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黑龙江省二院招聘:中医知识连载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07:52
六 讲略


中医启蒙之一:首明阴阳

  首先,医学是用来治病的。能不能治好病是检验医学是否有用(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的属性,治疗并不必然是商业行为)的标准,没有用的医学自然没有存在的价值(这个价值指的是对人的益处,也和商品无关),这一点逻辑能力正常的人基本上都应该明白。
  其次,中医是一种治病方法,并且经过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历史证明,正确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疾病疗效确切(错误的使用责任在使用者,与医学无关),而且成功地维护了一个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成长,这一点也是有目共睹。
  任何一门学问(科学是一种方法论,但学问并不一定都是科学,科学的标准并非为检验一切学问是否有用或一种方法是否有效而设,科学的使用同样不能超越自己的适用范围)都必然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医学当然也不例外,中医更是把理法学习放在方药运用之前,理法方药次序井然,不容颠倒。
  中医的基础理论成熟于上古,完善于汉代,发展于晋唐。金元以降,争论渐起,各执一词,众说纷纭,至学院垄断之后渐呈衰相。但西学东渐之前的理论纷争还属于运用与理解的不同,并不涉及对理论本身的否定。西学东渐之后的理论纷争则是两种理论之间的本质差异所导致的,目前的群众性争论基本上也属于这个范畴。
  有些人在肯定中医疗效的同时又对中医理论表示否定,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对中医理论以及中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缺乏了解。所以,把中医治病的原理用相对通俗的语言罗列出来,让大众对中医理论有个比较接近本质的了解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事物是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唯物主义者们才会认同老子的学说与中医学说都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万物是由简单向复杂变化的,中医理论也是这样认识的,其实这种认识都本于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述。《周易》系词传也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后才“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说卦传)。

  一是数的起点,也是概念的起点,这一点就叫做极,就像地球上虚拟的南北极一样。所以也可以说一就是太极,太极就是一。一分为二,事物发展到二就有了对立,由于同样来自于一,所以对立之中又有统一。这个二用中国古老的概念表述名字就叫“阴阳”(阴阳只是基本概念,就像砖一样,任何建筑都离不开砖,但砖并不等同于建筑,阴阳也一样。从本质上说,迷信只是一种态度,迷信与迷信的对象无关,只和人的主观对事物的态度有关。所以,迷信的对象可以是阴阳,也可以是科学。可以是中医,也可以是西医。迷信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阴阳并不等于迷信,中医更不等于迷信,可惜很多逻辑混乱的人分不清其中的区别),《周易》就是用阳爻和阴爻来推演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的。

  即使万物“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其生之本也还是本于阴阳。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又使万物所构成的世界产生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四时节气变化。《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此道就是先天地生的生一又生万物的自然之道,也即辩证唯物主义所谓的自然规律。

  阴阳的规律是:“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降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地之间如此,“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也逃不出阴阳规律之外:“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腹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阴虚则内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外热,阳虚则内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气在上,则生瞋(月真)胀。”“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人与天地相应:“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泻。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中医治病首先言诊,诊断有误,则治必难痊。而诊断首先要分清楚的还是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之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治疗原则亦不离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治病之要亦首明阴阳:“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治疗方法亦与表里阴阳相应:“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剽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虚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因地制宜,各从所需,真可谓众美兼备,纤善弗遗矣。

     阴阳是事物两种最基本的属性,就像人首先要分男女一样,不容混淆。但同一事物中阴阳并非截然可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物皆负阴而抱阳”,阴阳互根,如环相贯,这样阴阳才不至于离决。阳化气,阴成形。中医治病以气调形,“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将疾病消灭于萌芽阶段。气病之后方及形,在形尚有隐显之分。西医理论则没有气的概念,疾病只有成形之后才能明确诊断(有很多内科病在气的阶段尚未成形,西医诊断无病,但病人主观症状十分明显,用中医正确诊断治疗就可以治愈,相信很多年龄稍大一点的人多少会有这样的经验),这是中西两种医学理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黄帝内经讲记

