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团结湖到东直门:第四章 新小说派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28:01

第四章 新小说派

一、新小说派文学的发展状况

"新小说"是20世纪50年代中叶出现在法国文坛的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它是继存在主义之后,在法国当代文学中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

在理论上,1956年萨洛特发表了她的著名论文《怀疑的时代》。它被是"新小说"派的宣言。罗伯—戈里耶在1956年和1958年也发表了《未来小说之路》,《自然,人道主义,悲剧》等论文,更加明确地阐述了新小说派的文艺观点。

纵观新小说派文学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很多作家为这一文学流派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其中,罗伯—戈里耶是"新小说"派文学公认的领袖,他在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二、新小说派的革命性(反传统)

新小说派又叫反小说派,是50年代法国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其革命性主要表在

1、对巴尔扎克以来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质疑和反叛

主要包括对传统小说关于“真实性”观念的质疑;新小说派首先质疑的是传统小说关于“真实性”的观念,认为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小说对环境的注重、对人物的刻画所反映的只是一种肤浅的真实,不仅无法揭示一个客观世界,而且以真实性的假象欺瞒读者。同时,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手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理习惯。

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小说是指19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极其注重作品的深度和意义,他们往往认为他们的小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反映了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广阔的生活画面,因此要求着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所谓典型人物就是把最能代表这一类人物的特征都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只有人物典型还不够,人物生活的环境也要典型(其描写典型环境的方法是和人物一样的),现实主义小说认为这样的人物和环境才是真实的。

但是新小说派认为“叙述一个事件是不可能的”,“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无意义的,它存在着而已”。

在小说的主题上,他们彻底放逐了意义的维度,小说不再以叙述一个有声有色有头有尾的故事为目的,不再有主导的心理学动机,更不用说探索什么存在的意义了。

2、在艺术观念上,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其特点是极端强调“物”的重要性。注意写物而不注意写人。

传统的小说在描写时,主张围绕着人来安排情节,并极为注重塑造人物,构思情节,真实地描写环境和热中于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新小说作家们却把反传统的"人物在其间活动并生存的故事"作为写作时的主要任务,认为在当代社会中,人也不过是活动着的"物"而已。罗伯—戈里耶曾说过,他要写的不是人,而是一个纯属物质的世界(这个纯属物质的世界其实也是把人看作物的)。所以,在新小说作品中,"注重写物"取代了写人。作品中不再注重那种传统文学中对人物和行动的精心描绘。

新小说派主张“文学应客观描摹世界”,实际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关于“描写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观点的反叛,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典型化原则是不真实的。

新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其实就是人形状的"物",是"反人物",人的活动表现的是人的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行为。作为一种写作活动,在新小说中,故事也是解体。正因为如此,新小说又被称为"反小说","实验小说"和"先锋小说"等等。

三、新小说派小说的特征及作家在小说中消解意义的主要做法

(一)新小说派小说的特征

1、注重对物的客观描绘,不注重塑造人物和构思情节

制造出一个更实体、更直观的世界,代替既有的心理的、社会的、意义的世界,所以要用一种充满了精细的物质描绘的“表面小说”去消解人为赋予世界的意义。(消解意义)

新小说派作家认为,文学写作的任务,就是要把生活中一个个物象、场面"记录"下来,"拍摄"下来,不要对他们之间矛盾联系妄加描写和主观说明。在新小说作家这里,写作不过是人的视觉或者是人的潜意识所作的"记录""照相"过程而已(这也是许多法国评论家称新小说派为"视觉派"的原因)。换言之,作者在小说中所提供的只不过是一种客观性的,作者眼界所能看到的生活某一方面的原生态而已。

2、打破时空观念界限,打断叙事的连续性(瓦解叙事)

传统的小说注重时间和空间的有序性,这是与以往社会的有序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但在现代社会里,由于从人出发看世界的视角的转换,导致新小说作家时空观的变化。

