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交通二总队 蒋志权:人类7000年历史与文化大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50:54

人类7000年历史与文化大脉

(“人类文化大脉”演讲稿)

2010年7月1日于富德讲堂

 

第一部份、前言:

一、盘古开天辟地:

不管现在有多少种宇宙起源理论假说,“盘古开天辟地”的说法仍然非常值得重视,有机会我们再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二、人类起源:

我宁可相信,不同的人种起源于不同的“神”,而不相信人类是由猴子变来的——关于达尔文的假说,我也细心研究过好久,有机会我会与大家探讨。千百万年过去了,猴子仍然是猴子,而在一二亿年前甚至更早以前,人类却已在地球上留下足迹,这就是“史前文化”……

三、史前文化:

关于史前文化,我有过非常详尽的研究,在这里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略提一下,大家只要在网络上查询“史前文化”,马上能了解到很多这方面的发现。

四、什么是“文化”?

“文”与“纹”相通,与“质”相对,是表面的东西,是本质的表现,是思想的表述与展现;以“文”而“化育”众生、群伦,这就是文化的基本内涵。

 

第二部份、人类文化的起源

一、诺亚大洪水:

根据中国古代典籍《尚书》的记载,再结合宋朝著名学者邵康节的研究成果,可以推断诺亚大洪水发生在中国五帝时代的尧帝时期,即尧帝在位的第61年,公元前2297年。在这次大洪水中,中国文明虽然也受到很大的打击,但有许多文明保留了下来,象昆仑山这些高山上都有不少人幸存了下来,而且国家形态基本保持了延续性。所以,在随后的四千多年中,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尧帝时发生了一次世界性的大洪水,也就是基督教圣经上记载的诺亚时代的大洪水。

从《圣经》记载中可以看到,最后,因为人类的道德败坏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与发达的文明被一次大洪水毁灭殆尽。《圣经》中记载了在那次大洪水中诺亚一家听从了上帝的的告诫而幸存,所以我们通常把那次洪水称为“诺亚洪水”。

这是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的事情。据邵康节的《皇极经世》考证,具体时间就是尧帝在位的第六十一年,甲辰年,即公元前2297年。从那一年开始,世间上发生的所有大事的时间线索基本上都是清楚的。我们可以据此把这几千年的大事理出头绪来。

这场大洪水把世界文明毁灭殆尽,中国文明也受到重创,不过大量的文明被保存了下来。为什么在诺亚洪水中保留大量的中国文化,而外域文化几乎都毁灭殆尽呢?这是造物主的恩赐啊。

二、大洪水之前的世界人种与文化概况:

五千年前的世界地理、人种和文化传承:八大区域,六大人种。

1、西欧犹太人:在西欧,当时居住着基督教《圣经》中记载的诺亚那一种白人,即今天的犹太人。据《圣经》记载,亚当与夏娃因违反了上帝的诫命而被逐出伊甸园,降落到人间,他们繁衍后代,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到诺亚的年代,他们的生活极其奢侈,道德也极其败坏,于是上帝用洪水来惩罚他们,只有善良的诺亚一家人得以幸存,他们坐在方舟里,在洪水中漂泊到了东方的亚拉腊山(今天的土耳其境内),重新开始繁衍生息,这就是今天犹太人的来源。他们保留下来的犹太教信仰,成为基督教文化的源头。

2、亚欧白种印度人:在西到希腊、东到喜马拉雅山的广大地区,当时居住着克尔特人。他们讲雅利安语(印欧语),身材高大,肤色白皙。他们是今天大部分欧洲人、大部分美洲白人和澳洲白人、白种印度人的祖先。在考古中,这一区域都发现了带有佛家“万”字符的文化遗迹,如在希腊地区发现的陶瓷上就有这种符号,说明这一带不但有共同的人种,也有相同的宗教信仰与文化内涵,也就是说这一广大地区当时是信佛的。考古学家在古印度发现的两个毁于核爆炸的古城“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应是当时文明的产物,在印度的古老典籍中也有关于发生核战争的记载,据考证那是5000多年前发生的事情,这与其它考古发现是一致的。在南欧发现的“米诺斯文明”也应是当时文明的产物。在四千多年前的诺亚时代的大洪水中,这个区域的文明几乎全部毁灭了,只有居住在伊朗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的雅利安人幸存了下来,并继承了这个区域的佛家信仰和少量文化成果,后来发展成为古代印度的婆罗门教;也有一部分幸存下来的人从喜马拉雅山另一侧到达西藏,他们创造出神奇的西藏文化,并把这种古文化传入中国。

