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三甲医院有哪些:怀念那有信的日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8:27:27
怀  念 那 有 信 的 日 子     
   
这是1971年3月4日的信,从信纸到文笔充满着文化大革命的气息,也充满着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几十年来我保留了几百封亲友的信件,许多亲友已经去世,读着那些过去的信件、看着那些熟悉的字体就会给我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在生命的旅途中陪我走过的那些人、那些信,我永远也忘不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多少年来书信传递着亲情和友情,急切地盼望接到信的那种渴求、那种不安;而收到信的那种喜悦、那种兴奋,是我们这一代人深有体会的一件事,那一封封信承载着我们的许多情感和故事。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信突然被美妙的电话铃声代替了。最初的感觉电话就是比信好,只要举起电话凭那一根线就能传来亲人那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很快又有了手机,就是可以移动的电话,连那根线都不需要,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接到亲人的的问候。但是我慢慢地明白了,温馨的问候随着电话铃声而来,很快就随着一声“再见”而去了,要不了多久,脑子里就是一片空白,在电话里说的什么很快都记不起来了。现在有事没事就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逢年过节,千篇一律的短信满天飞,很多年轻人恐怕都不知道家信为何物了。

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脑出现了,随着来了个“ 伊妹儿”,不但没有了声音,甚至连名字也没有了。这种东西不需要去接,只要默默地看、默默地回复就行了,无论是接到的还是送出的都是一种同样的字体,时间久了,提起笔来许多字都写不出来了,而且字写的也越来越不像样子了。

现在的博客还是不用笔写字,但是能够保留下来让自己慢慢回味、欣赏。

接着又是什么微博、微信......我只是听听而已,根本就不懂。尽管这是社会在进步,而且从时间和效率上来说这些通讯手段的确比书信要快的多,但是我觉得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失去了写信和读信的那种心理享受。尤其是逢年过节,看着那熟悉的笔迹就好像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庞,可以反复地读,就像朋友坐在自己的对面一样。无论对写信或收信的人来说,都像捧着一颗滚烫的心,感受着对方的温度。其作用是任何通讯工具无法替代的。

虽然我知道随着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新的东西越来越多。我这么怀旧肯定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可我却依然怀念那有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