新小说作家在作品中表现了新的时空观。在新小说中,心理时间取代了物理时间,时间按顺序直线发展变成了现实、过去、未来,此时、彼时相互交织的心理发展过程。心理空间取代了物理空间,空间范畴无限扩大和任意重叠。

大量运用场景、细节、断片,难以再找到完整的、有连贯线索的故事,作品往往采用多边的叙述形式和混合的手段,把过去、现在、未来、回忆、幻想、梦境和现实交织参杂,任意跳跃。

在新小说中,既没有一个正常的空间,也不再有按顺序直线发展的时间。同时,这种空间与时间又常常交织,杂糅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心理时空网络。对此,布托尔在谈到他的小说时就说过,它们"不仅是一座空间的迷宫,也是一座时间的迷宫"。

3、探索新的语言方式,重视“文字的变化”

常使用语言的重复、不连贯的句子、跳跃的叙述和文字游戏,把语言试验推向了极端。

“多用口语、俚语或语法结构残缺的语句”

“随处可见语言的重复、句子中断而不连贯、叙述突然跳跃、文字游戏、不仅没有标点符号,而且分段不在句子的开头”

*新小说呈现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作品形态。

"新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之一是,传统小说总有开头、高潮和结局,"新小说"则没头没尾,当中写上一段,然后再回溯到过去,又跳到将来,时间的次序被颠倒,被打乱。新小说家们常常采用"迷宫式的结构"和"绘画法"。

所谓"迷宫式的结构"就是在一部作品中多次采用时间重复、空间重复、地点重复、物件重复、景物重复的方法,将作品的结构安派得错综复杂,像迷宫一样。

所谓"绘画法"就是指在创作时,作者像画家进行拼贴画创作一样,打乱时空顺序,让各种各样不同时间和空间里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同时散乱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形成具有立体感和色彩斑斓的效果。

(二)消解意义(放逐意义的维度)的做法

1、消解深度

传统的小说的意义是建立在“深度”这个神话的基础上的,小说家总认为他的小说试图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小说总是隐含有一种深度,而这深度就是小说的意义。

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不相信世界有一种深度和意义存在,力图创作出一种排斥所谓深度的“表面小说”,在技巧上表现为大量运用视觉性极强的词汇,惯于不厌其烦地描写事物的形状、数目、方位、性质、质地等等物质表层的特征。

2、瓦解叙事

打断叙事的连续性,大量运用场景、细节、断片,读者很难再读到一个完整的有连贯情节线索的故事;

新小说派小说家尽可能地在小说中摒弃故事,即使有故事情节的某种形态,也表现为一种未完成状态;

小说的讲述方式通常表现为“现在进行时”,小说成为叙事者的正在进行的叙述行为,所以,“未完成性”构成了新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如《嫉妒》九个段落中的五段都是以“现在”二字开头的。“现在”造成的效果是叙述过程与被叙述的对象、事件同步发生的假象。被叙述的事件是正在发生的,进行中的,叙事者就缺少了时间距离,也缺少了判断距离,只能呈示所看到的一切。这使视线中的景象有一种无序性。一切都是现在进行的,小说成为正在进行的东西,我们读者的阅读似乎与小说的写作是同步的,小说家给你展示的正是他的完成小说的过程。

四、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作品

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作品

1、娜塔丽·萨洛特(1900—1999):《向性》、《一个陌生人的肖像》、《天象馆》、《金果》等。

娜塔莉娅•萨洛特作为最早创作新小说的作家之一,同时是新小说派文学的主要理论家。

1948年,萨洛特发表小说《一个陌生人的肖像》、,可以说这是最早的"新小说"作品。作者在书中勾画出一幅专制的父亲如何强迫自己年龄渐大的女儿出嫁的情景:吝啬的父亲不满足女儿好挥霍的习惯,因此父女不和。后来女儿找 到一个有钱的丈夫,父女言归于好。主人公(即叙述者)像一个暗探,用各种方式去刺探父女二人的思想和行为,揭示出资产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猜忌和冷酷。罗伯-戈里耶专为它写了序言,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奇异的特点之一,就是这儿那儿都出现了一些富有生命力的,持否定态度的作品,我们不妨称之为反小说"。于是,"新小说"便因此得到了"反小说"这一称号。

