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普通话成绩查询:这些人·这些书·值得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46:35
 史铁生:彰显心灵不妥协的力量
  2010年末,史铁生的去世给文坛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这样说。史铁生的存在,是一种生命意义的象征,是一种生活姿态的象征,更是一种测量社会的象征。现在我们纪念史铁生,就是在纪念一种伟大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或许永远无法复制。
  也许时间过去愈久,愈能够体现出史铁生作为一个作家的魅力。史铁生的创作贯穿着整个三十多年新时期文学。他的写作坚持着精神的高度和心灵的高贵,表现出一种可贵的不妥协姿态。此刻我们感到,史铁生没有走得太远,他去了清平湾。他是把文学当成自己内心非常高贵的信仰。

 


   贾平凹:“古炉”中暗示中国历史
  2010年,国内重量级作家集体沉默。2011年伊始,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新作《古炉》打破了这份沉寂。《古炉》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陕西一个叫古炉的村子里,那是一个偏远、封闭、保持着传统风韵的地方。1965年冬天,村子的宁静被打破。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古炉村被迫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作者用真实的生活细节,把当时中国基层“文革”的历史轨迹展现在我们面前。
  将新书起名为《古炉》,贾平凹自有其深意。“在我的意思里,古炉就是中国的内涵在里头。中国这个英语词,以前在外国人眼里叫做瓷,与其说写这个古炉的村子,实际上想的是中国的事情,写中国的事情,因为瓷暗示的就是中国。写的是古炉,其实眼光想的都是整个中国的情况,”

 


   陈丹青:轻松谈及鲁迅的“好玩”
  陈丹青,就是那个常年穿着对襟衣、不留发、说话不像中国人,但对中国的事情特别在乎的陈丹青。作为画家的陈丹青,用他自己的话说,这10年是荒芜了,画的作品少了,但却迷上了写文章。《退步集》、《退步集续编》、《与陈丹青交谈》一本一本地问世,且畅销不衰。这次不谈“多余的素材”、不聊“外国音乐”,也不再续“退步集”,而是“笑谈”他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大文豪鲁迅。
  《笑谈大先生》结集陈丹青七篇关于鲁迅的讲演稿。他用轻松的语调,谈及鲁迅的外表和其“好玩”。陈丹青认为,鲁迅是最有文人气质、最能代表中国的文人,而他的傲气和文气非同期文人能比。他认为鲁迅“长得真好看”,但鲁迅的相貌不是“长”出来的,而是他的精神的冰山露在外面的那一角。



   张大春:武侠中的“城邦暴力”
  自随笔《聆听父亲》和讲述汉字的《认得几个字》出版后,台湾作家张大春已陆续为大陆读者所熟悉。但张大春的十八般武艺却远未展露出来,有人称他是小说家中“武器最齐备的侠客”,2011年,他赖以成名和为世人惊叹的小说《城邦暴力团》亮相书市,这本书被人认为“金庸之后最伟大的武侠小说”。这是一个关于隐遁、逃亡、藏匿、流离的故事,讲述了1949年以后搬迁至台湾省的一代人的生死恩怨,也试图重述台湾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真实历史。
  故事始于1965年,隐居台湾省的漕帮帮主万砚方因触怒“老头子”离奇被杀,“竹林七闲”中的“六老”神秘失踪。多年后书呆子张大春意外读得七部奇书,误打误撞拆解谜团惹来杀身之祸,奇侠逸士出手相助又揭开更多真相……《城邦暴力团》好不好看?倪匡给出的评价是:“哇!终于看到了最精彩的武侠小说!用很正宗的武侠小说方法,来写近代史上最隐秘的部分,好看,非常好看,我准备看三遍。”但愿这不是有意吹捧。到底小说如何,有待读者亲自检验。