     黄帝问岐伯,我想了解一下人身上十二脏之间相互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职权范围是怎么划分的?岐伯说,您问得很详细,就让我来详细地说一说。

     首先是这个心,心主神明,是人身上的最高统帅。用国家比喻,在古代就相当于皇帝,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相当于总统,社会主义国家相当于主席。为什么说心主神明为十二脏之主呢?这是神明的特殊性决定的。这个神明,在哲学上讲属于意识的范畴。其它的脏所管的都是一些物质方面的功能,如脾肺肝胆,都有月字旁,和肉有关,月字旁通肉。心就很不同,它是神之宅,相当于皇宫,古时候的紫禁城,现代的中南海,是最核心的位置,不能受邪。心在五行属火,火这东西也很特殊,看得见摸得着,却抓不住。神明也是这样,能感觉能体会,却没有形迹可寻,属于形而上的东西。身好比一辆汽车,功能齐备,但如果没有驾驶员再好的车还是不能跑。心主的这个神明就是驾驶员,好好的一个人,神明一旦离宅了,马上就不行了。像有些人能吓死,能乐死,神明一下子出了窍,不在这身上了,整个身体也不听操纵了。肾之志为恐,心之志为喜,情志中只有这恐和喜能令人暴死,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吓死的不用说,我就听说过一个乐死的例子,我家旁边一栋楼房大伙玩扑克,六个人玩六副扑克,一个人抓到了六张大王,不禁哈哈大笑,结果气绝身亡。可见心肾在五脏中的作用不同一般。

     西方人一直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前几年有一个报道说西方医学有了新的发现,发现心有意识功能。其实中国人自古就都知道人是用心在想事情,这在中国属于常识,比如心想事成就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一句贺辞。曾经有一个人做了换心手术,人心换了个猪心,手术很成功,但别人发现这个人的习性有了些变化,很多方面与猪的喜好相近了。可见心对于人有很大的影响,到底是谁在下令,谁在主宰这一切,就是这个神明,这个君主之官。

     接下来说肺,肺也是高高在上的。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相傅之官,在古时相当于宰相,现代相当于总理。是制定规章制度和法律的,象汉时候的萧何,约法三章定的就是这个制度。肺为五脏之长,主朝百脉,其他脏的功能都得通过这里才能完成,宰相是文官之首。

     肝为将军之官,是武将之首,兵马大元帅。将军不好管,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时候连皇帝的圣旨都不听。本来肺属金,能克肝木,但是肝气有时候反胜肺,武官不服文官管,就像廉颇不服蔺相如,将相不和,金木相冲,总想找个机会挑衅一下。木气本就好胜,好顶撞,二者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将相不和,则国家有难,将相一和,一张一弛,则进能攻,退能守,外邪不能侵,在国家是这样,在人体也是这样。

     胆为中正之官,中立不倚,无过不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相当于军师之职。肝有勇有谋,最后是否可行离不开军师的指导。胆在军队中相当于参谋长,是孙膑、孔明之类的人物。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提到袁绍,曹操说他好谋无断,色厉胆薄,就是说他这个决断力不行,遇事不能当机立断,总是错失良机。袁绍的军师不少,但人越多主意越杂乱,众说纷纭反而莫衷一是。刘备对诸葛亮就言听计从,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反而成了鼎立中的一足。

     在人有个特点,人要是胆气不足,胆寒,就好谋。前思后想,没有主意,小事上都这样,比如出门煤气关没关,水管闭没闭,都不能判断。说话也不果断,一句话该说不该说总是犹豫不决,说了又后悔。胆气虚,胆小怕事,遇事就回避躲闪,五行上属于木气不足。肝有谋胆有断,该断的时候当机立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有谋略,不犹豫,能成大事,是木气条达中正为之主宰的。