3、波斯人(原种阿拉伯人):在大洪水中,居住在伊朗高原的波斯人幸存了下来,并继承了这个区域的信仰和少量文化成果,后来发展成为古波斯文明、古巴伦文明和古波斯宗教;在西亚发现的巴比伦南部的古文明遗迹也应是属于那个时期的。

4、在中南部非洲,当时居住着黑人,他们也生活在文明状态中,可是经过了诺亚时代的大洪水之后,他们的文明全部毁灭了,幸存下来的人也未能创造出新的文明。

5、在北部非洲的埃及,当时居住着红色人种,他们也生活在文明状态中,在诺亚时代的大洪水中,他们的文明全部毁灭了,可是幸存下来的人们凭着遗留下来的文明成果,开创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可惜后来因受到外族入侵,这种文明被毁灭了,所以今天我们很难找到它的影响。

6、在南北美洲,居住着黄色人种——印第安人,考古发现的灿烂的玛雅文明,就是他们在五千年前那个历史阶段创造的。在诺亚时代的大洪水中,他们的文明几乎全部毁灭了,虽然有人幸存了下来,可是却未能再度创造出新的文明。后来西方殖民者在美洲发现的文明遗产,都属于更早期的玛雅文明,而不是大洪水之后的印第安人创造的。

7、在大洋洲(澳洲),当时居住着黄色人种,那时他们也生活在高度的文明之中,今天在太平洋复活节岛上发现的巨石人像,很可能就是当时文明的产物,可惜他们的文明在诺亚大洪水中被毁灭殆尽,幸存下来的人们再也未能创造出新的文明。

8、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中国在内,居住着黄色人种,那时他们也生活在高度的文明之中,中国的文化在诺亚大洪水中保留下来很多,所以对于后来的人类文化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人类文化在大洪水中的继承情况:

在公元前2297年发生大洪水之前,世界各地都存在着高度的文明,在大洪水过后——

1、中国文明保留最多,所以在近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得天独厚,在春秋战国之后,更是发展成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2、古希腊-古印度文明也有一些遗留下来,其中一支后来发展成为古印度以婆罗门教为核心的文明,进而发展成为以佛教为核心的印度文明,后来,印度文明的精华被中华文明所吸收。另一支则发展成为古希腊-罗马文明,后与基督教文化相结合,成为现代世界的主流文化之一。

3、诺亚的后代成为犹太人,保留了他们的信仰,即犹太教,后来发展成为基督教文明,基督教容纳了古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又经过西方文艺复兴,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文化,并且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文化。

4、古波斯文明发展成为古代西亚文明并于后来诞生了伊斯兰教。

这就是影响至今的世界三大文化体系(中华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的起源。

在大洪水过后,也曾出现过埃及文明,但它没能延续到今天,后来消失在外族之中,对现代几乎已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至于中南非洲和美洲、大洋洲,在大洪水过后,根本就没有进入新的文明时期,在外来殖民者入侵之前,那里的居民一直过着原始的生活。

 

第三部份、继承时期的人类文化:四大文明古国加上犹太和希腊

1、中国文明:从尧舜到周公——道家文化。为老子和孔子铺路。

2、印度文明:婆罗门教,种性制度。等待释迦牟尼佛下世传法。

3、西亚文明:古代波斯、巴比伦文明,等待查拉图斯特拉的出世(琐罗亚斯德(英文:Zoroaster(628-551)是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Mazdaism)的创始人,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和祆教。琐罗亚斯德出身于波斯帝国建立前的一个波斯游牧部落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琐罗亚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传播,77岁时他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中被杀身亡)

4、古埃及文明:类似于象形文字的文化,后被外族入侵毁灭。

5、犹太文明:摩西犹太教,等待耶稣的降临。

6、希腊:米诺斯文明,有关于“四大”的文化,等待着先知苏格拉底的出现。

 

第四部份:中国文化的起源

1、为什么叫“中国”?

