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医保生育报销:明代青花瓷器人物的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11:03

明代青花瓷器人物的特点

明代青花瓷器人物的特点
人物纹是青花瓷器上的纹饰之一,早在元代晚期的青花瓷上,即有一些以戏曲故事或历史典故为题材所作的纹饰。到了明代,人物纹在元代的传统基础上屡有创新,仕女、仙人、高士及孩童是此一时期最常见的题材。这些人物纹样既有不同的内涵与意义,它们的形象也在不同的笔触技法与钴料呈色中展现出相异的风格,是我们鉴赏青花瓷器的重点,以下选取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及明代末年的人物纹饰,说明它们的特色。
一、宣德时期
宣德青花瓷上的人物纹饰以仕女题材最常见,仕女身旁陪伴婢女或小童,有的游园、有的赏画、有的彼此对坐闲聊,周边衬以亭台楼阁及山石树木,呈现清闲雅致的氛围。
例如图一为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碗局部特写,此器的口沿外敞,圆弧状的器壁向下倾斜收窄,底下有圆形的圈足,碗的外壁通体描绘庭园仕女图,人物部分如图中所示,一位仕女坐在装饰华美的车子里,由三位婢女随侍,其中两位婢女走在车子前方,为首者手执灯笼引路,另外一位婢女以手捧琴走在车体右边,回首望向车内的仕女,似作回话之状,人物外侧围以曲折的栏杆,栏杆之外有连绵的山脉作为远景,其余器表描绘庭院内部的凉亭与树木,呈现庭园夜游的景致。
由于此时以进口的苏麻离青作为颜料,颜色深浓如蓝宝石,并有自然凝聚的黑疵斑点,而小笔勾画法的笔触流畅生动,让此一时期的人物纹饰呈现精致的美感。
类似的题材可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明宣德青花仕女夜游邀月碗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明宣德青花园景仕女图梅瓶、青花园景仕女图盘、青花庭园仕女图碗、青花仕女赏画图高足碗上。
二、成化时期
成化青花瓷上的人物纹饰种类开始增多,除了有模仿宣德时期的庭园仕女图外,还有高士下棋、赏月,得道者升天成仙,孩童戏耍,以及钟爱莲花、菊花、梅花等文人雅士所组成的四爱图等等。
例如图二为明代成化时期的青花圆盒局部特写,此器分为盒盖与盒体二部分,器表顺着盒面的曲直变化分布人物纹、花卉纹及忍冬纹等多层纹饰,其中位于盖面中心的图样是一位得道者乘鹤升天的升仙图,环状的盖面与盒体腹壁则分别绘画了四组人物纹,其中一组如图所示,有一位头戴冠帽、身穿宽袖长袍的儒者,在随侍小童的陪伴下,坐在树木蓊郁的庭院一隅里,他手执莲花观赏,神态洒落,所绘者正是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为“四爱图”的题材之一。
由于此时以平等青为颜料,用勾边平涂法绘画纹饰,颜色边深内浅、浓淡有致,淡雅的呈色颇能表现文人高士清雅的意境。
类似的纹饰风格亦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明成化青花高士图盖罐,与江西省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所出土的明成化青花高士杯上。
三、嘉靖时期
嘉靖青花瓷上的人物纹饰,有文人、高士、仙人、俳优及孩童等等,所用的题材大多延续传统的青花瓷器,但是因为钴料与绘画技法的差异,让此一时期的人物纹饰在传统题材中呈现新的风格。
例如图三为明代嘉靖时期的青花大罐局部特写,此器呈直口圆唇、短颈丰肩、圆腹上提之状,外表纹饰分为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分别以锦地开光、折枝花果纹及莲瓣纹为饰,浑圆宽阔的中层腹壁通体描绘一幅婴戏图,十几个孩子们在庭院中各自聚集玩耍,孩子们的头部比例较大,是此一时期的特色。所有纹饰皆以回青加石子青的配方绘画而成,颜色深浓而厚重,长笔平涂的填色方法让画面显现平实的风格。
