为、不救的要有实质性的惩罚,对见死不救的人,特别从现在开始,应当建议见义不为的惩罚机制,谈方了解过,目前至少有四五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机制。“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比别人要优越吗?制度为什么不在这方面创新?我们宁可把经济的步伐放慢一点,GDP放慢一点,多考虑我们价值观、精神层面的问题。”

  3.见义勇为者成被告可免责

  陈实认为,可以向美国的一个案例学习。其大致内容是:一个人受伤而另一个人见义勇为。如果最终要打官司的话,无论被救助者发生怎么样的情况,救助者都无须负责。我们不主张一个人受到伤害,另外一个无辜的人也受到伤害。我们既要保护伤害的人,也要保护见义勇为的人。 只要有相对完善的制度保障,这样(小悦悦)的事情才会大幅下降。

  4.借文化体制改革掀道德大讨论

  “我们中国赶紧来一场全国的精神文明、道德的大讨论和弘扬!”谈方说,现在不是进行现代精神文化体制改革吗?这个改革不要变成文化产业的赚钱改革,而是要在社会公民道德、社会文化发展、精神维系力量,价值观怎么弘扬上改革。

  正常人做正常事都要奖?

  上千网友发微博讨论,有网友认为要重新赋予人们做好事的信心与法律保障

  10月13日下午,2岁女童小悦悦在南海区大沥黄岐一五金城内先被一辆汽车撞倒碾压而过,随后又被另一辆汽车碾过。期间经过的18名路人均见死不救,最后是拾荒阿婆陈贤妹救下了小悦悦,然而孩子至今未脱离生命危险。@信息时报微博昨日(17日)连续发布了2岁女童被见死不救一事的相关消息,引起了网民大讨论,截至昨日下午6时,已经有上千名网友参与了投票评论和转发消息。

  网友们除了继续痛斥肇事司机“无人性”外,与前两天的一面倒地谴责18名路人见死不救相比,昨日微博上的讨论渐趋理性。“路见伤者是否相救”成为网友们的争论焦点。

  讨论一:换了是你,你扶不扶?

  不少网友表示换了自己会去救人,@villainess1031说:“看得我真的除了心痛还是心痛,很心碎,如果我可以在当场那该多好,就算是冒着被告的危险也想去把小女孩救一把。”但为数不少的网友认为,相关法律机制的缺失导致了好人越来越难做,@北水女巫认为不救的理由:“是和不想扶老人同样的心理原因,怕惹事”。@斌涛BINTAO感叹:“可怜和同情小女孩的同时,倒不如可怜我们的自己和整个社会。谁会同情我们自己?”

  也有部分网友替18名路人辩解,认为其中可能存在误会。@时代报宝树说:“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纽约一名女子被刺,整个过程30多分钟,数十人先后目击,但没有1人报警。心理学家分析认为,他们未必都是冷漠无情的人,但在人员众多的公众场合,他们都认为肯定有别人报警了,责任感于是被分摊、稀释掉了。未必与此事尽同,仅供参考。”

  讨论二:是否该重奖救人阿婆?

  昨天上午,佛山市文明办,南海区文明办等有关部门表示正在了解小悦悦事件的经过,会依据实际情况给予陈贤妹褒奖。有网友认为应该奖励陈贤妹这种救人的美德,但也有网友感慨阿婆只是做了有人性的人该做的事情,现在连正常人做正常事都要奖励,是社会的悲哀。

  @米兰之心jackyliang说:“好人好报,婆婆你让我还感觉到一点人的良知在”, @KKKaras_朱先生说:“奖,绝对要重奖,等那些冷血的眼红去吧!”@活跃的天明表示那18名路人应该受罚:“该褒奖的是要褒奖,那18名路人呢?”

  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奖励并不合适,@徳肯说:“不赞成奖励,同时也不赞成对谁作处罚,要先找肇事人。”@廣州仔_JJJ则感慨道:“实在悲哀!我们生活在一个连遵守基本人性都要受到褒奖的氛围啊!”

  讨论三:家长也有责任?

  还有网友讨论,小悦父母作为监护人他们是否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网友@枕头Hayley认为“身为父母,连自己的小孩都照顾不好,直到阿婆叫的时候才蹦出来,她妈妈都干什么去了?”也有网友认为,生活压力和出事地点的环境造成了客观的困难,@BeB仔说“不是每个妈都不用干活24小时看着小孩的,她妈妈收完衣服下来,已经发现没了她,四处找她了。那里是一个很大的批发市场,旁边基本都是相识的人。”

  讨论四:如何避免惨剧再次发生?

  小悦仍在医院ICU接受治疗,如何避免同类惨剧的再次发生成为了网民讨论的焦点之一。鉴于事件中两辆车的司机毫无人性的行为,网友@永远年轻提出交管部门应该对司机加设准入门槛:“在发驾驶证之前是否应该要考一考道德试?”@清风一刻BLOG则表示:“道德沦丧应该是不是某一方面原因造成的,中国长期以来的‘人治’以及监督机制的欠缺才是根本原因。只能切实实行‘法治’与严格的监督机制才能杜绝道德沦丧。”

  @冷血的剑-铁手的手认为要重新赋予人们做好事的信心与法律保障:“应该反思,为什么小时候我们以做好事为荣,而现在不敢去做好事?我认为建立一个倡导的制度则更为关键,假如做个好事可能要付出10万元的成本,我想人都是理性的。”

  微访谈

  悦悦父亲:悦悦没有脑死亡

  悦悦父亲在搜狐网上注册了微博“@悦悦挺住”(地址:http://t.sohu.com/u/235457649)。昨天,他在网上回答了一些网友关心的问题。

  耶耶耶咦:现在悦悦怎么样了??

  @悦悦挺住:今天情况已经好转了,已经减少用升压药了,下午还要做一系列的检查,但是医生说依然还没有脱离危险。

  有空儿聊一聊:孩子以后还能正常生活吗?

  @悦悦挺住:医生没有明确说,但是我的心愿就是只要她能好起来就好了,我就是希望她能赶紧好起来,脱离危险期。

  木鱼闲斋:这18个路人有没有给您打过匿名电话表示歉意或者主动来帮助悦悦以弥补他们的过错?

  @悦悦挺住:没有,没有任何一个人打过电话来。

  午夜天堂:为什么你们一个说悦悦已经宣布脑死亡,一个说有所好转?我突然有不好的预感……

  @悦悦挺住:谁说的?医生都没有跟我们说,怎么会脑死亡呢,医生说情况正在好转,今天连升压药都减少用量了。下午还有一系列的检查要做呢,不要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