     膻中,就是前胸,属心包络。臣使之官,是替君行令的,宣使,内臣,宦官之类。在今天相当于外交部,但古时候还担当一些公安部的职能。君主不能随便出马,由他们把消息传达出去。他们离皇帝最近,传达皇帝的意志。心在情志上主喜,喜从心发,再由心包络传达出去。相对来说他们职权比其他脏次要一些,但当有外邪来侵时,他们保护在心之外,以身护驾。突破这一关,病邪才能传到心。对于君主来说,他们的重要性有时候显得比其他脏更重要,这也是历史上宦官之所以总能够专权的原因。

     脾胃为仓廪之官,是天下粮仓,民以食为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治理天下没有了粮食的话,就要出事,古代百姓造反大多是因为没有粮食了,先要抢吃的。脾胃在今天相当于农业部长,要保障粮食的供给,不然就算失职。脾在《刺法论》中又被称为谏议之官,相当于监察官。哪里有什么事,出了什么问题,要及时向君主汇报,现代相当于检察院长。不能隐瞒情况,明明肠胃出了问题,君主也不知道,等到发现了,已成了胃癌什么的才知道,这就是检察官失职了,没有把信息及时传达上去。

     脾胃的职权很重要,饮食不能在中焦收藏运化的话,营养就不能供给全身。农业是个大问题,没饭吃是生死攸关的事,没有粮食,工业所创造的一切对人类来说都形同虚设了。

     如果光吃不排泄也不行,排出去必然得从下面走,要靠传导。饮食取了精华剩了糟粕,排不出去,形成便秘,肠道梗阻,大肠这个传道之官就失职了。变化出焉,就是饮食变为糟粕从此排泄而出。

     小肠为受盛之官,在胃和大肠之间,起腐化食物的作用。食物在里头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精华部分上输于脾,糟粕部分下传大肠。这时就分了清浊,清气上升输脾归肺,浊气下降归大肠排出体外。

     肾为作强之官,名字就很特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生成的在人体就是肾脏。肾生成后,地二才生火,生心,肾为先天之本,也是人身立命的根本所在。肾藏志,人做事首先言志,究竟你想干什么,这个就是志向。小时候要被问到自己的志向,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解放军,说想当农民的很少,说当工人的可能也不多,这说明人类本末倒置的倾向从小时候就开始了。意志坚定,再经过不懈的努力,做事就能成功。肾水要生木,肝胆有谋有断就能做事了。木又化火,君主能有主宰,神明不乱,就能心想事成了。

     肾又主智,智慧所生各种技巧,很多艺术工巧之事都与肾有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是生化之源。生命力生生不息地从这里释放出来,为人体的动力之源。精也是个种子,人要生育,有这个化育能力,离不开精,精中藏有元气,即所谓生水的天一之气。肾的生育功能也即来自这个先天的天一之气,这个气虚弱了,生气就不足了,不但身体会生病,就连种子也很难生根发芽,胚胎生育,很多不孕证患者的问题实际上就出现在这里。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渎就是水道,其实三焦并无实质性器官,是指三个与水气转化有关的部位而言的,所谓上焦如雾,是指水在肺中的蒸汽状态,中焦如沤,是指水在胃中即将化气的沸腾状态,下焦如渎,是指水在膀胱中即将外流的流泻状态。决渎之官相当于水利部长,如果水利工程管理不善,就会造成水灾为患。大禹治水的疏导法其实用的就是下焦如渎的通利之法。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处于下焦,同司水道之职。州都属于现代的城市,具有很多行政职能,唐僧取经路过各处都要有一份通关文谍方能通过,所谓的气化则能出就有一点通关文谍的意思。州都不能化气,则关门不开,水液不行。水蓄不流则生腐,西医所谓的尿毒症就形成了,在西医要换肾才能保住性命,中医则只要使其气化功能恢复,则水自能出。州官权力不大,但对百姓则同父母,所谓的父母官多是指的这类五六七品的州都之官,所以,实际上州官的职权在某种程度上更直接关系着百姓的生死。

     这十二官要互相配合,紧密团结在心这个君主之官的周围,不能各行其是互相拆台,这就需要君主之官善于管理,主明则下自安。用这个道理养生则能长寿,不会出现各种疾病,用来治国则能国家强大昌盛。如果主不明则十二官就危险了,互相之间不能配合,交通闭塞,道路不通,形体大伤,用来养生则疾病丛生,用来治国则江山社稷难保。戒之戒之!