我们现在详细地说说中国。中国,是传说中神的故乡,所以有着神州的称号。这个神洲的子民们自古以来认为他们居住在世界的中心,所以称为中国。

2、道家文化源头: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所孕育出来的文化悠远而绵长,博大而精深。从大约七千年前开始,中国出现了以道家文化为特征的文明,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等都是那时出现的正统文化。

3、三皇五帝:

中国人传说中的伏羲氏、女娲氏、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黄帝等都出现在那个历史阶段。最先出现的是伏羲氏和女娲氏,然后是有巢氏和燧人氏,到神农氏和黄帝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文明。

4、夏商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中国这个地方是世界的中心,文化是最发达的,从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开始,中华文明辉煌了几千年,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自夏之后,中国历史开始走入了王朝时代。其后的历史线索就非常清楚了。

 

第五部份:“轴心时代”以来的文化脉络

一、       约公元前500年前后,即约2500年前,被称为“轴心时代”,世界各地几乎同时出现了几位觉者、先知、圣人,今天的主体文化,几乎都在那个时代奠定了。

公元前687年,万年历四月初八,佛祖于印度出世;

公元前551年,圣人孔子于中国出世

公元前551年更早至少数十年,道家老子于中国出世

公元前628年,先知查拉图斯特拉于波斯出世

公元前469年,先知苏格拉底于希腊出世

约公元1年前后,基督教觉者耶稣于犹太地出世

……

公元前722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孔子删定《春秋》从这年起,据说从这年起文化与人心开始变异;以色列北国于本年灭亡,以色列人“被虏”开始……

二、人类文化上升阶段:

    从轴心时代到八世纪前后,东西方都出现了鼎盛时代,中国的汉唐盛世,西方的罗马,印度也出现了极度的和平繁荣时代……

三、人类文化下降、变异阶段:

   宋明理学出现了“杂揉”倾向,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破坏世界文化混乱人种,伊斯兰教以武力维护宗教……

四、人类文化更替与“现代化”阶段:

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上个世纪末,人类出出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已不再是主流文化……

五、人类文化的未来:

精选继承,整合创新……

 

附资料:

1、远古时代的“三皇”:

中国古人对远古历史认识的线索是“三皇五帝”。关于“三皇”确指何人,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说“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一说指伏羲、女娲、神农。我们认为应该是伏羲、女娲、神农。因为女娲比燧人氏更够上“皇”的称号,中国古代有女娲“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的传说,所以这里把她放在“三皇”之中。

相传伏羲氏的母亲叫华胥,因为在雷泽这个地方踩了大人的脚印而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了伏羲。伏羲氏法力通天,智勇双全、力大无比。他自称“龙师” 并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大概就缘于此。他根据阴阳变化,创制了八卦。相传伏羲氏有一天来到黄河边上,忽有龙马负图而出,他得此图而创制八卦,所谓的“受龙图,画八卦”即缘于此。古称此图为“河图”,也称之为伏羲八卦、先天八卦,即最原始版的易经,其特点为:以黑白圆点表示数、排列成图。即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后来黄帝据此图“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而后周文王依据河图推演周易,易经由原始图像变成文字卦象,这就是所谓的“周易”、后天八卦。到了孔子时代,人离道更远了,才开始以文字注解易经,就是易经系辞传。据说,这河图是给人提示如何遵循上天旨意的方法,所以中国人常讲“天象变化”、“天命难违”,对“天”有无限的尊崇,把天地变化之理尊崇为“道”。在中国,“天象”、“天命”,历朝历代都被天子、帝王和普通人们遵循着,用来警惕自己的施政、言行,即使是科学发达的今天,科学家也十分好奇,为什么几个简单的卦象能有解释不了的预测能力?这是一部上天给人传达信息的经典,显然不是人类智慧所能创造的。人越依赖文字语言,越难理解这个代表天地人和宇宙变化的“道”。