2、米歇尔·布托尔(1926—):《米兰弄堂》、《时间的运用》(《时间表》)、《变》、《度》等。

米歇尔•布托尔也是新小说派的一位重要作家和理论家。

3、克洛德·西蒙(1913—2005):《草》、《弗兰德公路》、《历史》、《双目失明的奥利翁》、《农事诗》等。

克洛德•西蒙是第二代新小说派作家

4、罗伯-格里耶(1922—2008)(新小说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小说《橡皮》、《窥视者》、《嫉妒》、《在迷宫中》、《快照》、《反复》等;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传奇故事《重现的镜子》等。

*为什么说在新小说派中罗伯-格里耶最具有代表性?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他在新小说的理论方面很有建树。罗伯—格里耶在1956年和1958年发表的《未来小说之路》和《自然,人道主义,悲剧》等论文,明确地阐述了新小说派的文艺观点。二是他的作品也比较好地体现了新小说的理论。罗伯-格里耶作为新小说派的重要代表,他的《窥视者》既是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又是窥视小说的范本。以至有些评论家将新小说成为“窥视者派”,由此可见罗伯-格里耶在新小说派中的地位。除《窥视者》外,罗伯-格里耶还创作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新小说”,如《嫉妒》等(《嫉妒》中“新小说”的特征更加明显)。这些作品都集中表现了新小说的理论主张和创作特点。正因为罗伯-格里耶不但在理论上有建树,而且创作上又产生了较大影响,所以说在新小说派中罗伯-格里耶最具有代表性。

但也应该注意一点:新小说派作家没有非常大的作家,各个作家之间比较平均,说罗伯-格里耶有代表性只是相对而言。

五、罗伯-格里耶的《嫉妒》

《嫉妒》是法国评论界公认的罗伯——格里耶的代表作。当初,此书出版后,评论界目瞪口呆者有之,读者中愤而毁书者有之。而今天,在此书的原出版社——法国午夜出版社的陈列架上,《嫉妒》已是作者所有作品当中拥有外文译本最多的一本。

嫉妒作为人类感情的一种,许多中外文学大师早已作过淋漓尽致的描写,而罗伯—格里耶却另有一功,他的写法颇为奇特。小说主人公的妻子A与一位男性邻居来往甚频,也许他们之间有什么暖昧关系。于是,主人公即丈夫那双猜疑嫉妒的眼睛如同一架摄影机,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将他俩的一举一动全部拍摄下来。(罗伯—格里耶的每一部小说的题目多少都已对其内容有所暗示,《嫉妒》也不例外,"Jalousie"词在法文中兼有"嫉妒"和"百叶窗"的章思。)人和物在不同位置,不同时刻所形成的具有多样性的客体本身是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记录的,而不同角度下的光线作用又使人和物及其影像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视觉效果。曾写过电影剧本并当过电影导演的作者还在这部小说中借用了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试图把对文字符号的接受转换成某种银幕上的视觉效果,这也是作者的大胆尝试之一。新小说作家的文学电影化倾向在此可见一斑。绘画,摄影,音乐,雕塑不同类的艺术在新小说作家的作品中已互相渗透,它们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新小说作品中被大量地借用。有意思的是这都小说的主题是嫉妒,通篇却很少有带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更没有人物的心理或思想感情描写。我们仅仅通过对第三张椅子,第三只杯子或第三副餐具等等物件的描写,才知道有主人公即嫉妒者的存在,但主人公——丈夫——嫉妒者自始至终没有出场亮相,唯有他那双暗暗监视着的眼睛把所看到的一切从各种角度精细地,不厌其详地一一记录下来。他的妻子与邻居的暖昧关系到底确有其事呢,还是事属子虚,这就要耐心的读者通过一系列的客观描写去判断,去想象了。对于场景及人物的描写,小说中多次出现相似的字、句甚至段落,但这类复现并不完全雷同,而在于表明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所呈现出的面貌有时可能带有相似性和同时性。同作者其他小说一样,《嫉妒》用的是环形结构,不同的或相同的场景重复出现。