     一再告诫,就是强调这个君主之官的重要性,如果君主神昏不明,则难免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文革式的灾难就不可避免,在人身上也是这样,君主不明则危机四伏而不自知,一旦发病则危在旦夕,所以无论何时都要使心这个君主之官保持清醒,千万不可为形所御,反而成了十二官的奴仆。

伤寒求本

(治病必求于本,伤寒论为古今方书之祖,试求其方论本意,求索为先,得与不得非所计也。讹误难免,还望识者正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求本:此句为太阳病提纲。脉浮者,经气不降也。头项强痛,降路受阻,经气壅滞于上也。强,凝滞之状,寒气封之也;痛,阳气不得降路,聚于首而发为胀痛也。恶寒,寒气入侵之故也。)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肺属金,司卫气主皮毛,金之气凉也,故主敛;肝属木,司营血合筋脉,木之气温也,故主散。温胜于凉,散过于敛,则卫气不收,营血不降,毛窍洞开,津液外泄。风兼寒客于卫,营不能散而郁于中,故发热。积热胜寒,则寒气随汗外散,毛窍不敛,故汗出恶风。脉缓者,弛纵不收之象也。寒不重则不能闭营血之外散,故曰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已发热者,营气不能外散,内郁而发热也。未发热者,营血温气不足则不能外达也。恶寒,寒气伤营也,体痛,寒气内侵,气血内郁,不通处则痛也。呕逆,卫气受伤,肺气不降,胃气上逆也。脉阴阳俱紧者,寒气客于营卫之象也。阴,营也;阳,卫也;紧,寒气收引之象也。寒气伤于营血,故曰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脉静则停于太阳,不传阳明。欲吐、烦躁、脉数急者,胃气上逆,燥气欲动,将入阳明之兆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不传内则终在太阳,不可以日拘之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营胜卫,燥胜湿者,为寒气激发,温燥无制,故发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风而兼温,即非伤寒,温主升散,卫为风温所伤而不能敛,故阴阳俱浮,自汗出。气血耗散,故身重。心液为汗,心声为言,心阴伤则神昏,故多睡眠,语言难出。鼻息必鼾,肺气壅滞不能收敛也。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复伤其下焦之阴也。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阴伤阳亢之象也。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临证可不谨慎哉。后世温病家所论皆不出此条。)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发热恶寒,寒伤太阳也;无热恶寒,寒伤少阴也。以太阳底面即是少阴,首尾相连之故也。发于阳者,六日传经已遍,故第七日解。发于阴者,一日即入少阴,故六日再传太阳而解。然亦有误药不解,深入骨髓者,今之所谓血液病是也。医者慎之。)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传经一遍,不入则出,针之使不能入也。)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经气即将入足太阳之时也。)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行经二过方解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此阴厥阳厥之状,寒热真伪,圣人早为道破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阳浮者,卫气不敛也,阴弱者,营血不温也,故热发而汗出,此寒气之弱者客于太阳之表也。啬啬恶寒,寒气未散也,淅淅恶风,毛窍洞开也,鼻鸣干呕,肺气壅滞也。)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桂枝汤为协和营卫第一方,协和之意,使营散卫敛,气降血升也。桂枝升散其营也,芍药降敛其卫也。生姜助桂枝散其寒也,大枣助芍药敛其阴也。炙甘草,调和诸药燮理阴阳也。)