据考古及史料判断,伏羲的部落大约居住在现在的甘肃一带﹐今天甘肃天水市就有一座“伏羲卦台”。伏羲教导人们如何结网捕鱼﹑打猎﹑耕种﹐带领人们过上定居的生活;他还教人如何用火烹饪;他开始创造文字符号﹐以代替结绳记事;他又设立官员,管理人民,官员身上都画着一条龙,表示他们的身份;他还按照周天之数以及五行制作了乐器“瑶琴”,按照凤凰的羽翼形状制作了乐器“箫”,并创作《驾辨》之曲,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他制定了严格的婚娶之礼,又制定夫妇制度,规定必须经过结婚仪式才可以生孩子,以使下一代得到父母很好的教养;他还确定了姓氏,自姓为风,从此,中国人开始有了姓氏。

女娲皇,她是始祖母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用天上的黄土仿造神的模样创造了我们,同时又为繁荣人类社会而“化育”了生灵万物。她特别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人有别于禽兽乱交,于是又有“神媒”的称号。在远古时代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据《淮南子?览冥篇》、《论衡?谈天篇》记载,当时有两位神祗共工氏和祝融氏,在不周山(神话中的仙山)上决斗。结果共工氏失败,就用他的头猛烈的撞向不周山,结果不周山被从中撞断。不周山是天和地之间的主要支柱,支柱折断,天庭立刻裂开一条巨缝。大地失去平衡,向东南急剧倾斜,洪水也从地底喷涌而出,一片汪洋。人类奔走呼号,无处可藏。女娲氏不忍看到人类受苦,就采取天上的五色石烧炼,炼好之后,用它把天上的裂缝补住。据说现在天际那些灿烂耀眼的红霞,就是女娲氏补上去的五色巨石。她又斩断了一只神龟的四只脚,当作四只支柱,重新把大地支起。因天裂而漏下来的大水,女娲氏则用芦草烧灰,把它吸干。苍天补好了,四方也正了,大水干竭,天地才算安定,只有善良的人们得以存活。我们必须感谢神祗女娲,感谢她不仅造了人,而且拯救了人类。

传说的有巢氏、燧人氏,可能是出现在将近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中,有巢氏教人建造房屋,他教导人们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篷盖,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人们都向他学习,并且在建筑的技能上一天天进步着,后来人们把这种方法移到地面。随后出世的燧人氏则教人钻木取火。相传燧人氏聪明异常。据史书记载,他把天上最大的一个秘密泄漏给了人类,那就是“火”。火无所不在,但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得到它。燧人氏教人从木头里把它钻出来。人类因为获得了火,更方便煮熟食物,身体才变得强壮,生活方式才呈现飞跃性的突破。这不禁让人们想起古希腊神话中关于普罗米修斯偷盗天火给人类的记载。

关于神农氏,《春秋纬?元命苞》中说他是“人面龙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子,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他出生三个时辰就会说话,五天以后就可以走,七天以后牙齿就长齐了。大家知道,远古时,老百姓都靠打猎为生,可是由于人口多了,禽兽渐渐不敷百姓吃用了。而且人类有了火,又学会了烹饪,需要更多的食物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么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一是不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和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一是对疾病不知道该如何治疗。神农氏的出世则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神农氏为了找到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以进行人工种植,于是出外采集各种花草果实,一一的放到口中咀嚼并一一吃下,藉以确定它们的性质功能,有时候一天之内他会中毒七十余次。幸而他非普通人类,没有被毒死。最后他终于找出那些可以吃和不可以吃的物种,以及哪些物种可以作为药物。其中上等药一百二十种,可以养生,食之延年益寿;中等药一百二十种,可以养性,食之补虚助气;下等药一百二十五种,可以治病。神农氏来到人世间为中国人建立起了相当完整的医药基础,《史记》中就有所谓的“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我国长期以来, “本草”就等于是中药的代名词,后世几千年来中药的发展,事实上,都是建立在神农本草的基础上。因此,神农氏被尊为中国的医药之祖。即使到今天,它仍然是中国医药学最崇高、最具权威的著作。中国在远古就能具备这样结构完整的理论与药性分析记载,可谓世界罕有。中药的药理里深深蕴含着“道”,蕴含着天地人、五行互动的理。此外,神农氏还创制了五弦琴,以此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他还发明了耒耜(leilv),并教百姓耕作。他还教人们制作陶器﹐用以吸水﹑运水,烧烤食物等。正是在神农时代,中华民族开始进入了农耕社会。神农氏教人们制造农具,开垦荒地,种植五谷,他有出神入化的技术,所以被称为“神农”。