罗伯—格里耶在创作实践中对其作品的结构与形式的注重远远超过了作品内容的本身,《嫉妒》也反映了这一特征。这部作品反传统小说艺术手法虽然新奇,却同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去甚远,尤其对把阅读小说仅仅作为看故事消遣的读者来说更是如此。然而,作为小说艺术的一种探索,罗伯—格里耶及其他新小说作家的作品毕竟丰富了现,当代小说的表现手法,其彻底反传统的美学思想在西方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嫉妒》要点

1、主题是“嫉妒”

2、整部小说并没有什么故事,甚至没有多少情节,贯穿小说始终的是一些一再重复的场景。

比如小说一再重复写几片香蕉林,详细地不厌其烦地写香蕉林的形状,是矩形,还是梯形,树干高度如何,每排树是多少株,减去砍掉的树之后,数字又是多少等等。

3、小说隐藏了叙事者(表面上没有出现,但又时时存在)

让读者不知小说到底是由谁来叙述的。从叙事角度上看,显然是用第一人称的叙述,但从未有“我”的字样出现,我们只能听到他的声音,却不知他是谁。进入视野和场景的总是女主人A,A在家中走来走去,她在写信,在梳头,然后就是A和邻居弗朗克在露台聊天,在餐厅吃饭的场景。但是读者却时刻感到场景和空间中不止有两个人,不止有A和弗朗克,还肯定有第三个人——这可从第三把椅子、第三个杯子、第三副餐具等方面看出来。这第三个人,他像个哑人一样从不出声,他只是不动声色地在观察、在倾听。这幽灵般的人是谁?读者只能从叙事过程中进行猜测,最后可以断定这个时时刻刻在起着监听器的作用的人就是A的丈夫——一个吃醋的、充满嫉妒心的丈夫,正是他怀疑自己的妻子A与一位男性邻居有什么暧昧关系。于是他那双猜疑嫉妒的眼睛便如同一架摄影机,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将他俩的一举一动全部拍摄下来。

隐藏了核心事件(汽车是否抛锚)。——A曾与那位男性邻居乘车进城,但一夜未归,说是汽车抛锚。汽车是否真的抛锚?没有说。这与叙述者不在场无法确知有关。

4、“隐藏”的艺术表明了“真实不存在”的理念。

5、小说名字的双重含义:主观心理活动“嫉妒”与客观物质“百叶窗”所表现的“观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表现了新小说派的重要观念:“物化”主题——人的主观心理和情绪与客观存在的“物”密不可分。

小说名字实际上具有双重含义,即作为客观物质的"百叶窗"和作为主观心理活动的"嫉妒"(法文中"嫉妒"和"百叶窗"是一对同形词——"Jalousie")。

6、《嫉妒》同时又是一部自身内部具有某种悖论性的小说,是自我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叙事者在不动声色地呈现着“物”,另一方面这个叙事者并不是一个所谓冷静客观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个被“嫉妒”的心理疯狂折磨的有强烈主观情感的人。因而罗兰·巴尔特说有两个罗伯-格里耶,一个是客观主义者;另一个是人本主义者,或主观主义者。

* 如何理解“有两个罗伯-格里耶,一个是客观主义者,另一个是主观主义者”

在《嫉妒》中,A的丈夫怀疑A与一位男性邻居有什么暧昧关系。他那双猜疑嫉妒的眼睛如同一架摄影机,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将他俩的一举一动全部拍摄下来。

《嫉妒》是一部自身内部具有某种悖论性的小说,是自我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叙事者似在不动声色地呈现着"物",另一方面这个叙事者并不是一个所谓冷静客观的人,而是个被"嫉妒"的心理疯狂折磨的有强烈主观情感的人。