相同的纹饰题材亦可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明嘉靖青花婴戏图罐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嘉靖青花婴戏图盘上。
四、万历时期
万历青花瓷上的人物纹饰延续前朝的题材,以仙人、高士、孩童、仕女最常见,然而因为此时改用浙江省出产的钴料绘画纹饰,呈色与前期明显不同。
例如图四为明代万历时期的五彩小盘局部特写,此器的口沿外敞,腹壁圆弧向下收窄,底下有圆形的圈足,瓷盘内底如图中所示,画了张天师持剑斩五毒的故事图。其中,张天师的头部、手脚、持剑、蟾蜍、树木、石头及云朵等处用浙江料绘画,经过高温烧制之后呈现蓝中带灰的颜色,其余图案则以红、绿、黄等低温彩料绘画。虽然全器的色彩丰富,但是因为纹饰皆以长笔平涂法填色,画面平实,缺乏立体化的感觉。
此种平实的画风普遍见于万历时期的青花人物纹上,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万历青花四爱图梅瓶、青花人物图圆盒及青花婴戏图圆盒等器物,即在不同的人物题材中呈现相同的风格。
五、明末时期
到了明代末年,开始盛行用侧笔涂抹的方法绘画,以表现山石和帐幕的立体感,由于人物纹饰的部分衣着也采用此种方法填色,因此产生与前期不同的风格。
例如图五为明代崇祯时期的青花人物筒形瓶,此器的瓶口外敞、短颈窄肩、腹部高长,下腹部略为收窄,瓶腹通体绘画人物、山石及草木所组成的故事图,其中一组人物如图中所示,整体纹饰的轮廓以细线勾勒而成,衣着、冠帽及足履分别用深蓝色、浅蓝色、海波纹及“米”状花纹区隔,宽长的袖管与衣裳皱褶处除了用细线勾勒纹理之外,并用侧笔涂抹法填以淡彩,用浓淡有致的色阶变化呈现衣褶的立体感。
类似的侧笔涂抹法亦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明崇祯青花三国故事图缸上。
明代青花瓷的人物纹饰题材丰富,并在钴料呈色和笔触技法的改变下呈现不同的风格,是我们鉴赏明代青花瓷的重点佐证。 明代青花瓷器人物的特点
人物纹是青花瓷器上的纹饰之一,早在元代晚期的青花瓷上,即有一些以戏曲故事或历史典故为题材所作的纹饰。到了明代,人物纹在元代的传统基础上屡有创新,仕女、仙人、高士及孩童是此一时期最常见的题材。这些人物纹样既有不同的内涵与意义,它们的形象也在不同的笔触技法与钴料呈色中展现出相异的风格,是我们鉴赏青花瓷器的重点,以下选取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及明代末年的人物纹饰,说明它们的特色。
一、宣德时期
宣德青花瓷上的人物纹饰以仕女题材最常见,仕女身旁陪伴婢女或小童,有的游园、有的赏画、有的彼此对坐闲聊,周边衬以亭台楼阁及山石树木,呈现清闲雅致的氛围。
例如图一为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碗局部特写,此器的口沿外敞,圆弧状的器壁向下倾斜收窄,底下有圆形的圈足,碗的外壁通体描绘庭园仕女图,人物部分如图中所示,一位仕女坐在装饰华美的车子里,由三位婢女随侍,其中两位婢女走在车子前方,为首者手执灯笼引路,另外一位婢女以手捧琴走在车体右边,回首望向车内的仕女,似作回话之状,人物外侧围以曲折的栏杆,栏杆之外有连绵的山脉作为远景,其余器表描绘庭院内部的凉亭与树木,呈现庭园夜游的景致。
由于此时以进口的苏麻离青作为颜料,颜色深浓如蓝宝石,并有自然凝聚的黑疵斑点,而小笔勾画法的笔触流畅生动,让此一时期的人物纹饰呈现精致的美感。
类似的题材可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明宣德青花仕女夜游邀月碗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明宣德青花园景仕女图梅瓶、青花园景仕女图盘、青花庭园仕女图碗、青花仕女赏画图高足碗上。