   周国平:活出生命的“品质”
  多年前,一本《妞妞》让无数读者与周国平一起落泪,2010年,他出版了《宝贝,宝贝》。2011年,他为读者带来了最新力作《生命的品质》,书中包括作者对生命的思索和对教育现状等社会热点的反思。周国平说:“名利、身份、地位、财富、权力等都是生命表面的堆积物,你不能一辈子为这些表面的东西活着,而要为你生命本身的需要活,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生命的品质》是周国平数载沉淀思想精粹的全记录,汇集了作者2007年至2009年间所写的文字。周国平指出,在一定意义上,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的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通过这些文字,周国平对贯穿其中的思想作出解读: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都好好地活吧,活出生命的品质。阅读周国平的文字,可以从中获得智慧、获得平静、获得幸福。

   村上春树:“1Q84”中的人性担当
  2010年度图书市场最火爆、人气最旺的图书,无疑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最新长篇小说《1Q84》。《1Q84》第三部中文简体字版已于2011年1月在全国各地隆重上市。随着《1Q84》前两部中、日、韩等语种的火爆热销,无数读者都在猜测结局究竟如何并为此争论不休。面对读者对《1Q84》结局的种种猜测,村上说:“如果能够反复阅读第三部,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在我看来,这一部是不同于前两部的作品……”
  村上的小说弥漫着的矫情、空虚、无奈,正迎合了一个虚无平庸年代里年轻人莫可名状的忧伤小情绪。如今人们阅读文学作品,不再需要道德情操、宏大意义,甚至不再需要故事,只要有感觉就行,就算是偶尔触及一下久已麻木的灵魂,也只需轻轻一下,不需要击打,只喜欢抚摸。也是因此,如今中国读者捧读村上,和当年热议昆德拉、卡夫卡颇为相似,看到了一位文学大师正慢慢向我们走来。

  慕容雪村:用一味药拯救中国
  “消失一个月,拿老命开个玩笑,若回得来,还你一个好故事;若回不来,舍我一副臭皮囊。”2009年12月28日,畅销书作家慕容雪村在微博中写下了这样的“戏言”,然后就去了传销窝点开始卧底。《中国,少了一味药》就是慕容雪村逃生后,于2010年年初完成的一部纪实作品。在书中,慕容雪村以纪实手法,再现了光怪陆离的传销世界,描写了他的所见所闻,剖析了传销这个社会毒瘤是怎样通过洗脑,把一个好端端的人变成“魔鬼”“暴徒”。
  慕容雪村用23天的卧底传销经历,旨在揭示黑暗传销世界的无知与疯狂。他以自身性命为筹码,只身进入传销魔窟,只是为了告诉世人:因为缺少常识,所以愚蠢无处不在。愚蠢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制造愚蠢,是这世上最大的恶,胜似杀人放火。他说,我有一个希望:让常识在阳光下行走,让贫弱者从苦难中脱身,让邪恶远离每一颗善良的心。

 

   李承鹏:“抗拆记”中的黑色幽默
  2011年1月,由记者转行的畅销书作家李承鹏,推出了长篇新作《李可乐抗拆记》。这是中国首部以拆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书中各种拆迁和抗拆迁的手段,令人目不暇接。小说缘起于2009年发生于成都的“唐福珍自焚案”。当时李承鹏曾写过一篇影响力巨大的博文表达愤怒,但他还是觉得,“杂文冲力大,情绪足,但真正能描述当下社会画面的,还得靠小说这种大容量大气场的,因为它有动着的人物,有一个动着的世界。”
  李承鹏曾是中国最有名的记者,外号“李大眼”。他有一杆辛辣的笔,《李可乐抗拆记》以杂文风骨切入小说,在一系列的荒诞,幽默,笑中带泪的故事中,拆迁办主任、房地产商、公交司机菜刀妹、诗人愤青、暴发户、妈妈桑高姐,各色人物粉墨登场。这使得中国当代小说,重新变得精神抖擞充满劲量,树立起融黑色幽默与社会现实于一体的、辛辣峻烈的小说风格。也许随着《李可乐抗拆记》一书的出版,从而减少很多暴力抗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