人类就这样在多位神人的帮助下,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并开始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应付自然的能力,具有了基本的人类行为规范。稚嫩的人类就这样在神的呵护下,一步步的迈出了摇篮。从此,我们的先人从荒蛮转入了早期文明。从中国史上记载的“三皇”所经历的漫长岁月来看,中国显然经过一段人与神共处的岁月,神直接传授文化给人类。因而中国人对“天”有无限的尊崇,中国文化显然是“神传文化”。

从考古来看,“三皇”时代大约开始于距今将近一万年前,到距今七千年前,中国开始出现文明,主要是道家文化,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等都是那时的正统文化。到距今五千年前,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发达的程度。“三皇”是指那个历史阶段中最有成就的帝王,而并不是说那个历史时期中只有这三个帝王。

2 “黄帝”创造了高度的文明:

“三皇”时代过后就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翻开《史记》第一卷,太史公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道昌明的时代,五位贤君圣主统领天下,协和万国,他们分别是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

在距今约五千年前,在神州舞台上出现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幕--黄帝时代的降临,黄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无比的尊敬。中国人“敬天法祖”的特性,把祖先当成神明祭祀,与黄帝被认作中华民族共同祖先有着密切关系;此外也与上古神传文化时代的人神共处有关。在黄帝之后,出现了“绝天地通”,使人神分隔。此后,中华民族在神传文化的基础上,开创了以人为中心的璀璨的半神文化。

据记载,轩辕黄帝在位时,九黎族的首领蚩尤作乱,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全长着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以沙石为食,凶猛无比。他们制造各种各样的兵器,侵略别的部落。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之野与蚩尤决战,蚩尤令风伯雨师纵风雨和大雾,正在危急关头,九天玄女将兵信神符授与黄帝,最终蚩尤兵败被擒。平定蚩尤叛乱后,黄帝巡行天下,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观测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以制定历法,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并驯养鸟兽蚕虫,帝德广布之下,“天不异灾,土无别害,水少波浪,山出珍宝”。

由于蚩尤暴虐百姓,涿鹿之战后,黄帝被诸侯尊为天子,天子的意思就是上天的儿子,赋天命行天道于人世。英明的黄帝立百官,制典章,举贤能,封禅祭天,大治天下;命臣民建屋室、种五谷、作衣裳、造舟车,甚至文字、医学、历法、算数、乐器、陶器、蚕桑等各种发明相继出现,中国的文明奠基于黄帝时代。史籍上说,黄帝在位的一百年中,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中国没有贼盗殴斗,人们谦让和睦,甚至虎豹不伤人,鸟兽虫蛾都受他的教化影响,是个“道行天下,人间天堂”的盛世典范,因此后世尊称轩辕黄帝为人文初祖。可以说,黄帝时代是近万年中国历史的鼎盛时期。

司马迁在《史记》上说黄帝获宝鼎与神策,治世“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形容黄帝懂得顺天而治,知阴阳、生死变化之理,行道天下,是个修炼得道之人。古史中有很多黄帝求道、问道的记载,他得法悟道后,治理国事同时炼丹求鼎、静心修炼。公元前2598年,黄帝在桥山之下,铸造了一个大鼎,当铸成那瞬间,天忽然开了,降下一黄龙迎接他。黄帝与随身的宫臣七十多人一起跨上黄龙,白日升天,圆满功成。福份不足的群臣来得太迟,只能抓住龙须,结果龙须脱落,他们也掉下来了。当时,万民百姓亲眼仰望这神圣壮观的一幕!那些没跟上的臣子与百姓,感恩怀念之余,把黄帝遗留下来的衣服,埋葬在桥山之下,即今天陕西黄陵县的黄帝衣冠冢。