小说名字实际上具有双重含义,即作为客观物质的"百叶窗"和作为主观心理活动的"嫉妒"(法文中"嫉妒"和"百叶窗" 是一对同形词——"Jalousie")。前者代表“纯客观描写”,而后者是怀有强烈嫉妒心的人,其所作“观察”必然带有主观色彩。二者所表现的"观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表现了新小说派的重要观念:"物化"主题——人的主观心理和情绪与客观存在的"物"密不可分。同时也说明,通过人的眼睛去观察,通过人的笔去描写,只要有人的介入,就不可能纯客观。这就是“有两个罗伯-格里耶,一个是客观主义者,另一个是主观主义者”的含义。

六、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的主要贡献

1、萨洛特的潜对话

"潜对话"是萨洛特的创新之处。

1)"潜对话"指只发生在内心中的不具有外在具体形式的对话。

它“既可是某一个人物想象中可能发生的对话,也可以是某一个人物回忆中已经发生过的对话,还可以是人物之间目前在内心中所发生的并未发而为声、也不一定形之于色的对话。正因为是心理活动中的对话,是人物内心世界里的应答,因而,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复调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内心独白的一种发展”。

2) "潜对话"被称为"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复调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内心独白的一种发展。

“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复调模式”,指只发生在人物心灵深处的不同声音的对话关系,就像音乐中的复调效果一样。这对以往意识流小说中只有单一人物声音的内心独白,是一种创新与发展。

2西蒙的诗与画的结合

克洛德•西蒙(1913—2005)曾跟着立体派画师安德烈•洛特学习绘画。

西蒙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写小说就同人们作画一样",使文学艺术能和绘画艺术一样具有共时性,多面性,因此就产生了《佛兰德公路》(1960)等一部部把过去、现在、将来交织在一起,让历史、现实、回忆、梦境、想象、幻觉同时出现,使小说像一幅巨型油画,又像破碎的彩色玻璃构成的万花筒。

作者的创作一贯坚持的两个原则:一是作者所追求的绘画手法(这种手法在《风》以前就采用了),把小说写成回忆与感觉的建筑;二是对称技巧,这种形式后来发展成为具有西蒙笔法特征的"三折画"小说格式。

在《三折画》(1973)中,作者一方面描写主人公与一个女人的粗野的性行为,后者象征性地观察前者,这两者在主人公扑朔迷离的意识活动中重叠为一。另一方面,让时间处于凝固状态,只让各种人与事局部展开,使它们显示出同时存在的空间形迹,以浓重斑斓的色彩绘出了时间的遗痕、死亡的阴影、战争的狰狞面目、性欲的冲动、爱情的渴望、饿与寒冷的折磨,形成他别具一格的同步描写的风格。

3、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理论——“物化”理论

 “物化”主要体现了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理论:突出对于表面的物质世界的描绘,而不是像传统小说那样,侧重于对于物质世界背后的“意义”的探索,新小说派认为只有这样才更接近真实,因为“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只是存在着而已”。

罗伯-格里耶认为,“物”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一切心理学、社会学的解释,都是外加的,我们不要总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上附加了各种各样的意义。

罗伯-格里耶举了几个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例子:“一张空椅子成了缺席或等待,手臂放在肩膀上成了友谊的象征,窗子上的铁栏意味着不可能逾越……”等等,但在罗伯-格里耶眼里,空椅子首先就是空椅子,铁栏首先就是铁栏,然后才是什么别的意义。而我们的文学已经被解释体系和意义体系给“异化”了。我们看到一件事物,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件事物本身,而是它的意义,它的象征,或总是想给予它以意义和解释。结果事物成了它所不是的东西。石头不是石头,鲜花不是鲜花,而是它们的比喻、象征和意义。

可见,罗伯-格里耶的“物化”是一种物的存在方式,他揭示的是一种物的本来面目。

罗伯-格里耶干脆放逐了意义的维度,不要意义了。他说:“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比如斑马身上的斑纹就是一种客观存在,斑纹有什么意义?它只是碰巧存在于斑马身上而已。罗伯-格里耶做的是弄空意义或中止意义。

物化——主张运用“非人格化”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来纯客观地描述客观事物,写出客观事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