二、成化时期
成化青花瓷上的人物纹饰种类开始增多,除了有模仿宣德时期的庭园仕女图外,还有高士下棋、赏月,得道者升天成仙,孩童戏耍,以及钟爱莲花、菊花、梅花等文人雅士所组成的四爱图等等。
例如图二为明代成化时期的青花圆盒局部特写,此器分为盒盖与盒体二部分,器表顺着盒面的曲直变化分布人物纹、花卉纹及忍冬纹等多层纹饰,其中位于盖面中心的图样是一位得道者乘鹤升天的升仙图,环状的盖面与盒体腹壁则分别绘画了四组人物纹,其中一组如图所示,有一位头戴冠帽、身穿宽袖长袍的儒者,在随侍小童的陪伴下,坐在树木蓊郁的庭院一隅里,他手执莲花观赏,神态洒落,所绘者正是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为“四爱图”的题材之一。
由于此时以平等青为颜料,用勾边平涂法绘画纹饰,颜色边深内浅、浓淡有致,淡雅的呈色颇能表现文人高士清雅的意境。
类似的纹饰风格亦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明成化青花高士图盖罐,与江西省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所出土的明成化青花高士杯上。
三、嘉靖时期
嘉靖青花瓷上的人物纹饰,有文人、高士、仙人、俳优及孩童等等,所用的题材大多延续传统的青花瓷器,但是因为钴料与绘画技法的差异,让此一时期的人物纹饰在传统题材中呈现新的风格。
例如图三为明代嘉靖时期的青花大罐局部特写,此器呈直口圆唇、短颈丰肩、圆腹上提之状,外表纹饰分为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分别以锦地开光、折枝花果纹及莲瓣纹为饰,浑圆宽阔的中层腹壁通体描绘一幅婴戏图,十几个孩子们在庭院中各自聚集玩耍,孩子们的头部比例较大,是此一时期的特色。所有纹饰皆以回青加石子青的配方绘画而成,颜色深浓而厚重,长笔平涂的填色方法让画面显现平实的风格。
相同的纹饰题材亦可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明嘉靖青花婴戏图罐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嘉靖青花婴戏图盘上。
四、万历时期
万历青花瓷上的人物纹饰延续前朝的题材,以仙人、高士、孩童、仕女最常见,然而因为此时改用浙江省出产的钴料绘画纹饰,呈色与前期明显不同。
例如图四为明代万历时期的五彩小盘局部特写,此器的口沿外敞,腹壁圆弧向下收窄,底下有圆形的圈足,瓷盘内底如图中所示,画了张天师持剑斩五毒的故事图。其中,张天师的头部、手脚、持剑、蟾蜍、树木、石头及云朵等处用浙江料绘画,经过高温烧制之后呈现蓝中带灰的颜色,其余图案则以红、绿、黄等低温彩料绘画。虽然全器的色彩丰富,但是因为纹饰皆以长笔平涂法填色,画面平实,缺乏立体化的感觉。
此种平实的画风普遍见于万历时期的青花人物纹上,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万历青花四爱图梅瓶、青花人物图圆盒及青花婴戏图圆盒等器物,即在不同的人物题材中呈现相同的风格。
五、明末时期
到了明代末年,开始盛行用侧笔涂抹的方法绘画,以表现山石和帐幕的立体感,由于人物纹饰的部分衣着也采用此种方法填色,因此产生与前期不同的风格。
例如图五为明代崇祯时期的青花人物筒形瓶,此器的瓶口外敞、短颈窄肩、腹部高长,下腹部略为收窄,瓶腹通体绘画人物、山石及草木所组成的故事图,其中一组人物如图中所示,整体纹饰的轮廓以细线勾勒而成,衣着、冠帽及足履分别用深蓝色、浅蓝色、海波纹及“米”状花纹区隔,宽长的袖管与衣裳皱褶处除了用细线勾勒纹理之外,并用侧笔涂抹法填以淡彩,用浓淡有致的色阶变化呈现衣褶的立体感。
类似的侧笔涂抹法亦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明崇祯青花三国故事图缸上。
明代青花瓷的人物纹饰题材丰富,并在钴料呈色和笔触技法的改变下呈现不同的风格,是我们鉴赏明代青花瓷的重点佐证。