3、古代的“五帝”: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嫘祖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部族首领,居住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部族首领,居住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升天后,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颛顼帝沉静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教导百姓养殖各种牲畜,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址,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

颛顼帝生的儿子叫穷蝉。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颛顼的侄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ku)。相传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身为帝王,他遍施恩泽于众人而不考虑自身。他高瞻远嘱,明察秋毫。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百姓之所急。他行仁德而不失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道德高尚,天下无不归顺。他对收取的土地上的物产,一向节俭使用;他行动合乎时宜,吃穿用度与士人同。他爱护并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迎送日月的出落;他明识鬼神,慎重的加以事奉。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娶訾(jū zī,居资)氏的女儿,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干出什幺政绩,于是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

帝尧禅让于舜。

4、古代君王的典范——尧舜:

中国古代言必称尧舜,以尧舜为做人与君王的典范,所以我们着重谈一下尧舜。

《五帝本纪》上说,尧帝仁德如天,智慧如神,他按照28星宿在天空中出现的方位来掌握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气,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并教导人民按照节令从事生产。

尧在位七十年后的一天,他问掌管四方诸侯的领袖说,“四岳,我在位已经70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为人君者,当德配天地,光被四表,我们的德行都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有一个叫舜的人,德行出众,或许可以担此重任。”四岳看到尧探询的目光,就继续说道:“舜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但舜却能和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使他们不走向邪路。”尧说,“好啊,我将把我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他,以观德于舜。”

舜是冀州人。关于舜帝的家世,《史记》是这样记载的: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gǔ)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gōu,勾)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从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从穷蝉为帝之后一直到舜帝,中间几代地位低微,都是平民。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骜不驯。瞽叟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舜都躲过了;赶上有点小错儿,舜就会遭到重罚。舜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各种家用器物,在负夏跑过买卖。舜很恭顺的侍奉父亲、后母及后母弟,一天比一天的忠诚谨慎,没有一点懈怠。当他们想杀掉他的时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

舜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出了名。三十岁时,尧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推荐了虞舜,说这个人可以。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观察他在家的德行,还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在外的为人。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的对待舜的亲属,很讲究为妇之道。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笃诚忠厚。

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做陶器,那里就完全没有次品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见了这些,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不过,他的父亲瞽叟仍然想杀他,就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而自己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象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又逃开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便准备瓜分舜的财产。后来,舜回来后,还像以前一样侍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舜的道德教化,尧认为很好,于是试用舜去理顺五种伦理道德和参与百官的事,舜都干得很好。

从前高阳氏有富于才德的子孙八人,世人得到他们的好处,称之为“八恺”,意思就是八个和善的人。高辛氏有有才德的子孙八人,世人称之为“八元”,意思就是八个善良的人。这十六个家族的人,世世代代保持着他们先人的美德,没有败落他们先人的名声。到尧的时候,尧没有举用他们。舜举用了八恺的后代,让他们掌管土地的官职,处理各种事务,都办得有条有理。舜又举用了八元的后代,让他们向四方传布五教,使得做父亲的有道义,做母亲的慈爱,做兄长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谨,做儿子的孝顺,家庭和睦,邻里真诚。

从前帝鸿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掩蔽仁义,包庇残贼,好行凶作恶,天下人称他为“浑沌”。意思是说他野蛮不开化。少皞氏也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毁弃信义,厌恶忠直,喜欢邪恶的言语,天下人称他为“穷奇”,意思是说他怪异无比。颛顼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不可调教,不懂得好话坏话,天下人称他为“梼杌”,意思是说他凶顽绝伦。这三族,世人都害怕。到尧的时候,尧没有把他们除掉。缙云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贪于饮食,图于财货,天下人称之为“饕餮(tāotiè)”,意思是说他贪得无厌。天下人憎恨他,把他与上面说的三凶并列在一起称为四凶。舜在四门接待四方宾客时,流放了这四个凶恶的家族,把他们赶到了边远地区,去抵御害人的妖魔,从此开放了四门,大家都说没有恶人了。

