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委书记李平:中国式打假的纠结与疑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47:05
中国式打假的纠结与疑虑 2010年10月17日 14:38 北京晚报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宋溪/插图H185

在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打假给造假者造成的威慑是值得称道的,但当打假可以成为一种职业并能跟经济挂上钩时,是否也要提防可能出现的“误打假”、“假打假”、“瞎打假”、“炒作性打假”、“商业性打假”、“感情性打假”、“打假误导”或“打假失度”?

我在网上刚看到“无臂钢琴师”刘伟在《中国达人秀》上夺冠的新闻,就看到随之而来的怀疑和质问,当然质问并不针对冠军本人,而是怀疑总决赛的排名是内定的,原因是现场只公布了冠亚军名次,并没有公布选手的手机选票票数。总导演金磊解释说,一方面原因是达人秀在全球的比赛短信直播都是不公布的,这是个固定模式,另一方面是因为广电总局虽然允许以短信投票,但不能公布具体数字。然而,有许多网民们并不相信,在网络贴吧上展开口水大战,猜测不断。

我生活在布达佩斯,也看欧洲当地的达人秀,金磊说的并没有错,我看过的所有达人秀都不公布具体票数。当然,国际惯例,不等于就没有黑箱操作的可能,对于看多了内幕不断的“选秀”、“交友”节目、刚被凤姐戏弄、又遭“李大师”蒙骗的中国观众来说,叫他们不怀疑也实在是难。

犀利哥在网上刚亮相时,包括我这个境外网民在内的中国网民们,十有八九都会不以为然地轻蔑一笑,断定是炒作。可是后来,随着抓拍者自白、媒体记者寻人和送犀利哥归乡的一系列煽情戏展开,网民们不禁为自己当初的怀疑感到歉疚,觉得这个社会确实还需要温暖的心。没过多久,一个80后网络创业团队宣布,他们是犀利哥大红大紫的幕后策划者,结果让网民们刚变软的心又硬了起来,甚至愤怒起来,他们本以为犀利哥是杯具,突然发现被戏弄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杯具。不露声色,一波三折,网络推手们堪称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传人。

现在,产品用广告炒作,明星用丑闻炒作,商人用数字炒作,就连不少具有明星派头的作家、学者、医生和官员背后都有大大小小的炒作团。可是问题是,炒作的真谛是心理战,成功的炒作是成功的欺骗,然而欺骗与诚信,就等于黑与白,水与火。

商业时代,似乎不炒不商,人们在几波几折后不仅变得见怪不怪,而且偷偷渴望自己能尽早完成从恼羞成怒的被忽悠者向心安理得的忽悠者的华丽转身。有一回,我在网上看到一则当代华人青年贡献奖的颁奖新闻,在翟志刚、吴晓莉、黄旭、王宝强关颖珊、毕文静等一串响当当的名字中,发现了一个在国外的熟人。我怔了一下,既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惊喜,又有莫名其妙的本能怀疑……后来,当我定下心神看了新闻里罗列的不真实得叫我这个旁观者都脸红的理由,并上网查了该奖评选组织的信息后,我恍然大悟:原来熟人就是那个侨团的副秘书长。这样的侨团在国外多如牛毛,几个人就可以成立一个,名字叫得一个比一个响,以国命名,以洲命名,以世界命名。熟人侨团的名字就是世界级的。

我不禁闷笑:炒作,炒作,又是炒作。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炒得也算挺有本事,连航天英雄、媒体红人、体育明星、屏幕偶像都被拉来当了“托儿”,我猜,获奖的人有近二十名,被托的应该不止熟人一个。自从有了那次经验,我的疑心更重了。是啊,在炒作的时代,没理由不重。

不久前,“打假英雄”方舟子被打,有人怀疑他被打有假。炒作,苦肉计,配合出书的商业宣传。说老实话,要不是警方宣布肖传国被抓,我对这事也半信半疑,说不定又是一出希区柯克式悬疑剧。幸好,肖传国很快被供了,被抓了,被判了,而且他自己也半遮半掩地招了,于是我的心又温暖了一下,自责了一下,觉得这个社会还有值得相信的东西。

对于打假,我真心支持;对于造假,我真心鄙视。不过,作为学过医的人,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将对肖传国夸大临床效果、过分自吹自擂的打假和对“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的存在及“肖氏反射弧手术”的价值的怀疑区分开来。至少,在专家们还没有对术后病人进行全面调查之前,还没有经过临床分析证实那个反射弧不存在之前,我们不能仅根据失败的病例就简单断言它是“假”的。另外,即便证实了那个反射弧确实不存在,也还不能断言那是“造假”。要知道,医学发展本身经历过无数的摸索、发现、实验、失败和完善的过程。早在公元前300年,古代中国就有关于组织和器官移植、包括心脏移植的描述。据说在罗马时代,圣徒科斯莫斯和多米安就曾试图把一名埃塞俄比亚死人的腿移到一个白人身上,无疑他们都失败了。人类真正实现实体器官移植的历史只有半个世纪,失败的尝试多得无可计数。

前几天,英国的“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但他在成功之前也失败过上百次,受过怀疑,受过指责,就连诺贝尔奖得主、DNA双螺旋的发现者之一詹姆斯·沃森都警告过他:“你如果继续做下去,就得做好杀婴的准备。”可是,在他失败的时候,我们能说他“造假”吗?世界上有许多科学家都有过后被证实为错误的理论或荒谬的尝试,显然我们不能一概以“假”论之。

我无意拿丢尽科学家脸面、成果确实值得论证的肖传国跟已为无数家庭造福的罗伯特·爱德华比较,只是出于我由于多疑导致多虑的习惯,忍不住想说一个可能现在说出来不太合时宜的道理:打科学的假,不能用打学历的假那样简单的手段和态度。另外,我还想说一个可能更不合时宜的担心:在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打假给造假者造成的威慑是值得称道的,但在商业社会,当打假可以成为一种职业并能跟经济挂上钩时,是否也要提防可能出现的“误打假”、“假打假”、“瞎打假”、“炒作性打假”、“商业性打假”、“感情性打假”、“打假误导”或“打假失度”?

总之,我抱着一个但愿不是乌托邦的希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一个健全的学术体制和公正的社会法制,既能保护科学,也能惩罚骗子,杜绝和惩罚造假,不再需要打假。F107

余泽民:翻译家,现居布达佩斯。翻译诺贝尔奖得主凯尔泰斯《英国旗》等,艾斯特哈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