  上五味,呋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啜粥以助药力,阴阳两补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者,气阴两伤,邪必乘虚而入也。)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有是证则用是方,示人以法也。解如上。)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而兼阳明经证也,葛根阳明经之药也)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在表而反下之,伤其中气,浊阴上逆,与奔豚相类,桂枝汤内有降浊之功也。)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太阳病误治不可但与桂枝汤解之也,当随证变通,不可拘泥。桂枝本为散营敛卫,使肌表协和,脉浮紧而发热汗不出,营温不足以胜客寒也,宜麻黄汤散之。有汗无汗,断其寒温胜败之关键也,不可有误。)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有是证则用是药,亦不可一概而论。)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气上逆也。厚朴、杏仁,利肺降逆也。)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或是麻黄证而误用桂枝,不能开其腠理,而反助其内热,灼伤肺脏所致。)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漏汗不止,毛窍洞开,故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寒气拘之,阴气不化也,故加附子散其内寒。)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反下之,伤其阳而阴气上逆,故桂枝汤去芍药以降之也。恶寒者寒气偏盛,故加附子温之也。)

22、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八九日寒热往来如疟,有自愈者,有不自愈者。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暂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微发其汗乃解。)

2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邪气凝聚头项,桂枝之力不足以胜之,不能外发反内郁,故烦。刺二穴俾邪不能聚,再与之则散矣。)

24、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是伤阴也,似当于桂枝汤内倍芍药。如疟者随经气内行也,桂二麻一由营达卫,故汗出必解。)

25、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原本阴虚,今大汗复伤其阴,阳热郁蒸。与人参白虎滋阴清热,救火之道也。)

26、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此无阳也,不可更汗,此二句来历不明,疑为错简。焉有云不可汗,反用汗剂之理?)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上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此方适用于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之证。)

27、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表证未解反下之,使邪气内陷,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里证也。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者,欲从小便解之也。然表证仍在,似不去桂枝为宜。)

28、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此内证已作,仍发其表,遂令所伤之阴阳更受其伤,此数方者,因其逆之不同而救之也。)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上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者,下焦原有寒也。得桂枝汤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发汗复伤其阳,扰动元阳外越也。与甘草干姜汤收摄其阳,镇摄其阴也。)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上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厥愈、足温,阳气已回,复以芍药甘草滋阴收敛阳气也。)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上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胃气不和,谵语者,是原本阳明多燥,今发汗伤阴,令燥者愈燥,故以调胃承气泻燥济阴也。)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上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内原有寒,重发汗,复加烧针者,令阳气大伤,故以四逆汤扶阳散寒也。)

29、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先以甘草干姜救其阳,再以芍药甘草救其阴,复以调胃承气济其燥。此中机关深不可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0、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上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葛根由阳明达于太阳之药也,太阳病项背几几而无汗恶风,是表寒扩散即将深入之征,故以桂枝汤内加葛根阻其入路,外加麻黄开其出途也。)

31、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此太阳与阳明经合病,寒气缘经络入于阳明之腑,寒气得以深入,以其胃中必有素寒故也,寒气内陷于大肠故下利。表证仍在者主以葛根汤,欲使深入之邪从来路复出也。)

32、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称)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大枣十二枚(掰)半夏半斤(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

  (寒气缘太阳阳明入于阳明之腑,胃中原有积热,寒热相隔,寒气不能下趋故不下利,反逆于咽喉,发为呕。葛根汤使邪气由来路复出,半夏降其上逆之寒也。)

33、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黄芩二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证而下之,使邪气深陷胃肠,故下利不止,反伤其阴,脉促而喘汗出,伤阴之象也,葛根散其外邪,甘草、黄连、黄芩,滋阴清其内热也。)

34、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技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寒凝格热之象也。发热恶风,无汗而喘,寒闭气机升降也。故与麻黄汤开其闭降其逆也。)

35、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本宜葛根汤,今与麻黄汤者,欲其从太阴达于太阳也。)

36、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