舜使百姓都懂得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理;舜担任司徒之职,管理百官,百官治事就有条不紊;舜接待诸侯宾客,远方的客人就变得庄敬和悦了。最后,尧让舜到山林川泽去,遇到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认为舜圣智圣德。

舜被举用掌管政事二十年,尧让他代行天子的政务,到四方去巡视,以观天命。舜于是观测北斗七星以判断政事得失,祭拜上帝和天地四时,又祭祀名山大川和各路神祗。接着他召见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统一音律和度量衡的标准;修明五种礼仪;按照四方诸侯公、侯、伯、子、男这五种封爵分发给他们象征瑞信的五种玉圭;宽减五种刑罚。舜每五年巡行天下一次,向诸侯讲述治国的道理。

舜代行天子政务八年,尧逝世了,百姓悲哀,如丧父母。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就没有把帝位传给他。尧说:“把帝位传给丹朱,虽然丹朱得利但是天下人受害,不传给丹朱,虽然丹朱不得利但是天下人得利。总不能为了一个丹朱害了天下的人啊。”

舜治丧三年,然后将天下让给丹朱,自己避居南河。但是来朝觐的诸侯都到舜那里去而不朝觐丹朱,诉讼的人也来找舜而不找丹朱,讴歌者讴歌舜而不讴歌丹朱。舜说,“这是天意啊!”这才登临帝位。

禹、皋陶(yáo)、契、后稷、伯夷、夔(kuí)、龙、倕、益、彭祖这些有德行的人,从尧的时候就都得到举用,却一直没有职务。于是舜就到文祖庙,与四岳商计,开放四门,了解勾通四方的情况,让十二州牧讨论称帝应具备的功德,他们都说要办有大德的事,疏远巧言谄媚的小人,这样,远方的外族就都会归服。

舜于是任命伯禹为司空,辅佐自己办事,以光大帝尧的事业,并负责平治水土。任用稷负责农业,教导人们播种百谷。任用契为司徒,对百官施行五伦教育,并告诉他做好五伦教育,在于宽厚。任用皋陶担任司法官,告诉他五刑要使用得当,根据罪行轻重,大罪在原野上执行,次罪在市、朝内执行,同族人犯罪送交甸师氏处理;五刑宽减为流放的,流放的远近要有个规定,按罪行轻重分别流放到四境之外、九州之外和国都之外,只有公正严明,才能使人信服。

舜又任命垂为共工,统领各种工匠。任命益为朕虞,主管山泽,并让朱虎、熊罴做他的助手。任命伯夷为秩宗,主管祭祀,主持天事、地事、人事三种祭祀。舜告诉伯夷,主管祭祀要早晚虔敬,要正直,要肃穆清洁。还任命夔为典乐,掌管音乐,教育贵族子弟,告诫他要正直而温和,宽厚而严厉,刚正却不暴虐,简捷却不傲慢;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种乐器的声音谐调一致,不要互相错乱侵扰,这样,就能通过音乐达到人神相和。舜又任命龙为纲言官,早晚传达旨命,报告下情,告诫他一定要诚实,因为舜非常憎恶那种诬陷他人的言论和灭绝道义的行为。舜还决定每三年考核一次官员的功绩,经过三次考核,按照成绩升迁或贬黜。在舜的德政和上述贤臣的辅佐下,天下诸事都振兴起来了。

舜任命的那些官员个个成就功业:皋陶担任大理,掌管刑法,断案平正,人们都佩服他能按情据实断理;伯夷主持礼仪,上上下下能都够礼让;垂担任工师,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益担任虞,主管山泽,山林湖泽都得到开发;弃担任稷,主管农业,百谷按季节茂盛成长;契担任司徒,主管教化,百官都亲善和睦;龙主管接待宾客,远方的诸侯都来朝贡;舜所置十二州牧做事,禹所定九州内的民众没有谁违抗。其中禹的功劳最大,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拿应缴纳的贡物前来进贡,没有不恰当的,纵横五千里的领域,都受到安抚,直到离京师最远的边荒地区。那时,南方安抚到交址、北发,西方安抚到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抚到山戎、发、息慎,东方安抚到长、鸟夷,四海之内,共同称颂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创制《九招》乐曲歌颂舜的功德,招来了祥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从虞舜开始。

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而闻名,三十岁时被尧举用,五十岁时代理天子政务,五十八岁时尧逝世,六十一岁时接替尧登临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视,在南方苍梧的郊野逝世,埋葬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这就是零陵。娥皇﹑女英奔向苍梧,泪洒到湘江边的竹子上。娥皇﹑女英因遇大风大浪,没于湘江,今天洞庭湖边的山上还有二妃墓。

尧舜治世之时,百姓摄受教化,敬天畏神,自我约束,传说当时“景星耀天,甘露下降,行人让路,犬无吠声,稻生双穗,夜雨昼晴”。诗人屈原歌颂这段盛世时唱道:“皇天无私阿兮,揽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上天对一切人都是公正无私的,见有德的人就给以扶持。古代的圣王贤君德行高尚,才能够享有天下的土地。

黄帝曾经在崆峒山上向仙人广成子求道,他和老子一起并称为道教始祖,加之上古人神杂处,民风淳朴,从黄帝开始,五帝的统治都自然承传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孔子赞叹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这真是一段天下为公,大道昌明的历史,人类对天地诸神谦卑虔敬,君王德配阴阳、允恭克让,百姓过着童真般无忧无虑的生活。

现在的很多史学家认为,诸子百家各树一帜、竞相争鸣的时代是中华文化、思想与智慧大发展的时代,然而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却临风长叹,他对弟子言偃说:“大道之行的时代,以及夏商西周的贤王治世我没有赶上,但是古书中有记载。大道之行的时代,天下为公,选拔贤明而有能力的人治理社会,人人诚实守信,和睦相处,不把财产视为私有,而把劳动视为美德,没有阴谋和盗贼。可是现在大道已经没落了,天下成了统治者的家天下,父死传子,兄终弟及,人们仅仅照顾自己的亲属和子女,货力为己、各私其私。”

根据史料,上古时期民风十分纯朴,人们仰承甘露、俯吸醴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乐生、不知恶死,过着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生活。《黄帝内经》的《上古太真论》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当人完全顺乎自然而生活的时候,就是处在一种虽然没有修道,但是却在道中的状态。这也正是真正人类应有的生活状态。

回首三皇五帝这段历史,可以说是为随后开始的夏朝及以后各朝各代奠定文化基础。

5、第一个朝代——夏朝

黄帝、颛顼帝、帝喾、尧和舜史称“五帝”。他们秉承上天的旨意,以德行教化百姓,为百姓所拥戴,并被当作贤君圣主的楷模历代传颂。难道他们是神祗下凡?他们身有异像,也有神迹,他们以“治世帝王”的形象出现在历史上,来完成他们的使命。此外,他们虽为同姓,却立了不同的国号,为的是彰明各自光明的德业。所以,黄帝号为有熊,帝颛顼号为高阳,帝喾号为高辛,帝尧号为陶唐,帝舜号为有虞。

帝禹国号为夏后,而另分出氏,姓姒氏、子氏等。契为商始祖,姓子氏。弃为周始祖,姓姬氏。中华民族也称为“华夏民族”,就起源于夏朝,“华”是美丽的意思,夏就是指夏朝。

舜的儿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荐给上帝。十七年后舜逝世。禹服丧三年完毕,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与舜让给尧的儿子时的情形一样。各部落归服禹,这样,禹就登临了天子之位。禹继位后,效仿尧﹑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的主要功绩是治水。禹最后到了浙江治水,死于会嵇。如今绍兴有禹陵。而且,据考证,禹的后代在管理禹陵。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分别在唐和虞时得到封地,来奉祀祖先。禹还让他们穿自己家族的服饰,用自己家族的礼乐仪式。他们以客人的身份拜见天子,天子也不把他们当臣下对待,以表示不敢专擅帝位。

相传大禹治水之时,有神龟载文于背而出洛水,禹得之而成“九畴”,谓之“书”,古称为“洛书”。我们见到的洛书,是用黑白圆点表示数的图(有称为“洛图”)。该图有言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十居中。后来,周文王据河图和洛书而演八卦,奠定了中国易学文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